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分析4
舞蹈奔向阳光舞蹈作品立意
舞蹈奔向阳光舞蹈作品立意摘要:一、引言二、舞蹈作品《奔向阳光》的创作背景三、作品的立意与主题四、舞蹈编排的特点与创新五、作品的艺术表现与情感传达六、总结与评价正文:一、引言《奔向阳光》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通过舞蹈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编排,将阳光、希望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舞蹈作品《奔向阳光》的创作背景《奔向阳光》这部舞蹈作品诞生于我国舞蹈创作的黄金时期,汇集了一批优秀的舞蹈编导、舞美设计师和表演艺术家。
他们凭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打造了这部具有时代特色的舞蹈作品。
三、作品的立意与主题《奔向阳光》以阳光、希望、梦想为主题,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传达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作品中,舞者们用灵动的舞姿和丰富的表情,展现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四、舞蹈编排的特点与创新《奔向阳光》的舞蹈编排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了现代舞蹈技巧和民族舞蹈元素,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编导们还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作品中,使其更具特色和价值。
在音乐方面,作品采用了激昂、抒情的旋律,与舞蹈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阳光、积极的氛围。
五、作品的艺术表现与情感传达《奔向阳光》通过舞者们优美的舞姿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挑战,以及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作品成功地传达了阳光、希望、梦想等积极情感,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六、总结与评价总的来说,《奔向阳光》是一部具有深刻立意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舞蹈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赏析
赛
村一个农民家庭,德宏州民族
族
歌舞团著名民间舞蹈家,以表
表
演独特的孔雀舞而闻名海内外
外。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和云南舞蹈家协
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特邀代表。
傣族舞表演大师——毛相
傣族舞表演大师——毛相
金色的孔雀——刀美兰
刀美兰,女,傣族,1944年 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景洪市。傣族舞蹈表 演艺术家。云南省歌舞团, 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国舞 协副主席、云南省文联副主 席、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独舞《水》《金色的孔雀》《小 卜少》《赶摆》舞剧《召树屯与南木诺娜 》
雀之灵——杨丽萍
代表作品《雀之灵》
孔雀舞的传承
代表作品1《孔雀舞》
孔雀舞的传承
代表作品2《孔雀舞者》
孔雀舞的传承
代表作品3《孔雀飞来》
秘境之旅——碧波孔雀
代表作品4《碧波孔雀》
作为佛教“神鸟”的孔雀是 伴着佛法从印度舞动进中国的, 北达西藏,南抵云南。在小乘佛 教盛行的云南少数民族中,自然 形态的孔雀先期曾以神话传说扎 根于傣族的土壤中。
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者: 毛相——刀美兰——杨丽萍
傣族舞表演大师——毛相
毛相,男,傣族(1918~1986)
出
生在云南省瑞丽市姐相乡贺赛
金色的孔雀——刀美兰
代表作品《金色的孔雀》《水》
雀之灵——杨丽萍
杨丽萍,云南大理白族人。生于 1958年11月10日。1971年从村寨 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主演舞 剧《召树屯与南木诺娜 》里的孔 雀公主。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 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多 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 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 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
浅析舞蹈作品《心声》的民族风格特点-毕业论文
浅析舞蹈作品《心声》的民族风格特点摘要舞蹈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承载方式,在这种艺术形式中人们能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的变。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文明特点,也就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对于生活在高原地区、能歌善舞的藏民族来说,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信仰,藏族的舞蹈种类丰富,姿态优美动人,并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十届桃李杯上,优秀女生群体舞蹈《心声》是典型的藏族舞蹈,《心声》以优美的舞姿,以对藏族舞蹈形式和特征的生动再现,突出了藏民族的民族之美,再现了藏族人民的原始美和心灵美,用舞蹈的体态语言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的纪念绵延和民族魅力。
关键词:藏族;民族特色;民间舞蹈;舞蹈特色俗语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文明特点,也就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
藏民族是我国分布较为集中的民族,在藏民族生活的地区被外界称为藏区。
由此可以看出藏族文化的独特性,甚至能够形成并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和文明体系。
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作为文化的外显表达,对于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展现是全景式的,在舞蹈中,人们能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的变迁烙印在艺术中的痕迹。
