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③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③

课题17: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标要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向瞭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

【知识梳理】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 2、O 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二)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 +、Na +、Ca 2+、氨基酸等。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四)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

二、三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图例比较三、主动运输的意义: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主动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细胞能主动地从外界吸收被选择的物质,供生命活动利用。

同样,细胞也能利用主动运输把新陈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

总之,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积累物质以及不断排出代谢废物,从而维持细胞组成成分的动态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一)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二)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载体数量。

(三)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1)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

(2)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全部参与物质的运输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四)影响物质运输速度的曲线分析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1)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高一生物跨膜运输知识点

高一生物跨膜运输知识点

高一生物跨膜运输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学科,而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跨膜运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跨膜运输是指生物体内物质在细胞膜上进行进出的过程,分为主动跨膜运输和被动跨膜运输两种方式。

本文将通过介绍主动跨膜运输和被动跨膜运输的原理和机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主动跨膜运输主动跨膜运输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运输的过程。

这种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常见的能源是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TP)。

1. 离子泵的运输离子泵是实现主动跨膜运输的一种重要机制。

细胞膜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离子泵,常见的包括钙离子(Ca2+)泵、钠离子(Na+)泵和钾离子(K+)泵等。

这些离子泵可以将细胞内的离子从低浓度区域转运到高浓度区域,以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平衡。

2. 膜上载体蛋白的运输膜上载体蛋白是一类能够实现物质跨膜运输的蛋白质。

它们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和运输特定的物质,常见的载体蛋白包括激活运输子(ABC输家蛋白)、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等。

这些载体蛋白通过与物质的结合来实现跨膜运输,从而实现细胞对特定物质的摄取或排泄。

二、被动跨膜运输被动跨膜运输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输的过程。

与主动跨膜运输不同,被动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主要依靠物质本身的浓度梯度驱动。

1. 扩散的运输扩散是一种常见的被动跨膜运输方式,它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由移动的过程。

扩散可以发生在细胞膜上的双分子层内,也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实现扩散运输。

2. 载体蛋白的运输除了在主动跨膜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外,载体蛋白在被动跨膜运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与物质的结合,载体蛋白可以帮助物质跨越细胞膜,并在浓度梯度驱动下实现被动运输。

与主动跨膜运输中的载体蛋白不同,被动跨膜运输中的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

三、其他跨膜运输方式除了主动跨膜运输和被动跨膜运输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跨膜运输方式,如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高中生物_高中生必修一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高中生必修一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提出问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

教学说明:设立问题情景,先将复杂的生物膜中磷脂双分子层单独抽离出来,单一去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三、物质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概念知识: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扩散相似,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学案思考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回答并总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概念。

教学说明: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再通过播放三种运输方式的flash动画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

2、比较分析:比较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区别。

组织学生分析填表,反馈和纠正,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填写。

教学说明: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爬黑板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用词的准确性。

3、讨论分析:进一步提出问题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组织学生讨论并绘制曲线(横坐标为影响因素,纵坐标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学说明: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制做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胞吞、胞吐通过播放变形虫摄食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胞吞、胞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回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并提问:分泌蛋白从内质网开始到分泌出细胞外一共穿过了几层膜?让学生加深认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入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叫自由扩散。

②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比较不消耗H不消耗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通式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无机盐、糖、【习题一】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D.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钾离子如图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向膜内转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④由膜内向膜外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据此作答。

【解答】解:A、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也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并非所有的小分子微粒都可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膜,A错误;B、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K+外流,A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B正确;D、大分子运输是胞吞或胞吐,④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习题三】正常人体血浆中K+浓度低于红细胞内K+浓度,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从02浓度高的血浆流入02浓度低的血浆,在其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氧气浓度变化对其吸收K+和葡萄糖速率变化的影响分别是()A.吸收K+的速率不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变B.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降低C.吸收K+的速率升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髙D.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高【分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氧气等气体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完整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完整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学习内容主要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及胞吐的主要特征和各自的区别。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所以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知识.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知识基础: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但还未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进行学习。

本节内容就是系统的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本节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并不难理解,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2、认知能力:高中生已达到一定分析处理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3)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2、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打破定势思维,实际问题实际解决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3)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1。

