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

合集下载

传播心理学是怎样一个专业(一)2024

传播心理学是怎样一个专业(一)2024

传播心理学是怎样一个专业(一)引言概述: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观察、分析和解释个体和群体在媒体传播、广告营销、社交网络等领域中的感知、态度和行为变化。

本文将介绍传播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和定义,并从五个大方面探讨传播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

一、媒体影响力的研究1. 社会认知理论a. 影响力的定义和类型b. 媒体对观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c. 知觉和信念在媒体影响中的作用2. 媒体效果研究a. 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b. 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c. 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和用户行为变化3. 媒体致命性框架研究a. 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的效果b. 公众对媒体呈现信息的反应c. 媒体呈现信息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二、传播策略的设计和评估1. 信息加工理论a. 媒体文本和观众接受信息的过程b. 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和影响因素c. 情感、认知和行为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2. 广告效果评估a. 广告设计对受众影响力的评估b. 广告效果的测量方法和指标c. 广告创意评估和优化的策略3. 社交媒体传播策略a. 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调查和分析b. 社交媒体传播策略的设计原则c. 社交媒体传播策略的效果评估方法三、讯息设计与沟通效果研究1. 讯息设计原则a. 讯息设计的目标和要素b. 讯息设计对受众沟通行为的影响c. 讯息设计与受众情感和认知的关系2. 社会认知和讯息处理a. 讯息刺激的认知处理过程b. 讯息刺激对受众决策行为的影响c. 讯息刺激对受众记忆和理解的影响3. 媒介属性和讯息沟通a. 媒体特性对讯息传播效果的影响b. 媒体属性对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c. 媒体选择和讯息沟通效果的匹配性分析四、群体传播和社会影响1. 观众动机和群体行为a. 群体行为的定义和特点b. 媒体在群体行为中的角色和影响力c. 群体行为对媒体和社会的反馈作用2. 社交网络传播动力a.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模式和机制b. 社交网络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约束c. 社交网络的引导传播和病毒传播效果3. 社会变革和新媒体a. 新媒体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b. 社会变革对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挑战c. 传播心理学在社会变革中的应用和意义总结: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专业。

传播心理学01

传播心理学01
1.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 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研究因大众传 播诸因素引起的传受者显在或潜在的心理和行 为的形成、发展、互动等的特点和规律及受传 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刘京林:《大众
传播心理学》)
2. 大众传播学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成 果,研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的 新闻、政冶、经济、社会、观念、知识、商品、娱 乐等多种信息传递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 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敬蓉:《大众传播心 理学导论》) 3. 传媒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接 收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规律的科学。(方建 移、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
感觉剥夺实验模拟图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 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 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 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 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 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 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 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 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 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 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对传者和受众心理研究涉及面广泛,几乎涵 盖了人所有的心理活动。并运用普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五 种理论(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认知理论、神经生物论)等进行分析。
传播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比较丰富:
我国传播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比较丰富。运用现 代心理学的五个理论的较多。
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 仅有一短期的历史。”心理学的长期过去可以上溯 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从大约公元 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前科 学心理学时期或哲学心理学时期。 1879年,威廉·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出现,可以说是心 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科学心理的诞生。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以及心理现象如何被传播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框架,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播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驱动,传播心理学可以揭示这些内在的心理动因。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们对广告的反应,了解人们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受到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的。

通过了解这些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解释人们的行为,为社会管理和个体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传播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人们如何获取、解码和传递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传播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对信息的注意、理解、接受和记忆等过程,揭示了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

这对于广告宣传、舆论引导、教育传播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还体现在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方面。

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和沟通。

传播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变迁等现象,从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通过研究人们对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接受和传播,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研究人们对健康信息的接受和行为改变,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改善人际关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人们之间的误解、冲突和纠纷往往源于信息传递的失误或不当。

传播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沟通障碍和误解产生的原因,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策略。

通过研究人们对不同信息来源的依赖和信任程度,可以提高人们对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减少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

传播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框架,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第一讲传播心理学概述1、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研究内容从传播及其演变(从符号、语言、文字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到对信息符号的解读;从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传播过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到受众;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等无不涉及。

就传播过程与心理活动本身而言:1、传播是心理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心理离不开传播,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2、传播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来实现——传播离不开心理。

