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复习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必备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的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期末考试成绩自然越高。
以下是必备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数字表示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5000(最小)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注意区分计数单位与数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5、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读数。
注意虚线分级。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6、大数的写法:先分级,再写数。
注意虚线分级。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7、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8、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
(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9、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注意: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符号一定要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整数进行计算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小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小数进行计算三、算式1. 算式的构成和意义2. 算式的加减法3. 算式的乘法4. 算式的除法5. 综合运用算式进行计算四、倍数与约数1. 倍数的概念2. 求某数的倍数3. 约数的概念4. 求某数的约数5. 综合运用倍数和约数进行计算五、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加减法3. 分数的乘法4. 分数的除法5. 综合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六、图形1. 图形的种类和性质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计算3. 综合运用图形进行计算和分析七、度量衡1. 长度的度量2. 重量的度量3. 容积的度量4. 时间的度量5. 综合运用度量衡进行计算和比较八、时间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计算3. 综合运用时间进行计算和分析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综合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十、逻辑推理1. 逻辑推理的概念2. 数字的逻辑关系3. 图形的逻辑关系4. 综合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解决十一、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3. 圆的面积和周长4. 综合运用面积和周长进行计算和比较以上为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每个知识点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大数的认识1、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10个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6、读完亿级的数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完万级的数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读一个零。
7、分级写多位数:(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个级的4个0换成万字,其它数字照写。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换成亿字,其它数字照写。
8、四舍五入法:尾数是指要保留数字右边的数;四舍五入时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四舍是指尾数的最高位是0~4时,就直接把尾数全改写成0;五入是指尾数的最高位是5~9时,先向左边进1再把尾数全改写成0;9、算盘:用算盘计数时要先定个位;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算珠靠着梁就表示有数字,不靠着梁就没数字。
0到9各数字表示如下:1 2 3 4 5 6 7 8 9 010、1亿张纸摞起来约厚10000米,合10千米;1亿粒米约重2吨,100粒米约重2克。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100公顷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8单元考点知识梳理!_直线_射线_直角王老师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及基本概念汇总,1-8单元考点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大数的读法(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2.大数的写法(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4.大数的改写(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
都用“≈”连接5.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6.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7.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8.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二单元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5.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第三单元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2.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4.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5.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大数的读写概念与定义: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如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例如,数字“123456789”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性质:掌握大数的读写规则,理解数位顺序和分级读写的原则。
特点:大数的读写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经常用到,如人口统计、经济数据分析等。
例子: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98765432和100000000。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位顺序,发现98765432小于100000000。
2数的整除概念与定义:复习并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
性质:进一步探索数的整除性质,如质数的唯一分解等。
特点:整除性质是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等打下基础。
例子:找出18的所有因数,学生可以发现1、2、3、6、9和18都是18的因数。
(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概念与定义:学习小数的基本意义,如0.1表示十分之一,0.01表示百分之一等。
性质: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如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特点:小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表达方式,如商品价格、身高测量等。
例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0.3和0.25。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0.3大于0.25。
2小数的运算方法: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掌握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特点:小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平均成绩等。
例子:计算两个小数的加法:0.6 + 0.45 = 1.05。
学生需要注意小数点后的数字相加,并正确处理进位。
二、图形与几何(一)线与角1线的认识概念与定义:复习直线的性质,如直线是无限延长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
性质: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如直线的平行、垂直等。
特点:线的认识是几何学习的基础,为后续学习复杂图形打下基础。
例子:在一张纸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就是平行的。
