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中国国学热现象
对国学热的冷思考
浙大文化三剑客激荡——国学热的冷思考读经班、孔子学院、汉服成人礼……近年,国学一词在各处开了花。
犹如枯木再逢春,其背后的政治、文化上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上周六的大讲堂,身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汉式宽衫的3位70后新锐学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了国学热潮中的一些冷思考。
五四时候,孔家店被打倒了,这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处于尴尬又困难的境地,甚至一度出现了断层的危险。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今天,曾经被扔掉的文化重新被人们提起来了,又开始复活了。
但是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有它的原因,国学热的出现也是如此。
◇于钟华:这是种文化寻根国学热兴起的背后,由经济复苏在支撑。
2004年中国国学热启动的时候,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中国GDP首次跃入世界前六强。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建国初期的时候,都在忙于巩固统治和政体的建设,一旦这个过程完成,都会进入经济和文化的建设。
我国在2004年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对传统的国学重新回顾、吸取。
另外,中国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归根意识。
比如,于右任先生在台湾去世前,痛心地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海外的很多华人,晚年的时候也都希望能够回到祖国,这就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心态。
所以21世纪产生的国学热里,既有经济复苏加上国家政权方面的引导,更有发自老百姓内心的对母体文化的认同与渴望。
◇何善蒙:国学符合现实需求除了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推动外,我想补充几点。
第一,传统文化本身是有生命力的。
今天国学能够复苏,正是因为它有生命力。
它的生命力存在于广大人民的生命当中,我们的观念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印记。
比如中国人讲做人要孝顺,这些观念都是儒家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内核,它们一直延续在每一代人的血脉中。
当国学被再度提起来时,我们会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
第二,文化的自信带来了国学热。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一直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我们总是被西方打败。
_国学热_之_冷_思考_杨荣祥
学术教研2013-2.“国学热”中的思考与实践“国学热国学热””之“冷”思考杨荣祥薛忠英发轫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国学热”,至今方兴未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骄人成就使国人重拾文化自信;二是面对全球化大趋势,民族文化不得不自觉地反观自身特色,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三是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确有返本开新的根芽,具备了通向现代社会的可能性。
当此之时,国学复兴入情入理,势在必行。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学快速升温的同时,出现许多鱼龙混杂蜂拥而起的现象,只有进行理性的思考,才有希望使国学复兴一路走好。
本文将以一己之零散思考就教于大家。
一、国学不止是儒家经典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始于20世纪初。
一般认为,国学相对于新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指中学。
这在学术界存在着若干不同的观点。
章太炎先生称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术,吴宓先生称之为中国学术的总体,张岱年先生界定为中国学术的简称,曹伯韩先生认为国学的范围是指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
还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说法:钱穆先生曾经条析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统、事统和学统,亦即为人、做事、治学的三大传统。
概括而言,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先就狭义国学来说,传统思想文化决不仅为儒学文化。
在长期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思想文化融入了各门各派的优长。
从大的方面说,魏晋时期士人从流行的黄老之学中汲取营养,援道入儒,以弥补儒学之不足形成玄学;宋明的儒释道合流形成的理学心学,都是中华思想学术的灿烂明珠。
从中华元典时代各家学说来看,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道家的天人和谐主张、墨家的兼爱义利学说、法家的以法治国精神、兵家的军事攻略智慧、阴阳家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理论,都是中华传统思想武库中的瑰宝,共同成为中华思想文化血脉的源头。
关于中小学“国学热”的冷思考
国学热的社会文化意义
弘扬中华文化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国学热可以促进中华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
和自豪感。
促进文化交流
国学热的兴起可以促进国内外的 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 识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
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推动教育改革
国学热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传统 文化教育的关注和探讨,推动了 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教育质
平衡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
注重国学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01
在国学教育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
会的发展需求。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02
在国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道德
