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鱼类染色体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
鱼类染色体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引言染色体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基因组结构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采用细胞学技术,制作鱼类染色体制片,并观察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鱼类的细胞遗传学特征。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新鲜鱼悬浮液- 漂白液:含有3%的鳗鱼酸和0.9%的氯化钠溶液- 10%氯化锂溶液- 醋酸铬酸乙酯溶液- 各类显微镜标本玻片- 显微镜- 辅助工具:玻璃棒、塑料移液管等2. 实验步骤:- 步骤1:取适量鱼悬浮液放入离心管中,离心后将上清液倒掉;- 步骤2: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漂白液,并在4°C下放置1小时,使细胞解离;- 步骤3:去除漂白液,加入10%氯化锂溶液,温和摇动离心管,使细胞悬浮均匀;- 步骤4:去除锂溶液,加入醋酸铬酸乙酯溶液,摇动离心管,使细胞制片;- 步骤5:将制片取出,放入烘箱中,将其加热至80°C,使制片固定;- 步骤6:将制片放入显微镜标本玻片中,加入一滴甘油,并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通过制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得到鱼类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信息。
鱼类的染色体通常是线状的,并且数量较多。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和着色情况,了解不同种类鱼类的染色体差异。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漂白液和锂溶液来解离细胞和制备染色体制片。
漂白液可以去除细胞内的色素,提高显像效果。
锂溶液则是用来均匀分散细胞和保持形态的。
制片成功后,我们将制片放入标本玻片中,加入甘油来保持制片的透明度。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调整倍镜放大倍数,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鱼类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
不同物种间染色体的差异可以为物种分类和生物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鱼类染色体制片,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该实验方法为研究鱼类细胞遗传学特征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澳洲长鳍鳗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
A r lm i r t y o r o y e o h p e i na y sud n ka y t p ft e Aus r l n t ai a
ln f n d el( g iarih rt ) o g n e e An ul en adi i l i
ME G Qn - i HU Y n —l I i ,D N u -a u P i hl N i l ,Z o ga ,L a ge l X n O G X es ,F e— eg s
质 细嫩 ,味美 少 刺 ,是新 近 开发 的优 质 养殖 鳗 类 ,
l 材料 与 方法
1 1 材料 .
具 有重 要 的经济 价值 和养 殖开发 潜力 。 染 色体 存在 于细胞 核 内 ,是主要 的遗 传 物质载 体 。 了解染 色体 组型 ( 型 ) 于研 究 鱼 类 的遗 传 、 核 对 变 异 、分类 、系统演 化 、性别决 定及 杂交 育种 等都
育种 提供 理论参 考 和科学 依据 。
( nulde 鳗 鲡 属 ( nul ) A giia) l A g ia ,属 热 带 或 亚 热 带 l
鱼 类 ,广布 于澳 大利 亚东 部水域 , 自约 克角 到塔斯
马尼亚 岛 ,在 新 几 内 亚 及 新 西 兰 也 有 分 布 … 。据 报 道该 鱼体 长可 达 16i,体 重 可 达 2 g . n 0 k ,且 肉
we e38 c r mo o e n A.ri a dtia d iskay t p o mu awa n = 1 r h o s m s i enh r i n t ro y ef r l s2 4m + 6s + 1 . NF =5 m 8t 8. Th r sn iil e ewa o vsb e
鲑鱼苗的性别发育与繁殖行为研究
鲑鱼苗的性别发育与繁殖行为研究鲑鱼是一种珍贵的食用鱼类,也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
研究鲑鱼苗的性别发育与繁殖行为对于鲑鱼的种群管理和养殖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鲑鱼苗的性别发育机制以及其繁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一、鲑鱼苗的性别发育机制1. 性别发育决定因素鲑鱼苗的性别发育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研究表明,鲑鱼的性别发育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雌鱼具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鱼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不过,环境因素也可能对性别发育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2. 性别发育过程雌鱼和雄鱼在鲑鱼苗期间的性别发育差异并不明显,它们的性腺在苗期初期都处于幼性阶段。
随着成长的进行,雌鱼的卵巢开始发育,而雄鱼的睾丸也开始生长。
到了青春期,雌鱼的卵巢会进一步发育成熟,产生卵子,而雄鱼的睾丸则开始产生精子。
3. 影响性别发育的因素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鲑鱼苗的性别发育。
例如,温度、营养状况以及光照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对性腺发育产生影响。
温度可以调节性腺发育的速度,较高的温度有助于雌鱼卵巢的发育,而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雄鱼睾丸的生长。
二、鲑鱼苗的繁殖行为研究1. 繁殖行为的调控鲑鱼的繁殖行为主要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雌鱼在产卵前会释放出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发育并产生卵子。
而雄鱼则会释放出性激素,促使睾丸发育并产生精子。
此外,性成熟鲑鱼之间的化学信号和视觉信号也可能在繁殖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2. 繁殖行为的时机和地点选择鲑鱼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这时的河流水温和其他环境因素都适合卵子和精子的发育和孵化。
鲑鱼会选择适合的洄游路径,回到它们孵化出生的河流,并在河流中寻找合适的洄游地点进行繁殖。
这些洄游路径和繁殖地点的选择与鲑鱼的嗅觉和视觉能力密切相关。
3. 繁殖行为的竞争和选择在繁殖季节,雌鱼和雄鱼都会通过展示和争斗来吸引对方并选择最适合的配偶。
雄鱼通常会在产卵地点上游建立防御地盘,保护自己的产卵位和争夺雌鱼。
长鳍篮子鱼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文 章编 号 :6 1 2 9 2 1 ) l09 - 17 4 2 (00 0 一0 00 4
长鳍篮子鱼的染色体 组型研究
, 舒 琥 , 萃 莹 黄 ,张海发2 王 云 新2
( .广州大学 生命 科学学 院 , 1 广东 广州 50 0 ; 广 东 省 大 亚 湾 水 产试 验 中心 , 东 惠州 10 6 2 广
56 8 ) 10 1
摘
要:采用植 物血球凝集素 ( hthm glt i,H 、 pyoe ag i nP A) 秋水仙素溶液腹腔注射 和空气干燥制 片法, un 以头 肾组
织为材料 , 对长鳍篮子鱼 的染 色体组型进行 了研 究.结果表 明, 长鳍篮子鱼 具有染 色体 4 8条 , 其核型公式 为:
取细 胞悬 液 以 10 0r・ i 离 心 8mi, 0 mn n 弃
上 清液 , 收集细胞 .然后加 005t l・ K 1 .7 o L C 低 o 渗 液适量 , 匀 后 放 人 3 打 7℃ 恒 温 水 浴 箱 中低 渗
3 i , 0 0r m n 离 心 8m n 0m n 1 0 ・ i i.
