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问题

合集下载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一、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三、如何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四、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如何与城市银行竞争五、未来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农村信用社是国内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一种主要力量,也是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重要金融服务提供者。

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农村信用社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进行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信贷规模小、信用评价不规范等问题,使得金融服务不足,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大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单一,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一些问题逐渐显现,例如资金管理不规范、农户投诉比较多等。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目前,全国共有18000多家农村信用社,信贷余额超过5万亿元。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小微商户等提供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

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提高。

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机制相对较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其次,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主要面向“三农”,其资产质量普遍较低,良莠不齐。

第三,农村信用社的用户群体主要为农户和小微企业,规模小、业务量少,使得银行的经济效益很低。

三、如何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为了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第二,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的力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小微企业等的信贷支持;第三,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推广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工具,拓宽金融服务渠道;第四,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培育和引导,增强其自我建设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与建议自2003年国家启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在县人民银行专项票据资金和政府扶持等支持和激励下,农村信用社从整体上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

为全面了解夏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经验和问题,促进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夏县支行开展了专项调研,调查显示: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的稳定支柱,以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但是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持续快速发展的自身基础还不够稳固。

一、信用社改革发展总体情况(一) 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建立2008年九月,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立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

截至2010年末,全县信用社股本金额为6065万元,资格股股本金额占比为71.9%,较2008年下降6.9个百分点;投资股股本金额占比为28.1%,较2008年上升6.9个百分点,其中职工股股本金额685万元,较2008年上升4.1个百分点。

二是建立了“三会”制度,按规定程序选举社员代表,按财务规定确定社员股金分配比例;建立理、监事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议事规则,公司治理框架初步形成。

(二) 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历史挂账亏损基本消化。

截至2010年末,累计消化历史挂账亏损7265万元,历史挂账亏损余额2792万元,较2008年末下降4037万元,降幅101.4%。

二是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

2008年末,按五级分类,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41018万元,不良贷款率为54.7%;2010年末,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1888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2.5%。

三是资产规模扩大,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

2010年末,全县信用社资本金8741万元,较2002年末增加5373万元,增幅159.5%;2010年末,资本充足率-0.45%,较2008年提高11.99个百分点。

(三)金融支农力度明显加大一是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加大。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评析与对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评析与对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评析与对策建议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从农村部分撤出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自2003年下半年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展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准确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针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措施,对于发展农村金融以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评析两年多来,通过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农民以及各方投资人的积极性,改革整体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支农力度有所加强,但追求效益与服务“三农”矛盾仍很突出。

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能够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基础,不断推出新的贷款品种,加大支农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有力的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

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可以“自主选择”,在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自发地向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合作银行发展的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开始显现,从而导致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国家要求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建设的矛盾凸显出来。

这种倾向和矛盾的积累,不仅潜伏着金融风险,而且加重了支农融资难度,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有悖于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宗旨。

2、产权和组织形式改革顺利推进,但产权关系仍然不够明晰。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的农村信用社,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的总体目标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条件,都基本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

多数农村信用社组建了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有条件的则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但从掌握的情况看,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还停留在对旧体制上的修修补补上,“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1. 引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一系列改革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问题2.1 现状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存在一些问题:•规模小、分散经营: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规模较小,业务覆盖范围和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资金来源有限: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存款,而农村居民储蓄率普遍较低,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服务能力不足: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缺乏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2.2 问题分析以上问题主要源于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组织结构单一:农村信用社普遍采用自然人经济组织的形式,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和管理。

•经营模式传统: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较为传统,主要依赖存款和贷款业务,缺乏创新和多元化经营。

•监管机制不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监管部门的力量和能力有限,导致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不规范。

3.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和建议3.1 完善组织结构针对农村信用社组织结构单一的问题,应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组织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引入外部股东、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方式,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公司化改革。

3.2 创新经营模式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传统的问题,应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创新经营模式,拓宽业务领域。

可以开展小额贷款、保险、支付结算等业务,引入互联网金融技术,打造农村金融创新平台,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3.3 加强监管机制为了规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行为,应加强监管机制的建设。

