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基本的推理技术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归纳推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归纳推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归纳推理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被称为()。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溯因推理D. 假设推理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归纳推理的特点?()A. 从特殊到一般B. 从一般到特殊C. 从个别到普遍D. 从具体到抽象答案:B3. 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

A. 必然性B. 可能性C. 确定性D. 绝对性答案:B4. 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无关条件答案:B5. 在归纳推理中,如果前提都为真,那么结论()。

A. 一定为真B. 可能为真C. 一定为假D. 可能为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归纳推理的类型包括()。

A. 完全归纳推理B. 不完全归纳推理C.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D. 统计归纳推理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A. 样本数量B. 样本的代表性C. 样本的随机性D. 样本的多样性答案:A, B, C, D8.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观察的准确性B. 观察者的主观性C. 观察条件的稳定性D. 观察方法的科学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答案:错误10.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不是可能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主要区别。

答案: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可能性,而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12. 为什么说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答案: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基于有限的样本或观察得出的,因此其结论只能是基于这些样本或观察的可能性,而不是绝对的必然性。

五、论述题13. 论述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允许研究者从具体的观察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从而构建理论。

推理与证明(含答案)

推理与证明(含答案)

推理与证明考情解读 1.以数表、数阵、图形为背景与数列、周期性等知识相结合考查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多以小题形式出现.2.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的考查主要作为证明和推理数学命题的方法,常与函数、数列及不等式等综合命题.1.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①归纳推理是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②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如下:实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2)类比推理①类比推理是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②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如下:观察、比较→联想、类推→猜测新的结论2.演绎推理(1)“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2)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归纳和类比是常用的合情推理,从推理形式上看,归纳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而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从推理所得的结论来看,合情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进一步证明;演绎推理在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3.直接证明(1)综合法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P⇒Q1→Q1⇒Q2→Q2⇒Q3→…→Q n⇒Q(2)分析法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4.间接证明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否定(即肯定原命题)的过程.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p,则q”的过程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框图表示.肯定条件p否定结论q→导致逻辑矛盾→“既p,又綈q”为假→“若p,则q”为真5.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步骤:(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2)假设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对任意n≥n0,且n∈N*时,命题都成立.热点一归纳推理例1(1)有菱形纹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下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六个图案中有菱形纹的正六边形的个数是()A.26 B.31C.32 D.36(2)两旅客坐火车外出旅游,希望座位连在一起,且有一个靠窗,已知火车上的座位的排法如图所示,则下列座位号码符合要求的应当是()A.48,49 B.62,63C.75,76 D.84,85思维启迪(1)根据三个图案中的正六边形个数寻求规律;(2)靠窗口的座位号码能被5整除或者被5除余1.答案(1)B(2)D解析(1)有菱形纹的正六边形个数如下表: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第六个图案中有菱形纹的正六边形的个数是6+5×(6-1)=31.故选B.(2)由已知图形中座位的排列顺序,可得:被5除余1的数和能被5整除的座位号临窗,由于两旅客希望座位连在一起,且有一个靠窗,分析答案中的4组座位号,只有D符合条件.思维升华归纳递推思想在解决问题时,从特殊情况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猜想出一般性结论,然后予以证明,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或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思维模式是“观察——归纳——猜想——证明”,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纳猜想.(1)四个小动物换座位,开始是鼠、猴、兔、猫分别坐1、2、3、4号位上(如图),第一次前后排动物互换座位,第二次左右列动物互换座位,…这样交替进行下去,那么第202次互换座位后,小兔坐在第______号座位上.A.1 B.2C.3 D.4(2)已知f (n )=1+12+13+…+1n (n ∈N *),经计算得f (4)>2,f (8)>52,f (16)>3,f (32)>72,则有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 (2)f (2n )>n +22(n ≥2,n ∈N *)解析 (1)考虑小兔所坐的座位号,第一次坐在1号位上,第二次坐在2号位上,第三次坐在4号位上,第四次坐在3号位上,第五次坐在1号位上,因此小兔的座位数更换次数以4为周期,因为202=50×4+2,因此第202次互换后,小兔所在的座位号与小兔第二次互换座位号所在的座位号相同,因此小兔坐在2号位上,故选B. (2)由题意得f (22)>42,f (23)>52,f (24)>62,f (25)>72,所以当n ≥2时,有f (2n )>n +22.故填f (2n )>n +22(n ≥2,n ∈N *).热点二 类比推理例2 (1)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若正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面积为S 1,外接圆面积为S 2,则S 1S 2=14.推广到空间几何可以得到类似结论:若正四面体ABCD 的内切球体积为V 1,外接球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2)已知双曲正弦函数sh x =e x -e -x 2和双曲余弦函数ch x =e x +e -x2与我们学过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请类比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和角或差角.....公式,写出双曲正弦或双曲余弦函数的一个..类似的正确结论________. 思维启迪 (1)平面几何中的面积可类比到空间几何中的体积;(2)可利用和角或差角公式猜想,然后验证.答案 (1)127(2)ch(x -y )=ch x ch y -sh x sh y解析 (1)平面几何中,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在空间几何中,球的体积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所以V 1V 2=127.(2)ch x ch y -sh x shy =e x +e -x 2·e y +e -y 2-e x -e -x 2·e y -e -y2=14(e x +y +e x -y +e -x +y +e -x -y -e x +y +e x -y +e -x +y -e -x -y ) =14(2e x -y +2e -(x -y ))=e x -y +e -(x -y )2=ch(x -y ),故知ch(x +y )=ch x ch y +sh x sh y ,或sh(x -y )=sh x ch y -ch x sh y ,或sh(x +y )=sh x ch y +ch x sh y .思维升华 类比推理是合情推理中的一类重要推理,强调的是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有共同要素是产生类比迁移的客观因素,类比可以由概念性质上的相似性引起,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类比,也可以由解题方法上的类似引起.当然首先是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性,才能有方法上的类比,例2即属于此类题型.一般来说,高考中的类比问题多发生在横向与纵向类比上,如圆锥曲线中椭圆与双曲线等的横向类比以及平面与空间中三角形与三棱锥的纵向类比等.(1)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a 1+a 2+…+a nn,则数列{b n }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 n }是等比数列,且{d n }也是等比数列,则d n 的表达式应为( ) A .d n =c 1+c 2+…+c nnB .d n =c 1·c 2·…·c nnC .d n =D .d n =nc 1·c 2·…·c n(2)椭圆与双曲线有许多优美的对偶性质,如对于椭圆有如下命题:AB 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不过原点的弦,M 为AB 的中点,则k OM ·k AB =-b 2a 2.那么对于双曲线则有如下命题:AB 是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不过原点的弦,M 为AB 的中点,则k OM ·k AB =________. 答案 (1)D (2)b 2a2解析 (1)由{a n }为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 则b n =a 1+a 2+…+a n n =a 1+n -12d ,又正项数列{c n }为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 ,则d n =nc 1·c 2·…·c n c 112n q-,故选D.(2)设A (x 1,y 1),B (x 2,y 2),M (x 0,y 0), 则有⎩⎨⎧x 0=x 1+x 22,y 0=y 1+y22.将A ,B 代入双曲线x 2a 2-y 2b2=1中得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 2=1, 两式相减,得x 21-x 22a 2=y 21-y 22b2,即(x 1-x 2)(x 1+x 2)a 2=(y 1-y 2)(y 1+y 2)b 2,即(y 1-y 2)(y 1+y 2)(x 1-x 2)(x 1+x 2)=b 2a 2, 即k OM ·k AB =b 2a2.热点三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例3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3(1+a n +1)1-a n =2(1+a n )1-a n +1,a n a n +1<0 (n ≥1);数列{b n }满足:b n =a 2n +1-a 2n (n ≥1).(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b n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思维启迪 (1)利用已知递推式中的特点构造数列{1-a 2n };(2)否定性结论的证明可用反证法. (1)解 已知3(1+a n +1)1-a n =2(1+a n )1-a n +1化为1-a 2n +11-a 2n =23,而1-a 21=34,所以数列{1-a 2n }是首项为34,公比为23的等比数列, 则1-a 2n =34×⎝⎛⎭⎫23n -1,则a 2n=1-34×⎝⎛⎭⎫23n -1, 由a n a n +1<0,知数列{a n }的项正负相间出现, 因此a n =(-1)n +11-34×⎝⎛⎭⎫23n -1, b n =a 2n +1-a 2n=-34×⎝⎛⎭⎫23n +34×⎝⎛⎭⎫23n -1 =14×⎝⎛⎭⎫23n -1. (2)证明 假设存在某三项成等差数列,不妨设为b m 、b n 、b p ,其中m 、n 、p 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可设m <n <p ,而b n =14×⎝⎛⎭⎫23n -1随n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只能有2b n =b m +b p ,可得2×14×⎝⎛⎭⎫23n -1=14×⎝⎛⎭⎫23m -1+14×⎝⎛⎭⎫23p -1,则2×⎝⎛⎭⎫23n -m=1+⎝⎛⎭⎫23p -m .(*) 当n -m ≥2时,2×⎝⎛⎭⎫23n -m ≤2×⎝⎛⎭⎫232=89,(*)式不可能成立,则只能有n -m =1, 此时等式为43=1+⎝⎛⎭⎫23p -m , 即13=⎝⎛⎭⎫23p -m ,那么p -m =log 2313,左边为正整数,右边为无理数,不可能相等. 所以假设不成立,那么数列{b n }中的任意三项不可能成等差数列.思维升华 (1)有关否定性结论的证明常用反证法或举出一个结论不成立的例子即可. (2)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常用的两种方法,我们常用分析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用综合法来写出证明过程,有时候,分析法和综合法交替使用.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2,S 3=9+3 2.(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2)设b n =S nn(n ∈N *),求证: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1)解 由已知得⎩⎨⎧a 1=2+1,3a 1+3d =9+32,所以d =2,故a n =2n -1+2,S n =n (n +2),n ∈N *. (2)证明 由(1)得b n =S nn=n + 2.假设数列{b n }中存在三项b p ,b q ,b r (p ≠q ≠r )成等比数列,则b 2q =b p b r . 即(q +2)2=(p +2)(r +2). ∴(q 2-pr )+(2q -p -r )2=0.∵p ,q ,r ∈N *,∴⎩⎪⎨⎪⎧q 2-pr =0,2q -p -r =0,∵(p +r 2)2=pr ,(p -r )2=0,∴p =r 与p ≠r 矛盾.所以数列{b n }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热点四 数学归纳法例4 已知数列{a n }是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且满足S 2n -1=12a 2n ,n ∈N *,数列{b n }满足b n =⎩⎪⎨⎪⎧2n -1,n 为奇数,12a n -1,n 为偶数,T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1)求a n ,b n ;(2)试比较T 2n 与2n 2+n3的大小.