2角的认识概念与定义:学习角的定义,如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形成的图形。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整数1.1.1 重点考点- 认识100以内的整数- 了解数位顺序表- 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1.2 知识点归纳-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相邻数位之间的进位与借位1.2 小数1.2.1 重点考点- 认识小数及其性质- 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2.2 知识点归纳- 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第二章:角的认识2.1 角的概念2.1.1 重点考点- 了解角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角的度量2.1.2 知识点归纳-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2.2 角的计算2.2.1 重点考点- 掌握角的加减运算- 了解角的乘除运算2.2.2 知识点归纳- 角的加减运算规则- 角的乘除运算:角的倍数与分数第三章:几何图形3.1 平面图形3.1.1 重点考点-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3.1.2 知识点归纳- 常见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矩形、菱形、梯形等-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2 立体图形3.2.1 重点考点- 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 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3.2.2 知识点归纳- 常见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第四章:概率与统计4.1 概率4.1.1 重点考点-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4.1.2 知识点归纳- 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常用概率公式:古典概率、条件概率、联合概率等4.2 统计4.2.1 重点考点- 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方法- 了解统计的基本分析方法4.2.2 知识点归纳-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问卷、数据表格等- 统计分析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第五章:方程与不等式5.1 方程5.1.1 重点考点- 了解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5.1.2 知识点归纳- 方程的定义及分类:线性方程、二次方程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移项等5.2 不等式5.2.1 重点考点- 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 掌握不等式的解法5.2.2 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 不等式的解法:同号相除、异号相除、绝对值等第六章:应用题6.1 数的应用题6.1.1 重点考点- 掌握数的应用题解法- 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方法6.1.2 知识点归纳- 数的应用题类型及解法:比例问题、利润问题、相遇问题等- 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方法6.2 几何应用题6.2.1 重点考点- 掌握几何应用题解法- 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应用6.2.2 知识点归纳- 几何应用题类型及解法:面积问题、体积问题、角度问题等- 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应用第七章:综合练习7.1 重点考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7.2 知识点归纳- 综合练习题型及解法- 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以上就是部编数学四年级上册各课重点考点知识点的总复习归纳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的分类(正数、零、负数)。
2. 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顺序表,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
3.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整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4. 整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整数的大小。
5. 整数的加减法: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
6. 整数的乘法:学习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7. 整数的除法:理解整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表示的是十进制分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四、几何初步1. 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和区别。
2. 角的认识:学习角的概念,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3. 平行与垂直: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五、度量衡1. 长度单位: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
2. 质量单位:了解千克、克等质量单位的换算。
3. 时间单位:学习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换算。
六、数据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掌握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
3. 简单统计图表: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饼图。
七、问题解决1. 实际问题: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解题策略: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算术口算1.加减法基本原则–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减法与加法相反:a - b = a + (-b)2.加减法的应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针对加减法问题,需要将问题转化为算式进行计算。
3.乘法口诀表–用于快速计算小学生常用的乘法。
1 2 3 4 5 6 7 8 92 4 6 8 10 12 14 16 183 6 9 12 15 18 21 24 274 8 12 16 20 24 28 32 36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4.乘法的应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针对乘法问题,需要将问题转化为算式进行计算。
5.整数–自然数:1, 2, 3, ……–整数:-2, -1, 0, 1, 2, ……–整数的加、减、乘、除法。
分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是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分母,几个份就是分数的分子。
2.分数的简化–对于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得到的新分数相等。
3.分数的比较–相同分母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不同分母时,需要通分比较。
4.分数的加法–相同分母时,分子相加后,分母不变。
–不同分母时,需要通分后再相加。
5.分数的减法–相同分母时,分子相减后,分母不变。
–不同分母时,需要通分后再相减。
6.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
7.分数的除法–将除数分数取倒数,再与被除数分数相乘。
几何1.点、线、面的概念–点:没有长、宽、高,只有位置的事物。
–线: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事物,没有厚度,两端可以延伸到无穷远。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知识点梳理1、整数概念:(1)整数的定义:整数是指在不考虑正负的情况下,用于代替数字的符号或记号。
(2)整数的种类: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3)整数的单位:整数的单位通常有“个”、“十”、“百”、“千”、“万”等。
2、十进制数位表:(1)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依次排列。
(2)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一(个)、十、百、千、万……3、小数概念:(1)小数的定义:小数是一种十进制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2)小数的性质: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为十分位,第二位为百分位,第三位为千分位……以此类推。
4、加减法:(1)加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
(2)减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5、乘除法:(1)乘法法则:每个乘数都从个位开始,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相乘,最后相加。
(2)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按位数依次除尽每一位,得到商。
6、长度单位:(1)常见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7、面积单位:(1)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2)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二、例题解析1、请用正确的数字填空:(1)13中有()个一和()个十。
解析:(1)13中有1个十和3个一。
(2)26中有()个一和()个十。
解析:(2)26中有26个一和2个十。
