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预警GPRS广播系统方案

合集下载

气象数据采集GPRS无线通讯传输DTU模块方案

气象数据采集GPRS无线通讯传输DTU模块方案

气象数据采集GPRS无线通讯传输DTU模块方案一、系统概述原有气象信息系统地面网络建设较早,设备性能低、线路速度低、时延长,已很难满足自动站、沙尘暴、雷达等资料传输的要求,很难满足进行数据综合传输的需求;GPRS无线网络在此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卫星网覆盖面小、速度低和有线宽带网受铺设困难维护困难的问题限制。

因此,通过GPRS无线网络构建一个更完善、更快捷、更安全的气象无线网络监控平台,更能满足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项目建设的要求。

二、系统特点1、建设周期短,成本低:GPRS无线网络可为气象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通信传输手段。

中国移动GPRS系统可提供广域的无线IP连接。

在移动通信公司的GPRS业务平台上构建电力远程抄表系统,实现电表数据的无线数据传输具有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的优点,而且设备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2、实时性强:由于GPRS具有实时在线特性,系统无时延,无需轮巡就可以同步接收、处理多个/所有数据采集点的数据。

可很好的满足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传输实时性的要求。

3、可对气象数据采集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通过GPRS双向系统还可实现对气象数据采集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进行参数调整、开关等控制。

4、覆盖范围广:GPRS覆盖范围广,在无线GSM/GPRS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内,都可以完成对集抄的控制和管理。

而且,扩容无限制,接入地点无限制,能满足山区、乡镇和跨地区的接入需求。

5、系统的传输容量大:配电数据中心要和每一个电表数据采集点保持实时连接。

由于电表数据采集点数量众多,系统要求能满足突发性数据传输的需要,而GPRS技术能很好地满足传输突发性数据的需要。

6、数据传送速率高:每个电表数据采集点每次数据传输量在10Kbps之内。

GPRS网络传送速率理论上可达171.2kbit/s,目前GPRS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在40Kbps左右,完全能满足本系统数据传输速率(≥10Kbps)的需求。

7、通信费用低:采用包月计费方式,运营成本低。

村村通G无线应急广播系统方案

村村通G无线应急广播系统方案

村村通G无线应急广播系统方案一、实现原理二、技术要点1.网络覆盖:基于G通信技术,确保设备在村庄范围内有稳定的网络覆盖,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2.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可通过智能手机、手持广播机等终端设备来播放信息。

终端设备需要预装应急广播APP或者相关软件,支持接收并播放基站发出的广播内容。

3.基站建设:基站是信息传输的关键节点,需要建设在村庄中心位置,以确保信号的覆盖范围。

基站可以通过天线增强信号覆盖范围,提高广播质量。

4.运营管理平台:系统需要建设一个运营管理平台,用来管理广播内容的发布和日常维护。

运营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网页或者手机APP进行操作,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广播内容的发布和终端设备的管理。

三、应用场景1.突发事件通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地震、火灾等,系统可以通过广播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给村民,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减少人员伤亡。

2.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可以与气象部门的数据接口对接,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让村民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3.社区公告通知:系统可以在平时用于社区公告的发布,包括政府通知、活动公告、重要通知等,提高村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度。

4.文化传播推广:系统还可以用于文化传播推广,定期发布村庄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等相关信息,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村村通G无线应急广播系统方案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重要信息传递的应急广播系统。

通过建设基站和终端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将广播内容快速传递给村民,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社区管理水平。

在突发事件预警、社区公告通知和文化传播推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在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情况下,气象应急广播是保护公众安全和财产的关键手段。

为了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制定一个完善的气象应急广播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气象应急广播方案的要点,包括广播的时间、频率和内容以及广播的策略和应对措施。

广播的时间和频率气象应急广播的时间和频率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决定的。

一般来说,广播的时间应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尽早确定并定时广播,以便公众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广播频率应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调整,如果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更新广播。

广播的内容气象应急广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要点:灾害种类和规模在广播开始前,要详细描述当前气象灾害的种类和规模,包括发生地点、时间、持续时间、预计风力、降雨量和风暴潮等数据。

公众将根据这些信息评估灾害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预警和预测根据气象预测数据进行预警,告诉公众可能发生的灾害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

在广播过程中,还需随时更新预测信息,告知公众灾害的发展趋势和预计时间。

防灾措施向公众介绍针对当前气象灾害的防灾措施,包括从风雨沙尘、洪水和滑坡等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和财产的方法。