品质、审美能力等,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现代教育体系协调发展
03
保持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避免过度强调国学
02
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
国学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定义
国学教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环境 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
目标
通过国学教育,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 尊重和热爱,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为成为具有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的 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中小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国学教 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03
国学热的利弊分析
国学热的积极因素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国学热”的冷思考
“国学热”的冷思考作者:王晓红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19年第6期王晓红【摘要】国学要想在中小学课堂上真正扎根,必须满足:第一,国学与高考相协调;第二,国学教育要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关键词】国学;基础教育;国学“虚热”;思考国学一词,在学术界上并不陌生,但国学的定义,却还未达到共识。
在很早之前,蔡尚思先生这样定义过:“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
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
” [1 ]但这只是从词义的解释层面上定义。
钱穆先生认为,“学术本无国界。
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
特为一个时代的名词。
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
” [2 ]其观点直接表明了国学的定义难以达成共识。
不过,国学作为传承文化的经典之学却已得到普遍认同,其传承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国学与基础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决定自2010年起在全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活动,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2018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提出,“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国学走进中小学课堂势成必然,中小学课堂的国学“热”也成为必然趋势。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张志伟: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标签:国学现代化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返本开新● 张志伟(进入专栏)〖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学的振兴成了各界人士热烈讨论的热点问题。
不过人们热衷于是否应该振兴国学的争论,往往忽略了究竟应该如何振兴国学的问题。
本文通过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处境分析振兴国学所遭遇的难题,说明振兴国学不仅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的竞争环境,尤其面临着大众文化的挑战。
如果要振兴国学,人文知识分子必须直面现代社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且获得国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谋求“返本开新”,提升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使古老的国故之学获得“新生”,为使中国的现代化走出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关键词〗国学、现代化、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返本开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成效斐然,尤其是在全球化蔓延全世界的背景下,振兴国学,返本开新,求索中国的文化之根,使中国的现代化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下国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近年来,国学的振兴成了各界人士争相谈论的热点问题。
然而,很多人热衷于是否应该振兴国学的争论,却缺乏关于振兴国学所面临的难题以及究竟应该如何振兴国学的冷清思考。
在某种意义上说,振兴国学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应该振兴国学,而在于“能否”和“如何”振兴国学。
1、国学何以需要振兴?国学乃国故之学,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的精华。
然而,由于中国的现代化不是源自自我转型而是外力逼迫的结果,因而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造成了文化传承上的“断裂”。
我们说中国的现代化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并不是说传统是一方面,现代化是另一方面,两者泾渭分明。
实际上,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发生中国文化与源自西方的现代化之间的融合,只不过与现代化“兼容”或“融合”的更多的是世俗文化,而不是作为传统文化之精华的思想传统,虽然思想传统间接地潜移默化地隐含于世俗文化之中。
或问:既然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国学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这些“老古董”已经尘封于历史的档案之中,似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我们还有必要振兴国学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进步”的观念。
关于中小学“国学热”的冷思考
