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第12课宇宙的边疆第1课时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 语言技能目标:阅读、理解并精读课文;用简单英语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的形成及演化。
2.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宇宙起源、宇宙的组成,了解宇宙演化的历程,理解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了解天文学的常用专业术语。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树立人类对宇宙的无限热爱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宇宙演化的历程和宇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天文学的专业术语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对宇宙起源的深度探究。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以图片、视频等视听性材料介绍宇宙的奇妙、广阔和神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2. 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结合团队进行合作探究,以课本为基础,进一步了解和探究天文学的专业术语和相关知识。
3. 互动交流法:采用课内外交流、思想碰撞、研究探究小组等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丰富学生自身的认知,提高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流程第一部分:自然科学的发展1.自然科学的主流是什么?请描述天文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的研究方向及其联系。
2.了解人类通过何种途径认识宇宙?第二部分:宇宙的成因与演化1.理解星云假说和大爆炸模型,叙述宇宙诞生与演化过程。
2.理解宇宙的构成和宇宙演化的历程。
第三部分:天体特征和运动1.掌握天体基本的特征和运动状态。
2.研究天文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第四部分:黑洞、暗物质、暗能量1.探究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
2. 了解黑洞研究现状,去探讨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前沿课题。
五、教学手段1. 课件:学习PPT,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直观表现,生动形象。
2. 公开课:邀请天文学教授或爱好者进行公开课,学生在直接听取专家教授和学者对天文学的讲解,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宇宙的边疆》教案设计

《宇宙的边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征;(2)掌握宇宙的起源、演化过程和现状;(3)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思维;(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分析、解决宇宙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星系、行星、恒星等;2. 宇宙的结构: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等;3. 宇宙的特征:膨胀、密度、温度等;4.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背景辐射等;5. 宇宙的演化:恒星演化、星系演化、宇宙演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成就。
2. 教学难点:(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理论;(2)宇宙的膨胀和密度等特征;(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技术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演化过程;(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宇宙的起源、演化和发展趋势;(3)观察法:观察宇宙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宇宙图片、视频和模型;(2)黑板板书:标注重要概念和原理;(3)实验设备:进行宇宙相关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作业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考能力;(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2. 终结性评价:(1)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系统掌握程度;(2)课程论文: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3)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观察、实验等;3.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设计顺序进行教学;4.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课件、实验设备等;5.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宇宙的边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宇宙的边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有关知识。
2、学习解说词的特点。
3、激发求知欲和培养探索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品味本文精美的语言2语言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探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六、教学设计:1、导入:茫茫宇宙,充满奥秘。
自古以来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留下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飞月等许多动人的传说。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由幻想变为现实。
人类上太空登月球、,近来传来嫦娥二号飞上九天的佳音.据说2012年她的妹妹嫦娥三号也将九天揽月。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想探索宇宙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一位大众天文学家萨根一起进入太空遨游。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2作者简介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学家。
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其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
3课文内容简介本文选自萨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亦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
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
4解说词的有关知识⑴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它依靠对事物的准确叙述,语言的渲染来感染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⑵解说词的特点①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对事物进行解说和拓展。
②解说词不是干巴巴的说明或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具有一定的文艺性③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要抓住听众5提出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①本文重点说明的对象有哪些?②全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6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新课标必修三《宇宙的边疆》教案 doc

新课标必修三《宇宙的边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人教版必修三:《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doc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
2、了解解说词特点,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3、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思想、观点。
4、了解并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诵读体悟和鉴赏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文章屮读出科学之美,且感受科学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2学情分析1、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学生接触过类似的文章,对这类文章有印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就所带班级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自主思考习惯、探究问题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尚且不足,本文注重关注他们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并尝试运用之。
2、学生知识比较肤浅,有时候可能只注重知识部分,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领会其科学精神, 方法的运用和说明顺序的掌握是难点。
3、在根据以上情况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学会应用说明文方法学写文章。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解说词特点,学会运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运用议论与抒情的好处。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解说词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结构以及说明顺序2、对能够引领课文结构及难点问题进行探讨评论(0)学时重点把握课文结构以及说明顺序评论(0)学时难点难点问题的探讨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播放一小段萨尔的《宇宙》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解说词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和初步把握解说词在彫片屮的作用。
一、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分几部分介绍宇宙的?概括•说明。
(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所以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明确:1、总分为五部分探索宇宙的奥秘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介绍宇宙中的星系;介绍宇宙中的恒星; 介绍恒星和太阳系;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

