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0版
三四年级红色文化教案
![三四年级红色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150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d.png)
三四年级红色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 红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 红色文化与革命历史的关系。
4. 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红色文化的定义、内涵、历史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红色文化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应用。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或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氛围和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故事或事件,引起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通过讲解红色文化的定义、内涵、历史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分析红色文化与革命历史的关系: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革命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红色文化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应用。
6. 实践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或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氛围和意义。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8. 作业布置:布置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作业或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
《红色文化教案》
![《红色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8785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5.png)
《红色文化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认识到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红色情感。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红色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3. 红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4. 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色文化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红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
4.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红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分析:分析红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红色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参观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参观考察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红色文化教程》2. 参考书籍:《红色文化研究》、《中国革命史》3. 网络资源:红色文化相关网站、博客、论坛4. 视频资料:红色文化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5. 图片资料: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图片、遗址照片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
2. 教学难点: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
八、教学计划1. 第一周:介绍红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第二周:讲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3. 第三周:分析红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4. 第四周:讨论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5. 第五周:总结红色文化的重要性,进行复习和考试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介绍了红色文化。
红色主题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
![红色主题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eb7a4a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c.png)
红色主题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引言:红色主题教育,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革命精神和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为核心内容,在学校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活动。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适当深入浅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也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个人品质。
本文将围绕着“红色主题教育在小学三年级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红色主题教育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影响红色主题教育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生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其次,这种活动还能够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理解并宣传社会正气和道德标准;再次,通过了解中国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类英雄人物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事迹,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红色主题教育在小学三年级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小学三年级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应当注重方法和手段。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时期的拼搏精神和无私奉献,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并且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另外,可以利用电影、漫画等多媒体形式来呈现英雄人物的事迹,以此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振奋与力量。
此外,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组织参观革命遗址或者进行模拟红军长征等活动,给予孩子们更加直接而真实的感受。
三、红色主题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红色主题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够互相促进。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而红色主题教育就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的事迹,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品质和价值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
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够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红色主题教育在小学三年级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在进行红色主题教育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小学三年级还比较小,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在呈现方式上需要更多思考;其次,家长对于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或者不支持态度;再次,部分学校可能缺乏专业化指导和配套资源支持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和克服。
小学红色文化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红色文化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2436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4.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难点1.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色文化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了解红色文化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讲解红色文化1. 教师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讲解红色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三)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歌曲演唱等。
2.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七、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红色文化知识。
2. 家长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情况。
3.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亲身体验红色文化。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
![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db6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8.png)
3 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的特征和符号;2. 掌握中国红色文化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红色文化的定义和特征;2. 红色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意义;3. 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学生介绍中国红色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点1:红色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 红色文化的定义: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代表,它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内容,以中国革命烈士为主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2. 红色文化的特征:(1)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中国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2)英勇的斗争精神:红色文化弘扬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斗争精神。