注重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应该多元化,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在中小学 “国学热”中,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文学、历史、 哲学等,形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在国学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参与 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如文化交流、民俗体验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材选用
教材内容多以经典诵读为主,缺 乏对国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介绍 。
教师资源与学生接受度
教师资源
具备国学教育背景的教师资源有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接受度
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觉得 枯燥乏味。
教学效果评估
评估标准
教学效果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 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创新的教学模式
模式一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互 联网和多媒体资源,开展线上教学、 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课 堂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 习效果。
模式二
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将国学教育 与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进行有机 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
05
结论:理性看待中小学“国学 热”
关于中小学“国学热”的冷 思考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国学热的兴起 • 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 • 对国学热的冷思考 •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结论:理性看待中小学“国学
热”
01
国学热的兴起
背景与原因
01
02
03
社会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 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逐渐 增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 和重视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政策
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视,将国学教育纳入 中小学课程,推动国学热 的兴起。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作者:刘常虹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03期“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不仅是社会各个层面对国学重视的充分显现,更是时代需要,民心所向。
不容置疑学校成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其在国学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
“国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什么;国学教育为何而教,目的是什么;谁来教,怎样教;如何评价;如何与现行教育体制接轨。
这些“国学热”背后的问题都应该让教育工作者冷静思考。
近日,看到几则消息:一是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等多部门联合推出国内首套“领导干部国学教材”,各级官员9月起将轮训国学(《法制晚报》2015年6月15日)。
二是首套广东省中小学国学实验教材即将出版(《南方日报》2015年4月14日)。
三是明年高校将增“国学”本科专业(《北京晚报》2015年6月16日),而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十所国内名校自主招生简章中,“国学”成为一大热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要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表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均已研发完成,同时还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的研究”。
以上种种,均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指日可待。
“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由民间转向官方,由体制外私立教育转向体制内公办教育。
这不仅说明社会各个层面对国学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更体现了时代需要,民心所向。
很多专家学者对国学进校园也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和很高的期望。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认为,教育部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可谓高瞻远瞩,令人期待。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见学校成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与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
国学热
谢轶群:国学热的冷思考这些年来据说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广泛重视,最新的事例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走红。
于丹受到热烈追捧,是因为她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这样的题目按理不在公众的兴奋点上,但于丹却大受欢迎。
连北京市清河监狱也邀请她为全体服刑人员讲《论语》,服刑人员里也有不少人买了她的《〈论语〉心得》,管教民警称:“大墙里的‘于丹热’并不亚于墙外。
”可是,这番风光,真的是“国学”掀起的热浪吗?《论语》和《庄子》原著畅销了吗?研习古文和中国思想史成为时髦了吗?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生源大增了吗?很显然,于丹的红遍全国,并不因为她讲解了《论语》、《庄子》这些属于“国学”范围的学问,而是因为“美女教授”的媒体噱头、电视的巨大传播力和她本人出色的口才以及优雅的讲台风度——现代媒体的操作加之于丹的个人魅力是成就这阵热潮的原因所在,而不是古奥艰涩的“国学”对人们产生了吸引力。
所谓“国学热”里,于丹是新锐人物而不是代表性人物,代表着“国学”水平的,被认为是九旬高龄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
而今年初,季先生却在病中表示要辞谢“国学大师”的桂冠,一时以“谦逊之风”被广为报道。
只有少数明眼人指出,季羡林先生到底是不是“国学大师”,的确可堪商榷。
