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通用范本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范本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8421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0.png)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电焊工作的安全,减少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电焊作业,包括各类焊接、切割和热加工作业。
三、基本要求1. 所有电焊作业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
2. 必须检查和维护所有焊接设备和防护装备的完好性。
3. 所有焊接作业必须在防火场所进行,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4. 运输和存储气体和化学品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确保安全。
四、动火审批1. 所有电焊作业必须经过动火审批,并由专人负责。
2. 动火审批必须由负责安全的主管部门或专职安全人员进行。
3. 动火审批包括火灾风险评估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动火前准备1. 动火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和防护装备的完好性,确保安全。
2. 必须清理焊接区域周围的可燃材料和易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
3. 检查防火设施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可用。
4. 准备必需的职业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具、焊接手套等。
5. 准备灭火器材和其他应急设备,确保随时可用。
六、动火操作1. 动火前必须通知周围人员,并告知注意事项。
2. 使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设备,确保安全。
3. 焊接过程中必须持续监控焊接区域周围的火灾危险。
4.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火灾,必须立即停止焊接并报告上级。
七、动火后处理1. 焊接完成后,必须清理焊接区域,清除焊渣和焊接废料。
2. 关闭焊接设备,断开电源。
3. 将用过的电焊面具等防护装备归还或妥善保管。
4. 检查防火设施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下次使用时可用。
八、灭火应急措施1. 发现火灾时,必须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2. 使用灭火器材前,必须确认自身安全,确保有足够的灭火能力。
3. 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并正确使用。
4. 灭火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报告,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九、演练和培训1.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对电焊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和防护装备。
动火作业安全方案范本
![动火作业安全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66df4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b.png)
动火作业安全方案范本(一)方案名称动火作业安全保障方案(二)动火作业的定义与危险分析1. 动火作业定义动火作业就是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 危险分析哎呀,动火作业可危险啦。
它可能会引发火灾,一旦着火,火势蔓延得可快了。
还有可能引发爆炸呢,要是周围有易燃易爆的物品,那后果不堪设想。
像那些可燃气体、粉尘什么的,遇到动火作业产生的火星就可能炸了。
而且动火作业时产生的高温也可能烫伤操作人员,操作人员要是不小心,还可能吸入有害气体呢。
(三)方法流程与实施步骤1. 作业前准备•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作业单位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提供动火作业的详细信息,包括动火地点、时间、作业内容、作业人员等信息,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
•进行安全培训。
对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告诉他们动火作业的危险,让他们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要包括火灾预防、灭火器的使用、紧急情况的应对等。
•检查动火设备。
要确保动火设备完好无损,像电焊机的线路不能有破损,气割设备的阀门要密封良好。
•清理动火现场。
把动火现场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如果不能清理,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用防火布覆盖。
2.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要有专人监护。
监护人要一直在现场,密切关注动火作业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作业。
监护人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材。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要按照既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动火作业,不能随意更改操作顺序或者操作方法。
比如说,气割时要先开乙炔阀门,再开氧气阀门,关闭的时候顺序要相反。
•监测环境状况。
要对动火现场的可燃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进行监测,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可燃气体浓度超标,要停止作业,进行通风换气。
3. 作业后的检查•清理现场。
作业完成后,要再次清理现场,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残渣等清理干净。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147e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6.png)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和建筑行业中的加工工艺,我们在生产和日常维修中都会使用到。
由于焊接涉及到高温和火焰,因此焊接动火作业时必须注意安全措施。
本文将就焊接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以增加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工作区域清晰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之前,首先需要保证工作区域的清晰,清除掉周围可燃物等易燃材料。
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焊接当中产生的火花误燃。
2、焊接设备检查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之前,需要检查焊接设备的使用状态,包括燃气、电源等,确保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并且当前环境和设备状况是否符合标准。
3、焊工保护装备焊工也需要佩戴相应的保护装备。
这些装备包括隔热手套、防火服、面罩等。
佩戴这些保护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焊工在焊接过程中避免受到热损伤或火灾的威胁。
二、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围栏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用围栏将现场围起来,避免其他人员无意中进入作业区域,防止火花扩散。
2、使用专业的焊接设备为了避免使用不当的焊接设备产生危险,使用专业的焊接设备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和安全。
并及时查看设备是否连接正确和设备的完整性是否存在异常。
3、远离易燃物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时需要远离易燃物。
焊接龙头对易燃物主能够产生火花,产生的火花琼树费燃烧引发火灾。
4、充分通风焊接作业时需要充分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因为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流量非常大,以至于焊工容易出现窒息的问题。
此时,保持通风,增加空气流量就非常必要了。
5、准确掌握焊接的时间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焊接作业的时间需要掌握得非常准确。
这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焊接质量不佳或意外事故,同时也为了避免在焊接过程中燃气瓶扰动,产生的不稳定的氧气流量。