1 2 4 固 定 . Leabharlann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料 .
收集低 渗后 的细胞 , 固定 液 ( 加 甲醇 : 醋 酸 冰
=3 1 : 配制 , 用现配 ) 量 , 现 适 吹打均匀 后室 温静置 实验用 长鳍 篮 子 鱼 1 5尾 购 于 惠 州 大 亚 湾 澳 头码 头.鱼体质 量为 5 1 0g 实验前 , 0~ 0 , 所有 鱼均
作者简介:舒
琥 (9 5一) 男 , 16 , 教授 , 博士.E m i suu 0 @16 ci. . al h h0 1 2 .o : n
鲤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鲤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吕真(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新乡,453003)摘要:方法:本文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鲤鱼的中期染色体。
结果表明:鲤鱼染色体是二倍体,数目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22m+24sm+54st.t, 染色体总臂数NF=146。
结论:不同产地的鲤鱼核型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鲤鱼染色体组型核型(Karyotype)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现,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
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体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等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1]。
对鱼类细胞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生物的遗传组成,遗传变异规律和发育机制,而且对预测鉴定种间杂交和多倍体育种的结果,了解性别遗传机理以及基因组数,物种起源,进行种族关系的鉴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对鱼类染色体的研究,以后,许多学者对大量鱼类的染色体组型进行过考察,在我国2千多种鱼类中已对约240种鱼的染色体核型作过介绍。
日本研究者Makino[3]曾以精巢为材料,以经典的切片方法,研究了鲤鱼的染色体,指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04,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2。
后来Ojima和Hitotsumachi[4]以精巢与肾为材料,未经培养(直接法),采用低渗处理和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鲤鱼的染色体组型进行过分析,得出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00。
我国的相关研究是从八十年代才开始的,吴志安[5]﹑王蕊芳[6]﹑余先觉[7]等相继作出了有关染色体研究的报道。
本文对鲤鱼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鲤科鱼类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与以前的相关报道加以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实验用鲤鱼(Cyprinus carpio)于2004年5月购于新乡市洪门镇市场,共6条,性别经过性腺鉴定为4雄﹑2雌,体重470—670g,体长25—32cm。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目录
01 一、中国鱼类远缘杂 交研究
03 三、总结
02 二、鱼类远缘杂交在 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04 参考内容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鱼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之一,一直在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其中,鱼类远 缘杂交作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技术,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本次演示将对中国鱼类 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4)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采用科学 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改善水质、合理投喂、定期免疫等。
三、总结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不同 品种鱼类的远缘杂交,成功培育出了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鲤草杂交鱼和鲫 鲤杂交鱼等。这些新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
谢谢观看
4、保护物种多样性:通过人工多倍体育种,可以拯救濒临灭绝的珍稀鱼类, 保护物种多样性。
参考内容二
引言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诱导鱼类染色体数目加倍, 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型鱼类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 水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1)养殖环境:与鲤草杂交鱼的养殖类似,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是养殖成 功的关键。应选择水质清澈、水位较深、水面积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
(2)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缺氧和水质恶化等 问题。根据池塘条件和水质状况合理放养。
(3)饲料管理:选择合适的饲料,注意饲料的营养配比和投喂量,根据鱼 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量进行合理投喂。同时注意饲料残渣的清理,保持水质清洁。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遗传物质,近年来在鱼类研究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鱼类线粒体DNA研究新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理解,还为鱼类遗传育种、系统发生、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新进展,探讨其在鱼类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鱼类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线粒体DNA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然后重点介绍鱼类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测序技术及其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还将讨论鱼类线粒体DNA在遗传育种和遗传资源保护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从事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鱼类线粒体DNA的结构与功能鱼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一种双链、闭合环状的分子,通常大小为16-20千碱基对(kb),是细胞器中唯一的DNA分子。
鱼类mtDNA的结构主要包括重链(H链)和轻链(L链),其中H链编码了大部分基因,而L链则编码了剩余的少数基因。