需要明确详细的应对措施以及应该采取的行动。

联系方式广播结束前应该提供灾害救援部门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和地址,方便公众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广播策略气象应急广播的策略应该是为了确保广播的广泛传播以及公众的尽快接收到信息。

多种传播渠道在广播过程中,同时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体传播,以充分覆盖不同人群和区域内的人们。

多语种发布在多语种区域,广播应该使用多种语言发布信息,以保证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到相关信息。

灾害后维护在灾害后,应该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以了解灾情和伤亡人数,并向公众发布最新情况。

应对措施当灾难发生时,及时正确的应对措施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后的恢复工作。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应对措施:安置点需要在灾害发生前尽早确认灾民避难所,并通知公众在安全时前往避难所。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广播系统网络传输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广播系统网络传输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广播系统网络传输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广播系统具有传播紧急广播信号的重要职能,因此属于农村广播网络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由于铁岭地区行政区域规划分布范围较广、面积较大,且应急广播系统依托于移动GPRS网络,无线调频的农村广播信号整体上呈现出较差的2G信号覆盖领域,因此有必要升级应急广播系统网络传输模式。

关键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网络传输;4G;解决方案1系统建设背景为应对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实现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快速响应,解决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的目的。

铁岭地区在全市1187个行政村安装了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广播系统,定时发布所辖范围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等综合信息。

随着网络智能化的发展,4G的智能广播网络体系运行模式已经被引入农村地区并普及,在平时状态与紧急状态下可有效接收和快速转发预警信息,充分展现了智能化的4G应急广播系统特殊优势,确保达到缩短紧急广播业务数据传输时间的效果,扩展应急广播网络在农村区域的用户覆盖范围。

2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铁岭地区共安装了1187个行政村的大喇叭预警接收系统,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但由于铁岭地区行政区域规划包含多个自然村,分布范围较广、面积较大,在传统的2G网络传输模式下,农村广播网络很难覆盖于大范围的农村广播系统用户,受地域或者2G信号的影响较大,广播系统在传递各种类型的广播信息时,通常可能会出现信息延迟发布或者无网络信号的状况。

具有较差可靠性与清晰度的音频广播信号很难保证所在区域的村民都能收听到清晰的应急广播内容,随着GPRS网络智能化的发展趋势,2G网络必将被淘汰,应急广播信号传输覆盖网应充分利用现有4G无线覆盖网络资源,因此有必要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进行优化与完善。

34G网络传输解决方案随着电信部门智能化4G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实施,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广播系统在农村防灾减灾以及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上发挥最大作用。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背景天气因素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产生着很大影响,而突发天气事件更是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应对这种突发状况,气象应急广播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气象应急广播方案的基础知识和工作流程。

简介气象应急广播方案是指在发生突发天气事件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引导公众做好应对措施,并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该方案由地方政府和气象部门联合建立,是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重要手段。

工作流程气象应急广播方案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气象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和救援、后续评估和总结。

气象监测和预警该步骤由气象部门负责。

气象部门会通过卫星、雷达、自动站等手段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进行分析和预测。

如果发现存在可能引起重大影响的天气事件,会向地方政府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向广播、电视、短信等各种媒介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应急响应和救援该步骤由地方政府负责。

一旦接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地方政府会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应的救援力量。

当地政府需要立即发布有关信息和指导,帮助公众做好准备,在紧急情况下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后续评估和总结该步骤由地方政府和气象部门共同完成。

一旦天气事件过去,需要对各级应急响应机构的行动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包括指控和表彰救援力量,以及分析应急响应机构在处理紧急情况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重要性气象应急广播方案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在突发天气事件中,公众容易陷入恐慌和无措的状态,无法快速采取有效的行动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

而气象应急广播方案的信息发布和救援行动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论综合来看,气象应急广播方案是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不仅仅是一种应急措施,更是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产生着积极影响的重要手段。

希望全社会能够重视气象应急广播方案,提高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移动气象站预警信息应急预案(暂行

