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地震海啸专题
20042004年印度洋海啸
• • • • •
2004年印度洋海啸 2004年印度洋海啸
印度尼西亚灾情 主讲人姓名:陶友美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 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时间0时58分55秒(雅加达,曼谷当 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时间0 58分55秒(雅加达,曼谷当
地时间为UTC+7) 香港时间上午8 58分55秒UTC+8)。 地时间为UTC+7),(香港时间上午8时58分55秒UTC+8)。 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 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 氏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 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 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 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 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 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 为矩震级达到9.3,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 为矩震级达到9.3,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 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 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 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 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 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 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 地震及震后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在印 地震及震后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在印 度夺去约10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000余人遇难,而印 夺去约10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000余人遇难,而印 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印度洋海啸PPT课件
7
图文:地震导致斯里兰卡发生海啸(2)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电视镜头下的海啸遇难者遗体
9
志愿者将海啸遇难者拖上岸
2020年10月2日
10
图文:印度海啸死亡者家属痛不欲生
2020年10月2日
11
一名男子正在打捞被冲走的物品
2020年10月2日
12
图为被海啸毁坏的快艇
2020年10月2日
6800人
1 2 0 0
2020年10月2日
泰国839人 国王21岁 外孙在海啸中身亡
4900
2004年12月26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北 面海域26日发生强 烈地震引发海啸, 席卷南亚东南亚七 个国家。灾难死亡 人数至少为24000 人。当地官员表示, 死亡人数还将继续 上升,同时大灾之 后可能会有疾病爆 发。
1
2020年10月2日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 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五至七万(人民网) 人死亡,震惊世界。
一年之后的同一天,也许是巧合, 可怕的悲剧竟然再次重演。12月26日上 午8时59分(北京时间),当时间上午7 时59分,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突然 发生了强烈地震。
震中位于(3. 36N,96.28E)。震级达 到里氏8。9级。为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 烈的一次地震。
——30岁的马来西亚商人法伊扎尔·英 瓦尔。地点:马来西亚槟榔屿。
2020年10月2日
18
“我活了这么长时间该被诅咒。 当巨浪冲进我家的时候,我和我 儿媳出去买东西,所以我们不在 家。我希望我可以替他们(唯一 的儿子和两个孙子)去死,我的 儿媳应该活着,我不能承受看着 她如此痛苦。”
——印度70岁的老人
自然灾害普查典型案例
自然灾害普查典型案例1.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里氏9.1级的强烈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影响了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
海啸造成了超过23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伤和失去家园。
这次灾害震撼了全球,并引发了对灾害预警系统的改进。
2. 2010年海地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附近。
这次地震造成了大约23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由于海地的基础设施薄弱,救援工作困难重重,这次地震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海地重建的关注。
3.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的新奥尔良市和周边地区。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了超过1800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卡特里娜飓风暴露了美国对于自然灾害的准备不足,引发了对于灾害应对能力的广泛讨论。
4. 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和福岛核灾难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
地震和海啸导致了 1.5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失去家园。
此外,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导致核泄漏和辐射污染。
这次灾难震撼了全球,并引发了对核能安全的重新评估。
5. 1970年秘鲁安达斯地震1970年5月31日,秘鲁南部地区发生了里氏7.9级的地震,该地震导致了25,000-70,000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这次地震震惊了世界,也引发了对于发展中国家地震准备能力的重视。
6. 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近8.7万人死亡,超过37万人受伤,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中国政府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援和重建工作,这次地震引发了对于中国灾害应对能力的关注。
7. 1991年菲律宾南部苏禄地震1991年8月17日,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发生了里氏7.8级的地震,造成了超过7,000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最新高三地理-热点专题:关注印洋地震引发海啸 精品