思维启迪 (1)利用{a n }的前n 项确定通项公式(公差、首项),{b n }的通项公式可分段给出; (2)先求T n ,归纳猜想T n 与2n 2+n3的关系,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解 (1)设{a n }首项为a 1,公差为d ,在S 2n -1=12a 2n中,令n =1,2得⎩⎪⎨⎪⎧ a 21=2S 1,a 22=2S 3,即⎩⎪⎨⎪⎧a 21=2a 1,(a 1+d )2=2(3a 1+3d ), 解得a 1=2,d =4,所以a n =4n -2.所以b n =⎩⎪⎨⎪⎧2n -1,n 为奇数,2n -3,n 为偶数.(2)T 2n =1+2×2-3+22+2×4-3+24+…+22n -2+2×2n -3=1+22+24+…+22n -2+4(1+2+…+n )-3n=1-4n 1-4+4·n (n +1)2-3n =4n 3-13+2n 2-n .所以T 2n -(2n 2+n 3)=13(4n -4n -1).当n =1时,13(4n -4n -1)=-13<0,当n =2时,13(4n -4n -1)=73>0,当n =3时,13(4n -4n -1)=513>0,…猜想当n ≥2时,T 2n >2n 2+n3,即n ≥2时,4n >4n +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n =2时,42=16,4×2+1=9,16>9,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2)时成立,即4k >4k +1. 则当n =k +1时,4k +1=4·4k >4·(4k +1)=16k +4>4k +5=4(k +1)+1, 所以n =k +1时成立.由①②得,当n ≥2时,4n >4n +1成立. 综上,当n =1时,T 2n <2n 2+n 3,当n ≥2时,T 2n >2n 2+n3.思维升华 在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在归纳假设后,归纳假设就是证明n =k +1时的已知条件,把归纳假设当已知条件证明后续结论时,可以使用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已知f (n )=1+123+133+143+…+1n 3,g (n )=32-12n2,n ∈N *.(1)当n =1,2,3时,试比较f (n )与g (n )的大小关系; (2)猜想f (n )与g (n )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 解 (1)当n =1时,f (1)=1,g (1)=1, 所以f (1)=g (1),当n =2时,f (2)=98,g (2)=118,所以f (2)<g (2),当n =3时,f (3)=251216,g (3)=312216,所以f (3)<g (3).(2)由(1),猜想f (n )≤g (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 ①当n =1,2,3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3)时不等式成立, 即1+123+133+143+…+1k 3<32-12k 2,那么,当n =k +1时,f (k +1)=f (k )+1(k +1)3<32-12k 2+1(k +1)3, 因为12(k +1)2-(12k 2-1(k +1)3) =k +32(k +1)3-12k 2 =-3k -12(k +1)3k 2<0.所以f (k +1)<32-12(k +1)2=g (k +1),即当n =k +1时,不等式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一切n ∈N *,都有f (n )≤g (n )成立.1.合情推理的精髓是“合情”,即得到的结论符合“情理”,其中主要是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得到整体的一种推理模式.类比推理是由此及彼的推理模式;演绎推理是一种严格的证明方式.2.直接证明的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见的思维方式.在实际解题时,通常先用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题过程.3.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在遇到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时,要考虑是否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1)在证明过程中突出两个“凑”字,即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在证明n=k+1时要用上n=k时的假设,其次要明确n=k+1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n=k到n=k+1时,命题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化异为同,中间的计算过程千万不能省略.(2)注意“两个步骤、一个结论”一个也不能少,切忌忘记归纳结论.真题感悟1.(2014·福建)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6解析由题意知①②③④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其余三个均不正确,下面分类讨论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1)若①正确,即a=1,则②③④都错误,即b=1,c≠2,d =4.其中a=1与b=1矛盾,显然此种情况不存在;(2)若②正确,即b≠1,则①③④都错误,即a≠1,c≠2,d=4,则当b=2时,有a=3,c =1;当b=3时,有a=2,c=1,此时有2种有序数组.(3)若③正确,即c=2,则①②④都错误,即a≠1,b=1,d=4,则a=3,即此种情况有1种有序数组.(4)若④正确,即d≠4,则①②③都错误,即a≠1,b=1,c≠2,则当d=2时,有a=3,c =4或a=4,c=3,有2种有序数组;当d=3时,有c=4,a=2,仅1种有序数组.综上可得,共有2+1+2+1=6(种)有序数组.2.(2014·陕西)观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答案F+V-E=2解析观察F,V,E的变化得F+V-E=2.押题精练1.圆周上2个点可连成1条弦,这条弦可将圆面划分成2部分;圆周上3个点可连成3条弦,这3条弦可将圆面划分成4部分;圆周上4个点可连成6条弦,这6条弦最多可将圆面划分成8部分.则n 个点连成的弦最多可把圆面分成________部分.( ) A .2n -1B .2nC .2n +1D .2n +2答案 A解析 由已知条件得:由此可以归纳出,当点数为n 时,连成的弦数为n (n -1)2;弦把圆面分成的部分数为2n -1,故选A.2.在计算“1×2+2×3+…+n (n +1)”时,某同学学到了如下一种方法:先改写第k 项,k (k +1)=13[k (k +1)(k +2)-(k -1)k (k +1)],由此得1×2=13(1×2×3-0×1×2),2×3=13(2×3×4-1×2×3),…n (n +1)=13[n (n +1)(n +2)-(n -1)n (n +1)].相加,得1×2+2×3+…+n (n +1)=13n (n +1)(n +2).类比上述方法,计算“1×2×3+2×3×4+…+n (n +1)(n +2)”的结果为____________. 答案 14n (n +1)(n +2)(n +3)解析 类比k (k +1)=13[k (k +1)(k +2)-(k -1)k (k +1)],可得到k (k +1)(k +2)=14[k (k +1)(k +2)(k +3)-(k -1)k (k +1)(k +2)],先逐项裂项,然后累加即得14n (n +1)(n +2)(n +3).(推荐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A .A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 A |+|PB |=2a >|AB |,则P 点的轨迹为椭圆 B .由a 1=1,a n =3n -1,求出S 1,S 2,S 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表达式C .由圆x 2+y 2=r 2的面积πr 2,猜想出椭圆x 2a 2+y 2b2=1的面积S =πabD .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B解析 从S 1,S 2,S 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所以B 是归纳推理. 2.观察下列各式:a +b =1,a 2+b 2=3,a 3+b 3=4,a 4+b 4=7,a 5+b 5=11,…,则a 10+b 10等于( ) A .28 B .76 C .123 D .199答案 C解析 观察可得各式的值构成数列1,3,4,7,11,…,其规律为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其前相邻两项的和,所求值为数列中的第十项.继续写出此数列为1,3,4,7,11,18,29,47,76,123,…,第十项为123,即a 10+b 10=123. 3.已知x >0,观察不等式x +1x≥2x ·1x =2,x +4x 2=x 2+x 2+4x 2≥33x 2·x 2·4x 2=3,…,由此可得一般结论:x +ax n ≥n +1(n ∈N *),则a 的值为( )A .n nB .n 2C .3nD .2n答案 A解析 根据已知,续写一个不等式:x +33x 3=x 3+x 3+x 3+33x 3≥44x 3·x 3·x 3·33x3=4,由此可得a =n n .故选A. 4.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单调增函数且为奇函数,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a 3>0,则f (a 1)+f (a 3)+f (a 5)的值( ) A .恒为正数 B .恒为负数 C .恒为0D .可正可负答案 A解析 由已知得f (0)=0,a 1+a 5=2a 3>0, 所以a 1>-a 5.由于f (x )单调递增且为奇函数, 所以f (a 1)+f (a 5)>f (-a 5)+f (a 5)=0, 又f (a 3)>0,所以f (a 1)+f (a 3)+f (a 5)>0. 故选A.5.在平面内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点C 在直线AB 上,若OC →=λOA →+μOB →,则λ+μ=1;类似地,如果点O 是空间内任一点,点A ,B ,C ,D 中任意三点均不共线,并且这四点在同一平面内,若DO →=xOA →+yOB →+zOC →,则x +y +z 等于( ) A .0 B .-1 C .1 D .±1答案 B解析 在平面内,由三角形法则, 得AB →=OB →-OA →,BC →=OC →-OB →. 因为A ,B ,C 三点共线,所以存在实数t ,使AB →=tBC →,即OB →-OA →=t (OC →-OB →), 所以OC →=-1t OA →+(1t+1)OB →.因为OC →=λOA →+μOB →,所以λ=-1t ,μ=1t +1,所以λ+μ=1.类似地,在空间内可得OD →=λOA →+μOB →+ηOC →,λ+μ+η=1. 因为DO →=-OD →,所以x +y +z =-1.故选B.6.已知f (n )=32n +2-8n -9,存在正整数m ,使n ∈N *时,能使m 整除f (n ),则m 的最大值为( ) A .24 B .32 C .48 D .64答案 D解析 由f (1)=64,f (2)=704=11×64,f (3)=6 528=102×64, 所以f (1),f (2),f (3)均能被64整除,猜想f (n )能被64整除.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1时,由上得证;②假设当n =k (k ∈N *)时,f (k )=32k +2-8k -9=9k +1-8k -9能被64整除,则当n =k +1时,f (k +1)=9(k+1)+1-8(k +1)-9=9×9k +1-8k -17=9f (k )+64(k +1).由归纳假设,f (k )是64的倍数,又64(k +1)是64的倍数,所以f (k +1)能被64整除,所以当n =k +1时,猜想也成立. 因为f (1)不能被大于64的数整除, 所以所求m 的最大值等于64.故选D. 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的是由火柴棒拼成的一列图形,第n 个图形由n 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有________根;第n 个图形中,火柴棒有________根.答案 13,3n +1解析 易得第四个图形中有13根火柴棒,通过观察可得,每增加一个正方形,需增加三根火柴棒,所以第n 个图形中的火柴棒为4+3(n -1)=3n +1.8.平面内有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f (n )个区域,则f (n )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 n 2+n +22解析 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1+1个区域;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4个区域;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7个区域;……,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2+3+…+n )=1+n (n +1)2=n 2+n +22个区域.9.(2014·课标全国Ⅰ)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推断:甲没去过B 城市,但比乙去的城市多,而丙说“三人去过同一城市”,说明甲去过A ,C 城市,而乙“没去过C 城市”,说明乙去过城市A ,由此可知,乙去过的城市为A.10.对大于1的自然数m 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方式的“分裂”:23⎩⎨⎧35,33⎩⎪⎨⎪⎧7911,43⎩⎪⎨⎪⎧13151719,….仿此,若m 3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59,则m =________.答案 8解析 由已知可观察出m 3可分裂为m 个连续奇数,最小的一个为(m -1)m +1.当m =8时,最小的数为57,第二个便是59.所以m =8. 三、解答题11.已知a ,b ,m 为非零实数,且a 2+b 2+2-m =0,1a 2+4b 2+1-2m =0.(1)求证:1a 2+4b 2≥9a 2+b 2;(2)求证:m ≥72.证明 (1)(分析法)要证1a 2+4b 2≥9a 2+b 2成立,只需证(1a 2+4b 2)(a 2+b 2)≥9,即证1+4+b 2a 2+4a 2b 2≥9,即证b 2a 2+4a 2b2≥4.根据基本不等式,有b 2a 2+4a 2b 2≥2b 2a 2·4a 2b 2=4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综合法)因为a 2+b 2=m -2,1a 2+4b 2=2m -1,由(1),知(m -2)(2m -1)≥9, 即2m 2-5m -7≥0, 解得m ≤-1或m ≥72.又∵a 2+b 2=m -2>0 ∴m >2,故m ≤-1舍去, ∴m ≥72.12.若不等式1n +1+1n +2+…+13n +1>a24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求正整数a 的最大值,并证明结论.解 方法一 当n =1时,11+1+11+2+13+1>a24,即2624>a24,所以a <26. 而a 是正整数,所以取a =25,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n +1+1n +2+…+13n +1>2524. ①当n =1时,已证得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N *)时,不等式成立, 即1k +1+1k +2+…+13k +1>2524. 则当n =k +1时, 有1(k +1)+1+1(k +1)+2+…+13(k +1)+1=1k +1+1k +2+…+13k +1+13k +2+13k +3+13k +4-1k +1>2524+[13k +2+13k +4-23(k +1)]. 因为13k +2+13k +4-23(k +1)=6(k +1)(3k +2)(3k +4)-23(k +1)=18(k +1)2-2(9k 2+18k +8)(3k +2)(3k +4)(3k +3)=2(3k +2)(3k +4)(3k +3)>0,所以当n =k +1时不等式也成立.由①②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1n +1+1n +2+…+13n +1>2524,所以正整数a 的最大值为25.方法二 设f (n )=1n +1+1n +2+…+13n +1则f (n +1)-f (n )=13n +2+13n +3+13n +4-1n +1=13n +2+13n +4-23n +3=2(3n +2)(3n +4)(3n +3)>0, ∴数列{f (n )}为递增数列, ∴f (n )min =f (1)=12+13+14=2624,∴1n+1+1n+2+1n+3+…+13n+1>a24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可转化为a24<f(n)min,∴a24<2624,∴a<26.故正整数a的最大值为25.。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4章习题参考解答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4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不确定性推理习题参考解答4.1 练习题4.1什么是不确定性推理?有哪几类不确定性推理方法?不确定性推理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哪些?4.2什么是可信度?由可信度因子CF(H,E)的定义说明它的含义。

