第九章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周时期不但人口稀少,迁徙频繁,且地区分 布很不平衡。北至太原、中山,东至大海,与西方之 关中,以及蜀和广、汉两郡为人口集中区,尤其是三 河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人口 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人口猛增期。人口是诸侯 国争夺的重要对象,各国也鼓励人口增加, 同时战 乱对人口也造成很大损耗。商鞅变法要求分户,形成 大量的小家庭,对后世影响深远。《帝王世纪》云: “考苏(秦)、张(仪)之说,计秦及山东六国,戎 卒尚存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尚当千余万。”后人一 般认为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左右。
《周礼》载乡管城市,遂管农村,乡:五家为比,五比为 间,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遂:五家为 邻,五邻为里,五里为赞,五赞为都,五都为县,五县为遂。 乡遂各级官吏掌管其境内男女、老幼、贵贱以及有关出生死亡 登记事宜。
根据西周时期的人口制度可以推断出,夏商时期,也应存 在相应的人口制度。《后汉书·郡国志一》刘昭补注引《帝王 世纪》:“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 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卜辞中有很多“丧众”,“不丧众”的 记载,并且精确至十位或个位数,且有“登人”主要负责人口 工作,说明当时也存在一定的人口管理制度。
这些数 字一般 都低于 实际人 口数, 有时相 差很大。
二、历代人口的概况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代的人口调查及分布
人口与国家政权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加上中国政治的早 熟,我国很早就进行了人口的调查,历代沿袭。
先秦:
文献记载较为明确的是西周,西周不仅有人口调查的行为, 且形成了制度。西周的村公社对公社及家庭的户口数字、劳动 负担量及牛马等都有记载,并将其送达国君,因而又称“书 社”。《国语·周语》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 )“料民于 太原”,料就是数,即人口调查。西周末的仲山父说:“古者 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孤终,司商协民姓,司徒协族,司 寇协奸,牧协职,工协革,场协入、廪协出,是则少多、死生、 出入、往来者皆可知也。(《国语·周语上》)司民管老少死生, 司商管婚配,初步有了因赋税、徭役而实行的行政区域来划定 的人口管理制度。
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现存最早的人 口统计数字,是《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平帝元始二 年(2年),以后历代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 志大多保留了人口数字(户数或口数)的记录。不过 历代封建王朝编制户籍的目的是为了征收赋税和兵劳 役,所以由于历代赋役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央和地方 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矛盾、社会各阶层的对抗,户口 的隐匿、漏报、逃亡、流徙的情况屡见不鲜,政府所 掌握的户籍与实际数字相差甚远。尽管如此,中国历 史文献上保留下来的历代人口数字,仍然是世界上最 丰富、最完备的人口调查资料。
正史、政书、地方志、族谱
3.历史人口地理学基本问题
历史时期人口动态:指历史时期人口总量的增减、 人口的迁移等。人口动态反映人口增长的曲线和趋势, 人口流动的方向、规模,地区的差异及影响等。
历史时期人口静态:包括历史时期人口的数量、密 度、构成、劳动力的素质及地区分布的特征。人口静 态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素质和数量,劳动力充裕 程度;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类型; 也反映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人口思想
《孟子·尽心下》,土地、人民、政事诸侯三宝; “内无怨妇,外无旷夫”。“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韩非子·五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
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於乱。” 政府鼓励人 口增加。勾践规定,女子15~17岁,男子20岁不结 婚者,“其父母有罪”。采取国法与家法的双重力 量,推行早婚早育的法令。甚至利用物质利益招引 其他国家人民到本国定居,增加兵员。如秦国引诱 三晋人投奔,并且形成“上计”制度、户籍制度等。
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史的研究一般只研究历史时期(或阶段)的人 口发展过程、特点和规律。不注重人口空间分布的差 异、联系及特点,也不论及对生产布局的影响。与人 口有关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疾病等)
4.有关概念 “人口” “户”、“口”、“丁”
“人口”。自历史时期记载和统计人口的基本单 位是“户口”,在多数情况下,“人口” 是一种特殊 现象,或指某些特殊的人群,如被掳掠者、奴婢、异 族等。
人口史:对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全部或较长 的历史时期中人口的规模、构成、分布和迁徙等方面 的变化过程的记述。(葛剑雄)
“户”家庭单位;“口”个体;“丁”纳税单位, 16—60岁成年男子(各历史时期有差异)
历史时期各个王朝都十分重视户口调查和户籍编 制工作,目的是征兵、征收赋税,维系统治。但国家
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
导言1.研究意义及方法 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结果。在古代,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的数 量、分布和迁徙,反之,人口条件又积极地影响着自 然环境的变化。因此,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地 域分布和迁徙,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历史 人文地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黄河流域,尤以中游地区的魏、赵、韩三国人口 密度最高。位于西陲的秦及地处长江流域的楚人口 稀少。
我国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变化大,移民也频繁发生, 因此,我国历史时期的人口与移民具有极为丰富的研 究内容及重要意义。
方法:历史文献分析、考古学、人口学、历史地 理学、地名学、语言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 手段。 葛剑雄《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2.研究资料 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口资料。中国是
第九章 人口的增长、分布和和迁移
一、导言
1.研究意义;2.研究资料;3.基本问题;4.有关 概念;5.基本方法。
二、历代的人口概况
1.人口的变迁;2.人口变迁的原因;3.人口政策(思 想);4.当代人口
三、历史时期的移民
1.移民原因;2.移民过程;3.移民类型;4.移民意义; 5.典型移民事件;6.当代移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