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乌龙茶茶园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含量及其相关性

合集下载

不同品种乌龙茶种植后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的变化

不同品种乌龙茶种植后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的变化
降低 主要是 由于土 壤质 量 的恶 化 所 引起 。周 晋 ] 探
定程度上 改善 了茶 叶 品质 ,但 无法 满 足 茶树 对 不 同 营养 物质 的需 求 [ 6 ] 。因此 ,本 研究 探讨 了不 同茶 树 品种 连续种 植 后对 土 壤养 分 的需 求 差 异 及其 品质 变化 ,为不 同茶 树 种 植后 期 的特 异性 施 肥 及种 植 管 理提供依 据 ,以期 为茶树高效 栽培管理提供基 础 。
1 材料 与方 法
讨 不 同茶树 林 土壤 理化 性质 的差 异及 其 与 茶 树 品质
的关 系认 为 .土壤 理化 指标 的变 化 与茶 叶品 质形 成
存 在 一定 的相 关性 .即土壤 理 化 指标 低 的茶 树林 茶
叶 品质较 为低 劣 。茶 园土壤 理 化 指标 的变 化 对 于茶
叶品质 的影 响认 为 ,调理 剂 有 利 于改 善 茶树 土 壤 的
酸化程度 ,提高 土 壤 中速 效 养 分 的 含量 ,改 善 茶 树
的储藏库 ,是植物养分摄取 的主要场所_ 1 ] 。余继忠
等[ 2 研究 认 为 .茶树 品种 的不 同 、土壤 肥力 的变 化 及 其种 植地 生 态环境 的差异 均会 对 茶 树 品 质 的形 成 产 生影 响 。毛佳 [ 3 ] 研 究 土壤理 化 指 标变 化 对 茶树 品
叶品质 的形 成具 有 重要 作用 ,适 当 调节 茶 园 土壤 肥 力 对 于茶 叶 品质 的改善 具 有一 定 的作 用 。陈秋 金 [ 5 ]
探 讨不 同调 理 剂对 黄 观 音茶 园土 壤 的 理化 性质 及 茶
收 稿 日期 :2 0 1 5—0 9—1 1 ;最 后 修 订 日期 :2 0 1 5—1 2—2 7

基于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福建省茶叶“三品”的发展优势

基于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福建省茶叶“三品”的发展优势

基于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福建省茶叶“三品”的发展优势摘要借助卫星图谱解析,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在福建省四大茶叶优势片区8个地市茶叶生产基地采集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污染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以黄、红壤为主,偏酸性。

全省适宜发展有机茶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种植、无公害茶叶生产等农业“三品”的基地分别为42.1%、86.9%、92.5%,基地的主要污染元素分别为汞(Hg)、铅(Pb)、镉(Cd)。

从福建省茶叶农业“三品”发展现状来看,有机茶生产基地认证相对滞后,只认证了 1.1%,无公害食品茶叶认证相对较快,已认证了29.3%。

福建省茶叶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可认证面积的44.5%,为进一步提升福建茶叶的竞争优势,应着力加大有机茶认证步伐,以提高茶叶产品的出口份额和创汇水平。

关键词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茶叶“三品”;优势;福建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我国2009年茶叶出口突破30万t关口,实现创汇7.05亿美元。

福建是我国的茶叶大省,生产有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紧压茶等六大类中的前五大类,在福建省流行一种说法:“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福建是茶叶之乡,长久以来形成了四大产茶区,即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优势区,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优势区,以及闽东绿(花)茶优势区和闽中多茶区。

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是红茶中的名品,白芽奇兰、永春佛手又是乌龙茶的新秀。

茶叶能成为福建省支柱农业产业,除其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高山气候之外,其茶园土壤环境质量与茶叶生长的适应性分不开。

因此,分析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对指导福建省茶叶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简称为“三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福建省茶园分布现状根据通过卫星图谱解析与实地考察,明确了福建省茶园分布状况(图1),把福建省地域分成四大片区,即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优势区,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优势区,以及闽东绿(花)茶优势区和闽中多茶区。

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

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

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摘要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

介绍了安溪县乌龙茶生产情况,并就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及其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乌龙茶;生态茶园;技术体系发展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茶叶是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福建省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及其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有关生产部门参考。

1安溪县乌龙茶生产情况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其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 000多年。

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就有种茶、品茶的历史,到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

安溪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位居全国产茶县首位,名列全国产茶大县。

目前,安溪县有乌龙茶茶园面积26.7万公顷,分布于安溪县23个乡镇、430个行政村,年产量4.5万吨,涉茶总产值50亿元。

近15年来,福建省安溪县在乌龙茶品牌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方面已经取得可喜进展。