4.3什么是信任增长度?什么是不信任增长度?根据定义说明它们的含义。

4.4当有多条证据支持一个结论时,什么情况下使用合成法求取结论的可信度?什么情况下使用更新法求取结论可信度?试说明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一致的。

4.5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r1:IF E1THEN E2(0.6)r2:IF E2AND E3THEN E4 (0.8)r3:IF E4THEN H (0.7)r4:IF E5THEN H (0.9)且已知CF(E1)=0.5,CF(E3)=0.6,CF(E5)=0.4,结论H的初始可信度一无所知。

求CF(H)=?4.6已知:规则可信度为r1:IF E1THEN H1(0.7)r2:IF E2THEN H1(0.6)r3:IF E3THEN H1(0.4)r4:IF (H1 AND E4) THEN H2(0.2)证据可信度为CF(E1)=CF(E2)=CF(E3)=CF(E4)=CF(E5)=0.5H1的初始可信度一无所知,H2的初始可信度CF0(H2)=0.3计算结论H2的可信度CF(H2)。

4.7设有三个独立的结论H1,H2,H3及两个独立的证据E1与E2,它们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分别为P(H1)=0.4,P(H2)=0.3,P(H3)=0.3P(E1/H1)=0.5,P(E1/H2)=0.6,P(E1/H3)=0.3P(E2/H1)=0.7,P(E2/H2)=0.9,P(E2/H3)=0.1利用基本Bayes方法分别求出:(1)当只有证据E1出现时,P(H1/E1),P(H2/E1),P(H3/E1)的值各为多少?这说明了什么?(2)当E1和E2同时出现时,P(H1/E1E2),P(H2/E1E2),P(H3/E1E2)的值各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4.8在主观Bayes方法中,请说明LS与LN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含答案)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含答案)全国通用

逻辑推理一、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例1宝宝、贝贝、聪聪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⑴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的高;⑵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宝宝一起看电影;⑶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⑷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关系很好;⑸贝贝向大作家借过书;⑹聪聪下象棋常赢贝贝和小画家;问:宝宝、贝贝、聪聪各有哪两个外号吗?例2红、黄、蓝、白、紫五种颜色的珠子各一颗,分别用纸包着,在桌子上排成一行,有A、B、C、D、E五个人,猜各包珠子的颜色,每人只猜两包.A猜:第二包是紫的,第三包是黄的;B猜:第二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红的;C猜:第一包是红的,第五包是白的;D猜:第三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白的;E猜:第二包是黄的,第五包是紫的.猜完后,打开各纸包一看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包,并且每包只有一人猜对.请你判断他们各猜对了其中的哪一包?A、B、C三名同学参加了一次标准化考试,试题共10道,都是正误题,每道题10分,满分为100分,正确画√,错误画×,他们的答卷如下表:考试成绩公布后,三人都得70分.请你给出各题的正确答案.二、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甲、乙、丙三人,一个总说谎,一个从不说谎,一个有时说谎.有一次谈到他们的职业.甲说:“我是油漆匠,乙是钢琴师,丙是建筑师.”乙说:“我是医生,丙是警察,你如果问甲,甲会说他是油漆匠.”丙说:“乙是钢琴师,甲是建筑师,我是警察.” 你知道谁总说谎吗?4名运动员参加一项比赛,赛前,甲说:“我肯定是最后一名.”乙说:“我不可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名.”丙说:“我绝对不会得最后一名.”例5例4例3丁说:“我肯定得第一名.”赛后,发现他们4人的预测中只有一人是错误的.请问谁的预测是错误的?在期末考试前,学生W、X、Y、Z分别预测他们的成绩是A、B、C或D,评分标准是A比B好,B比C好,C比D好.W说:“我们的成绩都将不相同.若我的成绩得A,则Y将得D.” X说:“若Y的成绩得C,则W将得D.W的成绩将比Z好.”Y说:“若X的成绩不是得到A,则W将得C.若我的成绩得到B,则Z的成绩将不是D.” Z 说:“若Y的成绩得到A,则我将得到B.若X的成绩不是得到B,则我也将不会得到B.” 当期末考试的成绩公布,每位学生所得到的成绩都完全符合他们的预测.请问这四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什么?测试题1.A,B,C,D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人.已知:⑴A和中国人是医生;⑵B和法国人是教师;⑶C和日本人职业不同;⑷D不会看病.问:A,B,C,D各是哪国人?2.五封信,信封完全相同,里面分别夹着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卡片.现在把它们按顺序排成一行,让A、B、C、D、E五人猜每只信封内所装卡片的颜色.A猜:第2封内是紫色,第3封是黄色;B猜:第2封内是蓝色,第4封是红色;C猜:第1封内是红色,第5封是白色;D猜:第3封内是蓝色,第4封是白色;E猜:第2封内是黄色,第5封是紫色.然后,拆开信封一看,每人都猜对一种颜色,而且每封都有一人猜中.请你根据这些条件,再猜猜,每封信中夹什么颜色的卡片?3.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6这6个数字,并且任意两个相对的面上所写的数字之和都等于7,把这样的四个正方体连在一起,并且让紧接着的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8,想一想,图中“?”对面的数字是什么?4.在神话王国内,居民不是骑士就是骗子,骑士不说谎,骗子永远说谎,有一天国王遇到该国的居民小白、小黑、小蓝,小白说:“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小蓝说:“小白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国王很快判断出谁是骑士,谁是骗子.你能判断出吗?5.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最矮.”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请将他们按身高次序从高到矮排列出来.6.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答案1.有⑴⑵可知,A、B都不是中国人和法国人,再由⑴⑷知,D也不是中国人,所以,C 是中国人,由⑶,日本人也是教师,从而推知,D是法国人,得下表:最后由C是中国人及⑴⑶,推知日本人是教师,再由⑵知B是日本人.2.方法一:题目要求A、B、C、D、E五个人在猜每包珠子的颜色时每人只猜两包且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包每包只有一人猜对,所以观察五包珠子中第一包只有C猜,所以C猜对了第一包,又根据每人只猜对了一种,所以C猜第五包是白的,猜错了;第五包只有C、E两人猜,所以E猜第五包是紫的,猜对了;那么E猜第二包是黄的,猜错了;紫颜色的珠子,只有A、E两人猜,那么A猜第二包是紫的,猜错了;第二包有A,B,E三人猜,其中A,E都猜错了,所以B猜第二包是蓝的,猜对了;那么B猜第四包是红的,猜错了;所以D猜对的是第四包,是白的.D猜第三包是蓝的,也猜错了;所以A猜对的是第三包,是黄的;总结以上推理判断,A猜对了第三包是黄的,B猜对了第二包是蓝的,C猜对了第一包是红的,D猜对了第四包是白的,E猜对了第五包是紫的.方法二:分析同方法一,第一包只有一人猜对,所以第一包为红色,在第一行的其余地方打上“×”第四包不为红色,第四包为白色,白色不能为第五包,第五包就为紫色,同理可知其余各包颜色.3.解:1、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按方向分为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2、首先,从正方体A前面的3开始分析,根据两对面数字之和为7,可知A后面为4,又根据相邻的两面数字和为8,可知B前面为4,依次类推,B后面为3,C前面为5,后面为2,又C上面为1,则下面为6,所以可推理出C正方体左右面分别为3和4,但是左右还不能确定.3、利用假设法分析,若C左面为4,右面为3,则根据条件可继续推理出D左面为5,右面为2,E左面为6,右面为1,此时F左面必须为7才能满足相加为8,无法满足,排除.4、假设另一种情况:若C左面为3,右面为4,则根据条件可继续推理出D左面为4,右面为3,E左面为5,右面为2,F左面为6,右面为1,无矛盾,满足条件.所以?的对面数字为6.4.在神话王国内,居民不是骑士就是骗子,骑士不说谎,骗子永远说谎,有一天国王遇到该国的居民小白、小黑、小蓝,小白说:“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小蓝说:“小白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国王很快判断出谁是骑士,谁是骗子.你能判断出吗?5.丁不可能说错,否则就没有人最矮了.由此知乙没有说错.若甲也没有说错,则没有人说错,矛盾.所以只有甲一人说错.所以丁是最矮的,甲不是最高的,丙没甲高,但还有人比他矮,那么只能是甲第二高,丙第三高,乙最高.所以他们的身高次序为乙、甲、丙、丁.、6.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即“丙是盗窃犯”.这样一来,甲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再由丙所述为真话,即丁是罪犯.所以乙和丁是盗窃犯.。