2、请计算以下两个数的和:23+32= ?解析:23+32=55,即5个十和5个一相加得到的结果。
3、请计算以下两个数的差:50-18= ?解析:50-18=32,即5个十减去1个十和8个一得到的结果。
三、知识点应用1、请用正确的数字填空:(1)小明今年8岁,他的年龄可以用8个()表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归纳整理(打印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第七位是百万位;第八位是千万位;第九位是亿位;第十位是十亿位;第十一位是百亿位;第十二位是千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整数
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
2. 整数的拓展表示法:正整数可以省略正号,负整数可以省略负号。
3. 整数的比较:同号则大小比较绝对值,异号则负数较大。
4. 整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二、质数与合数
1. 质数的概念: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
2. 合数的概念:除了1和自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正整数。
3. 质数与合数的关系: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质数的乘积。
三、分数
1. 分数的概念: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称为一个单位分数。
2. 分数的表示法: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
成的份数。
3. 分数的比较:分数的比较可以先通分再比较分子的大小。
4. 分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需要通分,乘法直接相乘,除法需
要倒数相乘。
四、小数
1. 小数的概念: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倍数或者
能化为10的倍数。
2. 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3. 小数的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情况下,小数部分的位数越多,数值越大。
4. 小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按照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运算。
以上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
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一、数字与运算1. 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是指 1、2、3、4……一直往上数的数字,用 N 表示。
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零。
2. 四则运算(1)加法在两个或多个数之间加上 + 号,得到的结果为这些数的和。
如:7 + 2 = 9(2)减法在两个数之间加上 - 号,得到的结果为它们的差。
如:8 - 3 = 5(3)乘法在两个或多个数之间加上 × 号,得到的结果为这些数的积。
如:4 × 5 = 20(4)除法在两个数之间加上 ÷ 号,得到的结果为它们的商。
如:10 ÷ 2 = 53. 数码和数位数字是由数码组成的。
数位是数字中的每个数码所在的位置,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如:在数字 352 中,3 是百位,5 是十位,2 是个位。
4. 计数计数是指把事物逐个数出来,得到数量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中,计数一般包括整十计数和整百计数。
如:1、2、3、……、10(整十计数);1、2、3、……、100(整百计数)。
二、几何图形1. 点、线、面(1)点点是几何上最简单的图形之一。
点没有长、宽和高,只有位置的概念。
(2)线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它只有长度和方向。
(3)面面是由无数个边连成的,它具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
2. 平面图形(1)三角形三角形是具有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的平面图形,按照角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矩形矩形是具有两组平行且相等的边的平面图形,具有四个直角。
(3)正方形正方形和矩形相同,具有四个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4)圆形圆形是指以圆心为中心,半径为半径画出的一个完整图形。
3. 空间图形空间图形是三维的图形,可以分为球、圆锥、立方体等。
三、度量和时间1. 长度长度是物体某一方向的长短程度,通常用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千米(km)等单位来表示。
2. 重量重量是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大小,通常用千克(kg)、克(g)、毫克(mg)等单位来表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第一单元姓名: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叫做加法。
2、叫做加数,叫做和。
3、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叫做被减数。
叫做减数,叫做差。
5、是的逆运算。
6、+=和加数=-另一个加数7、-=差减数=-被减数=+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叫做乘法。
2、叫做因数,叫做积。
3、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叫做被除数。
叫做除数,叫做商。
5、是的逆运算。
6、×=积因数=÷另一个因数7、÷=商除数=÷被除数=×8、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
②被减数减,还得原数。
③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一个数和相乘,仍得。
⑤除以一个的数,还得。
0不能作。
四、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我们学过的、、、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2、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第二单元1、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3、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个面。
最少能看到()个面。
第三单元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的位置,不变。
用字母表示:。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相加,不变。
用字母表示:。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
4、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不变。
用字母表示:。
5、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
用字母表示:。
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不变。
用字母表示:。
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再。
用字母表示:(a+b)×c=;a ×﹙b+c﹚=。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一、整数的加减法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用“…”表示。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 整数的加法同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异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3. 整数的减法整数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被减数不变,减数变为相反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二、乘法与整数1. 乘法的基本性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
2. 正整数、零、负整数相乘的规律两个正整数(或负整数)相乘,积为正;一个正整数(或负整数)与一个负整数相乘,积为负;任何数和零相乘,积为零。
三、除法与整数1. 除法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2. 除法的基本性质余数的性质,商的性质;3. 乘法与除法的互逆性原理乘法与除法是互逆的运算,乘除关系。
四、计算分数1. 分数的定义分数有真分数和假分数之分,分子与分母能被最大公因数整除;2. 分数的化简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3. 分数乘除法分数相乘,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积再化为最简分数;4. 分数的加减法通分后,分子按照通分的分母进行运算;5. 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计算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中文读法和小数的读写表示;3.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相加时先化为相同的小数位数;4. 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相乘时,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运算;5.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
六、图形的认识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和球体等;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 图形的转化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