所谓“国学”到底是什么,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相对于“西学”的中国独有的学问,比如四书五经;一是指对中国这个国家的古往今来的研究,即中国历史。
融汇二者,国学可定义为关于中国传统的学问。
而这位总是被冠以“国学大师”的老学者,其实一辈子在研究古印度语言文字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研究外国语言文字的成了“国学大师”,这种错位只能说是个笑话,难怪季先生在病中也要辞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所谓“国学热”质量实在不高,概念不清,误解频频。
同为思想文化热潮,可以看看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学热”:“美学热”之时,在学生宿舍、饭店餐桌和市民客厅,处处可听到关于“美的本质”的业余高论,连女工都去买美学书,李泽厚一本《美的历程》连续加印八次!相比之下,国学在社会上何曾享有过这样的荣耀?这些年来,经济大热、体育大热、娱乐大热,而所谓“国学热”,虽经大力鼓吹,其所达到的广度深度不过是微波弱澜而已。
关于“国学热”的冷思考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界出现了又一波“国学热”。
应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所谓“国学”的起始含义是指西周时期政府设于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
西周时期的贵族学校分“小学”和“大学”,“小学”讲授的内容是“书、数”,“大学”讲授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两者合称“六艺”。
此类学校在汉代时称为“太学”,明清时称“国子监”。
历经两千多年,到19、20世纪之交,由于欧风美雨狂袭而至、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在西强中弱的大形势下,谈论西学、介绍西学一时成为风潮。
在这一大背景下,相比较而言,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学”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总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
因此,国学是与“西学”相对应而产生的一个概念。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学在中国几起几落,大致来说有过四次“国学热”:一、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不同的声音,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中,有的学者发出不同声音,从而出现了第一次“国学热”。
主张大力推行“国学”一方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张君劢、章士钊等,主张大力引进“西学”一方的代表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
当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创办了国学研究机构和相关杂志。
二、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对孔子的重新评价,出现了第二次“国学热”。
许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国研究孔子和推行儒学的中心的形成。
三、第三次国学热于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经济大潮中出现。
以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学研究》创刊、《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作大型报道《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和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研讨会以及人大成立孔子研究院等为标志,“国学”在高校立足。
目前出现的“国学热”已是第四波。
这次“国学热”是官方、民间、媒体、社会、学界共同推动的。
在民间,主要表现在国学类图书的热销、相关讲座盛行及儿童颂诗背经成风,沉寂已久的国学大师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使读者耳熟能详等方面;伴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的热播,诸多学者也参与到开讲座、做报告等活动中来宣传“国学”。
关于中小学“国学热”的冷思考
国学教育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尊重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一些国学教育方式过于刻板,缺乏 灵活性。
培养批判性思维
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一些国学教育过于强 调传统价值观和权威性。
国学教育是否能够真正传承中华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国学教育,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师资力量不足
国学教育需要具备相应素质和教 学能力的教师,但目前部分学校 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03
对中小学“国学热”的冷思考
国学热是否过度
过度商业化
国学热潮下,一些机构以盈利为目的 ,过度商业化运作,忽视了教育的本 质。
忽视其他学科
过度强调国学教育可能导致对其他学 科的忽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如何培养和引进合格的国学 教师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望未来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完善教学内容与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应进一步精选适合中 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形成系统的教学 体系,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认知水 平的学生需求。
加强师资培训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 增强国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避免文化保守主义
国学教育应避免走向文化保守主义,要与时俱进,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
04
如何理性看待中小学“国学热 ”
正确认识国学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国学,有助 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道德素养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学习国学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良好品行。
