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巴洛克艺术鉴赏
艺术之美——巴洛克时期的美术作品
艺术之美——巴洛克时期的美术作品艺术之美——巴洛克时期的美术作品《贝戴勒儿童之死》完成于653年布油彩作者:洛朗·德·拉伊赫洛朗·德·拉伊赫 (1606—1656年)拉伊赫出生于巴黎,终身向往去意大利留学,但终未成行,只有借助法国收藏来研究学习意大利艺术。
拉伊赫十分崇拜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和委罗内塞的色彩,也是熟悉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派的风格,但他的画风属于典型的波伦亚学院派。
他是一位笔法简朴的历史画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把现实与古典规范结合在一起的风景画家。
面对意大利艺术的影响,他与同代人竭力寻求创造符合法国自己民族传统的绘画。
拉伊赫的代表作品是《威斯特伐利亚的和平》,我们从画中的古代人物装束和古代环境配置,着意强调画面的庄严、理性、典雅的原则,无疑属于法国古典主义派。
《有舞者的风景》完成于约1648年布油彩作者:克洛德·洛兰洛兰在绘画上的才能可以说是无师自通,他没有受过教育,所以说他既非科班又非文人的画家,有人说他即使不是文盲,充其量是个地道的画匠,说得好点是个彩色画匠而已。
然而这位画匠是一位天才的抒情大师,近代文明的伟大诗人。
从《有舞者的风景》中,我们可窥见到洛兰的艺术真谛:画面地平线压得很低,从天际放射出光芒,河水滋养着农田,两岸古木参天,背光处浓阴馥郁,芳草留香,在天空逆光的照射下,更衬托出天水的光明。
休息的农人们在河岸上欢快地舞蹈嬉戏,这些点缀性的人物,使画面深远辽阔。
由于舞者的欢乐而使宁静的大自然充满生命的活力,实在是一首田园抒情诗篇。
画家用笔精巧而不呆滞,用色丰富而不腻。
在他的画中抒情景象是建立在精确巧妙的绘画技法上的,他运用油画的一切手法把自然界的光卓有成效地“关进”画面,他那高超的技艺弥补了他修养的不足,这方面为后人所不及。
《战场》约完成于1640-1649年布油彩作者:萨尔瓦托·罗萨直接描绘现实战争场面的历史题材绘画很少见,画得真实生动的更是难得。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罗可可、巴洛克)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 17世纪与18世纪美术
《快活的醉鬼》
《快活的醉鬼》
• 作为著名的肖像画家,弗朗斯· 哈尔斯的声誉从17世纪20年代中期起就广 传哈勒姆内外。1627年,凡· 代克来访哈尔斯的画室,为他的精湛肖像技 艺所倾倒,曾约请他去意大利;两年后,鲁本斯身负外交使命来到荷兰,也 邀请哈尔斯同去意大利,但这位画家至死也未离开祖国一步。这和他当时的 生活境遇有关,哈尔斯出身下层,一生保持着平民气质。第一次婚姻并不顺。 第二次婚姻也不美满,娶的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里斯贝特· 蕾尼尔丝。 她给他生下好些儿女(前后共有12个孩子),仅仅为了养家糊口,就够他 疲于奔命了。生活的不遂意,促使他经常去酒馆消闲。小酒馆里的见闻给他 以很大的启发。这些穷困的下层人物对生活怀有一种强烈的信念,这一幅 《快活的醉鬼》,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认识。 画上的酒徒显然是当时圣阿德里 安连队军官模样的人物。这种人的性格比较豪爽,喜欢集体聚餐,会众痛饮。 酒后则谈笑风生,逗乐唱歌。画家此时常为他们画肖像,不仅画个别人肖像, 还画集体肖像。这个酒徒已有七分醉意,废话滔滔不绝。他伸出右手五指, 左手托着一只盛有大半杯酒的酒杯,正在与对方比试"海量",似乎在说:"再 来五杯也不在话下"。 这个形象比他的《吉普赛女郎》更显得粗率,大笔触展 现出军官上身带有装饰物的衣服的质感。哈尔斯运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 着色法,以达到某种犷放的写生效果。军官头上那顶大檐帽突出了这张微红 的醉脸。不规则的胡须又显出这个中年军官的不修边幅的脾性。 此画作于1 628-1630年间,尺寸是81×66厘米,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 馆。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2
巴洛克绘画以其豪华、富丽堂皇和充满戏剧性 的特点著称,强调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以及 对光影和透视的精湛运用。
3
巴洛克绘画还注重对人物和场景的动态描绘, 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如使用强烈的对比和夸 张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历史背景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出现与17世纪欧洲的社 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欧洲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各 国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巴洛克绘 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也促进了巴 洛克绘画在宗教领域的发展。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与贡献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对欧洲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17世纪欧洲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
线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
巴洛克绘画常常采用线性透视法,通过线条的交错和延 伸,表现出画面的远近和深度。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巴洛克绘画在表现空间和透视时,既强调对称性又注重 非对称性,使画面更具多样性和动态感。
03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代表 人物与作品
贝尔尼尼与《圣特雷莎升天图》
贝尔尼尼是巴洛克雕塑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圣特雷莎升 天图》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华丽的装饰效果展现了巴洛克绘 画艺术风格的特点。
巴洛克绘画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不仅影响了欧洲 的艺术家,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发展产生了
影响。
巴洛克绘画还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成为了艺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2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表现 形式
强烈的情感表达
热情奔放
01
巴洛克绘画风格通常展现出强烈的情感表达,作品中充满着热
情与动态,强调情感的传递。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美术鉴赏巴洛克艺术鉴赏
个阳刚的时期。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
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 更为柔弱。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 普及。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 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作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 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