三、焊接后的安全措施1、切断电源和燃气在焊接动火作业完成后,首先要切断所有的电源和燃气。
焊接设备的电源和燃气若在不当操作下,容易引起燃爆事件。
2、准确确认无残留火源只有在确认安全后才能离开现场。
要先确认焊接地点周围无残留火源或其他易燃材料。
动火、动焊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动火、动焊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dfed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0.png)
动火、动焊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规章制度1. 动火工作安全管理(1)在进行动火前,必须取得相关领导的批准,并填写动火申请表,明确动火任务、动火地点、动火时间、动火人员等必要信息。
(2)动火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动火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批准人员靠近。
(3)动火前,必须对动火现场周围进行清理,清除易燃物、易爆物等可能存在的隐患。
(4)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动火计划进行,禁止擅自变更动火作业方式或范围。
(5)动火时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护面罩等,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6)动火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消防检查,确认动火地点不再存在火源,才能解除动火警戒状态。
2. 动焊工作安全管理(1)在进行动焊工作前,必须取得相关领导的批准,并进行动焊工作申报,明确动焊任务、动焊地点、动焊时间等必要信息。
(2)动焊作业前,必须对动焊现场进行检查,确认焊接设备符合安全要求,焊接区域无可燃物、易爆物等危险物质。
(3)动焊作业时,焊接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焊工证书。
同时,焊接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焊接手套等。
(4)动焊作业时,必须设立安全警戒区,禁止未经批准人员靠近焊接区域,确保焊接人员的人身安全。
(5)动焊作业后,必须彻底清理焊接现场,确保焊渣、焊丝等焊接废料不会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二、应急预案1. 动火应急预案(1)动火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柜等,并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2)在动火作业进行过程中,如发现火情,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迅速报告相关负责人。
(3)如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动焊应急预案(1)动焊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防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柜等,并定期检查器材的有效性。
(2)在动焊作业过程中,如发现焊接设备冒烟或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灭火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范本(2篇)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8b05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1.png)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知识范本一、动火作业的概念与分类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或施工过程中,使用明火或产生高温和火花的设备进行作业,包括焊接、切割、烘干等。
根据动火的安全隐患和操作要求,可以将动火作业分为四类:一类是无火常规作业,指在无明火、高温或火花飞溅的情况下进行常规施工;二类是明火作业,指使用明火(例如喷灯、明火焊接)进行施工作业;三类是高温作业,指使用高温设备或进行高温操作的施工作业;四类是火花作业,指使用产生火花或火花易飞溅的工具进行施工作业。
二、动火作业的风险与预防措施动火作业的风险主要包括火灾、爆炸、烟尘、热辐射、触电等。
为了保障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提前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区域、人员职责和安全措施;2. 确保作业现场通风良好,并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器材;3. 对动火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4. 防止火源与易燃易爆物接触,使用防火阻隔材料进行隔离;5. 在动火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警示他人注意动火作业的进行;6. 定期进行动火设备和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7. 在动火作业结束后,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清理,防止火源滞留和遗留安全隐患。
三、动火作业的操作要求1. 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评估作业风险,制定安全预案;2. 动火作业前,需要与相关部门(如施工单位、消防部门等)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器具,并设立专人负责监督和操作;4. 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火头盔、防火鞋等;5. 动火作业时,严禁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并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人员的安全;6. 动火作业时,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火花飞溅和烟尘扩散;7.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彻底清理和检查作业现场,确保不存在火源滞留和其他安全隐患。
四、动火作业的责任与管理动火作业的责任和管理主要包括制定作业计划和安全规程、培训作业人员、监督作业现场、检查作业设备和器材等方面。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范本模板】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9a654f2866fb84ae55c8dbc.png)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焊割工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上、下、前、后、左、右),该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爆炸物、纸箱、塑料、木头、油类、棉布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3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等将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4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特殊情况下必须动火时,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
动火前必须检查容器、设备周围环境,经过充分的吹扫、清洗、置换后,经反复确认无危险隐患后,方可动火;该动火作业必须并派专人监护,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6在禁火区域内动火焊接、气割作业,必须进行危害辨识,制定安全动火方案,落实防火安全措施,经车间领导签名,报有关领导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方可焊接、气割.7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点须保持不少于10米的安全距离,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8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减压阀、胶管、割炬等)、电缆线等器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电线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动火作业安全要求范本(2篇)
![动火作业安全要求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c5ff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7.png)
动火作业安全要求范本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或产生高温的作业行为,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要求,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个动火作业安全要求的范本:一、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动火作业的必要性,仅在无法使用其他方式完成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动火。