加大监管部门的力量和能力投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和风险防控,确保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稳健可持续。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思考与对策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和合规管理,确 保各项业务的规范运作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 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农村信用社 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人才队伍与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 力。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技术人才短缺
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适应金融科技快速发 展的需要。
信息安全风险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农民的金融信 息安全。
服务普及不平衡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地区间服务普及 不平衡的差距。
THANK YOU
建立健全的治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权利,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加强董事会建设
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和监督作用,提高董事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将高管和员工的利益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发展相结合,促进农 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业务结构与服务模式
拓展业务领域
在保持传统存贷款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理财业务 、国际业务等多元化经营领域。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 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 水平。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 制能力。
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培训,提高全员风险管理素质和水平。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隐患,防范金融 风险的发生。
加强内部控制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一篇: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并日益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

因此,本人试结合湖南省靖州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实际作如下分析,以正视问题,分析成因,探讨对策,促进工作。

一、存在的困难(一)资产质量差。

湖南省靖州为湘桂黔接边处的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县,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始终是困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进不了票据兑付条件“门槛”的不良贷款仍然沉积较多,票据兑付后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不良贷款总量仍然很大。

二是涉政类贷款因社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清收困难。

如该县由政1府协调贷款支持的某水泥厂,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2530万元,拒绝接受贷后检查,政1府出于维稳在未通知信用社参与的情况下,将其改制,造成债务悬空,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

三是贷款管理机制不合理,粗放型经营,形成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

由于贷款调查不充分,信息采集不完全,存在项目评估凭经验和感觉,质量不高。

且抵押物变现和处臵难,潜在不良资产随时有可能出现反弹。

目前,该县信用社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占比高达16.71%,但不含正常贷款中潜在的不良贷款7182万元,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增加,清收的压力加大。

(二)历史包袱重。

2012年11月末,该县信用社有历年挂帐亏损余额1982万元,财务包袱800万元,拨备缺口为2418万元,拨备覆盖率仅为28%,资本充足率为2.21%,远低于银监部门监管标准。

其原因主要是因不良贷款清收和处臵难,导致经营效益上升难;其次是待处理财产损失和历史遗留应收款难收回,主要是垫付诉讼费和改制、倒闭企业应收利息等,无法收回。

(三)竞争实力弱。

农村信用社因主要从事涉农金融业务,比较效益低,且自负盈亏,靠自身积累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致使农村营业网点电子化程度不高,业务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整体社会形象差,以致业务拓展难,优质客户流失多等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的相关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的相关问题
68 3
的年 末数按 2 0 0 8年 1 2月 3 1日汇率折 算 , 非货 币性资 产 、 货 币 非
人 民币 ( 万元 ) 3 1 4 5 24 O9 6. 83 6 47 1. 63 8 166 3. 57 O 8. 2 0 2 48 7 22 4 6
会 使 折 算 结 果 出现 差 异 , 这 种 不 同 主 要 体 现 在 “ 利 润 ” 目 和 但 净 项 “ 存 收 益 ” 目中 , 于 资 产 总 额 、 债 总 额 及 所 有 者 权 益 总额 并 留 项 对 负
② 按流动 与非 流动项 自法折 算 ,折算差 额计 入 当期 损益 , 由
净利 润 加: 初 留存 收益 期 减: 对所有 者 ( 或股 东 ) 的分 配 期 末 留 存 收 益
万美 元 5o o 30 o 1 O 9 0 l0 0 2 0 8 0 0 4 0 4 0
性负债 则按取 得或发 生时 汇率折算 . 买收 资本 ” 收到 P公 司投 “ 按 资时 的汇率折 算 , 留存 权 益” 目根据 利润 表 “ 末 留存收 益” “ 项 期 项 目的 折 算 数 填 列 ,外 币 财 务 报 表 折 算 差 额 ” 目则 根 据 “ 产 = “ 项 资 负