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荷兰-哈尔斯《吉普赛女郎》58*52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哈尔斯的肖像画完全摆脱了豪华奢侈和虚伪造作的旧俗, 冲出表现神话和宗教的题材范围,把描写对象推向广大的 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各种类型的人物。哈尔斯善于以敏 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技巧抓取对象在刹那间的动作表情, 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脸部特有的瞬间神韵。特别善于 刻划不同的笑脸,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因此有人称哈尔 斯为“笑的画家”。 《吉普赛女郎》就是画笑最出色的一 幅。 画家运用饱含激情的笔触,塑造一个性格爽朗、活泼奔
《舟发西苔岛》
《餐前祈祷》 夏尔丹
《铜水罐》 夏尔丹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 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 知。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 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 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 的主席,但同时也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动家 ,往往不经审判便将政敌送上断头台。为了 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 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 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十分厌恶 他残忍行为的夏洛帝· 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 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在画 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 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 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 表情。构图中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垂的 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上 半部分空无一物,空旷而幽深,从左侧射入 的光线,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具有纪 念碑似的立体感。画面上没有繁多的色彩, 也没有复杂的缩短法,力求单纯,用他的画 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
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西方古典绘画——巴洛克绘画-课件-(-27张ppt)可修改文字
意气风发之少年
中 年 危 机
晚 年 穷 困
孤 独 终 老
• 画中的妇女非常朴素、 低调,伦勃朗不仅抓出 了她的面部特征,而且 还勾勒出其个性的张力。 对于妇女皮肤纹理、头 发走势以及衣服、帽子 的质地描绘,都极其细 致。此外,利用画笔笔 触以及厚画法,生动准 确拿捏光影的呈现。
《白帽妇女像习作》,约 1640 年
• 只要翻开罗马警局1600一1606年之间的刑案记录,他犯下的各式 案件达14件之多,这其中还包括一件杀人案。别怀疑,他就是画家 卡拉瓦乔。脾气暴烈的卡拉瓦乔,每画个15天画,就要带着剑在街 头游荡个15天。在街上争强斗狠,打个架,再闹上法院,算不上什 么新鲜事。再看看他究竟闯下什么“祸事”:不外乎用下流诗句破 坏他人名誉、将一盘菜砸在酒保脸上、侮辱警察大人、非法携带武 器“剑”、攻击公证人等等。这位“混”街头的画家,为何有这一 连串的暴力行为呢?据说,与他的宗教画和祭坛画遭受各方非难有 关。
• 《圣马太蒙召》
• 1599年
• 布面油画,322×340厘米
• 圣王路易堂祷告室,罗马
在圣诞节前夕,圣马太和他 苦难的工友们在他家数着他 们一年劳苦所挣来的苦工钱, 正在这时,耶稣带着门徒西 蒙彼得一起亲临他家,进门 后,耶稣伸手召唤圣马太, 请圣马太跟随他去,赐他幸 福,在场的人又惊又喜,惊 得是喜从天降,喜的是苦尽 甘来。只有数钱的年轻工友 正在聚精会神地数点他们一 年劳苦所挣来的苦工钱,未 注意耶稣的亲临。
这幅画的尤为特别之处在于:耶稣没有像磁悬浮一样飘着,身 边也没有光屁股的天使飞来飞去。相反,卡拉瓦乔把耶稣隐藏 在黑暗中,并巧妙地运用光线引导观者的视线集中到圣马太。
他革命性地追求光线效果,并 将宗教人物神话化舍弃,运用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论文摘要: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巴洛克,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而就是这个在17、18世纪饱受贬义的词,在18世纪后就大放光彩。
论文首先从巴洛克的定义入手,推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特色、格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深入分析现代建筑如何对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建筑如何在中国风建筑中融入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巴洛克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格调和特色.论文关键词:巴洛克艺术风格、建筑格调、现代中外建筑及其典型风格、艺术风格及特征、室内风格特点正文: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及特征: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
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
建筑造型方面利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
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及影响: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和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
巴洛克时期艺术鉴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早期巴洛克艺术以豪华和宏伟为特点,强调动态和戏剧性 ,代表作品有贝尔尼尼的雕塑和凡·戴克的肖像画等。中期 巴洛克艺术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描绘,代表作品有鲁 本斯的绘画和波提切利的装饰画等。晚期巴洛克艺术则更 加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运用,代表作品有卡纳莱托的风景画 和克劳德·洛兰的宗教画等。
详细描述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意大利,后来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它强调动态、情感和想象力,通过丰富的色彩、华丽的装 饰和动态的构图来表达情感和戏剧性的主题。巴洛克艺术在绘画、雕塑、建筑和音乐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成为欧 洲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巴洛克艺术的起源
总结词
巴洛克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的社会和宗教环境为其发展提供 了土壤。
巴洛克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影效果来强调主 题和情感,通过明暗对比的手法,创造出 更加立体和深邃的视觉效果。