特别是对能歌善舞的藏民族来说,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信仰,藏族的舞蹈种类丰富,姿态优美动人,并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各种舞蹈种类中,民间舞蹈和祭祀宗教舞蹈是两种主要的舞蹈形式,这与藏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有关,而这些也都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藏族舞蹈有着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舞蹈美学。
第十届桃李杯上的优秀群舞作品《心声》是较为典型的藏族舞蹈,再现了藏民族的原始美和民族美,用舞蹈的体态语言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的纪念绵延和民族魅力。
在《心声》这支舞蹈中,充分展示了藏族舞蹈的肢体动作特征和艺术审美,诸如“顺拐”、外开脚、踢腿等动作,通过这些腿和脚之间的协调平衡,营造出一种古拙淳朴之气;以飘逸的哈达营造出一种行云流水的流畅之美,这也是藏族舞蹈的精华之所在。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赏析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赏析这个学期以来我们看了很多的舞蹈作品,让我对舞蹈有了不一样认识,也开始慢慢的了解很多舞蹈知识。
我看到了很多很经典和美丽的舞蹈作品,《爱莲说》、《孔雀舞》、《最后一天》等等。
一直以来我都对芭蕾舞蹈充满了憧憬,觉得它是一种高贵、纯洁、美丽的舞蹈。
这个学期学习了一些芭蕾舞的知识后,对芭蕾有更深的认识,也改变了自己的很多的认识。
看了舞蹈《胡桃夹子》后让我更喜欢芭蕾了。
自己也搜集了很多关于《胡桃夹子》的知识。
《胡桃夹子》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92年创作的两幕三场芭蕾舞剧。
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
剧情是: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支胡桃夹子。
夜晚,她梦见这支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并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
后来,王子又把她带到糖果王国,受到糖果仙子的热烈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欢乐。
在一个洋溢着欢乐的圣诞气氛的家庭里,一个叫玛丽的少女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幸福地生活着。
这时候神父送给玛丽家一个胡桃夹子作为圣诞礼物,哥哥普里茨不小心将胡桃夹子弄坏了。
圣诞晚会结束后,玛丽把胡桃夹子带到了自己的卧室照顾。
但是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群老鼠和木偶们打起仗来,胡桃夹子作为队长率领伙伴们迎战。
玛丽吓得躲起来在一旁观战,看到胡桃夹子有危险,就把鞋脱下来扔向老鼠王。
最后,胡桃夹子终于打败了老鼠王,带着玛丽去了神奇的木偶国。
在木偶国用饼干做成的城堡里,大家正在等待着胡桃夹子和玛丽的到来,并为欢迎他们的到来准备了盛大的晚会。
这一切都是玛丽做的一场梦吗, 醒来后的玛丽,面对着胡桃夹子说出了心中的爱意。
胡桃夹子由此摆脱了魔咒,恢复了英俊的模样,他驾着白马马车接走了玛丽……在一个洋溢着欢乐的圣诞气氛的家庭里,一个叫玛丽的少女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幸福地生活着。
这时候神父送给玛丽家一个胡桃夹子作为圣诞礼物,哥哥普里茨不小心将胡桃夹子弄坏了。
圣诞晚会结束后,玛丽把胡桃夹子带到了自己的卧室照顾。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作品赏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舞蹈已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而成为了一种高雅艺术。
在现代舞蹈艺术中,每一段舞蹈作品都需要经过精细的打磨和审美的调整,才能展现出艺术家的雕琢之作。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一些舞蹈作品的赏析,并探讨这些作品所传递的艺术思想和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爱尔兰风格布鲁斯(Riverdance)爱尔兰风格布鲁斯(Riverdance)是一部由爱尔兰风格音乐和爵士风格音乐组合而成的舞蹈作品。
这部作品运用了极为饱满的爱尔兰音乐、快速的布鲁斯舞蹈和协调的身体动作,展现出了一种渴望自由和展示个性的强烈愿望。
在这部作品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生命力。
布鲁斯舞蹈的快速旋转、跳跃和身体摇摆,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和自由的呼唤。
而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慢板曲式,增加了爵士乐队的演奏效果,让作品更加流畅和连贯。
说到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我们不得不提到爱尔兰文化。
爱尔兰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地域上分为共和国和北爱尔兰,两地民族情况和文化背景也不同。
Riverdance作品中的音乐和舞蹈完美地诠释了爱尔兰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让人们能够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触摸到爱尔兰文化的独特气息。
第二部分:玛尔斯之舞(Boléro)玛尔斯之舞(Boléro)是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为一个芭蕾舞剧谱写的音乐,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作品之一”。
Boléro作品一开始相对缓慢,根据一个简单的旋律进行演绎,但后来逐渐建立了强有力的伴奏,最终在气势磅礴的歌曲结尾达到了高潮。
这首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几乎没有变奏。
不管是乐器还是旋律,都在一直重复同样的节奏。
但是,这种单调的重复其实在传达一种律动感,传达一种强烈的、动感十足的气息。
从舞蹈角度来看,Boléro作品中的简单旋律和重复的节奏意味着,舞者必须要寻找新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这种情感不能靠音乐来实现。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一、文化视角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在创作时,常常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古典诗词、民间音乐、传统戏曲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为作品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得舞蹈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情感内涵。