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人的心理贯穿传播的各种类型。

就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1、传播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勒温(卢因)(Lewin,K.)霍夫兰(Hovland,C.L.)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发展?魔弹论、需要与满足理论、积极受众论···心理学是传播学的母体学科之一“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要懂得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施拉姆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角度:认知过程(1)心理过程:情绪过程具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动机过程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2)意识和潜意识(3)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4)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3、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description)(2)解释 (explanation)(3)预测 (prediction)(4)调控 (control) 4、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学术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应用心理学类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广告心理学、视觉心理学……5、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取向(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传播心理学概述

传播心理学概述
2. 外界因素对知觉与注意力的影响:外界的刺激因素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并且影响我 们对其的知觉。一些因素,如刺激的强度、大小、运动方向等,会吸引我们的注意, 并影响我们对其的感知。此外,我们的经验、期望和情感等也会对注意和知觉产生重 要的影响。
3. 任务要求对知觉与注意力的影响:任务的复杂性和要求可以影响我们的知觉和注意 力。
大纲2:传播心理学的
02. 认知与情感影响
知觉与注意力影响
1. 知觉与注意力的关系: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和注意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注意力的引导能够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而我们的知觉过程又会影响我们的 注意力分配。例如,当我们意识到某个特定的刺激时,我们的注意力会自动地被引向 该刺激,而忽视其他不相关的信息。
态度与情感塑造
1. 核心要素:在探讨时,需了解其核心要素。 态度是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倾向,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情感是情绪和心理体验的表达,对个体决策和行为具有重 要影响。因此,情感和态度共同塑造了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2. 形成和变化:了解态度和情感的形成和变化是理解其塑造的关键。 态度形成受到社会学习、认知过程、个体经历和群体影响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情感的形成与人类基本情感系统、个体经历 和环境刺激密切相关。通过思维和情感的相互作用,态度和情感可以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变化而改变。 3. 传播策略:传播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塑造态度和情感的传播策略。 构建情感共鸣和情感连接,可以通过故事叙述、情感呼应和身份认同等方式引发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连接。改变认 知和情感,可以通过信息提供、问题抛出和反驳等手段调整目标受众的态度和情感。有效的传播策略能够帮助塑造人们的 态度和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尤小优0750 2023/8/28

传播心理学是怎样一个专业(二)

传播心理学是怎样一个专业(二)

传播心理学是怎样一个专业(二)引言概述: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心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与传播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传播心理学专业进行深入剖析,从课程设立、研究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传播心理学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

正文:1. 课程设立a) 基础心理学课程: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b) 传播学课程:深入了解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传媒与社会、传播研究方法等。

c) 专业课程:涵盖传播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如心理影响、广告心理学等。

2. 研究方法a)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探索传播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例如通过测量和控制变量来研究广告效果。

b) 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众对传播内容的态度、观点和反应,以及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c) 内容分析: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其对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3. 实践应用a) 广告与营销:传播心理学在广告与营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制定更有效的广告策略。

b) 媒体与舆论:研究传播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媒体对大众的影响,包括舆论引导、宣传传媒等。

c) 社交媒体:应用传播心理学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社交媒体对人们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4. 研究领域a) 传播与认知:研究传播对个体认知过程的影响,包括信息加工、记忆和理解等。

b) 传播与情感:探讨传播对个体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的作用,如新闻报道对观众情感的引导。

c) 传播与行为:研究传播对个体行为决策和行为改变的影响,如公共服务广告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5. 专业发展a) 国际交流:传播心理学是一个全球化的学科,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

b)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如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加强研究深度和广度。

c) 技术应用: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实践,如虚拟现实、数据分析等。

传播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笔记心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现象无处不在。

从与朋友的闲聊,到电视上的广告,再到网络上的社交媒体,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时刻都在发生。

而在这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且深刻的心理学原理,这就是传播心理学所研究的领域。

传播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传播过程中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人们在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形成与改变机制。

让我们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当一个人想要传播某种信息时,他首先会进行信息的编码。

这就像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打包”成一种可以被传递的形式,比如语言、文字、图像等等。

在这个编码的过程中,传播者的个人背景、价值观、动机和情绪等因素都会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

