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与呕吐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恶心和呕吐通用课件

恶心和呕吐通用课件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检查有助于 了解胃肠道病变及腹腔内脏器情况。
内镜检查
如胃镜、肠镜等检查可直观观察 消化道黏膜病变,并可进行活检 以明确诊断。
04
CATALOGUE
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原则
治疗策略
对症治疗
针对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进行治疗, 如使用止吐药、抗生素等。
对因治疗
针对引起恶心和呕吐的病因进行 治疗,如手术、化疗等。
鉴别诊 断
胃肠道疾病
如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 肠溃疡等,常伴有腹痛、腹泻
等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膜炎、脑炎等,常伴有头 痛、发热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 危象等,常伴有相应系统症状。
药物或毒物中毒
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药物副 作用或毒物中毒,常伴有相关
用药史或接触史。
辅助检查手段
呕吐
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 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 的现象。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胃肠道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位的炎症、 溃疡、肿瘤等病变,可引起恶心、呕吐等 症状。
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可引起颅内 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恶心、呕吐。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 良生活习惯。
心情舒畅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05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重要性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介绍恶心和呕吐的病因、症状、治疗 方法及预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药物使用

恶心呕吐资料PPT课件

恶心呕吐资料PPT课件

.
15
黄疸的概念
由于血清中胆红素(bilirubin)升高致使
皮 肤、黏 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
16
黄疸的鉴别
胡萝卜素血症 球结膜下脂肪积聚
.
17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 总胆红素浓度
(total bilirubin)
0.1-1.0mg/dl
(1.7-17.1umol/l)
– 结合胆红素浓度 (conjugated bilirubin) 0-0.2mg/dl (0-3.42umol/l)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减低和蠕动减 弱
肠蠕动受阻碍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排 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如排便反射
减弱或消失,肛门括约肌痉挛,腹肌及膈收缩 力减弱
.
53
临床表现
急性便秘:可有原发疾病临床表现, 多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多见于 各种原因的肠梗阻
慢性便秘:无特殊表现
肝内、肝外胆汁淤积 胆道阻塞胆管破裂及
毛细胆管通透性 血 结合胆红素 表现 黄绿色 搔痒;尿 色深;粪便白陶土 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 ;尿胆原、粪胆素; AKP
.
23
三种黄疸实验室检查的区

项目
溶血性
胆汁淤积性
TB 增加
增加
CB 明显增加
正常
CB/TB <15%-20% 60%
尿胆红素
-
+
尿胆原
增加
减少或消失
ALT AST 可增高
ALP 明显增高
正常 正常
肝细胞性 增加 增加
>30-40% +
轻度增加
明显增高 增高
.
>50-

第七节恶心与呕吐课件

第七节恶心与呕吐课件
解质。
对因治疗
根据诊断结果,针对不同病因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或放疗等。
营养支持
对于长期恶心与呕吐导致营养 不良的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 持治疗,包括肠内或肠外营养 。
心理治疗
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恶心与 呕吐,可采用心理治疗和行为
疗法等手段进行治疗。
恶心与呕吐的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总结词
妊娠反应是孕妇常见的恶心与呕吐原因之一,通常在怀孕早期出现。
详细描述
妊娠反应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疲劳等。妊娠反应通常在怀孕12周 左右自行消失,但有时可能持续更长时间。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水分、休息和心理 支持等。预防妊娠反应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病例三: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恶心与呕吐
01
02
03
04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恶心与呕 吐最常见的原因,如胃炎、胃
溃疡、肝炎等。
中耳炎
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 起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 等也可能导致恶心与呕吐的症
状。
其他原因
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等原因 也可能引起恶心与呕吐的症状

02 恶心与呕吐的病理生理机 制
总结词
颅内压增高是严重的恶心与呕吐原因之一,通常由脑部疾病 引起。
详细描述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治疗方法包括降低颅内压、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并发症等。预 防颅内压增高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 累和精神压力等。
05 恶心与呕吐的护理与康复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方法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 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触 诊和神经系统检查等。