个 重要 的课题 。


我 国 农 村 信 用 社 改 制 的 三 种 模 式 及 其 比较
我 国在二 十世 纪八 十年 代就 开 始 了对农 村 信用 社 的改 革探 索 . 是 由于各种理 论或 者实践 上 的偏差 , 革 的成果 并不 理想 。 但 改 20 0 3年 , 国 颁 布 了 《 化 农 村 信 用 社 改 革 试 点 方 案 》, 一 轮 的 我 深 新
债+ 有者 权益 ” 平衡关 系倒挤 确定 . 所 的

最新整理当前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的改革问题与对策.docx

最新整理当前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的改革问题与对策.docx

最新整理当前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的改革问题与对策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改革始于年,是农村信用社劳动人事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劳动用工、岗位竞聘和绩效挂钩三个方面。

它既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其重要性勿庸置疑。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效果不容乐观,并导致一些信用社无所适从或持消极态度,给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难度。

本文结合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改革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改革的重点与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劳动用工缺陷显露.员工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一是进口关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革,造成在用工管理上失之过宽,反映在用工问题上是放松进人条件,降低“门槛”,所招人员过滥、过杂,基层社存在乱进人和不合理进人现象,缺乏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机制和手段。

二是出口关问题。

出口不通,人员退出机制运转不灵,成效不明显。

虽有内部退养条件,但相关政策不配套,内退人员既占人员编制又占工资指标,从而加大了基层社人员紧缺和在编人员过多的矛盾。

[].专业人才匮乏,基层人员紧张,阻碍业务发展。

一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奇缺,无法适应网络电子化建设的需要。

科技应用率低、服务手段落后成为制约信用社发展的“瓶颈”。

二是法律专业人才紧缺。

基层社员工法律意识淡薄,违规违纪违制现象时有发生,业务管理缺乏可靠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办理信贷业务时,不知道如何规范法律手续,如何自我保护,一旦出现纠纷,容易受制于人,处处被动,酿成风险和损失。

三是基层社人员紧缺,素质偏低。

基层社每年都有老同志退休,加上一部分提前内退人员,职工总数逐年下降,而且普遍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城区社人满为患,乡镇社人员紧缺。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战略性调整,整合机构网点,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任务日益加重,基层社人员更显不足。

特别是在山区,加之撤乡并镇后,机构网点相应收缩,内勤人员工作量成倍增加,无法交流或轮岗,很多员工一社一岗定终身,长期“坐井观天”,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特别是大量从事手工操作的普通员工已明显不适应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需要。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自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了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现笔者以江西省××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改革的现状、作法××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工作部署,本着“谨慎、积极”的态度,根据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认真组织和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票据置换和税款返还等工作,目前××县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两级法人改革模式,并选择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支持。

全县按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的规定置换,已申请发行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额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年月日,××县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已经签订了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协议书,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截止××年月日,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万元,各项贷款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万元,占贷款总额的;股本金余额为万元,比××年净增万元。

专项票据置换之后,全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为万元,资本充足率可达到%,符合申请二级法人体制的专项票据发行的要求。

目前增资扩股工作正在积极地发展,清收不良贷款也有新的突破,税收返还工作正在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作法是:(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

首先,县联社成立了增资扩股、清收盘活等相应的领导工作组,由联社一把手挂帅,配备业务骨干,为做好增资扩股、清收盘活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和人员保证。

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改革和增资扩股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让更多的自然人和法人主动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投资扩股工作。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自从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工作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产权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多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关键就是要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实现“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一目标。

这就要求股东在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出资额来清偿债务,股东享有所出资产的收益权,企业由出资人或其雇用的经理人员来经营。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产生这种效应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组合,而非政府行政主导。

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使其自建社以来的所有改革均是政府行政主导的结果,社员投入资本的增多并不意味真正获得更多的表决权和管理权,使社员没有增加股本金份额的动力。

目前,股本金补充仍处于被动引导而非主动增资的局面,导致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经过多次的清产核资和改革规范都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意义,这种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农村信用社在由合作社转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激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