安溪县1995年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乌龙茶之乡”,2000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1年被农业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县”,200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3年获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县”,2004年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1],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其中“安溪乌龙茶生产科技创新示范引导与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专项资金扶持。

1.1安溪县乌龙茶栽培环境安溪县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长,属于宜茶区。

稀土元素在茶园土壤和乌龙茶中的分布特性

稀土元素在茶园土壤和乌龙茶中的分布特性

F j n3 0 0 ,C ia 2 N t nl e ul u ev inadIset nC ne Fj ) A x, ui 64 0 ui 5 18 hn ; . aoa aQ a t S pri o n pc o e t a i T i y s n i r( u a , n i F j n3 20 , i n a C ia 3 Hotutr o ee F j gi l r adFrs nvrt, uhu F j n3 0 0 , h a hn ; . rc ueC l g , ui A r ut en oet U ie i F zo , ui 50 2 C i ) il l n a c u y r sy a n Abtat T etat e n esi hc a rs go nw r smpe o A x pe t e wu i a i n aj gpe s c : h esadt osi w iht es rw ee a l f m n i rf u , y h hc yadN i i r e r h ln et dr er c s t n n - fe r f ui rv c set e ,ad1 aeer lm ns( E s na b v a pe eed t m ndwt d cvl ete o j poie r pc vl n 5rr at e e t R E )i l aoesm l w r e r ie i i ut ey u F a n n e i y h e l s e h n i cu l l m — s set me y(C - ) h a resm l e id dit 6pr :ot s m, l ae , a r a- o p dpa amas p r t IPMS .T e e e pe w r dv e o at r , t odl v m t el v e s co r t t a s e i n s o e es u e

闽东茶区土壤、树根、茶叶稀土含量测定及相关性的研究

闽东茶区土壤、树根、茶叶稀土含量测定及相关性的研究
县、寿 宁县、柘荣县 、 古 田县 、屏南县 9 个县 ( 市)
茶 园中茶 叶、树根 、土壤 中稀土含 量进行 检测 , 研 究三 者稀 土含量之 间的相 关性 ,探 讨稀 土元素
的迁徙规律 , 为找出稀土含 量超标提供有 力线索 ,
更有利于指导农户种植 。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4 -1 5
徐 秀宁。女 ,宁德 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工程 师
2 样 品采 集 和 处理
2 . 1 样 品 采 集
土壤样 品采集 :选取 闽东茶 区茶 园如下 :蕉 城区 ( 1 1 个 )、 福安市 ( 2 3 个移至 P E T瓶 中, 以超纯 水定容 至
项目 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 目 ( 项目 编 号:2 0 1 0 QK 0 2 8 ) 作者简介: 陈 巧 ,女 。宁德 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副所 长,高级 工程 师
李明晖 ,女 ,宁德 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检验 员 林丽容 ,女 ,宁德 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检验 员,工程 师,研 究生
钬 ( H o ) 、铒 ( E r ) 、铥 ( T m ) 、镱 ( Y b ) 、镥 ( L u ) 、
以对 稀土在 茶 叶、树 根 、土 壤 中的含量和 分布 进 行研 究十分 必要 。文 章 以闽东茶 园为 实验基地 , 分别 对蕉城 区 、福 安市 、福 鼎 市、霞浦 县、周 宁
增加 ,这不 可避免 的对土 壤根 系产生 影响 ,并进
而影响进入食物链 的茶叶对人体产生危害
。所
铽 ( T b ) 、镝 ( D y ) 、钬 ( H o ) 、铒 ( E r ) 、铥 ( T m ) 、
镱 ( Y b ) 、镥 ( L u ) 、钪 ( S c ) 和钇 ( Y ) 共1 6 种元素 。 根 据稀 土元 素 的化 学性质 及 电子结构 等特 点,一 般 可分 为轻 稀土元 素和 重稀土 元素两 类 :轻稀 土 ( 铈族稀土 , L R E E ) 包括镧 ( L a ) 、 铈 ( C e ) 、 镨( P r ) 、 钕 ( N d ) 、钷 ( P m ) 、钐 ( s m ) 、铕 ( E u ) 、钆 ( G d ) ; 重稀 土 ( 钇族稀土 ,H R E E )包括铽 ( T b ) 、镝 ( D y ) 、

