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在锂电池热失控机制研究的应用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近年来,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周期寿命使其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能源系统。
然而,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对其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建模以及防控措施。
首先,了解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对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高温、短路、过充和过放等异常条件下,锂离子动力电池可能发生热失控。
其中,高温是造成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高温会导致正极材料的结构破坏和电解液的分解。
此外,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进而引发电池内部温升,形成热失控。
同时,过充和过放也会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不平衡,进而引发电池过热。
针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机理,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建模方法,以预测电池在异常情况下的热行为。
其中,基于热传导方程的建模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该方法通过建立电池的物理模型,考虑电池的结构和材料参数,预测电池内部温度的分布。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电化学反应和热失控过程的建模方法,通过解析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方程,预测电池的热行为。
这些建模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电池的热失控机理,还可以为电池设计和系统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研究热失控机理和建模方法外,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是预防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事故发生的关键。
首先,应加强电池包的设计和制造,确保电池内部的隔热层和热敏传感器的良好封装,以提高电池的热管理能力。
其次,建立完善的监测与保护系统,及时检测电池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参数,当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和保护。
此外,开展合理的电池充放电控制,避免过充和过放,减少热失控的风险。
最后,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用户对电池安全的意识和应对能力,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综上所述,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要方向。
锂电储能系统热失控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锂电储能系统热失控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频发引起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和防控技术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将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在外部滥用条件下的热失控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和6个过程,分别是热失控早期、热失控发生期、火灾初期3个阶段和放热、产气、增压、喷烟、起火燃烧和气体爆炸6个过程。
整个演化过程各阶段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化学反应重叠交叉进行的。
因储能电站火灾与传统火灾燃烧特性差异较大,需根据其热失控演化过程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和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演化过程、监测预警技术、热失控抑制和灭火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展望。
锂离子电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频发引发了人们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性的极大关注。
锂离子电池是储能电站电能的能量载体,其电极体系组分具有很高的热危险性,封装成电池后其热危险性加剧。
2021年4月,北京丰台区储能电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两名消防员死亡,使得公众对储能电站的应用前景担忧。
近年来发生的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如表1所示。
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的火灾爆炸事故,主要是电池单体发生内短路后使得电池热失控起火燃烧,进一步热失控扩展到相邻电池,从而形成大规模火灾,在受限空间中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遇到点火源,又会发生爆炸。
尽管锂离子电池存在自引发内短路致使热失控的风险,但是概率很低,仅为百万分之一。
一般认为,热失控是在外部诱发条件如热滥用、电滥用、机械滥用下造成的。
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电池间会发生热失控蔓延,进一步引发大规模的电池燃烧,如图1所示。
图1锂电储能系统热失控演化过程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由热失控演化为火灾爆炸的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①电池在滥用条件下释放热量,产生可燃有毒气体;②热量和可燃气体在电池壳密闭空间内形成较大压力,打开安全阀后泄气;③高温泄气经过安全阀形成喷射火或形成大量高温可燃有毒混合气;④高温混合气在单预制仓储式结构中积聚,最后遇到点火源后引发爆炸。
大型磷酸铁锂电池高温热失控模拟研究
控,且环境温度越高,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时间越早,温升速率加快。此外,通过对热失控各副反应分解浓度分
析得知,未发生热失控情况下只发生了 SEI 膜和负极的分解反应,而正极与电解液的反应是造成电池热失控的主
通信作者:王青松,教授,主要从事火灾安全领域相关研究,E-mail:
pinew@。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期
梅文昕等:大型磷酸铁锂电池高温热失控模拟研究
203
that only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layer and anode occurred in the nonthermal runaway cases.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cathode and the electrolyte is the main cause of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f 109 A·h large-scal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wer batteries, and an oven thermal runaway model at six different temperatures (140 ℃ , 145 ℃ ,