具体表现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尚未明确,现有的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股东会和理事会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长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

(三)经营机制僵化和内控乏力由于长期受“官办”思想和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上形成了“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痼疾,难以实行有效的正向激励制度,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精品】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机制改革的背景、现状与建议一、基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背景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前后变化较大。

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由村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

这一时期的农村信用社,资本金由农民人股,干部由社员选举,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它适应了当时我国合作经济发展的现实。

80年代以后,随着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和农业银行的分设,人民银行委托农业银行代管农村信用社,此时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发生了变化,农村金融主渠道的作用也丧失了,农村信用社完全依附与农业银行,在与农业银行的竞争生存中处于附属的地位,成为农业银行转移风险和安置家属等性质的“服务公司”。

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管理脱钩,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负责对其进行监管。

之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只面对人民银行的监管,摆脱了农业银行在经营上的束缚,真正体现了法人地位。

农业银行也随着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和自身改革的发展需要,逐步退出县以下市场。

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三农”的唯一金融机构,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意义愈加明显。

但是,由于产权制度、监管体制、内控制度,历史包袱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实力在得到增强和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从而严重束缚了其服务“三农”的职能的发挥。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农村信用社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出步伐了决定性的一步。

在经过局部试点后,2003年6月下旬,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了8个省市的以增资扩股和票据置换为主要内容的试点改革。

根据国务院改革方案,国家拿出了1500亿元用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花钱买机制”,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

2004年2月,国家又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广,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难点分析(一)历史包袱农村信用社历史积累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实行民主管理还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还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亏损严重、用人机制落后、电子化水平低、结算渠道不畅、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

这些不仅与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极不适应,而且与金融改革的预期目标相距甚远,同时与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更加激烈的竞争形势也极不适应。

在农业银行代管期间,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执行政策的调节器,同样执行着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近几年它又是支农的主力军,特别是农业银行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后,国家支农政策将更多地通过农村信用社体现,因此,其历史包袱独自承担有些委屈,即使有央行票据、税收和拔补原保值贴补利息等政策,但也难以消化。

(二)在体制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1、经营的管理监督服务断层。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首先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自而上建立自律组织,形成自上而下进行管理指导、监督、服务的合作金融体系,这是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1995年以前是由农行“代管”,1996年之后是由人民银行“直管”。

目前,在出现风险的地方,农村信用社又成为地方政府的管理对象,这就是说地方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这种管理模式在理论上与农村信用社“三性”是矛盾的,在实际操作中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是由于管理者的“责任心”过强而大大削弱了被管理者的权力。

2、产权不清晰。

一是产权不明晰,股东难量化。

资金难互助,损失难共担,管理难民主,经营难独立,积累难量化。

二是法人治理结构名不副实。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信用社的工作,要求信用社健全和完善“三会四权”,并明确规定社员股东大会行使最高权利,理事会行使决策执行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等,但实际上“三会”设立后,并未真正履行权利,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三会”制度形同虚设,多级法人多级管理,主任的产生虽然也通过了民主选举,但实际是由上级委派和任命的,信用社的现状难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措施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措施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措施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个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探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就显得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以法治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没有自己的法律,农村信用社的身份、行为、权利、职责等等都缺乏法律依据。

法律的空白,给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因此,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必须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形式、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及其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明确保护入股社员(股东)的合法权益,明确规范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防止超经济权利过度介入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保障农村信用社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产权明晰,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在建立健全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治理形式和组织制度。

股权结构要按照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产权结构要充分体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精神,允许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并存。

特别要注意责、权、利的统一,社员(股东)收益必须要与农村信用社利益紧密结合、有机统一。

投资主体要重点吸收农村中企业法人,积极引进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意愿的战略投资者,建立健全不同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社员(股东)的股权意识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形成对高级管理层的有效制衡,既要弱化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又要防止“外部人”控制农村信用社现象。