这些基因主要编码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的13个蛋白质亚基,以及2个rRNA和22个tRNA,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线粒体的核糖核蛋白体,负责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鱼类线粒体DNA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mtDNA是鱼类线粒体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母系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因此,在鱼类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mtDNA被广泛应用为分子标记。
mtDNA编码的蛋白质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蛋白质参与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tDNA的突变和变异也被广泛用于鱼类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等研究。
主要养殖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鲑 属鱼类等 。 文主要介绍 以上几 种鱼类遗传 育种 的 本
相关研究 。
鱼 的主要养 殖鱼类l 鲑科鱼类 属典 型的冷 水 l ” 。 生鱼类 ,
性腺 发育与光周期 变化关系密切 , 繁殖期多在一 年 中 日照最短 的季节 I 2 l 。鲑科鱼 类约有 3 种 , 属鲑亚科 6 分 (am na ) 白鲑亚 科 ( oeoia ) S l o ie和 C rgnn e , 亚科 5属 前个
布着 一个 土著种红点鲑 属鱼类一 花羔红 点鲑 ( m l a— m ) 肉质细嫩鲜 美, a, 营养 极为丰 富, 市场 价格较 高1] 2 3 。 目前 国内水 产品市场对 红点鲑属 的鱼类 需求旺盛 , 苗
遗传选 育研究 开展 的较早 , 多数生长 和屠体性状 都有 较为准 确 的遗传 参数估 。大西洋鲑 成熟年 龄的遗 传力约 为 01~.8 , . 0 E 早熟性 状的遗传力 为 031, 6 4 . 正 4 常 成 熟 的遗 传 力 为 02 1 性 腺 指 数 遗 传 力 约 为 . , 4
鲑科 鱼类具有 肉质鲜美 、 高蛋 白、 不饱 和脂肪 高
酸、 营养丰 富 、 无肌 间刺 、 易加 工等 优点 , 在世 界范 围 内受 到消费者 的普 遍欢迎 , 是仅次 于鲤 科鱼类和 罗非
c ry c u OO ) 陆 封 型 大 西 洋 鲑 (am aa ) oh n h s m N U 、 S l oslr 等 l。人 工选育 的种类 主要 有大西洋 鲑 、 3 1 虹鳟和 红点
主 要养殖鲑 科 鱼类遗传 育种 的研 究进展
户国, 谷伟 , 白庆利 , 王炳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0 7 ) 50 0
我国鲫鱼研究进展
我国鲫鱼研究进展鲫鱼在分类上属鲤科,鲤亚科,鲫属。
在亚欧大陆上有两个种,分别为黑鲫种和鲫种。
黑鲫主要分布在中欧、东欧,部分分布在亚洲西伯利亚的勒那河,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
鲫种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日本、朝鲜半岛,后移植引种驯化于印度、北美和世界各地,繁殖能力适应能力极强。
在我国,除西部高原以外,鲫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鲫种有两个亚种及多个变种:鲫和银鲫亚种,以及红鲫、白鲫、金鱼等多个变种。
鲫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鲫鱼,又叫喜头鱼、鲫瓜子、鲋鱼、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等。
由于鲫鱼食性杂,适应能力、繁殖能力、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极强等,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库和沼泽河沟等大小水体中。
鲫鱼肉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自古就是中国传统的淡水经济鱼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上就有记载“鱼之美者,洞庭之鲋”。
在我国,鲫鱼具有悠久的养殖和生长历史以及极为丰富的资源。
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其年总产量现已超过 200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鲫鱼不但是我国淡水养殖食用鱼的主要品种之一,而且鲫鱼的几个变种,如红鲫、金鱼也是我国观赏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在我国观赏鱼养殖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金鱼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品种,是经过我国人民长期的人工选育,从野生鲫鱼群体中选育出来的观赏品种。
同时,鲫鱼具有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多样性高、基因组加倍和生殖方式多样(可进行雌核发育生殖和正常的两性生殖)等特点,而逐渐成为研究进化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受到研究人员日益重视。
1.我国天然多倍体鲫鱼生物学特征研究进展鲫鱼中存在多倍体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日本的鲫鱼亚种——银鲫,很早就有报道在其群体中存在有染色体为150±和200±的多倍体个体。
但是长期以来,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野生鲫鱼一直被认为是二倍体群体(2n=100)。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在分子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在分子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鱼类,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脊椎动物群体之一,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生态适应以及保护濒危物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线粒体DNA(mtDNA)已经成为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重要标记。
一、鱼类线粒体DNA的特点线粒体DN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线粒体内的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高突变率、无重组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mtDNA成为研究鱼类群体遗传结构和进化历史的理想标记。
母系遗传:mtDNA只能通过母系传递,因此可以有效地追踪母系群体的迁移和扩散。
高突变率:mtDNA的突变率远高于核DNA,这使得mtDNA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遗传信息,有助于揭示近期的进化事件。
无重组:mtDNA在遗传过程中不发生重组,因此其遗传信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有助于准确推断群体遗传结构。
二、线粒体DNA在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群体间mtDNA序列的差异,可以揭示鱼类的群体遗传结构、迁移扩散以及种群历史。
物种鉴定和分类:mtDNA序列差异可以作为物种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发现新物种和解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保护生物学:通过分析濒危物种的mtDNA序列,可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进化生物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mtDNA序列的差异,可以揭示鱼类的进化历程、分化时间以及祖先群体等信息。
生态学:通过分析鱼类mtDNA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探讨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生态位分化。
