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教材分析—整体说明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材分析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加速度是第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

教材是从实际例子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如何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这就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就是运动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率,即dt v d a =。

中学阶段不能这样定义,还是定义为“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
v a ∆∆=,这就有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区别,从平均加速度出发,逐渐缩短时间间隔Δt ,而过渡到瞬时加速度,又一次渗透了极限思想。

在本节的“科学漫步”栏目里,有一段关于“变化率”的短文,对这篇短文的内容,并不要求学生都能真正理解,老师不可要求过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课件(共51张PPT)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教材分析课件(共51张PPT)
26
第1节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的概念;曲线运动的方向;曲线运动的条件 演示实验
27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打磨金属
掷链球
水滴飞溅 28
曲线运动的条件
29
30
31
小船过河
A
B
v船
v合
θ
v水
A
v合 v船
v船
v合
θ
θ
v水
θ
v船 v水
1.船头指向正对岸 2.船头偏向上游且v船>v水 3.若v船<v水,
渡河时间最短 当cosθ=v水/v船 时,
正 确 认 识 圆 周 运 动 的 Δv 至 此
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 了进一步强化
把对Δv方向的分析分为五步
骤,减小台阶,降低坡度
21
1.分别作出质点在A、B两点的速度矢量(长度一样)。
2.将vA的起点移到B,并保持vA的长度和方向不变。 3. 以vA的箭头端为起点, vB的箭头端为终点作矢量Δv。 4. Δv/Δt 是质点由A到B的平均加速度,Δv 的方向就是加速度
当船头与上游成(900
tmin=d/v船
航程最短Smin=d
航程为S=d/cosθ 渡河时间为 t=d/v船sinθ
-θ),
sinθ=v船/v水时 最短航程为 smin=d/sinθ
32
拉绳问题的分解
vA ?
θ
vA=v合 cosθ
v⊥ 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
v合 v∥
沿绳方向的运动
注意:1) v合即为船实际运动的速度 2)沿绳的方向上各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正 确 认 识 圆 周 运 动 的 Δv 至 此
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这里又作 了进一步强化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自2004 年以来,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已于2004 年秋季在广东省、ft东省、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实验,现大部分省市已实施。

我省初中已实施新课程改革多年,明年将在高中阶段实施。

我所分析的教材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新编制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

新教材与我们现在正使用的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编制的人教版教科书(以下简称旧教材)相比:就知识点来看新旧教材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内容安排顺序上发生较大变化;就知识构建的角度来看新教材安排比较合理,每一个知识点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每一部分都能形成一个体系使知识网络化;新教材每一部分的要求都是一步到位,这虽然给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暂时困难,但学生最终还是可以适应的。

具体来说,我认为新教材整体上体现了一个“新”字,出现了一些以往教材所没有的特点。

一、版面扩大,教材内容更充实版面的扩大使教材的内容更加充实,增加了许多彩色插图、演示实验的插图,形象直观,从而大大改善教材的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视觉中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材一共有 7 节新增加的内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追寻守恒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向心加速度的运动学推理、抛体运动的规律、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教材在很多地方利用了极限的概念,提供的内容有: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匀变速位移的求解、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变力的功。

教材中“科学漫步”“科学足迹” “说一说” “STS”等栏目也是旧教材没有的。

虽然拓展了知识宽度,但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对一些传统的知识,如追及、相遇等问题尽可能的降低要求或根本不讲,予以删减,同时也加入了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行为等合乎时代潮流的内容。

更新了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如“STS”栏目——“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生活”中,列举了诸多航天跟人类生活相关的事例,从气象卫星到大气预报;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到我国西部开发的整体规划;从军用卫星到现代防备;从火箭到微重力实验室等等。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整体评述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整体评述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整体评述新人教版介绍本文将对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进行整体评述。

新人教版是一套广泛使用的教材,被广大中学生和教师所熟知和使用。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将对其内容的质量、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研究的影响进行评价。

内容质量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质量较高。

教材对物理知识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和阐述,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对于每个知识点,教材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实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此外,教材在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的引入,教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理论,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新人教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教材中设有许多思考题和练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和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参与在线实验等方式更加直观地理解和研究物理知识。