舞蹈作品《昆曲之韵》融合了昆曲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将传统的唱念做打表演艺术转化为现代舞蹈的语言,使得观众在观赏时不仅能感受到舞蹈的美感,更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二、艺术视角在艺术角度上去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则需要关注作品的编导、音乐、舞蹈形式和动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创作者们常常在舞蹈的形式和技巧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使得作品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点。
《红色经典》以中国传统京剧和当代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语言,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体验到舞蹈艺术的现代魅力。
三、情感视角从情感视角去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就需要着重关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情感共鸣。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通过抽象的舞蹈形式和极具张力的表演方式来展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触动观众的内心深处。
《雪域》通过挑战舞者极限的动作和肢体表达,展现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情感的释放,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深刻地感受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四、社会视角在社会视角上去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则需要关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的共鸣和思考。
《城市之声》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使得观众在观赏时感受到了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对于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赏析,我们需要从多个视角去理解和审视,不仅要关注作品所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更要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对社会的观察和反思。
相信随着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我们将在赏析中获得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体验。
舞蹈作品分析4
音乐:汪镇宁
服装:贾殿润、张玉华
舞美:仁德、启亮
首演:1院中国民间舞系
这是一个令人心坳又百转回肠的舞蹈作品,是当今中国舞蹈新生代中独树一帜的人物—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的成名作之一,收录在他最具影响力的舞蹈晚会《献给俺爹娘》中,他也因此而声名鹊起,一举轰动当代舞坛……
全剧分序幕“求索”和五场:“苦难”、“抗争”、“融合”、“逆发”、“诞生”。当大幕拉开后,具有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就让观众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美丽的法国巴黎。身处异国他乡的冼星海在塞纳河边起舞,他迷茫、困惑、思索、追求……这段舞的表演单纯质朴,流露出海外学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时空转换,星海从巴黎回到祖国大地,目睹日寇铁蹄下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星海高歌救亡歌曲,与热血青年并肩抗争。他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与船工一起击鼓扬桨。舞台表演区和纱幕后台区相配合,很好地开拓了艺术表演空间,既烘托了主要人物的活动,又展示了延安的生活场面。星海挥舞指挥棒,奏响时代和民族的强音,震天动地的《黄河大合唱》诞生了。舞剧结构的六大“板块”连接起来形象地再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忧国爱民,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创作《黄河大合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变化过程。
转而,乐声透出了亮色,分明显现了些许“喜气”。一群乡间的歌舞后生们围拢着,一位年轻的舞者,手中一条红绸潇洒飘逸地舞动在他们的中央。他犹如一架放电的机器,四肢发射着无限动能,“疯魔”样地舞蹈着,仿佛要将一腔热血全部“舞”尽。后生们呆看着,猛然间,也从心底爆发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激情,每个人都舞动起自家的绸条,让身体肆意流动,迸发出心灵的吼声。他们跳着、唱着,流着泪,穿过那老者,去找寻那属于自己的“生命境界”。此刻,台上台下,舞者与看客,全然地投人,统统“忘乎所以”了。
在动作的编排方面,编导很注意局部动作的挖掘。列如快速的上下耸肩,胯的闪动,脚的摆动。编导并没有把這些动作放大,而是以小来突出這些局部,以小来装饰和点缀,形成了动作的轻快、灵动,也使这个舞蹈的动作语汇更加丰富,舞蹈形象饱满、动人。也正是因为這些细小的动作所营造的动感之美,突出体现了孔雀的“神”。孔雀飞来了,美好的生活也到来了,人们欢欣的歌唱着。《孔雀飞来》是个情绪性很强的舞蹈,编导处处强调和突出这一情绪,在舞台的调度上,编导同样不忘这一目的。通过舞者多向度的调度,反映欣喜万分的的心情。通过这种调度,观者仿佛看到了傣家村寨的巨变,看到你们富裕祥和的生活,更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作品赏析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舞步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每个舞蹈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呈现了舞者的技巧和灵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赏析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作品。
这个舞蹈作品的名称是《梦幻之旅》,由一支来自某著名舞团的舞者演绎。