巴洛克艺术常常以宗教为题材,通过情感 化的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 宗教的情感和内涵。
巴洛克艺术的绘画技巧
精细的细节刻画
巴洛克时期的画家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致的色彩, 将画面中的每个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词
法国的巴洛克艺术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呈现出一种庄重和 典雅的风格。
详细描述
法国的巴洛克艺术家如勒布朗和勒诺特等,擅长运用细腻的 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创作出许多描绘宫廷生活和贵族文化的 作品,如《凡尔赛宫的庭院》和《路易十四肖像》等。
西班牙的巴洛克艺术
总结词
西班牙的巴洛克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情感力量,强调对细节的精细刻画。
04 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及 其作品
贝尼尼及其作品
总结词
贝尼尼是巴洛克雕塑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现力著称。
美术鉴赏{巴洛克时代)
大 卫
作者:米开朗琪罗 1501年春,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秋天开始创作著 名的雕塑《大卫》,至1504年完成。 《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希伯来语: ִָּד ,旧译大辟,天主教译为达味, )דו 伊斯兰教译作达吾德,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 大卫的意思是“被爱的”。大部份关于他的记载都出自 《塔纳赫》中的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虽然大卫不 是没有缺点,但在以色列所有古代的国王中,他被描述 为最正义的国王,并且是一位优秀战士、音乐家和诗人。 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 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 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 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 猛的英雄形象。
这些形象使我们想起了丁托莱托的某些画面。意大利风格在这
幅画上是以传统的色彩与笔法来映衬的,因此,虽然显露着威 尼斯的情调,然已展现出鲁本斯的个性特征了。特别是在造型 结构上,他用心于自己的塑造风格。
下十字架
《下十字架》的画面构思正好与此幅《上十字架》相反,它没有剧烈的人 物动势,没有强烈的激情,只有哀痛的宣泄,所有形象被臵于深沉的黑夜 中。我们这里就不作赘评了。 基督被钉死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亲友和信徒们络绎不绝地来悼念
最富戏剧色彩的是那个躲在马后,目睹着这一切的小爱神,他天真地看着 这一切,平静而又坦然。他的出现暗示着这次“抢亲”是神的指示,是暴 力下的戏剧。实际上在希腊神话中这对兄弟是两个英雄,不是掠夺妇女的 强盗,而这两姐妹也不是暴力下的牺牲品,他们只是在神灵的引导下成就 姻缘。画面的构图极有动感,画家仿佛把这个场面处于一个急速旋转的漩 涡中。男人、女人、马匹交织在一块,好像是被旋风自左向右旋转着,飘 扬的红色斗篷、拉地的浅红色薄纱、高抬的马蹄以及长啸的马头,都处在 旋风的惯性中,而两姐妹伸出的双手更衬托出了这种向上的力量。画中的
巴洛克风格奢华与华丽的艺术
巴洛克风格奢华与华丽的艺术巴洛克风格是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中期欧洲艺术的一种风格。
它以奢华、华丽和极度装饰为特点,对于细节的精雕细刻和装饰的丰富运用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从巴洛克风格的起源、特点以及在绘画、建筑和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巴洛克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巴洛克风格起源于意大利,并迅速传播至欧洲各地。
它是继文艺复兴后的一种新风格,被用来表达教会和政治权力的崇高与荣耀。
巴洛克风格对于视觉冲击的追求与装饰的丰富运用成为其独特的标志。
二、巴洛克风格的特点1. 奢华与华丽:巴洛克风格的作品常常以奢华、华丽为主题,金碧辉煌的色彩运用和精美繁复的造型设计给人一种令人惊叹的视觉冲击。
2. 细节的精雕细刻:巴洛克风格强调对细节的精雕细刻,绘画中的褶皱、花饰、飞天等细节处理非常精细,建筑中的雕塑和壁画同样充满了细腻的刻画。
3. 运动与动感:巴洛克作品常常呈现出流动感和动感,通过线条的流畅运用、光影的变化以及人物和物体的姿态表达,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受。
4. 壮观与壮丽:巴洛克作品以宏大的场景和庄严的气势为特点,建筑中的大教堂、宫殿等巴洛克建筑物的壮丽景象让人震撼不已。
三、巴洛克风格在绘画中的应用1. 宗教题材:巴洛克绘画最常见的题材是宗教,巴洛克时期天主教会的力量和布尔什维克改革的推动下,使得巴洛克绘画在表达宗教故事和宗教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肖像画:巴洛克时期,许多贵族和王室家族都非常热衷于肖像画,而巴洛克风格的肖像画则常常以豪华的背景和细节描绘出人物的尊贵与荣耀。
3. 非宗教题材:巴洛克绘画也涉及到非宗教题材,比如历史题材、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
这些作品同样以华丽的场景、细节丰富的人物造型以及绚丽的色彩展现出巴洛克风格的奢华与华丽。
四、巴洛克风格在建筑中的应用1. 教堂与宫殿:巴洛克风格在建筑中的应用最为明显,许多大教堂和宫殿都充斥着巴洛克风格的元素。
宏伟的建筑整体,细腻的雕塑装饰以及繁复的壁画使得这些建筑看起来宛如艺术品。
艺术欣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绘画赏析
艺术欣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绘画赏析巴洛克时期是欧洲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涵盖了音乐、绘画、建筑等多个艺术领域。
在这个时期里,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和绘画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技巧和情感。
一、巴洛克时期背景及特点1.1 背景介绍巴洛克时期跨越了17世纪和18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并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这个时期背后有着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以及贵族社会变革等复杂的社会因素。
1.2 巴洛克艺术特点•夸张和华丽是巴洛克艺术的显著特点。
在音乐中体现为复杂而动听的曲调与声部编排,在绘画中反映为强烈的明暗对比与精心刻画的人物面容。
•讲究寓意和象征性,常常通过符号和隐喻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建筑和装饰上的华丽细节,如碧绿色、金饰等元素的广泛使用。
二、巴洛克音乐赏析2.1 巴洛克音乐家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Bach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代表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精华。
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Handel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巴洛克宗教合唱曲和管弦乐。
2.2 巴洛克音乐作品欣赏这里可以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并加入相关的音乐链接。
三、巴洛克绘画赏析3.1 巴洛克绘画家介绍卡拉瓦乔 (Caravaggio)Caravaggio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绘画家之一,他以其逼真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戏剧性的场景而知名。
