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学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保护学

园艺植物保护学

园艺植物保护学
园艺植物保护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园艺植物免受病虫害和其
他生物危害的学科。

园艺植物种类繁多,涉及到蔬菜、水果、花卉、观赏植物等,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等危害而影响生产和观赏价值。

园艺植物保护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虫害的识别、病虫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探究和研究新型防治技术等方面。

该学科需要系统地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包括土壤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营养学、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园艺植物保护学需要结合园艺生产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质量。

同时,还需要重视环保要求,推广有机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环保型防治技术,建立健全的保护和监管体系,确保生产和消费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1 -。

园艺植物保护学(完整)

园艺植物保护学(完整)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园艺植物生产面积、产量及效益果树生产 FAO统计:1999年,中国果树面积、产量双双世界第一,中国为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

2014年国内果园面积增长至1275万公顷左右。

当中香蕉园面积约为41.5万公顷,占国内果园总面积的3.3%;苹果园面积占比为18.4%;柑桔园面积占比为19.0%;梨园面积占比为9.0%2014年四川省水果种植面积达920万亩,总产量719万吨,呈现面积、产量连年增加的态势。

蔬菜生产据农业部统计, 2014年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2128.9 万公顷;年产量超7 亿吨,人均占有量达500 多公斤,均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蔬菜总产值约12000亿元。

2013年四川省蔬菜面积1915万亩,居全国第三。

蔬菜产量达到3950万吨。

其中,其中外销出川蔬菜达1200多万吨。

例:空心菜和泥鳅的生态养殖田。

水上空心菜市价是普通空心菜的两倍。

集旅游、观光、生产、加工于一体。

观赏园艺观赏植物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观花、茎、叶、果、根),适于室内外种植,美化环境和生活的植物。

随“和谐自然、健康人居”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观赏植物生产有了迅猛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观赏植物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7000多种,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等。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

“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

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

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1/3。

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

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

3
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 性,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拮抗微生物和天然产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原物的生长和繁 殖。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是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防治的重要手段 之一。
但是,生物防治见效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对技术和资源的要 求也较高。
关注抗病性育种
加强园林植物抗病性育种研究, 培育具有优良抗病性状的园林植 物新品种,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 能力。
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推广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 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提高 防治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通过研究病原的繁殖方式、传播途径、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等,揭示侵染性病原的致病过 程和机制,为开发新型防治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开发新型防治技术与方法
总结词
针对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的防治,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环保的防治技术与方法,以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通过采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园林植物病样,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 学技术进行病原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深入研究和揭示病原的分类地位 和系统发育关系,为侵染性病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研究侵染性病原的致病机制
总结词
了解和掌握侵染性病原的致病机制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关键,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病原侵入寄主后的生物学特征 和致病过程。
细菌性萎蔫病
由萎蔫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根部,导致植株萎蔫、黄化、枯死。
病毒性病原
花叶病毒病
由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 片和果实,受害部位出现黄绿相间的 花斑或畸形。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数:54 讲授36 实验 18大纲执笔人:廖建良一、课程简介《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期开设。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

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36学时)绪论 (2学时)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4学时)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

植物保护学课件

植物保护学课件
检疫措施
该地区设立了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同时,加强与海关、农业等部门 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植物检疫工作。该地区还积极推广先进的检疫技术和方法,提高检疫效率和准确 性。
成效评估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的植物检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有效防止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 和扩散;另一方面,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害监测和防治。
精准化植物保护
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实现对农田 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提 高植物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绿色化植物保护
未来植物保护将更加注重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量,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等绿色防控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预测预报
通过对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的监测和分析,结合历史资料和气象预报等信 息,可对病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
防治策略与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 施肥等农业措施,提高植物抗病 力。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并 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农业科学为植物保护学提供了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推动了植 物保护学的研究和发展。同时,植物保护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农业生产提 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02
植物病害及防治
Chapter
病害类型与症状识别
病害类型
根据病原性质不同,植物病害可 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 病害等。
症状识别
各类病害在植物上表现的症状不 同,如真菌病害常导致植物组织 坏死、变色、畸形;细菌病害多 引起植物萎蔫、腐烂等症状。
与其他学科关系