渔业资源管理:通过分析渔业资源的mtDNA多样性,可以评估其种群健康状况和种质资源价值,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前景展望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线粒体DNA在鱼类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线粒体DNA在揭示鱼类进化历程、保护濒危物种以及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鲅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机制
鲅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机制鲅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它们属于蓝鳍金枪鱼科、鲭鳍亚科,是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
鲅鱼作为典型的洄游鱼类,其繁殖生殖特性备受关注,其中性别决定与遗传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鲅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机制的相关信息和研究进展。
一、鲅鱼的生殖特性和性别决定机制1. 鲅鱼的生殖特性鲅鱼具有明显的一夏性洄游特征,它们在繁殖季节会集中进行洄游,选择适合的海域进行产卵。
雌性鲅鱼一次可以释放大量的卵子,雄性鱼则会释放大量的精子,通过受精来完成繁殖过程。
2. 鲅鱼的性别决定机制鲅鱼的性别决定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有关鲅鱼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遗传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
(1)遗传性别决定:许多现有的证据表明,鲅鱼的性别受到基因的调控。
在鲅鱼的性染色体系统中,存在X和Y性染色体。
雌性鲅鱼具有两个X染色体(XX),而雄性鲅鱼则具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XY)。
这种性染色体系统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系统相似。
(2)环境性别决定:除了遗传性别决定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鲅鱼的性别产生影响。
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鲅鱼的性别比例可能发生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女性的发育,而较低的温度则更有利于雄性的发育。
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来揭示温度对鲅鱼性别决定的具体机制。
二、鲅鱼的遗传机制1. 性染色体遗传遗传研究表明,鲅鱼的性别遗传与其性染色体有关。
X和Y染色体的存在使得性别遗传呈现X-linked透明遗传方式。
雌性鲅鱼仅通过母系遗传,雄性则通过父母遗传。
这意味着,雌性鲅鱼的后代一定是雌性,而雄性鲅鱼的后代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2. 基因调控在鲅鱼的性别决定过程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目前已经鉴定到了一些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
例如,在鲅鱼的X染色体上发现了SRY (Sex-determining Region Y)基因的同源基因SRY-like,它与雄性决定因子的功能相似。
鱼类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鱼类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鱼类育种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农业和渔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探讨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一、理论研究1. 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是鱼类遗传育种的基础。
通过对不同种群、不同品系间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可以筛选出优异的基因性状,为育种提供素材。
目前,对一些经济上重要的鱼类,如鲤鱼、鲢鱼等,进行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不过由于鱼类种类繁多,现有研究仍然无法涵盖所有鱼类。
2. 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学研究是鱼类遗传育种领域中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
通过对鱼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鱼类生长发育、抗病能力、耐逆性等重要性状的基因调控机制,为鱼类育种提供更为精确的基因选择工具。
现在,欧洲褐鳕和斑节鲆的基因组组装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而其他一些经济上重要的鱼类,如大马哈鱼、草鱼、青鱼等,也都有了初步的基因组序列资料。
3. 遗传改良理论研究鱼类遗传改良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配套育种选择方法、定量遗传分析、遗传效应分析等方面。
这些理论研究对于鱼类种质改良和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遗传改良理论研究成果被应用在实践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对多个品系鲤鱼进行了选代,产生了多个高生长速度的品系。
二、实践研究1. 选育优良鱼类品系选育优良鱼类品系是鱼类遗传育种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对经济上重要的鱼类进行长期、系统、细致的育种选择,可以培育出高生长速度、高产、高抗病性的高效鱼种,提高养殖效益。
目前,鲤鱼、鲢鱼、青鱼、鳙鱼、马鲅鱼等品种在优良品系选育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适应性育种研究适应性育种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等逆境环境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对鱼类的耐高温、耐酸碱度、耐盐碱性等逆境能力的研究,可以培育出具有高适应性的优良品系,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一些适应性育种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南方红鲤鱼抗低氧适应性育种。
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全雄
完善后的三系配套技术
全雄
XY<♂ YY<♂
雌激素 雌性化
XY< ♀> YY<♀>
通过后 代测试
刷 选
YY<♀>× YY<♂>
鉴定YY<♀>
正常XX< ♀>× YY<♂>
XY<
全雄♂>Fra bibliotek6 人工雌核发育技术
鱼类主要有3种性别决定模式:
染色体决定: 一对染色体<通常称为异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集中了绝大多数
与性别有关的基因. 多基因决定:
性别决定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胚胎的性别是染色体上雄性和 雌性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环境共同决定:
性别决定受遗传和环境因子双重控制.
染色体决定
性染色体系统
XX/XY
♀:XX
♂:XO 〔即雄性缺少 Y 染色 体
雄性决定后代的性别:从雄 性那里接受x染色体的后代为雌 性,而不接受性染色体的为雄性.
褶胸鱼<Sternoptyx diaphana>雌鱼具有 36 条染色 体,而雄鱼只有 35 条染色体.
ZO/ZZ 型
♀: ZO
♂:ZZ〔即雄性缺少 Y 染色体
雌性决定后代的性别:从雌性 那里接受Z染色体的为雄性,不接受 性染色体的为雌性.
其中,研究最多的环境因子是温度,即温度依赖性的性别决 定<temperature dependentsexdetermination,TSD>.
如高温<36℃>明显诱导奥尼罗非鱼雄性化,雄性率可达 98%;银汉鱼<Menidia peninsulae>中,高温诱导雄性化不 明显,但低温可明显诱导雌性化,在15 ℃时,其雌性率达85% .