闽东茶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分析

闽东茶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分析

闽东茶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分析
王兴进;陈巧;林丽容;李明晖
【期刊名称】《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卷),期】2013(009)002
【摘要】检测了闽东地区不同茶区茶叶稀土含量,并对不同茶区和不同类型茶叶残留稀土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闽东地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指标(≤2.0 mg·kg-1),福安市和寿宁县茶区四季茶叶稀土含量平均值高于福鼎市、宁德市蕉城区以及柘荣县茶区;不同类型茶叶中,乌龙茶稀土残留量最高,而白茶残留量最低.
【总页数】4页(P115-118)
【作者】王兴进;陈巧;林丽容;李明晖
【作者单位】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宁德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闽东茶区土壤、树根、茶叶稀土含量测定及相关性的研究 [J], 陈巧;李明晖;林丽容;徐秀宁
2.2011年闽东茶区春季茶青中稀土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J], 林丽容;王兴进;陈巧
3.闽东茶区茶叶中稀土和重金属残留量的分析 [J], 林丽容
4.闽东茶区春秋季气候与茶叶品质的差异性 [J], 余会康;黄荣锋;黄文霖
5.贵州石阡产茶区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J], 谢再波;周章明;全丽;初光勇;王成虎;张文;徐远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组成与状态研究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组成与状态研究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酒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以其豪华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闻名。

一天,酒店发生了一起因客房钥匙丢失引发的纠纷,涉及酒店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法律适用等多个方面。

二、案件经过1. 事件发生2021年10月15日,顾客张先生入住该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后,酒店前台为其开具了一张客房钥匙卡。

当晚,张先生在客房内发现钥匙卡不慎丢失。

次日早上,张先生前往前台寻求帮助,希望酒店能够提供备用钥匙卡。

2. 酒店处理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在核实了张先生的身份后,告知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备用钥匙卡。

张先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酒店应该为其提供免费备用钥匙卡,因为钥匙卡丢失并非其本人故意。

3. 纠纷升级张先生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认为酒店的处理方式不合理。

随后,张先生要求酒店赔偿其因此造成的损失,包括住宿费用、交通费用等。

酒店方面则表示,根据酒店规定,客房钥匙卡丢失需支付一定费用,且张先生在入住时已签署了相关协议。

4. 法律咨询张先生在咨询律师后,得知自己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建议张先生收集相关证据,如入住登记表、酒店规定等,并向酒店提出正式的赔偿要求。

三、案件分析1. 客房钥匙卡的法律性质客房钥匙卡是酒店提供给顾客的入住凭证,具有身份识别和财产保护的双重功能。

在法律上,客房钥匙卡属于财产权的一种,顾客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酒店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在本案中,酒店作为服务提供者,有义务确保顾客的住宿安全,包括客房钥匙卡的安全。

3. 赔偿责任的承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张先生客房钥匙卡丢失并非其本人故意,而是由于他人过错,因此酒店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案件结果在律师的协助下,张先生向酒店提出了正式的赔偿要求。

国内市售茶叶中稀土含量调查

国内市售茶叶中稀土含量调查

稀 土是 由镧 系 元素 ( 即原 子序 数从 5 7 7 1 ,共 1 5
个元 素 ) , 及钪( S c ) 、 钇( Y) , 共 1 7种 元素 组成 , 因它 们 常 以氧 化 物 或 含 氧 酸 盐伴 生 , 且 天然 丰 度较 低 , 故 而
得名 “ 稀土” 。中 国是世 界第 一 大稀 土 资 源 国 , 已探 明
4 1 . 3 6 %。 稀土 具有 独特 的化 学 、 物 理性 质 , 被公认 为农
牧渔 业 的“ 生长 调节 剂 ” 和“ 工业 维生 素” 。 研 究显 示[ 1 J , 稀 土元 素可 以提 高 植 物 的 叶绿 素含 量 ,增 强 光合 作 用, 促 进 根 系发 育 , 增加 根 系对 养分 吸 收 ; 还 能促 进 种 子萌发 , 提 高种 子发 芽率 , 促 进 幼苗 生 长 ; 使某 些 作 物
第3 5卷 第 9期 2 0 1 6年 9月
武夷 学院学报
J OURNAL O F W UYI UNI VE RS I T Y
Vo 1 . 3 5 N o . 9
S e p . 2 0 1 6
国 内市 售 茶 叶 中稀 土含 量调 查
赵 峰
( 福建 省 产 品质 量 检 验 研 究 院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1 )
茶类( 构 成情 况 如表 1 ) , 总数 为 7 0 1 批次。
1 . 2 分析 方 法
依据 G B 5 0 0 9 . 9 4 — 2 0 1 2 ( 食 品安全 国家标 准 植 物 性 食 品 中稀 土元 素 的测定 》对样 品进 行测 试 。
1 . 3 评 价依 据
的稀土资源量约 6 . 5 8 8 x 1 0 m k g , 占世 界 稀 土 资 源 的