植物保护学病虫害防治精选ppt课件

植物保护学病虫害防治精选ppt课件
二、泡桐丛枝病 1、分布与危害
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鸟巢病、疯枝病。分布 极广,一旦染病,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 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 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2、症 状
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 丛枝型。发病开始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和不定
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 细弱,节间变短,叶序混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 团,呈扫帚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 小枝枯死,若大部分枝条枯死会引起全株枯死。 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 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 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冬开花现象。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抗霉菌素120对白 粉病有良好的防效。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
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三、锈病类
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
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类病害由于在病部产生大 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 在不适宜的灌溉下、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天气时 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干腐型——为常见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 枝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 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 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 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 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 离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 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干枯死亡。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1.气流传播 真菌病害的孢子主要由气流传播。孢 子数量很多、体小质轻,能在空中飘浮。风力传播孢 子的有效距离依孢子性质、大小及风力的大小而不同。 有的可达数千公里远,大多数真菌的孢子则降落在离 形成处不远的地方。
• 病原物传播的距离并不等于病菌侵染的有效距离, 大部分孢子在传播途中死亡,活孢子在传播途中如 遇不到合适的感病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侵 染。因而传播的有效距离还是有限的,如梨桧锈病 菌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是5km左右。红松疱锈病菌 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只有几十米。
• 2.雨水传播 雨水和流水的传播作用是使混在胶质 物中的真菌孢子和细菌得以溶化分散,并随水流和 雨水的飞溅作用来传播。土壤中的根癌细菌可以通 过灌溉水来传播,雨水还可将空中悬浮或移动的孢 子打落在植物体上。水流传播不及气流传播远。一 般来说,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病原物传播最快。
气 流 传 播
雨 水 传 播

3.发病植物残体 有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也 是病原物越冬场所。次年春天,产生大量孢子成为 初侵染来源,如多种叶斑病菌都是在落叶上越冬的。
病株
病株
病株
病落叶
• 4.土壤肥料 对于土壤传播的病害或植物根部病害 来说,土壤是最重要的或唯一的侵染来源。病原物 以厚垣孢子、菌核、菌索等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有 的可存活数年之久。如苗木紫纹羽病菌。还有的病 原物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如引起幼苗立枯 病的腐霉菌和丝核菌。一般细菌在土壤内不能存活 很久,当植物残体分解后,它们也渐趋死亡。此外, 在肥料中常混有未经腐熟的病株残体成为侵染来源。
初 期 中 期
末 期
第二节 侵染循环: 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 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 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侵 染循环。 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最新11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

最新11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

11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城市建设系园林专业《园林植物保护》指导书一、课程简介《园林植物保护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为学好园林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能够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二、实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是学生能正确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②能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分析;能依据园艺植物病虫的特性科学制定和实施治理方案。

三、实验项目设置表四、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考核方式:本课程实习考核采取出勤+课堂+作业形式评分标准:出勤(10%)+课堂(30%)+作业(60%)五、教材或指导书1、教材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2、参考书目(1)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2)杨子琦,曹华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一、实验内容昆虫的体躯观察、昆虫的主要器官观察。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实验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昆虫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蝼蛄、蝴蝶、蛾、金龟子等昆虫,镊子,白纸,培养皿,放大镜等。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五、实验实施步骤1、体躯观察用镊子将昆虫的翅掀起直立,从侧面观察外骨骼包被虫体,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分成3大体段:头、胸、腹。

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主要有触角1对;复眼1对,有些昆虫还有1~3个单眼及取食的口器。