三、精简农信社机构和人员,提高综合竞争力一是创新培训方法,推行全员共同培训。

现代社会信息面广,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职工仅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要求,职工培训不仅要培训业务技能,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人际交往学习、团队意识教育、市场营销理论学习等。

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与对策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是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力量,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信用社改革一直以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1)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具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村信用社,其产权关系表面上是明确的,而且一般认为是“法人产权”,由社员入股组成,而实质是产权始终未明晰,法人产权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

(2)农村信用社虽然按照合作金融组织的要求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并推行“一人一票”制,但由于农信社的长期“官办”和复杂的产权关系,加之农民民主管理意识不强、文化素质低、经营水平低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作为理论上较为理想的“三会”制,实际上只徒有虚名,治理机构残缺不全。

(3)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不良贷款损失较多、亏损严重,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的局面,沉重的历史包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一个困境等等。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1.产权关系不明晰,风险责任难于落实。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社员股金;二是股金外积累;三是历年亏损挂账。

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严重不足,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

由于大部分社员股东实际上未能参与行使对信用社的经营、决策和监督权,由社员直接承担农信社经营风险责任显然不合理;而国家又未入股信用社,由国家财政承担全国农信社的经营亏损也是不现实的。

由于产权不明责任不清,致使信用社的风险责任难于得到真正的落实。

2.农信社不良货款问题突出。

一是现行的不良贷款统计口径不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

增资扩股完成以后,农信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不良贷款的清收,以达到票据兑付的条件。

改革设计者的意愿是好的,但由于现行“一逾两呆”的不良贷款统计口径存在弊端,再加上贷款形态没有按此口径真实反映,现实情况可能事与愿违:第一,“一逾两呆”的不良贷款统计口径不能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

农村信誉社农信社改革和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 - 调研报告自从农村信誉社开展改革工作以来,农村信誉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信誉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和开展存在的问题〔一〕产权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多年以来,农村信誉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构造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成为制约农村信誉社开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誉社产权制度,关键就是要农村信誉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实现“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一目的。

这就要求股东在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出资额来清偿债务,股东享有所出资产的收益权,企业由出资人或其雇用的经理人员来经营。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产生这种效应的前提是消费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组合,而非政府行政主导。

农村信誉社由于历史原因,使其自建社以来的所有改革均是政府行政主导的结果,社员投入资本的增多并不意味真正获得更多的表决权和管理权,使社员没有增加股本金份额的动力。

目前,股本金补充仍处于被动引导而非主动增资的场面,导致农村信誉社股本金经过屡次的清产核资和改革标准都难以到达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意义,这种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成为制约农村信誉社改革开展的关键问题。

〔二〕法人治理构造不完善农村信誉社在由合作社转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构造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视之间的互相制衡机制,鼓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

详细表现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视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尚未明确,现有的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执行权、监视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别离,股东会和理事会很难对信誉社法人代表施行有效的监视和制约,“一长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

〔三〕经营机制僵化和内控乏力由于长期受“官办”思想和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形式的影响,农村信誉社在管理上形成了“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痼疾,难以实行有效的正向鼓励制度,相当一局部农村信誉社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浅谈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和建议