推理能力练习题

推理能力练习题

推理能力练习题推理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根据已有的信息和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的能力。

它在解决问题、决策制定和思考推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推理能力练习题,以帮助大家提高推理思维能力。

1. 啤酒瓶和可乐瓶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一个人拿到了若干个瓶子,这些瓶子被分成两组:A组和B组。

通过轻轻拍敲每个瓶子,他可以听出是空瓶子还是装满了液体的瓶子。

他也知道,A组中的瓶子都是啤酒瓶,B组中的瓶子都是可乐瓶。

现在问题来了:这个人只能通过拍敲瓶子的声音来判断它们是空瓶还是装满了液体的瓶子,请问他应该如何操作才能确定A组中的瓶子是空瓶还是装满了液体的瓶子?解答:这个人可以从A组和B组的瓶盖上寻找线索。

由于啤酒瓶和可乐瓶在瓶盖上的形状和设计可能不同,他可以通过观察瓶盖上的特征来判断瓶子的内容。

2. 缺失的数字请找出下面数列中缺失的数字:2, 5, 11, 20, 32, __。

解答: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当前数字的位置。

比如:5 = 2 + 3,11 = 5 + 6,以此类推。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为:32 + 7 = 39。

3. 密室逃脱小明被狗子锁在一间密室中,房间内只有两扇门,一扇门通向外面,另一扇门通向小黑的房间。

在每扇门上放着一个开锁密码的键盘,密码是4位数字。

小明发现,在键盘上有以下几个数字按钮:0、1、2、3、4、5、6、7、8和9。

而且他发现,打错6次密码会自动锁定房间。

小明心想,他可以通过几次试错机会找到外面的门。

那他最多需要几次机会才能成功逃脱?解答:小明只需要5次机会就可以成功逃脱。

他可以从0000开始尝试,每次尝试一个数字,直到成功开锁。

因为他至多能输入6次密码,而密码共有10000种可能(0000到9999)。

所以只需尝试10000除以6的结果加1次即可。

4. 偷窃案某家商店在下班后发现一名员工偷了一定数量的货物。

经过警察的询问,店主提供了以下线索:- 只有五名员工留在商店。

推理与证明解答题精选(含答案)

推理与证明解答题精选(含答案)

19 . 数 列
的前 项组成集合
,从集合 中任取
个数,其所有可能的 个数的乘积的和为 (若只取一个数,规定乘积为此
数本身),记
.例如:当
时,


;当
时,



(Ⅰ)求 ;(Ⅱ)猜想来自,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0..数列 满足:
,且
(1)设 (3)设
,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3)存在……………………………………13 分
可取
……………………………16 分
注:答案不唯一
11. 【解析】第一问中,利用因为
,则
第二问,若
,则

则存在 使得


矛盾,运用反证法得到结论。
解:(1)因为
,则
--------6 分
(2)若
,则

则存在 使得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为

-----------8 分
,由

可知, 当 ≥2时,

①-②,得
,即
.
1)当
时,
,∵
,∴

2)假设当
( ≥2)时,
.
那么当
时,


, ≥2,∴


.
这就是说,当
时也成立,

( ≥2). 显然
时,也适合.
故对于 n∈N*,均有
(Ⅲ)要证


只要证





将 即要证
代入,得 ≤

,w.w.w.k.s.5 u.c.o.m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1. 题目:在一次逻辑推理比赛中,参赛者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推断出正确的答案。

如果参赛者A说:“如果B是冠军,那么C就是亚军。

”参赛者B说:“我不是冠军。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A. A是冠军。

B. C是亚军。

C. B不是冠军。

D. 无法确定谁是冠军。

答案:C。

根据参赛者B的陈述,我们可以确定B不是冠军。

参赛者A的陈述是一个条件语句,由于B不是冠军,这个条件语句的前件不成立,因此我们无法从A的陈述中推断出C是否是亚军。

因此,唯一可以确定的信息是B不是冠军。

2. 题目: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有四个人:甲、乙、丙、丁。

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甲说:“乙在说谎。

”乙说:“丙在说谎。

”丙说:“丁在说谎。

”丁说:“我没有说谎。

”请问谁在说真话?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D。

如果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乙在说谎,这意味着丙说的是真话,这与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的条件矛盾。

如果乙说的是真话,那么丙在说谎,这意味着丁说的是真话,同样产生矛盾。

如果丙说的是真话,那么丁在说谎,这与丁自己的说法矛盾。

因此,只有丁说的是真话,其他人都在说谎。

3. 题目: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有三道题目。

每个参赛者要么答对了所有题目,要么一道题都没答对。

如果参赛者X说:“我至少答对了一道题。

”参赛者Y说:“我一道题都没答对。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A. X至少答对了一道题。

B. Y一道题都没答对。

C. 无法确定X和Y的答案情况。

D. X和Y至少有一人答对了所有题目。

答案:B。

根据题目条件,参赛者要么答对了所有题目,要么一道题都没答对。

Y明确表示自己一道题都没答对,这是符合题目条件的。

而X 的说法与题目条件不符,因为如果X至少答对了一道题,那么他应该答对了所有题目。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Y一道题都没答对。

4. 题目:在一个逻辑谜题中,有三个门:门A、门B和门C。

门后分别藏有一只老虎、一只山羊和一些财宝。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推理法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直接性D. 逻辑性答案:C解析: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特点是必然性、有效性和逻辑性。

直接性并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2. 在推理法中,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 推理的方向B. 推理的前提C. 推理的结论D. 推理的过程答案:A解析: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

因此,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推理的方向,选项A是正确答案。

3. 以下哪个选项是推理法中类比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可能性C. 直接性D. 逻辑性答案:B解析:类比推理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具有必然性,而是基于可能性。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4. 推理法中的演绎推理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数学证明B. 法律判决C. 科学实验D. 日常决策答案:ABCD解析:演绎推理因其逻辑性和必然性,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学证明、法律判决、科学实验以及日常决策等领域。

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归纳推理的有效性?A. 样本数量B. 样本代表性C. 样本的随机性D. 样本的多样性答案:ABCD解析: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样本数量、样本代表性、样本的随机性和样本的多样性。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三、判断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总是正确的。

答案:错误解析: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取决于其前提的真实性和推理的有效性。

如果前提错误或推理过程有误,即使使用了演绎推理,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答案:错误解析: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基于观察和经验的,因此其结论具有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四、简答题8. 请简述推理法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答案: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主要区别在于推理的方向和结论的确定性。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其结论具有可能性,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结论具有必然性。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后练习答案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课后练习答案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

“共产党员”是主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是”为联项;全称肯定量项省略。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

主项“困难”;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联项“不是”;全称量项“任何”。

其主项、谓项都周延。

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

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

主项“图书”;谓项“线装书”;联项“是”;量项“有些”。

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

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

《女神》是主项;“郭沫若的诗集’’是谓项;“是”是联项。

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

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

“学生”是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

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也可以理解为I命题:有些学生是不刻苦的。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

因为O与A是矛盾关系,由O真可推知A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假。

答:正确。

因为A与O是矛盾关系,由A真可推知O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

I与O是下反对关系,由I假可推知O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假。

答:不正确。

I与A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真推不出A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韵”真。

答:正确。

E与I是矛盾关系,由E假可推知I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

E与A是反对关系,由E假推不出A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

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的其他三种命题的真假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练:逻辑推理(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练:逻辑推理(含答案)全国通用

