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优秀论文C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的先验信息。这里可以结合计算得到的信道冲击响应获取。
2.模型假设
为了使信道“指纹”模型在尽量接近实际无线信道模型的前提下,能够合理 简化分析过程,在建模时提出如下假设:
1)每条路径都是线性的,并满足叠加原理; 2)发送脉冲信号的基站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3)当视距路径(LOS)和非视距路径(NLOS)同时存在,并且信道没有严重衰 减时,LOS 到达接收端的时延最小,幅值最大; 4)在一次采样过程中得到的 100 个样点认为对同一时刻的信道采样,在相 邻样本之间,信道可看作是准静态的;
Rgr f g f r f * g f H f g f u f * H * f | g f |2 P f
其中, g f 与 r f 分别为滤波器系数与信道测量数据的频域形式。 H f
对于问题三和问题四,可以利用 MUSIC 算法提取的多径信息对采集的信道 数据进行粗分类(多径数目等),然后结合选择的信道“指纹”对不同多径条件下 的信道数据进行处理并精细分类。对于未知信道的归类问题,则可以通过已有 的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匹配来实现。
4.问题一 :无线信道“指纹”特征分析与建模
针对问题(1),为了充分利用数据各个维度的有效信息,考虑分别从时域, 频域和相关域三个变换域进行分析并提取出有效特征,用于对三个不同场景的 识别。在对“指纹”特征建模时,首先获取信道冲激响应 h[k, n] 在三个变换域上 的图形化描述,结合三个场景反应在图形上的可辨识差异,进行图形化特征的 提取,并作为初步场景划分的参考。在预判的基础上对一些特征进行数值化建 模,最终构成无线信道完整的“指纹”特征建模。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变换域下 的“指纹”特征提取过程。
-2-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指纹”特征建模
1.问题重述 1.1 背景介绍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建筑物,树木以及起伏的 地形,引起能量的吸收和穿透以及电波的反射,散射及绕射等。通常到达移动 接收者的信号并不来自单一路径,而是多条路径的众多反射波的合成波形。电 波传播的各个路径距离不同,会带来各路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进而造成接 收相位的不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进行叠加,会出现同向增强,反 向减弱的特性,接收信号的幅度也会随之变化,产生衰落现象。这种衰落是由 多径造成的,因此也称作多径衰落。具体过程如下图 1 所示。在实际中,可以 将多径分为视距路径(LOS, Line-of-sight)和非视距路径(NLOS, Non-line-of-sight) 两大类,其定义如下:
问题 2:基于“问题 1”中所提供的三个场景,以及所建立的“指纹”模型和“评 价指标”,采用数学的方法,识别出此处提供的另外两个真实信道测量结果的两
-3-
个样本分别属于哪个场景,并对识别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 问题 3:对可能包含不同的场景或环境的一条连续路段的真实信道测量结
果进行分段并给出分段的“指纹”分析,在分段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提取的“指纹” 进行合理分类。通过对比不同段的分析结果,最终决定该路段可以依“指纹”划 分的区域数目。
器后的实际接收信号,是 k, n 的二元函数。其中 g[m] 为发送端滤波器和接收滤
波器的等效表示,m 0,1, , M 1 ,M 49 为滤波器的阶数;u(k, n) 表示第 n
个样本中第 k 个抽样点上引入的复高斯白噪声。 固定样本标号 n ,对第 n 次抽样过程进行分析,对于接收波形,r[k, n] 可以
3.问题分析
获取不同环境下无线信道的“指纹”,即通过对信道的单位序列响应进行处 理得到不同场景条件下独有的特征参数。
分析该问题具有两个难点,其一是如何选择信道独有的特征参数。由于只 有实测数据,缺乏信道的一些先验知识,必须结合一些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对 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再有选择的提取特征参数作为信 道的“指纹”。其二是指纹合理性的验证。参与统计的数据之间具有一定差异化
下信道时变、频选及多普勒偏移等特性在不同变换域下的不同表征,分别提取了
时域 hk, n 峰值的统计特征:峰值对应的时变特征、位置分布特征以及斜率特征、
频域瀑布图均匀度特征以及相关域下信道相关系数矩阵图的 Tamura 纹理特征: 粗糙度、对比度和方向度等三大类量化参数作为信道的“指纹”信息。提取的特征 能够有效地反映不同信道参数化的差异,进而准确的区分不同场景下无线信道。