热点专题:关注印度洋地震引发海啸时事背景内容和模拟试题一、时事背景内容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7时59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震级达8.9级)震中位于3.9o N 95.9o E这场近40年来最大的地震引发了强烈海啸,猛烈的巨浪席卷东南亚和南亚8个国家的海滩,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据此回答文综1—9 题1.地震按成因分为和,是作用的强烈反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地震。
此次地震按成因属于。
震中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世界80%的浅源地震和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集中在地震带。
2.我国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目的是为防止台风、海啸侵袭的是A.“三北”防护林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C.沿海防护林 D.华北平原林网3.当印尼苏门答腊岛两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时,北京时间为A.12月26日上午7时59分 B.12月26日上午5时59分C.12月25日上午5时59分 D.12月25日上午9时59分4.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震中等远的地方,烈度相同 B.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倍C.不考虑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差异,这次地震雅加达的烈度大于新德里D.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深,烈度越大。
5.有关地质灾害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可以控制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B.实践证明,人类是可以预测、预报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的C.植树造林是治理泥石流的措施之一D.人类的工程措施是阻挡不了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
6.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被称为“旅游天堂”,这里拥有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白色沙滩等热带美景和宗教文化等人文景观。
阳光、海水、沙滩等旅游资源分别属于①气象气候景观②水文地理景观③地质地貌景观④生物生态景观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7.关于这次地震,印尼棉兰气象局测定震级为里氏8.1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美国地震台网测定为里氏8.9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8.简要分析这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
自然灾害普查典型案例
自然灾害普查典型案例1.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一次里氏9.1级的巨大地震,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海啸。
这场地震和海啸造成了超过23万人丧生,许多沿海地区的城镇和村庄被彻底摧毁。
2. 2010年海地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一次里氏7.0级的地震。
这次地震导致超过22万人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是近年来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3.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里氏9.0级的地震和海啸。
这次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的严重事故,导致核辐射泄漏。
这场事故对日本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4.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的新奥尔良和其他海湾沿岸地区。
这场飓风导致超过1800人死亡,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家园,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5. 2013年菲律宾超强台风海燕2013年11月8日,菲律宾遭受了一次超强台风海燕的袭击。
这场台风造成了超过6300人死亡,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家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6. 2017年墨西哥地震2017年9月19日,墨西哥发生了一次里氏7.1级的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超过360人丧生,许多建筑物倒塌,导致了巨大的破坏。
7. 1998年孟加拉国洪灾1998年7月,孟加拉国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洪灾。
这次洪灾导致超过3000人丧生,数百万人被迫离开家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8. 2018年印度喀拉拉邦洪灾2018年8月,印度喀拉拉邦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洪灾。
这次洪灾导致超过400人丧生,数十万人被迫离开家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9. 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次里氏8.0级的地震。
这次地震导致超过8.7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对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10.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发生了一次里氏8.1级的地震。
地理自然灾害案例分析
地理自然灾害案例分析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自然灾害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方面。
它们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地理自然灾害案例的分析,探讨其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1.案例一: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一场罕见而灾难性的海啸袭击了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次海啸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成因分析:该次海啸是由一次强烈的地震引发的。
这场地震发生在印尼岛附近的苏门答腊海沟,造成了海底构造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引发了海啸。