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五、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通过已知跨膜运输的特征推出跨膜运输的方式。

六、教学媒体:教科书、板书、PPT课件(包含flash动画)等.七、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引导法。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流程图十一、布置作业:本节课后习题及补充习题十二、板书设计: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定义特征2、协助扩散定义特征3、主动运输定义特征4、物质运输类型5、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表格)十三、课后评价:课后对本堂课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讲解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学生理解程度作评价。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上课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上课用)

细 胞 膜
水分子
O2、CO2、 水、N2
细 胞 内
乙醇、甘油 苯、脂肪酸、尿素
自由扩散
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如:水、氧气、二氧化碳、 甘油、脂肪酸、尿素、乙醇、 苯
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浓度差
正比
O2、CO2、
乙醇、甘油
水、N2 苯、脂肪酸、尿素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 体蛋白的扩散
50
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
细胞?
K+ Mg2+
0
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 Na+
K+ Mg2+ Cl-离子种类
细胞?
Na+ Cl-
细胞内
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 的?
细胞外
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进行。因为四种离子细胞膜内外的浓
度差较大,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
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
特点:
➢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不需要能量。
注意: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一种载体只能与一种
相应的如被:运葡输萄的糖物进质入相结红合细。胞也。就是说,不同的物
质需要不同的载体运输。不同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协助扩散
如 甘不相油H2同同、O、点点乙物C::醇O质① ②等2自 协等脂不运物由小助溶需质输扩分扩性要运散子的分散能输:,子量:方动不向需需力:要如要都高载载葡浓体体是萄度蛋蛋糖浓白→白进质度质低入协协浓差助人助度的红细胞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离子浓 度(mmol/L)如下
K+
Na+
Ca+
Cl+
红细 胞
150
26
70.1
74
血浆
5
144
3.2
111
(1)、红细胞中K+和Ca+的浓度明 显高于血浆, K+和Ca+ 进入红细 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这种方式的必
要条件是______载_体蛋和白______。能量
3、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的各种离子浓 度(mmol/L)如下
K+
Na+
Ca+
Cl+
红细 胞
150
26
70.1
74
血浆
5
144
3.2
111
2、红细胞中各种离子含量与血浆中 离子含量不成正比,这表明细胞膜 对进出细胞的离子具有 选择性 。
4、下图为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据 图回答(【 】内填上代号,横线上填上相应的 文字)
(1)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吸收葡 萄来自的方式是 【 乙 】 主动运输 。
典型的例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二、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特征:
1. 逆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具有特 异性)
3. 需要消耗能量 (ATP)
实例如:Na+ 、K+、 Ca2+、Mg2+等离子 通过细胞膜;葡萄糖、 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 细胞。
主动运输对生命活动的意 义
保证了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 要,主动地选择吸收需要的营养 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 害的物质。
自由扩散
运 输 速 率
协助扩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得因素,都能影 响主动运输,如O2浓度、温度等。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得曲线
•【巩固1】 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 得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得多少表示浓度得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得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得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解析 乙物质进入细胞就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一定 就是主动运输,要有载体蛋白得协助;C选项中甲进 入细胞就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只有主动运输才消耗 能量;D选项中甲物质运出细胞就是逆浓度梯度运 输,一定消耗能量。
•答案 A
大分子物质得运输
•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
•(2)A 试 管 加 入 一 定 量 得 活 性 蛋 白 酶 , B 试 管 加 入 ________高温下失活得蛋白酶。
•(3)一定时间后,分别取A、B两试管中得红细胞样 液制成1、2号临时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正常红细胞得形态。
•(5)分别在1、2号临时装片得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 在另一侧________,重复几次,一段时间后观察。
•在(2)中,蛋白酶处理细胞得目得就是________,设 置B组得目得就是________。
•在(5)中,实验得具体观察指标就是________。
•探究结论:若________,说明细胞对水得吸收需要 细胞膜上得水通道蛋白。
•若________,说明细胞对水得吸收不需要细胞膜 上得水通道蛋白。
•解析 依照课题研究得步骤及对照原则和单一变 量原则,不难做出回答。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扩散是沿着浓度梯度进行的,称为被动转运,包括自由扩散和辅助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