比如说,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在传达一个消息时,可能会更倾向于用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而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可能会更加注重细节和准确性。

同时,传播者对于受众的认知和预期也会影响传播的效果。

如果传播者能够准确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兴趣和知识水平,那么他就能够更好地调整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反之,如果传播者对受众缺乏了解,就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或者误解。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受众的心理。

当受众接收到信息时,他们会进行信息的解码。

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信息的表面意思,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来解读信息的深层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等心理机制会发挥作用。

选择性注意就像是一个“过滤器”,让受众只关注那些他们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的信息。

比如,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注意到与自己相关或者特别突出的声音。

选择性理解则是指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已有观念和期望来解释所接收到的信息。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选择性理解的作用。

而选择性记忆则使得受众更容易记住那些与自己的需求和情感相关的信息,而遗忘那些不重要或者不喜欢的信息。

传播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

传播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

传播心理学知识要点总结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传播活动中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对于理解和优化传播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要点:一、传播者的心理1、传播动机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

有的是出于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希望通过传播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情感;有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或社会地位;还有的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希望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2、传播者的认知传播者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解读会受到其自身认知结构的影响。

认知结构包括知识储备、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传播者的认知偏差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或片面传递。

3、传播者的情绪传播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在积极情绪下,传播者可能更倾向于传递乐观、正面的信息;而在消极情绪下,可能会传递较为悲观或负面的内容。

4、传播者的形象塑造传播者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会影响传播效果。

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加受众的信任和接受度,而不良形象则可能导致受众的抵触。

二、传播信息的心理影响1、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是否新颖、有用、有趣,直接关系到受众的关注度和接受程度。

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信息往往更能吸引受众。

2、信息的形式信息的呈现方式,如语言表达、排版设计、声音和图像效果等,会影响受众的感知和理解。

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的形式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记住。

3、信息的可信度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可靠性以及传播者的信誉都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

受众通常更倾向于相信来自权威渠道和有良好声誉的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

三、传播渠道的心理效应1、大众传播渠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渠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但不同的大众传播渠道在受众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例如,电视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观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而报纸则更适合深度报道和分析,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传播心理学 课件

传播心理学 课件

传播心理学课件传播心理学:探索传播过程中的心理互动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建立关系的重要手段。

传播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揭示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互动规律。

本文将探讨传播心理学的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播心理学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二、传播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传播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下核心概念:1、传播行为: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或群体通过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为。

2、传播媒介:指传播行为中使用的各种手段、工具和技术,包括口头、书面和电子媒介等。

3、心理互动:指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对个体或群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4、社会认知:指个体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包括社会知觉、社会认知偏差和刻板印象等。

5、社会影响: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受到他人或群体的影响。

三、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等。

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来探究传播行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

观察法和调查法则通过记录行为或调查受访者的态度和感受,来研究传播行为的影响。

内容分析法则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揭示传播内容的特征和模式。

四、传播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近年来传播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研究成果:1、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2、网络谣言的传播心理: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往往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忽视对信息的理性思考。

3、群体性事件的传播心理:研究发现,在群体性事件中,个体的群体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对传播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传播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我们揭示了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互动规律。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二)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二)

传播心理学知识点(二)引言概述:传播心理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心理过程和影响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提升有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继续介绍传播心理学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正文:1. 反驳效果:- 反驳效果是指当人们受到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时,加强了对原有观点的坚持。

造成反驳效果的原因可能是认知困惑、认知不协调以及自我保护等。

- 反驳效果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策略来缓解,例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传达信息,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等。

2.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信息传播中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认同的观点,拒绝与自己不认同的观点。

-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群体归属感和归因偏差对信息接受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社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倾向性信息的选择和转发中。

3. 好奇心和注意力:- 好奇心和注意力对于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吸引和保持受众的参与,增加信息接受和记忆的效果。

- 创造性和新奇性是激发好奇心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标题、图像和故事情节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受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可信度和信任:- 可信度和信任是影响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们更倾向于接受来自可信源的信息,对来自不可信源的信息持怀疑态度。

- 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信任度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以及与受众建立互动和关系等方式来实现。

5. 情绪和情感效应:- 情绪和情感对于信息传播具有显著的影响,它们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进而影响信息接受和行为改变。