(3)伟大的牺牲精神:中国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牺牲精神。
【知识点2:红色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意义】1.红旗:红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象征,代表着革命精神、革命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党徽: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其中的“锤头和镰刀”象征工人和农民的联合。
【知识点3: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1. 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1)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鸦片战争、中日战争等事件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
(2)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社会基础。
(3)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对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战争,南昌起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开端。
2. 重要事件:(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2)长征: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
(3)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3版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d763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1.png)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3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 中国革命精神的来源和主要代表人物。
3. 红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红色文化的标志性景点和重要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探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红色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3. 概念讲解:介绍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概念框架。
4. 历史背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中国革命精神的来源和主要代表人物,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起源。
5. 重要事件:通过视频和文献资料,介绍红色文化的重要事件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 深化理解:组织小组活动和小练,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7.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红色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4. 研究成果: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和书面作业,评价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红色文化的标志性景点和重要人物。
2. 文献资料:介绍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 小组活动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活动的工具。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并帮助他们了解红色文化的概念、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小组活动、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0版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0fb3f46bec0975f465e2aa.png)
第1课:西江月·井冈山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准备课件电化手段多媒体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洋界在哪儿吗?它位于井冈山西北面,海拔1300多米,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
1928年8月30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发动群众,凭险抵抗,将敌军四个团击溃。
毛泽东闻讯后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歌颂战斗的胜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二、讲授新课1、学习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诵读《西江月·井冈山》,了解诗词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讲授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同学们,井冈山是革命圣地。
我们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先辈们为中国革命事业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所感动。
大家讲一讲你所知道的革命故事。
四、小结: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2课:清平乐·会昌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准备课件电化手段多媒体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关注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江西旅游宣传片《江西风景独好》?其实,这个片名的构想来自毛泽东的一首词——《清平乐·会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清平乐·会昌》。
二、讲授新课1、学习红色诗词《清平乐·会昌》。
诵读《清平乐·会昌》,了解诗词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讲授会昌战役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文化教案3-4年级
![红色文化教案3-4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fdb1b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f.png)
红色文化教案3-4年级教案名称:探究红色文化年级:3-4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红色文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掌握红色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观。
3.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教学内容:1.红色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2.革命先辈的故事和精神。
3.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问学生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红色文化,有什么例子可以举出来。
2.引入话题:介绍红色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并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语简单描述一下。
二、展示(15分钟)1.展示相关图片:展示红色文化的符号、红色文化建筑等,引导学生们观察、思考。
2.合作讨论: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展示的图片中的红色文化特征有哪些,并向全班进行介绍和分享。
三、探究(25分钟)1.革命先辈的故事:教师讲述一位革命先辈的故事,如雷锋大队长,鲁迅先生等,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奋斗和牺牲精神。
2.讨论和展示:要求学生们分组讨论其他革命先辈的故事,并进行展示。
四、讲解(20分钟)1.红色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教师向学生们讲解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
2.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持正义等。
五、巩固(15分钟)1.角色扮演: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假设是一位革命先辈,展示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信念。
2.画画比赛:要求学生们根据红色文化的内容进行画画,展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10分钟)1.学生回顾:要求学生们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总结:对学生们进行总结,并强调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教学资源:1.相关图片。
2.革命先辈的故事材料。
3.画画比赛用纸和颜料。
教学评估:1.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
2.角色扮演和画画比赛的成果展示。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们到附近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2.进一步深入学习具体的红色文化知识,如红色旅游景点、红色电影等。
红色文化公开课教案(通用
![红色文化公开课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32ec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4.png)
红色文化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红色文化》教材第四章“革命精神的时代传承”,详细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改革开放理论,重点探讨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2. 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坚强、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以及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红色文化教材、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红色文化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红色歌曲《东方红》,引导学生感受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
3. 红色精神传承:讲解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红色精神在当代的价值。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5. 例题讲解:分析红色文化相关题目,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红色文化的形成背景2.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3. 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4. 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红色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理解。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2. 答案:(1)红色文化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红色文化教案教学设计(20课