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Rubens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表现肉体和动感。
3.2 巴洛克绘画作品欣赏选择几幅著名的巴洛克时期绘画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并加入相关的艺术品图片。
四、巴洛克艺术与今天4.1 巴洛克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解释巴洛克艺术如何对今天的音乐和绘画产生影响,涉及巴洛克艺术的技巧、题材或风格对当代艺术家的启发。
4.2 巴洛克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点探讨巴洛克音乐和绘画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例如情感表达、符号隐喻等。
6巴洛克罗可可美术赏析(1)
5.罗可可绘画
• 十八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甜美轻快、精巧华 丽,用色清淡、甜美。
• 题材以豪华享乐的贵族生活为主,尚有肖像 、风景、神话以及平民生活。
• 代表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贡纳尔。 • 赞助人蓬巴杜侯爵夫人
• 十五世纪末期以后,欧洲各国不断扩展科学新知,产生了许多发明; 而地理上的新发现,造成了通商与殖民的兴盛,物质趋于富有,思想则 日益自由。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是欧洲的君主专制时代,各国之间常因 扩张领土而发生战争。此外,因为宗教改革所引起的新、旧教权力之争, 导致后来的宗教战争。这些日趋复杂的局势,对当时的艺术发展有相当 大的影响。巴洛克艺术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于罗马,也就是
維納斯拜訪火神(The Visit of Venus to
Vulcan)
布歇
• 蓬巴杜侯爵夫人 • 路易十五的情妇
• 蓬巴杜侯爵夫人
• 维纳斯的梳妆 • 蓬巴杜侯爵夫人
弗拉贡纳尔
• 《秋千》
• 反对巴洛克式的宗教和崇高
课后复习题
• 1、什么是巴洛克美术 • “巴洛克”原指一种形状不圆的珍珠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2、世俗权势的体现
• 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世俗君主赞助巴洛克 艺术以彰显自己的实力:
• 西班牙—荷兰 • 英国——荷兰 • 英国——法国 • 西班牙—法国
巴洛克Baroque
• 艺术史家以「巴洛克」(Baroque)来称呼公元 1600 年到 1750 年之间的欧洲艺术;「巴洛克」也是指在十 六世纪矫饰主义时期以后与十八世纪洛可可时期以前, 这一段时间的欧洲文化。而「巴洛克」原指的是一种 形状不圆的珍珠,后来却成为艺术上的用词。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
巴洛克绘画风格强调情感、想象 和神秘感,以及与宗教信仰的紧
密联系。
艺术家与流派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包括意大 利的卡拉瓦乔、弗兰德斯的鲁本斯、 荷兰的伦勃朗等。
弗兰德斯的鲁本斯则以华丽的色彩和 精湛的绘画技巧闻名,如《三美神》 等。
卡拉瓦乔的作品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 戏剧性表现手法著称,如《圣马太蒙 召》等。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
2023-11-11
目录
•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背景与起源 •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特点 •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影响与传承 •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总结与评价
01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背 景与起源
时代背景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繁复的装饰元素
总结词
巴洛克绘画风格具有繁复的装饰元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华丽的装饰来展现出画 面的华丽感。
详细描述
巴洛克绘画风格注重细节的描绘,画面中的装饰元素也非常丰富。这些装饰元素 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观赏性,也展现出巴洛克绘画风格的精湛技艺。
对称性与动态感
总结词
巴洛克绘画风格注重画面的对称性和动态感,通过形象的排列和构图的动态感来展现出画面的节奏感和动态美。
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提供了现代艺术的创作灵感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丰富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
启发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巴洛克绘画艺术强调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启发了现 代艺术朝着更加情感化和视觉化的方向发展。
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要点一
传承了欧洲绘画艺术的精髓
巴洛克建筑作品赏析
巴洛克建筑作品赏析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作品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广泛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以其奢华、浮华和复杂的装饰而著称。
巴洛克建筑作品通常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政治色彩,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宏伟、雄伟和庄严的气息。
在欧洲各地,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巴洛克建筑作品,它们展现了当时欧洲建筑艺术的辉煌和繁荣。
在巴洛克建筑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
作为天主教教廷的象征,圣彼得大教堂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宏伟和庄严的气息,其建筑结构雄伟壮观,装饰华丽繁复。
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它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壮丽感受。
此外,教堂内部的壁画和雕塑也是巴洛克艺术的典范,它们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和豪华。
除了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巴洛克建筑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法国,凡尔赛宫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建筑作品。
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下令建造的皇宫,它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奢华和豪华,展现了法国宫廷的繁荣和辉煌。
凡尔赛宫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它是巴洛克建筑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一座著名的巴洛克建筑作品。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教堂,其建筑风格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息。