浅谈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地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地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农村经济地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地广泛关注,以及农村金融体制地深化改革,我国地农村信用社将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地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中地金融合作机构,是在合作者共担风险、自愿合作以及共享利益地条件下形成,并在法律范围内为指定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我国地农村信用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大成效,但基于农村经济地快速发展,其合作组织地属性逐渐失效,无法适应农村金融地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流于形式.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地不断推进,“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地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地关键,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地前提条件.自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八个“一号文件”,分别从“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关注“三农”.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存在正规地金融机构,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还存在各种形式地民间非正规金融.但是近年来,农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不断收缩,经营目标也逐渐转向非农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功能上只是一个粮食收购资金供应银行,邮政储蓄过去多年地“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失.所以农村信用社已逐渐成为农村金融体系地支柱,在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地农村信用社最早成立于建国初期,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反复、快速发展等不同地阶段,年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地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地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地合作金融组织,并在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多种形式地改革试点.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地问题、发展战略不明确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地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地经济环境地清醒地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地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地认识和思考.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地比较优势:()体制完善、经营灵活;()扎根地方,网点多、人脉熟;()信贷资产质量优;()农村金融格局地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地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地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地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地基础上为支持当地地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地金融服务.、市场定位不准确综观我国当前地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地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地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地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地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地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子与农相关地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地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地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地金融约束.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地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地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地正常轨道.、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地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地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地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地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揪地重要原因.二、对改制后地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地控制措施针对农村信用社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存在地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对经营风险地防范.首先,组建后地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对资金地来源和运用进行合理科学地安排,统筹规划,对负债结构地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地调整资产结构,按照人民银行地规定提取法定存款准备和一般存款准备,按照相关地财务管理规定计提风险准备.其次,农村商业银行地贷款投向应该定位于“三农”以及中小企业地短期融资,提高资产地流动线,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地变化,及时地调整和优化银行地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强化对大额贷款地监督控制,对相关地授权授信行为进行规范,严格地执行相关地操作规程,采取多种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化解.再次,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募股充实自身地资本金,达到相关资本和风险资产地比例要求,在今后地经营管理中形成有效地资本补充机制,把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放在重点地位置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有效规范地法人治理结构,设置相关地内部监督岗位和机构,加强对相关业务经营管理地监督检查,严格处罚机制,准确地掌握处罚力度,及时地做出处罚处理.、对行业风险地防范.一方面,对于行业竞争风险,组建后地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努力地开拓新业务,推进在工具、技术和市场等个方面地创新,在较为完善地产品服务地基础上,发挥自身地服务特色,建立自己地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推进管理、制度和组织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地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扩大市场,争取客户.另一方面,对于行业地自身风险,改制后地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遵循审慎地原则,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管理地重点和核心,自觉地接受相关部门地监督检查,做到强化管理、稳健经营,尽量防范各种风险.、对政策性风险地防范.农村商业银行面临地政策性风险和其他各种地不可抗力,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具有很强地不可控性,农村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相关渠道密切地关注外部经济环境地影响,掌握国民经济地发展情况,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及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地及时沟通,努力做好对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地走向及趋势分析,及时地调整自身地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策略,尽可能地提前对风险进行规避.三、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地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地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地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地市场和激烈地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地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地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地市场定位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地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地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地主体.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地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地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地市场定位,由原来地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地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地发展战略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地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地民主化、管理地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地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地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地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地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地监督和制约;独立地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地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地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地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地划分、职能地发挥、职责地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随着农村经济地发展和客户群体地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地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地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地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地经营领域受区域地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地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地,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地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地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地次优选择.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地不断发展,我国地农村信用社已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因此,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地过程已成为一种必然地趋势.虽当前我国地农村信用社在改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信用社地产权尚未明确,以及资产充足率不高,但只有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进程地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地措施,包括改善农村信用社地人员问题、解决农村商业银行地法律边缘化问题等,方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地建设过程.。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金融 机构 正在 改革 和调整 , 政储 蓄银 行 的小额 信 邮
全 。 目前 , 随着 金 融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和 业 务 品 种 的 推 陈 出 新 , 及 国外 银 行 的 进 入 、 政 储 蓄 银 行 的 以 邮
成 立 、 镇 银 行 村 给

存在 的主 要 困难 和 问题
( ) 良贷 款 清 收 难 度 大 , 难 多 , 果 差 。具 一 不 困 效 体 表 现 为 : 是 清 收 难 度 大 。 很 多 不 良 贷 款 都 是 由 一 于 行 政 干 预 造 成 , 的 企 业 借 改 制 之 名 逃 废 信 用 社 有 贷 款 ; 的 企 业 人 去 楼 空 , 不 到 原 借 款 人 , 使 不 有 找 致
规范对 农 村信用 社 的多头 重 复检查 , 全社 会形 成 在 支 持 、 助 、 进 农 村 信 用 社 发 展 的 良好 氛 围 。 帮 促 ( ) 人 员 队 伍 有 待 优 化 ,员 工 培 训 机 制 不 健 四
A PR . 0 . 1 2009 O . N 4

