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风筝》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小时候我们喜欢看风筝在天空中飞翔,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

3.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

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一只风筝。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课件:高鼎的《村居》,学生齐读。

这首诗中有一样非常好玩的东西是什么?2,没错,纸鸢就是风筝。

出示课件资料袋,介绍风筝。

3,同学们,你们谁放过风筝,那位同学来谈谈放风筝的情景及心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古诗《村居》引入课文,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既有知识,又自然引入到新授课文,一举两得。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的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或文字介绍,或图片介绍,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显然,“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轻视,甚至忽略了“资料袋”,致使“资料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袋让孩子学会在较短时间内提取与文本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二,复习巩固(一)生字词的复习1,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评价。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

老师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教案1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一定的阅读方法与经验,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准平舌音“村”、“丧”和多音字“磨”、“坊”的读音;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一、易读错的字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照例(lì)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背诵(sòng) 挨(ái)打二、易写错的字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舞:共有十四画,第十三笔是竖折。

扬: 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会写词语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ji ào)睡觉 假⎩⎪⎨⎪⎧(ji ǎ)假话( ji à)放假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五、形近字⎩⎪⎨⎪⎧汉(汉字)叹(叹气)⎩⎪⎨⎪⎧服(服装)朋(朋友)⎩⎪⎨⎪⎧静(安静)净(干净)⎩⎪⎨⎪⎧粗(粗心)姐(姐姐) ⎩⎪⎨⎪⎧落(落下)洛(洛阳) ⎩⎪⎨⎪⎧狂(狂欢)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扬(表扬)杨(杨树)⎩⎪⎨⎪⎧避(避开)臂(双臂)六、近义词鲜艳—艳丽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洁白—雪白 安静—宁静 轰响—轰鸣 狂欢—狂喜 突然—忽然 觉得—感觉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认真—仔细 清楚—明白 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七、反义词安静—热闹 招引—驱赶 洁白—乌黑 湿润—干燥 出来—进去 扬起—放下 主动—被动 认真—马虎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八、词语搭配【动词搭配】 (打)招呼(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看)热闹(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形容词搭配】 (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数量词搭配】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两(只)猴子 九、词语归类【ABB 式词语】一条条 一个个 【 AABB 式词语】急急忙忙 高高兴兴【“ 一×一×”式词语】一字不漏一声不响十、句子积累1. 拟人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基础知识点第一单元1、多音字(1)假:假装、假日(2)好:问好、好奇(3)发:发现、白发(4)晃:晃眼、摇晃(5)朝:朝向、朝霞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古诗理解《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⑦字斟句酌,“寒”“挑”传神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部编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1【全国统一版本】

【部编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1【全国统一版本】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一、易读错的字。

坪坝[bà] 汉族[hàn] 鲜艳[yàn]打扮[bàn] 飘扬[yáng] 放假[jià]摔跤[shuāi jiāo] 凤尾竹[fèng]洁白[jié] 荒野[huāng] 口笛[dí]罚站[fá] 衣裳[shang] 背诵[sòng]照例[lì] 段落[duàn] 练习[liàn]吓呆[dāi] 戒尺[jiè] 挨打[ái] 清楚[chǔ]二、词语听写。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下粗壮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放假互相所以能够猜出扬起双臂绒球花三、形近宇组词。

晨(早辰)服(服装)粗(粗壮)辰(星辰)报(报纸)组(小组)扮(打扮)扬(扬起)猜(猜测)纷(纷纷)杨(杨树)情(情况)荒(荒原)静(静止)球(气球)慌(惊慌)净(干净)救(求救)四、词语积累。

1、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鸦雀无声糊里糊涂绚丽多彩2.修饰词。

(欢唱)的小鸟(可爱)的小学(详细)地讲(认真)地听(古老)的铜钟(簌簌)地响(流利)地背(润湿)的东风(袓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鲜艳)的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五、句子积累。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拟人)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拟人)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排比)4.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反问)5.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的求学态度)六、课文理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里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袓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感情。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多音字假: 假装、假日好: 问好、好奇发: 发现、白发晃: 晃眼、摇晃朝: 朝向、朝霞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一篇文章, 一段话, 或几句名言后, 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 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 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 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 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 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 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 以及传达的情感如: 《爬天都峰》一文中, “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 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 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写作: 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 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 绘形绘神, 跃然纸上)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 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形, 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 凤尾竹影子, 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 影子绵绵萦绕, 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