该舞蹈作品的主题是人类对梦境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通过舞者的姿态和动作,他们试图描绘出梦境的神秘与美丽。
整个舞蹈作品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第一部分是“梦的萌芽”,舞者们以柔和的动作和身体语言,展现了一个刚出现的梦境的初步感觉。
他们的手臂和腿部动作流畅而优雅,仿佛在引导观众进入梦幻之旅。
第二部分是“梦的冒险”。
在这一部分中,舞者们的动作变得更加活跃和有力,体现出他们在梦境中遇到的各种冒险和挑战。
他们的跳跃和旋转展示了他们对自身技巧的自信和掌控。
观众会被舞者们的精湛舞技所折服,并被带入梦境的奇妙之旅。
第三部分是“梦的幻境”。
在这一部分中,舞者们的动作变得更加流畅和神秘。
他们的身体似乎没有重力,仿佛在空中漂浮。
他们的舞步又快又慢,充满了柔和的转折和流畅的移动。
观众会感受到一种迷离和超自然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
最后一部分是“梦的觉醒”。
舞者们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柔和和慢动作,仿佛一个人从一个美丽梦境中慢慢苏醒的过程。
他们的动作逐渐变得平稳而温和,展示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
整个舞蹈作品以一个和谐而优雅的姿势结束,观众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触动和舒缓。
整个《梦幻之旅》的舞蹈作品充满了魔力和惊喜,让观众沉浸在美丽的梦境中。
舞者们的专业技巧和精湛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的身体语言和动作传达了对梦境的追求和渴望。
观众会被带入一个虚幻的世界,感受到舞蹈的美妙和艺术的力量。
总结起来,《梦幻之旅》这部舞蹈作品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展现了梦境的美丽和神秘。
舞者通过独特的姿态和舞步表达了对梦境的渴望和追求。
观众会被舞蹈中蕴含的情感吸引,感受到艺术的美和魅力。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的审视和诠释而创作的舞蹈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内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从多个视角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进行赏析。
从审美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以舞者的肢体动作为核心,通过舞蹈姿态的优美和舞蹈动作的协调与变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千手观音》中,舞者们以协调的动作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将观音菩萨的神圣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文化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通常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舞蹈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传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赞美。
《印象·刘三姐》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舞蹈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民间文化的致敬和传承。
从社会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经常以当代社会问题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探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课题。
《黄河大合唱》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背景,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勇敢和拼搏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变化。
从心理角度来赏析中国当代舞蹈作品。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常常通过舞蹈的形式抒发舞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启发。
《红色娘子军》以革命时期的女战士形象为主题,通过形态丰富的舞蹈表现手法,描绘出女性在革命征途中的坚定和勇敢,唤起观众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和敬意。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给人们带来了广泛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通过从审美、文化、社会和心理的不同角度对中国当代舞蹈作品进行赏析,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并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趋势和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参考文献
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参考文献引言: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身体的舞动和肢体的表达,传递着情感和思想。
中外舞蹈作品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赏析中外舞蹈作品,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中方舞蹈作品赏析1. 《千手观音》《千手观音》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部代表作,通过千手观音的形象,展现了人类的坚韧和美丽。
舞者们齐心协力,身体和手臂的协调配合,展示了人类的团结和力量。
这个作品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感人的情感,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2. 《黄河大合唱舞蹈版》《黄河大合唱舞蹈版》是中国民族舞蹈经典之一,以舞蹈的形式演绎了中国人民在抗战年代的英勇奋斗和团结一心。
舞者们用舞蹈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外方舞蹈作品赏析1. 《天鹅湖》《天鹅湖》是俄罗斯著名舞蹈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被誉为舞蹈界的经典之作。
通过美丽的舞蹈形式和优雅的编舞,展示了爱情与悲剧的交织。