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宇宙的边疆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与说明顺序2、合作探究掌握解说词的特点,明确其中议论与抒情的作用3、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真理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的精神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人的胸怀到底有多么宽广呢?请让我们先来了解天空--宇宙的宽广。
今天我们学习卡尔萨根的科普名篇《宇宙的边疆》大家来看这个题目《宇宙的边疆》,很明显,文章的对象是宇宙,那么老师请问一下大家,宇宙有没有边疆?带着问题,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从文中让我们来找出答案。
2、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本文的作者是卡尔萨根,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
被称为“公众天文科学家”。
他引导了美国几代年轻人,探索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
他解说的电视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
同名科普书籍《宇宙》与电视片《宇宙》配套,八十多个国家出版,是历史上英语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
主要作品还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而本文正是作者对《宇宙》的解说词。
那什么是解说词呢?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
经常出现在运动会、晚会等场合2)速读全文,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并思考文章的说明顺序宇宙(1-6)--星系(星系群、子星系)(7-9)--恒星(12-14)--太阳系(15-16)--地球(17、18)由大到小、先整体后局部星系星系(7-9)离地球80亿光年本星系群(10)离地球200亿万光年银河系(11)离地球4万光年太阳系彗核离地球1光年由远到近3)下面大家思考一下文章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说明顺序?1、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宇宙探索的热情和好奇心。
2.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宇宙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宇宙的了解和认识。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边疆有什么样的想象?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深入解读1.分析课文结构,把握课文脉络。
2.着重讲解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定义、举例、比较、引用等。
3.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边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二、课堂讲解1.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
三、写作训练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以“宇宙的边疆”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2.提醒学生关注宇宙科学,激发探索欲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边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二、课堂讲解1.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拓展延伸1.介绍宇宙探索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人类在宇宙探索中的责任和使命。
2.鼓励学生关注宇宙科学,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提问:你们对宇宙的边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二、课堂讲解1.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宇宙的边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宇宙的边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宇宙探索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的起源、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宇宙的复杂性和无穷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对宇宙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应对策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浩瀚和复杂性;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播放有关宇宙的短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宇宙探索的主题。
2.知识点讲解:讲解有关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演变、星体构成等内容。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特性。
4.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或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同时穿插一些小游戏以增强趣味性。
5.课后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或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授课方式:采用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管理方式:采用分组管理的方式,设立小组长,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即时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点。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或思考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学习和思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及标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贡献、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设备:需要有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等辅助教学设备。
《宇宙的边疆》教案四篇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二、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宇宙的边疆》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必修三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宇宙的边疆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较为困难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阅读理解、概念突破以及科学思维拓展,对这一教材进行详细讲解。
一、阅读理解宇宙的边疆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历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阅读理解环节是理解文章的重要初步环节,需要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宇宙的边疆?宇宙的边疆是指宇宙的边缘或边界,包括宇宙的起源研究、宇宙的形态结构与演化规律研究、宇宙的极端环境探测等等。
2.文章讲述了哪些内容?文章通过介绍科学家如何利用 Hubble 望远镜来研究宇宙的边疆,探讨了宇宙起源的可能理论,以及大爆炸产生的若干问题。
同时,还介绍了人类对于宇宙边疆的几项极端环境探测。
3.文章的重点在哪里?文章的重点在于探讨宇宙起源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以及人类如何勘探宇宙的边疆。
因此,这部分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中宇宙的相关知识。
二、概念突破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关于宇宙的边疆的概念并进行突破。
1.宇宙边缘的意义在宇宙研究中,宇宙边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代表了宇宙的尽头,是宇宙演化的极限,也可能是了解宇宙从何而来、到哪里去的窗口。
因此,研究宇宙边缘是探寻宇宙奥秘的非常必要的一部分。
2.宇宙起源的可能性宇宙起源是宇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文章介绍了两种可能性,即大爆炸理论和怪异物质理论。
大爆炸理论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在一瞬间由一个奇点(极度紧凑、密度无穷大的点)扩散而形成。
而怪异物质理论则认为宇宙的空间是由另外一种物质构成的。
3.探测宇宙边缘的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通过利用不同的探测技术来掌握宇宙边缘的不同信息。
比如通过红移来推测宇宙的年龄,通过微波背景辐射来了解宇宙边界的形态等等。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探测过程中按照不同探测器的特性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案:13宇宙的边疆