影响分析:该海啸波及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多个国家,导致了超过22万人丧生。
受到洪水、瓦斯灾害和疾病的影响,另有成千上万人失去家园。
此外,海啸还对沿岸地区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和渔业造成了严重破坏。
应对措施:该次海啸事件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对于海啸的预警和防范的重要性。
国际社会开始加强合作,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更加紧密的应急响应机制。
2.案例二: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大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成因分析:该次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的断层活动所引起的。
地震发生后,海底地震所引发的海啸进一步加剧了灾害的程度。
影响分析:该次地震和海啸共造成了超过1.5万人死亡。
倒塌的建筑物、核电站事故以及波及至日本北部地区的严重辐射泄漏,对日本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应对措施: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3.案例三: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地区,特别是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飓风之一。
成因分析:卡特里娜飓风是由暖湿气流和相对较冷的海洋表面温度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海啸案例分析
海啸案例分析引言:海啸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在海岸线沿着大洋或者海洋的附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它们通常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或者其他水下地质运动引起的,而且往往在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内席卷整个海岸线。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海啸案例来深入了解海啸发生的原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未来减少灾害风险的方法。
案例一: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地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面积达到600,000平方公里的,震级达到9.1-9.3的那次地震。
这场地震引发了一系列海啸,其中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沿海国家受到了最严重的影响。
这场海啸造成了近230,000人死亡,数十万人失去家园。
整个印度洋地区的港口、城市和旅游景点都被毁坏。
这次海啸的破坏性极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这次海啸的主要原因是地震造成的地壳断裂。
地壳断裂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底滑坡,海底滑坡又导致了巨大的海水波动。
这种海底滑坡产生的海啸波长高达300公里,速度超过800千米/小时,给沿海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案例二:2011年日本福岛海啸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场规模为9.0的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日本最强烈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引发了一系列海啸,其中最严重的是福岛县的海岸线遭受的打击最严重。
这次海啸导致了超过18,000人死亡,数百万人被迫撤离家园。
除了人员伤亡外,这场海啸还导致了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的四个反应堆发生了熔毁事故,导致广泛的核泄漏。
研究人员认为,这次海啸的原因是地震引发的海底地壳断裂。
海啸造成了高达39米的浪高,几乎完全淹没了海岸线附近的城市和农田。
减少海啸风险的方法:。
海啸相关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海啸相关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海啸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等自然现象引发的海洋灾害,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损害。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著名的海啸案例,探讨海啸的成因、影响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 海啸案例分析报告1. 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之一,这次海啸由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岸的一次9.1-9.3级大地震引发。
海啸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14个国家,造成了约23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成因分析:- 地震:这次海啸的直接原因是印度板块与缅甸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壳断裂,引发了大规模的地震。
- 地形:苏门答腊岛附近的海底地形复杂,地震引发的海底滑坡进一步增强了海啸的能量。
影响分析:- 人员伤亡:海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许多沿海村庄和城镇被彻底摧毁。
- 经济损失:海啸对当地经济造成了长期影响,渔业、旅游业和基础设施遭受重创。
应对措施:- 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海啸预警系统,提高对地震和海啸的监测能力。
-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海啸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2. 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海啸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9.0级大地震,随后引发了高达40米的海啸。
这次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地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特别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影响。
成因分析:- 地震: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的俯冲引发了这次大地震。
- 地形:日本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地形特点,使得海啸波在接近海岸时能量集中。
影响分析:- 人员伤亡:海啸造成了约1.8万人死亡或失踪。
- 核事故: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导致了大规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 核电站安全:加强核电站的抗震设计和安全管理,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