教堂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都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和豪华,给人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感受。
此外,教堂内部的壁画和雕塑也是巴洛克艺术的杰作,它们展现了西班牙宗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德国,慕尼黑的新城堡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建筑作品。
新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下令建造的宫殿,它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奢华和豪华,展现了德国宫廷的繁荣和辉煌。
新城堡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它是巴洛克建筑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总的来说,巴洛克建筑作品展现了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建筑艺术的辉煌和繁荣。
这些建筑作品不仅在建筑结构上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特点,而且在装饰艺术上也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和豪华。
这些建筑作品不仅是当时欧洲宗教和政治权力的象征,而且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杰作,它们对后世的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3)
17~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3)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
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洲。
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
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
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等,他们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艺术的特色。
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影响了欧洲的其他国家。
洛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
代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
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
法国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引导人民》等。
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港湾与美第奇别墅(Harbour with Villa Medici)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163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港湾与美第奇别墅》是洛兰17世纪30年代成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画的是美第奇家族在罗马的一组建筑群,由费迪南德一世·德·美第奇建立。
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3—17世纪拥有巨大财富的名门望族,他们对欧洲的艺术、科学、建筑等多有赞助,被称作为欧洲现代化奠基的文艺复兴时代教父。
美第奇家族第一位成名的祖先应该与医学有关,姓氏“Medici”的字源来自意大利语中的医生“medico”。
本画以金色系的色调画成,洛兰的金色系(银色系)光线给西洋美术史上的画家带来很大的启示,这种高贵的风格受到皇室贵族的普遍喜爱。
艺术鉴赏:巴洛克时期的绘画特点和代表作品
艺术鉴赏:巴洛克时期的绘画特点和代表作品巴洛克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宗教、政治和社会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
巴洛克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趋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巴洛克时期绘画的特点,并介绍几幅代表作品。
1. 巴洛克绘画的背景和起源巴洛克绘画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这一时期正值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高潮,因此巴洛克绘画不仅受到宗教和信仰的影响,还受到科学与理性思维的影响。
2. 艺术形式:浮雕的绘画巴洛克绘画具有浮雕的效果,它通过使用强烈的光影对比和立体感来创造出一种凸显立体感和戏剧性的效果。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巴洛克绘画与之前的艺术形式截然不同,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3. 人物形象:宏伟和动态的表现巴洛克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宏伟而动态的,他们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都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冲动和情感。
艺术家通过描绘人物的动态来强调情感的表达,使观者对作品产生共鸣。
4. 绘画技法:富有细节的绘画巴洛克绘画通常非常注重细节,艺术家通过精细的表现力来创造出一种具有高度真实感的效果。
绘画中的细节包括服饰、背景和表情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并且丰富的画面。
5. 绘画题材:宗教和神话在巴洛克时期,宗教与信仰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宗教题材成为了巴洛克绘画中的重要内容。
艺术家通过描绘圣经故事和宗教神话来表达对人类命运和信仰的思考。
6. 代表作品:《圣母子与圣家族》《圣母子与圣家族》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幅代表作品,它由意大利艺术家卡拉凡乔创作。
这幅作品描绘了圣母玛利亚与耶稣以及其他圣人的家庭场景,展现出一种庄严而温暖的氛围。
艺术家运用了巨大的尺寸和深度感来营造出一种宏伟和恢弘的气氛。
7. 代表作品:《大关键词的操控》《大关键词的操控》是法国艺术家维托里奥·阿德拉诺创作的一幅巴洛克时期的作品。
这幅作品描绘了权力和政治的复杂性,展现了人类在追求权力和利益时的无情与背叛。
外国美术赏析(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SZM
早期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绘画
目
录
写实主义绘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 20世纪绘画
SZMBiblioteka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1 2 3
洛可可画家选用清淡鲜明的颜色和精致的曲线构图,喜欢用基路伯小天使和 爱情神话中等来点缀画中氛围,令画面变得优美而神秘。
SZM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舟发西苔岛》 1721,
华托,突显洛可可 画风的琐细和美感