舞者们的身姿优雅而流畅,舞台上的天鹅群像一幅绘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震撼。
2. 《雷鸟》《雷鸟》是美国现代舞蹈先驱玛莎·格雷厄姆的代表作之一。
舞蹈家们通过动作的力量和身体的张力,展示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追求。
舞者们的肢体语言富有张力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结语:中外舞蹈作品展示了不同文化和艺术风格的碰撞与融合。
通过舞者们的身体表达和舞蹈形式的展示,这些作品不仅传递了情感和思想,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在赏析中外舞蹈作品时,我们应以人类的视角来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体验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1.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2007). 《千手观音》[舞剧]. 北京人民大会堂.2.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77). 《天鹅湖》[舞剧]. 圣彼得堡玛丽insky剧院.3. 玛莎·格雷厄姆. (1932). 《雷鸟》[舞剧]. 纽约92街Y剧院.。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雀之灵》是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女子独舞。
以下是有关这个舞蹈的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雀之灵作品赏析1跟谢婉莹笔下卡拉玛和拉达的印度舞不同,杨丽萍的孔雀舞没有湿婆罗,没有铜灯台,舞台上空无一物,黯黑一片。
不过,没有布景的布景,自有其妙处--它给观赏者留下了虚拟想像的广阔空间:你可以说,那里是云南的香格里拉,那里是云南的西双版纳;你还可以说,那里有凤尾竹、孔雀树、蝴蝶会,那里有筒裙蜡染、傣村苗寨、竹楼佛塔……那是一派旖旎的热带风光。
在射灯的追踪照耀下,杨丽萍携着袅娜的剪影,缓步走到舞台中央,立即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她的左手:手臂举成孔雀的颈项;手掌拢成孔雀的头颅;食指与拇指捏成孔雀的嘴巴;中指、无名指和幺指翘成孔雀后脑勺上的三根髻羽。
她的右手提起裙裾,仿佛孔雀开屏。
头胸、腰臀和胯腿扭成了“三道弯”,这是傣族孔雀舞独特的造型。
她翩翩起舞了:或站或蹲,或跪或伏。
跟谢婉莹笔下卡拉玛和拉达的印度舞相同,杨丽萍的孔雀舞也以长眉妙目、纤手柔腰作为妙曼的舞蹈语言,也有漫步旋转,也有抖臂翘脚,也有扭胯提臀,也穿艳丽的裙裾。
不过,杨丽萍后髻上插了一根孔雀的翎毛,身上穿著一袭落地的白色连衣裙--绣有水滴状的金圈圆眼,一提起展开就如同孔雀的尾羽开屏那般漂亮。
这舞蹈也配动听的音乐。
不过没有碎繁的铃声,没有疾骤的鼓点。
一小段女声哼鸣后,葫芦丝、竹笛、小提琴和吉他之声交错响起,旋律悠扬舒缓,幽远恬静。
杨丽萍给观众欣赏到的是那么一只孔雀:她独自在静僻的森林中散步、饮泉、戏水、沐浴、梳羽、晾翅、抖翼、开屏、翻飞、翔舞,无拘无束,安逸悠闲。
搔首弄姿、迎风挺立、跳跃旋转、振翅翱翔几个舞段,就像一块块磁铁,把观众的目光完全吸引过去,使之停留在那模拟头颈的左手上,投射在那模拟翅膀的双臂上。
指腕细腻的张翕蜷舒、肘臂柔韧的'扭颤摇蠕,腰胯风致的拧挪提纳,酥软无骨,最令人叹为观止。
舞蹈渐渐进入高潮,音乐节奏随之急迫:但见杨丽萍倏尔捏起裙摆大幅度奋力甩动,疾速旋转。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作品赏析舞蹈作品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音乐来表达情感、故事和艺术观点的艺术形式。
它以独特的方式传达着舞者们的思想和情感,给观众带来享受和启发。
在本文中,我将针对几个著名的舞蹈作品进行赏析,以展现其独特之处。
一、《天鹅湖》《天鹅湖》是一部经典的芭蕾舞剧,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
它以浪漫的故事情节和精致的舞蹈动作而著名。
舞剧通过黑天鹅和白天鹅两个角色的对比来展现爱情和自由的主题。
黑天鹅代表着诱惑和欺骗,白天鹅则象征纯洁和善良。
舞者们通过柔美流畅的舞蹈动作和优雅的身姿,传达出爱情和自由的矛盾与冲突。
这部作品结合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配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二、《江南》《江南》是一部中国现代舞作品,由中国著名编舞家李宏编创。
这部作品以江南地区的田园风光和民间文化为灵感,以舞者们的身体语言展现出江南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舞蹈动作灵感源自于稻田、渔船、婉约女子等元素,通过舞蹈的流畅性和优美的形体将江南的自然美和浪漫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舞蹈作品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主题,使观众们为之动容。
三、《火鸟》《火鸟》是一部由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
它以俄国民间故事为基础,讲述了火鸟帮助一个青年战胜邪恶魔王的故事。
这部作品融合了神秘、狂野和浪漫的元素,通过舞者们的舞蹈动作和形体展现出战斗、爱情和胜利的情感。
其中最著名的是火鸟角色的舞蹈,舞者芙妮普卡以她优雅的身姿和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征服了观众。
整个舞蹈作品将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力完美结合,给人以震撼和感动。
四、《断头台上的人》《断头台上的人》是一部著名的现代舞作品,由法国编舞家皮纳·鲍什创作。
这部作品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舞蹈和肢体语言展现了死亡的主题和人类对死亡的思考。
整个舞蹈作品运用了现代舞的抽象手法和肢体表现,既具有力量感又兼有柔和与流畅的特点。
舞者们通过肢体的表达和舞台上的道具和装饰,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哲学思考和审美冲击的世界。
民间舞舞蹈作品分析报告
民间舞舞蹈作品分析报告
民间舞蹈作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特色,它承载着民间传统、历史故事和民族风格。
本文旨在通过对几个典型的民间舞蹈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艺术特点、故事背景和表现形式。
作品一:《苗疆舞曲》
《苗疆舞曲》是苗族传统舞蹈作品之一,舞曲节奏明快,动作矫健有力,充满
了苗族人勇敢坚韧的性格特点。
在舞蹈中,舞者们手持银铃,身穿苗族传统服饰,跳跃起舞,展现出苗族人生活中的欢乐与活力。
整个舞蹈过程中,舞者们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敬,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作品二:《广场舞》
广场舞是中国城市社区中非常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群众性和社交
