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实习护士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实习护士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cc680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2.png)
实习护士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摘要:了解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情况,为实习护生及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对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行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实习护生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大多立足于实习护生或在岗护士单独的角度,研究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对象目前也只是大学生,而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并与在岗护士做比较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可对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在岗护士做比较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医学论文21世纪的护理观念,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人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她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关系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士由于其服务对象、社会地位、工作压力和工作风险等造成其心理健康问题要比一般职业更突出,工作中各种职业应激源压力与紧张给护士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危害,客观上促使护士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而对于一名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理学生成为一名护士的必经之路, 是护士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1~2]。
护生在实习前及实习期间,心理能否达到最佳状态,直接关系到实习效果、今后护理工作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忠诚。
有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
持续、长期、高水平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其护理工作的质量。
实习护生既是大学生,又是未来的准护士,焦虑和抑郁都是实习护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尝试对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在职护士做比较,可以护理教育者动态而全面地了解实习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对护生从学生到一名工作者的角色转变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对护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有很大意义,对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民办高校护本生实习末期焦虑现状调查
![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民办高校护本生实习末期焦虑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40aa1b7a45177232e60a205.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民办高校护本生实习末期焦虑现状调查
姓 名:
张亚茹
学 号:
2学
班 级:
2013级5班
学 院:
护理二院
指导教师:
于文霞
完成时间:
2017.2.25
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72ca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2.png)
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引言护理本科生实习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他们转变为护理人员的重要过渡阶段。
实习期间压力的存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初期阶段。
本文将对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的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实习教育提供参考。
一、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的压力现状1.1 压力来源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操作技能和医疗常识的不熟悉,导致实习生在进行临床实践时担心出现错误。
应对患者的情绪反应和医疗需求需要一定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这对实习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交能力提出了挑战。
实习生在工作中还需要直面生死和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实习生需要面对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而这种认知冲击也是实习初期的一大压力来源。
1.2 压力表现护理本科生在实习初期面临的压力表现主要包括焦虑、紧张、疲劳、情绪波动等,甚至有的实习生会出现厌学和辍学的情况。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实习生的压力往往会在控制之外,给他们的实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1.3 压力后果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的压力后果不仅仅是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还可能导致实习生在实践中表现出低效率和错误率的情况,对患者造成风险。
更严重的情况下,实习生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伴随抑郁和焦虑症状。
二、影响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压力的因素分析2.1 个人因素护理本科生的个人特点对实习初期的压力起到一定的影响。
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差、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压力影响。
2.2 教育环境实习教育的环境对护理本科生的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实习指导和支持能够缓解实习生的压力,而缺乏指导和支持的实习环境则会加剧实习生的焦虑和压力。
2.3 工作环境护理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高强度等特点也对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的压力产生影响。
在医院的临床实习中,实习生需要适应夜班、加班等特殊的工作制度,加之患者情绪的波动和医疗矛盾的存在,给实习生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
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6070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1.png)
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财务管理、健康管理等。
本文将就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更好地发掘出大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1.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2.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面临诸多挑战,如网络诱惑、学业压力等,亟需采取有效措施。
3.通过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到问题所在,进而探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大学生处于更好的状态下学习、成长。
二、研究方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2. 通过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包括大学生目前最关注的自我管理方面、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中面临的困难、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实际表现等。
三、研究结果分析1. 大学生最关注的自我管理方面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财务管理。
2. 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诱惑: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对大学生的诱惑力过强。
(2)学业压力:学生通常需要应对众多的考试和学业任务,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使得学生很难集中精力进行自我管理。
(3)社交问题:大学生处在一个与人交往极度密切的环境中,交际活动增加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4)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习惯:大学生生活中没有形成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往往无从下手。
(1)时间管理:大多数学生能够启动时间管理,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缺乏明确目标、计划不够细致等问题。
(2)情绪管理:在情绪管理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不理智的表现,缺乏自控能力。
(3)财务管理: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周买买买,一周省省省”的问题,缺乏理财规划能力。
四、结论及建议1. 大学生应该采取主动措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有效利用时间、制定科学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c27096d4693daef5ff73d29.png)
遇故知,洞房花
CONTENTS
1护理心理压力的形成 2 护理心理压力的解析
3 常见心理行为的问题
4 如何减压的方法
烛夜,金榜提名时。古人又有三大不幸事:幼年丧父、 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做人可谓是悲喜交加,万般无奈。 做人可谓真是难,做人最高境界只会是圣人,做人做不 到神。人生中究竟什么是最美好的事呢?我一直向往于 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高贵而宁静的国度里,夕阳西下 时美好和煦的无际田野上,旁边是更加美好的人儿,再 加上合适轻柔的抒情音乐,那样便拥有着一副安适惬意 的心情,这样该是多么美好的意境呀!人生所有美好的 事都只在那
心理压力(stree) 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 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
2 为什么会有压力
现实(现状)
理想 (期待,欲望,要求)
感知到现实的不可控或与理想(要求)的不平衡,让人产生压力!