恶心与呕吐中国医科大学PPT课件

恶心与呕吐中国医科大学PPT课件

• 5、伴随症状 • (1)腹痛: • 先右上腹剧烈疼痛,后黄疸:胆石症、胆道蛔虫 • 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肝脓肿、肝癌、病毒
性肝炎 • (2)发热 • 短暂发热后黄疸:急性病毒性肝炎 • 持续高热: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 • 先高热寒战后黄疸:溶血危象 • 黄疸伴高热寒战、右上腹痛: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 黄疸伴发热:癌性、肝脓肿、败血症
二、问诊要点
• 1、黄染部位:特点:巩膜黄染 • 药物(阿地平)、食物(胡萝卜、南瓜、柑橘):
皮肤黄染,巩膜无黄染 • 老年人球结膜下脂肪沉积:颜色浅、分布不均,
高低不平,多偏于内眦。 • 2、易感因素 • (1)年龄: • 新生儿黄疸伴贫血:新生儿溶血 • 中年人:胆囊疾病 • 老年人:胰腺癌、肝癌 • (2)性别:男性—胰腺癌、肝癌 • 女性:胆囊疾病、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 胃肠道阻塞:幽门梗阻、肠梗阻、十二指肠淤 滞症。
• 结石阻塞: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输尿管结石 • 血管阻塞:急性心肌梗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 胃蠕动减弱:胃潴留
• (2)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内脏 的各种炎症刺激内脏神经。
• 急性胃炎: • 急性肠炎: • 急性胆囊炎: • 急性胰腺炎: • 急性腹膜炎: • 急性阑尾炎: • 急性病毒性肝炎: • 急性盆腔炎:
临床医学导论
于继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消化内科
恶心与呕吐
• 定义
• 恶心:上腹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严 重者常伴有皮肤苍白、流涎、出汗、心 动过缓、及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兴奋的 症状。
• 恶心同时常伴有呕吐,但未将胃内容物 呕出时称为干呕。
• 呕吐:有力地将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 通过食管反流,经口排出体外。
一、问诊要点

症状学-恶心 呕吐课件

症状学-恶心 呕吐课件
•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或化学感受器的冲动刺激呕 吐中枢引起呕吐
• 神经系统疾病: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 损伤、癫痫
• 全身性疾病 • 药物 • 中毒 • 精神因素
前庭障碍性呕吐
• 耳蜗前庭功能:位置觉、运动觉 • 迷路炎
--中耳炎后遗症 --眩晕、眼震、听力下降 • 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眼球震颤、耳鸣 • 晕动病:眩晕、出冷汗
迷走神经
• 产生冲动 交感神经
呕吐中枢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冲动
交感神经
膈神经
小肠 膈肌
脊髓神经传出纤维
腹肌

胃窦收缩、贲门开放、腹肌收缩引起呕吐
呕吐中枢
• 位于延髓,有两个功能不同的机构 • 神经反射中枢(呕吐中枢) • 化学感受器触发带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恶心: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 • 迷走神经兴奋表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流
餐后近期发生、集体发病提示食物中毒。
伴随症状
• 腹痛、腹泻—急性胃肠炎、急性中毒 • 右上腹痛并发热、寒战、黄疸—胆囊炎、胆管炎 • 头痛、喷射性呕吐—颅内高压、青光眼 • 眩晕、眼球震颤—前庭障碍性呕吐 • 药物应用—副作用 • 晨吐—早孕Βιβλιοθήκη 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感冒?
问诊要点
• 呕吐的起病、呕吐的时间、呕吐物的特征 • 发作的诱因及相关疾病 • 症状的特点与变化 • 伴随的症状 • 加重与缓解因素 • 诊治情况
病因
• 反射性呕吐 • 中枢性呕吐 • 前庭障碍性呕吐
反射性呕吐(reflex vomiting)
• 来自内脏末梢神经的冲动经过自主神经传入纤维 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呕吐
• 咽喉部受刺激 • 胃、十二指肠疾病 • 肠道疾病 • 肝胆胰疾病 • 腹膜、肠系膜疾病 • 其他:异位妊娠、青光眼等