鱼类鳃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快速制备及观察实验报告(一)
鱼类鳃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快速制备及观察实验报告(一)鱼类鳃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快速制备及观察实验报告简介•本实验旨在探究鱼类鳃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特征,并通过快速制备和观察染色体标本来进一步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材料与设备•实验所需鱼类样本(不同种类的鱼类均可)•细胞培养基•离心机•显微镜和镜片•血细胞计数仪•碘酸盐、醋酸、五氧化二磷、氯酸镁等试剂实验步骤1. 鱼类样本准备•选择新鲜的鱼类样本,并将其鳃片从鱼体中取出。
2. 细胞培养与处理•将鳃片置于含有适量细胞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确保鳃片完全浸没在培养基中。
•使用离心机将鳃片离心,去除培养基中的杂质。
•重复上述步骤2-3次,以尽可能减少杂质的存在。
3. 制备染色体标本•将鳃片放入含有5%碘酸盐的培养皿中,在室温下静置5-10分钟,使细胞表面膨胀。
•用吸管抽去碘酸盐溶液,并迅速加入适量的醋酸,以破坏细胞膜,释放染色体。
•再次用离心机离心,去除醋酸和碘酸盐。
4. 观察染色体标本•将制备好的染色体标本放置在玻璃片上,并加入一滴显微镜凝胶。
•将另一片玻璃片平放在标本上方,轻轻按压,将标本平展开来。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并记录染色体的数量、形态和大小等特征。
结果与讨论•我们成功制备并观察了鱼类鳃细胞染色体标本,并发现鱼类染色体呈线状结构,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条纹,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染色体对。
•通过观察不同鱼类样本的染色体标本,我们还发现了不同物种间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上的差异,这为鱼类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本实验通过快速制备和观察鳃细胞染色体标本,成功展示了鱼类染色体的结构和特征。
•鱼类鳃细胞染色体的快速制备和观察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可在鱼类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 Smith, I. P., & Johnston, I. A. (1999). The cellular basis of muscl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eleost fish.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9(1), 1-40. [2] Hinegardner, R. T. (1976). Evolution of cellular DNA content in teleost fishes. American Naturalist, , .。
河川沙塘鳢染色体核型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张 君 ,汤
2 1 第 2期 0 0年
. 5 . . — —2 3. — —
俊 ,沈 颂 东 , .河 川 沙塘 鳢 染 色 体 核 型 研 究[ ] 等 J .江 苏 农 业 科 学 ,0 0 2 :5 2 6 2 1 ( ) 2 3— 5
河川 沙塘鳢 染色体核型研究
张 君 ,汤 俊 ,沈颂 东 孔 祥婷 。 , ,韩 晓磊 ,陆丹丹 ,王 尚尚 ,张 勇 ,许 璞
官分化 。 方面已有 不少 研究 , 而关 于其染 色体 核型 分析 尚
未见报道 。
据 报 道 , 国 已 开 展 染 色 体 研 究 的 鱼 类 达 3 1种 , 及 我 0 涉 1 4个 目 4 9个 科 , 究 最 多 的 是 鲤 形 目鱼 类 , 13种 , 研 达 8 占 6 % , 次 为鲈 形 目鱼类 5 l 其 5种 , 形 目鱼 类 3 鲶 2种 , 别 占 分 1 %和 1 %[ 。笔者对河川沙塘 鳢染色体核 型进 行研究 , 8 8 1 3 获
河 川 沙 塘 鳢 采 自太 湖 , 重 3 4 , 养 1 3d 体 0~ 0g 暂 ~ 。
1 2 方 法 .
12 1 制 备 肾细 胞 悬 液 . .
按体 内 注射 法 , 验 鱼胸 腔 注射 试
外周血培养法制备鱼类染色体标本
2.5低渗时间控制在35min左右较好。时间过 短细胞尚未充分吸涨,染色体铺展不好。 见图5
图2-5低渗时间15min染色体铺展效果不明显
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全血细胞在培养 箱中经过30℃、培养72~96h,培养终止前 2~3h加入浓度为0.05微克/毫升左右的秋水 仙素,低渗35min后固定、滴片及染色,可 以制备出分裂相较好的染色体玻片。
实验步骤
5收获细胞 6低渗17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吸除上清液,加入预温过 的0.075M KCl溶液10ml,置温箱中低渗处理15min、35min、 45min、1h,使红细胞破裂,淋巴细胞膨胀。 7固定(卡诺氏固定液)可以进行预固定。方便染色 8重复固定:低渗后比重发生改变,离心转速改变1200rpm、 10min 9制片 10染色:染色时间要充足,最多不超过24h 11镜检 12封片
2.4秋水仙素加入的浓度对染色后染色体的 观察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证明:秋水 仙素作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所得的分裂 相越多,分裂指数越大。实验结果表明: 在细胞培养终止前加入终浓度为0.05微克/ 毫升左右的秋水仙素时,可以获得的较多 的分裂相。
图2-4秋水仙素0.05μg/ml作用后的图片
实验步骤
1培养液准备:取15ml培养瓶数个,每瓶内分别充 入5ml培养液(pH 7.2),内含:1640培养液(含 10%~15%小牛血清),PHA 0.1ml,青霉素100 单位和链霉素100微克/毫升 培养液 2抽血针管准备:无菌条件进行 3采血 4培养和加秋水仙素:30℃温箱中分别培养1d、2d、 4d的血淋巴细胞,向每培养瓶内加秋水仙素,浓 度分别为0.04μg/ml、0.05μg/ml、0.08μg/ml、 0.1μg/ml、0.2μg/ml 再培养2~3小时。
第六章 鱼类生殖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一.诱导淡水养殖鱼类繁殖的新技术 发展阶段:鱼类脑垂体匀浆液-----HCG----林彼方法