2 感觉到剥夺实验
空气调节装置 观察窗
扬声器
记录生理 数据的导线
护目镜 耳机 麦克风 手铐
批准她“放几天假”
4 护士发错药之后——中国(RPC)
领导训斥 护理部开紧急会议 患者大闹
新闻媒体
“你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扣发奖金,全院通报批评
“无良医院,还我公道”
《护士只顾自己孩子却给病人发错药》 《护士发错药,反怪药相似》
4 组织如何帮助护士做好压力管理
护士压力源分析
➢ 压力状况调查 ➢ 访谈 ➢ 工作状态观察
实验表明:
为维持正常的状态,人们需要一个最低水平的刺激输 入。这个试验也说明了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 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 损伤一点压力都没有,并不会让我们有非常幸福的感 觉。
护士情绪智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
![护士情绪智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38ce02195f312b3169a5fd.png)
护士情绪智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发表时间:2018-10-08T13:18:08.8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作者:王飞英倪勇(通讯作者)陈霞张金花[导读] 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 226018)【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情绪智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采用《情绪智力》、《情绪管理特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进行评估,研究护士情绪智力对其情绪管理策略的影响,同时观察是否受到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影响。
结果:护士情绪智力与情绪管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01);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与神经质、精神质人格显著正相关(P<0.001)。
结论: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管理;人格特质;中介作用【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330-02 随着国际护士会赋予对护理工作模式转变的应用,大家认识到护士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在健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变量演绎多重角色,能以中间变量角色影响工作最终的结果[1],充分证实人-环境交互匹配理论的观点[2]。
通俗而言,在护理健康管理诸要素中情绪管理是首位的,探讨护士情绪智力对情绪管理的影响研究,分析人格特质在其中的中介效应非常重要。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286例,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样本之间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情绪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情绪管理特征量表》对被试问卷调查1.2.1《情绪智力》[3]。
包括4个分量表,采用7点计分,0代表非常不赞同,6代表非常赞同。
总分0~96分,得分越高表明情绪智力越高,经临床实践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
![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00a0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f.png)
[29]胡燕,丁爱红,薛静,等.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4): 326-329.[30]麦麦提敏㊃艾力巴柯.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性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0):198. [31]沈贤,马骁一,龚张珺,等.上海市崇明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28(8):511-517.[32]李荔,李莎,卫芸,等.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系统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5):3161-3170. [33]姚媛英.社区老年共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34]潘婉玉,张春慧,张振香,等.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分析与评论[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3):1545-1550. [35]闫秀文,李智,谭敏,等.居家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1,19(20):1260-1266.[36]汪苗,李远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的问题及对策[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1(5):109-112.[37]方向群.老年患者呼吸科用药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2):111-113.[38]李敬源,蒋婷,徐凌忠,等.徐州市机构和家庭养老模式下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20, 33(8):10-13.[39]张巧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素养㊁社会支持㊁用药信念及用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40] FÉL I XIB,H E N R I Q U E S A.M e d i c a t i o na d h e r e n c ea n dr e l a t e dd e t e r m i n a n t s i no l d e r p e o p l e w i t h m u l t i m o r b i d i t y: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s t u d y[J].N u r s i n g F o r u m,2021,56(4):834-843. [41] MA R T I NL,F E I GC,MA K S O U D I A N C R,e ta l.A p e r s p e c t i v eo n n o n a d h e r e n c et o d r u g t h e r a p y: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b a r r i e r s a n d s t r a t e g i e s t oo v e r c o m en o n a d h e r e n c e[J].P a t i e n tP r e f e r e n c ea n dA d h e r e n c e,2018,12:1527-1535.[42]杜玉敏,郝艳冰,何文英.石家庄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5):1214-1217. [43]刘彤云,胡松,贾黎,等.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多重用药调查[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7(5):708-711.(收稿日期:2023-03-22;修回日期:2023-11-10)(本文编辑李进鹏)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胡家星,束余声摘要护士在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情绪劳动㊂护士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为促进管理者对于护士情绪劳动的了解与管理,从护士情绪劳动的概述㊁影响因素㊁不良结局及提升护士情绪劳动能力的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㊂关键词护士;情绪劳动;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综述K e y w o r d s n u r s e;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m e a s u r i n g t o o l s;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r e v i e w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3.32.016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医疗组织要求护士对语言及非语言行为进行管理,如隐藏个人不良情绪,表现出积极的情绪态度㊂情绪劳动作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能够促进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1],与护士的职业倦怠密切相关[2],不恰当的情绪劳动能够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增加[3],造成有效工作输出不足,生产力损失增加[4],使得病人接受到的护理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㊂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护士情绪劳动进行概述,阐述护士情绪劳动的主要测量工具㊁影响因素㊁不良结局及提升护士情绪劳动能力的干预措施,为后续护士情绪劳动管理提供参考㊂作者简介胡家星,本科,单位:225009,扬州大学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束余声(通讯作者)单位: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胡家星,束余声.