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熔化和凝固 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 4.2 熔化和凝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4.2 熔化和凝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4.2 熔化和凝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标知识目标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并不神秘,人们经常使用科学方法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器材学生实验,六人一组。

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把蜡烛点燃,使固态蜡熔化;把熔化后的烛液滴在白纸上,使其重新凝固。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创设学生熟悉的探究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消除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热情。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调取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思考:固态的蜡为什么会熔化?液态的蜡为什么会凝固?思考后回答:改变温度,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用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理解物质的状态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xx-xx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4、2 熔化和凝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过程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将怎样变化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思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熔化和凝固》同步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熔化和凝固》同步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熔化和凝固》同步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解读】1、能区别物质的三种状态并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及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含义;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生活中的物理】1、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生活中吃到的冻豆腐煮熟后却变成了蜂窝一样的多孔状。

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制成的吗?2、我们知道: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现将一瓶冰水混合物置于恒温为0℃的冰箱中,那么这瓶混合物最终是一瓶水还是一瓶冰?【课前自主预习】1、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熔化,物质在熔化时要热量;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在凝固时要热量。

2、固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石英,铜,水晶属于;玻璃,沥青,蜡烛属于。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

3、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5、物质在熔化或凝固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就可以获得一组时间和温度对应的数据,以为横轴,以为纵轴描述的时间和温度得到的曲线就是熔化(或凝固)图像。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2、3、4、【知识要点突破】1、下列不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太阳将积雪晒成“流水”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泪”C、铁块投入炼钢炉中变成“铁水”D、食盐颗粒投入水中变成“盐水”解析:2、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A、冰、石英、玻璃B、食盐、石英、沥青C、冰、石英、食盐D、蜡烛、石英、松香解析:【自主学习探究】1、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地区冬天的最低气温可达—50℃,这里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用()A、酒精B、甲苯C、水银D、煤油解析:2、对冰水混合物加热的过程中()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D、只要还有冰,冰和水的温度就保持0℃不变。

解析:【思维学法训练】1、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解析:2、从右图的固态和液态变化图象中得出的信息:(1)(2)(3)解析:【自主学习反馈】1、2、3、4、我们来练习【自主学习测评】【基础三星演练】1、物质从变为叫熔化,从变为叫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熔化和凝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熔化和凝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熔化和凝固学案(新版)新人教版3、2熔化和凝固一、知识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知道冰的熔点是0℃。

4、会从图像上获得信息。

5、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二、课标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

三、相关练习: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2、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小火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4、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5、在冬季,汽车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混合液装入汽车的冷却系统,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较低的()。

A、沸点;B、凝固点;C、比热容;D、燃点。

6、小明在做一种物质融化的实验时,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44464848484950(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温度水时间变化的曲线:(2)、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的熔点是℃;(3)、该物质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点和凝固点。

3、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2、难点(1)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熔化和凝固图像,并从中分析出规律。

(2)理解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四、学习过程(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化成水、蜡烛受热变成蜡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成冰、铁水铸成铁件等。

(二)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2、猜想与假设:(1)可能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不断升高。

3、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秒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4、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注意:要使海波和石蜡均匀受热。

(4)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再记录 3 5 次。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蜡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数据分析(1)绘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

4-2熔化和凝固学案

4-2熔化和凝固学案
5、人们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6、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______乙盆水的温度。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学生独立完成
再让每组3号在黑板上画。
1组1号做1题
2组2号做2题
依次类推
六、教学反思:
凝固(1)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3)晶体凝固时的特点: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记住: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比较:熔化和凝固
晶体
非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温度不变
温度升高
吸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吸热