要诱因。最后通过对比发生热失控和未发生热失控情况下电池的温度分布,发现未发生热失控条件下电池温度
分布均匀,而发生热失控时电池温度均匀性变差。同时发现高环境温度下电池的热失控更为剧烈,温度分布极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其核心动力源,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近年来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探究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发与扩展机理,建立准确的热失控模型,以及研发有效的防控措施,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发与扩展机理,通过建立精确的热失控模型,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将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分析热失控的诱发因素,包括电池内部短路、外部热冲击等。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热失控的扩展过程,包括热失控的链式反应、热量传递与扩散等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失控现象,本文将建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模型。
该模型将综合考虑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热传递、材料性能等因素,以揭示热失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影响因素。
通过模型验证和仿真分析,可以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旨在降低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优化电池设计、提升电池材料性能、加强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等。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有望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提升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机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电池内部的多个物理和化学变化。
理解这些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对于预防和控制热失控至关重要。
热失控的诱发机理主要包括电池内部短路、电池滥用、外部热源、材料老化和制造缺陷等。
电池内部短路:电池内部短路是热失控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电池内部隔膜的损坏、锂枝晶的生长或电池内部的金属杂质等原因导致的。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热点与趋势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热点与趋势摘要:当今时代,国家大力开发各种新型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电动汽车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其动力来源以锂离子电池较为普遍。
因具有自放频率低、能量高、使用年限长等特点,锂离子电池逐渐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首选。
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充电安全隐患、挤压碰撞致使损坏等一系列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科学应用是目前研发新能源电池应首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起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初步掌握了热失控的引发条件、蔓延过程和抑制防护方法,为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电动汽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热点与趋势引言2021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突破300万辆,标志着作为推行“中国制2025”的重点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商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但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其中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着火事故更是触目惊心。
这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为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制,首先需要明确其工作机理。
锂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构成。
商业化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磷酸铁锂(LiFePO4)、镍酸锂(LiNi2O4)、锰酸锂(LiMn2O4)和三元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和无定形碳,因正极材料而异,通常需要满足锂离子扩散条件,且成本低。
电解液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常用的有机溶剂如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甲酯等。
隔膜主要采用聚烯烃隔膜,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
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并在电解液中扩散至负极嵌入负极材料,电子在外加载荷作用下,从正极移动到负极。
《锂离子电池电热失控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锂离子电池电热失控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锂离子电池电热失控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研究历程 (1)12不同荷电状态下受热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 (3)参考文献 (4)1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研究历程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无污染的新型储能装置成为诸多领域的主要动力供应源,其在日常应用过程中会遇到的普遍问题即为电池容量的衰减致使的电池老化,导致容量衰减较为常见的因素有电池的长循环充放电、过充过放等,这由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工作原理决定。
在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工作中,对锂离子电池循环过充放电及电极材料的影响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长循环或者以较大电流充放电时会引起锂离子电池内阻发生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人为原因,锂离子的电池通常会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