乌龙茶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

 乌龙茶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

乌龙茶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与评价作者:郑淑琳石玉涛王飞权张渤王涵林立石元值叶乃兴来源:《福建农业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烏龙茶种质资源中矿质元素含量特征,明确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特征矿质元素,筛选出矿质营养高效的种质,为乌龙茶品种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18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18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K>P>S>Mg>Ca>Mn>AI>Fe>Na>Zn>Ba>Cu>B>Ti>Ni>Cr>Co>Se,变异系数在15.75%~69.43%,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7~2.21.Shapiro-Wilk检验表明B、K、Mg、Mn、Na、Nl、P、S、sc、Zn等10种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Al、Ba、Ca、Co、Cr、Cu、Fc、Ti等8种元素含量呈偏态分布。

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

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8种矿质元素综合为5个主成分,代表了18种矿质元素77.40%的信息。

聚类分析将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分为3类。

[结论]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中18种矿质元素的组成存在差异,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特征元素是Mn、Ca、Mg、A1、K、P、S,可分为高P、Zn,低Al、Ca、Mn、Mg类型,高A1、Ca、Mn、Mg、K、S类型和低K、P、s、Zn类型3类。

矿质元素富集能力强、矿质营养高效的5份乌龙茶种质是芝兰香、本山、瑞香、铁观音、黄旦,可作为推广栽培、新品种选育和产品开发的优良亲本材料。

关键词:乌龙茶;种质资源;矿质元素;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 5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384(2020)02-0150-110 引言(研究意义)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良好的降血糖、抗氧化、抗突变等保健功效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福建乌龙茶主产区(安溪)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福建乌龙茶主产区(安溪)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经 济和农 业 发 展 中 占有 十分 重 要 的地 位 。据 统 计 , 20 安溪 县 的茶 园 总 面 积 达 26 05年 .7万 h 占全 m, 国的15 ;年 产 茶 叶 42万 t 占全 国乌 龙茶 总 产 /0 . , 量 的13 / ;涉 茶总 产值 4 5亿元 ,占全 国的 11 ;涉 /0 茶 人数 8 万 人 , 占安 溪 县 人 口总 数 的 7 % 。其 0多 5 中 ,茶 叶收 入在农 民人 均 纯 收人 中 的 比率 已经 达 到 6 % 以上 J 0 ,在全 国产 茶县 中名 列 前 茅 ,创 造 了茶 园总面 积 、茶 叶年产 量 、茶 叶平 均 单 价 、茶农 年 均 收入 、茶业 受益 人 口、茶 叶 品牌 获 中 国驰 名 商标 6 项 指标 全 国第 一 _ 。 至 20 2 J 06年 ,安 溪 县 茶 叶 产 量
基金项 目:福建省环保 局科技 计划项 目和 福建省科 技重点 项 目
( 0 7 0 0 ) 20Y 03 。
28第 期 0年 5 0
旅业 舛妓
4 5
彻底解 决 。因此 ,茶 叶 中屡 屡 出现 农 残 超 标 现 象 。 欧洲 茶 叶 委 员 会 检测 了 19 97~19 98年 度 出 口欧 盟
在经济 利益 的驱使 下 ,茶农 为 了扩大种植 规 模 ,对茶 园过度开发 ,甚至出现毁林 、高坡度 ( 超
过 4 % ) 开垦茶 园 的现 象 ; 山地 新 建 茶 园普 遍 采 5 用 机械 开 挖 建 园 、一 开 到 “ ” 和 “ 顶 四面 光 ” 清
及服务业等 ,是当地经济发展 的支柱产业 ,在 国民
色 壁 垒 的 冲击 。尤 其 是 20 00年 以来 ,欧 盟 和 日本 不 断地 推 出新 的农 残 检测 标 准及 相 应 的茶 叶检验 和 认 证制 度 ,如 欧盟实 施 的茶 叶农 药 残 留新 标 准 ,受

乌龙茶生产过程中稀土质量安全初探

乌龙茶生产过程中稀土质量安全初探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are Earth Quality Safety of Oolong Tea Production Process 作者: 林锻炼
作者机构: [1]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福建安溪362400
出版物刊名: 标准科学
页码: 50-5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土壤 肥料 茶叶 稀土
摘要:稀土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生物链之中。

自从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实施后,规定茶叶中稀土限量为小于等于2mg.kg^-1后,茶叶中稀土含量就受到广泛的关注。

文章从土壤、肥料、茶叶中稀土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简述其研究概况,并建议对现行茶叶中过于严格的稀土限量加以修订。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李亦军;白婷婷;孙威江;张春;黄伙水;吴洪成;林锻炼;陈磊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加工》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我国茶叶稀土超标较严重。