![红色文化教案教学设计(20课](https://img.taocdn.com/s3/m/420036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c.png)
红色文化教案教学设计(20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红色文化》教材第五章“革命历程中的红色精神”,详细内容涉及第2节“长征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本节课将重点解析长征精神的形成背景、核心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理解其在我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弘扬长征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长征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教学重点: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核心内涵以及其在学长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红色文化教学课件、长征路线图等。
2. 学具:红色文化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征路线图,让学生回顾长征历程,引发对长征精神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a. 讲解长征精神的形成背景,分析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b. 解析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如坚定信念、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
c. 阐述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如激发爱国情怀、培养团队精神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长征精神。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长征精神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征精神2. 内容:a. 长征精神形成背景b. 长征精神核心内涵c. 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d. 践行长征精神的途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本节课内容,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b. 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2. 答案:a.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括坚定信念、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核心内涵。
我们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小学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
![小学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f27b3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1.png)
小学3-4年级红色文化教案【主题】红色文化【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和精神内涵。
2. 能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等多种方式,深入体验红色文化的力量。
3. 掌握表达红色文化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崇尚英雄、尊重传统、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及安排】一、铭记那段历史(30分钟)1. 给学生展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形象。
2. 让学生了解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孙悟空被定为“反动”、“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形象,受到严厉打击。
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了解它的重要性和深刻含义。
二、颂扬英雄事迹(40分钟)1. 宣读或播放雷锋的事迹视频。
2. 让学生感受雷锋坚持不懈、舍己为人的精神内涵。
3. 引导学生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达自己内心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感悟红色文化(30分钟)1. 请学生自主朗读《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怨诉。
2. 让学生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女性形象特点以及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3. 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表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红色文化的感受。
四、创新红色文化(20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红色文化的具体实践方法。
2. 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创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教学资料】1.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图片或视频素材2. 雷锋事迹宣传片或文章3. 《红楼梦》书籍或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4. 红色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听取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感悟和理解,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对于小组探讨的结果进行评估,并给予建设性意见。
小学拓展红色文化(教案)
![小学拓展红色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d44c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2.png)
小学拓展红色文化(教案)【引言】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本教案旨在提供一套小学拓展红色文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色文化的含义和重要性;2. 通过学习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 将红色故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授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红色文化的内容;2. 听说读写结合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情景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让学生亲身参与红色故事中的情境;4. 创意设计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红色文化主题的作品或活动。
四、教学过程:Step 1:了解红色文化(3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红色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2. 以开放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你们对红色文化有什么了解?红色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体现?”Step 2:学习红色故事(50分钟)1. 选择一到两个红色故事,如《雷锋的故事》或《钟馗捉妖记》等,进行故事讲解;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 听读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4. 小组分工,编写红色故事的小剧本或改编故事中的情节。
Step 3:红色文化创作(6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红色故事,自由发挥,设计绘画、书法、剪纸等创作作品;2.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红色文化主题的手工产品,如红领巾、军帽等;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策划并举办红色文化主题的展览或活动。
Step 4:展示与分享(30分钟)1. 学生展示、演讲或表演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思考;2. 学生相互欣赏、评价和提出建议,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教案来了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教案来了](https://img.taocdn.com/s3/m/be69e4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7.png)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教案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红色文化》教材第三章“革命历程的足迹”,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节,重点探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关键人物以及红色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革命历程中的复杂事件、关键人物及其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中国革命历程的总体脉络,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红色故事书籍。
学具:笔记本、红色文化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红色文化主题图片,引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革命历程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红色文化》教学2. 内容:第三章:革命历程的足迹第一节:重要事件第二节:关键人物第三节:红色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革命历程的总体脉络。
(2)举例说明革命先烈身上的红色精神。
(3)谈谈你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1)略。
(2)例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朱德英勇善战等。
(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更多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红色主题活动,如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演讲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3-4年级的红色文化教案
![小学3-4年级的红色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887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5.png)