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和过放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弄清电池在过充和过放过程中的热行为,而且可以加深对锂离子电池过充和过放热失控原因的认识,掌握失控发热的主要原因。
国内学者对过充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17年,叶佳娜[13]通过定量测定过充和热失控的临界条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电池过充和热失控的机理,为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顾宗玉等人[14]于2018年对锂离子电池在过充条件下的热失控爆炸事故进行了研究,选取了100%SOC、50%SOC和0%SOC的电池进行实验,得出了随着荷电状态的变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后的痕迹特征有很大的不同的实验结论。
2019年,朱晓庆等[15]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充电倍率条件下的行为特性。
结论指出充电倍率的增大会使锂电池热失控峰值温度及电压都升高,其研究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设计及如何管理电池故障提供了建议。
事实上,关于过充放电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国外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
2019年,Huang等[16]研究了不同的电池封装方式对锂离子电池过充电时的热失控行为的影响。
新能源安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及防护技术研究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及防护技术研究目录CONTENTS 01PART.ONE安全法规现状02PART.TWO热失控预警研究03PART.THREE整车应用Contents01P ART.ONE安全法规现状标准法规现状0201030704《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13)第一号修改单纯电动客车及混合动力客车应装配有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JT/T1240-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11.1 电池箱应配置具有热失控预警、火灾报警及火灾抑制功能的电池箱灭火装置。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06车长大于等于6m 的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应能监测动力电池工作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情形时报警,且报警后5min 内电池箱外部不能起火爆炸。
《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888-2014)第一号修改单纯电动公共汽车及混合动力公共汽车应装配有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关于申报第五十五批高级客车(含公共汽车)等级评定的通知》纯电动客车及混合动力客车应装配有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没有此项装置,不予评级。
《纯电动城市客车通用技术条件》(JT/T1026-2016)舱体内应配置具有高温预警及自动灭火功能的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标准法规预警+防护装置GB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5.22.3REESS 热事件(事故)报警如果REESS 将要发Th 热失控的安全事故时,应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例如:声或光信号)装置向驾驶员提示。
05热事件(事故)报警灭火药剂(七氟丙烷、六氟丙烷、干粉、1230、水…等降温作用药剂)交通部推荐标准2018年8月JT/T 1203-2018《混合动力公共汽车配置要求》6.3.1车载储能装置舱内宜安装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具有电池箱内部火情探测预报警功能。
032017年4月JT/T 1096-2016《电动公共汽车配置要求》电池舱内应配置具有高温预警及自动灭火功能的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动力锂电池热失控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
动力锂电池热失控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动力锂电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然而,动力锂电池在充电、放电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热失控会引起爆炸、火灾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研究动力锂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开发相应的保护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二、动力锂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动力锂电池的热失控机理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1.电化学反应的不均匀性动力锂电池内部有大量的电化学反应发生。
当电化学反应发生的不均匀时,会导致动力锂电池内部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热失控。
2.内部短路由于动力锂电池内部存在电解液、阳极、阴极等多种化学物质,当这些化学物质相互混合时会引起内部短路,从而引起局部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热失控。
3.高温环境下的不良影响由于动力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容易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这会进一步加速电池的自发反应,从而导致热失控。
4.外界物理因素刺激类似于汽车碰撞或摔落等物理因素刺激,可能会引起动力锂电池的机械性破坏,导致其中的化学物质相互混合,从而引起热失控。
三、动力锂电池的保护技术为了预防动力锂电池的热失控,一些保护技术已经研究出来,例如:1.隔热技术在动力锂电池上覆盖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动力锂电池的温度升高。
这可以有效地预防动力锂电池的热失控,提高其安全性。
2.热量吸收剂技术通过在动力锂电池的表面涂上热量吸收剂,可以将电池内部的热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缓动力锂电池的温度升高速度。
3.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可以监控电池的温度升高情况,并在必要时停止充电或放电过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充放电的速度,减缓动力锂电池的温度升高速度。
4.高容量放电技术高容量放电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动力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阳极、阴极等物质的容量,从而提高动力锂电池的放电效率。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动力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温度升高。