要:
无线信道的“指纹”特征提取对于不同信道环境的分析及无线网络的优化具 有重要意义。针对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指纹”特征建模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时 域,频域,相关域三个变换域提取特征信息作为无线信道的“指纹”,有效地实现 了信道划分、辨识、归类。
针对问题 1 和问题 2,以信道冲激响应 hk, n 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场景
简化为下式:
M 1
r[k] h[k m] g[m] u[k] m0
将卷积过程转化为矩阵乘积的形式,可得:
r (n) H (n) G μ(n)
r(n) 1K 为实际采集的第 n 个样本接收数据;H (n) 1K 为第 n 个信道冲激
响应;G KK 是由等效滤波器扩展成的 Toeplitz 矩阵; μ(n) 1K 为 n 时刻信
道的加性高斯白噪声。采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实际的信道冲激响应为:
H (n) r (n) G
其中 G (GHG+IK )1 GH ,为滤波器矩阵 G 的伪逆; IK 为 K 阶单位阵。
1.3.2 基于 MUSIC 算法的多径时延估计
仅仅从时域上的信道冲击响应,较难准确地获取信道中的多径信息,且当多

2Uˆ
NUˆ
H N
式中,UˆS 与 Uˆ N 分别为数据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后的信号子空间与噪声
子空间估计值;然后通过构造如下式所示的 MUSIC 谱并通过搜索峰值即可得
到多径时延估计。
P
Leabharlann Baidu



αH

1
Uˆ NUˆ
NHα


其中,α exp j *2 / N 。值得注意的是,子空间算法需要信号子空间维
与 P f 为信道响应与噪声的频域形式。
定义数据矩阵为 X Rgr (1: M ); Rgr (2 : M 1); ; Rgr (N M 1: N)T ,其中 M
为平滑长度,一般选择为 length(Rrg ) / 2 ;则可构造数据协方差矩阵如下


XX
H
/
N

UˆS ΣˆSUˆSH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第十二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学校 参赛队号 队员姓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C90005047 1.陈紫阳 2.李鹏旭 3.王云龙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参赛密码 (由组委会填写)
第十二届“中关村青联杯”全国研究生 数学建模竞赛
题目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指纹”特征建模
本数;l 表示传播路径的标号,l 0,1, L 1 , L 为总的传播路径数;l[n] 表示 n 时刻第 l 条路径延迟的样点数。考虑噪声与信道时变特性,信道实际测量结果 为:
M 1
r[k, n] h[k m, n]g[m] u[k, n] m0
r[k, n]表示在第 n 次抽样中,单位脉冲依次经发送滤波器、信道和接收滤波
问题 4:基于“问题 3”中的“区域划分”和“问题 1”中的“评价指标”,判断提 供的两个真实信道测量结果是否采集自“问题 3”中所提供的路段。对于已判断 出的采自上述路段的样本,识别其对应于“问题 3”中的哪一块区域。
1.3 模型准备
1.3.1 信道冲激响应的求解
基于先验模型,可以得知在无线多径信道中,信道的冲激响应可以表示
-4-
径之间相距较近时,即使是相关算法也可能失效。而基于子空间的 MUSIC 时延 估计算法具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和估计精度,利用 MUSIC 算法从接收信号中有效 地提取多径信息对后续的信道分类、数据处理都非常有帮助。下面对 MUSIC 估 计多径时延算法进行介绍:
将滤波器长度补零之后与多径接收信号进行相关,等价于频域相乘,得
-5-
程度,反映整体信道的指纹是否合理缺乏足够的数据验证。而且选取合理的指 标对 “指纹”进行评价也较为困难。可以考虑利用部分数据提取参数,并结合其 余部分对获取的参数进行验证和评判,提高参数选择的有效性。
题目中给出了单位脉冲依次经发送滤波器、信道和接收滤波器后的实际接
收信号 r k, n 以及等效的滤波器系数 g k 。因此,可以从接收信号中利用最
L1
为: h[k, n] hl[n][k l[n]] l0
[k ]