胸部是运动的中心。

主要有3对胸足及2对翅。

腹部是代谢和繁殖的中心,体内包括许多内脏器官及生殖系统。

观察腹末尾须、外生殖器及肛上板、肛侧板。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病害的三因子学说一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6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13、活力营养生物寄生营养生物14、柯赫氏法则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兼性腐生物16、生理病害特点①具有突发性②田间分布普遍③病状表现散发性④无病症有病状17、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园林植物保护》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园林植物保护》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术和丰富 的教学影像 、 多媒体教学 资料 可以使《 园林植物 保护学》 的课堂教学更 加直观 、 形象 、 简洁 , 使学生对进《 园 林植物保护学》 产生浓厚 的求知兴趣 , 而大大提高教学 从
质量。
院的园林专业的《 植物保护》 课程的课 堂教学应该注意 : 1 . 1着重培 养学生学习《 园林植物保护》 的兴趣
《 园林植物保护》 课堂教 学与实践教学
杜 宾
(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 。 山西 太原 0 0 1 3 0 2)
己身边与园林植物保护有关的问题 , 园林植物 的病害的发
生、 影响 、 虫害的控制 等,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从 1 . 2形成 多种现代教学手段 的课 堂教学形式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 、 教学手段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 的
方 式 讲 授 课 程 。 一 方 面 现代 教 育 理 念 强 调 教育 的开 放 性 另
画制作 的信息手段来模拟昆虫的运动 、 取食 、 交配 、 产卵等 行为 , 替原先的人工饲养 费时 、 代 费力 、 周期长 的缺点 , 从
而有效地 、 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 习《 园林植物保护学》 的兴
发展 , 其在各个学科 的教学 中发挥 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我
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解决《 园林植物保 护学 》 中
教学 、 学习的难度 问题 。例如《 园林植物保护学》 的基本概
念 多而杂 , 义 、 定 理论抽 象 , 些理论机理还 在研究 、 有 试验 阶段 , 植物病 虫害症状 千差万别 , 昆虫生物性 、 病原形态千
堂教 学 效 果 自然 不 好 。怎 么 发 挥 教 师 的作 用 , 进 学 生 自 促
害、 园林 植物病害 、 园林 植物化学保 护 、 信息技术多方 面 、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植物保护是园林绿化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植物健康、提高植物观赏价值以及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农药过度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因此,研究和应用新型的植物保护技术,以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式保护植物免受害虫侵害,是当前园林绿化领域的重要课题。

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

一些研究集中在生物防治技术上,通过天敌昆虫、微生物和植物性药剂等手段防治病虫害。

此外,一些物理防治技术,如光诱、色诱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防治技术的效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物理防治技术成本较高且难以持久。

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调查,了解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分布情况。

其次,选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两种技术进行实验验证。

具体方法包括: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植物使用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手段进行保护,对照组植物则采用常规农药进行防治。

实验期间记录相关数据,包括病虫害发生情况、植物生长状况等。

最后,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方法,评估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手段的效果。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手段在植物保护中均具有一定的效果。

生物药剂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对人类安全;物理防治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且具有长期性。

然而,这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物理防治手段的成本较高。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植物种类、环境条件、防治成本等。

未来研究方向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1)进一步研究植物保护技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探索提高生物药剂稳定性和效用的方法;2)降低物理防治手段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性和可推广性;3)研究植物保护技术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应用效果,为园林绿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4)关注植物保护技术的长期影响和安全性评估,确保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性。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School garden conservation arboriculture课程编号:1313131215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数:36 课内实验时数:6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专业适用对象: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高等农林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专业课,是必修课。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是一门集艺术、文化、工程与生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是研究园林树木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合园林观赏的树种分类方法、分类特征、地理分布、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养护及园林应用技术等。

通过大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生正确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等课程是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学的先修课。