四、总结动力锂电池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eis电化学阻抗谱在锂电池热失控方面研究的作用 解释说明
eis电化学阻抗谱在锂电池热失控方面研究的作用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锂电池是当前最常用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存装置等领域。
然而,由于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热失控现象,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和性能下降,因此研究锂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和寿命预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锂电池热失控概念和危害,并梳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接着,详细介绍了eis(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电化学阻抗谱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概况。
然后,我们将讨论eis方法参数及数据解析技术。
最后,我们将分析eis在锂电池热失控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在热失控前期特征检测、寿命预测和可靠性分析方面的潜力。
最后,文章将给出结论总结并展望未来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探讨eis电化学阻抗谱在锂电池热失控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eis技术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增进读者对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的理解,并展示eis在寿命预测和可靠性分析方面的价值。
此外,我们还将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指导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
2. 锂电池热失控概述2.1 锂电池基本原理锂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之间的离子移动实现。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电解液中自由迁移,从负极通过电解液到达正极,并在正极与活性材料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实现了锂离子的储存和释放。
2.2 热失控的定义与危害热失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锂电池内部产生异常反应或不可逆反应而导致温度急剧升高的现象。
当锂电池出现热失控时,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对人身安全、环境和财产造成巨大风险。
2.3 热失控机理研究现状关于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材料层面的研究,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等。
这些材料的物化性质和结构对锂电池的热失控行为起到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材料特性和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热失控的机理。
基于Comsol的锂电池模组热失控仿真研究
基于Comsol的锂电池模组热失控仿真研究
程露;柳亮;叶国骏;唐琼
【期刊名称】《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6)1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纯电动车安全事故的发生,锂电池的热安全性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论文基于Comsol软件,对锂电池包建立集总模型,用外部试验测得的参数模拟内部电芯的电化学特性,研究电池包内部某一电芯热失控状态下,电池包其他电芯热失控状态以及整个电池包热失控蔓延的过程。
电池SOC即荷电状态,用来反映电池的剩余容量,研究发现SOC越大,热失控蔓延的现象越严重。
集总模型建模仿真结果显示SOC越小,电压下降的趋势也越明显。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程露;柳亮;叶国骏;唐琼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2.2
【相关文献】
1.模组箱体空间内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及其传播行为研究
2.基于气压信号突变探测的液冷型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预警研究
3.基于Comsol锂离子模组热失控及散热模型仿真
4.气凝胶毡抑制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研究
5.基于COMSOL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仿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MSOL Multiphysics对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模拟
COMSOL Multiphysics对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模拟仿真揭示了,放热条件可能导致热引燃。
在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过程中,安全设计与评估在预防热失控引起的着火等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使用模拟技术,如COMSOL Multiphysics来了解各种现象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评估电池的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建模的方法来测试在锂电池里的化学反应放热的安全性。
―如果释放的热量比由内部和外部放热产生的热量大,电池将会是热稳定的状态。
如果释放的热量少,温度就会稳步上升并导致热失控。
‖我们的模拟着眼于使用热分析来评估热失控条件。
考虑了三种放热形式:使用加热箱和加速量热仪(ARC)的外部加热化学反应(热降解反应,燃烧等)产生的内部热量,和热(热传导、辐射)。
如果释放的热量比由内部和外部放热产生的热量大,电池将会是热稳定的状态;如果释放的热量少,温度就会稳步上升,并将导致热失控。
在加热试验的模拟中,外部热源使用加热箱供热。
图1.活性材料的热化学反应DSC测量一种反应热模型当模拟化学反应产生的内部热时,有几个物理现象必须考虑。
首先,分离膜和电解质的热降解,这将影响电导率。
其次,负极的电解质反应,涉及多种反应,不能用单一反应来描述。
本研究中,反应分两步进行:固体电解质接触面(SEI)和通过SEI的负极电解质反应。
最后,在模型中也包含了正极电解质反应。
―COMSOL Multiphysics是电池分析的理想平台。
‖表1.分析条件(18650圆柱形电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在匀速升温的化学反应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来获得参数拟合的反应热模型。
图1显示的是一个DSC测量的例子,一个1小时温度升高的过程(5°C/分钟),其中正电极是LiCoO2,负电极是碳,电解液是一种碳酸乙烯(E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物。
从图一中DSC测量的结果看出,生热率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产生的热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引言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势。