有固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
(4)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课本83页图4.2—2和4.2—3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得到奈和蜡熔化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5)讨论分析奈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3、总结熔化(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3)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图4—11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10.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4.2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4.2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4.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段为液态,温度升高.[生戊]EF段为液态,温度下降.[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精温度计.[师]回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温度变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规律.[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丙]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阅读P79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空中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2.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但是要注意,由于冰块吸热,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3.晶体.熔点是80 ℃,持续16 min.四、板书设计1.熔化和凝固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2.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五、课后练习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B.一定是液体C.可能是固体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E.可能是液体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4.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B.有少量水结成冰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5.下列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参考答案]1.答案:CDE解析:晶体在整个熔化(凝固)过程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为熔点(凝固点),那么在此温度下,晶体就既有可能是固体(也许正准备熔化或刚凝固完),也可能是液体(也许刚熔化完或正准备凝固),也可能是正在熔化过程中或正在凝固过程中.所以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体、可能是固液共存.2.答案: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冰是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 ℃,而房间的温度也是0 ℃,因此正在熔化的冰吸不到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解析:晶体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二是要不断吸热(或放热).要吸热(放热)发生热传递,必须存在温度差.而正在熔化的冰,温度是0 ℃,房间温度也是0 ℃,不能发生热传递,冰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继续熔化.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大试管和烧杯中均有碎冰.对烧杯加热的结果,烧杯内的冰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熔化后,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为0 ℃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没有温度差,不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4.答案:B解析:冰熔化过程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能吸热.而此题0℃水比-2 ℃的冰质量大的多,相互接触-2 ℃冰和0 ℃水有温度差,-2 ℃冰要吸热,温度最高达到0 ℃,不能再吸到热,不会熔化.0 ℃水要放热,少部分水就凝固成冰,所以有少量水结成冰.5.答案:D解析:萘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在图象上应当有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从图中看出,A、B两个图的曲线温度随时间连续升高或降低,是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选项A、B 均不正确.图C表示物质温度下降,说明此过程放热,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该晶体的凝固图象,选项C不正确.图D是萘的熔化曲线.固态萘吸热温度升高,在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直至全部为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选项D正确.●活动与探究[课题]液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内容]我们探究了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我们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没有熔点.我们还知道晶体也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对于同种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吗?怎么来加深对凝固过程的理解呢?[过程]提出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生甲]我们可以对实验进行观察、来加深理解.[师]要做好实验,就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制定可行方案第二:组装好仪器第三:仔细观察第四:做好记录第五:总结出规律这就要我们弄清楚如下问题:第一:按照课本图4.2—1组装好仪器,给海波和石蜡加热,等它们完全熔化后,再加热五分钟记下温度.第二:撤去酒精灯,第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并注意观察状态.第三:全部凝固后,继续记录5 min.第四:在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绘出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结果]1.撤去酒精灯后,海波温度不断降低,当温度下降到48 ℃时,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虽然还继续放热,但温度不变,直到完全凝固后温度才下降,这个现象表明,晶体在一定温度下凝固,在凝固的过程中都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且凝固温度(凝固点)与熔化温度(熔点)相同.2.撤去酒精灯,蜡的温度不断下降,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这一现象表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备课资料1.秦王的水晶宫两千多年以前,秦王建造了一座非常豪华的宫殿,里面有许多铜柱子,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气沁人,如同进了水晶宫,这是什么原因呢?奥妙就在这一根根铜柱子上面.原来,这些铜柱是空心的,盛夏来临时,就把冬天收藏在冰窖里的天然冰块装进铜柱里,我们知道,冰块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而且远远比其他别的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多,铜又是传热的良导体,当铜柱里的冰熔化时,铜柱从周围空气吸热,使整个宫殿里的温度大大降低.这些铜柱不仅支持着宫殿的屋顶,使宫殿显得豪华高贵,而且还是消暑降温的装置呢!2.我国固体熔化与过热研究进入国际视野“引发固体熔化的控制因素长久以来一直无法确定,最新的模拟计算成功将不同的观点统一起来.”著名物理冶金学家、剑桥大学罗伯特·卡恩(R·W·CAHN)2001年10月11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从晶体内部熔化”的论文,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金朝晖和卢柯博士等近期在熔化研究领域做出的研究成果.