同时,植物遗传学、地理植物学等与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学也有一定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第一章绿地景观中的园林树木园林树木两种分类方法[1];栽培学的应用分类法[3];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2];重点:园林树木生态习性难点:园林树木分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有哪些分类方法?作业题:2题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特点[1];园林树木生长发育[1];树木生长发育周期[2];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3];园林树木的年周期[3];重点: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及特点难点:园林树木的年周期及特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生命周期有哪几个年令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作业题:2题第三章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2];枝芽的特性[3];△干和枝的生长[3];落叶的原因[3];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3];花芽分化期概念及时期[2]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止措施[3];○果实重点:枝芽特性难点:控制花芽分化途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1、芽的异质性概念?怎么产生的?2、层性概念?产生的原因?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园林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气候因子[3];土壤因子[2;风因子[2];城市环境与树木生长重点、难点:气候因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污染?第五章园林树木繁殖技术第一节播种育苗育苗设施[1];播种前的准备[2];播种时期与播种量[3];播种方法与苗期管理[3];重点:播种时期与播种量难点:播种方法与苗期管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苗期如何管理?第二节扦插育苗概述[1];扦插繁殖原理[2];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1];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3];扦插时期与扦插方法[3;插穗贮藏插后管理[2];重点:扦插方法难点: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的扦插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第三节嫁接育苗嫁接苗概念、地位及特点[1];嫁接成活的原理[2];影响嫁接的因素[2];嫁接前的准备△;嫁接时期及嫁接方法[3];嫁接苗的管理3];重点:嫁接方法难点:影响嫁接成活因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六章园林树木的栽培技术园林树木的栽植时期及原理[1];△栽植前的准备[1];栽植技术[3];;成活期的养护管理[2];重点:园林树木栽植技术难点:园林树木栽植后的管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栽植技术?第七章园林树木的土、肥、养分管理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1];园林树木的水分管理[3];园林树木的营养管理[3];重点、难点:园林树木水分和营养管理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水分和营养如何管理?第八章大树移植大树移植概念及意义[1];大树移植特点[2];大树移植原则[3];重点:大树移植特点难点:大树移植原则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大树移植有哪些原则?第二节大树移植技术大树移植前准备[1];大树移植技术[3];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措施[2];重点:大树移植技术难点:大树移植成活率措施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1、大树移植主要注意哪些问题?2、断根缩过坨计划是什么样的计划?第九章园林树木整形与修剪第一节树树冠结构及整形修剪专业术语树冠结构[1];整形修剪专业术语[3];重点:整形修剪专业术语难点:树冠结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有哪些专业术语?各是什么含义?第二节园林树木整形与修剪技术整形修剪的目的[1];整形修剪的原则[3];整形修剪的技术与方法[3];重点、难点:整形修剪的技术与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节各类树木的整形修剪行道树的修剪[3];庭阴树的修剪[3];灌木树的修剪[3];重点、难点:不同类型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灌木树的修剪技术?四、课内实验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详见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五、课内实验进程安排六、学时分配表七、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方法:笔试;3.成绩评定:总评成绩100分=平时30分+期末考试70分平时成绩:考勤考纪:5分作业10分——每次作业占2分;实验15分——每项实验占5分,其中,预习报告占20%,实验过程占40%,实验报告40%。

园林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期末复习题1.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的类型有性孢子:1)合子:由两个同型的游动配子结合,形成二倍体细胞核的合子(2N)。

2)卵孢子: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结合,在藏卵器中产生卵孢子(2N)。

3)接合孢子:是由两个同型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和核配后形成(2N)。

4)子囊孢子:是由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器)相结合,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成(N)。

5)担孢子:是担子菌产生在担子外面的,一般为四个单倍体孢子(N)。

无性孢子:1).游动孢子(1)孢子囊(2)孢子囊萌发(3)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1)孢子囊及孢囊梗(2)孢子囊破裂释放出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1)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梗(3)分生孢子萌发5).芽孢子6).粉孢子2.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图3.病原物的致病机制a)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b)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c)产生对寄主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

4.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a)感病寄主植物的大量存在b)致病力强的病原物的大量存在c)发病的环境适时出现5.园林植物的抗病机制1)结构抗病性:即植物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

先天性的防御结构:如植物表面密生的茸毛,或很厚的蜡质层等。

后天性的防御结构:如在病部形成木栓层或坏死斑等。

2)生化抗病性:即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先天固有生化抗性:如葱蒜类、松柏类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后天诱导生化抗性:如生理代谢途径的改变。

6.田间如何区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a)第一,观察症状。

侵染性病害往往后期有明显病症出现,并且症状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出现,症状的发生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第二,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呈点发状,而非侵染性病害无明显发病中心,呈片发状;c)第三,侵染性病害在一个特定地点,通常只发生在个别或少数种类寄主上;而非侵染性病害则在多种寄主上发生类似症状。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

园林树木学重点讲义资料

园林树木学一、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的定义树木是乔木(tree)、灌木(shrub)和木质藤本(woody climbing plant)的总称。

乔木的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栎、杨、槐、榆、榉等;灌木则一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之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如迎春、蜡梅、绣球花、卫矛、十大功劳等;木质藤本则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利用不同附物而生长,如地锦、紫藤、凌霄、木香等;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种类多,观赏期长,如孝顺竹、佛肚竹、紫竹等。

树木学(Dendrology)是研究树木的形态(morphology)、分类(classification)、地理分布(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生物学特性(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及生态学特性(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利用及其在林业生态工程、经济开发中的定位与作用的一门学科。

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应用等方面系统研究的学科统称为园林树木学。

二、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和任务园林绿化工作的主体是园林植物其中又以园林树木占绝大多数,从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以植物造园(造景)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学好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以及园林的养护管理等实践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的来说: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学会应用园林树木来建设园林的能力,并能使其较长时期和充分地发挥其园林功能。