小学3-4年级的红色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2.让学生掌握红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3.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红色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2.红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3.红色文化的实践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介绍一些红色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进入
红色文化的学习。
2.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红色文化的背景
和意义,以及红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3.互动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实践,讨论红色文化的应用
和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4.课堂小结:通过小结,巩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
和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3.测验考试:通过测验考试,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化基本知识和理念
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平。
2.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3.反思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评价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
的学习情况。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标准教案来了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标准教案来了](https://img.taocdn.com/s3/m/63edf5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03.png)
2024年最新!《红色文化》标准教案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红色文化》教材第三章“革命历程印记”,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长征精神传承”和第二节“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长征精神内涵,认识到抗日战争在民族解放历程中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精神内涵,解抗日战争历史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长征精神内涵,把握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2.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和抗日战争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红色文化教材、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长征组歌《七律·长征》,引导学生进入红色文化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对长征精神思考。
过程:播放歌曲,学生思考,分享感受。
2. 新课内容学习:(1)长征精神传承a. 教师讲解长征精神内涵和特点。
b. 学生阅读教材,解长征精神形成过程。
c. 案例分析:红军长征中感人故事。
d. 小组讨论:如何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2)抗日战争历史意义a.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背景和过程。
b. 学生阅读教材,解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c. 案例分析:抗日战争中英雄人物。
d. 小组讨论:抗日战争历史意义。
3. 随堂练习:(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长征精神和抗日战争知识掌握。
(2)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长征精神传承a. 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b.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 抗日战争历史意义a. 胜利原因:全民族抗战、国际支持、英勇斗争b. 历史意义:民族解放、民族振兴、世界和平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A. 坚定信念B. 艰苦奋斗C. 自私自利D. 无私奉献(2)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原因是什?A. 国际支持B. 全民族抗战C. 英勇斗争D. A、B、C都是2. 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长征精神内涵及其传承意义。
红色文化小学电子教案模板
![红色文化小学电子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2b772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c.png)
---课程名称:红色文化教育适用年级:三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掌握一些重要的红色历史事件和人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2. 重要的红色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1. 红色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 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红色文化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 学生资料:收集学生家庭中的红色故事和人物。
3. 教学活动材料:红色文化主题的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新课讲授1. 讲解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展示。
2. 介绍一些重要的红色历史事件,如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等。
3. 介绍一些红色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红色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哪些红色历史事件和人物?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忆。
二、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红色故事创作,每组选择一个红色人物或事件,编写一个小故事。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三、手工制作1. 学生分组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的手工制作,如制作红军帽、制作红色歌曲歌词卡片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0版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85096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0.png)
三年级下册红色文化教案2020版第1课:西江月·井冈山教学目标:研究红军的信念、奋斗和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导入:介绍黄洋界保卫战的背景和XXX创作《西江月·井冈山》的情境。
讲授新课:研究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诵读诗词,了解其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讨论红军的信念、奋斗和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场:让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革命故事,加深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先辈们为中国革命事业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的感悟。
小结:通过研究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2课:XXX教学目标:研究红军的信念、奋斗和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导入:介绍江西旅游宣传片《江西风景独好》的构想来自XXX的一首词——《清平乐·会昌》。
讲授新课:研究红色诗词《清平乐·会昌》。
诵读诗词,了解其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会昌战役的故事,讨论红军的信念、奋斗和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场:介绍会昌山的背景和XXX《清平乐·会昌》词碑的情况,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家人一起去会昌山爬山,感受XXX的创作情境。
小结:通过研究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3课:XXX教学目标:了解咏兰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导入:介绍兰花的种类和文化内涵,引出XXX的主题。
讲授新课:研究咏兰的诗词,了解其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兰花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场:组织学生参观兰花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兰花的美丽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结:通过研究XXX的诗词和兰花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研究红色歌曲《长征组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准备课件电化手段多媒体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一首著名的红色歌曲——《长征组歌》。
红色文化教学案例
![红色文化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55b53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f.png)
红色文化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红军战士在缺水的情况下,毛主席带领战士们为乡亲们挖井,解决了乡亲们的饮水问题,乡亲们感激不尽,纷纷送粮送物慰问红军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红军与乡亲们鱼水深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领袖、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认“井、挖”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乡亲们挖井的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默读,交流读,感悟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领袖、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播放歌曲《吃水不忘挖井人》,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 课文理解(10分钟)a.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b. 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为乡亲们挖井?c. 乡亲们对红军有什么感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感悟课文(10分钟)学生交流读,感悟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
5. 拓展延伸(5分钟)学生讨论:我们要学习毛主席和战士们的什么精神?我们怎样学习这种精神?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的练习题。
红色文化教育教案
![红色文化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2a9159b89680202d825ab.png)