- 情感营销和情感故事是常用的策略,通过引发受众的情感共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传达信息和价值观。

总结:传播心理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反驳效果、社会认同理论、好奇心和注意力、可信度和信任以及情绪和情感效应等方面。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升传播效果。

在实际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以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传播心理学论文

传播心理学论文

传播心理学论文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沟通和传播行为的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传媒学等多个领域。

它关注人们在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旨在揭示人类沟通和传播的心理机制。

本篇论文将主要探讨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的感知、态度、信念和行为来理解传播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它通过调查和实验研究,分析人们对媒体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方式,以及他们对不同类型信息的态度和反应。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群体等。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会接受某种信息,如何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二、传播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传染性理论传染性理论是传播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信息的传播就像病毒的传播一样,具有传播的速度和规模。

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传递信息,形成舆论,并影响更多的人。

这个理论对于解释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现象非常有启发,如何在网络平台上引爆一条信息,使其迅速传播成为热点话题。

2. 认知不一致理论认知不一致理论认为,人类在接受新信息时,会将其与已有的认知进行比较。

如果新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相悖,人们就会感到认知不一致,产生不舒适的心理体验。

为了减少认知不一致,人们会寻找并接受与自己已有认知相符合的信息。

对于媒体宣传和广告,这个理论揭示了如何通过调整信息的呈现方式,来更好地引导受众接受和认同传播内容。

3.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传播过程中,会倾向于追求与他人的相似性和融合感。

人们通过媒体信息和舆论的接触,寻找与自己相关的社会群体,并与之进行认同和互动。

这个理论对于研究群体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播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 媒体宣传和广告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媒体和广告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反应,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传播策略。

通过准确把握受众的认知偏好和态度倾向,可以提高广告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传播心理学4

传播心理学4

传播心理学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无处不在。

从与朋友的闲聊到电视上的广告,从社交媒体的动态到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信息的传播时刻都在发生。

而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心理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播心理学旨在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规律。

它不仅仅关注信息的传递,更深入探讨信息如何被接收、理解、记忆和影响人们的行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传播者的心理。

传播者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受到自身动机、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影响。

例如,一个充满激情和自信的演讲者更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而一个犹豫不决、缺乏自信的传播者可能会让听众感到困惑或失去兴趣。

传播者的目标设定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如果传播者希望改变受众的观点或行为,那么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现有态度,以便采用更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信息本身的特点也对传播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信息的清晰度、准确性、新颖性和可信度是决定其能否被有效传播的关键因素。

清晰准确的信息能够减少误解,新颖的信息容易引起受众的好奇心,而可信的信息则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

例如,在医疗领域,如果医生向患者传达治疗方案时使用了过于复杂或模糊的语言,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信任,从而影响治疗的依从性。

相反,如果医生能够用简单易懂、准确可靠的方式解释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患者更有可能积极配合治疗。

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电视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能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适合传播具有情感感染力的信息;报纸则以文字为主,能够提供更深入、详细的分析和报道,适合传播理性和严肃的信息;而互联网则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够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媒介的选择也并非绝对,需要根据传播的目标、受众特点和信息内容来综合考虑。

比如,对于老年人群体,报纸和电视可能是更有效的传播媒介;而对于年轻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则可能更具吸引力。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众传播过程中传者的心理活动、行为(采访心理学、创作心理学);受众的心理活动、行为(受众心理学);传者与受众的心理互动。

●借鉴: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派的理论成果。

第一章行为主义与传播心理第一节关于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一、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条件反射理论(一)经典条件反射:俄国巴甫洛夫狗流唾液的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肉末)(流唾液)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铃声)(流唾液)结论:“动物能够把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的其它事件相连结,从而对它们所处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

”如果把绿灯再和铃声联系起来,过一段时间,狗一见绿灯就会流口水。

(次级条件反射)有的同学走进教室就紧张学习压力紧张教室紧张我们为什么喜欢“报喜不报忧”?接到坏消息心情低劣传递坏消息的人心情低劣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对吸烟的厌恶疗法:把烟的形象与感到恶心、呕吐联系起来(二)操作条件反射美国桑代克的实验走出“迷宫盒子”的猫美国斯金纳的实验:“斯金纳箱”中的小白鼠总结:与经典条件反射相反,操作条件反射是个体从反映到刺激的过程。