然而,在长时间使用或异常情况下,锂离子动力电池可能会出现热失控的情况,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不了解热失控的诱发与扩展机理,不能有效地进行建模与防控,这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重大障碍。
一、热失控的诱发机理1. 过充电与过放电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引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充电会引起电池内部发生副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过放电会导致锂离子析出金属锂,形成锂枝和锂塑料,造成电池内短路并升温。
2. 电池内部短路电池内部短路是热失控的另一个主要诱发因素。
当电池内部发生结构破坏、电解液泄露或隔膜被破坏时,正负极之间会发生短路,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并且可能引发火灾。
3. 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如高温环境、机械撞击、震动和电池老化等,也会引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
高温环境会增加电池内部自发热的速率,机械撞击和震动会导致电池内部物质的移位和损伤,电池老化会导致电池内部结构和材料的退化。
二、热失控的扩展机理一旦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温度升高快速释放的大量热量将会导致热失控的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机理:1. 热反应的链式反应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是一个自加速的过程。
在高温下,电池内部发生的自燃和爆炸反应产生更多的热量,进一步加剧电池的热失控,形成链式反应。
2. 气体生成与扩散电池内部的热失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氢气和氧气等。
这些气体的生成和扩散会加速电池的扩展过程,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3. 热通道和热传导热通道和热传导是热失控扩展的重要机理之一。
电池内部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以及电池组的组装方式会影响热通道的形成与热传导的速率,进而影响热失控的扩展速度和范围。
三、建模与防控策略建立准确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模型是进行防控的基础。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一、本文概述1、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EV)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整车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安全。
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技术,对于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选择。
然而,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池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特别是在高温、过充、短路等极端条件下,电池内部的热失控反应可能会迅速扩展,导致电池起火甚至爆炸,严重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池安全问题的本质,为电池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通过建立精确的电池热失控模型,我们可以对电池的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估,为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研发有效的电池热失控防控技术,也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使得对其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才能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热失控问题的严重性和研究意义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节能的优势,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
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然而,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内部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热失控的风险。
锂离子电池内短路诱发热失控机制研究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易燃电解液和活性电极材料组成,在滥用条件下很容易引发电池自放热反应从而导致电池热失控甚至起火爆炸,这正是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不能杜绝的根本原因。
内短路是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成因,与过充、过热和外短路等电池热失控的成因相比,内短路造成的危害更大、监测和预防难度更大且更易发。
锂离子电池内短路的常见诱因有机械滥用(针刺、挤压和重物冲击等)、生产缺陷和锂枝晶生长。
为了进一步揭示锂离子电池的内短路机理,本文采用实验手段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针刺和锂枝晶导致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过程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使用实验和数值模拟对传统钢针针刺导致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池荷电状态、刺针直径和针刺速度等参数对电池温升的影响,并对电池内部各热源产热功率和刺针散热功率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传统钢针导致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过程中,刺针扮演两方面的作用,决定短路电流和散热。
一方面,刺针直径越大则短路电流和焦耳产热功率愈大;另一方面,刺针直径越大其从短路点散热的能力也越大。
针刺时电池极耳电压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电压的波动和回升是由短路电流突降导致的过电势造成的。
未热失控情况下电池内部的总产热量主要由短路点的焦耳产热贡献。
基于对传统钢针导致电池内短路过程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低导热系数和低电导率的聚甲醛材料制作的电池针刺测试刺针,并采用针刺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聚甲醛刺针和传统的钨钢针触发电池内短路时电池电热响应的区
别,比较了这两种刺针在电池内短路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差异。
电池热失控问题的研究
电池热失控问题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电池热失控问题也越来
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电池热失控问题的起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使用不当、过度充电、过度放电等。