《舟发西苔岛》是法国 画 家 让 ·安 东 尼 ·华 多 于 1717 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画中题材是取自当时的 一个歌剧,描写一群贵 族男女,梦寐以求地幻 想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爱 情乐园。
西苔岛,是希腊神话中爱情 与诗神游乐的美丽岛屿,传 说中爱神维纳斯居住之地。 华多尽情描绘贵族男女准备 出发去那里访问的情景。既 然那是个行乐的天地,画家 就以蔚蓝色大海为背景,远 望烟波浩渺,使人展开渴求 这种环境的幻想翅膀。
SZM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绘画
秋千 弗拉戈纳尔
765 年,弗拉戈纳尔在沙龙展览《高尔索 斯和卡丽荷耶》(Coresus and Callirrhoe), 使他成为当代历史画大师。1767年之后他 不再参加沙龙展,此后他为了迎合私人顾 客之所好,大部分作品都以调情的画面、 田园风景及装饰画为主,并以此闻名,其 作品现作品现在分散在法国、美国各大博 物馆中。 《秋千》一画描绘的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少 妇正在荡着秋千;在她的身后,坐在石凳 上哄着少妻玩耍的是一个至少比这个“少 妇”大40岁的老夫。少妻玩的非常开心, 老夫心里自然也非常高兴。但是,他万万 没有想到使他妻子开心的并不是他这个老 夫,而是深藏在树丛中的一个小伙子。这 个少妇不停的向小伙子眉目传情,还有意 把鞋甩向这个小伙子的方向。
美术史论文-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赏析及对比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的对比一、简介:1.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对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流行于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
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意思。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2.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克表面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
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
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二、特点以及代表作品:1.巴洛克风格特点以及代表作品:①.巴洛克的风格特点比较明显,因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神相背离,其主要特点可归结以下几点:·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激情。
巴洛克艺术需要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支撑;·运动。
强调运动与变化,排斥单调的重复与简单的变化;·空间感与立体感。
这与以上几点是相统一和谐的;·综合性。
巴洛克艺术涵盖方方面面,建筑、绘画、雕塑、文学等等,同时作为每一方面又与其它方面紧密相联。
例如一座巴洛克建筑中,往往具有很多的雕塑与绘画的成分,甚至有音乐、戏剧、文学的成分;·优雅与浪漫。
巴洛克是可以归为浪漫主义的。
10幅巴洛克及洛可可时期世界名画解读
10幅巴洛克及洛可可时期世界名画解读巴洛克与洛可可是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两种艺术风格,巴洛克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与上期我们新先聚品介绍的文艺复兴美术的庄重典雅相区别。
到了18世纪,轻快、秀气、纤细典雅的洛可可风格成了全欧洲的主流。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但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画面完全摆脱了宗教的题材,着重于表见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巴洛克的宗教主题又大有不同。
追寻两者的命名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开始他们都被贬低,被认为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直到后来,才对他们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究竟是怎么样的艺术,引起了如此大的非议,他们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异同,在接下的时间里,就请跟随我们新先聚品继续世界名画赏析之旅吧。
1.基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酒窖光线画法”的运用,稳定的构图技巧。
《基督在以马忤斯的晚餐》卡拉瓦乔1601 年现收藏于伦敦国立画廊画面描述了一个基督教故事:门徒们正在谈论耶稣被害的事情,这时,一个一直坐在旁边的陌生人开口了,他将先知们的预示和耶稣死后显示的神迹讲给他们听,并与大家共进晚餐。
这时大家才惊奇地发现这个人就是基督耶稣,他已经复活了。
画面中的主体被置于黑暗之中,用一束很强烈的光线将耶稣和门徒们突出出来,独创地使用了酒窖光线画法,此外构图也十分巧妙,以耶稣为中心构造出两组“三角构图”,这两者的相得益彰最终使画面稳重、紧凑、富有立体感,深度空间也非常明显。
除了在绘画技巧上有所突破以外,这幅画与之前宗教画最大的不同是卡拉瓦乔让一些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入画,一改过去衣衫华丽、人物端正的惯有形象。
在这幅画上,门徒们衣衫褴褛,水果也不新鲜,画家未对画面做任何美化,坚持用最真实的视角去反映自己感同身受的社会,这种具有开拓意义的独创精神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2.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最富盛名的一幅画《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1616~1618 年现收藏于慕尼黑古典绘画陈列馆《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的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
欧洲十七世纪巴洛克绘画艺术二十二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欧洲十七世纪巴洛克绘画艺术二十二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17世纪的西方绘画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以意大利、德兰德斯、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
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一.巴洛克:强烈的动势、戏剧性、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二.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三.写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以及“理想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
巴洛克美术的突出代表为弗兰德的鲁本斯和荷兰的伦勃朗。
鲁本斯所在的佛兰德(尼德兰南部)当时仍处在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穌会对艺术的要求具有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而伦勃朗所在的尼德兰北部地区,经过80年的独立战争于1581年宣布独立为荷兰,画家也摆脱了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描绘题材丰富多彩。
两个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造就风格不一的法兰德和荷兰巴洛克艺术。