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

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 真实生动, 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 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

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 对阅读作了提示, 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 用拟人的手法, 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1-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1-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1-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一、易读错的字。

坪坝[bà]汉族[hàn]鲜艳[XXX]打扮[XXX]飘扬[XXX]放假[jià]摔跤[shuāi jiāo]凤尾竹[fèng]洁白[jié]荒野[huāng]口笛[dí]罚站[fá]衣裳[shang]背诵[sòng]照例[lì]段落[duàn]练[liàn]吓呆[XXX]戒尺[jiè]挨打[ái]清楚[chǔ]二、词语听写。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下粗壮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放假互相所以能够猜出扬起双臂绒球花三、形近宇组词。

晨(早辰)服(服装)粗(粗壮)辰(星辰)报(报纸)组(小组)扮(打扮)扬(扬起)猜(猜测)纷(纷纷)杨(杨树)情(情况)荒(荒野)静(静止)球(气球)慌(惊慌)净(干净)救(求救)四、词语积累。

1、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XXX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鸦雀无声糊里糊涂绚丽多彩2.修饰词。

(欢唱)的小鸟(可爱)的小学(具体)地讲(认真)地听(古老)的铜钟(簌簌)地响(流利)地背(润湿)的东风(袓壮)的枝干(皎白)的粉墙(美丽)的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五、句子积累。

1.当XXX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拟人)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拟人)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还礼。

(排比)4.XXX想:如许糊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反问)5.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的求学态度)6、课文了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里孩子们幸福的进修生活,体现了袓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感情。

贾平凹《风筝》课文原文

贾平凹《风筝》课文原文

贾平凹《风筝》课文原文《风筝》是贾平凹所作散文,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接下出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贾平凹《风筝》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风筝》课文原文初春,天还森冷森冷的,大人们都干着他们的事了;我们这些孩子,积了一个冬天烦闷,就寻思着我们的快乐,去做风筝了。

在芦塘里找到了几根细苇,偷偷地再撕了作业本儿,我们便做起来了。

做一个蝴蝶样儿的吧,做一个白鹤样儿的吧;我们精心地做着,把春天的神往和希望,都做进去;可是,做起来了,倒是个什么样儿都不是的样子了。

但我们仍旧快活,便叫它是“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都写在了上边。

终于拣下个晴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目击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马上跑起来,极快极快地。

风筝愈飞得高了,悠安闲,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野外拼命地追,奔跑。

满村的人差不多都看见了,说:“哈,放得这么高!叫什么名呀?”“‘幸福鸟’!”“幸福鸟?啊,多幸福的鸟!”“那是我们的呢!”我们大声地宣告,跑得更欢了,忧如是一群麝,为自己的香气而发狂了呢。

玩过了一个清早,又玩过了一其中午,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放着风筝在野外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目标忧如就在那朵云彩上,忽然有了一阵小风,线儿“嘣”地断了。

看那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随即便更快地飞去了。

我们都胆战心惊起来,千呼万唤地,但那风筝可是飞去,愈远愈高,愈高愈小,倏忽间,便没了踪影。

没有太阳的冷昏的天上,只留下一个漠漠的空白。

我们都哭起来了,向着大人们诉苦,他们却说:“飞就飞了,哭什么呀!”我们却不宁愿,又在野外里搜寻起来:或许它是从天上掉下来了,掉在一块麦田的垅沟里呢?还是在一棵杨树的枝梢,在一道水渠的泥里呢 ?可是,我们差不多寻了半个下午了,还是没个踪影。