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记住园林树木的识别要点,掌握其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以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三、学习园林树木学的方法1.明确学习的目的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园林树木的形态、分类、分布、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等内容,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等课程打下基础,同时掌握一定的树木学知识也是园林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

002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002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①行道树:
成行种植在道路两侧的植物,隔音、净化空气、组织交通。
行道树的要求:
• • • • • 抗烟尘能力强,抗逆性较强; 生长缓慢,寿命长; 病虫害较少; 观赏价值高(美); 附加产值(针对名贵树种经济价值高)。
②绿荫树: 孤植或丛植在庭院、广场或草坪上,遮阴为主。
③花灌木: 以观花为目的的小乔木、灌木。
绿化工培训计划(初级)

• •
说明 本培训计划大纲按建设部颁布的绿化工等级标准编制, 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绿化工(初级)。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具有本工种初级工理论知识与操作 技能,达到建设部颁布的初级绿化工的等级标准。 具体要求:理论知识上具有植物、土壤肥料、植物病 虫害等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当地常见的园林树木、花 草种类,掌握它的形态、习性及栽培养护基本知识。 操作技能上能熟练进行绿化种植、养护等基本工作、 工作质量、进度达到规范要求。
• • • • •
• • •
课程设置与培训要求 植物及植物生理:从植物的基本组成开始,讲述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 与类型,为认识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打下理论基础。 园林苗圃:讲述苗圃的形成和发展,园林植物播种繁殖及营养繁殖。 园林树木栽培管理:讲述园林树木的栽培管理的方法,提高树木栽培 管理能力。 树木学与花卉学:通过图例和实物照片来认识当地常见的园林树木和 花草种类,掌握它的形态、习性及栽培养护基本知识。 土壤肥料基础:从土壤的基本组成开始,讲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水、 肥、气、热情况;从植物营养条件开始,讲述无机、有机肥料的种类、 特点及施用技术知识。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讲述园林绿化意义、范围、及绿化规划设计、 施工种植及养护管理等一般知识。 草地草坪养护:当地的常见草坪的养护及管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从园林害虫与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开始,讲述 当地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要求。

绿化林业工程师园林绿化专业学科基础知识

绿化林业工程师园林绿化专业学科基础知识

绿化林业工程师园林绿化专业学科基础知识考试范围一、考试的对象:从事园林景观计划设计、绿化研究与管理、绿化建设与养护、植物保护、生态保护与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符合绿化林业工程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试的内容:包括园林法规和园林绿化专业概论两部份。

(一)园林法规(占20分):内容包括《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二)园林概论(占80分):内容涉及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园林生态、植物保护、绿化施工与管理、园林计划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

园林概论专业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

考生可按照自己报考职位规定的专业要求选择相应的考试范围进行考前预备。

三、考试的方式与题型:两部份内容综合在一张试卷,实行闭卷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

考试时刻为90分钟。

园林植物内容一、细胞学部份:一、植物细胞构造: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细胞壁、线粒体、质体。