很多同学喜欢逻辑推理,说明它有神奇魅力。

在小升初考试中,逻辑推理题依旧频繁的出现在各重点中学的试卷里,北京人大附中英语实验班选拔考试,甚至还出现了多道英语的奥数逻辑题,所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依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逻辑推理的“生命线”:逻辑推理找矛盾,真假不清暂先定。

找矛盾的依据是逻辑推理的四大定律。

⑴同一律。

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⑵矛盾律。

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

⑶排中律。

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⑷理由充足律。

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二、逻辑推理的几种主要类型:1.真假命题判断;2.数值限定推演;3.列表与对阵图。

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

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也大4岁。

最大的男孩多少岁?三名学生进行了若干科目的考试,以考得的名次进行记分。

考得第一名得分最多,其次是第二名,第三名得分最少。

各科都是如此记分。

已知甲最后得22分,乙最后得9分,丙也是得9分。

并且已知乙英语考试得了第一名,问数学第二是谁?甲、乙、丙、丁四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目做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

丁说:“A先生最少有1本书”,这四个人的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问A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书?★★★(2006年浙江省小学数学活动课夏令营)足球世界杯小组赛的每个小组有四个队参加单循环(每两个队之间都踢一场)比赛,每组的前两名可以出线。

高中数学专题 推理与证明(完整知识点梳理及经典例题答案详解)

高中数学专题   推理与证明(完整知识点梳理及经典例题答案详解)

专题——推理与证明【知识概要】本章知识网络:一.考纲目标掌握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熟练的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反证法证题;信息转化、逻辑分析;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思路;初始值的确定. 二.知识梳理1.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2.归纳推理(1)概念: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2)特点: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3) 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图:3.类比推理(1)概念: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或相同)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2) 4.演绎推理(1)概念:根据一般性原理(或逻辑规则)导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叫做演绎推理. (2)特征:当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 (3)“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推理与证明推理 证明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类比 综合法 分析法 反证法直接证明 间接证明 数学归纳法M——P (M是P)①S——M (S是M)②S——P (S是P)③其中: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5.直接证明(1)综合法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也叫由因导果法).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 n⇒Q(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要证的结论).(2)分析法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也叫执果索因法).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6.间接证明(1)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反设——推理——矛盾——原命题成立。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推理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推理法中最基本的形式是: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反证法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确定性C. 逻辑性D. 随机性答案:D3. 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以下哪个特点?A. 必然性B. 确定性C. 可能性D. 随机性答案:C4. 类比推理的依据是:A. 事物的相似性B. 事物的差异性C. 事物的必然性D. 事物的偶然性答案:A5. 反证法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假设结论的否定B. 推导出矛盾C. 得出结论D. 直接证明结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演绎推理的典型形式包括:A. 三段论B. 假言推理C. 选言推理D. 条件推理答案:ABCD7. 归纳推理的常见方法有:A. 完全归纳法B. 不完全归纳法C. 统计归纳法D. 经验归纳法答案:ABC8. 类比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A. 类比对象的相似性B. 类比对象的差异性C. 类比对象的数量D. 类比对象的质量答案:AD9. 反证法的适用条件包括:A. 命题的否定容易理解B. 命题的证明较为复杂C. 命题的否定容易推导出矛盾D. 命题的证明容易推导出矛盾答案:AC10. 推理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A. 解决实际问题B. 形成科学理论C. 进行逻辑论证D. 进行数学证明答案:ABCD三、简答题11. 简述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答案: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其结论具有必然性,而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其结论具有可能性。

演绎推理强调逻辑的严密性,而归纳推理强调从具体事实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12. 举例说明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在科学研究中,类比推理常用于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或原理。

例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的现象,类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关系,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四、论述题13. 论述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过程。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

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

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第四章基本地推理技术习的题目解答

第四章基本地推理技术习的题目解答

第四章基本的推理技术4.1答:(1)推理:按照某种策略从已有事实和知识推出结论的过程。

(2)正向推理正向推理(事实驱动推理)是由已知事实出发向结论方向的推理。

基本思想是: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在知识库中搜索能与之匹配的规则即当前可用的规则,构成可适用的规则集RS,然后按某种冲突解决策略从RS中选择一条知识进行推理,并将推出的结论作为中间结果加入到数据库DB中作为下一步推理的事实,在此之后,再在知识库中选择可适用的知识进行推理,如此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得出最终结论或者知识库中没有可适用的知识为止。

正向推理简单、易实现,但目的性不强,效率低。

需要用启发性知识解除冲突并控制中间结果的选取,其中包括必要的回溯。

由于不能反推,系统的解释功能受到影响。

(3)反向推理反向推理是以某个假设目标作为出发点的一种推理,又称为目标驱动推理或逆向推理。

反向推理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提出一个假设目标,然后由此出发,进一步寻找支持该假设的证据,若所需的证据都能找到,则该假设成立,推理成功;若无法找到支持该假设的所有证据,则说明此假设不成立,需要另作新的假设。

与正向推理相比,反向推理的主要优点是不必使用与目标无关的知识,目的性强,同时它还有利于向用户提供解释。

反向推理的缺点是在选择初始目标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若假设不正确,就有可能要多次提出假设,影响了系统的效率。

反向推理比较适合结论单一或直接提出结论要求证实的系统。

(4)推理方式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默认推理⏹确定性推理、不精确推理⏹单调推理、非单调推理⏹启发式推理、非启发式推理4.2答:(1) 在推理过程中,系统要不断地用数据库中的事实与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当有一个以上规则的条件部分和当前数据库相匹配时,就需要有一种策略来决定首先使用哪一条规则,这就是冲突解决策略。

冲突解决策略实际上就是确定规则的启用顺序。

(2) 冲突解决策略:专一性排序、规则排序、数据排序、就近排序、上下文限制、按匹配度排序、按条件个数排序4.3答:归结反演就是利用归结和反演实现定理的证明。

推理技术习题以及答案

推理技术习题以及答案

习题三求下列谓词公式的子句集。

(1)∃x∃y(P(x,y) ∧Q(x,y))解:去掉存在量词变为:P(a,b)∧Q(a,b)变成子句集{ P(a,b),Q(a,b)}(2)∀x ∀y(P(x,y) →Q(x,y))解:去掉蕴涵符号变为:∀x ∀y(¬ P(x,y) ∨ Q(x,y))去掉全称量词变为:¬ P(x,y) ∨ Q(x,y)变成子句集{ ¬ P(x,y) ∨ Q(x,y)}(3)∀x∃y((P(x,y) ∨Q(x,y)) →R(x,y))解:去掉蕴涵符号变为:∀x ∃y(¬ (P(x,y) ∨ Q(x,y)) ∨ R(x,y)) 否定符号作用于单个谓词变为:∀x ∃y((¬ P(x,y) ∧¬ Q(x,y)) ∨ R(x,y)) 去掉存在量词变为:∀x ((¬ P(x,f(x)) ∧¬ Q(x,f(x))) ∨ R(x,f(x))) 去掉全称量词变为:(¬ P(x,f(x)) ∧¬ Q(x,f(x))) ∨ R(x,f(x)化合取范式为:(¬ P(x,f(x)) ∨ R(x,f(x))∧(¬ Q(x,f(x)) ∨ R(x,f(x))变元:(¬ P(x,f(x)) ∨ R(x,f(x)))∧(¬ Q(y,f(y)) ∨ R(y,f(y)))变成子句集{ ¬ P(x,f(x)) ∨ R(x,f(x)), ¬ Q(y,f(y)) ∨ R(y,f(y))} (4)∀x (P(x) →∃y (P(y) ∧R(x,y)))解:去掉蕴涵符号变为:∀x (¬ (P(x) ∨∃y (P(y) ∧R(x,y))) 去掉存在量词变为:∀x (¬ (P(x) ∨ (P(f(x)) ∧R(x,f(x)))去掉全称量词变为:(¬ (P(x) ∨ (P(f(x)) ∧R(x,f(x)))化合取范式为:(¬ (P(x) ∨ P(f(x))) ∧(¬ (P(x) ∨R(x,f(x)))变元:(¬ (P(x) ∨ P(f(x))) ∧(¬ (P(y) ∨R(y,f(y)))变为子句集:{¬ (P(x) ∨ P(f(x)),¬ (P(y) ∨R(y,f(y))}(5)∃x(P(x) ∧∀x(P(y) →R(x,y)))解:去掉蕴涵符号变为:∃x(P(x) ∧∀x(¬P(y) ∨R(x,y)))去掉存在量词变为:P(a) ∧∀x(¬P(y) ∨R(a,y))去掉全称量词变为:P(a) ∧ (¬P(y) ∨R(a,y))变成子句集:{ P(a) ,¬P(y) ∨R(a,y) }(6)∃x∃y∀z ∃u∀v ∃w(p(x,y,z,u,v,w) ∧(Q(x,y,z,u,v,w) ∨¬R(x,z,w))) 解:去掉存在量词变为:∀z ∀v (p(a,b,z,f(z),v,g(z,v)) ∧(Q(a,b,z,f(z),v, g(z,v) ∨¬R(a,z, g(z,v))) 去掉全称量词变为:p(a,b,z,f(z),v,g(z,v)) ∧(Q(a,b,z,f(z),v, g(z,v) ∨¬R(a,z, g(z,v))变元:p(a,b,x,f(x),y,g(x,y)) ∧(Q(a,b,z,f(z),v, g(z,v) ∨¬R(a,z, g(z,v))化成子句集:{p(a,b,x,f(x),y,g(x,y)) , Q(a,b,z,f(z),v, g(z,v) ∨¬R(a,z, g(z,v)) } 3. 试判断下列子句集中哪些是不可满足的。

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含答案)

高考数学(理)二轮专题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含答案)