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23,21(32):4534-4537.1护士情绪劳动的概述情绪劳动最早由H o c h s c h i l d提出,情绪劳动是指服务工作者调节管理个人的情绪表现,以迎合特定的角色需求[5]㊂情绪劳动的策略主要包括表层扮演㊁深层扮演和自然的情绪表达[6],其中表层扮演需要个体掩饰自身的真实情绪并表达出符合组织需求的情绪状态,深层扮演需要个体改变自我的认知,使内外情绪认知协调一致,自然的情绪表达不涉及情绪伪装或认知改变,即个人的真实情绪与情绪输出一致的状态㊂研究显示,表层扮演能够降低护士工作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具有消极意义;深层扮演和自然表达策略促进护理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内涵[7]㊂2护士情绪劳动的主要测量工具2.1 G r a n d e y情绪劳动量表护士情绪劳动具有多种测量工具,G r a n d e y[8]于2003年结合情绪调节理论编制出了情绪劳动量表,包㊃435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2括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之后骆宏等[9]结合我国护理实际对其进行了翻译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包括表层扮演㊁情绪表达要求㊁深层扮演3个维度,共计14个条目,采用李克特6级计分法,1分表示 非常不同意 ,6分表示 非常同意 ,总分在14~84分㊂该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71~0.87,信效度良好,在我国的运用最为广泛㊂2.2护士情绪劳动量表韩国学者H o n g等[10]于2019年根据护理工作实际制定了护士情绪劳动量表,姚颖[11]将其汉化后引入我国㊂该量表包含专业化的情绪调控㊁规范化的情绪扮演㊁以病人为中心的情绪抑制3个维度,共计16个条目,采用李克特6级计分法,1分表示 非常不同意 ,5分表示 非常同意 ,总分为16~80分㊂该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76~0.88,在我国护士人群中运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㊂2.3其他测量工具B r o t h e r i d g e等[12]以工作为中心和个体为中心将情绪劳动分为情绪表现的频繁性㊁强度㊁多样性㊁持续时间㊁表层扮演㊁深层扮演6个维度,共15个条目,该量表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应用有待验证㊂D i e f e n d o r f f 等[13]在情绪劳动二维概念的基础上加入了自然表现维度,形成了3个维度,14个条目的量表,但该量表在我国护理人群中运用后较其他版本的情绪劳动量表的信效度低[14]㊂3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3.1人口学特征颜小芬等[15]通过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妇幼护士倾向于采用情绪劳动中的深层扮演,随着护龄增加㊁职称升高,更能体会到护理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㊂查丽玲[16]对202名重症监护室(I C U)护士的研究同样显示,工龄高的护士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经验和沟通技巧,对于临床上发生的意外事件能够及时应对,情绪劳动的知识掌握较多㊂另外,职称与科室也能够影响护士的情绪劳动水平[17],职称越高㊁工作年限越长的护士,积累的情绪记忆与经验越丰富,其表层行为越少㊂门急诊护士由于接触的人流量大,时间短暂,更容易产生表层扮演㊂这提示管理者针对低年资㊁低职称及高工作强度的科室护理人员应给予重点关注,加强情绪管理教育,努力提升护士的情绪劳动水平㊂3.2个体因素周松等[18]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护士情绪劳动水平有关,高情绪智力个体能够积极运用情绪调控方法,采用更为恰当的情绪管理行为,规避负性情绪㊂研究表明,护士的灵性能够影响其情绪劳动行为,护士的表层行为㊁深层行为和真实行为随着护士灵性水平提高而提高,灵性有助于个体保持平衡,增加个体适应力㊁社会责任意识和精神满足感,促进护士情绪劳动水平提高[19]㊂葡萄牙一项研究显示,护士的性格能够影响其情绪劳动,具备神经质特征的护士不适合从事服务行业,性格外向的护士在情绪管理方面经历较少的情绪劳动,具备较好的情绪管理行为[20]㊂管理者对于护士情绪劳动的提升可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手段,如提高护士情绪智力,增加护士的灵性,关注具备神经质特征的护士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干预,提高团队内部护士人员的情绪表现力㊂3.3管理因素护士作为医疗组织成员之一,组织的管理行为能够影响护士的情绪感知㊂研究显示,护士情绪劳动受到管理者领导风格的影响[21],护士长变革型领导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对于工作意义的感知,增加其工作自主性,缓解工作时的情绪压力,促进护士情绪劳动能力的提升㊂组织支持能够提高护士对于组织的认同感,促进护士将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效结合,进而投入更多的情绪劳动资源[22]㊂张敏等[23]对于儿科护士的研究显示,科室关怀能够影响护士情绪劳动水平,有效的科室关怀能够帮助护士疏导不良情绪,促进护士共情能力的提升,增加深层行为㊂这提示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理领导力,增加组织关怀,增加护士心理资源,提高其情绪应对能力㊂3.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含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㊂研究显示,工作场所暴力能够导致护士产生应激障碍[24],长期遭遇工作场所暴力会导致护士工作出错㊁缺勤,导致消极的情绪循环㊂护士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在工作中抑制消极情绪,展现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㊂工作家庭冲突作为护士容易面临的负性工作生活事件,具有双重负面效应[25]㊂护士工作家庭冲突能够导致更多的表层情绪劳动,抑制其深层情绪劳动㊂对于家庭因素,根据工作-家庭溢出效应,护士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会影响到个人情绪资本的转移[26],导致压力和负面情绪产生,甚至是离职行为㊂对于如何提高护士情绪劳动水平,管理者可以从优化护士工作氛围入手,关注二胎家庭的护士,提供情绪关怀,弥补因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情绪资源损耗㊂4护士情绪劳动的不良结局4.1个人层面在医疗工作环境中,组织情感需求可能导致护士㊃5354㊃全科护理2023年11月第21卷第32期的职业压力增加,情绪劳动能够增加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27],工作性质要求护士需要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护士可能存在需要压抑个人的情绪来回应病人需求的行为,这会导致护士一定程度上的慢性痛苦,职业倦怠水平升高㊂韩雪等[28]对三级甲等医院336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护士情绪劳动水平与其职业生活质量相关,情绪劳动水平越高,其同情满意度越低,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需要经常感受病人的情绪变化,出现情感资源的能量消耗;而情绪组织管理行为越高,护士的同情满意度水平就越高㊂蔡克等[29]研究发现,情绪劳动能力影响到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护士运用表层伪装的策略越多,与病人间产生共情的能力越差,人文关怀品质越低㊂这提示管理者应积极关注护士的情绪劳动体验,主动提供组织支持,促进护士情绪的积极表达,发挥情绪劳动积极的一面㊂4.2组织层面护士情绪劳动对于组织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情绪劳动有利于团队的内部稳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㊂宋佳等[30]对三级甲等医院258名护士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会对护士的隐性缺勤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表层扮演策略运用得越多,护士工作效率越低,隐性缺勤越严重,而深层扮演与隐性缺勤呈负相关㊂李子璇等[31]对夜班临床护士的研究发现,情绪疲惫能够增加护士离职倾向,睡眠质量越差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情绪化劳动越明显,长期暴露在共情及职业压力下容易对职业能力产生自我怀疑,更容易产生离职意愿㊂护士需要与病人接触,无法避免情感工作,会经历更多的情绪劳动㊂研究显示,表面行为和深层行为可以产生不同的结局效果[32],表层扮演会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深层扮演需要护士识别个人情绪,有效地调节个人的真实情绪,促进组织绩效增加㊂也有研究认为,情绪劳动具有潜在的益处,护士通过情绪劳动能获取个人成就感和积极的职业动机,促进其产生亲社会服务行为[33]㊂这提示管理者应针对情绪劳动不同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优化护理工作模式,降低护士的疲惫感,准确识别情绪不佳的护士并及时干预,增加组织稳定性㊂5提升护士情绪劳动能力的干预措施5.1国外干预措施由于护士情绪的产生及变化具有复杂性,国外针对护士情绪劳动的干预性研究较少㊂R y u等[34]发现,护士情绪辅导计划有助于增强护士的情绪劳动管理能力,通过情感认识㊁情感表达㊁情感调节和自我成长4个阶段,运用情感窥视㊁情感认知㊁情感倾诉㊁情感修复㊁自我情感认知㊁他人情感认知㊁共情倾听与接纳㊁积极情绪等要素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为期4周的情绪辅导计划,每周1次,每次150m i n,干预后护士情绪理解能力增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提高,促进了护士的认同㊁倾听和接受,进而帮助护士产生更加积极的行为取向,该计划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一定的情绪指导㊂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简短的情商干预能够提高护士情绪管理能力,通过对30名护士开展4h的情商研讨会,并于培训后2周进行一对一电话反馈,向参与者传授提高情商策略的同时捕捉参与者的个性化动机,干预后3个月护士的情商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体验和反应[35]㊂提示管理者应参考国外相关研究,制定我国护士情绪劳动的本土化干预方案,提高我国护士情绪劳动管理能力,激发护士情绪管理的潜能㊂5.2国内干预措施国内护士情绪劳动的干预措施仍处于探索阶段㊂陈小娟等[36]发现,员工援助计划能够有效改善I C U护士情绪劳动水平,通过3个阶段的培训活动增加了护士对于情绪沟通技巧的掌握,提高了职业认同感,促进护士 新的成长 ,赋予其 心的力量 ,有效增强护士积极情绪管理策略的运用㊂王秦豫等[37]遵循巴林特小组流程对32名护士进行团体心理干预,通过6次认知重评训练核心策略,改变了护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提高了护士的情绪劳动认知水平[38],帮助护士应对职业困境,强化工作信心,改善了护士的情绪劳动水平㊂毛晓润等[39]通过研究发现,不仅巴林特小组干预能够有效引导护士进行情绪管理, 五习惯 医患沟通模式同样能够提高其情绪劳动能力,这一模式有助于护士换位思考,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㊂护士情绪劳动的干预性研究方案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及规范性,管理者应探索有关护士情绪劳动有效管理方案的开发与应用,增加护士情绪管理的规范性㊂6小结护士情绪劳动能力的提升对于护士个人㊁组织的健康发展异常重要㊂当前对于护士情绪劳动的研究多集中于结局变量的测量,国内针对护士情绪劳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并且由于情绪劳动测量工具的差异,关于护士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研究有待深入开展;国内外有关情绪劳动的干预性研究较少,多数干预缺乏规范性,未来应集中于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综合现有干预措施的优点,制定有效㊁规范的干预措施以发挥护士情绪劳动的积极内涵㊂参考文献:㊃635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2[1]位海秀,邱萍萍,高金梅,等.