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叠前地震道集的FVO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兵红 , 吴国忱 , 郭念民 . 基于叠前地震道集的 犉 ( ) : 犞 犗 分析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2 0 1 3, 4 8 1 9 4~1 0 2 摘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地层吸收和薄层 滤 波 对 地 震 波 频 率 的 影 响 , 分析表明地层吸收和薄层时间厚度的变化 采用 S 变 换 时 频 分 析 法 提 出 了 F 都会引起中心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 。 然后从叠前地震资料出发 , V O 相对梯度 属性的概念 , 推导了地震波在吸收介质 中 中 心 频 率 与 炮 检 距 的 近 似 关 系 式 ; 通 过 分 析 不 同 吸 收 分 布 模 型 可 知, 所有吸收模型的中心频率随着炮检距增大向低频方向移动 ; 最后建立四种理论模型, 基于单程波动方程数值模 利用频率随 炮 检 距 的 变 化 关 系 提 取 F 拟的方法得到相应的叠前 CMP 道集 , VO 梯 度 属 性 。 数 值 算 例 分 析 结 果 表明了该法能有效区分较厚的吸收介质与薄互层介质 。 关键词 F VO 叠前道集 地层吸收 薄互层 梯度 中图分类号 : P 6 3 1 文献标识码 : A
0 1 3年2月 2
第4 8卷 第1期
· 综合研究 ·
文章编号 : ( ) 1 0 0 0 7 2 1 0 2 0 1 3 0 1 0 0 9 4 0 9
基于叠前地震道集的 犉 犞 犗 分析方法
何兵红 ① 吴国忱 ① 郭念民 ②
( 华东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山东青岛 2 6 6 5 5 5;②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① 中国石油大学 (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8 ) 4 1 0 0 0
。小波变
换的出现解决了短时窗 傅 里 叶 变 换 ( 窗口宽 S T F T) 。S 变 换 则 是 居 于 小 波 变 换 和 ] 1 2 短时傅里叶变换之间的一种时频分析方 法 [ , 与短
时傅里叶变换相比 , S变换的 G a u s s窗 函 数 的 宽 度 可随频率调节 ;与 小 波 变 换 相 比 ; S变换直接与频 率对应 , 在地震资料的时频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 用
关系方程 , 用以描述 地 震 波 传 播 速 度 和 频 率 之 间 的 关系 。 其中 与 地 层 吸 收 相 关 的 经 典 的 关 系 方 程 是 F u t t e r m a n
[ 1 6]
提出的频散关系表达式
ω 狏( ω) 1 1l ( ) n 1 = + ω <ω c 犙 ωc 狏( π ω c) 式中 : 为相 速 度 ; 狏( ω) ω c 为 参 考 频 率。 本 文 首 先 采
返回中文目录
8卷 第1期 第4
何兵红等 : 基于叠前地震道集的 F V O 分析方法
9 7
图 5 弱反射高阻抗强吸收模型反射特征
( ) 速度模型 ;( ) 顶界面反射系数 ;( ) 顶界面反射波频谱及震源子波频谱 a b c
2. 2 薄层滤波作用 地 震 记 录 是 震 源 子 波 与 反 射 系 数 褶 积 的 结 果, 在频率域表现为震源子波频谱与反射系数频谱的乘 积 。 反射系数频谱 亦 相 当 于 滤 波 系 统 , 地震记录是 可以通过 震源子波经过反射 系 数 滤 波 之 后 的 输 出 , 研究地震记录频谱变化 研究反射系数频谱 的 变 化 , 特征 。 反射 系 数 频 谱 一 方 面 受 反 射 系 数 大 小 的 影 响, 另一方面受反射 系 数 序 列 在 时 间 轴 上 的 排 列 的 影响 , 前者与界面两侧的阻抗差相关 , 后者与地层厚 界面两侧的阻抗差只影响 度有关 。 对于单一 界 面 ,
] 1 储层预测 [ 。
[] 并应用于裂缝发 育 方 向 预 测 ; 系, C a r l o s4 通 过 数 值
分析了吸收衰 减 介 质 中 地 面 地 震 资 料 峰 值 频 模拟 ,
[] 率随炮检距的 变 化 ; V a r h e s e5 推 导 了 井 间 地 震 中 g
峰值频率随炮检距 的 变 换 关 系 ; 地球沉积层可看作