对当前“国学热”现象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国学热”现象的几点思考国学这一概念是在近代西方思想和技术逐步传播的同时而产生的,经过百年的发展,特别是进20年的进步,国学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如何承继和发展国学已经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文化和思想话题。
应该看到国学的深厚底蕴,要为国人钟爱国学而欢欣鼓舞,要为国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身的努力,在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培育出新时期适于中国、服务于世界的新国学。
当前我们应该具有冷静而理性的思维,要从国学的发展上和途径上进行深入思考,要认清国学兴起的背景,明确国学在传播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全面地呵护和发扬将国学的精髓和实质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进行更好地传承的同时,更有力地改造国学,使其更加适合新时期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大局[1]。
1 国学兴起的时代背景1.1 儒学的重新兴起进入到新时期,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在快速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要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特别是海外华侨和留学人员对于中华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形成了“新儒学”的基本认知,这为国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重要基础。
新儒学认为中华文明应该告别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要提倡和谐和共同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给了国学非凡的生命力,使得国学不但在国内得以兴起,同时也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认同。
1.2 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从“五四”运动开始“西风东渐”传统的思想和文化仿佛距离我们渐行渐远,“言必称希腊”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导致社会上出现信仰缺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很多人对于此类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们发现要想改变现状应该延续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优良部分,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重振达到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重新洗涤和重构。
当前全社会已经取得共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合理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才能够持续发展,也才能够以利于民族之林。
1.3 现代性的深入反思现代性的反思始于20世纪末,在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学界开始了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反思,他们看到了人类物质世界的丰富并没有带来更深层次的幸福,反倒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的弊端却给整个人类带来严峻的发展和现实考验[2],传统的现代性已经不能继续指导整个世界的发展,必须探寻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想。
“国学热”中要有冷思考
“国学热”中要有冷思考作者:袁凤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19年第05期近年来,国学大热,表现之一便是“‘读经’从娃娃抓起”。
有消息说,国内有些地方关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传统文化教材已完成编制。
叫好者认为这是给予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质疑者认为传统文化难免被分数绑架,加之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师、全国百佳幼儿园园长王立华发表网文《我们为什么反对幼儿读<弟子规>》,种种因素掺在一起,引发网上对“国学热”现象的激烈争论。
这一轮“国学热”有着多重原因:经济发展、大国崛起催生文化自信的追求;多元化价值冲突下,很多人希冀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立身之本、化解存在焦虑;官方倡导、民间及商业机构大力参与等。
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成人即使对国学并没有多少了解,也热衷于把孩子送去“读经”。
凡事总有一个深入的过程,当有些教育上的自觉者意识到“读经”并非“背背古文、学学规矩”那么简单,在现实中有可能偏了方向、走入误区,对“国学热”的冷思考也就成为必然。
有的国学教育徒有形式,没有内涵,成为装点门面之学。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潜心向学,于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感受、涵养人格魅力均有裨益。
但无论从何入手,均应浇灌文化之“根”,而不是依样学样浇浇“叶子”了事。
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却热衷于穿汉服、行古礼,颇给人赶時髦、凑热闹的感觉。
上海某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几百名学生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三跪九叩行大礼,孝道有无发自内心、融于日常却不得而知。
河南一中学要求学生凌晨5点起来诵读《道德经》,三九寒天跑到操场上跪拜孔圣人像,并美其名曰“读经能上北大、清华”。
如此实用主义心态恐怕与敬崇先贤、传承经典南辕北辙。
国学教育需要形式,怕就怕徒有形式、没有内涵,或者形式异化、歪曲经典。
这样,不但起不到激发和熏陶的作用,反而让人反感。
有的国学教育一味“好古”“复古”,精华、糟粕不分。
传统文化并非全是金玉良言,而是精华、糟粕并存。
“国学热”的冷思考
结合而不是对立中国的企业家今天面对的是什么环境?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
所以,千万不能把国学的很多东西直接用于现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因为两者之间很多本质的东西是有冲突的。