成人病房护士情绪劳动对关怀行为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1):29-33.[2]王颖,沙丽艳,刘洋.工作环境报警疲劳和情绪劳动对I C U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9):1405-1410.[3] S O H NBK,P A R K S M,P A R K I J,e t a l.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a n d j o bs t r e s sa m o n g h o s p i t a lw o r k e r s[J].J o u r n a l o fK o r e a n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2018,33(39):e246. [4]宋佳,刘芳,姚洁,等.西安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在情绪劳动与生产力损失中的中介效应[J].职业与健康,2022,38(1):46-50.[5]赵娟,许伟岚,董鑫鹏,等.情绪劳动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0):1528-1533.[6] B A D O L AM E N T I S,S I L IA,C A R U S OR,e t a l.W h a t d ow e k n o wa b o u t 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u r i nn u r s i n g An a r r a t i v e r e v i e w[J].B r i t i s h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M a r kA l l e nP u b l i s h i n g),2017,26(1):48-55.[7]韩凤萍,仲莉莉,钱莉,等.社区护士情绪劳动在情绪智力与职业成功感的中介效应分析[J].护理学报,2020,27(18):68-72.[8] G R A N D E Y A A.W h e n"h e s h o w m u s t g oo n":s u r f a c e a c t i n g a n dd e e p a c t i n g a sd e t e r m i n a n t so fe m o t i o n a le x h a u s t i o na n d p e e r-r a t e d s e r v i c e d e l i v e r y[J].A c a d e m y o f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003, 46(1):86-96.[9]骆宏,孙庆龄,顾利慧.护士情绪工作能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69-971.[10] H O N GJ,K I M O.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v a l i d a t i o no fa ne m o t i o n a ll a b o u rs c a l ef o rn u r s e s[J].J o u r n a lo f N u r s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2019,27(3):509-516.[11]姚颖.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21.[12] B R O T H E R I D G EC M,L E ER T.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v a l i d a t i o no ft h e e m o t i o n a ll a b o u r s c a l e[J].J o u r n a l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2003,76(3):365-379.[13] D I E F E N D O R F FJM,C R O Y L E M H,G O S S E R A N D R H.T h ed i me n s i o n a l i t y a n da n t e c e d e n t sof 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 s t r a t eg i e s[J].J o u r n a l o fV o c a t i o n a l B e h a v i o r,2005,66(2):339-357. [14]柏乔阳.情绪型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D].杭州:浙江大学,2006.[15]颜小芬,林锋,张月葵,等.漳州市妇幼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分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3):114-119.[16]查丽玲.I C U护士对情绪劳动认知和行为的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21,22(1):81-85.[17]毛晓润,韩琳,张菊霞,等.某 三甲 医院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146-148. [18]周松,郭远,林静,等.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2):2544-2549.[19] B A K S IA,A R D A SÜRÜCÜH.F a c t o r s p l a y i n g ar o l e 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b e h a v i o ro fc l i n i c a ln u r s e s[J].P e r s p e c t i v e s i nP s y c h i a t r i cC a r e,2020:p p c.12486.[20] D I A SJC,S I L V A S C,R O S A R I O A.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 i nh e a l t h c a r e:t h e r o l e o f w o r k p e r c e p t i o n s 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y t r a i t s[J].A c a dS t r a t e g i cM a n a g e J,2022,21(6):1-17.[21]张丽娜,蒋银芬,谭丽萍,等.护士长变革型领导方式对护士心理授权和情绪劳动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3):1006-1008.[22] Z E N GZ,WA N G X Y,B I H R,e ta l.F a c t o r st h a ti n f l u e n c ep e r c e i v e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u p p o r t f o r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o f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l p e r s o n n e l i n H u b e i[J].F r o n t i e r s i n P s y c h o l o g y,2021, 12:684830.[23]张敏,张琴,付莉.儿科护士情绪劳动影响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研究[J].全科护理,2022,20(5):691-694.[24]覃静霞,李娟娟,李易,等.职场暴力对儿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J].巴楚医学,2022,5(4):67-71.[25]张梅香,孙文艳.工作家庭冲突对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3):1016-1019.[26] C O T T I N G H AM M D,C H A P MA N JJ,E R I C K S O N R J.T h ec o n s t a n t c a r e g i v e r:w o r k-f a m i l y s p i l l o v e r a m o n g m e na n dw o m e ni nn u r s i n g[J].W o r k,E m p l o y m e n t a n dS o c i e t y,2020,34(2):281-298.[27] Z A G H I N IF,B I A G I O L I V,P R O I E T T I M,e ta l.T h er o l eo fo c c u p a t i o n a ls t r e s si n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a n db u r n o u ti n n u r s e s: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d y[J].A p p l ie d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20,54:151277.[28]韩雪,张建霞,薛燕萍,等.工作场所暴力和情绪劳动对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1,7(15):2076-2081. [29]蔡克,赵伟,高振瑛,等.情绪劳动及共情能力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9):639-643. [30]宋佳,刘芳,姚洁,等.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情绪劳动与隐性缺勤的相关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1,37(17):2394-2397;2401.[31]李子璇,段筱妍.陕西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夜班护士睡眠剥夺在情绪疲惫㊁离职意图之间的中介作用[J].职业与健康,2023, 39(1):43-48;54.