性特点。
广场舞的舞者们常常聚集在公共场所,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展现出一种简单快乐的舞蹈风格。
广场舞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城市居民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广场舞,人们能够减轻生活压力,增进社区间的友谊,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作品三:《黄梅戏舞蹈》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其独特的音乐与舞蹈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
喜爱。
黄梅戏舞蹈以细腻的动作、柔美的舞姿和丰富的表情展现了不同戏曲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在黄梅戏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身体的表达和手势的展示,将戏曲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通过对以上几个典型的民间舞蹈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舞蹈作品的
丰富多彩和深厚内涵。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化传统的传承,更是人们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的具体体现。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间舞蹈作品的魅力所在。
生命的厚度·灵魂的敲击——舞蹈作品《银塑》分析
生命的厚度·灵魂的敲击——舞蹈作品《银塑》分析这是一支彝族的情感舞蹈,所以舞蹈有鲜明的故事情节变化。
引子:男子独唱和打击银饰的音效结合,灯光蓝调暗色,男领舞手执道具开始敲击塑造银饰品,女子群舞身着银饰品,象征银匠塑造出的艺术品。
A段:女声哼鸣,灯光依旧暗调蓝色,营造一种寂静的氛围,表现了银匠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着。
B段:灯光变亮,敲击声节奏加快,表现了银匠的手艺渐入佳境,创作更有激情,工作状态更加疯魔。
C段:一束光聚焦领舞,他疯狂地打造银子,一段领舞的特写,情节重大转折,银匠双目失明,为了银饰作品极致的美牺牲了自己的眼睛。
女子群舞们穿着华丽的银饰,他抚摸着完美的艺术品,无比欣慰。
D段:女声忧伤的歌声,喻示着银匠失明以后回顾着过去,爱护着亲手打造的艺术品,满心欢喜。
结尾:灯光聚焦在一个超大的银质帽子。
完美的艺术品正是“匠人精神”的结晶。
舞蹈银塑是荷花奖优秀作品,关于该舞蹈的评价见到很多,常看到这样的题目“生命的厚度,灵魂的敲击”,一句话揭示了该舞蹈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核。
白银文化渗透在彝族人的生活里,无处不在,从出生家人就给孩子戴上银饰品,到临终埋葬时也要戴上银饰品,日常用品中锅碗瓢勺都离不开白银,白银文化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停留在他们灵魂中,伴随一生。
因此很多银匠世家,就世世代代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成长,打造出最好的作品是他们毕生追求。
编导从银匠的劳作中提炼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匠人精神”,用舞蹈的形式发扬光大,非常符合当下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的需要。
同时,在舞蹈的编排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女子群舞的动作中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元素,比如有“行礼”的动作,增加了高贵感和仪式感,彝族人在火把节和祭祀等重要活动中也要隆重地佩戴银饰服装,增加其他民族元素毫无违和感,更具有观赏性。
通过这个舞蹈,我们对彝族文化肃然起敬,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这些舞蹈作品反映了中国各
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情感,传承着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内涵。
民族舞蹈特点
中国民族舞蹈作品具有着独特的特点,它们在舞蹈形态、舞蹈动作、舞蹈音乐
等方面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民族舞蹈作品通常会融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服饰、器乐等,以展现出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和生活场景。
藏族舞蹈
著名的藏族舞蹈作品有《郊歌舞》、《欢乐星巴》等,这些舞蹈作品表现了藏
民族崇高的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
通过独特的身体动作和优美的舞姿,藏族舞蹈展现了藏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秘的追求,体现了他们的文化和情感。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作品如《达哥》、《草原明珠》等,是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生活的真
情表达。
舞蹈中充满了力量感和野性美,舞者用独特的舞步和舞姿展示了蒙古族民族精神的豪迈和顽强。
汉族舞蹈
汉族舞蹈作品如《汉宫秋月》、《花好月圆》等,展示了汉族人民对生活的美
好向往和热爱。
这些舞蹈作品以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音乐,表达了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总结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反映了中国各民族
的习俗和风情。
通过对各个民族舞蹈作品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传承下去,让世界共赏其美。
儿童舞蹈作品案例赏析
儿童舞蹈作品案例赏析
《绿野奔腾》。
这是一个蒙古族少儿舞蹈,作品描述了一群蒙古
族小朋友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骑马、放牧、奔驰的情景。
表达了蒙古族小朋友热爱美丽辽阔的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舞蹈采用了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第一段和第三段音乐节奏欢快爽朗,主要表现了小牧民们扬鞭、骑马、奔驰的飒爽英姿;第二段音乐节奏舒缓优美,着重描绘了孩子在草原上嬉戏、玩耍的情景。
舞蹈动作语汇来自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跑马、扬鞭、揉臂、抖肩等动作,再结合了倒踢、大跳、双飞燕等大幅度的动作技巧,完美地表现了草原牧民后代英勇、豪爽的性格特征。