我正歪着身子瘫在那处怄气。

一仰头,看见远远的河边有一座小小的房子,房下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的白光。

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词语和课文背诵内容整理

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词语和课文背诵内容整理

一词语搭配【动词搭配】(打)招呼(朗读)课文(跳)孔雀舞(做)游戏(看)热闹(走过)荒野(吹着)口笛(站)墙角(收起)戒尺(加紧)挖洞(睡)大觉(睁大)眼睛(钻出)地面(执行)命令(搬进)洞里(跳)出来(讲)故事(晒)太阳(放)风筝(飞过)屋顶(舒畅)地呼吸(淙淙)地流(惊愕)地问(暗暗)地猜测【形容词搭配】(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小学(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明朗)的天空(黑色)的土地(棕红色)的小鸟(蓝色)的海洋(美丽)的菊花(好闻)的气味(金色)的小喇叭(丰收)的歌(很远很远)的地方(寒冷)的冬天(细细)的根(高大)的树(开心)的样子(小小)的阳台(年轻)的农夫(快活)的时刻(美丽)的木地板(要好)的朋友(勇敢)的蟋蟀(小小)的声音(浓密)的胡子(甜甜)的果酱(百发百中)的猎人(彩色)的小鸟(翠绿)的羽毛(红色)的长嘴(金色)的草地(绿色)的草地(可爱)的草地(一本正经)的样子(有趣)的蒲公英(可爱)的地方(彩色)的条纹(茂密)的树林(厚厚)的鸟粪(宝贵)的肥料(绿色)的海洋(嫩绿)的叶子(美丽)的大花坛(鲜嫩)的蘑菇(巨大)的宝库(美妙)的声音(雄伟)的乐曲(热闹)的音乐会(雾蒙蒙)的树林(朦胧)的月光(热烈的)掌声(诚实的)男孩【数量词搭配】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两(只)猴子一(双)小雨靴一(个)小巴掌一(把)钥匙一(盒)颜料一(把)扇子一(枚)邮票一(首)歌子一(盏)煤油灯一(个)农夫一(辆)手推车一(棵)树一(头)大黄牛一(次)旅行一(只)小蚂蚁一(块)大奶酪一(条)缝一(张)网一(根)胡子一(条)狗一(个)圈套一(只)公鸡一(个)男孩一(条)小鱼一(只)翠鸟一(张)长嘴一(种)花一(片)草地一(簇)红缨一(座)宝库一(片)沙滩一(层)鸟粪一(顶)大伞一(只)野兔一(片)树林一(只)鸟一(棵)树一(根)树枝三(只)麻雀一(个)男孩一(座)小庙一(块)弹片一(名)战士二词语拓展1表示色彩丰富的词语:绚丽多彩五彩斑斓五彩缤纷色彩斑斓2 倒顺词:互相—相互煎熬—熬煎觉察—察觉别离—离别蔬菜—菜蔬登攀—攀登连接—接连光亮—亮光故事—事故AA式拟声词:簌簌呼呼哗哗沙沙隆隆淙淙汪汪喔喔喵喵唧唧啾啾呱呱哇哇咯咯多音词:地方dìfang 某一区域;地方dìfāng 中英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一.完成“我的发现”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形。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FFEEEE; COLOR: #9F0000">原文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期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乐,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腾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乐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从清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好像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觅,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庞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连续寻觅我们的“幸福鸟”.......<P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教案1【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一定的浏览方法与体会,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

部编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风筝》课文原文:
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公园去放风筝。

我拿着一只蝴蝶形状的风筝,小伙伴们也各自拿着他们的风筝。

我们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始放风筝。

我先把风筝线拉长,然后用力一抛,风筝就飞了起来。

我一边跑一边放线,看着风筝在蓝天中翱翔,心中充满了喜悦。

其他的小伙伴也在努力地放飞他们的风筝,有蜻蜓形状的,有老鹰形状的,还有鱼形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突然,我的风筝线断了,风筝飘飘悠悠地飞向远方。

我看着风筝越来越小,心中有些失落。

但是,我转念一想,风筝虽然飞走了,但它带走了我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这也许就是放风筝的乐趣所在吧。

赏析:
《风筝》这篇课文以孩子们放风筝的活动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公园里放飞风筝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

课文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晴朗的日子,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

作者通过对风筝形状、放飞过程以及风筝在天空中飞舞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当风筝线断了,作者虽然感到失落,但他却从中领悟到了放风筝的深层意义——风筝虽然飞走了,但它带走了他对自由和梦想的向往。

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使得这篇课文超越了单纯的叙事,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风筝》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沉的内涵,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放风筝的乐趣,也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生活和梦想的意义,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PPT全文课件