[32] HWA N G WJ,P A R K E H.D e v e l o p i n g a s t r u c t u r a le q u a t i o nm o d e l f r o m G r a n d e y'se m o t i o n a lr e g u l a t i o n m o d e lt o m e a s u r en u r s e s'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j o b s a t i s f a c t i o n,a n d j o b p e r f o r m a n c e[J].A p p l i e d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22,64:151557.[33] K I M Y,J A N G S J.N u r s e s'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s a t i s f a c t i o n,e m o t i o n a ll a b o r,a n d p r o s o c i a ls e r v i c e b e h a v i o r: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d y[J].N u r s i n g&He a l t hS c i e n c e s,2019,21(2):223-230.[34] R Y U K,K I M J K.E f f e c to fe m o t i o n a lc o a c h i n g p r o g r a m f o r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 s o n r e s i l i e n c e,e m o t i o n a l l a b o r,a nd se l f-ef f i c a c y[J].J o u r n a l o fK o r e a nA c a d e m y o fN u r s i n g,2020,50(3):419.[35] K O Z L OW S K ID,HU T C H I N S O N M,HU R L E Y J,e t a l.I n c r e a s i n g n u r s e s'e m o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w i t hab r i e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J].A p p l i e d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18,41:59-61.[36]陈小娟,卢晓芬,林守钰.员工援助计划对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16):1930-1932. [37]王秦豫,邵利萍,王晶心.巴林特小组团体心理干预方式对护士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的作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42(2):266-268.[38]陈朝德.认知重评训练对重症监护室护士情绪劳动能力和同情心疲乏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3):46-49. [39]毛晓润,张菊霞,佘东立,等.不同干预方式对护士情绪劳动㊁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7):135-137.(收稿日期:2023-03-28;修回日期:2023-11-10)(本文编辑李进鹏)㊃7354㊃全科护理2023年11月第21卷第32期。
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
![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b85996168884868662d694.png)
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作者:————————————————————————————————日期:高职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高职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1-11-10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刘彦[导读] 调查中79%的高职护理学生对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环境不熟悉不适应产生焦虑.刘彦(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530021)【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307—02【摘要】目的了解高职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心理问题。
方法应用症状自量表(SCL-90)对96名高职护理实习生进行心理卫生评估。
结果高职护理实习生在SCL—90中各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强迫等。
结论焦虑情绪位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问题的首位,通过对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探讨对焦虑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问题SCL-90焦虑护理教育是我国医疗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护理实习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当前高职护理实习生的重点心理问题,为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顺利完成临床生产实习,走向社会,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抽取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参加生产实习的高职护理学生96名。
两次均发放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100%。
均为女姓,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2.5岁。
2。
方法:应用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研究对象不记名自评方法,统一指导语,分别于实习第6周、第30周时集体测试,答卷当场收回。
二结果统计结果显示,高职护理实习生实习的不同阶段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意、偏执、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表明焦虑情绪位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问题的首位.见表1。
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4590dfc1c708a1284a4429.png)
第 1 8卷 第 lB期 O
J un l f u s g C i a o ra o ri ( h n ) N n
【 究生 园地 ・ 著 】 研 论
护理 本科 生情 绪智力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键 词1 关 护理本科 生;情 绪; 智力 ;临床实践行 为
[ 分 类 号】 4 1 中图 R 7
【 献 标 识 码】 【 章 编 号】 08 96(0 11B 00 -3 文 A 文 10— 9921)0 一05 0
Co r lt n b t e m o in l nel e c n iia a t e P r r n e o rig r a i e we n E t a t lg n e a d Cl c l e o o I i n Pr ci e f ma c fNusn c o
赵 琼 兰 , 艳 平 , 吴 王 丹
( . 华 大 学 护 理 学 院 , 南 衡 阳 4 1 0 ;. 沙 市第 一 医院 神 经 内 科 , 南 长 沙 4 0 0 ) 1 南 湖 2 0 1 2长 湖 10 5
【 摘 要】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 生情绪智力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 , 并探讨两 者的相关性 。 法 方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护理
本 科 生 临 床 实践 行 为量 表 对 湖 南 省 2所 大 学 3 9名 护 理 本科 生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采 用 方 差 分 析 、ero 1 P a n相关 分 析 和 多 元 逐 步 回 归 s
分 析 , 析 护理 本 科 生 情 绪 智 力 与 临 床 实 践 行 为 的 相 关性 。 结 果 护理 本 科生 情 绪 智 力 总 分 为 (.5 _ . 7 分 , 维 度 中情 绪 分 38 l03 ) 4个 + 7 利 用得 分最 高 , 绪 知 觉 得 分 最 低 。 临 床 实践 行 为 总分 为 (.3 _ .6 ) , 一 级 指 标 中 情 感 领域 与操 作 技 能 领 域 得 分 较 高 , 情 37 8 04 9 分 3个 + 认
大学生新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新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d10d8184868762caaed5b4.png)
Abs r c :To c r y ou hes u ft e e to a a g me ta iiy o w v r iy gr du t t f ,a e ta t a r tt t dy o h mo i n lm na e n b lt fne unie s t - a a e s a f r a l o un r t nd t s c o o c ls a us a d ne d f n w ni e st — a ua e s a fc r e o e p t b e t de s a he p y h l gia t t n e s o e u v r iy gr d t t f a e r t h l he
n w m p o e s o h n l ss o o l g t d n sl a i g t e f c o s c n u i e t h t b l y o o p r t e e l y e ft ea a y i fc le es u e t e v n h a t r o d cv o t e s a i t fc r o a e i
me t p o lm so h u r n o lg t d n s n r b e ft e c r e tc l e s u e t .Th sp p rt is t r c e r m h h e i e so so h e i a e re o p o e d f o t et r ed m n i n ft e n w n v r iy g a u t t f o h i o mo i n lma a e e ta i t o s u y t e s a u ft er e o e u i e st — r d a e s a f ft er wn e to a n g m n b l y t t d h t t s o h i m — — i