(如:o二)(2)辅助扩散:通过载体蛋白扩散进入和离开细胞的物质。

(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2、主动运输:有能量消耗,并且需要有载体的帮助进出细胞的方式。

(小分子物质、离子)3.内吞和外吞:大分子颗粒物进入和离开细胞的方式。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比较:1.小分子和离子进入和离开细胞的方式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到低浓度高浓度到低浓度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承运人吗不需要需要需要它会消耗能量吗不消耗不消费消耗举个例子o二、co二、h二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2.大分子物质和颗粒进入和离开细胞的方式(2)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3)条件:两者都需要能源消耗。

易错点拨:1.上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指传输离子或小分子本身的浓度,而不是其溶液的浓度。

2、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

3.内吞和外吞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像主动运输一样,内吞和外吞也需要能量供应。

如果分泌细胞中的ATP合成被阻断,胞吐就不能继续。

4、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不同物质分子的运输载体不同,即载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5.低浓度时,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速度比自由扩散快得多,因为细胞膜上有能与特定物质结合的载体蛋白。

6、主动运输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是一种对生命活动来说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7.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只会阻止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的运输,不会影响其他物质的运输。

8、若抑制呼吸作用,所有以主动运输跨膜的物质运输都会受到抑制。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载体
不需要
影响因素 物质浓度
需要
需要
物质浓度、 物质浓度、载 载体蛋白 体蛋白、能量
二、物质非跨膜运输方式: 1、运输对象:大分子物质 2、方式
胞吞和胞吐
(1)胞吞
实例:吞噬细胞 吞噬病原体;单 细胞动物(变形 虫、草履虫)吞 噬食物颗粒 特点:不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
(一)被动运输: 1、类型: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2、自由扩散 (1)定义: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 用进出细胞(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2)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3)实例: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 、乙醇、苯、尿素、性激素等脂溶性物质 等。
(4)影响因素:
2、特点: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需要能量
能量由ATP提供 ATP 酶 ADP+Pi+能量
3、举例:大部分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细胞 膜;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4、影响因素


a、物质的浓度
速 率
b、能量
c、载体蛋白的数量
运 输


物质浓度 能量
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
自由扩散
(2)胞吐
实例:抗体、消 化酶等分泌蛋白 的分泌 特点:
不需要载体蛋 白,需要能量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苯
水、甘油、乙醇
氨基酸、 葡萄糖、 核苷酸
氢离子、钠离子、 钾离子、钙离子、 氯离子、镁离子、
碳酸氢根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跨膜运输方式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跨膜运输方式

(《世纪金榜》P.40)
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比较
物质出入 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扩散 易化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主动转运 低浓度→ 高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小肠吸收葡 萄糖、氨基 酸、无机盐 等
举例
举例O2、CO2、 红细胞吸 H2O、甘油等 收葡萄糖 出入细胞
成面”是解决此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识标是基础。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
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坐标上的曲线,实际上是“横
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只有搞清楚图像表示
的意义,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分析并解答问题。
(2)明点是关键。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
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它们隐含
“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
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
本方式
【解析】选D。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被一部分质膜 包起来,然后这一部分质膜与整个质膜脱离,裹 着该物质运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的过程,该过程
C
)
解析: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是通过扩散方式(a 曲线) 运输的,不需要载体蛋白;方式 b 是易化扩散或 主动转运,二者都与载体蛋白有关,所以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 正确,抑 制呼吸对主动转运有影响。
【方法技巧】曲线坐标题的解题规律
凡坐标都离不开点和线,因此“识标、明点、描线、
D

A.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共34张PPT)

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 100 输进入细胞?
K+ Mg2+
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 50 输排出细胞? Na+ Cl-
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
Na+
K+
Mg+
Cl-
断的?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进行
课堂小结
物质跨膜运输 的方式(小分 子和离子)
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
顺浓度
协助扩散 梯度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胞吞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细胞
消耗能量。所以,被称为被动运输。
思考:
如果只有被动运输能满足 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吗?
资料:
(1)用人工膜进行实验时,在一般情况下,即 使膜两侧具备浓度差,钾离子不能通过人 工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果在这脂质双层膜 上,加上少量的缬氨霉素(一种蛋白类抗 生素),则钾离子便可以通过。
甘油、乙醇等脂溶性分子
设计实验证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 胞的特性
参考实验 原理:加热杀死的花瓣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细胞膜失去
了选择透过性,使花瓣里的色素可以自 由透出细胞膜外。