国学的很多理念用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企业文化的背后是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国学在这方面对中国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就要具备这样一些特点:一是竞争意识,既要自己过得好,又要对手过得不好;二是扩张意识,市场份额的扩大是靠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来实现的;三是进攻意识,市场地位不是通过消极防守得来的,而是通过积极进攻换来的;四是忧患意识,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输了就只能认输,而不能强调客观原因,更不能怪规则、怪裁判;五是诚信意识,不能为了企业不损失利益而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也不能为了小便宜而牺牲信誉。
市场经济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工业革命也不是从中国开始的,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当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学习,先去掌握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进而驾驭游戏规则、制订游戏规则,达到创新,甚至超越的境界。
但是,在没有真正掌握市场经济的要领之前,切忌轻易否定市场经济,包括发达国家企业总结了几十年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理论体系。
《大国崛起》中的俄国沙皇作为一国之君,可以放下身段到西方发达国家去当学徒工,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也为后来的俄国实现大国崛起奠定了基础。
所以,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也要静下心来虚心地去学习、去借鉴,这样才有可能后发制人,后来居上。
有国学专家说:“中西方在商业、制度、人文环境方面的不同,使得业界所追捧的西方管理体系在中国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大显神通。
”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任何先进的体系都是有边界条件和前提条件的。
别说百分之百行得通了,如果一个企业从外部借鉴一些管理体系,能有10%行得通,甚至1%行得通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什么总想着去抄袭呢?为什么总想着去山寨呢?要知道,西方企业从来不抗拒东方文化,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东西,不管来自哪里,都会加以学习借鉴,这是现实主义的思想。
“国学热”下的语文教育冷思考
63EDUCATOR课事“国学热”下的语文教育冷思考文 | 赵明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把语文的性质定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关于语文教学如何定位,各种论断层出不穷,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语文教育灿烂的发展前景。
自从胡适倡导白话文运动以来,汉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百花齐放,对人际交流、社会发展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重视学习汉语;代表语言教育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亦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有能力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即谈话、公文都能文从字顺,符合时代的需要。
再者就是通过学习陶冶情操,了解祖国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
白话文运动以前,中国的书面语言、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以古汉语为主。
汉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是自五四运动至“文化大革命”以前以及当代。
在这两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结构宏大、有思想深度、有艺术内涵、语言丰富的文学作品。
汉语言的二元结构被打破,人民群众口头表达的语言和文学作品的语言基本是相通的。
鲁迅、老舍、茅盾、钱钟书、赵树理、林语堂、丁玲、冰心等人的作品,成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宝库里的新星。
他们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运用白话文写作,自由地想象与创新,把人民的喜怒哀乐汪洋恣肆地表述出来。
自此,语言真正具有了人文性,真正成了人民生活交际的工具。
当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姿态、开放包容的心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但在发展的同时,一些不合时宜的“糟粕”也随之生长。
现在的一些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茫然不知所措。
继而,他们想起“国学”才是最具有魅力、最好的语言表述形式,于是开起国学馆、蒙学馆,甚至连“学校”都不叫了。
还有许多人举出成功人士的例子,说某某能背诵《左传》、某某经常在讲解时“引经据典”,因此推断,只有学习“国学”才能底蕴深厚,才能有所创新,才能走上正路。
更有甚者,搞起课题研究,研究背诵古诗文对人成长的好处有多大。
有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则通过各种包装让21世纪的孩子花费大量力气摇头晃脑地背起古诗文来,把孩子培养成满口之乎者也的“文人”。
“国学热”下的冷思考
“国学热”下的冷思考作者:张珺妍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国学”的概念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复杂的演变过程,今天大众所理解的国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为根基,涵盖中华民族各个时期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复合体。
近年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传播国学成为一股热潮,但其中也存在着错把儒学当国学、注重表象而忽略内涵,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为更好推动国学发展,应对国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并且各界人士应群策群力,共谋国学发展大业。
关键词:国学;“国学热”;反思;建议近年来,国学回归成潮,从高等学府到民间私塾,从大、中小学生到学前幼儿,国学普及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亦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国学的复兴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希望通过复兴国学找到文化自信。
但是我们也发现国学的“大众化”也屡屡成为商业炒作、赚钱的噱头,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打着国学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读经班、茶艺班等等,它们高价招收学员,但所传非道,可谓是以兴国学之名,行赚钱之实,这种“国学热”当中的乱象警醒了我们,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探究“国学热”背后深层次的东西,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国学”,进而更好地学习国学、发扬国学。