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研究效果。

研究影响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学生研究物理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物理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此外,教材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结论综上所述,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内容质量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套教材是一份值得推荐的物理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完整)高中物理万能说课稿

(完整)高中物理万能说课稿

根据新课标理念, 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基础, 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一、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物理必修__第__章第__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__。

本节编排在__之后, 学好本节课, 将为接下来__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接下来是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知识上, 本阶段学生已经掌握__(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 但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 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深化, 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__的理解。

三、根据以上分析, 我确定了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师生共同探究, 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__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以及交流合作精神。

四、为达成以上目标, 我确定了本节的重难点重点难点五、为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在教法上, 我运用多媒体辅助, 采用启发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和演示实验法。

在学法上,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接下来将是我本次说课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设计, 我采用教学四步曲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播放视频)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第二步新课讲授我将新课讲授分为__个环节1、让学生理解__内容我会2、通过本环节设计, 使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3、让学生理解__。

(实验)我会4、这一环节的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学生自己探究得出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使学生更有成就感, 并能更深刻的理解此内容。

5、让学生深刻理解__,能够灵活运用。

(例题)大屏幕展示例题,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第二种方法具有优越性。

高中物理 教材分析—整体说明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 教材分析—整体说明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整体说明《新课程标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一)结构安排93年编写了一套试验教材,这套教材在结构上的主要变化是:一、将几何光学放在高一的开始,试图解决初高中台阶过大的问题;二、将机械波、电磁波、光波等波动的内容放在一起,组成一篇,以加强学生对波动知识的整体认识。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对这种结构的变化,持赞成意见和反对意见的都有,后者更多,而且比例较大。

经过对试验情况的分析认为,以往高中教材结构上的安排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反馈的意见至少说明像前面所说的结构调整,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

因此这次教材编写,在没有成熟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来教材大的框架结构。

以往,“力”放在开始学习,学生学习受力分析较为困难。

为了降低过高的台阶,教材特意作了处理,减缓了坡度。

在第一章只讲常见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在学生了解了三种力的简单规律、接触了一点简单的受力分析、熟悉了一些方法之后,学习第二章运动学。

学生对矢量的分析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开始学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安排较为难一些的有关静力学中的受力分析。

这样就将学生搭好刚上高一就遇到的拦路虎“受力分析”,分散在力学的各个部分,降低高一开始时的难度。

(二) 两类课程的兼顾问题按照国家教委的意见,学习两类不同课程的学生在高一使用同样的教材,高二后再分开。

这样,高一教材的编写就要同时考虑两类学生的需要,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兼顾问题。

教材无论在知识的要求还是在能力的要求上都要有所区别,有所不同。

为了体现这种弹性,在教材中通过增设栏目、小字补充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

必学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也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选学内容不作考查, 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例如,在讲到环绕速度时,用小字介绍了黑洞的问题;增加了阅读材料的数量;每章后配有A、B两组练习题。

高中物理说课稿

高中物理说课稿

高中物理说课稿高中物理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_____号,我说课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_____年级物理____册第____章第___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方面来说这节课。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和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

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1、2、(这部分目标一般为本节课的知识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2、(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通过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意识和品质等)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而对知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高中物理教材全解(上)

高中物理教材全解(上)

高中物理教材全解(上)篇一:高中物理教材分析一:高中物理知识体系高中物理内容可概括为四个部分分别是:1.力和运动2.动量和能量3.电磁场4.近代物理、振动和波二:高中物理高考考点分析第一部分: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没学好高中物理肯定学不好。

一方面在高中学习中主要是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这部分的学习是这2者的基础;另一方面力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物理题目的能力,思维模型的建立很有帮助,力学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渡。

所以这部分内容必须学习扎实。

1.运动学(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运动的描述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加速度直线运匀速直线运动s=vt ,s-t图,(a=0)vt?v0?at,s?v0t?1at2动2典型的直线运动规律v?vt 2t vt2?v0?2as,s?02 匀变速直线运动v - t图自由落体(a=g)特例竖直上抛(a=g)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难点:追及、相遇问题2.静力学(必修1 第二章:力;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