⑴质体:叶绿体、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白色体、有色体。

⑵线粒体:ATP (三磷酸腺苷)⑶细胞膜:构造、特性:半透膜⑷细胞核:DNA、RNA⑸液泡:渗透压、储藏二、细胞全能性二、形态解剖部份一、组织:分生组织、大体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储藏组织二、器官:根、茎、叶、花、果、种子3、根:作用、构造、根系、侧根、根毛、根尖、根冠、根瘤、菌根、变态4、茎:构造、作用、分枝习性、芽、形成层、变态、树皮五、叶:构造、叶序、形态、变态、功能六、花:构造、花序、大(小)孢子叶、传粉、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繁衍、生殖、孢子、配子、孢子体、配子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7、种子与果实:构造、类型、种籽三、植物的分类:一、植物的名称:学名、俗名、双名法、属名、种名二、分类品级:门、纲、目、科、属、种3、种以下单位:变种、变型、亚种、品种4、菌类植物、藻类植物、地衣(菌类+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区别六、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区别7、松、杉、柏区别八、杨树与柳树的区别九、牡丹与芍药的区别10、上海及周边地域的建群树木的科属1一、园林绿化常常利用植物的分类属性1二、生物多样性四、植物生理知识:一、光合作用二、蒸腾作用3、呼吸作用4、激素及应用五、营养生态六、生理与植物栽培园林计划与景观设计内容一、全面了解:园林计划、设计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含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经济评价方式,重点掌握相关标准。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一、填空题1空1分,一共16分1、病状的五种表现、、、、 ;2、园林植物病害分类有和两种;非侵染性病源类型又可分为、和三种;3、昆虫成虫的特征:成虫分为三部分 ,有 ,有变态,具外骨骼;二、判断题3分1题,共24分1、寄主植物受病后本身表现的外观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2、锈状物属于病症;3、病原真菌具有真正细胞核;4、雄娥的触角为羽状,雌娥的触角为丝状;5、螳螂的前足属于抱握足;6、针对昆虫的体壁构造,我们应该用油乳型杀虫剂;7、蝶类属鳞翅目;8、覆翅翅质加厚成革质,不透明,有飞翔和保护作用;三、简答题4分/个,共40分1、简述病原物的传播方式;2、如何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3、园林植物细菌病害会引起哪5种症状4、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技术5、炭疽病的病状表现6、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其他节肢动物有什么不同7、昆虫有几种口器蝗虫属于哪种8、简述鞘翅目或鳞翅目昆虫的基本特点9、简述有机磷杀虫剂的原理;10、研究昆虫生殖系统有何意义四.论述题10分/题,共20分1、了解口器类型和危害特性在害虫防治的意义针对不同口器可使用哪些杀虫剂2、举例说明化学防治的缺点和优点;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变色,坏死,枯萎或萎焉,畸形,流脂或流胶2、侵染性病毒害,非侵染性病害3、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二、判断题1、错病症改为病状2、对3、对4、对5、错抱握足改为捕捉足6、对7、对8、错不透明改为半透明三、简答题1、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人为因素传播2、观察症状,侵染性后期会有明显症状出现,非侵染性,不是渐进过程;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分布往往有发病中心,区别各类侵染性病害;3、斑点,腐烂,萎焉,畸形,溃疡4、植物检疫,栽培技术防治,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5、常产生轮纹斑,病斑产生黑色小点,成轮状排列6、繁殖能力强;外壳坚硬,轻巧,有弹性,起保护作用;身体微小,易生存,所需食物少;有翅,寻找食物,求偶,避敌都有利;7、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幼虫口器;咀嚼式口器;8、鞘翅目:体壁坚硬,小至大型,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锯齿状、鞭状,无单眼,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中胸小盾片常外露,跗足4-5节,少3节,完全变态,幼虫无足;9、神经冲动的传导依靠乙酰胆碱来完成,最后导致虫体疲劳过度而死亡;10、抑制害虫繁殖,使其不育,是害虫防治的新技术,如用射线处理雄虫,使其性腺破坏而绝育,另一种是解剖观察卵巢级别;四、论述题1、了解昆虫口器类型和危害特性,不但可以帮助认识害虫的危害方式,根据危害状来判断害虫的种类,而且可针对害虫不同口器类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防治咀嚼式口器:具有胃毒性能的杀虫剂,触杀剂,熏蒸剂防治刺吸式口器:内吸剂,熏蒸剂和触杀剂;防治虹吸式口器:胃毒剂,熏蒸剂和触杀剂防治锉吸式口器:熏蒸剂和触杀剂用药防治也与时机有密切关系,某些刺吸式口器害虫形成卷叶,咀嚼式口器害虫常钻到植物内部危害,因此,用药防治需在尚未钻入或形成卷叶之前;2、优点:防治效果显着,多某些害虫有特效,例如防治蝼蛄、蟋蟀等地下害虫;杀虫速度快,对有些暴食性害虫短时间内可把食物全部吃光,应用化学药物就能把其消灭;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廉,化学农药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性能稳定且成本较低缺点: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长期广泛单一使用某种化学农药,易造成一些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杀死天敌,使用广谱化学农药在防治害虫的时候,也会把害虫的天敌,一旦停止用药,会因天敌大量消失,使害虫大量疯狂繁殖而出现失衡情况;污染环境大量的长期的使用化学药品,易造成大气、水域、土壤和植物、动物体内农药的残留,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甚至中毒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6、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7、耐害性:指植物受害后,有很强的增殖或恢复能力,可以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28、生物防治: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29、长日照型昆虫:长日照下不滞育的昆虫;30、纵脉:由翅的基部伸向翅的边缘的翅脉如径肪,中脉等。