个体可以主动适应环境,获取正面刺激。

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可以通过强化(奖励)“塑造”一个人的行为1.努力学习获得奖励(奖学金、同学的尊重等、师长的称赞等)2.儿童有礼貌获得奖励(大人的夸奖、喜爱)(三)条件反射与强化如果不进行经常性强化,行为会逐渐消退。

例:长时期只有铃声没有肉末,狗就不再听到铃声流唾液了。

“读书无用论”——读书再多,到社会上仍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二、行为主义的诞生1913年华生《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思潮在心理学界的兴起“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让我在自己建构的特殊世界里把他们养大,我保证能够随机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甚至乞丐和盗贼”三、新行为主义的发展:班杜拉创建社会学习理论(20世纪六十年代)质疑:人类的所有学习行为都是直接经验(经典或操作反射)的结果吗?“如果人只能从尝试的后果中进行学习……那么人类生存的希望就很小”1.班杜拉提出了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的概念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即观察他人行为和模仿榜样形成的。

传播心理学——精选推荐

传播心理学——精选推荐

传播⼼理学传播⼼理学传播⼼理学主要研究传播者的⼼理条件、信息接受者(受传者或受众)⼼理、传播渠道(主要包括⾔语传播渠道和⾮⾔语传播渠道)的⼼理作⽤以及有效传播策略的选择,研究参与信息传播活动的⼈的⼼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运⽤这些规律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科学。

它是传播学和⼼理学交叉结合部上的⼀门综合科学(或称边缘科学)。

它既是传播学的分⽀学科,也是⼼理学中属于应⽤⼼理学的⼀个次级分⽀学科。

当代传播⼼理学的特征,现阶段我国的传播⼼理学研究有三个⽅⾯的特征:第⼀,以《传播⼼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渐次出现,例如刘京林的《⼤众传播⼼理学》,黄鸣奋的《传播⼼理学》等等。

第⼆,研究⽅法也越来越科学,开始引进西⽅传播研究⽅法,包括实证研究⽅法,还有⼀些使⽤了⼼理学特有的研究⽅法。

第三,有的研究把传播活动涉及⼼理的部分或者可能涉及的部分做了专门的研究。

也就是说在学理⽅⾯对传播⼼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研究范围、学科定位以及⽅法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络时代的到来,为现阶段的传播⼼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

⽹络⼤众⼼理的变化使新闻传播结构的调整和新闻报道⽅式以及⼿段的变⾰成为⼀必然。

⽹络时代受众的⼼理特点要求新闻传播的服务意识的必然增强,这样才能合新的传播规律。

⽹络是⼀把双刃剑,其匿名性、虚拟性以及⽆限扩张性等特点⽹民在接受充⾜丰富的信息的同时,造成⼼理对⽹络的巨⼤依赖⼀⼀“⽹瘾”现象的产⽣。

新闻⼼理学和传播⼼理学之间的关系⼀直在传播⼼理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

鉴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其交叉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种从属关系是⼀种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独⽴、共同发展的关系。

新闻⼼理学和传播⼼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区别在于:⼆者的抽象程度不同。

新闻⼼理学的研究对象⽐较微观,研究的问题⽐较具体,主要是研究采访⼼理、编辑⼼理、写作⼼理、听众、读者、观众⼼理等。

传播⼼理学研究的对象⽐较宏观和抽象,囊括了新闻、⼴告、艺术等传播活动中⼈们共同的⼼⾥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的基本部分 和基本力量都来自于鲜为人知的无意识 领域,无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更 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 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像一双看不见 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任 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无意识 的缠绕。
㈡、本能论 本能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 本需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 来源 原动力 本能的特征 对象 目的
F 升华 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 G 自居作用 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 的行为,又称认同。 H 倒退 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 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 虑。 弗洛伊德认为倒退有两种:一是对象倒退, 二是驱力倒退。
3、焦虑的类型 A 现实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 础而产生,相当于恐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保 存。 B 神经性焦虑 神经性焦虑以自我对来自本我的威胁的知 觉为基础、也以现实性焦虑为基础而产生。 C 道德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 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而产生。
B 反向作用: 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C 投射 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 行为归咎于他人。 D 否认 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 存在。 E 移置 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 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 前者是对象移置,后者是驱力移置。
弗洛伊德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代表作有《梦 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理论 新编》、《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 理学》、《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1930 年弗洛伊德荣获了歌德奖金。 他晚年患了口腔癌,为了解除病痛,他从1932 年起先后做了三十多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 工作不息,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1938年纳粹分 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 在82岁高龄时被迫离开维也纳前往伦敦,1939年 9月23日在那里因癌症不幸去世。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