使物体发生形变概念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分类力重力:方向、作用点(关于重心的位置)性质:弹力: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摩擦力:(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力的分解|F1-F2|≤F合≤F1+F2重点:弹力、重力、摩擦力;难点: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3.动力学(必修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重点:牛顿第二定律;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曲线运动(必修2 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圆周运动。

近几年在高考题中,常与动能定理、电磁场综合考察)重点: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天体运动(必修2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一、教学要求必修一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如下:(一)运动的描述[内容标准]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1.质点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参考系和坐标系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不要求介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考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时间(间隔)和时刻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路程和位移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5.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和矢量性,知道速率的概念。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显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教材分析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式,位移与时间关系 式的导出均利用了第一节实验探究中所得到的v-t图象,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交流评价,注意科学推理的过程,理解 其物理意义,防止把物理公式简单理解为数学表达式。
关于图像
〔3〕匀变速直线公式〔包括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运用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很大作用,但学生能力的提高 要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一步到位。在应用运动学规律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逐步使学生明确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根 本方法和步骤,并注意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矢量性、公 式选择的适宜性和结果的合理性。
④不要求用平均力计算变力的功和利用F-l图象
求变力的功;
极限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 要让学生掌握用这种思想去分析问题方法 。
2.怎样进展矢量教学 〔教学不宜一步到位〕
〔1〕 位移: 指出它叫做矢量----大小、方向。
〔2〕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中发,向北走 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 结出矢量相加的法那么吗?〔此时还不 要求得出这个法那么,但要思考。〕
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 教材分析
学科指导意见的修改及增加的条目:
必修1 〔1〕第一章第四节〔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增加 7.会借助传感器测速度。 〔2〕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增加4. 会用力传感器研究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必修2 〔1〕第五章第八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修改⒊不要求分析与计 算两个物体联结在一起(包括不接触)做圆周运动时的问题。 〔2〕第七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修改⒉不要求用机械能 守恒定律求解两个及两个以上物体〔包括需要确定重心的链 条、绳子、流体等〕的问题。
2.怎样进展矢量教学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是高中生学习物理课程时使用的标准教材,本教材内容涵盖了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多个物理学领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物理课本,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本文中,将探讨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教材。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容丰富全面。

该教材覆盖了高中物理学习的各个领域,涵盖了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物质结构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物理学习资源。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不仅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通过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最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在选材和案例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与日常经验相结合,提高学习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学习这一教材,学生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收获:首先,提高科学素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

其次,培养逻辑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学习物理需要进行严密的推理和分析。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拓展知识面。

物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学习物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开拓自己的学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备战高考。

高中物理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学习高中物理课本人教版,学生可以系统复习物理知识,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应试能力。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全面分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全面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的内容。

从课程整体来说,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而前面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仅研究单个物体或系统的运动,为全面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3)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实验,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现象的解释,培养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操作实验,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树立踏实、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热爱物理学的情感3.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课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本质含义,并能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明确“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

一、学情分析1.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已形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概念,但印象并不深刻。

尽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对规律的理解很片面,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定律来弥补已有的缺陷。

2.能力方面: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好奇、积极且初步掌握一定的实验探究方法。

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感兴趣,因此应多设计各种实验及探究活动以激发其兴趣二、教法与学法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通过直观演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思维。

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经历物理规律形成的全过程。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本章在继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之后,内容与知识上与上一章进行了紧密的衔接,其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接近物理教学与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

本章内容在难度上有所提高,逐步由具体简单的概念上升至抽象的逻辑思维,介于上一章的铺垫,本章内容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思维锻炼,为以后的学习也做了比较好的铺垫.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运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内容与重点:1、进行实验2、数据处理3、做出速度—时间图像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利用上一章所学习的打点计时器,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作图等方法描述小车的运动规律。