31、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的一种口式;32、昆虫的世代:昆虫自卵期的胚胎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直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阶段,称为1个世代。

33、滞育:主要受光周期的控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同种昆虫的大部或全部个体中止发育的现象。

34、恢复营养:有些成虫期很长的昆虫,多次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一次补充营养之后,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这种取食,称为恢复营养。

三、简要回答1.简述杀虫烟剂的施放条件答:存在逆温现象时,林分郁闭度﹥0。

7,无风或微风,安全。

因为逆温存在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林冠层是温度最低的地方,因此烟雾在上升至林冠时即被封锁,烟可在林内滞留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逆温只在晴天的日落之后到第二天日出之前,所以烟只能在夜晚至日出前放(晴天时),郁闭度不够封锁效果不好,烟可以林窗逸出,风大会将烟吹散,微风可帮助烟的扩散,但要注意放烟的方向,安全检查是所有防治工作中都要注意的问题,放烟亦不例外,造成人畜伤亡之事在林业病虫防治中已属有发生)2.简述天牛类害虫的防治方法答:(1)加强抚育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

(2)物理防治(成、幼虫的人工捕杀)(3)化学防治(4)树干涂白3.幼苗立枯病大发生的条件及其防治措施答:(1)苗木出土后一个月内,幼苗未木质化;苗颈幼嫩,易造成侵染(2)高温高湿的环境因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不利于种芽和幼苗的呼吸和生长;(3)病菌繁殖体的积累:由于该病的病程短,每次病程后残体中的病菌能大量积累作为爆发性病害的侵染来源。

(4)圃地管理:包括苗圃选择(考虑前作物)、细至整地,合理施肥,目的在于,不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增强其抗病性;(5)土壤消毒:消灭侵染来源;(6)及时播种:种子发芽顺利,在苗木木质化前错过高温高湿的气候;(7)药剂防治:幼苗发病后,病程短,来势快,阻止其蔓延及病菌积累。

常作药剂有:70%敌克松、波尔多液4.影响园林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病原物:涉及病原物毒力小种出现、病原物数量;(2)寄主:易感病寄主植物存在、并且集中成片;(3)环境条件:出现有利于病原的环境,特别是温度、湿度降水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境条件。

5.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答:(1)以虫治虫(2)以菌治虫(3)以鸟治虫(4)以激素治虫6.比较昆虫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的症状:答:(1)真菌病:虫尸僵硬,可见病症(各种颜色的菌丝成孢子);(2)细菌病:虫尸软化,体液浑浊,恶臭;(3)病毒病:虫尸软化,体液清泽无臭。

7.松疱锈病为例说明锈菌的生活史答:引起松疱锈病的锈菌需顺序经历5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并需转主寄主才能完成全部发育过程。

(1)性孢子和性孢子器阶段(0):单核单倍体阶段(2)锈孢子和锈孢子器阶段(Ⅰ):双核(3)夏孢子和夏孢子堆阶段(Ⅱ):双核(4)冬孢子和冬孢子堆阶段(Ⅲ):双核→单核双倍体(5)担孢子和担子阶段(Ⅳ):单核单倍体0、Ⅰ阶段在松上,Ⅱ、Ⅲ、Ⅳ、在茶子成马先蒿上8.幼苗立枯病症状的主要类型答:(1)种芽烂型:种芽出土前,病菌侵入,破坏种芽的组织引起腐烂,地面表现缺苗。

(2)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茎叶腐烂。

(3)幼菌猝倒型:幼菌出土后,扎根叶期,茎部未木质化,病菌白根茎侵入,破坏苗颈组织,幼菌迅速倒状,引起典型的猝倒症状。

(4)苗木立枯病: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难从根茎侵入,而从根部侵染。

根不腐烂,病苗枯死,但不倒状,故称立枯病。

9、比较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特征答:(1)不完全变态:三个虫期,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幼虫与成虫外表相似;(2)全变态:四个虫期, 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幼虫与成虫外表差异大.10、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答::(1)推测一种昆虫在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N= K1/K ;(2)预测昆虫地理分布的界限;(3)预测昆虫的发生期;(4)控制昆虫发育进度;(5)推算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数值.11、锈菌的侵染特点及其所致病害的防治途径答:(1)重叠侵染:一是锈菌的生活史期,锈菌每年都产生,二是夏孢子的重复侵染;(2)转主寄生:松疱锈病的侵染循环需在两个寄主上才能完成。