移动气象站预警信息应急预案(暂行

移动气象站预警信息应急预案(暂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应用与多媒体中心2008年8月目录一、总则 (3)二、预警信息判定 (5)三、群发范围等级界定 (5)四、预警信息发送的频次及形式 (7)五、职能划分 (8)六、执行流程 (8)附件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台风和暴雨)一、总则(一)编制目的移动气象站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与省专业气象台强强合作,全力打造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它通过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向移动手机用户发布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并在突发气象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送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气象站业务商用以来,已经发送上千万人次的预警信息,为扩大移动气象站业务的社会影响力,树立移动公司、省专业气象台热心公益的社会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应急工作程序,明确预警信息发送过程中各单位部门间的权责分配,确保预警信息发送的及时准确,规范发送操作步骤,特制定本预案。

(二)定义移动气象站预警信息应急预案是指当福建省范围内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通过移动气象站业务平台,进行信息预报、警报群发工作的执行流程方案。

(三)适用范围1、本预案适用于福建省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台风、暴雨等)时预报、警报信息群发应急工作。

2、本预案适用于由其它重大灾害引起的,但灾害的发展进程与气象相关或气象因子对救灾等有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灾害、异常环境气象事件和其它气象原因造成的突发公共事件。

3、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移动气象站预警信息应急工作,应当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四)适用客户群1、普通大众2、VIP客户3、政府职能部门4、省公司内部领导(五)执行部门省公司:应用与多媒体中心、市场经营部、集团大客户部、客户服务中心、综合部办公室合作伙伴:省专业气象台、派克斯二、预警信息判定(一)时间为保证预警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界定一小时为预警信息的保质期。

基于GPRS的气象预警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

基于GPRS的气象预警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

各个 县市 的气象管 理员就 可 以登 录网站参 与信 息 的管理 和发 布; 信息通讯模块采用 C / S架构 , 以系统服务 的形式部署 在服务 器上和各个预警设备进行数据通讯 。为了保证系统 的可维护性
和可扩展性 。 两 大 模 块 均 采 用 了经 典 的三 层 架 构 的 开 发 方 式 : 应 用层 、 业 务 层 和数 据 层 。
通过短信和语音将预警信息大范 围发布。本 系统 已在 多省市不 同领域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 气象信 息管理与发 布领域发挥 了重要作
用。
关键词 : G P R S : 信息发布 : 预 警设 备
中图 分 类 号 : T P 3 9 3 文献标识t i  ̄ -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5 1 6 8 ( 2 0 1 4 ) 1 7 — 0 0 2 5 — 0 3 近年来 , 随着 我 国 极 端 天 气 事 件 增 多 , 突发性 、 局 地 性 气 象
电子信 息与计算机科学
2 0 1 4 . N 0 . 0 9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S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基于 G P R S 的气象预警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
王建业 彭 民 刘 春梅
预 警信 息语 音发布一体机能够接收文字信息并通过语音 的 形式播放. 主要功能特 点包括 : 短信 、 G P R S 、 电话信息接 收。内置 扬声器 , 同时也可外接扬声设 备 , 扩大收听范围。主动播放 , 设备 管理人 员人 二 I = 启动 ; 自动播放 ,接 收有效信息命令 自动启 动广 播 。接 收有一定 权限的电话呼 叫或有效安 防报警器信息命令 时 启 动广播 , 广播完毕 自动关闭。向管理平 台发送本机状态信息报 告( 正常接收 、 关机 ) 。 接收并识别信 息内容 , 区别合法 、 非法信息 内容。 具有移动座机 ( 电话 ) 的基本功能并有来电显示 。 紧急信息 播放可以 自动中断通话 。与本 区域 内接 收机实现快速拨 号通话

GPRS DTU 网络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方案

GPRS DTU 网络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方案

GPRS DTU 网络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方案GPRSDTU网络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方案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气象信息无线发布系统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案,简要介绍了GPRS技术的基本知识,描述了GPRS无线传输应用于气象信息发布的实现方法。

通过实际应用,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一、需求分析目前多数气象局分为地、州、市级气象局和多个气象站(含地、州、市局、地方气象站),原有的网络省、地、县主要通过CM3160和PSTN 组网,省中心带宽为64Kbps,地县带宽为9.6Kbps。

网络主要用于传输气象实时信息和办公信息(内部web、notes 等)同时国家局与全国的各级台站组建了卫星广播网,用于卫星数字广播。

原有气象信息系统地面网络建设较早,设备性能低、线路速度低、时延长,已很难满足自动站、沙尘暴、雷达等资料传输的要求,很难满足进行数据综合传输的需求;卫星网覆盖面小、速度低,且小站之间无法直接通信,限制了网络功能。