三维目标分析:本节内容作为第一章的第一节,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简单的认识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充分利用学生前面所学知识,不但强化了基本知识点,还让学生再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内容与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att+—at2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v2=2ax1、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2-v三维目标分析:这三节内容充分利用第一节所进行的实验,分别研究了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位移与速度的定量关系,所学习内容从简单的概念到简单的公式,然后通过抽想推到得到较为复杂的公式,并且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这块内容上有大的能力提升。

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内容和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三维目标分析:本节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其核心内容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这些内容的学习会加深同学们对之前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让同学们从生活中发现与认识所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必修2物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高中必修2物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高中必修2模块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黄恕伯
黄恕伯 06.3
(一)必修2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黄恕伯 06.3
一、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
1.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对比
黄恕伯 06.3
新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2 3 4 5 6 7

一、功
二、功率
第八章
机械能
追寻守恒量
功 功率 重力势能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动能和动能定理
●关于动能表达式“实验+理论”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 ●经历对橡皮筋方案的分析,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学会“操作技巧”(选择数据点),提高收集数据的能力
●定量分析数据,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经历一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形成实验结论的过程
黄恕伯 06.3
一、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
1.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对比 2.对具体教材的分析
黄恕伯 06.3
一、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
1.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对比
2.对具体教材的分析
(1)教材关于功和能、重力势能、动能的教学线索
黄恕伯 06.3
原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
功和能:通过四个实例讲解 “功是能能量转化的量度”
●运动员举重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 ●压缩的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车拉着列车加速,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起重机提升重物,钢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4) 对“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方案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教材分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业封面(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题目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标及教材分析(光学)科目课标与教材分析姓名帅震应专业学科教学(物理)入学年月20XX年9月简短评语成绩:授课教师签字: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新教材教材分析-----对选修3-4光学部分的课标及教材分析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下第三部分(光)进行课标分析和教材分析。

(一)首先是对课标在光这部分内容的要求进行分析。

1.内容标准(1)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这部分是对光的折射的要求,要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在课标中的要求是知识理解层次,那么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是一个重点。

在教学中要着重学习。

(2)测定材料的折射率。

这部分是对技能的要求,测定材料的折射率,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材料折射率测定后要能形成对于材料折射率的测定这一技能。

(3)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

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例1 演示光沿水柱(或弯曲的玻璃柱)的传播。

例2 观察光缆的结构。

对这部分的要求是“认识”和“初步了解”的层次,要求相对是比较轻松的,那么就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努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标中给出的两个例子在结合本地情况下教学中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无法演示那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4)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知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例3 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这部分内容对知识、技能、体验性都有所要求。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要求是经历水平,对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是知识了解水平,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是能够独立操作水平。

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要形成学生的技能,动手能力。

(5)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1)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分析(1)

——从v-t图求a,发现a不随t而变,从而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
——求斜直线方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程。 ——从匀速直线运动中的x=vt相当于v-t图线下的“面积”获得启发, 遵循“无限分割、化变为恒”的方法,求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方程。
五 编写理念
探究实验共同特点
实验:探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 探究意识
重视实验

信息技术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标准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说建议—— 本模块的教学建议
六 教学建议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简单


具体

复杂
中 物
抽象

现象
本质
定性
定量
标量
矢量
状态
过程
六 教学建议
充分挖掘、利用教 材资源,进行探究 合作
参考系

坐标系



物体



质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空间
变化量
位置X
位移ΔX
位置随时间变化率
速度V
变化量
速度变化量Δ V
平均速度Δ x/ Δt
瞬时速度
运动学
速度 随时 间变 化率
加速度a= Δ V/ Δt
变化量
时刻t
时间Δt
力学
时间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 2011.4