屋顶
受不了 放纸船
和好
见纸船 放风筝
吵 架
折 纸 船
松鼠
折纸船 送松果 做朋友 做朋友 送草莓 放风筝
树枝上
扎 风 筝
吵 架
小熊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读一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友谊需要彼此不断地维 护。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纸船和风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zhānɡ zh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笔顺: 组词:张开 张大 姓张 张三李四 造句:奶奶张开双臂将我揽入怀中。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竖提在竖中线上,捺画舒展。
笔顺: 组词:祝福 祝愿 庆祝 祝寿延年 造句:我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兄”口稍小,竖弯钩圆润有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风筝 》PPT全 文课件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 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 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 放进了小溪。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PPT课件

2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3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4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5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01 风筝越飞越高,空中翩翩起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
02 如果是你在放风筝,你会喊叫着些什么呢?
第一章节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 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 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 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 气地坐在田埂上。




了 , 为

的 是 怎

样 的 一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我们都哭了,为的是怎样的一只风筝呢?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希望、幸福、理想、快乐
01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02 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的风筝有没有找到呢?
写话练习
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
总结:同学们,大家都有美好的憧 憬。一只小小的风筝,牵动着每个 人的心,它给小伙伴们带来了多少 快乐与伤心。我想,不管小伙伴们 最后有没有找到“幸福鸟”,他们一 定已经找到了快乐、童趣、天真、 梦想......
希望
依然
翩( piān)翩飞舞
凌( líng )空 拼命
奔跑
歇( xiē )息
抖动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倏( sh)ū
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 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风筝》课文原文及赏析《风筝》原文: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公园去放风筝。

我手里拿着一只蝴蝶风筝,它有着五彩斑斓的翅膀,美丽极了。

我们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开始放风筝。

我先把风筝线放开一些,然后快速地跑起来。

风筝在风的吹动下,慢慢地升了起来。

我一边跑,一边放线,看着风筝越飞越高,心里充满了喜悦。

但是,放风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时候,风太大或者太小,风筝都会掉下来。

有一次,我的风筝就被一阵大风吹得翻了个跟头,直直地掉了下来。

但我并没有放弃,我重新整理好风筝,再次尝试。

最后,经过几次尝试,我的风筝终于稳稳地飞在了天空中。

我坐在草地上,仰望着蓝天中的风筝,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快乐。

赏析:《风筝》这篇课文以孩子的视角,描绘了放风筝的乐趣和挑战。

文章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天气的晴朗和公园的空旷,营造出一个适合放风筝的环境,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

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放风筝的过程,包括如何操作风筝线,如何利用风力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放风筝的乐趣。

在描述放风筝的过程中,作者也巧妙地融入了挑战和困难。

风筝被大风吹落的场景,展示了孩子们面对挫折时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课文想要传递给读者的重要信息。

最后,当风筝终于稳稳地飞在天空中时,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课文的主题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放风筝的乐趣和意义。

总的来说,《风筝》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风筝》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风筝》说课稿

第16课《风筝》说课稿一、说教材《风筝》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贾平凹。

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

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

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鲁迅《风筝》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鲁迅《风筝》教学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鲁迅目录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第一节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一、背景了解《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争。

第二节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憔悴:嫌恶:瑟缩:虐杀:宽恕: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看。

厌恶。

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

虐待人而致死。

宽容饶恕。

二、词语释义第三节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采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并思考问题:①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读完课文你最大感受(从感情角度)是什么?(用词语表示)合作交流:进一步画出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同时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下节课班内交流。

理解兄弟冲突: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标记表示出来,注意这些描写),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示例:“我”:嫌恶小兄弟:喜欢示例:天真、活泼、聪明等。