因此,构建一个更完善、更快捷、更安全的气象广域网络平台迫在眉睫。

全省广域网不仅要在速度、容量上完全满足需求;而且需要将原本松散的网络从规格、管理软件、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整合和统一。

并且还需要具有可扩展性,未来可以方便地进行升级。

而以上的这些不足都可以通过GPRS无线网络来实现。

二、GPRS网络简介GPRS是目前解决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的一种较完美的业务,它是以数据流量计费、覆盖范围广泛、数据传输速度更快。

GPRS的推出,为行业和企业用户开展无线办公提供了基础设施平台,为推动移动办公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有线网络相比,GPRS网络具有租用费用低、移动办公,不受地域制约等优点。

GPRS的出现为企业和行业用户开展无线办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GPRS通信方式更适合于气象信息采集业务,目前气象中心与各采集点采用X.25和PSTN进行交互传输,月租费太高,用电话线传送数据按时间计费,带来诸多不便,费用也不便宜。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象灾害频发,对于应对气象灾害,尤其是突发气象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十分重要。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是一种在突发气象灾害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和提供应对建议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预警气象预警是气象应急广播方案的核心内容,旨在及时向公众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气象预警类型包括:•暴雨警报:指24小时内降雨量预计将超过50毫米,并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高温预警:指气温达到或超过35摄氏度,并可能引发中暑、水电气短缺和森林火灾等灾害。

•寒潮预警:指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并可能引发冻害、供暖不足和交通事故等灾害。

•台风预警:指已形成的热带气旋预计在48小时内将会到达本地区,带来大风和大雨等灾害。

在气象预警发布后,进行气象应急广播流程是十分关键的。

气象应急广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情报搜集根据气象预警等级和预警类型,及时搜集相关气象情报和预测信息,判断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影响范围。

决策分析根据气象情报和预测信息,与地方政府和其他应急机构共同制订应急响应预案,制定应急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广播播报按照应急响应预案和行动方案,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应对建议,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信息汇总及时收集和汇总社会和公众的应急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应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未来的应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不仅仅是发布预警信息和提供应对建议,其功能还包括以下方面:宣传普及气象知识通过气象应急广播,向公众广泛宣传和普及气象知识和应对技能,提高公众自救自护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气象应急广播方案是一种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在突发气象灾害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提供应对建议,为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一、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概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气候呈逐年变暖趋势,大范围不规则异常天气不断涌现,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破坏,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直接威胁。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 证实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对此都高度重视,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已成为关乎人类、关乎世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洪涝、干旱、冷害、冻害、寒害、暴雪、冰雹、大雾、暴雷、龙卷、大风、热浪、沙尘暴、干热风、连阴雨、热带气旋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尤其是近年天气经常走极端,气象灾害呈现种类多、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6%左右,利用科技手段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水利局、气象单位、广播电视局、防洪抗旱办公室等的重要施政内容。

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是采用国际先进的INTERNET、蜂窝网络带宽传输、UTP/Gn接入、嵌入式文本语音转换、LED 显示控制等技术,设计的集“无线文字转语音应急广播”和“无线LED 显示屏发布”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

可快速、及时、准确地将各类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的目的。

二、气象灾害预警广播设计原则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方案设计遵循“先进科学、稳定可靠、方便扩展、经济适用、安全保密”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等重要因素,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2.1先进科学性:充分利用INTERNET、蜂窝网络带宽传输、UTP/Gn接入、嵌入式文语转换、LED 显示控制等先进技术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系统软件平台及终端设备,不但能够满足气象、农业、科技等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发布需要,而且能够作为国家三农服务政策宣传的舆论媒介,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载体和舆论支撑。

基于GPRSCDMA通信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样本

基于GPRSCDMA通信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样本

基于GPRS/CDMA通信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一.需求现状山洪灾害是山丘区在一定强度或持续降雨下,因特殊地形地质条件而发生自然灾害,它具备突发、破坏性大、防治困难鲜明特点,山洪及其诱发泥石流和滑坡,往往对局部地区导致毁灭性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导致重大损失。

近年来,国内山洪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注重下,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局、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开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设计工作,并于起,在全国进行了山洪灾害防治建设试点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方略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抢”,防御防治办法是既要采用工程办法,提高工程防洪原则,也要采用非工程办法,建立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灾抗风险能力。