2. 编制详细的动火作业方案,包括动火区域的划定、动火时间的安排、动火所需设备和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3. 对动火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动火作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4. 在动火作业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警示他人注意。
二、动火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1. 动火作业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存在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或易燃材料等火灾隐患。
2. 动火作业区域周围应清理干净,避免存在易燃物或垃圾等,以防火势扩大。
3. 动火作业区域应设有足够数量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4. 动火作业区域应具备应急疏散通道,确保作业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三、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1. 动火作业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滑鞋、耐高温手套等。
2. 动火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动火器具,严禁违规操作或私自改装设备。
3. 动火作业人员应严禁在动火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与动火作业无关的行为。
4. 动火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对动火安全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四、动火作业的操作要求1. 在动火前,应检查作业区域内是否存在可燃易爆物,确保作业区域安全。
2. 动火作业人员应确认动火装置完好无损,操作可靠,且使用符合规范的燃料和点火设备。
3. 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由专人全程监控,并确保随时可以进行有效的灭火措施。
4. 动火作业完成后,应立即熄灭明火或关闭加热设备,并确保作业区域的周边没有存在热源或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危险物。
五、动火作业的紧急处理措施1. 在动火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工作领导报告,并按照预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动火焊接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
![动火焊接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5d824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0.png)
动火焊接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了确保动火焊接作业的安全,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动火焊接作业的场所,以及相关人员。
三、安全责任1. 动火焊接作业的责任人应当对作业安全负主体责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并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2. 所有动火焊接作业的从业人员,包括焊工、安全员等,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作业前准备1. 动火焊接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等,并进行评估和安全预控。
2. 检查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
3. 确定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技能要求,并组织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五、安全防护措施1. 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火设施、消防器材、防护服等,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在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限制非作业人员进入。
3. 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作业安全。
4. 在作业现场应设置合理的通风装置,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
六、动火焊接作业管理1. 动火焊接作业前,必须进行火源屏蔽和周围环境清理,防止火源蔓延和杂物引发火灾。
2.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定期检查设备和电路的接地情况,确保电气安全。
3. 在焊接过程中,应加强对电焊机、气瓶等设备的监控,防止发生设备故障导致事故。
4. 在进行高空焊接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绳等,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七、应急管理1. 在动火焊接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和救援。
2. 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如应急灯、呼吸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八、工作记录和事故报告1. 所有动火焊接作业应有详细的工作记录,包括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内容等,以备查阅。
2. 发生动火焊接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彻底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精选10篇)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6ed9e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动火作业是指在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中进行加热、焊接、切割等操作的一种行为。
由于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因此必须有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火作业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一、动火作业操作规程1.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1)申请动火作业许可证:申请单位必须提前向当地工业安全监管机构申请动火作业许可证,提供必要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流程。
(2)安排及准备动火作业场所:在动火作业前,必须清除场地杂物和易燃物,确定好作业区域和安全通道。
(3)选择和准备动火设备:必须选择配备有标准保护装置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试运行。
(4)准备防火器材和防护工具:准备好适当的灭火器材和防护用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 动火作业期间的注意事项(1)定期对焊接或切割设备进行检测,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操作。
(2)在设备和管道周围设置防护屏障,以防止飞溅物造成安全隐患。
(3)在风口设置风向标示,以防止充足的烟气和金属灰尘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和产生火灾。
(4)操作期间,必须进行定期通风,以保证操作区域空气质量以及防止可燃气体积累造成安全隐患。
(5)动火作业期间,不得进行其他操作或设备运行,以避免对操作的干扰和影响。
3. 动火作业后的处理及善后(1)在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好清洁工作,避免产生杂物或火灾。
(2)将清扫出的垃圾和残留物信息上报,进行妥善存放和处理。
(3)对动火设备进行彻底清理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操作。
(4)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若有问题需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修复处理。
二、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1. 预防火灾的安全措施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例如:(1)现场设置消防器材、灭火器材等。