引言概述:传播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传播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探讨了传播对人们的态度、信念、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播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传播心理学的基础理论1. 传播与心理学的关系: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将传播过程与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相结合。

2. 传播的认知过程:探讨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并分析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判断等心理活动。

3. 传播的态度影响:研究传播对人们态度的影响,并理解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

4. 传播的信念和价值观:分析传播对人们信念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

二、传播心理学在社会影响中的应用1. 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包括情感激发、品牌认知和购买行为等方面。

2. 媒介效应:探讨媒体对公众态度、观点和行为的影响,包括媒体暴力、媒体陷阱等方面。

3. 社交媒体心理学:分析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自我展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4. 政治传播心理学:研究政治信息对人们政治行为和选举决策的影响,包括领导魅力、政治社交媒体等方面。

5. 健康传播心理学:探讨健康信息对人们健康行为和意识的影响,包括医疗宣传、健康教育等方面。

三、传播心理学对个人的影响1. 感知和认知:传播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机制,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 形成和改变态度:传播对个体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传播可以改变人们的看法和信仰。

3. 行为改变:传播心理学通过思想启发和行为激励等方式,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和行动。

4. 情感和情绪:传播内容和方式对个体的情感和情绪产生影响,包括喜怒哀乐等方面。

5. 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传播过程中的符号、语言和群体认同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产生影响。

四、传播心理学在实践中的重要性1. 政府宣传和舆论引导: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帮助政府更好地进行宣传策略和舆论引导,影响公众和社会的意识和行为。

传播心理学教学课件-第一章传播心理学概述

传播心理学教学课件-第一章传播心理学概述
早期 1
以哲学、社会学为主导
中期 2
心理学方法开始应用
现代 3
跨学科研究不断深化 目前,传播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人们理解传播现象和制定有效传播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传播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交叉学科
传播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传 播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 识,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点。
应用性强
传播心理学概述
传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际传播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探讨了人类在传播 过程中如何接收、理解、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心理机制。
传播心理学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传播形式,如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 织传播等。
hd by h d
什么是传播心理学?
心理过程
传播心理学着眼于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注意、记忆、理解、态度等。
跨文化传播心理学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和 规律,语言和文化差异对传播 效果的影响。
人机传播心理学
人类与计算机等媒介之间的互 动,数字技术对传播的影响。
组织传播心理学
组织内部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因素的影 响。
媒介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机制,信 息传播的受众心理分析。
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传播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跨学科融合
传播心理学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例如人工 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神经科学。
应用领域扩展
传播心理学将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网络营销 、舆情管理和文化传播。
国际化交流
传播心理学研究将更加重视跨文化交流,促进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研究。
理论创新
传播心理学将不断发展新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 法,推动学科的进步。
从众
人们往往会受到群体压力影响,即使自己的观点与群体不一致,也 可能为了融入群体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

传播心理学课件

传播心理学课件

传播心理学第一章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大众传播心理学是由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构成的多级交叉学科,它既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可归入传播学中的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

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一是传播渠道二是认知主体(一)内向传播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1、大众传播心理学把传受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反映它们是否把内向传播归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2、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心理学在研究人的问题上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研究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前者更注重宏观角度研究人类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在传者与受者之间传递的是信息流,属于社会层面的活动;而后者从微观视角研究传播活动中人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传递的是心里流,术语心理层面活动。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具体讲就是研究因大众传播诸因素引起的传受者显在或者潜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发展、互动等特点和规律及传受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四)“传受者”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A引入传受者概念的理由: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理解;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B这个新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传者和受者作二合为一的理解。

三、传播心理学现状(一)学科构建的可能性:A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与心理学有交叉之处;B从心理学家在传播学先驱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源远流长;C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

(二)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应遵循循序渐进、有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途径。