[] 波F ) 梯度截距属性 VO 9 ( F r e u e n c e r s e sO f f s e t q yV
分析方法 , 推导了 地 震 波 在 吸 收 介 质 中 中 心 频 率 与 炮检距的近似关系 式 , 解决了在叠后地震资料中地 层吸收和薄层滤波作用无法区分的问题 。
地层 吸 收 导 致 地 震 波 能 量 衰 减, 一方面表现为 振幅减弱 , 相位延迟 , 另一方面表现为地震波高频成 分衰减远远大于低 频 成 分 的 衰 减 , 在频谱图上表现
图 3 速度模型
( ) 低阻抗模型 ;( ) 高阻抗模型 a b
Fra Baidu bibliotek
图 4 地层吸收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 ) 低阻抗模型顶界面反射系数 ;( ) 高阻抗模型顶界面反射系数 ;( ) 低阻抗模型底界面反射 系 数 ;( ) 高阻抗模 a b c d 型底界面反射系数 ;( ) 低阻抗模型底界面反射波频谱及子波频谱 ;( ) 高阻抗模型底界面反射波频谱及子波频谱 e f
[ 6] 是“ 地层滤波器 ” , 其中薄层滤波作用成为研究的 [] 重点 ; S u n等 7 讨 论 了 几 种 薄 层 组 合 的 反 射 系 数 谱
特征 , 推导了峰值频 率 与 薄 层 时 间 厚 度 和 反 射 系 数
[ ] 8 进 而 估 算 薄 层 厚 度; 谱之间的关系 , S h e n g 提出地
[ 2] 为频率峰值向低频方向移动 。Z h a n g 等 针 对 吸收
2 频率响应特征分析
地震信号 频 率 特 征 分 析 首 先 要 将 时 间 域 信 号
衰减介质推导了地震子波的峰值频率随传播时间和
[] 地层 品 质 因 子 犙 之 间 的 关 系 ; S h e n等 3 针对叠前
华东 )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科楼 C 座 3 : 1 5, 2 6 6 5 5 5。 E m a i l h b h 9 5 1 7@1 6 3. c o m 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 ( 本文于 2 最终修改稿于 2 0 1 1年1 2月1 5 日收到 , 0 1 2年1 0月2 6 日收到 。 本项目受国家 “ ” 项目 ( ) 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 资助 。 9 7 3 2 0 1 3 C B 2 2 8 6 0 4 1 1 C X 0 4 0 0 1 A)
[5 ] 的研究 表 明 , 地层中有气体时地震波 k i等 1 A 传播会发生频散现 象 , 相应地也存在多种形式频散
模型中第一层 与 第 三 层 速 度 皆 为 3 / , 4 5 0 m s 犙 值为 第二层速度 为 3 / , 5 0 0, 5 0 0 m s 犙 值为3 0。 对 于 无 衰 减介质 , 顶界面 反 射 系 数 为 正 且 与 频 率 无 关 。 吸 收 频率越低 , 速度降低越剧 衰减介质中发生速度频散 , 烈, 甚至小于上覆地层的速度 , 导致低频时反射系数 随着频率的 升 高 , 速 度 频 散 减 弱, 反射系数由 为负 ; 图5 。在该模型中低频反射系数绝对值 负变正 ( b) 远大于高频 , 反射波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 图5 ) 。 c 对于吸收地层底界面可得到相同结论 。
层吸收与 薄 层 调 谐 作 用 是 产 生 局 部 低 频 的 两 个 原 因, 薄层调谐作用的 影 响 甚 至 会 大 于 地 层 吸 收 对 频 但是文中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率的影响 , 本文基于叠前地震道集采用 S 变换时频分析方 法, 采纳 AVO 梯度截距属性分 析思 想 , 提出了地震
图 1 地层吸收对地震波传播影响的时频分析
( ) 弹性介质 ( ;( ) 强吸收介质 ( 低 犙 值) a 犙=∞ ) b
图 2 不同吸收分布模型示意图
( ) ) ) a HL H 模型 ;( b L HL 模型 ;( c MHM 模型
返回中文目录
6 9
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2 0 1 3年
返回中文目录
8卷 第1期 第4
何兵红等 : 基于叠前地震道集的 F V O 分析方法
9 5
转换到频 率 域 。 时 频 分 析 技 术 的 发 展 为 研 究 地 震 波的局部特 征 分 析 提 供 了 有 利 的 工 具 度不可调 的 问 题
[ 1 1] [ ] 1 0