当电池热失控时,它会迅速升温,甚至产生火灾,从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他们通过对电池材料和结构的深入研究,优化了电池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例如,他们在电池中增加了隔热层和温度控制系统,以防止电池过热和起火。
其次,科学家们还在电池用途方面进行了探索。
他们发现,一些应用场景下的
电池热失控问题比其他场景下的更加严重。
例如,锂电池在快速充电时容易热失控,因此需要控制充电速度。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新型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他们研究
出了多层聚合物电池技术,在电池热失控时能够自动隔离异常电池并防止火灾蔓延。
总之,通过对电池材料和结构的优化,以及对电池用途和新型技术的探索,科
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便利。
然而,电池热失控问题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特别是在充电时,尽量遵循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以防止电池热失控导致的危害发生。
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
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文章标题:深度探讨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在研究电池的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过程中,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1. 介绍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是电池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热失控的定义和原因入手,探讨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2. 热失控的定义与原因热失控是指电池在异常情况下产生过热、爆炸甚至起火的现象。
5.3ah 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是导致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研究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势在必行。
3. 温度仿真计算的原理温度仿真计算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池内部热失控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在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中,需要考虑电池的结构、材料参数、工作环境等多个因素,采用热传导方程、热对流方程等物理方程进行建模,以实现对热失控过程的准确预测。
4. 仿真计算的方法与应用在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等。
通过对电池的温度场分布、热流密度等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可以得出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的温度曲线、热失控时间等关键数据,为电池的安全设计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研究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的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充分考虑电池的材料特性、工作条件和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实验验证来不断改进仿真模型,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度探讨,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5.3ah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短路热失控温度仿真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新能源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和防护技术的应用
新能源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和防护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市场的锂电池应用情况及安全事故现状,并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状态的详细分析,给出了锂电池热失控监测的关键传感器选型和判定方法。
同时根据锂电池完全热失控状态下的热扩散机理,筛选出了最适合锂电池火灾抑制的有效灭火剂。
最后针对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提出了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和防护技术的必要性。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和防护、全氟己酮引言:在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动力锂电池迎来发展大机遇。
但是由于电池包电芯数量多、热失控诱因多,较长周期使用极易发生热失控,同时因电池包在车辆上的安装空间有限,高速工作时产生热量累积,会造成各处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池单体的一致性,降低电池充放电效率,严重时还将导致热失控,影响电池安全性与可靠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发生新能源汽车火灾560余起,2020年前三季度已达700起,其中动力电池事故起火占比70%以上,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加大,火灾破坏力也在成倍增加。
公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新能源城市客车承担着巨大的客流运输,一旦蓄电池系统出现自燃或爆炸,会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因此,锂离子蓄电池系统安全防控管理刻不容缓。
1.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技术目前针对锂离子电芯热失控的监测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监测电芯安全阀打开后释放出来的特征气体来实现的。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溶剂、隔膜和粘结剂多为有机物,导致电池热失控极易生成CO2、CO和烷烃类气体。
通过各气体组分浓度释放气体量之间关系可见,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气体主要为CO2、CO、H2和C2H4等多种烷烃,其中CO2、CO和H2三种气体占据总气体组分的绝大多数(图15a)。
更为重要的是,各气体组分浓度同释放的气体总量无关。
针对这三种常规气体我们通过分析对比选择其中一到两种作为锂电池火灾早期预警的特征气体。
正常大气中H2浓度小于0.8ppm,热失控时产生大量的H2,可以作为锂电池热失控早期特征气体监测,但是目前市场上用于H2检测的传感器非常少(以半导体传感器为主)而且价格偏高,不利于技术的推广;正常大气中CO浓度小于2.4ppm,热失控时产生大量的CO充斥在电池箱内,很容易超过200 ppm,环境的干扰因素很低,同时CO也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因此选择监测锂电池箱内CO浓度变化,是判断锂电池火灾最佳依据。
锂电池热失控条件下安全阀开阀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及结构优化