传播心理学考试答案

传播心理学考试答案

传播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传播媒介D. 信息内容答案:B2. 传播心理学中,影响信息接收者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信息源的可信度B. 信息的重复性C. 接收者的情绪状态D. 信息的复杂性答案:D3. 在传播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传播者应考虑的心理因素?()A. 接收者的动机B. 接收者的认知结构C. 接收者的文化背景D. 传播媒介的技术参数答案:D4. 传播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传播方式最容易引起接收者的抵触情绪?()A. 直接说服B. 间接说服C. 情感诉求D. 理性论证答案:A5. 传播心理学中,关于群体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A. 群体的凝聚力B. 群体的决策效率C. 群体的多样性D. 群体的一致性答案:B6. 传播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失败?()A. 信息内容与接收者的知识水平不符B. 信息源的可信度低C. 信息传播渠道不畅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在传播心理学中,以下哪种效应最能说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源的偏好会影响信息的接受程度?()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光环效应D. 刻板印象答案:C8. 传播心理学中,关于说服传播的研究不包括()。

A. 说服的策略B. 说服的技巧C. 说服的效果D. 说服的动机答案:D9. 传播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因素最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偏差?()A. 信息源的偏见B. 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C. 接收者的期望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在传播心理学中,以下哪种理论最能解释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对其他成员的影响?()A. 社会认同理论B. 社会影响理论C. 社会交换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心理学中,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心理因素包括()。