半咸水鱼类在淡水中催乳素(PRL)具有高水平,它抑
制GnRH的释放,从而抑制GTH,这是鱼在淡水中不育的 原因,现通过外源性神经介质儿茶酚乙胺抑制PRL分泌, 从而促使GTH分泌,促使性腺发育成熟排卵,这是诱导 半咸水鱼类性腺发育成熟的新途径。
4.2 性染色体
鱼类性染色体的类型,也如同其复杂的性别种类一样,具有多样 性。可以说,在不同动物种类中所能找到的性染色体类型,在鱼 类中均能找到,如既有XX/XY型,又有ZW/ZZ型。除在类型上具 有多样性以外,鱼类的性染色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亲缘关系 较近的种类中,可能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染色体类型。如莫桑比 克罗非鱼(T. mossambica)的染色体为XX/XY型,而奥利亚罗非 鱼(T. auren)却为ZW/ZZ型。
LRH-A口服制品:将LRH-A,sGnRH-A、
PIM、DOM、EDTA、胰蛋白酶抑制剂混 合制成微囊----投喂鲶、鱒,24-48小时后, 血液中GTH升高,4天内85-90%鱼排卵, 5-10ug/kg为推荐剂量。
3. 诱导海水鱼类提早性成的处理 (2) 通过环境因素(如较高温度)和
雄性化或者雌性化,但它们的作用效果并不一样,有人比较
了几种雌激素的平均相对强度,发现EE2的作用效果最强, 是DES的1.5倍,E2的3倍,E1的12倍,E3的75倍。
组织学研究显示,在硬骨鱼类中性分化 时期可以分成两大类群。第一类性分化 时期为孵化开始到孵化后的10-40天,第 二类性分化时期为幼鱼晚期阶段至此后 150-500天,在性分化时期,用一定量激 素处理可得到100%性转化。许多学者在 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激素方 法处理鱼类有时表现为效果不稳定,出 现性别回复,或性转化个体不育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X高 文(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福建宁德 352100)摘要:综述了鱼类染色体在核型和显带技术研究及多倍体技术研究方面的概况和新进展.关键词:鱼类;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显带;多倍体技术中图分类号:Q 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11(2005)01-0015-03全世界现存鱼类有22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类群,体现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的染色体较小,数目偏多,研究工作难度较大,进展较为缓慢,但鱼类与人类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保护鱼类资源,进一步开发鱼类资源,发展鱼类养殖业造福人类,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必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国内外在鱼类染色体核型、带型及染色体组多倍体研究方面成果及新进展做一概述.1 核型研究早期对鱼类染色体的研究,由于方法上的限制,进展缓慢.椐不完全统计,截至1980年,报道染色体核型的鱼类有1076种,到1985年已增加到1600余种[1].人们对鱼类染色体的研究,近些年发展较快,仍偏重于核型分析.到目前为止,已报道染色体核型的鱼类有2100种左右,约占总数的10%[1~9].这些有染色体记载的鱼类主要集中在鲤形目和鲈形目,每个目都有150种以上,且大多数为淡水鱼类.2 显带技术研究染色体的显带技术可以揭示染色体的精细结构,从而检测出同型染色体之间的细微结构区别,是染色体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染色体显带技术运用于鱼类染色体结构分析,推进了人们对鱼类遗传物质的深化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2.1 Ag-NORs硝酸银特异地染色与NORs 结合的酸性蛋白,使该区域呈黑色.Ag-NORs 法应用于鱼类染色体研究中获得可靠的结果,成为研究鱼类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染色体进化的一个指标[2~8].多态性是动物染色体Ag-NORs 的一个重要特征.鱼类的Ag-NORs 一般只呈现数目多态和形态多态等2种表现形式,有些研究认为鱼类的这两种多态现象无个体特异性.因此关于Ag-NORs 的多态性一度被认为是rDNA 转录活性差异的反映,即有转录活性的NORs 方能被银染,失活的NORs 则不能被银染[9].然而,近几年有些研究表明,某些动物种内Ag-NORs 多态性的表现可能是遗传变异的产物,例如不同地理位置的红点鲑交配群的Ag-NORs 数目及分布多态的检测以及某些动物中Ag-NORs 数目及形态的个体特异性研究等文献都证实,Ag-NORs 多态性是可以遗传的[8].任修海等[8,10]对黄鳝进行了Ag-NORs 多态性及荧光显带的研究,发现黄鳝染色体Ag-NORs 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的数目多态、分布多态和形态多态现象.已证实黄鳝Ag-NORs 位置变化实质上是由于NORs 分布多态性,而不是Ag-NORs 的失活所致.Ag-NORs 多态性可以作为核型进化的指标来探讨近缘物种间或物种内不同地理居群间的关系.王蕊芳等[11]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鲫鱼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的比较,认为在鱼类进化中,随着NORs 增大和数目的增加,DNA 和rDNA 数量也随之增第17卷第1期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月 Journal of Ningde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Vol 117 No 11 F eb.2005X 收稿日期:2004-12-03作者简介:高 文(1966-),女,讲师,福建福鼎人,现从事高校生物教学及研究.加,这种鱼类比NORs 小而少的鱼类较为特化.2.2 C-带鱼类染色体经碱性溶液处理后,染色体上的常染色质被抽掉,结构异染色质则大部分被保留下来而被深染.C-带染色可使鱼类染色体上的3个区域呈阳性,既着丝粒、端粒区和居间区(包括NORs)[2~6,13].就目前所做过的鱼染色体的C-带分析表明,每种鱼都有部分染色体的居间区被染色,其中深染居间区(即NORs)除少数几种鱼外[12],几乎都在C-带深染,而且染色面积大,甚至占了整个臂.