近一个世纪以来,熔化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人们想知道,为什么晶体发生熔化?是什么决定了晶体的熔化温度?在对熔化问题的研究中,林德曼(Lindemann)和波恩(Born)判据为大家公认.林德曼认为晶格原子的振幅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会引起晶格失稳并导致熔化.这一判据可以解释,晶体表面先于芯部熔化主要是因为表面原子振幅相对较大.而波恩则认为熔化是晶格刚性失稳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晶体的刚度不足以抵抗熔化.大块晶体的剪切弹性模量于熔点温度消失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由于这两种观点均具有合理性,熔化研究者也分别采纳了不同的观点,但却没有人注意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金朝晖博士等在研究晶体极限过热熔化的过程中,敏锐观察到由两种方法预测的晶体极限过热温度非常相近.为了弄清晶体过热熔化过程的控制因素这一基本问题,他们选择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理想晶体在高于平衡熔点20%的温度(按照绝对温标)开始熔化.在过热的理想晶体中,局部区域会自发地形成几十至数百个排列无序的原子组成的特征原子集团,随即这些原子集团会关联,合并进而诱发整个晶体的熔化.相关计算表明,理想晶体发生熔化时的弹性剪切模量减少到零,符合了波恩判据;而过热熔化时原子相对振幅的均方根统计平均为22%,大于平衡熔点时林德曼判据的12%,但理想晶体原子的表现却与实验中晶体表面熔化时相当,晶体表面熔化和内部熔化遵从相同的振幅判定规律.由此可见,针对理想晶体过热熔化,振幅判据和刚性判据是统一的.卡恩教授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最具有创新价值的地方在于:利用计算模拟不但可以计算整个系统的运动参量,还可以追踪局部原子的运动状态.并可以得出结论,由林德曼判据和波恩判据共同控制的晶格原子局域失稳是极限过热温度下晶体熔化的主要原因.该结论从原子层次上解决了熔化发生机制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林德曼”原子团为过热晶体中的液相均匀形核提供了条件,进一步验证了卢柯博士等提出的晶体熔化均匀形核动力学灾变理论.这些研究成果将晶体熔化的林德曼热振幅判据、波恩刚性失稳机制和动力学均匀形核失稳机制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过热晶体熔化的完整图像,大大深化了人们对晶格热稳定性的认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的资助下,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经过近七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由卢柯研究员领导的熔化研究小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相继在国内外高影响力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尤其是从1998年到2001年,《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先后发表了他们的三项研究成果:提出晶体熔化均匀形核动力学灾变机制,预测了迄今最低的晶体过热极限温度;首次实现了受限纳米薄膜的过热并阐明了薄膜过热的热力学原因;由模拟计算从原子层次揭示理想晶体的极限过热熔化过程,找出了已有熔化理论判据的内在联系.这些成果赢得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3.晶体的熔化在某一温度下,原本有规则排列晶体,吸收周围的能量,使固体分子产生剧烈的振动或转动,分子逃离原本的位置,使原来的结构破坏,而变成较散乱的排列,这个过程称为熔化.当纯固体加入杂质时,会破坏原本晶体分子的规则排列,而使分子间吸引力下降,所以熔化所需能量便会减少,因此造成熔点下降.我们可以发现:1∶4或4∶1混合的熔点比1∶1的熔化温度大得多,这是因为1∶1混合的化合物,分子的排列较规则,而1∶4或4∶1混合的化合物,可以把1的部分看成杂质,这样的分子排列会显得较不规则.但并不是每种化合物都是在1∶1的组成比例下排列最规则,必须视混合物组成分子的大小、结构来决定,另外作熔点检测的时候,注意一次不能填充太多化合物,大约0.05 mm即可,不然可能使测得的熔化范围拉大,填充更要紧密一些,否则若空气太多,能量都用来加热空气,造成能量浪费,compound也不可重复使用,因为此时熔化过的化合物,可能测的组成比例的化合物了,所以不可重复使用,尽管1∶1所测得的熔化范围较小,但毕竟是混合物,因此熔化范围不可能小到比纯物质还小,只是比另外二种比例的混合物来的小.4.物质有多少种状态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大量微观粒子构成的.当大量微观粒子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相互聚集为一种稳定的状态时,就叫做“物质的一种状态”,简称为物态.在19世纪,人们还只能根据物质的宏观特征来区分物质的状态,那时还只知道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初中讲物态变化,就是讲这三种常见的物质状态间的变化问题.气体物质处于高温状态下,原子、分子激烈碰撞被电离,或者气体物质被射线照射以后,原子被电离,整个气体含有足够数量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而且一般情况下正负电荷量几乎处处相等,这种聚集态叫等离子态.如果物质处于极高的压力作用下.例如压强超过大气压的140万倍,组成物质的所有原子的电子壳层都会被“挤破”,电子都变成为“公有”,原子失去了它原来的化学特征.这些“光身”的原子核在高压作用下会紧密地堆积起来(当然,再紧密也会有电子存在和活动的空隙),成为密度非常大的(大约是水的密度的3万至6.5万倍)状态,称为超固态.有些书籍把等离子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把超固态称为物质的第五种状态.进一步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去考虑,物态就远不止这几种了.例如,在固体物质中.有的其内部微粒呈周期性,对称性的规则排列,称为结晶态.而另外一些,如玻璃、沥青等物质,常温下虽然也有固定的体积,不能流动,但其内部结构则更象液体,称为玻璃态(非晶体).还有一些有机物质,能够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的光学特征,是介于液态和结晶态之间的状态,称为液晶态.很多物质在极低的温度下,会出现电阻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态;在极低的温度下,某些液体的粘滞性会完全消失,叫做超流态.在巨大的压力下,平时是气体的氢可以转变为具有金属特性的固态,称为金属氢态.天文学家发现,在宇宙中存在着比超固态密度更大的物质状态,例如组成中子星的中子态,还有密度更高的超子态,反常中子态、黑洞等等.由于反粒子,如反质子、反电子,反中子等都已被发现,有人预言在宇宙中会存在着全部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世界,但还没有得到证实.1998年6月3日,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发现者”号装载了一台磁谱仪,期望探测到宇宙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反物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制造的直径1200 mm、高800 mm、中心磁感应强度为0.1340 T的永久磁铁.总之,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去分析,物态的种类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会继续深入,更多的物态会被发现和被人所认识.有时同一种物质在某种温度和压力下,有几种不同的物态同时存在,例如水处在密闭的容器中,下部是水而上面是水蒸气,就是液态和气态共存的情形,其他还有固气两态共存,固液两态共存或固液气三态共存的情形.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物质,在温度、压强等发生变化时,都会呈现不同的物态,研究物态变化对于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及性质,对于研制新材料及新物质,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自然界里雨雪的形成,是很有代表性的物态变化过程.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升至高空与寒冷空气接触,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水.当温度下降,而又有凝聚核心的时候,变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而为雨.一滴雨点要比其中小水滴大上千倍,小水滴一定要在它的体积增大到很大时才会变成雨落下来.如果温度低于0 ℃,水汽在空中就可能形成雪.雪是结晶的水.水汽凝华而成的微小晶体叫水晶.当水晶在大气中随着气流上下翻腾,聚积起来变得足够大时,就成为雪花向地面飘落.雪花的形状多为六角形.也有针状、柱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某些雪花的直径可大于2.5 cm.雪花的大小取决于温度,温度越低,形成的雪花越大.由于构成雪片的结晶能反射光,所以雪片呈白色.当过冷水滴碰撞在冰晶(或雪花)上,则成霰,霰在积雨云中随着气流多次升降,不断与雪花、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层与不透明层交替的冰块,落到地面,这就是雹.地表面上的空气中含有水汽,当水汽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如果地表气温降到0 ℃以下时,则水汽直接凝结为固态,这就是霜.。