护理工作中情绪劳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护理工作中情绪劳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abc04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e.png)
护理工作中情绪劳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马谦1,2程康耀1吕伟波11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03;2上海和睦家新城医院护理部201206通信作者:吕伟波,Email:【摘要】情绪劳动是护理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软技能和护士职业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护理工作优质顺利开展的前提。
情绪劳动超负荷会增加护士的职业倦怠,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组织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严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
近年来,管理者对护士情绪劳动日益关注。
本文将围绕护士情绪劳动的概念和模型,从不同角度综述情绪劳动在护士职业中的研究,以期强化护士对于自身情绪劳动的认识和管理,提升医院管理者对护士情绪劳动积极和消极作用的认知,科学地保障护士身心健康的平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护士;情绪劳动;护理管理;医院管理;综述基金项目:2020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学科能力提升项目(2020HLXK11)A review on emotional labor in nursing careMa Qian1,2,Cheng Kangyao1,Lyu Weibo11School of Nurs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 2Nursing Department,Shanghai United Family Xincheng Hospital,Shanghai201206,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yu Weibo,Email:【Abstract】Emotional labor is an important soft skill in nursing profess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nurses'professional role.It is the premise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mooth development of nursing care.Emotional labor overload will increase nurses'job burnout,reduce work efficiency,impact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and seriously affect pers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In recent years,manager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nurses'emotional labor.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nurses'emotional labor, and review the research of emotional labor in nurses'profess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in order to strengthen nurses'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ir own emotional labor,to enhance hospital managers'cognition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nurses'emotional labor, and to scientifically ensure the balanc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Key words】Nurses;Emotional labor;Nursing management;Hospital management; ReviewFund program:Project for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bility of School of Nurs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2020(2020HLXK11)情绪劳动也被称为情感/情绪工作。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12a2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4.png)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护理专业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理解、感受和共享他人情感的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然而目前对于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专业的教育和培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共情能力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这使得护理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共情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点。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护理专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期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2. 研究目的和问题了解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护生的共情能力进行测量,分析其整体水平和差异性。
探讨影响护生共情能力的因素:从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等)、学校环境(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和职业因素(如实习经历、工作压力等)等方面,分析对护生共情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
提出提高护生共情能力的有效策略: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和教育方法,以促进护生共情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为护理教育改革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c5e9637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0.png)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一、概述情绪智力,也被称为情感智慧或情感智能,是指个体在处理情绪、情感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
自1990年代初期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以来,情绪智力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情绪智力在大学生个人成长、学业成就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了解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状况,本研究旨在编制一份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并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问题及其成因。
问卷的编制将基于情绪智力的理论框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问卷的内容效度同时,通过严谨的统计分析,确保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信度。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期望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以及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简述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绪智力,简称情商,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Mayer)提出的。
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包括认知、理解和管理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促进思考的能力。
情绪智力对个人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情绪智力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应对压力和挫折,减少焦虑和压力。
情绪智力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在职业发展方面,情绪智力高的人更容易处理人际关系,适应工作环境,与同事和上司沟通,从而更容易获得升职和加薪的机会。
情绪智力还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情绪智力还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2. 阐述大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意义。
高职医护生成就目标 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职医护生成就目标 情绪稳定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4f5b11f14791711cc7917f5.png)
Ju om ̄o Cm u “f& M n l e t, ema 1, 0 1, o 1 f a Ds e et dh Fb r2 2 V 1 0 N . aH v0 .