在少儿舞蹈作品中,选择民族风格题材,反映民族个性的舞蹈作品很多,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本民族自身文化艺术的多姿多彩,其主要目的还是“育人”。
它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我国地大物博、资
源辽阔,差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而培养孩子们从小就热爱家乡、热爱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美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作品分析《孔雀飞来》舞蹈编导:田露 舞蹈音乐:黄芸 舞蹈首演:2000年北京 首演团体:北京舞蹈学院首演演员:徐萌。
荣获奖项:2002年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表演铜奖 2003年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剧目清风徐来,细雨轻飘,是孔雀飞来了;芦笙声声歌声悠扬,是孔雀飞来了;芦花绽放,木棉红透,是孔雀飞来了;多么美妙的画卷,多么祥和的图景,在这幅美妙的画卷里走来了一只美丽的孔雀,它步伐轻快,它轻梳羽毛,它随风起舞。
给傣族村寨带来了祥和,带来了幸福,它也和傣族人民一起沉浸于这吉祥的欢乐之中。
这就是傣族独舞《孔雀飞来》所表现和营造的舞蹈意象。
在《孔雀飞来》之前已经有过《孔雀舞》《雀之灵》等经典作品。
而《孔雀飞来》的独到之处在于它脱离了单纯的形态模拟,但又不远远超脱与尘世,而是创造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孔雀形象。
编导抓住孔雀一转身,一昂首,一展翅等瞬间的动态,并把這些动态美化,加工,抽象,提炼成神韵四射的舞姿,又通过這些动态的语言传达出祥和欢乐的寓意。
这个舞蹈的最成功之处在于编导对舞蹈的节奏的处理。
由于傣族所处居住的地区四季温暖潮湿,又受“水文化”的影响。
傣族女子多以节奏舒缓,动作柔美为特点。
编导在这个作品中打破傣族惯有的节奏类型,多处选用切分节奏。
这一节奏变化使舞蹈的动作更加有节奏感,更赋予跳跃性跟动感力度。
而这种舞动状态正好应和了编导所要传达的欢快之意。
此外,节奏处理还表现在舞蹈动作的快慢对比上。
舞蹈的前部分以跳跃性的快节奏为主,在舞蹈的后半部分,音乐依然是3/4拍中速稍快,而演员的动作却明显放慢,类似于电影慢镜头特写,孔雀迈着轻盈的脚步,轻轻的走进傣族村寨,人们心中的神鸟已经化作幸福、吉祥降临在人间,而那欢快的情绪也正在慢慢的感染着观众,使观众感同身受。
在动作的编排方面,编导很注意局部动作的挖掘。
列如快速的上下耸肩,胯的闪动,脚的摆动。
编导并没有把這些动作放大,而是以小来突出這些局部,以小来装饰和点缀,形成了动作的轻快、灵动,也使这个舞蹈的动作语汇更加丰富,舞蹈形象饱满、动人。
也正是因为這些细小的动作所营造的动感之美,突出体现了孔雀的“神”。
孔雀飞来了,美好的生活也到来了,人们欢欣的歌唱着。
《孔雀飞来》是个情绪性很强的舞蹈,编导处处强调和突出这一情绪,在舞台的调度上,编导同样不忘这一目的。
通过舞者多向度的调度,反映欣喜万分的的心情。
通过这种调度,观者仿佛看到了傣家村寨的巨变,看到你们富裕祥和的生活,更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孔雀飞来》一上演,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编导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抓住傣族舞的审美内核,又大胆突破传统,借鉴现代舞编排技法,调动起身体各个部分的自由充分的舞动,从傣族三道弯的这一风格的特征中延长出很多新的动作和姿态。
而這些新的舞姿又完全吻合于傣族舞审美意蕴。
因此,可以说这一作品开创了傣族民间舞蹈新的创编和发展思路。
另外,音乐本身充满着强烈的动感和现代气息,也使这个舞蹈处处充满新的感觉。
《孔雀飞来》脱离了传统傣族舞蹈的模式,焕发出一种新质,创造了一支迎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傣族新民间舞蹈。
《秦俑魂》舞蹈编导:陈维亚舞蹈音乐:选自民族打击乐《绛州大鼓》创编的同名同曲舞蹈服装:韩春启舞蹈首演:1997年北京首演演员:黄豆豆《秦俑魂》的舞蹈创编是根据男子四人舞《秦王点兵》的改编而成的古典舞男子独舞剧目。
由黄豆豆1997年第五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上首演,震惊四座,博得一致好评。
舞蹈以突出“人”本身为创作目的,结构紧凑无任何多余枝蔓,无论是道具的运用还是舞美灯光的配合都结合的天衣无缝。
陈维亚导演以他独特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塑造出一个标新立异的秦诵形象,演员黄豆豆也把他刻画的有血有肉,惟妙惟肖,剧目中所展示出的中华英魂的气概和千年古韵的威武之躯让人们观后久久不能忘怀。
舞台一拉幕便在一片硝烟弥漫中呈现出一个威武刚健。
身着盔甲的灰色砖制秦俑造型的身影,他一个泥塑的古代士兵雕塑由一个固体的外壳忽然间开始蜕变。
他的脖子开始一点点地扭转,嘴角微微颤动,他的手也有了知觉,掀开了糊在脸上的泥壳,撕掉了束缚在身上那沉重的盔甲,一块一块地抛向身外,脚也从泥土中有力地拔出,带动着魁梧的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行进。
上千年的沉睡对他来说太长也太久了,他好像灵魂出窍般地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从舞台后区翻跃着进发出来,他单腿跪地,昂首挺胸,一个威武战士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就在这扣人心弦的一瞬间,音乐戛然停止,整个舞台被红色重彩的笔墨所笼罩,这时鼓声带着强有力的节奏感缓缓地从远处响起,演员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拧动身体像木偶一样出现了顿挫的感觉,渗透出一种古朴的气质和凝重的历史感,在古琴的一拨之弦中,演员的身体忽然向后一躺,加之弦外之音的一颤,身体慢旋了三百六十度,这种带有棱角又不乏韵律的动作把人物僵硬的躯壳韵律化,灵魂化。
从舞蹈的动作编排来看,编法技术纯熟,舞蹈当中没有为技术而炫耀,没有为动作而堆砌的生硬之笔。
演员随着那由远到近,由轻到重的音乐节奏的不断升华,情绪也不断高涨,在一招一式干净利落的动作问,转换得是那么自然流畅,并把技术技巧与人物情感融合得合情合理。
特别是黄豆豆的旋转技巧,速度之快,旋转之多,稳定性之强,不仅把技术性动作运用到了一种较高的情感化的表现程度,而且在那神乎其神的旋转之中演员也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在“朝天蹬”、“旋子三百六”以及许多空中的腾跃和倒地翻滚等高难度的动作中,给观众显示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的精彩,而是华夏英雄昂扬的斗志,坚韧的信念和满腔的热血,这正是此舞蹈最引人人胜和难能可贵的地方。
《秦俑魂》将中国古典精神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使在整个舞台弥漫的浓烈的民族情感的神话世界之中,观众们被不灭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所震撼。