本文主要研究了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茶叶加工过程各工序存在不显著相关的关系。

因此,加工过程对茶叶稀土含量影响不大。

乌龙茶加工过程不是导致茶叶稀土含量高的原因。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李亦军;白婷婷;孙威江;张春;黄伙水;吴洪成;林锻炼;陈磊
【作者单位】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泉州352800;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泉州352800;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泉州352800;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安溪362400;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安溪3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59
【相关文献】
1.葛根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J], 王灼琛;程江华;闫晓明
2.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色差变化研究 [J], 苗爱清;舒爱民;胡海涛;凌彩金;庞式
3.三唑磷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降解的研究 [J], 张华;黄伙水;钟臻安
4.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研究 [J], 苗爱清;舒爱民;伍锡岳;林智;胡海涛;蒋迎
5.番茄酱加工过程中VC含量变化及控制研究 [J], 张彩芳;罗双群;高愿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龙茶对土壤的要求

乌龙茶对土壤的要求

乌龙茶对土壤的要求
乌龙茶对土壤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pH值:乌龙茶对土壤的pH值要求在酸性到中性范围,一般在5.5-7.0之间。

过酸性或过碱性的土壤会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2. 疏松透气性:乌龙茶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土壤中,以保证根系的良好
透气性。

过于湿润或密实的土壤会导致根系受阻,影响乌龙茶的生长。

3. 含水量:适宜乌龙茶生长的土壤应该有适当的含水量,既不过湿也
不过干。

过湿的土壤容易造成茶根窒息,而过干则会导致茶根脱水。

4. 肥力:乌龙茶对土壤的肥力要求适中,过于贫瘠或过于肥沃的土壤
都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土壤中适当的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有助于乌
龙茶的生长和发育。

5. 排水性:乌龙茶对土壤的排水能力要求较好,避免因积水导致根系
腐烂。

土壤排水良好可以有效保持根系所需的湿度和氧气供应。

综上所述,针对乌龙茶的生长需求,适宜的土壤应具备适宜的pH值、
疏松透气性,适当的含水量和肥力,以及良好的排水性。

建瓯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因素及审评技艺

建瓯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因素及审评技艺

乌龙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口感,历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热捧。

建瓯市作为福建省的乌龙茶重点产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产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建瓯茶区大力推广应用茶叶“五新”技术,促进乌龙茶工艺创新与发展,茶叶品质有了显著的提高,茶农(企)效益创历史新水平。

笔者长期在建瓯茶区基层一线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对乌龙茶毛茶的品质形成与审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兹将探索与实践情况作一归纳。

一、影响初制毛茶品质的因素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加工过程为鲜叶→萎凋→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毛茶。

鲜叶质量、加工过程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初制毛茶品质。

1.鲜叶质量鲜叶质量是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第一要素,良好的鲜叶是制作高品质茶品的基础。

提高鲜叶质量又与茶园管理水平、鲜叶采摘标准分不开。

(1)茶园生态条件和管理水平从生产实际来看,海拔高度600m 以上,昼夜温差大,漫射光较强,云雾天数全年一般在200d 以上,年降雨量1500mm 的区域,鲜叶品质明显好于其他区域;背面向阳的山场鲜叶质量优于其他朝向山场;茶园植被良好,间、套种一定数量的阔叶树种,同时在四周密植防风林网以及当地森林覆盖率高等都能有效提高鲜叶质量;若当年12月至翌年2月间的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降雨量在50mm 以上,对翌年春茶品质影响较大;土壤呈微酸性,腐殖质含量高、矿物质成分多的壤土等都有利于优质鲜叶的生长。

茶园管理水平高、水土保持良好、生态系统较完善、施用有机肥的茶园生产的鲜叶质量更好,一年采2季的茶园较采4~5季的茶园鲜叶质量优。

(2)采摘标准建瓯茶区90%的茶园实现了机械化采摘,促进了采茶效率的提高,但与鲜叶轻拿轻放的要求存在差距,对鲜叶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因此机作者简介:李锦生,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 -mail :xqljs123@ 。

建瓯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因素及审评技艺李锦生建瓯市瓯宁街道农技站,353100摘要:建瓯乌龙茶毛茶品质主要受鲜叶质量、采摘标准、制作技艺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福建乌龙茶稀土来源初探

