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方案(精选12篇)
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方案(精选12篇)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方案篇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我校中小学德育效率,增强德育效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决定启动并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作。
一、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整体规划全校德育,构建并实施中小学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评价体系、落实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学校与社会主流价值和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相协调,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促成学生成人成才,为学生一生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
1、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贯彻落实《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研制从小学到初中各学段相衔接,各年级逐步递进,各有侧重的德育目标体系。
2、确立有效德育路径体系。
发挥德育常规、班级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体验等作用,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
3、确立有效德育内容体系。
在内容选择上要突出重点、区分层次,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凸显渐进性。
4、健全有效德育评价体系。
发挥评价的导向用激励作用,以评价促进师生成长、学校发展。
5、实施有效德育的推进体系。
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学生会、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
二、主要任务围绕构建和实施有效德育目标、路径、内容、评价、推进等“五大体系”,以行为规范、班级建设、课程融合、实践探索、全员合力、“三位一体”等六大育人项目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实行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推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一)行为规范育人项目明确学段培养重点。
1、小学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
初中重点是:行为规范、意志品质、身心健康、公民素养等。
新李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新李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需求分析1、背景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
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
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
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二、总体目标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副组长:骆孝滨黄昌辉陈晓清陈芳玲成员:全体教师2、课程师资配备:a、以各年级班主任为主,其他教师共同参与本课程的实施。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的小学生。
二、课程设置1. 课程分类:德育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
(1)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程内容:(1)道德素养: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意识和行为。
(2)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习惯。
(3)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策略1. 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形成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2.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
3. 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4. 环境创设: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5. 家校共育: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3. 师资保障: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4. 经费保障:合理规划德育经费投入,保障德育校本课程顺利实施。
5. 评价与反馈: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推动德育工作持续改进。
五、预期成果5. 预期成果(1)学生层面: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升,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关注,社会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场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收集、保存和陈列,为全体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欣赏、研究等目的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
基于场馆资源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其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相比,优势在哪?本文将从其优势入手,进而介绍馆校合作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以期为馆校合作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基于场馆资源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一)场馆丰富的德育文物资源可对学校德育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场馆具有丰富的德育文物资源。
它收藏了一个地区不同时期当地人民所遗留的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这个地区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反映了这个地区的风云事件与伟大变革,是学生研究、理解家乡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革命精神的主要媒介。
这些文物资源包括青铜、书画、碑文、瓷器、石器、佛像、革命先烈遗物等,它们时间跨度大,地域性显著,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也是德育课程最具说服力的帮手。
如,学生在教材中了解到革命先烈的故事后,辅之以博物馆革命先烈的真实书信、日记等,可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伟大革命精神的认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直观形象、生活化的德育文物资源能有效弥补学校德育抽象化、符号化教学内容的不足。
(二)场馆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资源有利于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课程实践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知识性教学为主,虽然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即道德相关的知识和原理,而忽视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然而,这对于道德实践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体验式教学通过具身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产生相应行动。
场馆内丰富的藏品、展览和现代化设备可以用来设计多样的德育活动,以实现体验式德育教学。
如,教师可根据真实历史资料将革命英雄事迹创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场馆的现代化技术设备设计动手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与展品进行“互动”,鼓励其情感的自由表达。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4.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课程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我国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品质。
3.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关爱家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5.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6.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式:采用讲座、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一节德育课,每学期进行一次德育实践活动。
3.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
4.教师培训: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四、课程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德育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3.资源保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德育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4.质量保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德育课程取得实效。
五、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满意度。
2.教师评价:通过听课、评课、教学检查等方式,评价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3.课程评价:结合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对德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六、课程改进1.根据课程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加强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3.积极探索德育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心理素质和环保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德育工作,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林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措施: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我们将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确保课程内容全面、有序、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将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让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我们将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家校合作我们将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家校合作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以上方法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林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调动教师积极性,参与课程开发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这样可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2.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资源校本化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校本化,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
这样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
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程开发工作,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4.构建和谐团队,实现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为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我们需要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高课程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5.校本课程开设计划为了实现校本课程开设计划,我们需要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新的亮点。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活动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也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学校作为培育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和基本道德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凝聚校园精神,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活动,促进全校师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基本道德素质的提高,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协同各相关部门,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 1.建设一套符合学校特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课程; 2.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与提高,倡导正义、和谐、爱与包容的社会价值观; 3.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和实践能力; 4.激发教师对德育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引导其落实德育课程,提高将德育融入课堂的能力; 5.传递社会关怀和爱心,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三、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将采取课程培训、主题讲座、调研评估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成果,向师生传递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战斗力强,责任感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德育课程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1. 德育课程建设培训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教育工作者制定和实施德育课程的能力。