(2)动火作业期间,设置好防火隔离、安全防护装置等,以减少或避免火灾的发生。
(3)将易燃材料暂时搬走,以防止着火。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8a13a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1.png)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焊接和动火作业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的,这活儿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藏着不少“猫腻”。
如果不小心,真能让你“头上冒火”!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咱们得好好说说那些安全措施。
别着急,咱们把这些东西讲得轻松点儿,确保你听完后能笑着记住!2. 焊接作业的基本安全2.1 事前准备首先,动火前的准备工作可马虎不得!你想啊,工地上一个个大汉,都在盯着你焊接,结果一不小心就出事,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第一步,咱们得确认现场环境干燥、无易燃物。
说白了,周围的“火种”可得处理干净,别让它们瞅着你露出坏心眼儿。
然后,你得穿好护具。
这不是为了好看,是真正的保护神!像焊接面罩、手套、工作服,这些都是你的“铁甲战衣”。
有了它们,才能安心上阵,不怕“火星子”的飞舞。
2.2 消防设备检查接下来,消防设备的检查可不能掉以轻心!灭火器、消防水源,这些必须随时待命。
就像咱们常说的,“防患于未然”,如果真的发生火灾,火势一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最好再找个“小伙伴”在旁边盯着,这样有个“应急小队”,一旦出现状况,能及时反应,简直是“多一份保障”。
3. 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焊接操作开始焊接时,咱们可不能心急。
每一步都要稳稳当当,像在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
焊接过程中,注意焊缝的温度,如果发现冒烟、异味,这可不是好兆头,要立马停手检查。
记住,安全第一,焊接第二,生意再好也得把命放在第一位。
有的时候,火星子四溅,这就得看你怎么处理。
就像吃瓜群众围观一样,有人好奇,有人慌。
可千万别慌,保持冷静,及时用灭火器扑灭那些小火星。
如果不行,赶紧撤离,确保自己和同事的安全。
3.2 周围环境的控制再说说周围环境。
焊接的时候,周围的人可得保持安全距离,别让好奇心把他们推到危险的边缘。
现场如果有其他作业,得提前和他们沟通好,避免交叉作业引发意外。
毕竟“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平安无事。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范本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f156df31eb91a37f1115cf3.png)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8768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Safety measures for welding hot work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资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方法,遮盖隔离物应阻燃材料,严禁用塑料薄膜及塑料编织布、(泡沫衬垫)等易燃物遮盖隔离。
高空动火作业点下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2)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好,必须规范放置设备、设施,严禁乙炔横卧,氧气、乙炔同放一处,并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在有易燃易爆、可燃气体(粉尘)、带电、压力式密封(储罐)容器、涂涮过油漆的物体及场所进行焊、割明火作业时。
除对周边进行清理外,还必须经相关专业人员现场认可,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
4)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有毒物资的各种容器,必须彻底清洗、置换,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作业;
5)作业人员在不了解焊、割物体内部是否安全、是否对相邻部位有影响或存在危险因素,在未采取有效安全预防措施时禁止焊、割明火作业;
6)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操作证和动火证、并确认安全后才能作业,未经公司消防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更换动火人和监护人;
7)经公司专职消防人员现场安全确认,且由用火单位派有专人在场监护,并准备好相应的灭火器材的情况下,方能在规定的动火范围和限定的时间内动火作业;
8)动火结束后,应对动火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87c9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a.png)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设备检查:
在动火作业前,检查焊接设备、气瓶、切割机等是否完好,确保无电线破损、漏电等不安全因素。
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防止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
现场管理:
动火作业前,清理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作业场地无易燃物。
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乙炔瓶与氧气瓶距离不小于5米。
个人防护: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手套、安全眼镜、保护面具、防火服和耐火靴等。
防护装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清洁。
通风和环境监测:
焊接作业必须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进行,确保有害气体和烟雾不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在动火作业前进行动火分析,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应急措施: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应急疏散标志和疏散通道,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其他应急设备,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紧急救援培训。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焊接过程规范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焊接完成后,及时关闭焊接设备和气瓶,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的火源。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3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d6888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9.png)
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电焊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动火制度。
以下是一个关于电焊工作业安全动火制度的范文,供参考:一、总则电焊工作是一项需要动火作业的工作,为了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电焊工作的人员和相关部门。
三、动火准备1. 在进行电焊工作前,应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工人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要求。
2.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如电焊机是否有漏电等现象。
3. 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并确保这些个人防护用品符合安全标准。
四、动火前的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进行合理的划定,确保没有其他人员和物品进入焊接区域。
2. 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消防检查,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3. 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五、动火作业要求1.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2. 严禁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存在的场所进行电焊作业。
3.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确保焊接区域没有可燃物,如油污等。