红色文化教育教案一、指导思想以“寻访红色足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突出立德树人,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胜利召开为契机,带领学生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回顾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活动时间每周一,第一节课,班会课活动参与对象。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四、活动安排及方式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观看红色电影;阅读革命传统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问答。
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全体师生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通过学习和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环节一:看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
通过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形式再现历史,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播放影片《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开国大典》等。
老师组织观看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
环节二:缅怀革命先烈,阅读革命故事让学生走进抗日英雄,了解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洒热血换来的。
阅读书目:《革命传统教育故事》、《浴血日照》等。
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环节三:“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问答在同学们缅怀历史的同时,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集聚强大正能量。
通过自学和班会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知识问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奖励获胜者。
小学红色文化教案模板
![小学红色文化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43180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认识红色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事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红色文化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色文化的内涵、代表人物和事件。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红色文化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文化的意义。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述红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搜集红色文化资料,如:革命歌曲、红色故事、革命文物等。
3.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活动1. 教师播放红色歌曲,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和人物。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歌曲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四)案例分析1. 教师讲述红色文化代表人物的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品质。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总结: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红色文化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收集红色文化资料,制作一份红色文化宣传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发言积极、认真听讲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如:作文、宣传册等。
3. 学生感悟:了解学生在课后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评价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西江月·井冈山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电化手段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洋界在哪儿吗?它位于井冈山西北面,海拔1300多米,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
1928年8月30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发动群众,凭险抵抗,将敌军四个团击溃。
毛泽东闻讯后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歌颂战斗的胜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诵读《西江月·井冈山》,了解诗词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讲授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同学们,井冈山是革命圣地。
我们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先辈们为中
国革命事业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所感动。
大家讲一讲你所知道的革命故事。
四、小结: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2课:清平乐·会昌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电化手段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关注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江西旅游宣传片《江西风景独好》?其实,这个片名的构想来自毛泽东的一首词——《清平乐·会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清平乐·会昌》。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清平乐·会昌》。
诵读《清平乐·会昌》,了解诗词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讲授会昌战役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同学们,会昌山平地拔起,郁郁葱葱,因毛泽东创作的《清平乐·会昌》而得名,更因毛泽东这首词的公开发表而驰名中外。
大家有机会可以利用假期和爸爸妈妈去会昌爬爬这座山,亲眼看看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碑。
四、小结: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3课:咏兰
课型课时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电化手段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钢铁女战士。
他们巾帼不让须眉,为了革命事业,可以和男子一样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伍若兰就是女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咏兰》。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咏兰》。
诵读《咏兰》,了解诗词意思。
2、赏析诗词
这首诗是1962年元旦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后创作的《咏兰展》中的一首,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钟爱和对妻子伍若兰的怀念之情。
3、知识窗:讲授“双枪女将”伍若兰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女战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同学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巾帼英雄的事迹还有很多。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搜集她们的英雄故事读一读,把她们的英雄事迹写一写。
四、小结: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女战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4课:偷渡梅关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电化手段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陈毅的《偷渡梅关》这首诗,这是陈毅在赣南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时所写的一首诗。
1935年10月,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陈毅率领部队用计巧渡梅关天险,欣喜之余写下这首诗。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偷渡梅关》。
诵读《偷渡梅关》,了解诗词意思。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识窗:讲授陈毅梅岭脱险的故事。
讨论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陈毅既是能领兵打仗的元帅,又是能吟诗作赋的诗人,他被誉为“元
帅诗人”。
让我们找一找陈毅的诗词,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
四、小结: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第5课:长征组歌(节选)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红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红色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电化手段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
中央红军以超乎寻常的毅力,打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经十几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取得了胜利,书写了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组歌中的《告别》这首诗。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红色诗词《告别》。
诵读《偷渡梅关》,了解诗的意思。
2、讲解诗词的背景,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形象生动,诗中描绘了红军长征出发前军民告别的感人场景,凸显了工农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心。
3、知识窗:讲授长征第一渡的故事。
学习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活动场
长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赞歌,一首胜利之歌!是无数英雄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旗帜染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从小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让我们开展一次“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主题活动,说一说“长征胜利纪念日”的由来,讲一讲长征小故事。
四、小结:通过学习红色诗词,了解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