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是国家防治山洪灾害一项重要非工程性办法。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体现监测、通信及预警一体化,由监测子系统、通信网络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预警子系统构成。

系统通过运用和重建气象站网、水文站网、地质灾害站网,对汛情和灾害状况运用时下先进CDMA/GPRS等通信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信息进行加工解决,运用监控软件自动进行预测、预警,通过各种关于预警告知和警报设施,提前告知关于成员单位、防汛负责人,告知危险区居户,做好山洪抢险组织、转移撤离准备,最大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提高对山洪灾害迅速、全面、精确预报、预警以及指挥调度技术手段。

二.CDMA和GPRS网络剖析当前,基于GPRS/CDMA无线数据传播业务广泛在移动办公、工业控制、远程遥测等多方面应用,网络运营商中华人民共和国移动GPRS和联通CDMA各有其特点。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过渡技术,是由英国BT Cellnet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是GSM Phase2+ (1997年)规范实现内容之一,是一种基于GSM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面向顾客提供移动分组IP 或者X.25连接。

气象预警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结合的方案探讨

气象预警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结合的方案探讨
为进 一 步 贯 彻 落 实 ! 国 家 气 象 灾 害 防 御 规 划 #!""$ @!"!" 年$ " '景宁畲族自治县按照中国气象局 ! 关于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 划#!""$ @!"!" 年$ 工作的通知" # 气发0!"#"166 号$ 要求'实施) 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和部分灾区气象 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的建设+ 建设一套防灾减灾业务 平面预警发布系统'可以提高景宁县灾害的预测预警 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大力推进景宁县气象设施建设'稳 步推进景宁县气象现代化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宣传 普及气象知识'提高景宁县信息传播,应急预案的操作 水平'增强气象灾害为农服务能力+

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 施' 期 望 进 一 步 促 进 我 国 广 播 电 视 无 线 覆 盖 工 程 的 完善+
参考文献
"#$ 5李5桥%高明操3文山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州级
广播覆盖研究" b$ 3西部广播电视%!"#?%)#!* # !!?%!223 "!$ 5王5磊3g省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绩效评价 指标 的 优 化 研 究 " +$ 3西 安# 西 安 石 油 大 学%!"#63
" 收稿日期#!"#$7"27"#$
作者简介刘庆华)#$6$ @5* %男%助理工程师%从事广播电视技术工作(梅兴宇)#$6# @5*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广播电视技术 工作&
$'(
刘庆华等&气象预警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结合的方案探讨

湖州市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设计

湖州市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设计

湖州市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设计湖州市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设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各地面临的自然灾害频发现象日益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套有效的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湖州市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整体架构湖州市灾害性天气实况短信预警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和用户接收四个主要模块,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负责收集相关的气象信息、灾害报警信息和地理信息等。

首先需要搭建一套完善的气象监测站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可以实时收集、监测各地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灾害报警相关信息,如台风、暴雨等预警信息。

此外,还需要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河流分布等。

2.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和模型预测,确定是否存在灾害性天气,并判断其危害程度。

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系统识别的信息。

3. 信息传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主要负责将处理好的信息传输给用户。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短信传输系统,通过该系统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用户手机。

同时,还可采用其他传输方式,如邮件、手机APP推送等。

4. 用户接收模块用户接收模块是系统的最终环节,主要负责用户对预警信息的接收、查看和反馈。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台等设备接收来自系统的短信预警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系统设计思路针对湖州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基于灾害性天气实况的短信预警系统。

该系统以短信为主要预警方式,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1. 灾害性天气分类根据湖州市的地理环境和常见灾害情况,将灾害性天气分为以下几类:暴雨、台风、洪水、大风等。

每类灾害性天气都有相应的特征和危害程度,需要在系统中进行详细定义和说明。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前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灾害频发,如何做好气象应急工作是每个地方政府及社区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气象应急广播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介绍气象应急广播的相关知识,以及建立高效应急广播方案的几点建议。

气象应急广播的作用气象应急广播是指在遭受到气象灾害威胁时,利用公共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广泛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和应对措施,帮助公民避险、采取相应措施的一种信息发布方式。

气象应急广播的作用包括:1.向公众传递重要的应急信息和知识,帮助公众采取正确应对措施;2.发布灾害预警,促使人们提高警惕,做好应急准备工作;3.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调配相应救援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应急救援服务;4.帮助政府监测气象灾害的动态情况,指导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高效应急广播方案在应对气象灾害时,建立高效的应急广播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可以为不同地区制定应急广播方案提供指导:1. 合理确定广播范围应急广播的范围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