七、时间的认识1. 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2. 时间的换算年、月、周、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3. 时间的计算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长度、质量和容积1. 长度的认识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换算;2. 质量的认识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换算;3. 容积的认识容积的单位、容积的换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和书写- 学习正整数的读法和书写规则,例如:一、二、三、四、五……- 学习零的读法和书写规则。
2. 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练习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3. 数的顺序排列- 练习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或者从大到小排列。
4. 数的分类- 学习将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了解奇数和偶数的特征。
第二章: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引入-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意义,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 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对一组整数进行排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正数加正数、正数加负数、负数加正数和负数加负数。
4. 整数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整数,例如温度的正负表示、海拔的升降等。
第三章:量和单位1. 长度的认识- 学习长度的概念和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等。
2. 长度的估算和测量- 学习对物体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的方法。
3. 质量的认识- 了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包括千克、克等。
4. 质量的估算和称量- 学习对物体质量进行估算和称量的方法。
5. 容量的认识- 了解容量的概念和单位,包括升、毫升等。
6. 容量的估算和测量- 学习对物体容量进行估算和测量的方法。
第四章:简便运算1. 10的整倍数- 学习10、100、1000等的整倍数,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加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在不同时钟情况下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完成加法运算。
3. 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在不同情况下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完成减法运算。
4. 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使用倍数的概念进行乘法计算,例如求整十、整百的数。
5. 除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使用倍数的概念进行除法计算,例如求整十、整百的商。
第五章: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认识- 学习点、线、面的概念,了解它们在几何图形中的特征。
2. 直线和曲线的认识- 学习直线和曲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全册整理复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全册整理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全册整理复习1.数的认识与四则运算1.1 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读法:1读作“一”,2读作“二”,以此类推。
数的写法:用数字符号表示,如1、2、3等。
1.2 加法和减法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数。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1.3 乘法和除法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得到每一份的数量。
2.分数与小数2.1 分数的概念分数: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分,其中一份称为“1份”,若干份称为“分数”。
2.2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分数的读法:读分子部分后,用“分之”连接分子和分母。
分数的写法:分子上方写数值,分母下方写数值。
2.3 分数的比较分数的比较:将需要比较的两个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2.4 小数的概念和读法小数:将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称为一个“百分之一”,用小数点表示。
小数的读法:将小数点之前读作整数部分,小数点之后读作小数部分。
3.数的估算和计算3.1 估算数的大小估算:根据已知的数,通过适当的方法求出一组比较接近的数,得到一个大致准确的结果。
3.2 算式的计算算式的计算:按照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计算算式中的数值。
4.数的排序和表示4.1 数的排序数的排序:按照数字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升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降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2 数的表示数的表示:用数字符号、分数、小数等形式来表示数。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全册整理复习,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二单元角
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
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
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
9、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
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
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
2、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画平行线应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把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紧靠
直尺,再平移三角尺。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画垂线应把三角尺的直角边与直线重合,再在直线上平移三角尺。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两条平行线间的的距离处处相等)
第五单元找规律
1、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
2、总长÷每个间隔的长度=间隔数
在直道上摆放物体:
①两端都放,物体个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放,物体个数=间隔数-1
③只放一端,物体个数=间隔数
在环形道上摆放物体:物体个数=间隔数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第七单元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aхb=bх a 乘法结合律:(aхb)хc=aх(bх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хc)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列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一一对应。
2、列表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列第九单元统计和可能性
1、分段整理时要看清数据在哪一个段里,而且不能有数据的丢失。
2、两人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
第十单元认数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
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万级与亿级上数的的读法按照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
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8、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
或“亿”字就行了。
9、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十一单元用计数器计算
计算器的优点是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
用计数器计算找规律时,要看清“变”与“不变”。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样变化的)
补充概念:长方形的面积=长х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х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х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х 4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