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英歌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宁英歌舞
一、什么是英歌舞
英歌舞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以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为故事背景,融武术、舞蹈、音乐、演唱于一身,兼具驱邪、祈福、娱乐、健身等功能的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二、英歌舞的起源
(一)来自外江戏
300多年前,外江戏(汉剧)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好汉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当时称为唱英歌。

后逐渐将“唱”的部分删去而保留其棒舞部分。

(二)少林寺说
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地主、官僚豪绅残酷欺压农民,为反抗压迫,群众借唱英歌为名练习武艺。

相传最早的是旱塘乡的一位农民,为反抗本乡的封建地主压迫,在其父亲的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

回来后,因慑于封建势力,不敢设馆传武,便把学到的武艺改编成英歌舞,传教于东、西、南、北、中五个门头。

久之,遂发展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英歌舞。

(三)秧歌说
主修潮州府志的清顺治潮州知府吴颖在其《潮州风俗考有载》: 农者春时,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

并说“秧”与“英”潮音相近,转而成“英”。

(四)傩文化说
1、英歌舞始终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

它总是在过年或民俗节日里演出, 只是在我们有意进行改造以后,成为了娱乐表演形式, 才可能随时进行表演。

在农村表演,要到各家登堂入室, 在各个角落喧呼跳跃, 直接目的就是要驱逐恶疫病疠之鬼, 祈求平安。

2、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 这是傩面具的进化形式。

英歌舞中除了几个主要人物被冠上梁山英雄身份而有固定脸谱以外, 其他都是鬼神的脸谱, 化装的原则也是愈凶恶、愈奇怪, 愈好。

可见其主要是用来驱鬼逐疫的。

3、领舞者说是时迁, 但脸谱却是黑白相间的鬼面, 而不是戏曲中已经定型的三花脸。

时迁手里拿的是条蛇, 有人硬说这是攻打大名府时用的火把。

这实在太牵强附会了。

水浒英雄中哪一个是以蛇为武器的? 其实蛇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是龙的基础。

潮汕地区在文化上与闽南是一个系统, 而闽字就是表示门内祭祀蛇的民族。

这是英歌舞中舞蛇的基础。

领舞者就是古傩中的蜞头。

4、英歌舞演员配合舞蹈动作发出的叫声, 一定要不像人叫的声音才好, 尖厉有力, 就是模仿怪兽叫, 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5、英歌舞后棚队中有一对戴面具的老人, 叫师公、师婆。

这也明显与梁山泊英雄没有什么关系。

而这正是傩舞中具有代表性的傩公、傩母。

三、英歌舞的表演形式
英歌队一般由前棚、中棚、后棚三个部分组成
(1)前棚
前棚,即英歌队伍整体组织中的前头部分,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大规模由108名年青
力壮的男子汉,化装为梁山泊起义部队的主力军的英雄好汉组成,小型的由24人组成,一般由36人组成,俗称36天罡。

皆武士装,其领头两人为指挥,即“头
槌”与“二槌”,“头槌”多为红面红须,装扮成为梁山人物秦明或关胜,以及黑面黑须装扮成为梁山人物黑旋风李逵。

和尚打扮的是鲁智深或武松。

其中还有两个男扮女装的为孙二娘和顾大嫂。

其他人物有九纹龙史进、猎户解珍等。

整个队伍中的2/3的人手握两节木棒,每节长尺余,敲击起舞,通过刚劲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现英雄事迹。

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进。

另外,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调整队形,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速齐地以优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编演表现攻城战阵的舞图形。

威武壮观,具有强烈的感人艺术魅力,给观众以振奋昂扬的感受,激发人们扮英雄、学英雄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2)中棚
中棚的演出节目,主要是表演一些剧性较强、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

其传统的完整表演节目有13个,都是以民间趣闻轶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编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两位扮演者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为中棚队伍开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听扬佛”,一至几人扮演和尚,手执佛尘说唱前进。

唱词内容多宣扬佛教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第三是否“牵猪蕸“,表演民间配种员的生计,属趣味性节目;第四层是”双摇鼓”,表演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小日甚一日杂生意,属闹剧;第五是“农夫扶犁下地“,则反映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艰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车”,取材民间传闻,反映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处境;第七是“钓鱼”,属反映鱼人生活情趣的说唱节目;第八是“桃花过渡”。

传统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第十是“和尚戏尼姑”。

属低级趣味的闹剧;第十一是“闹花灯”。

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边舞边唱的娱乐性节目;第十二是“妇女卖艺”,是反映民间艺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会”,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