理解兄弟冲突: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根据背景理解,说出你的独特感受)理解作者自省:1. “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示例:“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一、生字词Píng bày?u xìzhāo yǐnhuān chàngzhāo hūjìng lǐ(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piāo yánghú di?hào qífang wěi zhú chuān dàidǎ bàn(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yáo huàngt?ng zhōng cū zhuàngkǒngqua wǚ ji? báira nào(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jiǎ zhuāngzha xiēshang kāi r?ng máowán shuǎh? lǒng(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yìběn zhang jīngyǐn r?n zhù mùshǐ jìnyǒu qùshǒu zhǎng(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huā bàndiào yúguān chábái fà cāng cāng sì hūzán m en(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ju? xīnjū rán biàn zi yǒng qìfēng dǐngfan lìlì liàng (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zhōng yúpá shānyáng qǐ(终于)(爬山)(仰起)二、复习课文: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11
17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文中 是指风筝的式样各不相同。
缓 缓: 不迅速,慢慢地。文中指风筝在慢慢地飞上天空。
精 致:
2020/3/11
“致”是细密、精细的意思, “精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课 文中是指称 “小卫星”的风筝 做得精巧细致。
18
憧憬:向往。 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1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 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 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 吗?
2020/3/11
22
板书设计
2020/3/11
23
做风筝 憧憬、希望
放风筝 找风筝
快活、拼命地奔 跑 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垂头丧气
2020/3/11
24
做风筝
2020/3/11
2020/3/11
6
2020/3/11
7
2020/3/11
8
2020/3/11
9
2020/3/11
10
朗读感悟
2020/3/11
11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 “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 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 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 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 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 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 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2020/3/11
29
放断鹞
杨韫华
春衣称体近清明, 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急拍手, 松梢吹落美人筝。
2020/3/11
30
找风筝: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 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 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2020/3/11
31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 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25
放风筝: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 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 拼命地奔跑。
快活地喊叫着
拼命地奔跑
2020/3/11
26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 前跑,边跑边放线。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
为什么要“端端正正”地举着?斜着行不行?
“端端正正”一方面说明“我”和哥哥配合在一起放风筝态度 很认真,另一方面,主要是“大蜻蜓”的方位应该和哥哥拉线 迅跑的方向要一致,这样才能把风筝放起来。
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
辑、《长安》文学月
刊编辑。1982年
后从事专业创作。任
中国作家协理事、作
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
2020/3/11
职。
5
他于1988年获美 国飞马文学奖。贾平 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 北农村,特别是改革 开放后的变革,视野 开,具有丰富的当代 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 蕴,富于地域风土特 色,格调清新隽永, 明自然。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如:倏地闪过一个人影。
2020/3/11
19
课堂讨论
2020/3/11
20
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景象,是作的想象,试说在本文中的 好处!
“小蜜蜂”……好像在百花中飞来飞去. “大金鱼”……好像在水里游。 “小卫星”……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好像”、“仿佛”在句中起什么作用?
2020/3/11
2020/3/11
36
扩展阅读
2020/3/11
37
风筝的故事
• 起源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
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 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山东维坊称中国 的风筝之都,在那里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风筝节. • 风筝分为
串式风筝、桶式风筝、板子风筝、板子风筝 八仙过海 等.
2020/3/11
27
“我”松开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赶紧”?
“赶紧”说明兄弟俩配合得很好,松开 手之后,还要再拽着跑一阵,风筝才能借助风 力飞上天空。所以,第3句讲“哥哥拽着风筝又 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稳稳当当 地飞上了天空。”
2020/3/11
28
标出句中描写“我”和哥哥放风筝的动作词。 • 举、拿、跑、松开、拽、收住
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 其中的感情,感受童真童趣。放风筝是一 种有益的游戏,游戏对孩子来说,就是快 乐,就是幸福,就是美好憧憬。所以丢失 了风筝,才使孩子们伤心地哭了。课文最 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 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 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 断了)的线风筝。
2020/3/11
32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 福鸟”……
2020/3/11
33
2020/3/11
34
教师总结
2020/3/11
35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 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 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 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 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 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 富的想象空间。
2020/3/11
12
课文赏析
2020/3/11
13
2020/3/11
14
2020/3/11
15
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课 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 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风筝显然 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乐趣可以从文中孩 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 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 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 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 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 万2唤020/3/”11 ;找风筝时,我们都“哭16” 了,
风 筝
2020/3/11
1
导语设计
2020/3/11
2
有这么一群孩子, 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 是做风筝、放风筝,就 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 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 快乐吧!
2020/3/11
3
作者简介
2020/3/11
4
贾平凹(195
2~)当代作家,原
名贾平娃。陕西丹凤
人。1975年西北
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
2020/3/11
38《村Biblioteka 》清·高鼎草长驾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2020/3/11
忙趁东风放纸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