华为 金融电 肛
来 了新 的 挑 战 。同 时 , 着 关 帝 银 联 卡 的 发 行 、 存 随 通 通 兑 业 务 的 延 伸 、 票 据 业 务 及 中 间 业 务 的开 办 、 网 络 系 统 的 建 立 等 对 信 用 社 员 工 的 综 合 素 质 的 要 求
越来越 高 。
贷 已开始 发放 , 当商行 、 间借贷 纷纷 抬 头 , 农 典 民 对
对策建议 。

( ) 贷 资 金 供 需 矛 盾 突 出 。当 前 , 村 信 用 五 信 农 社 受 结 算 渠 道 限 制 , 政 储 蓄 、 国 有 专 业 银 行 吸 邮 各 走 了 大 量 社 会 闲 余 资 金 ,它 们 将 吸 收 到 的 资 金 大 部 分 上 存 上 级 行 , 成 资 金 大 量 外 流 。农 村 信 用 社 造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有关问题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有关问题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摘要:农村信用社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信用社体制进行重新部署。

因此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字: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性的金融机构,是以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

由于农村信用社是以广大的农民群众为基础,而且在管理上具有极强的民主性以及经营上的灵活性,使其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机构。

对于农村信用社进行的改革首先要明确其合作制的主要性质,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从而使其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及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面临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依旧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就是对于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依旧存在争议,由于信用社是通过社员入股的形式建立起的金融组织,因此也就导致了吸收进来的股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分散了股东的权利,他们往往缺乏推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并不关心财务以及经营状况,这也就促使信用社必须由内部人员进行控制,而大部分社员和信用社也就成为了一般意义上的信用关系。

其次由于农村信用社通过大规模的集资能够获得大量的股金,但同时也造成了股金性质的极端异化,从而脱离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原有的股权结构,由于受到上级联社经营的指标以及利润考核的要求,使得信用社更加亲赖于一些有实力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大户,从而也就形成了信用社股本金中职工、企业、大户入股的比例迅速增加并且逐渐成为主导,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农户入股额和比例下降以及农民股金的弱势地位,而且使利益分配向经营者倾斜,出现了农村信用社脱离三农的倾向同时也背离了国家进行改革的初衷。

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业务经营上也存在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一种没有盈利性质 的金融组织 ,在 目前 , 我 国的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哦一个 良好的经营策略和政策 , 所 以,国家要对 于农村信用社给予适当的优惠和宽松 , 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 从而可 以帮助农村信用社在 其他的金融组织竞争 下可 以有足够 的竞争 力 ,不会被其他 的金融机构打倒 ,为农村信用社的 自 身发展提供一个保
浅析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问题
敖 海 波
汉 阴县信用联社月河信用社
陕西
安康
7 2 5 1 O 0
【 摘 要 】农村信用社作 为基层 的一个 重要金 融中心,在农村的金 融体系 中 起 着重要 的作 用,但是 ,随着时代 的不断发展 以及地 区的差异,农村信 用社也在进行着 自己的改革。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 的体制改革做 了简要探 讨。 【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 8 3 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1 7 — 1 5 3 — 0 1
务 ,帮助沿海地 区的产业 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使农村信 用社扩大 的营业种类 ,与此同时 ,也增大了农村信用社在其他同类企业
中的竞争力 。
( 二) 在 经 济 比较 落后 的地 区 ,农村 信 用社 需要 开 展 与 当地 经 济相
三、改革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的结构的完善
( 一) 明确产权思路 , 对于产权要进行严格 的界定 , 不要相 互混淆
在对原始产权进行区分的过程中 ,对于历史问题和当前的形势要做 好研究 ,不需要每一个问题都 十分精确 ,但是 ,也需要 把基本的思路捋 顺 。在进行派生产权的界定时 , 需要根据相关 的法律进行界定 ,把法 律
适应 的具有 政策性的银 行业务 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 区中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 比 较 多,由 于这些地 区的农村信用社比较集 中,开展的业务 目 的也很明确 , 就是为 了进行扶贫业务 ,所以 ,它带有很 明显的政策性 。在这些地区的农村信 用社 ,基本上没有利益可言,大多时候是亏空 的,这种状态下 的农村信 用社仅仅是 吸收群众的存 款。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只是依靠 国家 的 信用进行营业 ,这种情况下就是可 以改变信用社 的发展现状 , 把农村信 用社作为一个政策性 的银行网点 , 行使着 国家银行和政策中的种种职能。
农村信用社应该有相应的组织 ,不管是理事会还是监事会 ,都可以对农 村信用社的营运进行监督和管理 ,加强执法 的力度 ,以便于农村信用社
的内部管理 。 ( 三) 对 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 可 以指定一 系列优 惠政策鼓励其发