推理与证明、复数、算法1.推理方法(1)合情推理合情推理是依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 (包含定义、公义、定理等 ),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概括和类比是合情推理常有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拥有猜想和发现结论、探究和供给思路的作用,有益于创新意识的培育.S△PA′B′ PA′·PB′[问题 1]图1有面积关系:S△PAB=PA·PB,则图2有体积关系:________.V P-A′B′C′ PA′·PB′·PC′答案V P-ABC =PA·PB·PC(2)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指假如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别状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包含:①大前提;②小前提;③结论.2.证明方法(1)直接证明①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义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建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②剖析法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渐追求使它建立的充足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纳为判断一个显然建立的条件 (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义等 ),这种证明方法叫剖析法.剖析法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2)间接证明——反证法一般地,假定原命题不建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所以说明假定错误,进而证明原命题建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3)数学概括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相关的命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 (概括奠定 )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0 0∈N*)时命题建立;(n② (概括递推 )假定 n= k (k≥n0,k∈N* )时命题建立,证明当n= k+ 1 时命题也建立.只需达成这两个步骤,就能够判定数题对从n0开始的全部正整数n 都建立.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概括法.[问题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起码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大于60°3.复数的观点关于复数 a+ bi(a,b∈R),a 叫做实部, b 叫做虚部;当且仅当b=0时,复数 a+ bi(a,b∈R )是实数 a;当 b≠0时,复数 a+ bi 叫做虚数;当a= 0 且 b≠0时,复数a+bi 叫做纯虚数.[问题 3]若复数 z= lg(m2- m- 2)+ i ·lg(m2+3m+3)为实数,则实数m 的值为 ________.答案- 24.复数的运算法例与实数运算法例同样,主假如除法法例的运用,此外复数中的几个常用结论应记熟:(1)(121+ i= i ;1- i=- i ; (3)i4n= 1; i4 n+14n+2=- 1; i4n+ 34n4n+ 1i)±=±2i; (2)1+ i = i ; i=- i ; i+ i1- i+ i 4 n +2 4 n+3 1 30232+ i= 0; (4)设ω=-±2i ,则ω=1;ω=ω;ω= 1; 1+ω+ω=0.2[问题 4]已知复数 z=1-3i, z 是 z 的共轭复数,则 | z |= ________.3+ i答案15.算法(1)控制循环构造的是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循环结束的条件.在解答这种题目时第一要弄清楚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其次要看清楚循环结束的条件,这个条件由输出要求所决定,看清楚是知足条件时结束仍是不知足条件时结束.(2)条件构造的程序框图中对判断条件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此中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在解题时对判断条件要认真鉴别,看清楚条件和函数的对应关系,对条件中的数值不要遗漏也不要重复了端点值.[问题 5]履行以下图的程序框图,假如输出a=341,那么判断框中能够是()A . k<4?B . k>5?C. k<6? D . k<7?答案C分析依据程序框图,第一次循环,a=0+ 1= 1, k= 1+ 1=2;第二次循环,a=4×1+ 1=5, k= 2+ 1= 3;第三次循环,a=4×5+ 1=21, k= 3+1= 4;第四次循环,a=4×21+ 1= 85, k= 4+ 1= 5;第五次循环,a=4×85+ 1= 341, k=5+ 1= 6.要使输出的a= 341,判断框中能够是“k<6?”或“k≤5?”.应选 C.易错点 1 复数的观点不明致误例 1 若 z= sin θ-3+ cos θ-4i 是纯虚数,则tan θ-π的值为 () 554A.-7 B . 711C.-7D.-7 或-7找准失分点此题常有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是混杂复数的相关观点,忽略虚部不为0 的限制条件,错得34sin θ=, cos θ=±,致使错选 D.二是记错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致使计算有误.55正解由 z 为纯虚数,知sin θ-3= 0,且 cos θ-4≠ 0. 5534sin θ3则 sin θ=,进而 cos θ=-.所以 tan θ==-.55cos θ4ππ -3- 1∴ tan θ- =tan θ-tan 4 =4 =- 7. 43π1+ tan θ·tan 41- 4答案A易 点 2 循 次数掌握禁止致例 2行下 的程序框 ,若 p = 0.8, 出的 n =________.找准失分点 简单堕入循 运算的 “黑洞 ”,出 运算次数的误差而致 .正解着框 箭 的走向列 出相关的 出数据,有1 = 1 1 1 3 3 1S : 0+, + 2 , + 32 2 22 = 4 4 2 = 0.875,n: 2,3, 4.“0.875<0.8 ”判断 “否 ”, 出 n = 4.答案4易 点 3 数学 法未用 假 致例 3用数学 法 明等差数列的前n 和公式 S n = na 1+n n -d(n ∈ N + ).2解① 当 n = 1 , S 1= a 1,等式建立.② 假 n = k(k ∈ N + ,k ≥1) ,等式建立,1即 S k =a 1k + 2k(k - 1)d.当 n = k + 1 , S k +1= a 1+ a 2+ a 3+ ⋯+ a k +a k + 1= a 1+ (a 1+ d)+ (a 1+ 2d)+ ⋯ +[a 1+ (k - 1)d] +(a 1+ kd) = (k + 1)a 1+ (d +2d + ⋯ +kd)1= (k + 1)a 1+ 2k(k + 1)d1= (k + 1)a 1+ 2(k + 1)[(k + 1)- 1]d ,即当 n =k + 1 ,等式建立.由 ①② 知,等式 随意的正整数n 都建立.找准失分点本 的 因在于从 n =k 到 n = k +1 的推理中,没实用到 假 .正解① 当 n = 1 , S 1= a 1,等式建立.② 假 n = k(k ∈ N + ,k ≥1) ,等式建立,1即 S k =a 1k + 2k(k - 1)d.当 n = k + 1 , S k +1 = a 1 +a 2+ ⋯ + a k + a k + 11= S k +a k +1= a 1k + 2k(k - 1)d + a 1+ kd= (k + 1)a 1+ 1(k + 1)[(k + 1)- 1]d2 即当 n =k + 1 ,等式建立.由 ①② 知,等式 随意的正整数n 都建立.1. (2014 ·安徽 ) i 是虚数 位, z 表示复数 z 的共 复数.若z+ i ·z 等于 ()z = 1+ i , iA .- 2B .- 2iC . 2D . 2i 答案 Cz 1+ i- i 2+ i分析 ∵ z = 1+ i , ∴ z = 1- i , i = i =i=1- i ,∴ z+ i ·z = 1- i + i(1 - i) = (1- i)(1 + i) = 2. i故 C.2. (2014 ·福建 ) 如 所示的程序框 ,运转相 的程序, 出的 S 的 等于 ( )A .18B . 20C . 21D .40答案 B分析由 意,得S = 0, n = 1;S = 0+ 2+ 1= 3<15,n =2; S = 3+ 22+ 2= 9<15, n = 3;S =9+ 23+ 3= 20, n = 4,因 20≥15,所以 出S.故 B.3.复数 z 知足 (- 1+ i) z = (1+ i) 2,此中 i 为虚数单位, 则在复平面上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 D分析(- 1+ i) z = (1+ i) 2= 2i ,+=- i(i + 1)= 1-i ,则 z = 2i=i - 1-+所以复数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为 (1,- 1),则这个点位于第四象限.4. i 为虚数单位,复数1+ ai为纯虚数,则实数 a 等于 ()2+ iA .-2B .- 131C.2D . 2答案A1+ ai+ a - + a+a -2+ a= 0,且分析 因为 2+ i =+-=5为纯虚数,所以5 2a - 1≠0即 a =- 2. 55.(2014 北·京 )学生的语文、 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 挨次为 “优异 ”“合格 ”“不合格 ”.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此中起码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 “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 ”.假如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 而且不存在语文成绩同样、数学成绩也同样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 .2 人B .3 人C .4人D .5 人 答案 B分析假定知足条件的学生有 4 位及 4 位以上,设此中4 位同学分别为甲、乙、丙、丁,则4位同学中必有两个人语文成绩同样,且这两个人数学成绩不同样(或 4 位同学中必有两个数学成绩同样,且这两个人语文成绩不同样),那么这两个人中一个人的成绩比另一个人好,故满 足条件的学生不可以超出3 人.当有 3 位学生时,用 A , B , C 表示 “优异 ”“合格 ”“不合格 ”,则 知足题意的有 AC , CA ,BB ,所以最多有 3 人.6. (2014 ·山东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设 a , b 为实数,则方程 x 3+ax + b = 0 起码有一个实根 ”时,要做的假定是 ( )A .方程 x 3+ ax + b = 0 没有实根B .方程 x 3+ ax + b = 0 至多有一个实数C .方程 x 3+ ax + b = 0 至多有两个实根D .方程 x 3+ ax + b = 0 恰巧有两个实根答案A分析方程 x 3+ ax + b = 0 起码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 3+ ax +b = 0 没有实根,故应选 A.7.若复数 z 1= 4+ 29i , z 2= 6+ 9i ,此中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z 1- z 2)i 的实部为 ________.答案- 20分析(z 1- z 2)i = (- 2+ 20i)i =- 20- 2i ,故 (z 1-z 2)i 的实部为- 20.8. (2014 ·江苏 )已知复数 z = (5+ 2i)2(i 为虚数单位 ),则 z 的实部为 ________.答案 21分析因为 z = (5+ 2i)2= 25+ 20i + (2i) 2= 25+20i -4= 21+ 20i ,所以 z 的实部为 21.x 2 y 29.椭圆与双曲线有很多优美的对偶性质,如关于椭圆有以下命题:AB 是椭圆 a 2 + b 2= 1(a>b>0)2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可是原点的弦,M 为 AB 的中点,则 k OM ·k AB =- b2.那么关于双曲线则有ax 2 y 2以下命题: AB 是双曲线 a 2 - b 2= 1(a>0, b>0)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且可是原点的弦, M 为AB 的中点,则 k OM ·k AB = ________.2答案 ba 2分析设 A(x 1, y 1),B(x 2, y 2) ,M (x 0, y 0),x 0= x 1+ x 22 ,则有y 1+ y 2y 0=2 .将 A , B 代入双曲线 x 2 y 2=1 中得2 - 2a b x 12 y 12 x 22 y 22a 2-b 2= 1, a 2 -b 2 =1,两式相减得x 12- x 22 y 12- y 222 =2 ,abx 1- x 2x 1+ x 2即a2y 1- y 2 y 1+ y 2 即x 1- x 2x 1+ x 2=y 1- y 2y 1+ y 2 ,b 222=b 2,即 k OM ·k AB = b2.aa10. (2014 ·北湖 )设 a 是一个各位数字都不是 0 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将构成a 的 3 个数字按从小到大排成的三位数记为I(a),按从大到小排成的三位数记为 D (a)(比如 a = 815,则 I(a)= 158,D( a) =851).阅读以下图的程序框图,运转相应的程序,随意输入一个a ,输出的结果 b= ________.答案495分析取 a1= 815? b1=851- 158= 693≠815? a2= 693;由 a2= 693? b2= 963- 369= 594≠693? a3=594;由 a3= 594? b3= 954- 459= 495≠594? a4=495;由 a4= 495? b4= 954- 459= 495= a4? b= 495.。