中棚
十三个节目,内容丰富,需要众多的技艺双全的人才扮演。

一般情况下,比较难齐全地表演全部节目,便有选择地表演其中若干个。

(3)后棚
后棚,即英歌整体组织中的后头部队,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

这支队伍,一般由象征性的十六或二十四、三十六人组成,人数没有严格的数量要求,只求偶数。

一般阵容是72人,俗称72地煞,这支队伍的成员,轮番上场,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

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

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四、英歌舞的特色
(一)服饰
跟京剧中的紧身短打相类似。

其中前棚最前方的八人身穿戏曲服饰,后队则统一成整齐的黑色、黄色和红色。

(二)脸谱
舞者的化装脸谱是根据梁山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的。

如关胜(或杨志)红脸红
须,李逵黑须满腮、倒钩,鲁智深和尚装束,武松则为白脸。

色彩则是以白色打底,用红、绿、黑、白、银等颜色相间进行描划。

脸谱的特征是神秘、凶恶、恐怖。

(三)道具
英歌槌的来历。

后棚表演中为何以锄头、铁铲、铁叉为武器。

(四)音乐
前棚表演中配以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

中棚表演用潮汕方言进行演唱,配合动作表演。

后棚表演中配合锣鼓,为打武术表演和打斗场面造势助威。

(五)表演中的角色反串
在英歌舞表演中,虽然有孙二娘、顾大嫂这样的女性角色,但是这些角色仍然由男性来扮演。

这是因为古代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性不允许外出抛头露面,而且男女不允许同台表演;所以女性一般不出现在表演中。

五、英歌舞的文化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功能总是意味着满足需要,从最简单的吃喝行为到神圣的仪式活动都是如此。

”英歌舞这种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样可以与人类生活需要联系起来进行功能分析。

(一)人们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
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

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

姑娘们对他更有一种爱慕之情,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

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

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

这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这年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

所以,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

(二)是农耕社会的产物
在农耕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低下,靠天吃饭,人们往往把握不了自已的命运,只有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神明的保佑上,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子多寿、无病无灾。

英歌这一民俗文化形式正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每年的正月、八月,是农闲阶段,人们的文化生活很贫乏;又是家家一造的开端,寄托着一造的希望,因
此英歌舞也就应运而生。

英歌舞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响应,是由农耕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

(三)是神灵与宗族的结合
一年一度英歌舞的举办,有祭拜与表演的活动,这就需要组织机构来推动,
要先组成理事会,制定方案,筹集资金、抽调人力,支配各种社会资源,在隆重而又热烈的过程中,体现有关人员的一些特权。

英歌舞往往又和宗族联系在一起。

在普宁的乡村中,宗族组织比较单一,人们基本上是同祖同宗,同一姓氏。

英歌舞也是一种不同宗族群体的竞争。

此外,族中的长辈一般都是年事已高,不再从事生产劳动,组织英歌舞正是填补他们从劳动岗位退下来的位置,使他们有发挥作用的地方,因此,要维持老人的威望,要维护宗族的权威,通过组织英歌舞活动来调动和满足大家的心理需求是重要的方法。

(四)是民间娱乐的方式
娱乐是人们在紧张劳动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调适。

在年初,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是我国民间的传统。

在英歌舞表演的过程中,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有唱戏的、说书的、杂耍的、化装游行的、放焰火鞭炮的,不一而足。

(五)是音乐戏剧的舞台
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

慢板英歌节奏比较慢,带有古典宫廷式的特色。

中板的话它的锣鼓敲击法就简单一点,体现“力”和“势”的艺术美,比较潇洒,典型的就是排字英歌。

快板的话就是比其他两种的节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点紧凑,阵势的开合,动作的起伏,气氛比较热烈。

这些活动始终与潮州音乐相依相伴,交织在一起。

是古代保留下来的音乐“活化石”。

(六)是民间强身健体的平台
英歌的舞蹈、武术、拳术单打、对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击枪刺,刀枪剑戟等肢体运动,成为人们强身健体锻炼和表演的广阔平台,既锻炼了身体业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沟通。

这与动乱的旧社会人们为了防身而强行锻炼是截然不同的。

(七)是民间工艺之集成
工艺品的产生及技艺的提高,必须要有强劲的求为动力。

英歌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工艺品展示的过程,英歌舞对工艺品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方面功不可没。

各种各样的木偶“老爷”、香几、祭台,都是金漆木雕的上品,做工十分讲究;参加英歌活人员的服装也要用手工绣上虫鱼花鸟、珍禽瑞兽,在蜚声海内外的潮绣中,衍生出跟祭拜有关的“顾绣”行业;各式各样的脸谱中,无论是图案的彩绘,还是其工艺的制作,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

在四乡六里的英歌舞中,其实也是各种工艺水平的一种检阅、一种比赛,从而使各种技艺得到不断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