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分析
特征。当电磁铁断电时,同步开始计时,而在球对 光电门挡光时停止计时。电磁铁的剩磁会造成计时 误差,在钢球与电磁铁间垫一层薄纸,能消弱这种 影响。
(2)双光电门法:球对光电门E挡 光开始计时,对F挡光停止计时。 能够避免剩磁的影响,较精确地 测定重力加速度值。计算公式为:
2( s2 s1 ) g t2 t1
• 要求学习做线性拟合来画图线。基础的方法是靠 直觉的手工方法。侧重在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的 推测(猜测)。
• 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它是依据最小二乘 法做拟合,可能会看到在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 多数点不在此直线上却是最佳结果。可以引导学 生对此进行思考和定性的分析,而悟出其中的道 理。用10分钟演示范例,学生就可以知道使用 软件Excel做函数拟合的基本操作。
多样化的实验设计
1.斜面上向下滚动小球
重现伽利略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外推。装置与 引入加速度概念的实验类似,用滚动代替平动,借 助金属球的转动惯量和小倾角的斜面,使球质心的 加速度变小,便于观察。
2.使用落体仪(课本44页“做一做” )
(1) 单光电门法:
用来发现或验证x ∝ t 2 ,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
V – t 图像
X – t 图像
4.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相同的钢球A、B分别在两个轨道上自同一高度从静 止开始滚下,可看到两者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但是它 们的末速度(到达水平轨道上的速度)大致相同。如果 将B改为从较低的位置B / 滚下,可看到虽然它速度增加 得较快,但末速度却较小。
用滚动代替平动,借助金属球的转动惯量和小倾角 的斜面,使球质心的加速度变小,便于观察。
的s – t 图像称为“位移 – 时间图像”是不确切的。对于质点 运动的基本描述,就是不同的时刻在空间的位置不同。按照 本教材,应画出x – t 图像,因为与时刻对应的不是变化量位 移Δ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教材分析——整体说明
《新课程标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一)结构安排
93年编写了一套试验教材,这套教材在结构上的主要变化是:一、将几何光学放在高一的开始,试图解决初高中台阶过大的问题;二、将机械波、电磁波、光波等波动的内容放在一起,组成一篇,以加强学生对波动知识的整体认识。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对这种结构的变化,持赞成意见和反对意见的都有,后者更多,而且比例较大。

经过对试验情况的分析认为,以往高中教材结构上的安排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反馈的意见至少说明像前面所说的结构调整,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

因此这次教材编写,在没有成熟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来教材大的框架结构。

以往,“力”放在开始学习,学生学习受力分析较为困难。

为了降低过高的台阶,教材特意作了处理,减缓了坡度。

在第一章只讲常见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在学生了解了三种力的简单规律、接触了一点简单的受力分析、熟悉了一些方法之后,学习第二章运动学。

学生对矢量的分析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开始学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安排较为难一些的有关静力学中的受力分析。

这样就将学生搭好刚上高一就遇到的拦路虎“受力分析”,分散在力学的各个部分,降低高一开始时的难度。

(二) 两类课程的兼顾问题
按照国家教委的意见,学习两类不同课程的学生在高一使用同样的教材,高二后再分开。

这样,高一教材的编写就要同时考虑两类学生的需要,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兼顾问题。

教材无论在知识的要求还是在能力的要求上都要有所区别,有所不同。

为了体现这种弹性,在教材中通过增设栏目、小字补充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

必学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也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选学内容不作考查, 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例如,在讲到环绕速度时,用小字介绍了黑洞的问题;增加了阅读材料的数量;每章后配有A、B两组练习题。

(三) 加强能力培养
人类在有限的一生内不可能将各门各类的知识都学会。

而且人类仍在使知识不断地扩大、更新和发展。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在讲清概念的同时,注意能力和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注意叙述要有启发性,给学生留有较多的独立思考余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在学生通过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经过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答案的地方设一些“为什么”“你想过
吗”“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在物理学方法和思想(包括思想教育)比较突出的地方,有意识地或总结或点拨(如理想化的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建立模型的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等);通过章后小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学过的知识;通过对诸如“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等一些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突出了“关注人”这一核心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改变原有教学目标中仅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统,把人文精神列入物理教学的新任务,发掘物理教学中能够展示丰厚人文底蕴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融合了人生价值理想教育、科学伦理教育、创新品质教育、科学美育教育,以及物理学哲学观念的思辩等等,使物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生动的、富有情趣的、人性的学科。

(四)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中学物理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技术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的倾向,表现之一是对于物理规律、物理量的认识的绝对化、理想化。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喜欢物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材编写中充分注意了这一点。