在较小的灾害范围内,选择局部广播、短信、微信等渠道发布信息即可,而在重大灾害面前,需要全民动员,以公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广泛渠道发布信息,将信息传递到每个人的耳中,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

2. 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应急广播的信息发布机制是保证广播质量的重要保障。

需要建立明确的信息来源渠道,掌握准确的信息,筛选并审核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发布的每条信息都能够准确地告知公众需知晓的内容和措施。

3. 提升信息传递速度及时准确地传递应急信息是保障广播效果的关键。

针对不同灾害的应急广播,需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在重大灾害面前,应尽早发布预警信息,尽量缩小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

同时,优化广播设备,掌握信息传递技术,在应急情况下,及时高效的传达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破坏。

4.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在应急情况下,应有一个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在灾害发生之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救援工作,配备必要的物资和器材,协调统一指挥,尽快营造出适合应急情况下的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

气象应急广播方案背景气象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为了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各地设立了气象应急广播机制。

目的气象应急广播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应对气象灾害的手段,目的是在气象紧急情况下,通过广播电台等通讯媒介,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内容气象应急广播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完备的气象预警类别根据气象灾害的不同特点和危害程度,将气象预警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级别。

这四个级别的气象预警包含了各种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暴雪、大雾等,方便公众针对不同的灾害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2.及时准确的发布机制气象灾害发生后,需要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以便公众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为此,需要完善的发布机制,包括人工发布和自动发布两种方式。

人工发布需要有专业的气象预报员负责,而自动发布则需要有可靠的气象仪器监测和分析数据,并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发布。

3.广泛的覆盖范围气象应急广播需要覆盖尽可能广泛的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以便让更多的人及时接收到预警信息。

此外,广播覆盖范围还需要考虑人口密度和气象灾害概率,针对不同区域的风险程度进行精准覆盖。

4.有效的换台系统在气象灾害发生时,电台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播报预警信息。

为了保证信息的传递,需要建立有效的换台系统。

在该系统下,当某个地区的电台无法传播预警信息时,可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电台协调,将预警信息传递出去,确保信息能够全面传递。

5.公众接受机制气象应急广播需要有一种公众接受机制,以便公众能够及时接收到气象预警信息。

在这个接受机制下,公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渠道获得气象预警信息。

此外,还需要向公众宣传有关气象预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总结气象应急广播是应对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要求完善的预警类别、及时准确的发布机制、广泛的覆盖范围、有效的换台系统和公众接受机制。

GPRS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GPRS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SM/GPRS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如何对气象灾害进行实时、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警,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而目前我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气象灾害预警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等媒介进行发布,但这种方式存在预警信息容易被遗漏和误传等问题,不能及时达到广大民众,提高了灾害发生后的损失。

为了改善现状,本文以GSM/GPRS网络技术为基础,针对气象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该系统将气象监测、数据传输、信息处理与发布等功能相结合,实时地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并通过GSM/GPRS网络向地理范围较广的用户发送预警信息,使预警信息能够快速传达到民众,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达到有效防灾减灾的目标。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GSM/GPRS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满足以下要求:1. 对气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2. 制定灾害预警规则和预警级别,并进行实时预警3. 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分别发送预警信息4. 实现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和应急响应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2.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规则和预警级别体系的研究3. GMS/GPRS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4. 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预警信息发布技术的研究5.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的研究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设计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技术路线如下:1. 设计并实现气象数据采集装置,采用传感器对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通过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2.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规则和预警级别体系,选择合适的算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

3. 设计并实现基于GSM/GPRS网络的应用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对用户进行分类、筛选和发送预警信息。

4. 设计并实现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决策流程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方案一、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概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气候呈逐年变暖趋势,大范围不规则异常天气不断涌现,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和破坏,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直接威胁。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证实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对此都高度重视,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已成为关乎人类、关乎世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洪涝、干旱、冷害、冻害、寒害、暴雪、冰雹、大雾、暴雷、龙卷、大风、热浪、沙尘暴、干热风、连阴雨、热带气旋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尤其是近年天气经常走极端,气象灾害呈现种类多、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6%左右,利用科技手段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水利局、气象单位、广播电视局、防洪抗旱办公室等的重要施政内容。

厦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设计、开发并推出基于覆盖全国的无线移动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