熔化和凝固学案

熔化和凝固学案

《熔化和凝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感受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会用图像描述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 知道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数值相同。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41-P43,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什么叫熔化?什么叫凝固?举例说明熔化和凝固的例子。

2.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时记录哪些数据?注意哪些问题?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叫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是什么?
【牛刀小试】:
1.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凝固。

. 2.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3.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4.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达到。

其液体凝固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下降到。

【自学质疑】预习了本节内容,还有哪些疑问,请写在下面的方框里。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4、2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合作探究:阅读课本81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温度/℃404244464848484850525455石蜡温度/℃404143454648505254565860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3、能用图象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根据图象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变化。

4、了解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2)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

2、难点(1)理解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但仍吸热或放热。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熔化和凝固图象,并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

三、知识梳理(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化成水、蜡烛受热熔化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结成冰、钢水浇铸成钢锭等。

(二)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1)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2)常见的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萘等。

(3)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2、非晶体(1)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2)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沥青、石蜡等。

(3)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在熔化过程中,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三)熔化和凝固图象1、晶体的熔化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2)分析: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

在熔化前,晶体温度不断升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继续升高。

2、晶体的凝固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2)分析: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凝固点。

在凝固前,液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结束后,温度继续降低。

3、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1)图象特点:图象中温度随时间不断变化,没有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

4.2熔化和凝固教案

4.2熔化和凝固教案


练 课外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 习 2、观察分析下面的图象,该物质的熔点是多少?AB 段、BC 段、CD 段、DE 段、EF 段、FG 段是什么状态?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怎样 变化?
4.2 熔化和凝固 板 1、定义 熔化(吸热) 书 固态 液态 凝固(放热)

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学生记忆课本列出 物的不同特 点进行分 类,发散学 生的思维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 的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 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 波在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如课本图 思考:EF 段是什么 4.2—5 甲 状态,温度怎样变
总结: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 化? FG 段呢? GH 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段呢? 培养学生查 询资料解决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学生看课本上的熔 实际问题的
课内练习: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2、冰的熔点是 0℃,则 0℃的水( A.是液态 C,是固液共存 课 B.是固态 D. 前三者都有能 ) )