每种鱼的整套染色体中都只有部分染色体的端粒区被着色.有些鱼的所有染色体着丝粒区着色.这是由于各区域的异染色质化程度不同造成的,导致部分区域的异染色质化极低的DNA 被抽提掉而不着色.由于C-带可使鱼类染色体的NORs 深染,因此,C-带可用来研究鱼类NORs 多态性.2.3 荧光带CMA 3(Chromomycin A 3)是一种GC 碱基特异性的荧光染料,用B 可激发出明亮荧光,特异性地显示鱼类染色体的NORs [3,13].CMA 3与NORs 处的rDNA 结合,而不是与NORs 结合的酸性蛋白结合,因此不论NORs 失活与否,用CMA 3染色都可使其显示出来,从而可用于研究NORs 的多态性及活性,鉴定实际NORs 的数目.另外CMA 3可用于鉴别性染色体.在核型分析中,绝大多数鱼类未见到异型性染色体,因此需要用显带技术来鉴别.任修海等[10]采用CMA 3染色发现,大鳞副泥鳅的NORs 分布具有性别特异性.雄性个体中的NORs 存在于一对中等大小的m 染色体上;雌性个体中的一个NORs 存在于m 染色体上,另一个位于sm 染色体上.从而初步推测,大鳞副泥鳅可能具有ZW 型性别决定机制.2.4 复制带Brdu-Hoechst-Giemsa 显带机制建立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类似物Brdu 在S 期能渗入到进行复制的DNA 中的基础上[14].Brdu 标记的染色体片段染成淡蓝色,为晚复制区;Brdu 没有标记的染色体片段染成暗红色,为早复制区.洪云汉等发现鱼类染色体的复制带和哺乳动物一样,早复制带对应R-带,晚复制带对应G-带[14].他们采用肾细胞培养的方法对鲢鱼等3种鱼进行了复制带的研究[14],张任培等采用外周血培养和肾细胞培养的方法做了鲫鱼的复制带[15],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复制带带纹清晰、稳定.获得清晰稳定的复制带,对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鱼类染色体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可以用于鉴别性染色体,识别由于染色体重排而导致的核型变异和多态现象,区别相近物种之间的染色体等[16].2.5 其它带型许多学者对C-带、R-带、Q-带等做过尝试,由于染色体带型模糊或不显示,重复性很差,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虽然偶有报道,但却仅仅是个别成功之例.对于鱼类染色体,有些学者还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显带、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及其它带型的研究[2,17].3 多倍体技术高等脊椎动物中,多倍体现象是比较罕见的,但在鱼类中多倍体现象较为普遍,我国已研究过核型的200多种淡水鱼中,已发现30多种多倍体类型[1].胭脂鱼科(Catastomidae)几乎所有的种都是多倍体.它们的染色体为4N=96~100[18],而它们的亲缘种的二倍体则为2N=50.鲑科鱼类中的多倍体现象也很普遍.多倍体是研究鱼类进化、生态、遗传与育种的良好材料.鱼类中有着广泛的可能偶然发生的多倍体.但发现和利用这些偶然发生的多倍体还很困难,而且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人们试图用人工方法诱导鱼类多倍体.目前人工诱导多倍体进展较快,主要方法有温度休克、静水压休克、化学药物处理、电休克处理等.3.1 温度休克包括热休克和冷休克.Ueno(1984)用冷休克诱导鲤鱼发现三倍体比率达91.67%,Recoubratsky (1992)报道了俄罗斯进行工厂化大规模培育鲤鱼三倍体实验中,三倍体诱导率达80%~100%.日本工#16#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月厂化诱导三倍体香鱼采用冷休克法,三倍体为90%.陈敏容等[19]用白鲫(2N=100)为母本,红鲤(2N=100)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受精卵再经热休克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四倍体鲤鲫杂种鱼苗(4N =200).温度休克影响关键是开始处理时间、温度高低和持续处理时间.为了增加刺激强度,冷水性鱼常用热休克,温度范围不超过该鱼致死温度;温水性鱼类如鲤科鱼可用冷休克,也可用热休克.3.2 静水压休克Chourrout [20]通过静水压处理得到了四倍体虹鳟,并达到了性成熟.日本高山繁昭(1992)通过静水压处理得到了较高比例的牙鲆四倍体.Pepper(1996)对大西洋鲑三倍体的诱导中,发现静水压处理效果比热休克效果好.桂建芳[21]用静水压处理诱导鱼类三倍体和四倍体,在受精后3min,用600kg/cm 2静水压处理得到保留第二极体的三倍体水晶彩鲫;在受精后用550kg/cm 2静水压处理得到了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的水晶彩鲫四倍体.静水压处理诱导鱼类多倍体的作用效果主要受开始处理时间、压力强度、处理持续时间等3个因素的影响,处理得当对受精卵的损伤小,所得到多倍体后代成活率较高.3.3 化学药物处理诱导多倍体的化学试剂有细胞松弛素B 、聚乙二醇(PEG)、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咖啡因、N 2O 和CH ClF 2等麻醉剂.Ueda(1986)用聚乙二醇处理虹鳟精子和卵子,结果得到1/3的三倍体虹鳟胚胎.Allen(1981)用细胞松弛素B 处理受精卵获得四倍体和三倍体.Johnstone(1996)认为N 2O 在大麻哈鱼多倍体的诱导中使用效果同热休克差不多.化学药品一般具有毒性,对生成个体的活性有负面影响,在鱼类多倍体诱导中有一定的局限性.3.4 电休克T eskeredzic(1993)使用热休克和电休克刺激相结合方法诱导大麻哈鱼三倍体获得成功,将受精40min 的卵置于26e 中并给予10min 的交流电10V 休克可得到100%三倍体.贾方钧(2001)电激诱导多倍体的最佳条件为:受精卵分别在非电解质的甘露糖溶液和电解质的含5%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接受电激,细胞的融合效率差别不大,但融合后胚胎发育成活率有明显差别,细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损伤较小,得到的多倍体后代成活率高.我国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成功进行诱导草、鳙、鲤、鲫、鲢、罗非鱼、胡子鲶、虹鳟、大黄鱼、真鲷、牙鲆等20多种鱼类多倍体试验鱼,其中三倍体的异育银鲫、湘云鲫、湘云鲤已达到实用化生产阶段.但多倍体研究中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制约了鱼类多倍体技术在生产上的大规模应用.