4.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使用防火毯或其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防止火花引发火灾。
5.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确保焊接区域周围没有可燃物,如纸张、木材等。
六、动火后的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理焊接区域,清除焊渣等易燃物。
2. 对工具和设备进行归位和整理,确保其完好可用。
3. 施工区域的火灾报警设备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以防火灾发生。
七、应急措施1. 如发生火灾,应立即按照公司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及时报警并进行灭火。
2. 如发生人员伤病等情况,应立即启动急救程序,确保伤员及时得到救治。
八、违反制度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严重违规者,可能会给予停工、罚款等处罚。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7857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9.png)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焊接是一项常见的工艺和作业,它涉及高温、高压、强电流等危险因素,因此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焊接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1.环境检查: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之前,需要对作业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易燃物、易爆物、有毒物、有害气体等危险物质,保持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
2.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手套、防护眼镜、防尘面罩等。
3.灭火设备:在焊接动火作业时,必须备有足够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4.有资质的焊工:进行焊接动火作业的焊工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严禁未经培训和无证焊工从事焊接作业。
5.焊接设备检查:在进行焊接动火作业之前,必须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电源和电缆良好连接,防止电击和火灾风险。
6.焊接区域标识:对于焊接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和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并限制非焊接作业人员进入区域内。
7.灭火器使用培训: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灭火器的使用培训,提高其灭火的能力和意识,确保他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灭火器。
8.火焰抑制器:对于一些特殊焊接作业,如氧气炉焊等,可以设置火焰抑制器,防止火焰蔓延,减少火灾风险。
9.定期检查和维护:对焊接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10.紧急预案和培训:制定焊接动火作业的紧急预案,包括火灾、人员伤亡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焊接动火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只有确保了作业现场的安全,才能有效地进行焊接作业。
动火作业设备管理方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设备管理方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aa88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2.png)
动火作业设备管理方安全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动火作业是指在工作场所进行焊接、切割、热作业、火焰喷灯等操作的工作。
这类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并且要做好设备管理和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一、设备管理1. 清点设备: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应对动火设备进行清点,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缺失,应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设备可靠性。
2. 维护设备:动火作业设备的维护是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标识设备:对动火设备进行清晰明确的标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标识应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使用方法等信息,便于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4. 存放设备:动火作业设备的存放也需要注意安全。
设备应存放在专用的设备房或专用柜中,避免受潮、受热、受损等影响设备性能。
5. 更新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更安全更可靠的动火设备不断涌现。
企业应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二、安全措施1. 制定作业方案: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动火工作方案。
方案应包括动火设备的选择、使用方法、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合理安排。
2.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并且要经过合格的考核后方可进行作业。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应急处理、安全意识等方面。
3. 灭火器配置: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备足灭火器材,且灭火器材应为符合标准的防爆防火灭火器。
在必要的位置摆放灭火器,方便及时灭火。
4. 通风条件:动火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因此应保证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
若作业场所不满足通风条件,应采取其他措施,如安装排风设备等。
5. 监控监测: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对作业现场进行监控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模版(5篇)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模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b9466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c.png)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模版动火作业是现代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工作环节。
尽管动火作业的实施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合理或者不规范的动火作业往往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原则(一)事前控制原则事前控制是指在动火作业前的阶段,应该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前评估风险:在进行动火作业前,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动火作业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制定动火计划: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明确动火作业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和所需资源,并明确责任人和安全措施。
3. 人员培训:对于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了解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4. 准备必需的设备和器材:根据具体的动火作业情况,准备必须的设备和器材,确保作业安全。
(二)事中控制原则事中控制是指在动火作业进行中,通过控制和监督来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源控制:确保动火点周围没有可燃物和易燃物品,防止火势扩大。
2. 供氧控制:确保动火点的供氧环境稳定,防止火势突然加剧。