例如,在讲到阻力问题时,介绍了小轿车、气垫船等;在各章前专设一页,印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我国最新设计制造的“飞豹”式战斗机、运动员赛跑、南浦大桥等;在讲到振动时介绍了心电图仪、地振仪、微波炉等;在讲到反冲运动的内容时介绍了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及“神舟”号载人飞船。

另外还有与阻力问题相联系的磁悬浮列车,与红外辐射相联系的红外遥感技术,与原子辐射相联系的激光等。

如刹车防抱死系统(ABS)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虽然很新,但是它的物理模型并不复杂,利用高中物理知识可以做些较为深入的研究。

“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设计的。

象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温室效应、阿尔法磁谱仪与暗物质等几个课题也都和科技与环境的最新热点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念提倡“关注学生的经验”。

例如:单摆这节课可采用不是以书本中高度模式化、权威化的“单摆”为直接研究对象,而是摘取了原型化、生活化的“摆钟”为直接研究对象。

这样,不仅能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的心理距离,增强学习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五)灵活渗透,扩展知识面
物理知识浩如烟海,如果让学生都按部就班地学习,不仅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

有些知识可以采取逐步渗透,即逐步提高的办法来学习。

如力的正交分解法,在解决力学问题时应用很广泛, 用起来也很方便,但课本没有单独设节讲述正交分解法,而在第三章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时采取渗透的方法来介绍,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步习得。

又如,熟
悉“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对处理矢量的运算很重要,本书也没有采取单独设节,而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告诉学生需要先取一个正方向,以确定矢量的正负,然后进行运算.经过几次熟悉之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点拨再加以提高.为此,书中设有一个专题,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讲述,或者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自己钻研.
另处,像重力和弹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黑洞、黑体辐射、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等内容,教材都是采用渗透的方法来讲述的.
本书的绪言改变了过去用长篇文字叙述的写法,用8个彩页以插图的形式对物理学的概貌、物理学的重要性作了说明,以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志趣;同时,也采取灵活渗透的方式,使学生知道一些知识,扩展眼界.绪言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去向学生讲解,这是灵活渗透学习的一个实例.
(六) 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可以说谈不上物理学。

虽然学过物理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知晓实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应该说我国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

在《新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出现了“树立创新意识”,提出要在普通高中进行课题研究。

教材给出了14个形式多样、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占总课时的10.1%,这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

必修加选修物理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23个,占总课时的10.7%。

这23个实验中有8个是新的,过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一共只有17个学生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在专题中安排的制作性实验,因此,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这实际上增加了学生实验所占的比例,加强了实验,提倡探索。

学生实验还增加了探索性实验。

大纲安排这些实验(有的知识点甚至不是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目的是进行研究方法的教育。

有些学生实验内容可能相似,由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设计思路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

为了突出“探索”的意识,教材在某些地方故意不给出结论,让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规律。

在正文中增加了许多随堂实验(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动手操作的实验),设了“做一做”栏目, 介绍简单易做的小实验,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

(七)安排好练习和习题
安排好节后的练习和章后的习题,是编好教材的重要一环.这次教材在习题的编排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
教材中的练习题更注意了题目的针对性.每设一题必明确目的, 或辨析概念、澄清认识, 或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或训练方法、提高能力.基本题覆盖全面, 突出重点, 力求每道题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练习题的数量较现行教材略有增加.一般来说, 节后的练习为3~6个,章后A 类题为8~10个.
教材更加注意了练习题的编排层次,以利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节后的练习题多为理解和巩固知识、辨析概念而设, 一般较简单, 多为基本题, 少有综合题.目的是让学生扎扎实实把基本知识学好, 希望每做一题必有收获.
章后的习题分 A、B 两组,题目是对全章知识的深化和综合, 还有与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A 组为必做题, 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B 组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希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掌握.
题目的内容更注意了联系实际,注意贴近学生生活, 注意联系生产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注意有现代气息.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的意识.联系实际是我国物理教学的一个好的传统,新编教材努力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