精编高二数学 推理基础题练习 含答案

精编高二数学 推理基础题练习 含答案

推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1.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四位同学被问到谁去过长城时,小赵说:我没去过;小钱说:小李去过;小孙说;小钱去过;小李说:我没去过.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由此可判断一定去过长城的是A. 小赵B. 小李C. 小孙D. 小钱·D·解:如果小赵去过长城,则小赵说谎,小钱说谎,不满足题意;如果小钱去过长城,则小赵说真话,小钱说谎,小孙,小李说真话,满足题意;故选:D.利用3人说真话,1人说假话,验证即可.本题考查合情推理,是基础题.2.我们知道:在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在空间中,点4,到直线的距离为A. 3B. 5C.D.·B·解:类比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知在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点4,到直线的距离.故选B.类比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知在空间中,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是: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3.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教师、一人是记者、一人是医生已知:丙的年龄比医生大;甲的年龄和记者不同;记者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是教师,乙是医生,丙是记者B. 甲是医生,乙是记者,丙是教师C. 甲是医生,乙是教师,丙是记者D. 甲是记者,乙是医生,丙是教师·C·解:由甲的年龄和记者不同,记者的年龄比乙小,得到丙是记者,从而排除B和D;由丙的年龄比医生大,得到乙不是医生,从而乙是教师,甲是医生.故选:C.由甲的年龄和记者不同,记者的年龄比乙小,得到丙是记者,由丙的年龄比医生大,得到乙不是医生,从而乙是教师,甲是医生.本题考查简单的合情推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基础题.4.某单位安排甲、乙、丙三人在某月1日至12日值班,每人4天.甲说:我在1日和3日都有值班;乙说:我在8日和9日都有值班;丙说:我们三人各自值班的日期之和相等据此可判断丙必定值班的日期是A. 2日和5日B. 5日和6日C. 6日和11日D. 2日和11日·C·解:由题意,1至12的和为78,因为三人各自值班的日期之和相等,所以三人各自值班的日期之和为26,根据甲说:我在1日和3日都有值班;乙说:我在8日和9日都有值班,可得甲在1、3、10、12日值班,乙在8、9、2、7或8、9、4、5,据此可判断丙必定值班的日期是6日和11日,故选:C.确定三人各自值班的日期之和为26,根据甲说:我在1日和3日都有值班;乙说:我在8日和9日都有值班,可得甲在1、3、10、12日值班,乙在8、9、2、7或8、9、4、5,即可确定丙必定值班的日期.本题考查分析法,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5.二维空间中,圆的一维测度周长,二维测度面积,三维空间中,球的二维测度表面积,三维测度体积,应用合情推理,若四维空间中,“超球”的三维测度,则其四维测度A. B. C. D.·A·解:对于二维空间中,圆的一维测度周长,二维测度面积,,三维空间中,球的二维测度表面积,三维测度体积,,四维空间中,“超球”的三维测度,,“超球”的四维测度,故选:A.利用圆,与球的周长,面积,体积的导数关系,转化求解即可.本题考查简单的合情推理的应用,导数的应用,是基础题.6.已知,,,,,,则A. 28B. 76C. 123D. 199·C·解:由题意可得,,,,则,,,,,故选:123.根据各个值归纳出: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根据数据依次求出的值.本题考查归纳推理,难点是根据已知的式子找出数之间的内在规律,考查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是基础题.7.已知整数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则第70个数对是A.B.C.D.·C·解:由已知可知:其点列的排列规律是的和从2开始,依次是3,增大,其中m也是依次增大.而只有一个;有两个,;有3个,,;有10个,,,;有11个,,,;其上面共有个;的有,,,,,,故第70个数对是.故选:C由已知可知:其点列的排列规律是的和从2开始,依次是3,增大,其中m也是依次增大据此即可得出.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8.甲、乙、丙三人参加某公司的面试,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被该公司录用,得到面试结果以后,甲说:丙被录用了;乙说:甲被录用了;丙说:我没被录用若这三人中仅有一人说法错误,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丙被录用了B. 乙被录用了C. 甲被录用了D. 无法确定谁被录用了·C·解: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即丙被录用,则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假话,不成立;假设甲说的是假话,即丙没有被录用,则丙说的是真话,若乙说的是真话,即甲被录用,成立,故甲被录用;若乙被录用,则甲和乙的说法都错误,不成立.故选:C.利用反证法,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9.某珠宝店丢了一件珍贵珠宝,以下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只有一人偷了珠宝甲:我没有偷;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丁:我没有偷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偷珠宝的人是A. 甲B. 乙C. 丙D. 丁·A·解:假如甲:我没有偷是真的,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是假的,丁:我没有偷就是真的,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矛盾,假如甲:我没有偷是假的,那么丁:我没有偷就是真的,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是假的,成立,故选:A.此题可以采用假设法进行讨论推理,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10.为考察A、B两种药物预防某疾病的效果,进行动物试验,分别得到如下等高条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在下列各项中,说法最佳的一项是A. 药物B的预防效果优于药物A的预防效果B. 药物A的预防效果优于药物B的预防效果C. 药物A、B对该疾病均有显著的预防效果D. 药物A、B对该疾病均没有预防效果·B·解:由A、B两种药物预防某疾病的效果,进行动物试验,分别得到的等高条形图,知:药物A的预防效果优于药物B的预防效果.故选:B.观察等高条形图,能够求出结果.本题考查等高条形图的应用,考查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基础题.11.把1,3,6,10,15,这些数叫作“三角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则第15个三角形数是A. 120B. 105C. 153D. 91·A·解:原来三角形数是从l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第一个三角形数是1,第二个三角形数是,第三个三角形数是,第四个三角形数是那么,第n个三角形数就是:,,第15个三角形数是120.故选A.l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10是第四个三角形数,15是第五个三角形数,从而原来三角形数是从l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故可得结论.本题考查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总结规律.12.再一次调查中,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的阅读量有如下关系:同学甲、丙的阅读量之和与乙、丁的阅读量之和相同,甲、乙的阅读量之和大于丙、丁的阅读量之和丁的阅读量大于乙、丙的阅读量之和那么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A. 甲、丁、乙、丙B. 丁、甲、乙、丙C. 丁、乙、丙、甲D. 乙、甲、丁、丙·A·解:设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的阅读量分别为a,b,c,d,根据题意得:,,解得.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甲、丁、乙、丙.故选:A.设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的阅读量分别为a,b,c,d,根据题意得:,由此能求出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本题考查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求法,考查合情推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3.学校艺术节对A,B,C,D四件参赛作品只评一件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件参赛作品预测如下:甲说:“是C或D作品获得一等奖”;乙说:“B作品获得一等奖”;丙说:“A,D两件作品未获得一等奖”;丁说:“是C 作品获得一等奖”.评奖揭晓后,发现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______.·B·解:若A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错误,故不满足题意,若B为一等奖,则乙,丙说法正确,甲,丁的说法错误,故满足题意,若C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正确,故不满足题意,若D为一等奖,则只有甲的说法正确,故不合题意,故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B故答案为:B根据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B,C,D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故假设A,B,C,D分别为一等奖,判断甲、乙、丙、丁的说法的正确性,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合情推理的问题,属于基础题.14.观察下列式子:,,,,根据以上式子可以猜想:______.··解:观察下列式子:,,,,可知不等式的左边各式分子是1,分母是自然数的平方和,右边分母与最后一项的分母相同,分子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可得:.故答案为:.确定不等式的左边各式分子是1,分母是自然数的平方和,右边分母与最后一项的分母相同,分子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可求得结论.本题考查归纳推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5.对于三次函数,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有同学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请你将这一发现为条件,函数,则它的对称中心为______;计算______.·;2012·解:,,,由得,;它的对称中心为;设为曲线上任意一点,曲线的对称中心为;点P关于的对称点也在曲线上,...故答案为:;2012.由于,,,由可求得,;设为曲线上任意一点,由于函数的对称中心为,故点P关于的对称点也在曲线上,于是有从而可求值.本题考查实际问题中导数的意义,难点在于对“对称中心”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的分析与应用,属于难题.16.设,计算的,,,,,观察上述结果,按照上面规律,可以推测______ .··解:由已知中:,,,,,归纳可得:,,故,故答案为:把已知的式子进行转化,然后寻找相应的规律.本题考查归纳推理,把已知的式子变形找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完整版)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完整版)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 x)(P(x, f(x))∨¬Q(x, f(x))∨R(x, f(x)))
此公式已为 Skolem 标准型。 最后消去全称量词得子句集: S={P(x, f(x))∨¬Q(x, f(x))∨R(x, f(x))}
(4) 对谓词( x) ( y) ( z)(P(x, y)→Q(x, y)∨R(x, z)),先消去连接词“→”得:
解:(1) 不可满足,其归结过程为:
¬P∨Q
¬Q
¬P
P
NIL (2) 不可满足,其归结过程为:
P∨Q
¬P∨Q
Q
P∨¬Q
¬P∨¬Q
¬Q
NIL
(3) 不是不可满足的,原因是不能由它导出空子句。 (4) 不可满足,其归结过程略 (5) 不是不可满足的,原因是不能由它导出空子句。 (6) 不可满足,其归结过程略
P(x)∨Q(x, b)
{a/x} Q(a,b)
Q(a, f(a))
{b/f(a)} NIL
3.19 设已知: (1) 能阅读的人是识字的; (2) 海豚不识字; (3) 有些海豚是很聪明的。
请用归结演绎推理证明:有些很聪明的人并不识字。 解:第一步,先定义谓词, 设 R(x)表示 x 是能阅读的; K(y)表示 y 是识字的; W(z) 表示 z 是很聪明的;
¬ P(x)∨¬ Q(x)
{a/x}
¬ P(a)
P(x)
{a/x} NIL
所以,G 是 F 的逻辑结论 同理可求得(3)、(4)和(5),其求解过程略。
3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
3.15 设已知: (1) 如果 x 是 y 的父亲,y 是 z 的父亲,则 x 是 z 的祖父; (2) 每个人都有一个父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基本的推理技术4.1答:(1)推理:按照某种策略从已有事实和知识推出结论的过程。