课程将包括德育理论的介绍,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的评估等内容,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评估制度,提高全体教师为学生带来的德育课程的质量。
2. 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将邀请知名德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领教育者,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特点,弘扬中华民族卓越的文化和优良的道德传统,着力推进德育工作的认识、策略和实践。
3. 调研评估通过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行调研和评估,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探索与发展一套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教育课程,制定和实施德育教育方案,协同各相关部门努力打造校内德育优秀的品牌。
2024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和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校制定了2023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方案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素质;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道德素养的公民;3.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三、方案内容1. 课程设置(1)思想品德课程: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2)公民道德与法制课程: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3)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4)生活技能课程:教授实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4)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道德知识和技能。
3. 评价与考核(1)定期考核: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定期的综合评价;(2)实践考核: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3)学科综合考核:将德育成绩纳入学科综合考核的一部分,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四、实施策略1. 教师培训:组织德育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其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2.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一体化的育人格局;3. 学生参与管理:设立学生德育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4. 社会资源整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邀请社会资源人员参与德育教育,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探索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探索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小学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探索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
一、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1.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小学德育教育的总体策略和目标,明确不同年级的重点和主要内容,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校内外环境来进行合理的安排。
2.选取适合不同年级的活动德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活动来进行的。
在确定主要内容后,需要选择不同年级适合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符合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并且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可行性。
3.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制定是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需要注意方案的详细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还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如何将德育校本课程融入实际教学中1.利用校内特殊资源校园内有很多特殊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例如校史馆、校园文化课程等等。
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2.将德育校本课程融入日常生活中将德育校本课程融入日常生活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晨读或早自习时间,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德育课程视频,或者在课堂上加入相关的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领会德育的理念。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是提高德育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
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承担责任,并且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适当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行为中反思、发现和改进,成为更好的人。
三、德育校本课程教学的难点1.课程的学科性和德育性的平衡德育校本课程教学需要兼顾学科性和德育性的平衡,因此在指导教师的选取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德育与学科之间的平衡。
2.挑战教师的教学能力德育校本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育,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更为全面和高级的教育能力。
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二、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型德育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将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发的,能够彰显学校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确立课程目标:明确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保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
组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德育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
加强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资源整合与利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反馈与改进:及时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篇
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篇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一、指导思想1、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集体辅导,让同学们正确认识书写的重要,端正同学对待写字的态度,教学中要穿插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书法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到自己对待写字的态度是否端正。
使得同学们正确理解把字写漂亮的重要性,并将真正的把字写漂亮贯彻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各年级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课程教学目标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要求与措施1、加强课堂四十分钟硬笔教学,认真上课备课与课后练习相结合,加强作业检查批改力度。
课堂中多渗入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确定“做字先做人”这一教学原则。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双姿、书写卫生习惯。
4、继续研究学校书法校本教材。
5、各年级的作业均要重视学生习字的质量,任课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抓好学生的习字质量。
6、有计划开展好师生习字活动,全面提高师生整体的书法水平:7、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书法比赛,积累参赛成果,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
每月评定一批书法之星、小小书法家。
9、开设书法园地,进行书法教学宣传。
10、多方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业务水平。
四、具体教学计划第1课时:介绍工具及书法基础知识(执笔.坐姿.用笔)第2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一) ——_横(长横,短横,左尖横等) +例字练习第3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二)____竖画教学+例字练习竖(垂露,悬针) +例字第4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三)_____ 点(左点、右点、竖点等) +例字练习第5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四)_____ 言字旁、折(横折.竖折)、提+例字练习第6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五)_____ 钩(1)(竖钩,斜钩,卧钩) +例字练习第7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六)____ 钩(2)(横钩,竖弯钩,横折钩) +例字练习第8课时:撇(斜撇,长撇) 、捺(平捺,斜捺) +例字练习成果展示第9课时:组合笔画练习, 单字临摹练习第10课时:组合笔画练习, 单字临摹练习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一、研究对象,问题来源与分析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七号文件)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水平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当前体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2024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我们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因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24年的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要求的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方案内容1. 课程设置(1)德育校本课程将在每个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
(2)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和健康生活教育等方面展开,涵盖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3)课程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将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 教材选择(1)教材选择以本校编写或者修订的教材为主,力求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2)教材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社会实践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并能够体现国家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办学理念。