A. 接收者的认知偏差B. 接收者的情绪状态C. 信息源的权威性D. 信息的呈现方式答案:ABCD2. 传播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群体决策的质量?()A. 群体成员的多样性B. 群体成员的沟通能力C. 群体成员的决策风格D. 群体成员的人数答案:ABCD3. 在传播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信息接收者的态度改变?()A. 信息的说服力B. 接收者的个性特征C. 接收者的社会背景D. 接收者的知识水平答案:ABCD4. 传播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群体的凝聚力?()A. 群体成员的共同目标B. 群体成员的相互依赖性C. 群体成员的沟通频率D. 群体成员的相似性答案:ABCD5. 在传播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说服的效果?()A. 说服者的专业背景B. 说服者与接收者的关系C. 说服信息的逻辑性D. 说服信息的情感诉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心理学中信息源可信度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定义: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定义:
大众传播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 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和 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属于应 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一)教学内容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2.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3.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二)教学要求 了解: 了解: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掌握: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掌握: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 内向传播” 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 (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 传受者” (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 新概念
2、什么是内向传播? 什么是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 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就是指传媒信息借 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 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 贮存、输出的全过程。 贮存、输出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理解为 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内向传播是三种传播形式的基础( 内向传播是三种传播形式的基础(其他传 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 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 播。) 大众传播心理学把研究传授者在内向传播 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 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你怎样理解“传受者”这个概念? 、你怎样理解“传受者”这个概念? 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 的角度来看: 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 ”的角度来看: 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 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而受者是指接受信 息的人。 息的人。 第二, 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 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 解。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 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 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 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 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 这个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 的界定, 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的传者 和受者作合二为一的理解。 和受者作合二为一的理解。
3、什么是传播效果 ?
一般理解为受传播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 一般理解为受传播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 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但随着传播学的发展, 但随着传播学的发展,这一传播效果的界 定已有了很大的扩展,即把信息共享、 定已有了很大的扩展,即把信息共享、兴 趣养成、知识承接、情绪反应、审美愉悦、 趣养成、知识承接、情绪反应、审美愉悦、 认同一致、态度转变和行为改变等都纳人 认同一致、 传播效果之列
6、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是什么?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是什么?
观念性 主观性 能动性
7、构成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的三个要素---构成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的三个要素---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各自的作用、相互的关系、 各自的作用、相互的关系、对传受者心理的 影响
媒介实体: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 ① 媒介实体: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媒介工具,属于 硬件。 硬件。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 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4、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大脑是产生心理的主要 、 器官, 器官, 人的体内传播 体内传播: 人的体内传播 人的体内传播又叫自我传播或内向传 播 体内传播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过程。 体内传播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过程。
5、我国的两分法 我国社会学教授沙莲香把客观世界分为两 部分,即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 部分,即感性世界和拷贝世界。 感性世界: 感性世界: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的实实在在 的客观实在。 的客观实在。 拷贝世界: 拷贝世界:“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模写 和抽象” 和抽象”。
传播心理学
复习课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第三章 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第四章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媒 第五章 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媒 第七章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第八章 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 第九章 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1、分析媒介环境对受者的影响
(一)媒介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作为影响受者的环境因素, 首先,作为影响受者的环境因素,在现代社会 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行为定义的无所不在、 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传播行为定义的无所不在、无 法避免和难以抗拒的信息来源。 法避免和难以抗拒的信息来源。 其次,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器官,扩大了 其次,由于大众媒介延伸了人的器官, 人们的眼界, 人们的眼界,使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获取广泛 的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 的大量的且又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从而有利于 加速受者的社会学习的进程。 加速受者的社会学习的进程。 (二)受者使用媒体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 使用媒体的前提是拥有媒体和媒体节目。( 。(p60) 使用媒体的前提是拥有媒体和媒体节目。( ) 调查数据还显示, 调查数据还显示,电视已经与受众关系最为密 切的大众传播媒介, 切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 活动是看电视。 活动是看电视。
②媒介符号:以符号形态出现、是信息的载体。 媒介符号:以符号形态出现、是信息的载体。 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 的一个重要标志, 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 素。 媒介信息。 ③媒介信息。以媒介内容或媒介节目的形式 出现,属于软体。 出现,属于软体。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 功能和唯一使命。 功能和唯一使命。 媒介实体、媒介符号、 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三者是构成 媒介世界的核心要素,它们相互联系、 媒介世界的核心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 去影响受者。同时它们又相对独立, 去影响受者。同时它们又相对独立,对传受者 施以不同程度或不同方面的影响。 施以不同程度或不同方面的影响。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实验证明: p61) (p61) 影响受众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媒介内 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 容,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不良媒介 内容的影响更为深远。 内容的影响更为深远。班杜拉证实了模仿在侵犯行 为习得中的关键作用, 为习得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电视暴力对青少年四 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实践证明, (四)实践证明,媒介内容对成年人也具有很大的 影响(p63例 影响(p63例) 实践证明,媒体内容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 实践证明,媒体内容不仅对儿童,就是对成人, 甚至老年人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 甚至老年人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媒介环境对 于受者行为的导向至关重要。 于受者行为的导向至关重要。
4、西方心理学有哪几种理论(流派) 、西方心理学有哪几种理论(流派)
呢? 神经生物学论、 神经生物学论、 行为主义论、 行为主义论、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 人本主义论、 人本主义论、 认知心理学
5、西方心理学的五种流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有 哪些?主要理论是什么 主要理论是什么? 哪些 主要理论是什么? 奠基人: ①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刺激—反应心理 ②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美)刺激 反应心理 学”,即S—R心理学; 代表人物: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 代表人物: 心理学 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斯金纳 强化理论; 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斯金纳 强化理论;新的新行 班杜拉为代表 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③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新弗洛伊德 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 荣格。 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潜意识为主要研究对 象 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 心理动力的 两大支柱: 本能论 ,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 罗杰斯为代 马斯洛创立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 被称为除行为学派 精神分析以外 行为学派和 以外, 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 上的“第三势力” 上的“第三势力”。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一)教学内容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二)教学要求 了解: 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定位 理解: 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现状
1、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
心理是脑的机能; ①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能动 的反映 ; ③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
3、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 ①传受者心理实质的这个问题 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 一条思路,起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一条思路,起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智力、非智力( 、、性格 ②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智力、非智力(情 商)等方面都出类拔萃者,他们成才的几率会更高。 等方面都出类拔萃者,他们成才的几率会更高。 的生理、心理素质制约着人的综合素质。 人 的生理、心理素质制约着人的综合素质。 研究心理实质问题,不仅对传者很重要, ③研究心理实质问题,不仅对传者很重要,而且对受 者也很重要。( 。(P 者也很重要。( 26 ) 受者的心理、生理素质对他们认知、 ④受者的心理、生理素质对他们认知、欣赏媒介内容 直接相关。反对“唯媒体是从” 直接相关。反对“唯媒体是从” 。 总之,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 总之,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是一个与大众传播的效 的问题。 果,与传受者的素质紧密相关 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