该系统是采用国际先进的INTERNET、蜂窝网络带宽传输、UTP/Gn 接入、嵌入式文语转换、LED显示控制等技术,设计的集“无线文转语应急广播”和“无线LED显示屏发布”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

可快速、及时、准确地将各类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的目的。

二、气象灾害预警广播设计原则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方案设计遵循“先进科学、稳定可靠、方便扩展、经济适用、安全保密”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等重要因素,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2.1先进科学性:充分利用INTERNET、蜂窝网络带宽传输、UTP/Gn接入、嵌入式文语转换、LED显示控制等先进技术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系统软件平台及终端设备,不但能够满足气象、农业、科技等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发布需要,而且能够作为国家三农服务政策宣传的舆论媒介,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载体和舆论支撑。

2.2稳定可靠性:由于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必须保证系统工作相对稳定可靠。

一是中心系统的可靠性,选用稳定可靠的WINDOWSXP和工控机作为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平台载体,气象预警广播平台具有权限操作功能,从应用上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发布;二是国内优质的LED控制卡和显示屏硬件故障率低,嵌入式文语模块支持多种文字、字符等实时转为语音,扩音机等外设电源采用干触点控制,都保证了终端显示和播报的可靠性。

三是通信机制可靠,系统传输采用具有大面积稳定覆盖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高效可靠性不容置疑。

2.3方便扩展性:目前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能够支持现有的各类无线通信接入,CDMA通信系统、GSM 通信系统、GPRS通信系统,并实现了这些系统的并网运行,今后通过开发和安装相应的通信接口协议即可实现其他未来通信系统的接入。

2.4经济实用性:整个系统的操作以方便、简洁、高效为目标,既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能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设置、发布和广播。

2.5安全保密性:对于系统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权限管理,只有持有一定权限的密钥才能访问、监控、管理、操作,确保系统使用安全可靠,杜绝不法分子非法盗用平台宣传。

三、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功能特点3.1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功能文语转换:支持气象等信息文字转语音广播输出。

LED显示:支持气象等信息文字转LED显示。

定时播报:支持气象等信息定时自动语音播报和LED显示。

紧急播报:支持手动发送信息紧急自动语音播报和LED显示。

播报设置:支持语音男/女声选择,音调和语速可按需设置。

显示设置:支持LED显示文字滚动速度设置。

次数设置:支持语音播报、LED显示信息次数设置。

身份鉴别:支持信息发送者身份锁定和鉴别,非法信息不予接收和播报。

状态监测:支持发送状态实时监测,信息发送成功与否软件有明确提示。

外设控制:支持扩音机电源自动控制功能。

多元文本:支持GB2312、GBK、BIG5、UNICODE四种内码格式文本。

3.2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特点广域覆盖:无线移动网络在全国31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均有良好覆盖,基本上在手机可以打电话的地方都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广播。

永远在线:系统只要激活无线预警广播应用后,将一直保持在线,类似于无线专线网络服务。

按量计费:无线专线网络服务虽然保持一直在线,但只有产生通信流量时才计费,费用低廉。

高速传输:采用蜂窝网络带宽传输,可支持53.6Kbps的峰值传输速率,传输速率高,传输速度快。

实时发布:随时发布和接收信息,且可以定时或立即显示和播报。

扩展无限:在全国范围内,只要无线GPRS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

安装方便:只要有无线移动网络,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终端接通电源即可。

四、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组成4.1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发布平台在省、市、县或镇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发布平台,定时/手动发布所辖范围各类气象、防汛、灾害、农业、科技、事政等综合信息,并通过无线移动网络空中发送。

4.2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接收终端在区、镇或村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接收终端,通过电子显示屏将发布信息LED文字滚动显示,并转换为语音(男声、女声可选)通过已有扩音机经大喇叭(高音喇叭)播放出来。

将气象等信息实时通知,使农民防患于未然。

说明:文字滚动的速度和次数,高音喇叭语音播出次数可通过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根据需要随意设置。

五、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原理5.1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原理气象服务/科技信息发布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和使用接入INTERNET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平台,将天气预报、病虫灾害、地质灾害、科技兴农、时政方针、应急情况等信息定时或手动发布。