恶心与呕吐 PPT课件

恶心与呕吐 PPT课件
脑血栓、高血压脑病、偏头痛等 (3)癫痫:持续状态
病因
(4)内耳前庭功能障碍:迷路炎、晕动 病
(5)全身性疾病:尿毒症、肝昏迷、糖 尿病酮症、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低血糖、低钠血症、早孕
(6)药物:抗生素、抗癌药、洋地黄、 吗啡等
中毒: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磷、鼠 药
3.神经性呕吐nervous vomiting:功能性 呕吐、神经性厌食
问题:
1、呕吐中枢 的位置
2、呕吐中枢 的两个功能 机构
发生机制
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它有两个 功能不同的机构,一是神经反射中 枢即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外侧网状 结构的背部,接受来自消化道、大 脑皮质、内耳前庭、冠状动脉以及 化学感受器触发带的传入冲动,直 接支配呕吐的动作;
发生机制
一是化学感受器触发带,位于 延髓第四脑室的底面,接受各种外 来的化学物质或药物(如吗啡、洋 地黄、依米丁等)与内生代谢产物 (如感染、酮中毒、尿毒症等)的 刺激,并由此引发出神经冲动至呕 吐中枢再引起呕吐。
发生机制
呕吐是一个 复杂的反射动 作,其过程分 与三个阶段即 恶心、干呕与 呕吐。
发生机制
恶心时胃张力和蠕动减弱,十二指肠张力 增加,可伴有或不伴有十二指肠液返流;
干呕retch 胃上部放松胃窦部短暂收缩;
呕吐时胃窦部持续收缩,贲门开放, 腹肌收缩,腹压增加,迫使胃内容物 急速而猛烈地从胃反流,经食管、口 腔而排除体外。
临床表现
3.呕吐的特点 精神性呕吐、颅内高压性呕
吐,恶心很轻或缺如; 颅内高压性呕吐,以喷射状
呕吐为特点。 反射性、周围性呕吐: 常
伴恶心,非喷射状呕吐
临床表现
4.呕吐物的性质
带发酵、腐败气味提示胃潴留; 带粪臭味提示低位小肠梗阻;不含 胆汁梗阻多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 含多量胆汁则在此平面以下;含有 大量酸性液体多有胃泌素瘤或十二 指肠溃疡,无酸味者可能为贲门狭 窄或贲门失弛缓;上消化道出血常 呈咖啡渣样呕吐物。

恶心呕吐课稿课件

恶心呕吐课稿课件

02
恶心呕吐的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
01
02
03
04
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引起恶心、呕吐。
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引起恶心、呕 吐。
胰腺炎
胰腺炎症,可引起恶心、呕吐 。
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黏膜损伤,可引起恶心 、呕吐。
内分泌代谢疾病
01
02
0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过高,引起酮症酸中 毒,可引起恶心、呕吐。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 胃镜、肠镜等。
诊断流程图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 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与排除诊断
胃肠道疾病
如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可通 过胃镜、肠镜检查进行鉴别。
肝胆疾病
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可通过 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进行鉴别。
神经性呕吐的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 和抑郁症状,从而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病例四:药物性恶心呕吐的预防与控制经验
总结词
药物性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可以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减轻症状。
详细描述
在用药前,医生会向患者解释药物可能引起 的副作用,并告知如何预防和控制恶心呕吐 的症状。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采用深呼吸、冥想等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06
恶心呕吐病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病例一:功能性消化不良道疾病,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 症状。诊断时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治 疗上以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

