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公开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简洁的写法。
3、理解诗歌主题并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歌曲播放完毕)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梦回唐朝。唐王朝曾经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放包容的大帝国。但是,因为一场战乱这个大帝国从此走向衰亡,那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史八年给无数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一千多年的唐朝,和诗圣杜甫一起来到石壕村,去看看那时的百姓生活。(大屏幕播放动画《石壕吏》视频故事)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师:视频看完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叙事长诗《石壕吏》。(大屏幕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一)熟读诗歌
1、学生自读。要求:标出生字、难字读音。
2、听读诗歌,划分节奏(多媒体播放音频朗读)
提示:五言诗节奏一般是二一二或二二一,个别句子情况特殊除外。
3、学生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步读出感情。
4、同学互读。
5、检查朗读并评价。
6、全班齐读。
(二)理解大意
1、学生试译全诗,不懂的词语做上记号。
预设:逾(越过)走(逃跑)一何(多么)戍(防守)书(信)偷生(苟且活着)更(再)裙(衣服)
2、检查反馈。
三、复述故事,体会诗歌写作手法。
1、请学生复述故事
学法指导: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先找出记叙的要素,然后将要素组合起来。
学生动手,找出六要素:
时间:夜地点:石壕村人物:吏老妇起因:有吏夜捉人经过:结果:老妇被捉。
2、难点突破:理解作者是如何写事情经过的。
(1)请几位同学表演事情的经过。
(2)提问:第二节写到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说明“吏”和老妇都是说了话的,为什么第三节只写到了老妇人的话,吏没有说话吗
讨论明确:“吏”有说话,老妇人的话都是被差役逼问出来的。
(3)根据老妇人的话,猜测“吏”都说了些什么。
提示:先把老妇人“致词”的话有几层意思弄清楚。
明确:老妇:三男死二;孙幼媳寡;自请应役
差役:汝家有壮丁否尚有他人否如之奈何
教师提示:诗的第三节实际写了三问三答,藏问于答
提问:大家还见过这样的写法吗(如《寻隐者不遇》)
小结:由此看来,事情的经过是差役步步紧逼,一个劲地要老妇人交人,而老妇人则是苦苦哭诉,希望差役放过自己和家人。(板书:经过—差役步步紧逼,老妇苦苦哭诉)
(4)根据以上分析,复述故事。
四、默读诗歌,探究质疑
1、谈谈你对差役和老妇人的印象。
差役:凶恶、蛮横老妇人:不幸、痛苦
2、面对老妇人被抓应役这样的结局,诗人心情怎样说说理由
讨论明确:心情沉重从诗的结尾“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等句可以读出,“如闻”表明实际并没有人哭泣,只是诗人的错觉。因为诗人对老妇人的不幸充满同情,所以他觉得有人在哭。
3、诗人为什么不阻止差役抓人的行为呢
问题分解:(1)诗人当时在哪里
可能在旁边默默看着这一切
(2)差役为什么不抓他
他是官,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3)既然他是官员,为什么不阻止
联系当时战争的形势,前方战事对朝廷来说,十分不利,急需兵源,杜甫不可能不支持朝廷的正义战争,因为朝廷的平叛一旦失利,就会有更多像老夫人一样的家庭遭遇不幸。因此,虽然诗人同情老妇人一家的不幸,但在国家的大不幸面前,诗人能够选择的只能是舍小家为大家。
总结:一面关心国家的命运,一面同情百姓的遭遇。他的脉搏和着国家的命运一起跳动,他的心灵和百姓息息相通。这就是诗圣的情怀——忧国忧民。他的诗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那么真实、那么朴素,这就是诗圣之所以为诗圣的原因了。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诗圣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永远装在我们的心中。
五、唱读诗歌,品味诗歌之美。(播放视频文件《古诗新唱之〈石壕吏〉》)
六、布置作业:
发挥合理想象,将《石壕吏》改写成白话文故事。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