本文旨在对“国学热”进行反思,分析“国学热”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的原因,检视“国学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国学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一、“国学”概念的历史沿革与界定“国学”一词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的高等学府,并非现代所说的某一类学科或思想观念。
20世纪初,为了对“西学东渐”之风做出回应,邓实在《国粹学报》中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1]这种解释从国学功用的角度阐明了国学的定义,主要说明了国学的作用是为了学本国的文化从而自治一国,带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GUOXUE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近几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以往总在“冷板凳”上“冷眼”看着文化变迁的“国学”一下子成了众星捧月的香饽饽。
但对于当前的“国学热”,也需要一些冷思考,以免这“热量”灼伤了大众,也灼伤了国学本身。
在社会飞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国学却仿佛是一名隐者,与世俗隔绝。
但前两年《百家讲坛》推出了一系列讲座之后,国学便倾刻间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其实,国学本不该被冷淡,国学热无疑是国人的觉醒,可谓是“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有望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让国人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冲击时学会了捍卫自己的民族之根。
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只是这“热度”有时会让国学不堪重负。
首先要看到的是国学热背后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商业利用。
太多的商家都看到了国学热所带来的商业价值,经济利益的诱惑让这些商家注重商业利用、商业炒作多于对其人文价值的宣传,破坏了国学热的初衷。
且不说所谓的国学类作品的盲目出版让许多并不纯正的文学,并不正确的观点侵染大众的心灵,那些以国学之名实为骗取财物而开办的高价国学班、私塾班更是借一次次炒作欺骗一些盲目的大众,从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更严重的是他们歪曲和糟蹋了国学,使国学成为了错误观念下商品经济的牺牲品,让人痛心不已。
国学热不应该与过分的商业利益挂钩,不论是接受者或是传播者都应该维护其文学的纯粹性。
许多商家将国学热看成是一次敛财的最好时机,与之雷同的是世俗的一些人对于国学的不正确态度,他们更多地是出于从众心理、虚荣心等等错误心理的驱使而冷淡了对于国学内在价值的关注。
许多人都乐于谈论国学,喜于买国学书束之高阁装点书柜,追求的却只是表面的“华丽”,他们关注的不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境界,不是人内心道德意识的升华,不是仁义礼智信的问题而仅仅是出于不想让人觉得落伍、不谙世事的心理。
错误的心理让国学成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背负了太多压力,国学会被世俗的灰尘遮蔽了原有的价值,让国学脱离了被世俗冷谈的境遇却又落入另一个深渊。
国学热的冷思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仔细体味一下近代学者在近乎亡国的情境之下所感到的悲凉,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存亡继绝”的精神,也许我们会对国学的命运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产生进一步的文化自觉。像梁启超在新学与旧学之间的那种“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交战”的矛盾心理,梁漱溟那种“吾曹不出苍生何”的士大夫情节和王国维激愤投湖的献身精神,以及陈垣在沦落于日寇铁骑之下的北平通过讲述马端临和全祖望的气节,以表达对日寇的不合作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会收获一种沉甸甸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国学热的冷思考
时下,社会上刮起了阵阵“国学风”。放眼各种媒体,随处有关国学的论述和报道。从大学讲座到企业沙龙国学也成为各种讲坛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学“老课本”重新走入视野,层出不穷的国学“神童”也时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有人甚至提出国学应该从娃娃抓起。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着挟其船坚利炮而来的西方殖民者,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强敌,故而步入迟暮的晚清帝国节节失利。与此相伴,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也急转直下。尽管不断有人为国学呐喊,但面对有着坚船利炮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国学似乎缺乏招架之力,步步退缩,从“中体中用”,到“中体西用”,再到“西体中用”,以致到最后“西体西用”。
但是随着后现代和后殖民思潮在西方的兴起,“西方中心论”开始部分得到纠正,西方学者也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东方。而20世纪中期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东亚四小龙的崛起,更是有利的证明了儒家文化不但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束缚,反而是东亚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在这种情形之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和国学热,国学逐渐不再被视为落后的象征,国学经典成为摆在白领们案头的一种时髦的装饰品和热门读物。有人利用国学经典为所谓“东方式”管理样本,“半部论语治企业”,有人将国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灵鸡汤,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国学热似乎也具有了一些现代消费主义色彩。
冷眼旁观国学热
冷眼旁观国学热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
“西学东渐”后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指以先秦的经典与诸子学说为根基,并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及同时期的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等各类文化学术及同时期的以二十四史为主的史学。