福建乌龙茶稀土来源初探
福建乌龙茶稀土来源初探
林 荣溪 陈 磊 谢承昌 周灼能 蔡银 笔 范寿验
[. 1 福建省安溪八马茶 业有限公司,6 4 22国家茶叶质 量监督检验 中心 ( 32 4 ;. 福建 ) ]
镧 L 、 c 、 P、 N 、 P 钐 S 铕 E 、 G 、 a 铈 e镨 r钕 d 钜 m、 m、 u 钆 d
三 、 结 果 与分 析
1 同 茶 园 土壤 和 茶 叶 中 稀 土含 量 及 施 肥情 况 .不 供 试 茶 园 土 壤 稀 土 总 量 含 量 范 围 为 6 .8~ 4 9 4 44mgk , 均 含 量 为 129 g k , 体 数 据 见 表 1 中 0. 7 /g 平 9 . /g 具 m 。
铽 T、 D 、 H 、 E、 T 镱 Y 、 L b镝 y钦 o 铒 r铥 m、 b 镥 u等 1 5种元 素 以及钪 s c和钇 Y统称为稀土族元素 。稀土元素广泛存 在于 自然 界 , 存在于生物链之 中, 人类 的食 品中都含有微量 的稀
土成 分 。 关茶 树 各 器 官 中重 金 属 元 素 的 富集 累积 近 几 年 已 有 有 一 定 的研 究 。 着 叶 片离 芽 ( 随 新梢 顶 端 ) 的位 置 越 远 , 叶片 生 长 期越 长 , 片 中积 累的 稀 土 就 越 多 。 乌 龙茶 对 鲜 叶原 料 叶

样 品 采集 与 前 处 理
土壤 、 叶样 品 的 采集 地 点 相 对 应 , 料 样 品 的 采 集 根 茶 肥
据安溪县和建瓯市两个乌龙茶主产 区茶农的施肥 习惯 , 选取
施 用 较 多 的 肥料 品种 进 行 检测 。
26 — 0 5 《 品中污染物限量 》 对茶叶 中稀土 的限量要 7220 食 求 ≤20 /g 近年乌龙茶质量检验 常出现超 过此限量标准 . k, mg 的现象 , 从全 国各茶 区茶 叶中稀 土 比对数据看 , 福建属 于偏 高地 区, 引起福建省乌龙茶企业 和有关部 门的密切关注 。有 专家和学者认 为茶叶中稀土的浸出率很低 , 稀土限量标 准太

福建茶园土壤Zn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福建茶园土壤Zn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福 建 茶 园 土 壤 全 Z 质 量 分 数 范 围 为 n 1. ~ . ・ ( 1 ,算 术平 均值 为 2 .5 O6 190 mgk 0 5 0 g 表 ) 88 mgk一,变 异较 大 ( ・ g 变异 系数 4 . % ) 51 6 ,几何 平均
13 数 据处 理 .
相通 径分 析
采用 S S S S 8版本 ) 计 软件 进行 。 P S( P S1 统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土壤 Z . n含量 及 其活化 率
上述 分析 可 以看 出土壤p H、有 机质 、氮素 等土 壤理化性质对土壤Z 及其有效性 的影响是多方面 n 的 ,不 同试验 可 能得 出不 同的结果 。已有述 研究 大 多集 中于水 田 、旱地 、菜 园土 壤 、森林 土壤 等 ,由 于茶树喜酸富铝等特性 ,茶园土壤与水 田、普通果 园及 自然土壤 的理化 性状 具有 显著 的不 同。为此 ,
中图分类号 :S 5 l3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96( 0 2 20 4 .4 6 45 0 2 1 )0 .2 90
z 是茶树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n 一定水平 的 z 能促进茶树 的碳氮代谢 , n 对氨基酸和蛋 白质等氮 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有利 ,促进N 活性[ ] R 1 。茶 树所需 的Z 大部分来 自土壤供给 , n 土壤有效Z 含量 n 较低 已成 为很多茶园产量和 品质进一步提高 的重 要制约因素。 土壤 中Z 的含量及其有效性受到土壤 n 母质 、 H、 p 有机质及其它共存金属元素等因素的影 响【。万红友等[ 引 ] 研究认为p 是影响z 活化率的相 H n 对重要 因素 , H p 提高降低z 的活化率。徐 明岗等L n 5 J 采 用室 内培养 的方 法研 究认 为 ,随 着有 机质 增加 , Z 在红壤 中的老化速率加快 ,有效性下降。赵明等 n ] 研究表明施用鸡粪土壤全Z 含量提高 , n 但有效Z n 含量降低 。王开峰等L 7 J 研究认为长期施用化肥对土