( ) 地震波能量 的 衰 减 地 层 的 吸 收 衰 减 强 度 1 通常用地层的品质因子 犙 来 衡 量 , 储层中含有流体 时通常表现为强吸收低 犙 特 征 , 即地震波传播能量 、 图1 衰减严重 。 图 1 a b分别为地震波在完全弹性 介质 ( 和在强吸收介质( 低 犙 值) 中的 犙 值 无 穷 大) 对比图 1 可以看出 , 经过强吸收介质之 时频分析图 , 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 。 后地震波能量明显减弱 , ( ) 对界面反射 系 数 的 影 响 地 震 波 传 播 相 速 2 度的改变不仅影响 传 播 过 程 中 地 震 波 动 力 学 特 征 , 还会引起界面两侧 波 阻 抗 的 变 化 , 导致反射系数随 按照波阻抗与上 频率变化 。 以强吸 收 介 质 为 核 心 , 下围岩的关系有多种分布方式 。 本文抽取三种典型 高阻 抗 — 低 阻 抗 — 高 阻 抗 模 型 ( 分布模式 : HLH 模 型, 又称低阻 抗 模 型 ) 、 低 阻 抗—高 阻 抗—低 阻 抗 模 又 称 高 阻 抗 模 型) 、 中 阻 抗—高 阻 型( LHL 模 型 , 又称弱反射高阻抗模 抗 — 中阻抗模型 ( MHM 模型 , 型) , 其示意图如图 2 所 示 , 其中箭头所指地层为强 吸收介质 。 低阻抗 模 型 与 高 阻 抗 模 型 均 为 强 反 射 , 中 — 高 — 中模型为弱反射 。
()
用图 3 所 示 的 低 阻 抗 模 型 和 高 阻 抗 模 型 , 研究地 层吸收 衰 减 对 强 反 射 界 面 反 射 系 数 的 影 响 。 由 图4 吸收衰减介质中频散现象 a d可 以 看 出 , ~图4 严重 , 影响了界面两侧不同频率的阻抗值 , 反射系数 表现为频率的函 数 。 对 于 低 阻 抗 模 型 , 反射系数绝 对值随着频率的增大而 减 小 ( 图4 、 图4 ) ;对 于 高 a c 反射系数 绝 对 值 随 着 频 率 的 增 大 而 增 大 阻抗模型 , ( 图4 图4 ) ;而 界 面 两 侧 波 阻 抗 差 越 小 , 地层吸 b、 d 收的影响越明显 。 通过对比只考虑界面反射时地震 反射波频谱可知 , 对于低阻抗吸收介质模型反射波 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 ( 图4 ) , 高阻抗吸收介质模型 e 图4 ) 。 反射波主频向高频方向移动 ( f 对于 高 阻 抗 强 吸 收 模 型, 当界面两侧波阻抗差 较小时 , 表现为 弱 反 射 ( 即: , 反射系数 MHM 模 型 ) 由 于 地 层 吸 收 会 产 生 极 性 反 转 现 象 。 图5 a的 速 度
地震道集 研 究 地 震 波 的 吸 收 衰 减 与 传 播 路 径 的 关
1 引言
地震 数 据 中 含 有 大 量 的 储 层 地 质 信 息, 地震储 层预测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和检测油气藏的重要 手段 。 地震属性技术的研究促进了储层预测技术的 由于几何扩散 , 散 发展 。 当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 , 射、 地层固有衰减及在界面上的透射和反射的影响 , 地震波发生能量衰减 , 主要表现为地震波振幅 、 频率 和相位等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变化 。 叠前地震道集 物性及流体信息 , 人们基于 中含有更为丰富的岩性 、 叠前地震道 集 的 AVO 振 幅 属 性 做 了 大 量 研 究 , 这 也使得 AVO 分析技术在石油勘 探开 发 领 域 得 到 了 广泛应用 。 当储层中含有流体时表现出不同的地震 频率响应特征 , 有利 于 应 用 地 震 波 的 频 率 属 性 进 行
[ 1 3, 1 4]

岩性 、 地层厚度 、 局部构造以及流体充填等因素 通过影响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在界面上的反射 、 透射来改变地震资料特征
[ 8]
。 这些因素一方面影 响
另一方面也影响反射系数序列 地震波的传播过程 , 数值大小和排列 。 本研究主要从由于流体充填导致 的地层强吸收和地层厚度变化引起的薄互层滤波两 个方面讨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响应特征 。 2. 1 地层吸收作用 地层 的 吸 收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 即地震 波传播能量的衰减及对界面反射系数的影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