经TCP/IP协议对所发布信息数据进行分组、封装送入INTERNET传输,再由INTERNET骨干网的Gn接口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GTP隧道协议对接,用UPP/IP协议报作为承载层将气象灾害预警广播信息送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全国31个省的城市和农村均有良好覆盖,基本上在手机可以打电话的地方都存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气象灾害预警广播信息便通过无线蜂窝宽带网络传输技术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分组交换传输覆盖。

气象灾害预警广播(也称无线预警)终端是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和语音通信的,能够实现将CDMA/GSM/GPRS数据、文字、短信息、直接电话拨号,转换为模拟语音信号并进行放大输入,能够将CDMA/GSM/GPRS数据、文字、短信息转换为LED实时显示。

并可将接收信息与否状态上报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平台。

5.2气象灾害预警广播原理图5.3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终端介绍YN2160隶属于气象灾害预警终端,是厦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设计、开发并推出基于覆盖全国的无线移动网络的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接收设备。

是采用国际先进的INTERNET、蜂窝网络带宽传输、UTP/Gn接入、嵌入式文语转换、LED显示控制等技术,设计的集“无线文转语应急广播”和“无线LED显示屏发布”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

可快速、及时、准确地将各类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达到最大限度防灾减灾的目的。

YN2160终端设备符合工业级设计标准,优化电磁兼容设计,具有超强的可靠性。

内嵌PPP、TCP/IP、DDP等多种协议,除语音转化之外,还可实现用户设备到数据中心远程透明数据通信。

设备即插即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硬件特性:工业级设计,宽温度适用范围,满足各种恶劣环境的需求支持电源过压过流保护支持RS232串口通讯:支持监听喇叭,监控短信和电话转换为语音信号后的播出情况支持设备状态自检以及设备状态实时上报功能通讯接口做防浪涌设计系统运行状态LED指示支持短信文字、拨号通话和无线对讲信息转语音广播输出支持GPRS/GSM/CDMA网络的数据和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功能特性:透明数据传输与协议转换;支持虚拟数据专用网APN;可向1~5个中心同时发送数据(固定IP或动态域名地址);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对等数据传输;短消息数据备用通道;可兼容组态软件;支持多种电力通讯规约;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通过串口进行软件升级;支持图形界面远程配置与维护;自诊断与串口告警输出;语音模块功能特性:终端内嵌语音合成模块,提供语音合成通信协议,方便服务器下发语音播报信息内容,语音合成模块的功能特点如下:可合成任意的中文文本,支持英文字母的合成;支持GB2312、GBK、BIG5、UNICODE四种内码格式的文本;具有智能的文本分析处理算法,可正确的识别和处理数值、号码、时间日期及一些常用的度量衡符号,具备较强多音字处理和中文姓氏处理能力;双发音人:男声、女声;清晰、自然、准确的文语音合成效果;集成提示音效,针对某些行业领域的常见语音提示音;支持多种控制命令,包括:合成、停止、暂停合成、继续合成等;支持多种文本控制标记,提升文本处理的正确率;支持休眠功能,在休眠状态下可降低功耗;Line out音频输出;语音合成通信协议:帧结构由8部分组成:示例:语音播报内容: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

完整帧为:AST0214A038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

AED 数据16进制格式说明AST415354ASCII 码023032循环次数131使用角色1434使用速度4A41使用提示音A 038303338固定长度3字节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

CF C3C3C5BB F0BE E6B8DF D0C2C7F8A3AC CF C3C3C5D3EE C4DC BF C6BCBC D3D0CF DE B9AB CB BE A1A3须使用全角字符。

AED 414544ASCII 码技术参数如下:所选模块:工业级手机模块工作环境:模块工作温度:-30°C ~75°C器件工作温度:-40°C ~85°C湿度范围:0-95%,非冷凝帧头循环次数角色1-6语速提示音数据长度数据区结束符‘AST’2个字节(ASCII )小燕1-9A-U 3个字节GB2312码‘AED’小萍许久许多唐老鸭女童储存温度:-40°C~85°C电源:电压范围:DC5V~16V标准电源:DC5V/1000mA功耗:通信时平均电流100mA@+5VDC空闲时:35mA@+5VDC接口:天线接口:50Ω/SMA阴头接收灵敏度:-104dbmSIM卡:3V/5V用户数据接口:RS232(工业级3.81mm插座)波特率:1200~115200bit/s语音接口:标准莲花端子输出LED输出:RS232串口输出电源控制接口:两芯插座六、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意义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农村、农民对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强,但针对农村和农民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仍显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