茶叶新国标取消稀土限量标准 对福建茶行业意义重大

茶叶新国标取消稀土限量标准 对福建茶行业意义重大
值的5 % 以下,对该化合物的评价即为安全。
( 萍 )
于水的,稀土元素的暴露量尚不会对健康构成潜在危
监 管趋 严 奶粉小企业 加速 出局
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1 7 家奶粉生产企业的 食品安全审计问题结果通告。审计结果显示,陕西红
国际上并未对茶叶稀土指标进行检测,此前我国对稀
土指标检 测无疑是 “ 搬 石头砸 自己的脚” ,现在新 国
标取消稀土限量指标 ,对茶企来 艮 公平 , 将增强消 费者对本土茶叶的信心,将促进我省茶叶行业良陛、
健康 发展 。
布新国标 年9 月起施行) ,不再为包含茶叶在内的植
物『 生食 品 ,设置 稀土 限量标 准 。
的。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发布的1 7 个通告显示 ,
针对 陕西金牛 乳业 、红 星美羚 乳业 、红旗 乳业 、美可
高特 、杨凌圣妃、西安宏兴乳业等1 7 家乳企 ,国家食
药监 总局进行 了审计并通报 了主要存在 的问题 ,如生
这样严格的审计将会成为常态。这意味着国家对乳品 企业的监管已越来越严 , 企业自身的标准也会越来越
采访 。 新 国标 有何 影响? 将促进 闽茶 叶健康 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福建全国人大代表黄蕾 等人提交建议 ,取消或变更茶叶标准 中稀土限量 。 “ 福建地区的土壤中稀土含量偏高 , 这导致近年来多 数抽样的铁观音及武夷岩茶稀土含量都超过了现有的
国家标准 ( ≤2 mg / k 曲,极大 地制约 了 国内茶叶尤其 是
吸收 各种元素 ,这是不可避 免的 ,茶叶 中的稀土 多少
与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其主要积累在茶树叶片
中。

般而言,茶鲜叶成熟度越高 ,内含稀土含量越

稀土含量不受限制,到底对茶产业有什么影响

稀土含量不受限制,到底对茶产业有什么影响

稀土含量不受限制,到底对茶产业有什么影响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4月14日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含量》(GB2761)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解读,其中规定,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4月14日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含量》(GB2761)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解读,其中规定,不再为包含茶叶在内的植物性食品设置稀土限量标准。

稀土标准曾长期困扰中国茶企,特别对乌龙茶企达26年。

这次取消,有国际和国内的考量。

从国际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都未对任何稀土元素予以标准,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没有相关标准。

从国内看,1991年出台的食品稀士限量标准为中国茶叶外销设置了壁垒,成为茶行业特别是乌龙茶企业发展的桎梏。

经专家多年论证及实践证明,我国整体茶叶中的稀土含量,处于人体日允许摄入稀土含量正常范围内且偏低,日常饮用茶叶产品不会因为稀土含量而对人体造成损害。

首先说一下,我们国家原先关于稀土的限量标准是参照粮食类食品规定的。

稀土是一类元素,大多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茶叶中。

在冲泡的过程中并不会大量随之溶解。

而茶叶稀土检测的方法是将茶叶灰化,也就是说检测的是整个茶叶中的稀土含量,而不是人们喝茶饮用的茶汤中的稀土含量。

茶汤中的稀土含量比整个茶叶中低得多了。

作为习惯冲泡饮用茶叶的国人并不会因为喝茶而摄取多少稀土元素。

我们国家之所以设定稀土限量是因为我们国家本身是稀土大国,土壤稀土背景值相对其它国家高。

因此有必要对粮食、蔬菜一类可食部较高的食物进行限量,但对茶叶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茶叶稀土限量取消不仅不会造成安全风险,反而有利于茶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们国家的茶叶立足与世界饮料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层 2  ̄ 0 e C层 4 ~ 0 e 的 土层 土样 , 上 述 步 骤 m、 0 4 m、 0 6 m 按
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质谱法 》 方法处理。
() 2 光谱条件
意 见。
土全量 稀 土有效态 含量 采样区 1 元素总和 5 素总 和 1 元素总和 5 5 元 5 元素总 和
∑R E E ∑RE 5 E ∑RE E ∑RE 5 E
武夷山 感德槐植 感德潘格 大 坪 长 坑
2 02 6 . 1 08 5 . 1. ̄ 61 7 . ̄ 51 134 3 . 1 36 2 . 9 ._ 98 6 .+ 68 + 2 20 6 2 7 56 4. . +4 1 . ̄ . 1 186 4 . 1 08 4 . 8 . ̄ 79 7 .± 76 2 43 4 . 2 93 4 . 3 .- 25 0 .+ 50 +
个 ) 参 内 ( 个 ) 魁斗 ( 、 4 、 6个 ) 祥华 ( 、 6个 ) 虎邱 ( , 3个 ) , 芦 田( 3个 ) ( 等 括号内为抽取 的茶园数量 ) 。茶 园取样 以多 点取样法 ( s形线路设置 6 采样点 ) 个 ,取土层 深度为 0 ~
4 e 同一茶 园土壤 四分法取 2g土样 。土壤样品置于室 内 0 m, k
2 .± 61 8O 1 . 4 . ̄ 57 00 1 . 6 .+ 81 73 1 . 2 .± 60 07 1 . 6 .+ 1 48 4 . 4
2 . 1. 30 22  ̄ 3 . ̄ 3 30 1 . 1 5 .± 67 91 1. 1 .+ 21 80 1 . 5 . ̄ 57 86 3 .
福乌茶园壤茶中土量其关 建龙茶土与叶稀含及相性
林 锻 炼
( 家茶 叶 质 量监 督 检 验 中心 ,32 0 ) 国 640
乌龙茶 是我 国重 要 的茶类 之一 , 具有 较高 的市场 占有
表 1供试茶园土壤 稀土含量
m/ gk g
率 , 出 口创 汇和地方 经济发展 中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作为 在
1 114 . 146 4 . 8 . ̄ 33 3 .± 18
187 00 2. .  ̄ 9 . ̄ . 13 00
5 . ̄ . 1 73 4
91O0 .± .
4 .± . 21 49
76 00 . ̄ .
选取福建乌龙茶主产区的安溪 、 南靖和武夷 山等地无喷
施稀土肥 的茶 园如下 : 武夷山 ( 4个 ) 感德潘 格 ( 个 ) 感 、 8 、 德槐植 ( 8个 ) 长坑 乡 ( 、 5个 ) 大坪 乡 ( 、 5个 ) 南 靖县 ( 、 5