- 灾害恢复:制定长期的灾害恢复计划,帮助受灾地区重建。
3. 2005年克什米尔地震海啸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7.6级地震,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次生海啸。
惊天的巨浪——印度洋大海啸
—
印度 洋大海啸
刘学礼
进入 2 世纪 后, 失最为惨重 的海啸是 2 0 年 末的印度 l 损 04 洋大海 啸。 2 6 l月2 日早晨 , 人们还沉浸在 圣诞节 的欢乐 气 氛中, 印度 洋发 生了近4 年来最 强烈 的地 震。 0 刹那 间, 里 氏8 9 的大 地 震 引发 的大 海 啸 朝 印度 洋 沿 岸 数 国迅 猛 扑 .级 来 。0 1米高的巨浪先后涌向印度尼西亚、 国、 泰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印度等国, 甚至远在4 5 0 0 公里外 的非洲东岸也 遭到 了海 啸的侵 袭。 顷刻 之间, 村庄和城 市被夷 为平地 , 浑浊的海水中漂零着遇 难者的尸体 。 日迷人的旅游胜地 昔 片狼 藉 , 哀鸿遍野, 目 痍 。 满 疮 这一刻 , 海 啸 ” “ 在人们 心中已成为死亡 的代名词。
一
次, 海水淹 没了台湾 1 0 2 公里长 的海 岸线 , 致使
5 万人丧 生 , 台南及 安平 附近3 城镇 2 余座 村庄 个 0 东南澳 、 头附近 发 生地震 并伴发海 啸 , 汕 巨大 的 海 浪冲 击沿岸 , 成众 多人 员伤 亡 。 书上记载 造 史
2世 9 8 月在 广 这 是4 0 年来 泰 国遭 遇 的最 强 烈 的地 被 毁 。 0 纪见于记 载 的海啸 是1 1 年2 0多 震及海 啸袭击 。 历史 的记 录 显示, 最近 一次这 么严 重 的地 震 发 生在 1 4 年 , 坏 了清 迈古 55 毁 城; 还有 1 1 年 的大 地震 , 05 导致一座古城 沦 陷
海 啸 灾 害最 重 的 地 区 , 因为 那 里 受 地 震 、 山 火 及 热 带 气 旋 影 响 的 次 数 最 多 、 度 最 大 。 平 强 太
活跃 的区域 , 发海 啸 的可能 性是存 在着 的。 突 对
海啸相关案例研判总结汇报
海啸相关案例研判总结汇报海啸是指海洋中发生的一种巨大的水浪,往往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引发的。
海啸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对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将以海啸相关案例研判为主题,总结和汇报海啸事件的一些重要案例以及对应的教训和启示。
一、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4年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海啸事件之一,造成了超过23万人死亡。
该事件由一次地震引发,触发了巨大的水浪。
该海啸的主要教训之一是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当时,许多沿海地区并没有预警系统,导致许多人毫无准备地面对海啸,加大了伤亡的程度。
此后,许多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以提高对海啸的预警能力。
二、2011年日本福岛海啸2011年日本福岛海啸是由一次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导致了庞大的海啸波浪袭击日本东北沿岸地区。
该事件是世界上最显著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了超过1.5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和社会。
这次海啸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核能安全的重要性。
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受到海啸的严重破坏,导致核泄漏事故发生,给周边地区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这次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核能安全的重新关注和讨论,推动了核安全标准的提高。
三、2018年印尼巽他海峡海啸2018年印尼巽他海峡发生了一次毁灭性的海啸,导致了超过四千人死亡。
该事件是由火山喷发引发的,导致了海底滑坡和巨大的海啸波浪。
这次海啸的教训之一是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重要性。
当时,印尼政府的救援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受到了严重考验,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
这次事件促使印尼政府加强了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建设,以提高对类似灾难的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海啸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从中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教训和启示。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核能安全标准、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等都是防范和应对海啸灾害的重要措施。
希望通过总结和汇报这些案例,能够提高人们对海啸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
主题_印度洋海啸
FISHER 教授2005年元月主题主题::印度洋海啸/ Olives 山地震(系列1)声音: 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人依然在为去年12月底发生的海底大地震感到震惊,那次的海啸夺去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让几百万人无家可归,造成了几十亿的财产损失。
教授: 今天,有一名科学家预测到另一个地震,可能比这次还大,并且预测到了它的位置。
格式格式:: 主题和主题和申明申明教授: AMOS NUR 博士加里弗尼亚斯坦弗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
他专攻地震分析,包括形成地震的原因,以及地震史。
NUR 教授曾经在授课中提到一次波及全人类的地震。
这就是为什么有说这次地震被预测到的时间比其他地震都早。
今天的讨论就是基于NUR 教授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的一篇论文。
声音: NUR 教授知道这个大地震会发生在什么地方,而且他还解释了他是怎么知道的。
教授: 大部分地质学家认为地球的表层是基于一个可移动的岩石层上。
大的地质构造板块是位于地球中心的熔浆上,这些板块支撑起整个大陆架,就象陆地是架在海床上的。
大部分地震是发生在地质板块交接处,就象两个大的木筏撞击到一起。
当一方的边缘落在了另一方的下面,或升到了另一方的上面,地震就会发生。
声音:这其中一个地质板块的交接区就是NUR教授的研究兴趣所在,他从研究中东的历史着手,开始分析这个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断层。
教授:1927年7月11日,中东的JERICHO发生了一次很强的地震,造成房屋的倒塌,地面的深长裂缝,在人们心中引起很大的恐慌。
在欧洲,南北非和当时苏联的一些地震监测站还保存了关于这次地震的数据记录。
这些数据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关于地震引起的海啸发生时间的信息,通过数据计算比较,科学家们得出结论那次地震的确切发生时间是13:04,持续7秒。
声音:这次地震的震中,(就是地震发生的那一点,)就在靠近约旦河,JERICHO以北15公里的平原地下,这个平原向南延伸到死海。
教授:1927年的这次地震达到里氏6.5级,伴随着随后一系列的余震,这些震中都聚集在那个主要的震源并一直南延到死海的区域。
聚焦印度洋地震海啸