0, 1,
k 0 k 0
上式中 k 表示一次采样中的样点标号,k 0,1, , K 1,K maxl l ,K 为
总的样点个数;n 表示不同时刻采样的样本标号,n 0,1, N1, N 为总的样
小二乘法解卷积得到信道的冲击响应。 对问题一和问题二,信道特征的选取及验证即可从解卷积得到的信道冲击
响应入手,结合信号分析的方法从时域、频域、相关域等入手提取不同环境下 信道冲击响应的特有“指纹”,然后利用这些“指纹”信息对未知的信道进行分类。 本文从三个变换域中分别提取信道特性区分不同场景的信道,提高信道区分度 和区分的准确性。在时域上选择信道冲激响应的峰值特征,如量化的峰值时变 特性、位置分布特性以及斜率特性。三个量化的参数分别表征了信道时变快慢、 多径效应强弱以及多普勒效应大小等特点;频域上绘制其时频分析瀑布图,分 析信道频谱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性,将二维时频分析图的分布特性量化为其均 匀变化的程度,反映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变化特性;相关域上构造观测数据 的相关系数矩阵,该参数能够表征不同时刻间信道的相关特性、信道时变特性 以及时变的周期性等;再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将相关系数矩阵转化为二维图 像以便量化处理,最后通过提取最后通过提取粗糙度、对比度和方向度三个 Tamura 纹理特征区分不同场景下不同信道的相关系数矩阵图。
-1-
和多径在数据包内出现的频次、Tamura 纹理特征进行细分。将数据包分为 3 大 类 16 小类。利用这些“指纹”特征对问题 4 中的数据包进行识别归类,判断第 1 个数据包不是来自问题 3 中的信道,第 2 个数据包则来自于第 89s-91s 处的观测 样本。
最后,我们分析了本文工作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方向。 关键字:信道特征,Tamura 纹理,变换域,多径估计
针对问题 2,首先以时域和频域的图像化“指纹”特征差异性为基础,对两个 数据包所属场景进行预判。在此基础上利用问题 1 中的信道“指纹”模型,将不同 变换域中的可量化特征参数归一化后加权作为场景判决的综合依据。判决结果为 第 1 个测试样本数据场景 1,第 2 个测试样本属于场景 2。
针对问题 3 和问题 4 中的区域划分和区域识别问题,通过设置最小划分间 隔,在 MUSIC 算法多径时延估计的基础上,首先依据多径数目的区分度将数据 进行粗划分;然后根据无多径区域和含多径区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频率中心
视距路径:接收者和发射机之间的直接路径;非视距路径:经过反射到达 的路径。通常视距路径的路径增益大于非视距路径的路径增益。
图 1 无线信道传播过程示意图
在常规的无线通信环境中,信号发送端一般处于高台等位置(如基站设置), 移动接收者周围的反射体一般认为是散射体。发送端和移动接收者之间的信号 经过多条路径传输,每一条路径都经历了一个或多个反射体(LOS 路径除外), 移动接收者接收得到的是所有路径的综合。 1.2 本文研究的问题
无线信道环境十分复杂,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环境下的无线信道 具有一些差异化的特征。将上述无线信道的差异化的特征称为无线信道“指纹”。 本研究旨在挖掘、提炼和聚合实测信道数据中的各种特征,进而用数学的语言 描述“指纹”,并验证其在不同场景或不同地理位置下的适用性,具体解决以下 四个问题:
问题 1:利用三种场景的真实信道测量结果,对所提供的样本加以分析, 采用数学建模特别是特征提取的方法,建立无线信道“指纹”的模型,并给出简 洁而明确的“评价指标”,用于分析验证所建模“指纹”合理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