以上两个侵染循环特点导致松疱锈病防治难度大,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预防和控制其病害的发生发展。

(3)检疫:由疫区输出苗木要检疫,在病区附近不设松类苗辅。

(4)铲除中间寄主:切断侵染循环链。

(5)营林措施:修枝、间伐、抚育。

(6)化学治疗:松蕉油原液和不脱酚洗油于或300ppm内疗素注射皮部.12、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与病害防治的关系答:(1)越冬结构、场所——消灭侵染原(2)传播距离和方式——防治范围、防治方法(3)初次侵染时间——防治时机(4)再次侵染有或无——防治次数13、苗木紫纹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答:症状:(1)根系:---紫红色丝网状物---;(2)地上部分:叶形短小、发黄、皱缩卷曲。

防治方法:(1)选用健康苗木栽植(2)可凝苗木进行消毒处理;(3)肥水适宜,促进苗木健康生长;(4)清除病残体,土壤消毒;(4)贵重观赏树木实行外科治疗。

14、园林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方法答:(1)铲除一切侵染源;(2)防止介体传染;(3)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四)热处理和冷处理;(五)弱毒疫苗的应用;(6)药物处理。

15、袋蛾类的防治方法答:1、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摘除护囊):2、化学防治:3、生物防治:16、苗圃害虫蝼蛄类的防治方法答:(1)园林技术: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以减少蝼蛄产卵;(2)灯光诱杀成虫。

(3)毒饵诱杀;(4)鲜马粪或鲜草诱杀。

17、园林植物白粉病菌的特点及所致病害的防治方法答:特点:(1)专性寄生菌;(2)分生孢子产生、萌发较快,再侵染次数多;(3)耐干旱。

防治方法:(1)清除病残株;(2)防止苗木贪青徒长,合理密植。

(3)化学防治。

18、园林植物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途径答:侵染循环:(1)侵入途径(伤口,自然孔口);(2)传播途径和侵染来源防治途径:(1)园林技术防治;(2)抗生素治疗;(3)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

19、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答:(1)具有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膜翅目、鳞翅目)或成虫、幼虫(鞘翅目、直翅目)为害健康的植株,从而使植株生长衰弱,为天牛、小蠹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

(2)这类害虫大多数营裸露生活(少数卷叶、营巢),因此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表现为虫口消长明显。

(3)繁殖量大,且往往具主动迁移、迅速扩大危害能力。

(4)某些害虫发生具周期性。

20、刺蛾类的防治方法答:(1)园林技术防治:(2)物理防治:(3)化学防治:(4)生物防治21、锈菌的特点及其所致病害的防治途径(1)专性寄生菌;(2)多态型现象;(3)转主寄生现象;(4)植物检疫;(5)铲除中间寄主;(6)化学防治;(7)抗病育种。

22、比较昆虫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结构及危害特点(1)咀嚼式口器:原始口器类型,由上鹗、下鹗、上唇、下唇,舌组成;造成植物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2)刺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相比,有很大的特化,其不同点在于:一唇很短,下唇延伸成分节的喙,有保护口器的作用,上、下鹗变成细长的口针。

能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常使植株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变为畸形。

23、比较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特征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大;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差别小;24、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机理致病机制:(1)酶,(2)毒素;(3)生长调节物质抗病机理:(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25、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的关系答:生理病变是动力,组织病变是基础,形态病变是外在表现。

26、细菌病害的防治方法答:(1)消灭侵染来源;(2)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3)抗生素治疗27、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类型答:(1)不完全变态昆虫;(2)完全变态昆虫28、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答:(1)食叶害虫具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膜翅目、鳞翅目)或成虫、幼虫(鞘翅目、直翅目)为害健康植株,从而使植株生长衰弱,为蛀干害虫(天牛、小蠹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因此,常称为初期性害虫。

(2)食叶害虫大多营裸露生活(少数卷叶、营巢),因此受环境影响较大,表现为虫口消长明显(3)食叶害虫繁殖量大,往往具主动迁移、迅速扩大危害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