聚焦印度洋地震海啸【背景材料】材料一: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
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
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材料二:印度洋略图【试题设计】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2.B 半岛上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是 ,该河流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 。
3.简述B 半岛地形的突出特征。
4.此次地震发生地的东南亚为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产区,其中天然橡胶、油棕的产量和出口最大的国家是 ;东南亚也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主要产油国是 。
5.此次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区的地方时为A.8时2分B.8时22分C.7时22分D.7时58分6.地震发生时,全球日期处于12月26日范围的占A.1/3B.1/2以上C.1/2以下D.1/27.当地震发生时A.震中的人们先感到前后、左右摇晃B.离震中越近,震级越大C.烈度与离震中远近没有关系D.离震中越近,烈度(地面所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越大8.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B.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C.地震同时可造成地裂、滑坡、水旱等多种灾害D.环太平洋地带和大西洋海区是世界是两大地震带9.此次引发的海啸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下列与海啸形成无关的是A.人类活动B.火山C.地震D.台风10.灾情发生后,中国政府紧急组建救援队开赴救灾第一线,协助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下列有关救援队员到达后看到的情形真实的是①印尼的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凛冽的寒风里 ②泰国有许多着黄色拂袍的僧侣 ③印度东部沿海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④马尔代夫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上题(10题)中所描述宗教及其起源地是A.印度教 巴勒斯坦地区B.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C.佛教 南亚D.基督教 中亚12.该宗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A.传染扩散B.迁移扩散C.刺激扩散D.等级扩散13.灾害发生第二天,一批获救的日本游客乘轮船回国,经北印度洋时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顺风逆水D.逆风顺水14.据统计,地震不仅多发生在夜间,而且还常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月相为朔、望的时刻(12月26日正值农历十五,印度洋发生了强烈地震)。
印度海啸案例
印度海啸案例印度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国家,拥有着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然而,印度也曾经历过一次可怕的海啸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地震,导致了一场毁灭性的海啸。
这场海啸波及了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造成了至少23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失去家园,成为了灾难的受害者。
印度的海啸灾难中,最受影响的地区之一是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
这个群岛位于印度洋中,是印度的一个联邦领土,也是海啸的重灾区之一。
海啸席卷了整个群岛,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农田被淹等严重后果。
成千上万的居民失去了家园,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海啸过后,印度政府和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向受灾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救援物资和人员。
他们建立了临时医疗站、救助营地,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食品和庇护。
同时,印度政府也启动了重建计划,帮助灾区居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
印度的海啸灾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
然而,面对灾难,人们展现出了巨大的团结和力量。
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支持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也让他们更加坚强地面对未来。
如今,印度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灾后重建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人们也在重建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印度海啸灾难成为了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一道伤痕,但也成为了人们团结、奋发向前的力量源泉。
总而言之,印度海啸案例深刻地教育着人们,自然灾害无情,但人间有爱。
在灾难面前,团结、援助和重建是最重要的。
希望印度的海啸灾难能够成为人们共同努力的动力,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愿灾难不再发生,世界和平。
印度洋地震海啸阅读材料
印度洋地震海啸阅读材料一、背景材料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中国测是8.7级,美国测是8.9级。
由于地震发生在海域所以引发了海啸,目前已经造成人员伤亡达到8万多人,这次海啸波及的范围非常广,震级大,波及范围广,到现在为止波及七个国家,灾难非常大,这至少是四十年以来最大的海啸。
这次海啸发生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使板块运动聚集巨大的能量,当这个能量超过岩石强度的时候,岩石就发生破裂,造成海底突然沉降,突然下沉或者隆起,就可以造成海水发生上下颠簸,就形成了海啸。
海啸向外扩展,每小时大约700-800的速度扩展,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
周围的印度洋相对太平洋来说范围比较小,所以很快扩展到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再往西一直到了东非的海岸索马里那一带,这次海啸相当巨大的,主要是地震引起来的。
此次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6000多枚原子弹的爆发量。
二、相关知识: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
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
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
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