3、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的是(
多媒体课件展示,配音乐:冰雪融化, 欣赏自然景观,感 象中的美妙 细雨绵绵,大雪纷飞,雾和雾散去,秋 受自然界中水的状 与和谐,增 霜,露珠,地上的水变干等。 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说出水的三态 变化,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一、 物态变化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 学生列举熔化和凝 让学生从生 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 固现象的例子 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 的过程叫做凝固。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活走向物 理,明确本 节课的内容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和主题 态变化 强对物态变 化的直观感 受

八年级物理上册4.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难点: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旧课复习】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___________ 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

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8℃;B、37℃C、36℃D、35℃【新课引入】我们知道物质有三种状态: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而物质所处的状态在条件变化时也会发生变化的。

比如:液态的水在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水蒸气,而在温度降低时它却可以变成固态的冰。

象这种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请同学们猜测物态变化可能有几种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物态变化共有六种,即: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4、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4、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是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难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像表示出来。

四、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温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0摄氏度,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2、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用于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看清它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二)自学预习1、阅读P.81.页“物态变化”第一自然段,知道: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而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叫做。

物质由态变成态叫做熔化,从态变成态叫做凝固。

2、阅读课文P.83——84.页,初步了解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以及发生熔化和凝固时与热量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1)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这类固体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例如蜡、松香、玻璃等,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这类固体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非晶体确定的熔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点。

非晶体确定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它的凝固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凝固过程中要热,但是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凝固过程要热,但是温度。

五、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图4.2—1中各仪器的作用。

(2)通过观看课件或光碟认识固体熔化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能认识到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利用图像分析问题;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能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重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难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二、课前检测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A图1BCD图23020℃甲乙3040℃三、学习过程【学点一】物态变化阅读课本81页,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什么?以水为例,请各举一例说明水的三种状态。

2、熔化是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3、思考: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吗?转化时是否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组内可交流)【学点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2、猜想与假设:(说出你的猜想并陈述理由)3、进行实验:阅读课本82页的内容,参照图4、2-1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注:该实验中用的是水浴法加热),实验物品从蜡和海波中选一种。

当温度升到40℃时,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

注意观察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蜡或海波的状态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简易方法:选用海波时,可在小烧杯中直接倒入开水,不需酒精灯加热,然后每隔30秒记录一次实验数据。

4.2熔化和凝固教学案

4.2熔化和凝固教学案

分析与论证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段物质处
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停止加热,熔化马上停止。

即熔化过程要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要达到熔点;
(2)要继续吸热。

例: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为什么?
,物质处于
,物质处于
,物质处于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
25℃;
如图右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放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在烧杯内冰块逐渐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
作业布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2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4、2熔化和凝固(复习)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复习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合作探究:【要点1】熔化和凝固【活动】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蜡烛油滴在纸上。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化。

说明: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熔化:物质从___态变为____态的现象。

如:冰化成水、炼钢厂将铁化成铁水。

凝固:物质从___态变为____态的现象。

如:水结成冰、钢铁厂的铁水变成铁制品。

根据数据和图像总结这两种物质熔化的异同点。

固体不同点相同点蜡烛(晶体)冰(非晶体)【总结】XXXXX:固体熔化需要吸热。

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晶体:有____________的固体叫晶体。

如:海波、冰固体食盐、水晶、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__________ 的固体叫非晶体。

如: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_____________的温度叫熔点。

____________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熔化需要_____,但温度_______。

(选填“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需要_____,但温度______。

、“不断上升”)【阅读】课本上一些固体的熔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3、水银、酒精、水在室温下都是液态,在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例题9】在对冰水混合物加热的过程中()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只要还有冰,冰和水的温度0℃保持不变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例题10】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B、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C、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D、水不会结冰【例题11】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例12〗如图试管和烧杯中都装冰,在烧杯冰没有熔化完时,试管内的冰______达到熔点,_____熔化。

4-2《熔化和凝固》教案

4-2《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四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课开始采用让学生自由上黑板写物质的名称,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参与中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学习本节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状态。

2、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从问题的提出、对问题的结论进行猜想和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分析、得出探究结论、评估与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

3、本节课内容多、难度大,要在一节课内完成熔化、凝固的所有实验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仔细的对熔化过程研究之后,运用创造学中的逆向思考法,与熔化过程进行逆向类比,从而得出凝固的全部结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了解了一种创造学的方法。

4、教学过程采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把讲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即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况。

又易于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流程简案教学过程实录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计”这节课,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投影出示复习问题)1、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0℃和100℃的?2、使用温度计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师:请同学们自由上黑板,每个人写出一种物质的名称,写在黑板的一角。