随着多倍体鱼类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会更多更快地应用于鱼类的商品生产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1]余先觉,周 暾,李渝成,等.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171.[2]王蕊芳,马 昆,施立明,等.尼罗罗非鱼染色体的C 带、银染和减数分裂联合复合体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0,11(4):349)354.[3]Amoers A.,G.,J.Martinez,R eina,M.C.Alvarez.Karyot ype,C-banding and Ag-NOR analysisin Diplodus bellottii[J].Intra-individual polymorphism involving beterochromatic regions.Genome,1993,36:672-675.[4]Sanchez L.,P.Mar tinez,A.Vinas,C.Bouza.Analysis of t he structur e and var iability of nucleolar or ganizer of Salmo truttaby C-,Ag-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banding[J].Cytogenet.Cell Genent.,1990,54:6-9.[5]王蕊芳,贺维顺,吴世芳.泉水唇鱼的核型和带型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7,18(4):411-414.[6]高 文.剑尾鱼和鱼予鱼将的核型及银染和C 带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5):408-413.[7]常重杰,余其兴.七种鱼白亚科Ag-NORs 的比较研究[J].遗传,1997,19(4):22-25[8]任修海,余其兴,韦 萍.黄鳝染色体Ag-NORs 多态性的研究[J].遗传学报,1991,18(4):304-311.#17#第1期 高 文等: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9]周 密,康 扬,李渝成,等.鲤科七种鱼的银染核型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8,9(3):225-229.[10]任修海,余其兴,崔建勋,等.鱼类染色体的荧光显带研究[J].遗传学报,1993,20(2):116-121.[11]王蕊芳,施立明,贺维顺.不同地理区域鲫鱼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的比较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8,9(2):165-169.[12]Andr eata A.A.,L.F oresti do Almeida-Toledo,C.oliveira,S.de Almeida Toledo Filho.Chromosomes studies in Hypop 2topomatinaeII.zz/zw sex-chromosome system,B chr omosomes,and constitutive beter ochromosome differentiation in Mi 2crolepidogaster leucofrenatus[J].Cytogenet.Cell Genet,1993,63:215-220.[13]李 康,李渝成,周 暾.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5,12(6):470-477.[14]洪云汉,周 暾.鱼类染色体显带的研究I.鱼类染色体复制带显带的Brdu-Hoechst -Giemsa 方法[J].遗传学报,1985,12(1):67-71.[15]张任培,吴鹤龄.应用Brdu-Honchst 33258-Giemsa 技术对鲫鱼性染色体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5,12(5):373-378.[16]Giles V.,G.Thode,M.C.Alvarez.Early r eplicat ion bands in two scorpion fishes,Scor paena porcus and S[J].notata.Cyto 2genet.Cell Genet.,1988,47:80-83.[17]任修海.三倍体草鱼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带分析[J].动物学研究,1996,17(2):187-192.[18]Sezaki,K,parision of erthrocytes size between diploid and ter raploid in spinous loach,Cobitis biwae[J].Bull.Jap.Soc.Sci.Fish.1978,44(8):851-854.[19]陈敏容,阎 康,刘汉勤,等.人工诱导白鲫(a )红鲫(`)异源四倍体鱼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7,11(1):96-98.[20]Chourrout D.1986.Genetic manipulation in fish:review of methods,In:Tiews K,ed.Selection,Hybr idization and GeneticEngineering[J].Aquacultrue,Vol 2.Springer Verlag,Berlin,P P.111-127.[21]桂建芳,肖武汉,梁绍昌,等.静水压休克诱导水晶彩鲫三倍体和四倍体的细胞学机制初探[J].水生生物学报,1995,19(1):49-53.Advances in study of fish chromosomeGAO Wen(Department of Biology,Ningde Teachers College,Ningde F ujian 352100,China)Abstr 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condition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tudy of fish chro 2mosome,including research of karyotype,and technology of chromosome banding and polyploid.Key words: fish;karyotype;chromosome banding;technology of the polyploid #18#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