另外,意大利的卡拉瓦乔、科尔托纳、西班牙的维拉斯奎兹,荷兰的哈尔斯、维米尔,法兰德的范戴克,法国画家普桑、拉突尔、洛兰和勒布伦等画家群,共同构建起灿烂的巴洛克美术。
古典主义画派是文艺复兴后,17世纪的法国开始出现的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旗号的画派。
以普桑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艺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
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主义影响了整个欧洲,把现实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具有鲜明民主主义思想色彩的卡拉瓦乔艺术的产生,正是与当时意大利的动荡时代有关。
16至17世纪,意大利人民的起义斗争连续不断,这种斗争也影响了一些出身于下层的艺术家。
西方美术欣赏(五):巴洛克美术
《幼儿基督与约翰及二天使》 这幅画应是耶稣与施洗约翰 等宗教形象,可事实上出现的 是4个天真无邪、健康稚拙的 孩子。唯有左边长一对小翅膀 的孩子提醒观者,这4个孩子 是“神”。小天使抱住一头羊 羔,显得十分调皮。右边那个 长一头金色头发的孩子,用右 手去拍他对手的小脸,这好象 是“基督”。背对观众的那个 孩子则一手搭在小羊的头颈上, 一边与自己的小伙伴说得正起 劲。显然画家深情地描绘4个 活泼可爱的胖孩子,并没去表 现什么耶稣与约翰的关系。
《圣乔治斗恶龙》 鲁本斯
圣乔治斗恶龙,题材源于《圣经》,也是欧洲古代壁画 常用的题材之一。据基督教史所述,圣乔治原是一殉教者, 约活动于公元3世纪。自6世纪起,传说他曾因从一条恶龙 爪下拯救过一个女郎而被后世颂扬。约从8世纪起,便被 神化为圣者,还成了英格兰的保护神。鲁本斯在这里表现 了一个威武的骑兵来充当圣乔治,与拉斐尔的画上或者后 来法国画家安格尔的同名画上的圣乔治迥异其趣。战士正 在马上左顾右挡地刺杀这条恶龙,笔法具有速写性质,发 挥了画家善于以热烈的色调描绘动乱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使这场战斗充满激情。尤其是圣乔治的那匹马,画得极有 精神。
第五讲
巴洛克美术
1、酝酿与诞生
从16 世纪之后,欧洲美术进入了巴洛克时代。巴洛克美术全盛 于 17 世纪,影响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在此期间可说是英才辈出。 “巴洛克”一词名称由来说法不一,原指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含悖理奇怪之意。的意思。这个词最初是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理 论家用来嘲讽这种风格的贬义词,表示某些东西,其形状稀奇古怪, 装饰过分华丽,矫揉造作甚至不诚实。 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而现在, 这个词已经是一个褒义的词语了,被用来作为一个时代的标记,表 明整个时代艺术的主导风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 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 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 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 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
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荷兰-哈尔斯《吉普赛女郎》58*52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哈尔斯的肖像画完全摆脱了豪华奢侈和虚伪造作的旧俗, 冲出表现神话和宗教的题材范围,把描写对象推向广大的 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各种类型的人物。哈尔斯善于以敏 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技巧抓取对象在刹那间的动作表情, 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脸部特有的瞬间神韵。特别善于 刻划不同的笑脸,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因此有人称哈尔 斯为“笑的画家”。 《吉普赛女郎》就是画笑最出色的一 幅。 画家运用饱含激情的笔触,塑造一个性格爽朗、活泼奔
• 《苏珊 芙尔曼》
《纺织女》
在欧洲绘画史上,这 是第一幅直接描绘劳 动生活的油画。画上 是西班牙皇后壁毯织 造厂一个车间内女工 生产时的场景。这些 劳动女性形象的出现 ,说明了这位西班牙 画家新的审美意识的 觉醒。画家着重描绘 了前景的五个女工形 象,他用沉稳的笔触 ,着力表现她们健康 、丰满、美丽的背部 ,塑造了充满生命力 的真实的女性形象。 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 朴素自然的气氛,人 物关系对称,劳动细 节相互照应,明亮的 光线把前景上红、绿 、白、紫合成为富有 暖意的生活色调。
《舟发西苔岛》
《餐前祈祷》 夏尔丹
《铜水罐》 夏尔丹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 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 知。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 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 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 的主席,但同时也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动家 ,往往不经审判便将政敌送上断头台。为了 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 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 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十分厌恶 他残忍行为的夏洛帝· 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 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在画 面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 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马拉的胸口流出,他 的左手仍握着便笺,脸上露出愤怒而痛苦的 表情。构图中无情的水平线只用无力下垂的 右臂做突破,似乎失去任何挽救的希望。上 半部分空无一物,空旷而幽深,从左侧射入 的光线,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具有纪 念碑似的立体感。画面上没有繁多的色彩, 也没有复杂的缩短法,力求单纯,用他的画 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前读信的少 《窗前读信的女子》 女》风俗画
据史料考证,这是美术史上的第一幅静 物画。
《水果篮》 卡拉瓦乔
荷兰——霍贝玛 《米德尔哈儿尼斯大道》 103*141厘米 伦敦国立画廊藏
洛可可艺术
巴罗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