3. 灭火器材准备:在动火现场准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4. 演练和监督:定期进行动火作业的演练和监督,提高作业人员的灾害防范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事后控制原则事后控制是指在动火作业结束后,进行事故责任追究和总结,以及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追究事故责任:对于因动火作业导致的火灾事故,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罚和教育。
2. 火灾调查:对于火灾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反馈和改进:将火灾事故调查和分析结果反馈给所有参与动火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范本模板】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d7b89a6e45c3b3566ec8b05.png)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国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动火必须申请,且必须有防火设备、防火措施及相应监护人。
适用范围本项目动火作业主要是二级及三级动火,其中又以三级动火居多;动火器材主要是电焊、气割等(电焊机、乙炔瓶、氧气瓶)。
动火作业定义在施工项目过程中使用气焊、电焊等焊割工具,进行焊接、割除的施工作业。
动火作业分类一、一级动火作业应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和由项目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经公司主管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审批,并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或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期限为3天,凡属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动火:(一)禁火区域内;(二)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气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三)各种受压设备;(四)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五)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六)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二、二级动火作业应由施工管理人员在4天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工地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动火。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动火:(一)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作业;(二)小型油箱等容器;(三)在外墙、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到底及登高焊、割作业。
三、除上列以外,其余场所均为三级动火作业,应由所在班组长在动火前7天提出申请,报项目防火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动火。
动火前准备工作:(一)动火作业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作业许可证》交给动火人。
(二)动火作业人员动火前,必须配备动火作业许可证上注明的消防器材及相应防护设备设施并检查相应的器材器具是否完备有效。
动火过程控制(一)必须持证上岗,无相应操作证人员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动火过程中监火人必须全程监督,不得随意离开岗位。
动火作业安全规定范文(3篇)
![动火作业安全规定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f566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b.png)
动火作业安全规定范文一、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场所。
二、要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工作的需要,在加油站内划分固定动火区和禁火区。
三、固定动火区是允许从事焊接作业的区域,固定动火区应符合下列条件:1、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2、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与危险源隔开,门窗要向外开,道路要畅通。
3、固定动火区内要有明显标志,不准堆放易燃杂物,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4、固定动火区的划分,由站长批准。
四、加油站除固定动火区外,其它均为禁火区,需在禁火区动火时,必须申请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五、禁火区内动火,根据危险程度划分三级: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运输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区:易燃易爆的装置、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的动火3、二级动火区:特殊危险动火及一级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
4、三级动火区:一般危险动火及一级、二级动火范围外的动火。
六、对《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规定:1、《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项目负责人申请办理;2、申请动火单位应对动火现场认真检查,进行动火分析,制定可行、可靠的安全措施,按要求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内容,落实动火中各项安全措施;3、一级动火项目负责人填写《动火安全作业证》,经过申请动火负责人确认签字,并报送站长,站长应到现场检查,确认措施可靠、逐条落实后,方可签发《动火安全作业证》;4、二级动火由动火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经落实防火措施后,签发《动火安全作业证》,批准动火;5、动火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安全作业证》交给动火人;6、动火作业必须在《动火安全作业证》批准的有效时间范围内进行,特殊危险动火和一级动火的作业证,有效期限为____小时,二级动火作业证的有效期限为____小时,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或补充动火都必须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7、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前,由动火人、监火人、当班班长和安全员分别在作业证上签字,如果在同一动火点有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作业证上签字;8、《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人随身携带,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9、《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两份,终审批准人和动火人各持一份存档;七、动火的安全规定:1、凡在贮存、输送易燃物的管道、容器及设备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加堵盲板,经清洗、转换后,分析管道、容器或设备内的可燃气体(蒸汽)浓度符合以下标准方为合格: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____%体积比的可燃气体(蒸汽)浓度应小于____%;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取样动火间隔不得超过____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____分钟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3、如使用测爆仪或其他类似手段时,被测得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____%,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____%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或等于____%,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____%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或等于____%;4、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将动火现场的易燃物品清除干净,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动火完毕,应等余火熄灭后,方可离开现场;5、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6、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必须在符合上述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时加油站的站长和安全员必须到现场,必要时请专业消防队到现场监护;(2)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4)动火作业现场的通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的排走。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范文(四篇)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5d635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b.png)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范文一、引言动火作业是指对易燃、易爆或有火花飞溅的设备、装置、材料的处理,包括焊接、割切、烘烤、喷漆等操作。