农村信用社 的体制还是以前 的体制 ,按照合作制 的形式进行营业 , 从 真正 的意义上讲 ,这种地区的财税真正意义上 的信用社。这些地 区对 于信贷 的需求量不大 ,仅仅 是从事一些农业生产 , 对于资金 的流动不是
为了更好 的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结合起来 ,我们需要 把 农村信用社的组织进行重新的审视 ,从结构区域上进行 布置 。在我国 ,

得更 高的收入 ,促进农业的继续发展成为了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二 十一世纪初期 ,我 国的农村信用社开始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建立起了新 的管理模式 , 通过商业运作等方式建立起 了新的模式 。但是 ,随着深化
些东部的地区是 比较发达的 , 那里的商品经济 比较先进,对于农村信 以根据需求去进行改变和重新布局。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 经济发展没有
用社 的业务种类 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在那些地区 , 农村信用社 可 东部迅速 , 仅仅进行着 自给 自 足 的经济模式 ,那里的人们没有很强的商
品交换意识 ,所 以,在发展那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时 ,可 以有针对性 的
( 三 )在 一 些 经 济 发 展 一 般 的 地 区
的保护范围明确 。与此同时,可 以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对于相关的农村信
用社制度进行判断 ,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进行营业 。
( 二 )要有合理的结构
在有关 的法律还没有 出台时 ,政府有关部 门要尽快 的对农村信用社
的结构或者经营模式进行确定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经 营范围进行制约 。
障。
很大 。这些地区没有大的贷款项 目,仅仅是一些小的贷款 , 并且这些贷
款没有足够 的承担风险的能力 ,一些银行 不会轻易的进行放贷 , 而农村 信用社对于这些农业的生产业务可以适 当的进行放贷。所以 , 这些地区 的业务并不需要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体制进行大 的变革 ,对 自己进行合理 的规范就可以为群众提供 服务 。
在我 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于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它成为了百姓 村信用社 的体系 ,与此同时 , 把县级联社进行合理的规范 。
( 二 )在农村信用社的微观组织上进行布局创新
心中的一个储蓄保障。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 农村信用社的体制也
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怎样可以对农村的金融体 系进行调整 ,帮助农 民获
进行供给优先的形式进行。在 中部的一些地 区,它的发展要高于西部 的
自 给 自足体系,也达不到东部 的经济发达地步 ,所以 , 它是一种混合 型
的经济体系。在进行农村信用社 的发展时,也要针对 当地的情况进行业
务 的开展。
都使得农村信用社在资金的总量或者融资的过程 中做到更好 , 对 于出现 的不 足问题需要通过改革进行改进 。在做好储 蓄的同时也要发展信贷业
改革 的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 的发展也受到 了 许 多的限制。
一一) 在经济 比较发 达的沿海地 区, 农村信 用社要适应 当地 经济 的
发展 , 把 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方向朝着农村的商业银行模 式发展
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和经济结构相对于其他地区发展迅速 ,这 就使得他们对于金融的需求更高 ,对资金的需求量和交易量更 大,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