印度洋海啸惊悚惨状回顾
印度洋海啸惊悚惨状回顾
2004年12月26日,是一个令全世界永远难忘的日子。
印度洋海域发生海啸大灾难,刹那间十多万人的生命即逝,庞大的死亡人数,被夷为平地的村庄,海水中漂浮的衣物,海滩上停放的一排排遇难者尸体,大地震和海啸洗劫后的岛屿、居民点与旅游胜地,哀鸿遍野,满目凄凉。
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国家遭受了近40年来最为惨重的自然大劫难。
下面的海啸灾难图片集,尸首遍地,重现了当年的恐怖惨境
庞大的死亡人数,被夷为平地的村庄,海水中漂浮的衣物,海滩上停放的一排排遇难者尸体,大地震和海啸洗劫后的岛屿、居民点与旅游胜地,哀鸿遍野,满目凄凉。
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国家遭受了近40年来最为惨重的自然大劫难。
庞大的死亡人数恐怖的尸体现场
人群和房屋瞬间被汹涌的海水吞没,城市变为一片汪洋。
这次印尼亚齐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海啸,波及印尼、泰国、印度及斯里兰卡等国,造成超过23万人死亡,当时约有50万人无家可归。
图为泰国,一些被困游客正等待救援
槟城,海浪以惊人的声势扑上海岸
槟城,海浪以惊人的声势扑上海岸
印度发生海啸的场景
第二张照片:远处形成白色海浪。
第三张照片:海浪越来越大。
第四张照片:海浪冲向海滩。
第五张照片
第六张照片:海浪冲上了海滩。
1226印度洋海啸(精)
大多数复兴资金将用 于重建,其中泰国计划斥 资 5.1 亿美元,重建普吉岛 附近的主要旅游区,印尼 预计投入 10 亿美元重建接 近震中的苏门答腊岛北部, 自灾难发生以来,泰国的 水泥以及炼钢企业等与建 筑业相关公司的股价均已 上扬,经济学家预计,今 后一年对钢铁、水泥和其 他建筑产品的需求将会很 强劲,酒店将计划及时重 新开张,以迎接 2005 年的 旅游旺季。
此次海啸为 3 级海啸,造成的 巨浪在苏门答腊岛北部达到了 34米。 损失: 截至 2005 年 2月 4日,印度洋海 啸已造成 29万余人遇难,相关经济 损失达140亿美元。
“12.26”印度洋海啸
灾害影响 成因分析 反思及评论 国际合作与救援
中国救援
各国军队参与情况
灾害影响
此次印度洋海啸中的遇难者遍布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南亚地区乃 至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环境破坏、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方面,各国在 灾后救援与重建过程中的合作,也将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地球自转周期缩短了3微秒 地球轴心倾斜了大约2厘米
此次强震已经永久性地改变了亚洲版图
印度洋上部分岛屿 的位置和地形也发生了 改变,如苏门答腊岛和 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 岛可能发生了永久改变。 根据地质模型,苏门答 腊岛西南方的一些小岛 可能向西南方移动了大 约 20 米,苏门答腊岛的 东北端可能也向西南方 移动了36米。
有名幸存者在普吉岛上徘徊 76 天,不吃不睡, 最终通过救援人员 10 多小时的说服,才终于回到 曼谷家中。 海啸过去了1周以后,大多数幸存者远远不能 开始重建他们的生活,还处在精神上的无助和休 克状态。幸存者正在经受着压力、错乱和恐惧的 煎熬,他们担心可怕的海啸还会卷土重来。
对经济的影响
印度洋海啸灾害讲解
印度洋海啸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
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
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 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
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
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
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并且死亡人数仍旧不断攀升1地震级数当地地震局测量到的规模为6.8,但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规模8.6,其后美国全国大地震情报中心修正规模为9.0,此差距可能导因于测量误差。
这是自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
历史上最强的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震级为地震矩规模9.5。
源位于3°19′N95°51.24′E / 3.317°N 95.854°E / 3.317; 95.854,苏门答腊岛西160千米水下30千米深处,这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频发区域。
地震本身(排除海啸)传遍到孟加拉、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科学家重新检测地震结果发现规模实为李氏规模9.3级。
这代表着地震强度为原先预估的2倍以上,成为史上第二大地震。
周四出刊的英国《自然》周刊,科学家分析地震仪低频率资料发现,地震规模实际为9.3。
由于里氏规模规模是以对数计算,9.3的规模为9.0的2.5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印度洋地震海啸专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晨7点59分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里式8.7
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
为40年来世界最强烈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首
先袭击泰国南部,然后一路奔袭1600公里,席卷印度和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灾难甚至波及到东非沿岸的索马里,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
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超过14万多人。
材料二:地震震中与印度洋沿岸地区示意图。
一、选择题:
1.关于本次地震引发的海啸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海啸只能由地震引发
B .海啸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潮汐
C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D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
内、里氏震级8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2.此次地震是由下列板块相互错动引起的:
( )
00
200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3.此次主要影响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下列关于受灾国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与火山国、该国居民多信仰佛教
B.受海啸影响最严重的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气候,该国居民多信仰印度教
C.加尔各答是印度麻纺织中心,它位于印度西部
D.马尔代夫是珊瑚礁岛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巨大。
4.关于甲海峡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最短航线必经之地,是日本“海上生命线”
B.近年我国从此海峡运进的主要物资有石油和铁矿石