浓度差
耗氧量
浓度差
细 胞 内 浓 度
细胞外浓度
讨论!
时间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 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载体蛋白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应牢记知识点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二、应会知识点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

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应牢记知识点1、欧文顿(E.Overton)的发现和结论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习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习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H e a l t h S c i e n c e M a n u a l第15课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70~71内容,结合图4-7阐明被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2.阅读教材P71~72内容,结合图4-8阐明主动运输的特点,并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不同。

3.结合教材P72图示,了解胞吞和胞吐的特点。

[重难点击]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一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的过程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有两种方式,阅读教材P70~71内容,结合下图分析其特点。

1.对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完成下表(1)方式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2)方式2中,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3)下列物质中,以方式1运输的是①②④⑤⑥;以方式2运输的是③。

①O2和CO2进出肺泡②苯被鼻黏膜细胞吸收③红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④水分进出根毛细胞⑤胆固醇进入肝细胞⑥甘油和乙醇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2.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有很多,下面A、B是两种被动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和被运输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1)图A表示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

(2)图B表示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ab段的限制因素是浓度差,bc段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3)请在图C中画出被动运输的运输速率和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曲线。

答案如图所示小贴士载体蛋白具有以下特性—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1)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不同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2)载体蛋白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已达饱和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蛋白运载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增大而增大。

归纳提炼被动运输的影响因素(1)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物质运输速率主要取决于浓度差,也与物质分子大小和脂溶性有关。

(2)协助扩散的影响因素:除了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外,还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当载体蛋白达到饱和时,物质浓度再增加,物质的运输速率也不再增加。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媒介。

由于细胞膜是一个由脂质分子组成的双层膜,因此只有荷电的小分子和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其他高分子和水溶性物质难以穿过膜,因此细胞需通过特殊的通道进行物质跨膜运输。

本文将介绍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点。

1、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是指物质自然地从高浓度区移动到低浓度区的过程。

被动运输分为扩散和渗透两种方式。

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盐离子和水分子穿越膜的渗透。

2、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细胞通过消耗ATP等能量,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移动物质的过程。

主动运输分为单向和反向两种方式。

例如,钾离子和钠离子通过离子泵的单向主动运输,氢离子通过ATP合成酶ATP酶颗粒的反向主动运输。

3、膜通道和载体蛋白通过膜通道和载体蛋白也是细胞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之一。

膜通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通道,可以使不同的离子和小分子通过。

例如,钾通道可以使钾离子穿越细胞膜。

载体蛋白是一种膜蛋白,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特定的分子来实现转运。

例如,葡萄糖的跨膜转运就依赖于载体蛋白。

4、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溶质浓度不同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溶质浓度不同,细胞膜上富含离子通道、载体蛋白、能量酶和转运蛋白,可以自发或经过调节,使内外液质子浓度的维持和控制。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载体蛋白如氯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葡萄糖转运蛋白等,都可以调节细胞内外液溶质浓度的平衡。

5、其他跨膜运输方式除了以上几种跨膜运输方式,还存在一些细胞膜上比较特殊的跨膜运输方式,例如向叶绿体内或粒质体内输送物质的转运蛋白,和胆固醇和脂质类物质的运输。

6、跨膜传递的分子机制细胞内环境与外面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跨膜运输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方式。

通过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机制,为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阐明病理机制的重要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将两种溶液连通时,溶质分子会从浓度一侧像浓度一侧扩散。

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也有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

2. 、、分子很小,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它们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

当肺泡内氧的浓度大于肺泡细胞内部氧的浓度时,氧便通过作用进入肺泡细胞内部。

细胞内由于呼吸作用使浓度升高时,便通过扩散作用排出细胞,进入细胞外液。

像这样,物质通过的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3. 和一些的分子如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

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能够协助葡萄糖等一些物质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

4.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

细胞通过被动运输吸收物质时,虽然不需要消耗,但需要膜两侧的。

5. 、、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它们从浓度一侧运输到浓度一侧,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这种方式叫做。

6.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和细胞中,保证了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和对细胞物质。

7.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