《秦俑魂》的结尾真可谓是整个剧目的点睛之笔,当演员在一连串技巧性动作结束之后,便以静代动,把动作质感慢慢放缓与快节奏的击鼓声形成鲜明对比,演员缓缓地把腿抬起,在那仰身倒地的一瞬间,舞台的整个天幕升起,映现出浩浩荡荡的秦俑武士群体方阵,那雄壮威武的阵势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把整个舞台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折射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蒸蒸日上的繁荣盛况,从而大大深化了舞蹈的主题。
此剧目还受到瑞士洛桑世界芭蕾大赛主席的关注,并破天荒地第一次邀请中国的舞蹈作品作为芭蕾舞大赛的示范演出剧目。
当黄豆豆一气呵成地演完之后,安静欣赏的观众忽然间爆发出长达十多分钟的雷鸣般的掌声,世界观众为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震惊,为中华之魂的伟大精神所倾倒。
《秦俑魂》不愧为中国古典舞创作领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星海 黄河》舞剧编剧:杨明敬舞剧编导:文祯亚、王中圣舞剧导演:曹其敬首演团体:广州歌舞团舞剧首演:1999年广州首演演员:张润华等荣获奖项:200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舞剧作品铜奖、评委会表演特别奖;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背景: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先后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1939年1月,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的光未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这部诗篇。
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舞剧《星海·黄河》是在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60周年之际,在喜迎建国50周年之时,为缅怀冼星海,高歌黄河精神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感人心魄的革命题材的大型舞剧。
它采用虚实交映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诗化”和“纪实”相互渗透,着力于塑造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艺术形象,力图以浓重的笔墨和昂扬的激情,通过他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创作《黄河大合唱》这一历史片断,展示音乐家光辉而曲折的人生历程,表现冼星海伟大的革命精神。
因该剧主要反映冼星海创作“黄河”的经历和动机,故名为《星海·黄河》。
全剧分序幕“求索”和五场:“苦难”、“抗争”、“融合”、“逆发”、“诞生”。
当大幕拉开后,具有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就让观众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美丽的法国巴黎。
身处异国他乡的冼星海在塞纳河边起舞,他迷茫、困惑、思索、追求……这段舞的表演单纯质朴,流露出海外学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时空转换,星海从巴黎回到祖国大地,目睹日寇铁蹄下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
星海高歌救亡歌曲,与热血青年并肩抗争。
他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与船工一起击鼓扬桨。
舞台表演区和纱幕后台区相配合,很好地开拓了艺术表演空间,既烘托了主要人物的活动,又展示了延安的生活场面。
星海挥舞指挥棒,奏响时代和民族的强音,震天动地的《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舞剧结构的六大“板块”连接起来形象地再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忧国爱民,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创作《黄河大合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变化过程。
舞剧构思新颖别致,避免繁冗复杂的事件堆砌和人物的罗列,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人民音乐家的心理动机为结构主线,展现两个主题:一个是显性的表现人物主题,另一个是隐性的民族精神象征黄河的主题。
在舞蹈结构上,编创者把星海的个人经历和黄河精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革命背景融为一体,巧妙地将具体的表现主人公的独舞和大量虚拟的意象性的拟人化的群舞处理得新颖独特而准确合理,使之水乳交融。
《星海·黄河》有着别具匠心的创意和别出心裁的构思。
该剧中颇有新意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一群五线谱上的“音符”们在舞台前区搭建出一个音乐世界,将表演区上的冼星海烘托得鲜明而神圣。
这一画面从一开始就暗示了全剧将冼星海独特的音乐艺术心理过程作为舞剧创作的发展动机。
群舞“红色音符”,不但对主要人物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而且把作曲家的头脑中抽象的“乐思”变为形象的舞蹈。
这既清楚地表明了星海的人物身份,又渲染了星海思念祖国的情感。
随着舞剧的逐步推进,“音符”转变为黄河里的“浪花”,两者的双重形象构成整个群舞的重要基调。
星海与“音符”、“浪花”交流着,又与另外一个背景性、群体性的舞蹈场面交融着,那就是在日本侵略军欺压下苦难的中国人民。
由此舞剧成功依靠的正是对于这几个最重要的艺术因素:星海、黄河、音符、民众塑造与把握的成功。
冼星海的扮演者张润华,基于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注重内心体验,多侧面地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运用合适的舞蹈手段,选择极富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将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运动方法融合、巧化为其所用。
作为广州歌舞团的团长,步人“不惑之年”的张润华满腔的激情、敬业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而他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技巧更令舞蹈界人士赞叹不已。
如准确到位的五次连续的“空转”、干脆利落的“蹦子”接。
双圈空转,,落‘‘卧鱼’’等等,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逐步成熟的革命音乐家形象。
该剧以生动的舞蹈语汇,形象地再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民族危难之际,从苦闷求索中觉醒,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