3. 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加深对德育的理解和认识。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育软件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4. 评价体系(1)建立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测验、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2)评价重视对学生实际行为和心理健康的评价,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 培训机制(1)要求学校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2)通过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标准和教材(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德育的基本概念,掌握校本课程中德育的核心要点。
2. 学生能认识和描述德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了解并阐述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的目标和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德育知识,进行自我品德培养和提升。
3. 学生能运用沟通技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道德互动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自觉遵循社会公德,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3. 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德育校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还需加强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德育基本概念:讲解德育的定义、目标、原则等,让学生对德育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教学内容:(1)德育的含义与目标(2)德育的基本原则(3)德育的方法与途径2. 校本课程德育要点:阐述校本课程中德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2)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3)法制观念与道德规范3. 德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德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教学内容:(1)德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优秀德育典型的案例分析4. 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的目标和要求:介绍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的要求,指导学生遵循道德规范。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学校开设德育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指导。
二、方案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智慧水平,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个性。
三、实施内容1. 德育主题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德育主题活动,围绕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并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2. 德育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德育课程。
包括德育核心素养课程和德育拓展课程。
其中,德育核心素养课程包括思想品德、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德育拓展课程包括文化传统、健康教育、性教育等。
每门课程都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3. 主题班会:每个班级每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班主任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的兴趣。
4. 德育日常活动:学校每学期选取一个月作为德育月,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日常活动。
例如,德育教育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德育作文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和热爱。
5. 心理辅导活动: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情感困扰和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咨询班等。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德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明确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配置专职德育教师或德育专家,负责德育课程的教学和相关活动的组织。
3.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该小组由学校领导、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组成。
德育校本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特制定本德育校本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1. 道德知识教育:包括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2. 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美好情感;3. 道德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道德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道德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3. 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的德育教材;2. 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能力;3. 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4.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设施、场地等资源,开展德育活动。
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实施与监督;2. 资金保障:设立德育校本课程专项经费,确保课程顺利实施;3. 效果保障: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七、课程特色1. 突出地方特色:结合我校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2. 注重实践体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3.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本德育校本课程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南流小学德育校本课程《我的家乡》开发纲要
南流小学德育校本课程《我的家乡》开发纲要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环境。
因此,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工作,就必须实行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
做到认识全面,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达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方法灵活的教育合力,努力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此环境下,我校积极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实施纲要如下:一、课程目标1、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活动中“形成”德育。
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3、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意识与思想,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4、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发展。
5、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优化组织管理,进一步突显校园特色。
6、挖掘在教育教学中蕴藏着的德育资源“宝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新的生长点”。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勤学、卫生、守纪、锻炼、创新意识等习惯,以“爱心”为核心,以小见大,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开始,胸怀祖国,逐步提升为爱人民、爱祖国。
通过各种特色活动以及不同学科的渗透,不断的实施我校的融合教育。
三、课程实施网络1、社会网络。
共建单位、共青团、社区、德育基地、校外辅导员等。
2、家校联系网络。
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贵阳市世纪园小学2009 年地方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课程目标: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一)开发原则:1、实效性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德育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
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
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 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
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
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
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
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 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德育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探索德育课程开发的程序,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
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德育课程的开发。
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德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德育课程。
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
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
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
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
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德育课程。
课程内容预设包括十个单元:“校园篇”、“美德篇”、“礼仪篇”、“生活篇”、“学习篇”、“活动篇”、“诚信篇”、“安全篇”、“环保篇”、“家庭篇”。
具
体见表:
单元课程内容课程目的备注
1、你了解江庄小学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发展历课程内
一、校园吗程,从爱班级、爱学校入手,容虽然
篇2、做个文明小学生培养爱家、爱国的思想。
分为十
3、我们班里故事多大单
1、和别人起分享了解、掌握并使用传统美德,元,但
二、美德
2、不主动要求奖赏把传统美德与现代做人有机具体实
篇
3、从“举手之劳”结合,培养学生做个讲究施时可
做起
4、排队不加塞儿
5、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仁义道德,温和谦恭,知书达礼
的人,做一个在群体中可亲可近
可信、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在将
来社会中能文明、和谐地生活。
根据实
际情况
交叉进
行。
不乱扔废电池了解基本的环保常识,从日
把绿色送给大地常生活的最小处开始,建立
珍爱生命之水初步的规范意识。
9、环保篇不乱吐口香糖
做好值日生
乱扔雪糕棍,你不自
责吗?
家里和学校,你表现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
致吗?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
10、家庭爸妈的生日,你记得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
篇住吗?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
爸妈叫吃饭,你马上的家庭生活。
去吗?
四、课时设置
德育课程的实施可以综合实践活动与兴趣活动的形式展开,但在课程实施
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等。
具体安排如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
2、兴趣活动课程可以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3、学科课程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五、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对教师的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德育课程实施计划》和《德育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
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
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区人员,对《德育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
地改进和完善。
六、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德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德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对在德育课
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室、实验室、实践基地
的建设,开发建设好德育课程网站,为德育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