锂电池热失控条件下安全阀开阀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及结构优化1.引言1.1 概述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温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锂电池的热失控,进而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锂电池的安全性,安全阀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系统中。
本文旨在研究锂电池热失控条件下安全阀的开阀过程,并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来模拟和优化这一过程。
首先,我们将对锂电池热失控的定义和影响进行详细阐述,以了解锂电池在热失控状态下的行为特点。
其次,我们将探讨安全阀在防止热失控事故中的作用和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安全阀的功能。
在正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以真实地反映锂电池热失控状态下安全阀开阀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通过选择适当的仿真方法和合理的参数设置,我们将进行仿真实验,以获取与实际情况相符的仿真结果。
最后,我们将着重讨论现有安全阀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结构优化的方法和目标。
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合适的结构优化技术,我们期望能够改进安全阀的性能,提升其对热失控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安全性。
总之,本文将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及结构优化的方法,研究锂电池热失控条件下安全阀的开阀过程。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将为安全阀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要点: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它对于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思路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是文章开头的一部分,旨在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研究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其中,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文章的主题和研究对象;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让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目的部分明确了文章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提供了指导。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导读:锂电池的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组的设计、滥用条件有很大关系。
对于单电池来讲,安全性除了和正极材料有关,与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都有很大关系。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电池热失控都是由于电池的生热速率远高于散热速率,且热量大量累积而未及时散发出去所引起的。
从本质上而言,“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后温度升高,又反过来让系统变得更热。
不严格的划分,电池热失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图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第1阶段:电池内部热失控阶段由于内部短路、外部加热,或者电池自身在大电流充放电时自身发热,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到90℃~100℃左右,锂盐LiPF6开始分解;对于充电状态的碳负极化学活性非常高,接近金属锂,在高温下表面的SEI膜分解,嵌入石墨的锂离子与电解液、黏结剂会发生反应,进一步把电池温度推高到150℃,此温度下又有新的剧烈放热反应发生,例如电解质大量分解,生成PF5,PF5进一步催化有机溶剂发生分解反应等。
第2阶段:电池鼓包阶段电池温度达到200℃之上时,正极材料分解,释放出大量热和气体,持续升温。
250-350℃嵌锂态负极开始与电解液发生反应。
第3阶段:电池热失控,爆炸失效阶段在反应发生过程中,充电态正极材料开始发生剧烈分解反应,电解液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和大量气体,电池发生燃烧爆炸。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负极材料负极材料虽然比较稳定,但嵌锂状态下的碳负极在高温下会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SEI的分解;嵌入负极的锂与电解液的反应;嵌入负极的锂与黏结剂的反应。
常温下电子绝缘的SEI膜能够防止电解液的进一步分解反应。
但在100℃左右会发生SEI膜的分解反应。
SEI放热分解反应的反应式如下:尽管SEI分解反应热相对较小,但其反应起始温度较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负极片的“燃烧”扩散速度。
NCM三元锂动力电池热失控研究
NCM三元锂动力电池热失控研究涂超;黄清声;王伟;张绪洋;姚银花【摘要】为了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安全性,减少因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以电动汽车用NCM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三维热滥用模型,仿真分析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结果表明:炉温175℃,在5600 s时出现热失控.炉温为165℃,在7200 s时出现热失控;炉温为160℃时未出现热失控.自然对流换热的情况下,电池在10250 s时出现热失控,散热条件良好时未发生热失控.当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分解温度在170℃和200℃时,电池发生热失控.【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5【总页数】4页(P811-814)【关键词】三元锂电池;COMSOL软件;仿真分析;热失控【作者】涂超;黄清声;王伟;张绪洋;姚银花【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0 引言电动汽车以动力电池为主要能量源,其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动力电池性能影响[1]。
锂离子电池研发至今,相比于其他类型动力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较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诸多要求,应用越来越广泛[2,3]。
但是锂离子电池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高时极易出现热失控现象,引发安全事故。
热失控是指单体电池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电池自温升速率急剧变化,引起过热、起火、爆炸等现象。
热失控主要有机械触发、电触发和热触发。
机械触发是因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挤压、碰撞等发生短路,产生大量热,进而引起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热失控。