高职 医护 生成 就 目标
情绪 稳定 性与心理健康 的关 系
山东协和 学院(5 o o 2oo ) 王赛男 杨 爱苓 郭 晓霞 赵艳 霞 刘晓 霞 严宁宁
1 . 艾森克 问卷 (P : 问卷 由龚耀先修订 后 .1 2 E Q)该 共 8 题, 5 分为精神质 、 神经质、 外倾性和掩饰性 4 个 部分 , 在人格研究方面研究得到普遍应用 , 信度效度 较高。
1 . 成 就 目标 问卷 : 量表 共 2 题 , 用 5点 .2 2 该 O道 采
1 测量 工具 . 2
心理健康密切相关[1 1, 4 这些研究 为提高大学生情绪 管理能力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 出相应 的建议与对 策, 但是总体来说 , 关于探讨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和成
就 目标对心理健康 的共 同影响的研究数量不多 , 而 高职医学生 、护理生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以及近几年 严 峻 的就 业形 势 , 能 面临更 大 的就 业 压力 , 易 出 可 更 现各种心理问题。 了解高职医学生 、 为 护理生可能存 在的心理 问题 ,本研究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究高 职生成就 目 、情绪稳定性对其心理健康的共 同作 标
无 统计学 意义 。
2 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 1 研究结果
表 明 , S L 9 项 因子 得 分 上 的 比较 , 别 、 在 C 一 0单 性 年 龄、 专业 、 源地 以及是 否独 生子 女 交互所 用 均不 显 生
校园心理 2 1 年 2 02 月第 l 卷第 1 0 期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ea613c6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2.png)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薛芳【摘要】目的:编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理论分析,结合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问卷初始条目.先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初始问卷进行施测,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维度和条目.再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用于因素验证分析和信效度分析.效标以情绪智力测量表检测.结果:1.量表由28个条目组成,包括,情绪评价的能力、情绪感知的能力、情绪表达的能力和情绪调控的能力4个雏度.2.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模型拟合指数x2/df=2.130、RMSEA=0.050、CFI =0.904、IFI=0.905,总分与情绪智力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1).3.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Spearman - Brown分半信度为0.892,四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4、0.741、0.787和0.731.结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信效度好,符合要求.【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0)004【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情绪管理;大学生;量表编制【作者】薛芳【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安徽蚌埠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4情绪管理概念内涵丰富,Hochschild最早提出此概念,他认为,情绪的管理是需要遵照情感的工作[1]。
Master认为,人经常在情绪管理之前段时间,会对环境、主观自身关系及应付环境能力,进行前期认知评价,最后决定,如何管理自身情绪[2]。
Mikolajczak M研究发现情绪管理是一个很强大的中介,不良情绪管理可以加剧自我伤害方式,如自责、无助[3]。
在过去十年,情绪管理备受关注,Kong F 研究发现情绪管理与心理问题存在很大的联系[4]。
国内学者对情绪管理定义也有不同的看法,师曙光认为:情绪管理主要指采取有效方法,合理控制情绪,调整自己,使自身处在积极的氛围中[5]。
本科护生共情现状及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
![本科护生共情现状及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472f79960590c69fc3762a.png)
本科护生共情现状及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作者:张丽平来源:《管理观察》2020年第30期摘要:共情能力是本科护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与其家庭及各种社会因素有关。
目前本科护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离护士共情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患者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才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融洽地处理护患关系。
培养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共情;共情能力;本科护生;现状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护士。
而共情在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共情是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范畴中经常被提到和受到关注的一个词汇,是人类群体中特有的现象。
共情在护理工作中尤其得到广泛的关注。
共情能力是护士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素质,因此,培养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对其以后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大高校护理专业教育者都对本科护生的共情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影响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以便对护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定出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为将来可以更好地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1 共情的概述共情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他指出共情是一个人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是存在于人的心理以及情感体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被心理学界提出以后经常被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但是无论是从情感还是认知,无论学术界各个流派如何从自己的角度对共情进行界定,但最终的指向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共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深入他人的内心进而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自共情被提出来以后,其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中得到大力的研究和发展,使共情受到高度关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情表现在各个领域,无论是在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过程,还是在服务行业甚至在社交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a833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9.png)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员,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他们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情绪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调查及应对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情绪状态。
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保障其心理健康。
探究大学生的情绪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采取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心理韧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对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主体,其情绪状态对其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而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学习生活的繁重,大学生的情绪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大学生情绪状态及其应对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了解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和社会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学校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研究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研究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
2. 正文2.1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情绪状态进行调查可以了解他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为制定相关心理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助产本科生情绪智力、压力知觉与专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助产本科生情绪智力、压力知觉与专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984a8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8.png)
助产本科生情绪智力、压力知觉与专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鲁冰倩;林音;祝雪花;林艺萍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22(40)11
【摘要】目的调查助产学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助产本科生)情绪智力、压力知觉与专业适应性现状,剖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助产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对246名助产本科生施测。
结果助产本科生情绪智力量表得分高于中值,条目均分为(3.81±0.44)分;压力知觉量表得分低于中值,条目均分为(2.75±0.48)分;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得分高于中值,条目均分为(2.95±0.36)分。
情绪智力和专业适应性呈正相关关系
(r=0.619,P<0.01),压力知觉与专业适应性呈负相关关系(r=-0.506,P<0.01),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存在于情绪智力对专业适应性的影响中,中介效应占34.58%。