(2)正向推理正向推理(事实驱动推理)是由已知事实出发向结论方向的推理。

基本思想是: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在知识库中搜索能与之匹配的规则即当前可用的规则,构成可适用的规则集RS,然后按某种冲突解决策略从RS中选择一条知识进行推理,并将推出的结论作为中间结果加入到数据库DB中作为下一步推理的事实,在此之后,再在知识库中选择可适用的知识进行推理,如此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得出最终结论或者知识库中没有可适用的知识为止。

正向推理简单、易实现,但目的性不强,效率低。

需要用启发性知识解除冲突并控制中间结果的选取,其中包括必要的回溯。

由于不能反推,系统的解释功能受到影响。

(3)反向推理反向推理是以某个假设目标作为出发点的一种推理,又称为目标驱动推理或逆向推理。

反向推理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提出一个假设目标,然后由此出发,进一步寻找支持该假设的证据,若所需的证据都能找到,则该假设成立,推理成功;若无法找到支持该假设的所有证据,则说明此假设不成立,需要另作新的假设。

与正向推理相比,反向推理的主要优点是不必使用与目标无关的知识,目的性强,同时它还有利于向用户提供解释。

反向推理的缺点是在选择初始目标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若假设不正确,就有可能要多次提出假设,影响了系统的效率。

反向推理比较适合结论单一或直接提出结论要求证实的系统。

(4)推理方式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默认推理⏹确定性推理、不精确推理⏹单调推理、非单调推理⏹启发式推理、非启发式推理4.2答:(1) 在推理过程中,系统要不断地用数据库中的事实与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匹配,当有一个以上规则的条件部分和当前数据库相匹配时,就需要有一种策略来决定首先使用哪一条规则,这就是冲突解决策略。

冲突解决策略实际上就是确定规则的启用顺序。

(2) 冲突解决策略:专一性排序、规则排序、数据排序、就近排序、上下文限制、按匹配度排序、按条件个数排序4.3答:归结反演就是利用归结和反演实现定理的证明。

具体过程如下:(1) 将定理证明的前提谓词公式转化为子句集F。

(2) 将求证的目标表示成合适的谓词公式G(目标公式)。

(3) 将目标公式的否定式 G转化成子句的形式,并加入到子句集F中,得到子句集S。

(4) 应用归结原理对子句集S中的子句进行归结,并把每次归结得到的归结式都并入S 中。

如此反复进行,若归结得到一个空子句NIL,则停止归结,证明了G为真。

4.4答:略4.5答:(1)(x) (y) [P(x,y)→Q(x,y)]=(x) (y) [~P(x,y)∨Q(x,y)]={~P(x,y)∨Q(x,y)}子句集为~P(x,y)∨Q(x,y)(2)(x)(∃y)[P(x,y)∨Q(x,y)→R(x,y)]=(x) )(∃y) [~P(x,y)∧~Q(x,y)∨R(x,y)]={~P(x)∨P(x)}=(x)[~P(x,f(x))∧~Q(x, f(x))∨R(x, f(x))]= ~P(x,f(x))∧~Q(x, f(x))∨R(x, f(x))=[~P(x,f(x))∨R(x, f(x))]∧[~Q(x, f(x))∨R(x, f(x))]= [~P(x,f(x))∨R(x, f(x))]∧[~Q(y, f(y))∨R(y, f(y))]子句集为~P(x,f(x))∨R(x, f(x))和~Q(y, f(y))∨R(y, f(y))(3)(x){(y)P(x,y)→~ (y)[Q(x,y) →R(x,y)]}=(x) ){(∃y) ~P(x,y)∨~ (y)[Q(x,y)→R(x,y)]}= (x) [(∃y) ~P(x,y)∨(∃y)[~Q(x,y)∨R(x,y)]= (x) [~P(x,f(x))∨[~Q(x, f(x))∨R(x,f(x))]= ~P(x,f(x))∨~Q(x, f(x))∨R(x, f(x))子句集为~P(x,f(x))∨~Q(x, f(x))∨R(x, f(x))4.6答:(1)(2){A/x, A/y, A/z, A/w, A/u}(3)4.7答:(1)(∃x){[P(x)→P(A)]∧[P(x)→P(B)]}目标取反化子句集:~(∃x){[P(x)→P(A)]∧[P(x)→P(B)]}~(∃x){[~P(x)∨P(A)]∧[~P(x)∨P(B)]}(x){[P(x)∧~P(A)]∨[P(x)∧~P(B)]}(x){[P(x)∧~P(A)]∨P(x)}∧{[P(x)∧~P(A)]∨~P(B)}}(x){P(x)∧[~P(A)∨P(x)]∧[P(x)∨~P(B)]∧[~P(A)∨~P(B)]} P(x)∧[~P(A)∨P(x)]∧[P(x)∨~P(B)]∧[~P(A)∨~P(B)]得子句集:1, P(x1)2, ~P(A)∨P{x2}3, P(x3)∨~P(B)4, ~P(A)∨~P(B)(2)(x){P(x)∧[Q(A)∨Q(B)]}→(x)[P(x)∧Q(x)]目标取反化子句集:~{(x){P(x)∧[Q(A)∨Q(B)]}→(x)[P(x)∧Q(x)]}~{~{(x)P(x)∧[Q(A)∨Q(B)]}∨(x)[P(x)∧Q(x)]}{(x)P(x)∧[Q(A)∨Q(B)]}∧(x)[~P(x)∨~Q(x)]}{(x)P(x)∧[Q(A)∨Q(B)]}∧(y)[~P(y)∨~Q(y)]}(x)(y){P(x)∧[Q(A)∨Q(B)]∧[~P(y)∨~Q(y)]}P(x)∧[Q(A)∨Q(B)]∧[~P(y)∨~Q(y)]得子句集:1,P(x)2,Q(A)∨Q(B)3,~P(y)∨~Q(y)4.8答:4.9答:答:我们用Skier(x)表示x是滑雪运动员,Alpinist(x)表示x是登山运动员,Alpine(x)表示x 是Alpine俱乐部的成员。

问题用谓词公式表示如下:已知:(1) Alpine(Tony)(2) Alpine(Mike)(3) Alpine(John)(4) (x){Alpine(x)→[Skier(x)∨Alpinist(x)]}(5) (x){Alpinist(x)→~Like(x, Rain)}(6) (x){~Like(x, Snow)→~ Skier(x)}(7) (x){Like(Tony, x)→~Like(Mike, x)}(8) (x){~Like(Tony, x)→Like(Mike, x)}(9) Like(Tony, Snow)(10) Like(Tony, Rain)目标:( x){Alpine(x)∧Alpinist(x)∧~Skier(x)}化子句集:(1) Alpine(Tony)(2) Alpine(Mike)(3) Alpine(John)(4)(x){Alpine(x)→[Skier(x)∨Alpinist(x)]} = (x){~Alpine(x)∨[Skier(x)∨Alpinist(x)]} =>~Alpine(x)∨Skier(x)∨Alpinist(x)(5) (x){Alpinist(x)→~Like(x, Rain)} = (x){~Alpinist(x)∨~Like(x, Rain)} =>~Alpinist(x)∨~Like(x, Rain)(6) (x){~Like(x, Snow)→~ Skier(x)} = (x){Like(x, Snow)∨~ Skier(x)} => Like(x, Snow)∨~ Skier(x)(7)(x){Like(Tony, x)→~Like(Mike, x)} = (x){~Like(Tony, x)∨~Like(Mike, x)} =>~Like(Tony, x)∨~Like(Mike, x)(8) (x){~Like(Tony, x)→Like(Mike, x)} = (x){Like(Tony, x)∨Like(Mike, x)} => Like(Tony, x)∨Like(Mike, x)(9) Like(Tony, Snow) (10) Like(Tony, Rain)目标取反:~( x){Alpine(x)∧Alpinist(x)∧~Skier(x)}= (x){~Alpine(x)∨~Alpinist(x)∨Skier(x)}=>~Alpine(x)∨~Alpinist(x)∨Skier(x)经变量换名后,得到子句集:{Alpine(Tony), Alpine(Mike), Alpine(John), ~Alpine(x1)∨Skier(x1)∨Alpinist(x1), ~Alpinist(x2)∨~Like(x2, Rain), Like(x3, Snow)∨~ Skier(x3), ~Like(Tony, x4)∨~Like(Mike, x4), Like(Tony, x5)∨Like(Mike, x5), Like(Tony, Snow), Like(Tony, Rain), ~Alpine(x)∨~Alpinist(x)∨Skier(x)} 归结树如下:4.10答:基于规则的演绎推理可分为正向演绎推理、反向演绎推理和正反向混合演绎推理。

在正向演绎推理中,作为F规则用的蕴含式对事实的总数据库进行操作运算,直至得到该目标公式的一个终止条件为止。

事实目标公式在反向演绎推理中,作为B规则用的蕴含式对目标的总数据库进行操作运算,直至得到包含这些事实的终止条件为止。

目标公式事实勤劳的蜜蜂有糖吃4.11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