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等方面,提出一些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以期能够对相关单位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动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作业顺利进行且安全无事故发生。
1. 制定作业方案。
在动火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的时间、地点、范围,安排好作业人员的工作任务和作业顺序,以确保作业过程的有序进行。
2. 清理工作区域。
在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掉可能引发火灾的易燃物质,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消除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3. 检查相关设备和工具。
在动火作业前,应对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完好无损。
如发现有问题的设备和工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在动火作业前,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泡沫剂等,以备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灭。
5. 确定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培训计划。
在动火作业前,应确定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培训计划。
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火靴、防火手套等。
此外,还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增强其动火作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十分关键,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在动火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过程中的各项安全要求和操作方法,包括焊接点的选址、焊缝的准备、焊接焊材的选择等,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
2. 加强现场管理。
在动火作业现场,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场地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动火、烧焊安全规定模版(四篇)
![动火、烧焊安全规定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ff884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6.png)
动火、烧焊安全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动火、烧焊作业的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的一切动火、烧焊作业活动。
第三条动火、烧焊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动火、烧焊作业的组织和实施,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
第二章动火、烧焊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所有参与动火、烧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培训证书。
第六条动火、烧焊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区域、时间安排、所需材料和设备等内容。
第七条动火、烧焊作业现场应清理干燥,无可燃物、易燃物,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第八条动火、烧焊作业前应检查所需的动火、烧焊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试火,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动火、烧焊作业前应向相关部门报备,并获得批准。
第十条动火、烧焊作业前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燃爆等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动火、烧焊作业前应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动火、烧焊作业的实施第十二条动火、烧焊作业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严禁无证人员进行作业。
第十三条动火、烧焊作业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护手套、防火面罩等。
第十四条动火、烧焊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免积蓄可燃气体引发火灾或燃爆事故。
第十五条动火、烧焊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以警示他人注意。
第十六条动火、烧焊作业现场禁止吸烟、携带明火和火种。
第十七条动火、烧焊作业时,必须设置专人看管,随时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
第十八条动火、烧焊作业现场禁止临时用电,必须按规定的安全电源进行供电。
第十九条动火、烧焊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具,并保持灭火器具的完好有效。
第二十条动火、烧焊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严禁违章操作。
第二十一条动火、烧焊作业时,必须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溅落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49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通用范本
焊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 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资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方法,遮盖隔离物应阻燃材料,严禁用塑料薄膜及塑料编织布、(泡沫衬垫)等易燃物遮盖隔离。
高空动火作业点下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2) 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好,必须规范放置设备、设施,严禁乙炔横卧,氧气、乙炔同放一处,并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在有易燃易爆、可燃气体(粉尘)、带电、压力式密封(储罐)容器、涂涮过油漆的物体及场所进行焊、割明火作业时。
除对周边进行清理外,还必须经相关专业人员现场认
可,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
4) 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和有毒物资的各种容器,必须彻底清洗、置换,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作业;
5) 作业人员在不了解焊、割物体内部是否安全、是否对相邻部位有影响或存在危险因素,在未采取有效安全预防措施时禁止焊、割明火作业;
6) 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操作证和动火证、并确认安全后才能作业,未经公司消防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更换动火人和监护人;
7) 经公司专职消防人员现场安全确认,且由用火单位派有专人在场监护,并准备好相应的灭火器材的情况下,方能在规定的动火范围和限定的时间内动火作业;
8) 动火结束后,应对动火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