C.该海峡附近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D.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除地理位置优越外、还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等。
5.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在东南亚投资设厂,主要是由于:()A.该地劳动力素质高,人才密集B.利用该地海运便利的条件
C.该地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D.该地人口多、市场广阔
6.关于乙工业区说法正确的是:()A.以钢铁、机械为主传统工业区B.以棉纺织工业为主轻纺工业区
C.以麻纺织工业为主轻纺工业区D.以计算机软作为主新兴工业区
7.关于乙所在国家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A.该国降水西多东少B.东部主要农作物棉花、甘蔗、水稻
C.西部主要农作物是黄麻、茶叶D.发展农业主要不利条件是水旱灾害频繁8.下列不属于甲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热带雨林原始迁移农业D.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
9.下列不属于甲所在区域的农矿产品的是:()A.天然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B.石油和锡等矿产
C.稻谷、甘蔗D.小麦和玉米
10.这次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下列有关人类应对这种突
发性海难措施正确的是:
()
A.全面准确地预测和预报B.人工控制地震和海啸的发生
C.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适当的预警系统D.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填空题:
1.加尔各答因附近盛产(经济作物),成为工业中心及人口最多城市;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及最大海港。
2.东南亚为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产区,其中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国是。
3.东南亚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其中最有名的有色金属矿产是,最大的生产国是。
4.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主要产油国是。
5.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6.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三、综合题:
1.中国与A、B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叙述A半岛地形的突出特征。
(6分)
(2)简述A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
(3)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10分)
印度洋地震海啸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C
6、D
7、D
8、B
9、D 10、C
二、填空题:1、黄麻、麻纺、孟买2、马来西亚3、锡马来西亚4、印度尼西亚5、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6、处于板块交界处,海洋底火山、地震频繁,这些地质灾害经常产生海啸;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影响;孟加拉湾为向南敞开的喇叭形海湾。
加强火山、地震的监测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加强气象预报;建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三、综合题:
1、(1)山河相间,地势崎岖不平(2)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3)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该区域为地质灾害多发区,要注意防止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注意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
二、阅读下述材料和地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众所周知,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投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
当隧道及铁路贯通后,乘客将可以从纽约坐火车到北京、莫斯科至伦敦等地。
材料二:酝酿已久的中俄铺设输油管道计划,由于日本插足和俄国内部分歧,变数横生,麻烦不断。
按照中俄原有协议,两国将共同投资建设一条从安加尔斯克至大庆的输油管道(简称“安大线”)该线全长2245千米,投资约18亿一20亿美元,设计输油量为3000万吨/年,在25年内中国将购买俄罗斯输入原油7亿吨,价值1500亿美元。
该线要横穿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公园。
2003年以来,日本以增加对俄投资和经济援助为条件,要求俄优先建设一条从安加尔斯克至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简称“安纳线”)。
该线全长2967千米,投资约40亿美元该线要通过的17个地震多发地带长达1100千米。
(1)图中安加尔斯克附近有一个由构造作用形成的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它位于______上游。
(2)隧道及铁路连接的三个大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世界最大的____________带(自然带)和___________带(矿产带)通过这三国。
(3)若一列火车3月15日9时从海峡隧道美国一侧出发,l小时后到俄罗斯一侧关口时,俄罗斯当地时间是__________日__________时。
(4)冬季,A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它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我国由石油输出国变为石油进口国,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假如你是中方谈判代表,你将如何说服俄方采用安大线?(提示:运用政、史、地三科知识回答)
(7)有人认为:“日本比中国更需要石油,中国应放弃与日本争夺西伯利亚石油”。
你持什么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叶尼塞河与勒拿河(2)亚寒带针叶林煤(3)16 零
(4)西伯利亚高压晴燥寒冷(5)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快速增长。
(6)地理:安大线方案线路短、投资少;施工难度小;线路安全较有保障等。
历史:中俄双方有深厚的传统友谊,在二战期间曾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德、日法西斯。
政治:降低石油运输成本,提供稳定的石油市场,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
(7)①石油资源缺乏,对外依赖性强;工业高度发达,石油需求量大②反对。
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石油的消费将不断增加;从国家的利益考虑,也不应放弃与日本的争夺。
(附;答案相近,表述科学,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最多不得超过本题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