种重 要经济作 物 , 如何提 高乌龙 茶 的品质和产 量受 到地
方政府及茶 农们 的广泛 关注 。由于稀土肥在茶 叶生产上所 起 的显著 增产 、 提质作 用 , 得稀 土肥 料 在茶 叶生 产过 程 使 中被广泛地 使用 。本 文主要通过对 茶园土壤 中稀 土及相应
茶 园茶 叶的研究 ,探讨 土壤 中稀 土 与茶 叶之 间 的迁移 规 律, 为开展 茶 叶生产 中稀 土肥 的安 全 、 理使 用提 供参 考 合
c茶叶样 品前处理 : G T 2 19 2 0 《 叶 中稀土 . 按 B 39 — 0 8 茶
对应 , 以便分析土样与茶叶样品的相关性 。 叶按清洗 、 茶 杀
酶、 烘干后用玛瑙研磨钵磨细过 4 0目筛 , 密封备用。 为研究稀土在土壤剖面的垂 直分 布情况 , 在芦 田、 祥华 、 武夷星 等茶 园取样分 析 。在 供试 的茶 园中选取 A层 0 2 ~0
水冲洗内壁及坩埚盖 , 并加入 l ( :) mL 1 硝酸溶液 , 1 温热溶解 残渣。 然后全量转移至 5 m 0 L容量瓶 中, 冷却定容 , 摇匀。 取上 层清液于 20 rmn离心机 中离心净化 , 00/ i 供测定用 。
取与样品相同量的酸, 同一操作方法作试剂空白试验。 按
样 1g左 右 ( 确 到 0 0 2 0 精 . 0 g) 于 2 0 0 5 mL三 角 瓶 中 , 加
01 o/ . lL盐酸 5 mL 2 ℃条件 下 ,在震荡器 上以 2 0/ n m 0 ,5 1rmi, 振荡 10分钟 , 2 静置 , 取上层清 液于 10 rr n离心 机 中离 00/ i a 心净化 , 供测定用。 取与样品相同量的酸 , 同一操作方法作试剂空白试验。 按
材料与方法
1 .材 料
参内 魁斗 南靖
虎邱
芦 田
28 ±6 25 +0 6. 1. 4 . 2. 7 O 9 3 7. 1 6 . 3 21 . 土9 3  ̄. 5 6 2 27 8 - 1 O0.67 3 .± 64 8 .- . 6 8 . ̄ 07 6 . ̄ 92 94 6 . 93 4 . 2 1  ̄ 9 18  ̄9 7. 0 5 . 0 0 . 3. 5. 3. 1 8 1 0 2  ̄. 7 0 5  ̄. 5 0
通风阴干。 自然风干后 , 除去草根 、 物残 体等杂物 , 植 四分法 取 lg用玛瑙研磨过 1 0目筛 , 品备用待测。同时采集茶 k, 0 样 树鲜叶 ( 驻芽 三叶 ) 每样 取 05g 其采 样点与土壤样 点一 , . , k

b土壤 样品有效 态稀 土检测前处理 : . 准确称取制备 的土
祥华 平均
189 1 . 1 66 1. 8 . ̄ 77 5 . ̄ 8 6 2 09 5 . 1 7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1. ̄ 62 7 .+ 23
2 .± . 2 . 64 57 6 5 52 .  ̄ 4 . ̄ 42 3 .+ 83 64 3 . 92 2 .
程。 当白烟再次 冒尽 , 内容物呈粘稠状时 , 取下稍冷 , 用超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