恶心与呕吐PPT课件

恶心与呕吐PPT课件

而排出体外。呕吐与反食不同,后者系指无恶
心与呕吐的协调动作而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
溢出体外。 2020/5/25
8
三、发生机制
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它有两个功能不同的机构,
一是神经反射中枢,即呕吐中枢(vomiting
center),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部,接受
来自消化道、大脑皮质、内耳前庭、冠状动脉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 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二者
2020均/5/25为复杂的反射动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3
二、病因
引起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很多,按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下列几类:
1.反射性呕吐
1)消化系统疾病
(1)咽部受到刺激:如吸烟、剧咳、鼻咽部炎症或溢脓等。
(6)其他疾病:如肾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盆腔炎、 异位妊娠破裂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力衰竭、青光眼、屈 光不正等亦可出现恶心、呕吐。
2020/5/25
4
二、病因
2)循环系统疾病:心梗、心衰、休克; 3)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结石、肾炎、盆腔
炎、宫外妊; 4)急性传染病; 5)眼部疾病:青光眼、屈光不正; 6)刺激嗅觉、味觉、视觉引起的呕吐;
(2)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 消化不良、急性胃扩张或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滞等。
(3)肠道疾病:急性阑尾炎、各型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腹型过敏性紫癜等。
(4)肝胆胰疾病:急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急慢性胆囊炎或 胰腺炎等。
(5)腹膜及肠系膜疾病:如急性腹膜炎。
⑥已婚育龄妇女早晨呕吐者应注意早孕。
2020/5/25
14
六、问诊要点
①呕吐的起病,如急起或缓起、有无酗酒史、晕车晕船史以及 以往同样的发作史、过去腹部手术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等; 呕吐的时间,晨起还是夜间、间歇或持续,与饮食、活动等有 无关系;呕吐物的特征及呕吐物性状及气味,由此可以推测是 否中毒、消化道器质性梗阻等;根据是否有酸味可区别胃潴留 与贲门失弛缓;是否有胆汁,可区分十二指肠乳头平面上、下 之梗阻;根据呕吐物的量可确定有无上消化道梗阻,并估计液 体丢失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恶心与呕吐
【发生机制】
• 呕吐由延髓的两个位置相邻而功能不同的 中枢控制:一个是呕吐中枢,为神经反射 中枢,可引起呕吐动作。它接受内脏、躯 体、大脑皮质、前庭器官及化学感受器触 发带的传入冲动,产生呕吐反射。另一个 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它接受多种药物、 化学物、内生代谢物(如吗啡、洋地黄、 雌激素、氮芥、氮质血症、酮体)的刺激, 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呕吐中枢,再引起 呕吐反射。
• (1)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反射性呕吐最 常见的一类病因。
• 1)胃源性呕吐 • 2)肠源性呕吐 • 3)肝、胆、胰源性呕吐 • 4)腹膜及肠系膜病变
(2)呼吸系统疾病
• 如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扩张、肺炎、急性胸膜炎、肺梗死等刺激 支气管或胸膜引起呕吐。
(3)心血管疾病
• 如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 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等
呕吐过程
• 为内脏与躯体的协调反射运动,首先是胃 窦及幽门区收缩与关闭,胃逆蠕动,胃体 与胃底张力减低,继而贲门开放,最后膈 肌、肋间肌及腹肌突然收缩,腹压骤增, 迫使胃内容物通过食管、咽部而排出体外。
【病因】
• 许多疾病都可引起恶心与呕吐,通常按产 生机制不同,大致分4类。
1.反射性呕吐 机体任何脏器受到不 良刺激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 (3)药物反应与中毒:药物如洋地黄、吗 啡、雌激素、雄激素、环磷酰胺。中毒如 有机磷中毒、毒蕈中毒等。
3.前庭障碍性呕吐
• 见于迷路炎、梅尼埃病、晕动病。常见眩 晕及皮肤苍白、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迷 走神经兴奋症状。
4.神经性呕吐
• 见于胃神经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癔症等。 常伴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神经症状。
• 3.呕吐特点
• 有恶心先兆、呕吐后感轻松者多见于胃源 性呕吐。喷射状呕吐多见于颅内高压。无 恶心、呕吐不费力、全身状态较好者多见 于神经性呕吐。
• 4.呕吐物性质
• 呕吐物呈咖啡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呕 吐隔餐或隔日食物,并含腐酵气味,见于 幽门梗阻。呕吐物含胆汁者多见于十二指 肠乳头以下的十二指肠或空肠梗阻。呕吐 物有粪臭者提示低位肠梗阻。呕吐物中有 蛔虫者见于胆道蛔虫、肠道蛔虫。
【伴随症状 】
• ①伴发热:见于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②伴剧烈头痛:见 于颅内高压、偏头痛、青光眼。③伴眩晕 及眼球震颤:见于前庭器官疾病。④伴腹 泻: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中毒、霍乱等。 ⑤伴腹痛:见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 及空腔脏器梗阻等。⑥伴黄疸:见于急性 肝炎、胆道梗阻。⑦伴贫血、水肿、蛋白 尿:见于肾功能不全。
生虫等。 • 3)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
肿。 • 4)其他:如偏头痛、癫痫。
• 其中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高压所致呕吐呈 喷射状,常无恶心先兆,吐后不感轻松。 常伴剧烈头痛、血压升高、脉搏减慢、视 乳头水肿。
(2)全身疾病
• 1)感染。 • 2)内分泌与代谢紊乱:如早孕反应、甲状
腺危象、艾迪生病(Addison disease)危 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以及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 3)其他:如休克、缺氧、中暑、急性溶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如泌尿系统结石、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 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等。
• (5)其他:如青光眼、屈光不正、急性鼻 窦炎、令人嫌恶的景象与气味。
2.中枢性呕吐
•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1)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病、脑梗死、
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 2)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寄
【问诊要点】
1.呕吐与进食的关系 进食后出现的呕吐多见 于胃源性呕吐。如餐后骤起而集体发病见 于急性食物中毒。神经症呕吐也常发生在 进食后。幽门梗阻发生的呕吐多在餐后6h 以后。
• 2.呕吐发生时间
• 晨间呕吐发生在育龄女性,要考虑早孕反 应。尿毒症、慢性酒精中毒也常出现晨间 呕吐。鼻窦炎、慢性咽炎常有晨起恶心与 干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