电触发是指电池在充放电过程由于发生过充过放现象而造成电池内部发生微短路,产生大量的热,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058
275
2009/11
240°C LiCoO2 LiFePO4 LiFePO4 LiFePO4 ARC J.R. Dahn LiCoO2
(9)
LiFePO4 LiPF6 EC/DEC Li
[Ni0.1Co0.8Mn0.1]O2 LiFePO4 LiBOB EC/DEC
ARC
LiFPO4 ARC
Current is going throuth aluminum foil
LixMO2/Decomposition + Reaction with Electrolyte, M = Ni, Co, Mn (450~1400J/g) Solvent + LiPF6 (250J/g) Anode SEI Decomposition (350J/g) 1 Separator Fusion (PE) (-190J/g)
1.0
145°C
200 (a) 150 100
5.8°C Overshoot
150°C Line Moli Measurement (3.7°C Overshoot)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with no chemically generated heat
Qchem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 2007 SEI
UL Test)(2)
BAJ (Blunt Nail Crush
Blunt Nail Crush Test Method
0.1 mm/s
The CT-scan of the tested cell shows the short was induced at outer layer/layers
060
Current (Amperes)
(a)
80
Calculation Experiment
275
2009/11
15 4.2 V 145 150 155°C 140 Qchem Qout 145~150°C 155°C 1.1 1.2 1.25 1.3 cm
155°C Qchem
0.9 145°C 1.1 cm
(e)
0.7M LiBOB EC/
100 10 1 0.1 10 1 0.1 10 1 0.1 10 1 0.1 10 1 0.1
(a) LiCoO2 (0.8 µm)
LiPF6 EC/DEC LiBOB EC/DEC
(b) LiCoO2 (2 µm)
dT/dt (°C/min)
(c) LiCoO2 (8 µm) (d) Li[Ni0.1Co0.8Mn0.1]O2 (0.1 µm)
DSC (mW/mg)
LiNi1-x-yCoxM2yO2
15 10 5 0 0
LiNi1-x-yCoxM1yO2
12 10
Heat Flow (W/g)
LiNi1-xCoxO2
Total Capacity = 180 mAh/g E = 1950 J/g Total Capacity = 150 mAh/g E = 640 J/g
Sony Sony 1991
PDA
(Thermal Runaway) (Nail Test) 18650 1200 mAh 2800 mAh 2006 (Forced Internal Short Circuit Test)
(1)
(Battery Association of Japan; BAJ)
50 160 150 140 130 0.75 (c) (b)
Cooling due to pressure vent opening
250 200 150 100
Temperature (°C)
Model
xi
0.50 0.25 0.10 (d)
50 0
Oven Tests
xf
0.05 0.00 0.50 (d)
Li/Binder Solvent
dT/dt, °C/min
10°C/min Scan Rate
1
NiCoO2 Mn2O4
10 1 0.1 60
100
140
180
220 T, °C
260
300
340
38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T, °C
ARC DSC
MCMB/SOLEF 6020 5%
100
25 20
Total Capacity = 180 mAh/g E = 800 J/g Total Capacity = 185 mAh/g E = 1200 J/g
200 Temperature (°C)
300
400
SOLEF 6020 5% DSC
(6)
300
400
DSC
(5)
MCMB
(6)
DSC
057
275
2009/11
R. Spotnitz
J. Franklin
2003
SEI 70°C
70°C SEI
(8)
85°C
SEI
(Self-heating Rat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ARC) (dT/dt, °C/min)
∆ H1 ∆H2 A2 DSC ARC J.R. Dahn 18650 LiMn2O4/MCMB 45 NEC Moli E1 A1 E2
z
0.16 0.14 0 2 4 6 8 Time (minutes) 10 12
(b) (d)
NEC Moli 18650 LiMn2O4/MCMB (a) (c) SEI (10) SEI
–z ∆H1 ∆H2 A e k T xn A e k T xie z Cm f + C 1 C 2
B B 0
2
125 100 75 50 (b)
60 40 20 0
Current Profile
–E1
–E2
x i
Qele Qout Qnet
Qchem
0.60 0.40 (c)
x f
0.10 0.05 0.00 0.18 (d)
(10)
40
80 120 Time (min)
160
200
E-One Moli 18650 LiCoO2/Graphite (11) 140~155°C
061
275
2009/11
10 Ah 0.5 C 10°C 1.0 C 10 Ah 10 Ah LiCoO2 100 Ah
100 Ah 100 Ah 15°C 3C
200 160 Temperature (°C)
2.
120 80 40 0
Effect of Cell Radius 0.9 cm 1.0 cm 1.1 cm 1.2 cm 1.25 cm 1.3 cm
200 150 100
E-One/Moli Oven Exposure Data 4.2 Volts 140°C 145°C 150°C 155°C
z
0.25 0.00 0 20 40 Time (minutes) 60 80
50 0 0
(b)
NEC Moli 18650 LiMn2O4/MCMB 150°C (a) (c) (d) SEI (e) SEI
8 6 4 2 0 -2 0
SOLEF 21216/5% MCMB SOLEF 31515/5% MCMB SBR_CMC/5% MCMB PTFE/5% MCMB
SOLEF 6020/5% MCMB
LiCoO2
100
200
300
400
Temperature (°C)
100
200 Temperature (°C)
Li[Ni0.1Co0.8Mn0.1]O2 1M LiPF6 EC/DEC
0.7M LiBOB EC/DEC (a~c) LiCoO2 LiCoO2
LiFPO4 Mn0.1]O2 LiCoO2 1M LiPF6 EC/DEC DEC
Li[Ni0.1Co0.8 LiFePO4 180°C Try & Error
I
Short cirucit between positive electrod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Case Aluminum Foil Electrode Wound Core Short circuit between foil and can I
Between positive electrod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7)
160°C
1000 100
q, W/g
SEI Decomp. NiCoO2 Decomp. LiC6/Binder
Li/Solvent Li/Binder Mn2O4 Decomp.
LiC6/Solvent Solvent Decomp.
10 SEI Li/Solvent LiC6/Solvent 0.1 LiC6/Binder 0.01 60
CT
UL
(3)
Forced Internal Short-circuit Test
Current is concentrated on the point
Nail Test
LixC6/binder + Electrolyte (1500J/g)
Thermal Runaway
Heat Generation
Heat Flow, W g-1 (exo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