结论助产本科生情绪智力、压力知觉、专业适应性三者息息相关,应做好情绪管理,增强抗压能力,提高专业适应性。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鲁冰倩;林音;祝雪花;林艺萍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5
【相关文献】
1.个体知觉的压力与情绪智力关系的元分析
2.压力知觉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压力知觉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心理资本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
4.云南省助产学专业本科生报考动机和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
5.助产学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与职业期望的调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校教育中华护理教育2019年1月第16卷第1期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杨佳丽张琦[摘要]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开展情绪管理辅导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全体2014~2017级共45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均分为(3.81±0.48)分,学生是否为班干部、学习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父亲职业、家 庭经济状况、月生活费的不同,其情绪管理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总体水平较好,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关键词]教育,护理,学士;情绪管理;问卷调查A survey of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YANG Jia-li, ZHANG Qi[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twenty-six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from year one to year four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conveniently sampled an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 of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mean score of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as 3.81 ±0.48. Students’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was related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parenting style, father’s occupation, family financial situation, monthly living expense and whether they were student group leader or not. Conclusion In general,the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of students is good. 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Key words] Education,Nursing,Baccalaureate,Emotion management; Questionnaires情绪管理是通过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而对自 己的情绪进行理解和运用,以某种方法进行情绪调 控,最后表现出适当情绪的过程[1]。
护理是情绪劳动 密集和工作倦怠较高的行业'2(,情绪控制不佳易导致护患纠纷与医护通不畅,而护士 工作 中对情绪的管理会影响患者满意度与护理[3]。
学 进 工作前和角色转变为护士的过程中,同时面临学业、实习与择业的压力。
Patterson[4]研 表,护理专业学生较 他医学业学生和护士 大的 。
的情绪管理护理 业学 的对方 [5]、高通 [6]、高情绪 [7]、觉 [8]、[9]、高 业自 [10]。
护理 业学是护理业的,是科的护理业学 的情绪管理 。
,本 旨D0I:10.3761/j.issn.1672-9234.2019.01.011作者单位!201203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杨佳丽),复且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张琦&杨佳丽:女,本科,护士,E-mail:yangjiali0229@通信作者:张琦,E-mail:zhang.qi1@2018-08-29收稿在通过描述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开展 护理本科 情绪管理 导 。
1对象与方法l.i研究对象便利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2016级、2017级全体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
1.2研究工具1.2.1 —般资料调查表通过 自行 调查表,共有17 ,为3个方面,为人、家、经济因素。
个人 8 ,、年龄、年级、、、学干部、学成绩和奖学金;7 ,独子女、结构、父母教养方、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父亲职业和母亲职业;经济因2 ,况和月活费。
1.2.2大学情绪管理问卷采用由孟佳[1]编制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该问卷共5个维度22 ,为情绪觉察能力、48Chin J Nurs Educ,January2019,Vol 16,No.1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运用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 表现能力。
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代表“非 常不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总问卷的Cronbach’s !系数为0.829;分半信度为0.830。
1.3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经医院护理部主管人 员和学校护理学院教师同意后,利用学生休息时间 发放问卷,向其说明调查的目的、问卷填写方法,取 得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 回。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6份,回收问卷498份,回收 率为94.68%,有效问卷457份,有效率为86.88%。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 用频数、分 ,用均数、标准差 ,不同特征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较采用两独本金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分差异有统计学意LSD较,以"<0.05为差异有 学意义。
%结果2014~2017级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 均分为(3.81±0.48)分,度得分 为:情绪理解能力(3.90±0.60)分,情绪 能力(3.87±0.54)分,情绪运用能力(3.84±0.58)分,情绪现能力(3.77±0.58)分,情绪调控能力(3.74±0.56)分。
!,为 部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上存在差异,见表1。
单因素方差分 ,不同学习、教 方 、、经 、月生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差("<0.05),两两比较发现:较好和一般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优于学 较差的学生("<0.001); 教养方为民主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教养方为放任自由的学生("=0.040); 为工人、国家、主和 学生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为其的学生("=0.030);经 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经为贫困的学生("=0.038);月生 >1000元 的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月生 <500的学生 ("=0.040),见表 1~3。
中华护理教育2019年1月第16卷第1期3讨论3.1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整体水平较好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 力总问卷均分为(3.81±0.48)分,明护理本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总较,*5+的研究结。
各维度得分 为情绪理解能力、情绪 能力、情绪运用能力、情绪现能力、情绪 调控能力,*6+的研究 不一致,其 :情绪现能力的得分最高,依次为情绪调控能 力、情绪 能力、情绪运用能力、情绪理解能力。
这 可能学生的的教育层次有。
护理本科生的 课程形式多样,情境模拟和 方法多角度理解物,且在人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临床,能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 身的情绪变化。
本研究结果也 ,情绪调控能力得分 ,胡晴*11]的研究 ,提示护理本科生虽然能够很的理解自身的情绪变化,也能较的感知自己和人的情绪,但情绪调控方面有所欠缺,有易产生冲动行为的能性,能缺少问题表1不同类别个人因素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比较(#=457)项目人数情绪管理能力总均分(!±")统计量值"值性别男71 3.73±0.59 1.3091)0.194女386 3.82±0.45年龄(岁)17~20265 3.82±0.480.7181)0.47321-24192 3.79±0.47年级年级114 3.87±0.46 1.8232)0.142二年级121 3.83±0.51三年级108 3.72±0.47四年级114 3.82±0.46生产实习无343 3.81±0.480.1891)0.850经历有114 3.82±0.46生源地城市221 3.82±0.540.1962)0.822城镇80 3.78±0.40农村156 3.81±0.42班干部是178 3.87±0.52 2.1481)0.032否279 3.77±0.45学习成绩较好74 3.92±0.3917.1722)<0.001一般332 3.83±0.45较差51 3.51±0.63曾获奖学金是153 3.83±0.400.6961)0.487否304 3.80±0.511)!值,2)$值院校教育中华护理教育2019年1月第16卷第1期表2不同类别家庭因素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比较("=457)项目人数情绪管理能力总均分(!±")统计量值!值独生子女是264 3.83±0.51 1.0441)0.297否193 3.78±0.42家庭结构双亲408 3.81±0.490.5262)0.592单亲37 3.80±0.40再婚12 3.67±0.28父母教养方式专制18 3.62±0.828.2982)0.040民主323 3.84±0.46放任自由114 3.75±0.45漠不关心2 3.36±0.39父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83 3.85±0.600.3382)0.852大专70 3.80±0.50高中或中专133 3.79±0.46初中121 3.82±0.42小学及以下50 3.77±0.41母亲文化程度本科上57 3.83±0.580.5972)0.665大专74 3.81±0.59高中或中专105 3.78±0.48初中130 3.85±0.40小学下91 3.77±0.42父亲职业工人102 3.79±0.48 2.4982)0.030农民67 3.74±0.40国家机关及事129 3.87±0.54业单位人员个体业主64 3.91±0.51自职56 3.81±0.34其他39 3.61±0.46母亲职业工人78 3.80±0.490.9882)0.425农82 3.77±0.41国机关116 3.88±0.49单位员个体业主56 3.77±0.63自职79 3.82±0.38其他46 3.72±0.491)# 值,2)$值强,并且职务给予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加强对自身的规范,加之更 多的职务锻炼机会使其情绪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