现在,“国学”通常按广义和狭义两种途径进行解释,广义的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和,此“总和”可以理解为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统一。
狭义层面的国学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我们目前的研究,多限于狭义国学。
二、“国学热”是国际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内省国学,最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直至今天,审视热潮兴起的时代背景,无不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反思与正视。
当下社会,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强烈,我们需要抵抗全球化的盲目扩张,需要寻求民族文化的独特身份;同时,现实生活中,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过着万圣节、圣诞节、愚人节,吃着肯德基、比萨饼、奶酪,穿着耐克、阿迪达斯,热心追捧“苹果”,“果粉”数以万计,一心一意想着出国留学、海外定居,认为“外国的月亮会比中国的圆”,人们精神世界浮躁、迷失、荒芜……两种思潮相互冲突、相互融合,传统文化便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会叶茂,缺乏民族之根的滋养的民族很难真正走远。
于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团体,从学术机构到草根讲堂,无不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国学热”再次升温;从奥运开幕式表演到老百姓家居装修,从提倡小学读经到建议试穿汉服,无不考虑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民族风”“国学热”悄然兴起。
三、面对国学热的冷思考莫让国学成了谋取经济利益的“唐僧肉”,弘扬国学要去除功利性。
在现实社会中,一部分人急功近利,打着“弘扬国学”的大旗来实现其功利目的,他们倡导和学习“国学”的动机“不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聃 教 动 态
冷 思 中 国 国学 热现 象
邹 佳 素 ( 韩 国首 尔大 学人 文学 院 中文系 韩 国首 尔) 摘 要: 中I I I 的传统文化作 为中 国的瑰 宝一 直都得到 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 注。 但是 , 随 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的 力量使 得更 多的 中 国人将 目光转向 了金 钱, 贸易和市 场, 对传统 文化的 关注逐 渐的减 少, 进 入新 世纪以来 , 在经济 飞速发展的推 动下 , 中国人似乎在精神文化 上 显 得越 来越 空虚 和 速 茫 。 伴 随 着 一 系列 传 统 文 化 教 育 节 目的 开 设 , 社会 上 对 传 统 文 化 的 学 习也 似 乎 到 了白 热化 的程 度 , 社会 群 体 似 乎 回 归理性 , 逐 步深 入学 习传统文化也 是一件好 事, 但是 面对 当前 中国社会 上这 种 非理性 的传统文化 学- I热, 更 多的是需要冷静 的反思。 本文 主要是通过 当前社会 上对《 弟子规》 《 论语 》 《 三字经》 等一 系列传统文化作品的 盲 目推 广和死记硬 背的 学习现 象进行探 讨, 并在此基础上对
中 国 国 学 将 如 何 在 死 记 硬 背 中 与 时 代 多 方 面 的 原 因组 成 的 。 对 于 国学 热 兴 起 的 性。 特 别是 近 些 年 , 中 国 人 们看 到 西 方 文 化 天 , 在 中国的大力宣传 , 加 上 中 国 人 对 自身 传 相 结 合 而 发挥 其 作 用 呢 ? 现 象 和 原 因进 行 探 埘 , 不仅 有 助 于深 刻 分
文 化 的 发 展 是 不 断 向 前 且 呈 现 动 态 性 是 着 力 推 广 学 习 《 弟 子规 》 《百 家 姓 孙 子 理教育 是一个既严肃又 重要的话题 , 当 前
出现 这 些 问题 的 原 因 , 发 展 趋 势 等 做 以理 性 的 分 析 。
关键词 : 传统文化 透视 伦 理教育 教 育热 中图分类号 : G 6 4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l 3 ) 0 3 ( a ) 一0 o 1 2 —0 4 史。 传 统 文 化学 习的 回 l J _ j _ , 使 得 国学 热 逐 步
样 没 有 得到 同步 发 展 。 但是 , 在人 们 的 物 质 火如 茶 的 地 步 。 可是 , 在 这 份 传统 文 化 热 的 背后 , 中 国人 看 到 仅 仅 是 传 统 文 化 的 一 种
都造就 新的思想和 文化。 也 正 是 这 源 源 不
断 的新 思 想 和 文化 的 结 合 才 形 成 了 今 天 L } J 国 的传 统 文 化 。 第_ 二, 研 究 国 学 热 兴起 的 现 象和原 因。 当令 中 国 社 会 国 学 热 的 兴 起 原 冈 町以 说 是 一 个 复杂 的 、 综合性的, 足 由很
1引 言
而西方文化 的工具性很强 , 但 是 相 对 于 文
这 种 兴 起 是 有 其 历 史 渊 化 的思 想 影 响 力却 相 距甚 远 。 近些年来 , 随 在 中 国 国 内兴 起 , 1 . 1研究 背景 源 的 , 而 也 正 是 因 为 有 了这 种 足 够 的 历 史 国学 作为中 国的文 化精神 , 是 中 国 五 着传 统 文 化 学 习 潮 的 兴 起 , “ 论语班” 之 类 积 累 , 才 使得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魅 力 经 久 不 千 年 文 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一 直以 来 , 经 济 的 国学 热潮 愈演 愈 烈 。 从 幼 儿 开始 学 习 《 百 中 国从 五 四 运 动 开始 , 中 国的 文化 思 潮 的发展使得社 会及人群的价值观 、 金 钱 观 家姓 弟 子 规 》 到 央 视 节 目 中 专 家学 者 的 衰 。 谈 古论 今 , 使 得 传 统文 化 的 学 习达 到 了 如 就 开 始 了 大的 改 变 。 在2 0 世纪中期, 中 国 对 西 方 文 化 热 崇 一时 , 而 对 中 国 自身 的 文 化 却是 显 得 较 为 冷 淡 , 传 统 文 化 也 同
热 爱和 回 归吗 ? 无 可 厚非 , 中国 的 传统 文 化 是 中 国 几 千 年 的 文 化 积 累 水 平 得 到一 定 满 足 之 后 , 对 中 国 民 族 自有 是 中 国 的 瑰 宝 , 但 在 社 会 发 展 日新 月 异 的 今 的 精 神 即传 统 文 化 也 就 越 来 越 体现 其 重 要 和 精 华 体 现 ,
统 文 化 的逐 步 丢 失 , 随 着 许 多学 者 、 大 师 的 呼吁, 中 国国 学 精 神 逐 步 开始 寻 求 其 回归 ,
有媒体 报道 , 美 国 士 兵 在 攻 打 伊 拉 克 析 国 学 热 文 化 背 景 后 面 所 影 射 的 社 会 现
时, 每 人 手 里 都 持有 一 本 《 孙 子 兵法 ; 中国 象, 更 对 于 当 前 中 国 社 会 上 如 何 合 理 进 行 伦 理 教 育也 是 具 有 它 的实 际 意 义。 第三, 讨 可 以 说 中国 传统 文化 的 复 兴是 在 西 方 文 化 北 大 的 国 学 班 中坐 满 了无 数 的 南 北 儒 商 ; 大 力宣 传的 背景 下逐 步 复 兴 的 。 商 界 人 员都 以参 加 国学班 为荣 ; 在学校 , 也 论 研 究 当 前 社 会 对 F伦 理 教 育 的 误 区 。 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