生:(争抢上黑板写出)水,空气、铁球、铜块、木头、酒精、氢气……师:请归纳一下这些物质都以几种状态存在?生:(讨论归纳)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说明:本节课此处采取让学生自由上黑板写物质名称的方法,在引起学生兴趣后,利用让学生自己归纳这一简单的问题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为学习本节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师:水是液态,它只能以液态存在而不可能为其它状态。

生:(讨论、反驳)不对!水可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或固态的冰。

师:对!不仅是水,其他物质也能如此。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固态与液态之间有几种物态变化?生:两种,即固态变液态、液态变固态。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4.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4.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花园二中物理讲学稿(二十四)年级:八时间:2010 11 22内容:二融化和凝固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三【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多媒体课件四【课堂导学】1(一).熔化和凝固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状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在这句话中,水结冰属于________现象,冰雪融化属于________现象.1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2 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应用:1寒冬腊月只能看见水结冰,却看不到冰化水.这是因为外界温度比水低的时候,水要向外________,由此凝固成冰.所以物质凝固时要___________.2 春暖花开后,冰雪才能消融.这是因为外界温度比冰雪高的时候,冰雪要从外界__________,由此熔化成水.所以物质熔化时要_____________.小结:.凝固________,熔化_________冬天在菜窖里放一盆水可以防冻,这是因为水结冰时要 ___________.”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熔化时要__________.(二).晶体如图所示,是观察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1.用外焰加热.2.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在实验中每隔0.5分钟要读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记在下面的表中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海波在熔化的时候,温度保持不变.像海波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_.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晶体.典型的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一个坐标轴,用横轴表示加热的时间,用纵轴表示物体的温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像法)2.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1)熔化前(AB段):此时物质状态为________,温度__________.(2)熔化时(BC段):此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__.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___.(3)熔化后(CD段):此时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温度 ___________在海波熔化的实验中,等海波完全熔化后,撤去酒精灯,使它慢慢冷却,再每隔0.5分钟读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可得到海波凝固的图象.3.晶体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1)凝固前(EF段):此时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_.(2)凝固时(FG段):此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_物质继续放热,但温度______________.(3)凝固后(GH段):此时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4.熔点(1)熔点: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凝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__.海波的熔点为____________,冰的熔点为______________.5.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达到其液体凝固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 ,二是温度必须下降到(三).非晶体如图所示,是观察蜡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在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蜡在实验中每隔0.5分钟要读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蜡的状态.记在下面的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蜡在熔化是温度继续上升,与晶体完全不同.像蜡这样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1.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__________的物质.2.非晶体熔化的图象3.非晶体凝固的图象非晶体熔化时继续_________,温度不断_________.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非晶体凝固时继续_________,温度不断_________.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五.【典型习题】1 .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是固体,水是液体C.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D.这是人的错觉2.在北方高寒地区,要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A.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小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D.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3.根据下表判断将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相比较,使用水银温度计的优点是【】A.测量的范围更大 B.能测量更高的温度 C.测量的数值更精确 D.以上三点都是它的优点4 .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
自学课本83-84页“熔点和凝固点”部分: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

然后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展示。

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问题3: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熔点
问题4: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非晶体凝固点。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问题5: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 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2 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3 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图4 是图像(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或凝固)
呈态。

7.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

8.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
温度。

9.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


(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3)这种物质固态时是什么名称?(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物理阅读
多孔的冻豆腐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为什么变得像海绵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

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 ℃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 ℃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 ℃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

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海绵一样。

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

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胀,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由于水在4 ℃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 ℃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 ℃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

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的江河湖海,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 ℃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把水缸冻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我国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乡
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

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现在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

那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

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

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方法保密了约300年,到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

1777年美国纽约大街上才有了冰激凌广告。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解暑食品是冰核。

直到清代,每当盛夏到来之际,北京大街上还有人卖冬天入窖保存下来的天然冰块冰核。

大约在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一种办法:先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冷冻室”。

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筒,每个小铁筒里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

然后把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筒放进“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

半小时后,小铁筒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

由于这种解暑食品很受顾客的欢迎,所以很快就在前门大街出现了专售冰棍的商店。

为什么把食盐放到天然冰里混合后能使水结冰呢?这是因为许多纯净物质一旦掺入杂质,它的凝固点就会降低。

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适量的食盐,就会因凝固点降低而融解;冰融解时要从小铁筒里的水中吸热,小铁筒里的水就会放热冻结成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