• 此画可以说是伦勃朗艺术和生活的一个重要转 折点。 此画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 群像。射手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仑(荷币),各自认 为自己理所当然地与别人占在同等的位置。然 而,伦勃朗却没有按照这些人的要求和趣味,把 射手们安排在豪华的宴会或欢快的娱乐中,去表 现每个人物的多少带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风姿,如 哈尔期常做的那样更没有把众多的人物并列起 来,仅仅作为肖像来画。 • 画家为了不便众多的人物捆塞在画面,对 构图进行了精心设计,尽量使每个人都能看见又 安排和错落有致,同时还使中心人物斑宁。柯克 中尉及副手极为突出。此画的光和色彩的表现 也是令人惊叹的。原画表现的是白天,因长期烟 薰,颜色变黑人们误称为"夜巡"。这幅杰出的艺 术佳作却满足不了枪手们的趣味而导致画家迅 速步入不幸之中!它引发了17世纪荷兰的艺术赞 助人的价值观与画家个人追求之间微妙的关系。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 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 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 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 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 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 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 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 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 ④崇尚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 爱,如浪 漫的爱、性爱、母爱等。
《夜巡》270*444厘米 阿姆斯特丹美术馆藏《班列柯克大尉 率领自己的枪队紧急集合》
佛兰德斯——鲁本斯《劫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222*209 厘米
• 《抢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作品取材于希 腊神话:宙斯和丽达所生的孪生兄弟卡斯 托耳和波吕克斯,一个善骑,一个善战, 英勇无敌,他们共同爱上了迈锡尼王的两 个孪生女儿。画中所描绘的是传统“抢婚” 情节。画面上人物和马匹扭动交错形成一 个艺术整体,大轮廓近乎圆形,构成一幅 充满生命运动的图案,在地平线上激烈地 滚动着。虽为“抢婚”,却没有暴虐和抗 拒,两匹雄健的高头大马,气势昂扬。以 浓重的色调衬托出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的 英勇强悍及两位裸体少女的 娇嫩柔媚。是 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 这是一幅英雄主义的画面,画家通过 塑造丰满强健的人体,通过构图复杂而激 烈的人物动势,表达了不可抗拒的爱情力 量。整个画 面充满热情、运动和生命力, 表明鲁本斯善于把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激情, 装饰性的夸张,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戏剧 性的艺术效果同真实感很强的表现手法结 合起来。 他塑造的人体具有强烈的韵律感, 在米开朗基罗式雄健的人体造型中,赞颂 人的生命力的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反禁欲 主义思想,同时也含有纵欲享乐的因素。
放的吉普赛女子——她披散着一头黑发,敞开着领口,脸
向着画外,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把一个无拘无束、什么 都不在乎的吉普赛少女的性格,表现得极其生动、准确。 画面色彩明快,笔触流畅奔放,具有被人称为“往画布上 扔颜色”的豪放画风,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一致的高度完美。
• 哈尔斯的肖像画完全摆脱了豪华奢侈和虚伪造作的旧俗,冲出表 现神话和宗教的题材范围,把描写对象推向广大的现实生活,表 现了当时各种类型的人物。因为哈尔斯嗜酒如命,那些常常光顾 酒店的下层人物都在哈尔斯的笔下出现。 哈尔斯善于以敏锐的观 察力和熟练的技巧抓取对象在刹那间的动作表情,表现出人物的 个性特征和脸部特有的瞬间神韵。特别善于刻划不同的笑脸,到 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因此有人称哈尔斯为“笑的画家”。 《吉普 赛女郎》就是画笑最出色的一幅。
艺术上是对意大利风格主义不满而产生的,到1630一1680年间达到盛
期。
艺术风格和形式:巴洛克艺术的风格是承袭自文艺复兴末期的矫饰主 义,着重在强烈感情的表现,强调流动感、戏剧性、夸张性等特点。
常采用富于动态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其风格趋向,多少
也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动荡局势、不安而丰裕的现实景象。
《蓝衣少年》描绘了一个衣饰华丽的贵族少年形象。 其实,这一模特儿原型并非贵族,而是画家找来一个 富有的工场主的儿子,庚斯博罗让他穿上蓝色华服, 扮成王子模样而画成的。庚斯博罗用奔放的笔触,轻 灵流畅地把少年那种倜傥风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 发挥了宝石蓝的光色作用。这新颖别致的蓝色调不但 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反而使人感到出奇制胜;这活泼、 跳跃的蓝色绸缎,这变幻莫测的衣纹、高光;这不落 俗套的蓝色调与含蓄、变换丰富的黄灰、蓝灰、绿灰、 红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对比 。这里最成功地方 是,画家用准确的色块再现了少年身上的蓝缎子织物 的质感和薄软感。整幅画的风格清新流利,色彩富有 节奏感,抑扬有度,从而使此画作成为十八世纪最杰 出的肖像画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上占了重要的一页。
谢谢观看
2014-12-15
美术鉴赏
17世纪--巴洛克艺术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艺术:从16 世纪之后,欧洲美术进入了巴洛克时代。巴洛克美 术全盛于 17 世纪,影响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在此期间可说是英才辈出。 “巴洛克”一词学者们公认为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合常规的,特
别是那些外形有疵点的珍珠”。还有人说它源出于意大利语barocco,
西班牙-委拉斯开兹《教皇伊诺森十世像》140*120厘 米
• 宫娥是委拉斯贵支晚期的一件重要作 品,描绘了宫廷里的日常生活。小公 主玛格丽特被描绘得既庄严又具有掩 盖不住的稚气,占据画面的中心的位 置。一名宫女向她跪献水杯,画面左 边是正在作画的画家本人。画家把自 己安排在这一颇具戏剧性的情节中, 使整幅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调。 他把绘画中表现的真实仅仅当做我们 凭借眼睛而看到的光与色的效果,而 且能够区分最为微妙的光的层次与色 的变化;他完善了“大气透视法”; 他还发现,我们的视觉在某一瞬间只 能聚焦于一个事物并保留一个模糊的 背景,并根据这一规律组织画面空间。
• 委拉斯开兹在罗马停留期间,受 到教皇伊诺森西奥十世的热诚欢 迎,画家为教皇画了肖像以表达 感激之情。为了再现教皇的个性 和权威,画家充分发挥了色彩的 表现力:火红的上衣与白色的长 袍形成纯净热烈的对比,更衬托 出人物面部与手部的光彩;华贵 的服饰显现出柔软的质感,在光 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尽 管画家想赞颂教皇,可是他那现 实主义的手法却无法美化教皇, 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专横跋扈、 阴险狠毒、内在空虚而外表自负 的教皇形象。
• 《蓝衣少年》是针对当时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第一任院 长雷诺兹的理论偏见而画成的。 一次,雷诺兹在给学 生讲授绘画技巧时说:“蓝色不能在画面上占主要地 位”。庚斯博罗得知后,表示蔑视这种“法规”,遂 用大量蓝色画了这幅举世闻名的《蓝衣少年》,借以 否定并挖苦雷诺兹的那一绘画观点。
•
英国-庚斯博罗《蓝衣少年》178*123厘米 肖像画 美国亨延顿美术陈列馆
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 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 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 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 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6.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