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课设计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4月3日课题宇宙的边境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课1、读准读音,朗读课文。
依照:1、2018年高考纲领剖析:理解文中重点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重要观点的含义,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课频频诵课文,掌握全文的构造特色。
依照:剖析归纳文章构造和归纳内容重点,难点归纳中情意思是教课的重点,也是阅读文本的重点,应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知识目标:原因:理1、学生读准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诵课文。
清文章脉2、学生能理清文章脉络。
络,掌握3、学生会答有关文章构造层次题。
全文构造是本课教学习二、能力目标:目标1、思想能力:经过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培育学生挑选、剖析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能力:利用工具书,联合书下说明,读准字音,疏导粗心,从而理解课文感情。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教课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企图环节课前默写《师说》第二段检查记忆状况,评默写,互换批阅,增强记忆三分钟价总结小考结果校正错误考纲规定增补有关知识课代表辅助检查的“辨别和记忆名句名篇”部分学重点。
时间3分钟1简介背景 1 巡视检查学生完1、各组登台展现,查收学生 4 分钟承接导成状况,进行实时课代表辅助老自主学习入环节评论。
师检查达成情的结果并2 增补相应知识。
况。
增强记忆2、在书上记录作家作品有关简介和背景。
3、小组或同桌间检查。
2自由朗诵课文巡视学生课本,检学生读课文,标明练评结查预习状况重点字词读音及自合然段。
环节朗诵课文1、指引学生有准1、抽签指名朗诵。
确无误地朗诵。
2、小组为单位朗2、大屏幕展现相读。
关读音及图片。
3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作者卡尔萨根1、小组议论并写出练评结好像一位导游,带答案合环节我们在广袤的宇2、小组展现。
宙中游览,那么本 3.其余小组增补文的构造是如何4、书上记录有关答的,作者按什么顺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宇宙的边疆》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宇宙的边疆》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宇宙的边疆》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宇宙的边疆》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宇宙中的一些奇妙、神秘的现象,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于宇宙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暗物质、暗能量以及黑洞的定义和性质;2.了解宇宙中的一些奇妙现象及其科学解释;3. 学生能够运用重力公式计算黑洞质量,了解黑洞的运动以及引力透镜效应等;4.课堂氛围活跃,让学生通过小组教学合作学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对我们周围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教学设计:第一节课:认识暗物质1.导入 - 通过日常生活小实验让学生认识空气的质量和重要性;2.引入 - 展示观测天文现象的视频及图片,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 商讨 - 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并试图回答暗物质的定义和性质;4. 讨论 - 让学生就暗物质和其他物质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和发言,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暗物质的研究现状和科学相关知识;5.总结 - 通过案例分析暗物质的一些实例,总结本节课所学。
第二节课:了解暗能量1.导入 - 联想学生所熟悉的物理公式及概念,引出暗能量的概念;2.引入 - 以图表等方式展示暗能量与宇宙加速膨胀的不可分割关系;3.举例 - 让学生识别黑洞的简单情境,并解释暗能量的影响与4.分析 - 介绍暗能量在宇宙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并展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数学和观测证据;5.总结 - 引导学生概括暗能量与宇宙形成及演化的关系,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与宇宙的奥妙。
第三节课:探究黑洞1.导入 - 通过电影片段等方式展示黑洞的个别现象,激发学生对黑洞的兴趣;2.分析 - 介绍黑洞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质量、引力等;3.计算 - 讲授黑洞质量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计算;4.探究 - 以黑洞运动和引力透镜效应为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黑洞的运动和作用;5.联想 - 以科幻小说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黑洞和人类未来的关系和探险性质;6.总结 - 通过案例分析黑洞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黑洞的基本概念和物理特性。
高中语文 13 宇宙的边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技巧,体味语言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六、拓展延伸,培养情感 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同学互相交流。(1)宇 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 和宇宙只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 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 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2)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 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 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 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 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 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3)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 身就是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
年
月
日 星期
班
级
)
授课 题目
宇宙的的边疆
拟 课时 第 课时
一、知识和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三维目 标
二、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 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
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
的了解程度。
5.【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
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 3篇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8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2、能自己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3、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宇宙产生兴趣,并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关于宇宙方面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2、结合上几节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习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胀的宇宙1、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体,你们都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学生小组查找资料,并交流资料。
2、观察宇宙图片、资料,说说你对宇宙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3、你知道星系间的距离是多少?能用千米单位来计算吗?学生讨论,寻找资料。
4、引出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光年。
5、我们知道银河系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还发现和它类似的星系吗?学生查资料,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等。
6、师讲述:现在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三、充满活力的宇宙1、出示恒星一生的图片。
说说恒星的一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查寻有关恒星资料。
2、师讲述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诞生许多恒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3、学生观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图片,想象充满活力的宇宙运动过程。
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你知道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时候?学生查寻关于人类登月的新闻资料。
2、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猜想。
3、关于航天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学生继续查找资料。
4、阅读书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
5、查寻为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
五、课后延伸:继续寻找关于宇宙方面和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以及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资料。
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教案9教学目标:一、认识四个生字;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宇宙的边疆》教案

《宇宙的边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宇宙相关的知识和解说词的特点2、能力目标:能自主进行信息整合,能通过对解说词的朗读来理解语言特色和作者情感,同时通过对语言特色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来提升朗读水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培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在理解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朗读段落【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年是2012年(图片),世界末日的预言被炒得沸沸扬扬,让我们觉得既惶恐又兴奋。
2012年1月8日,美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图片)预言,地球将在千年内面临核战之类的大灾难,人类只有在火星或太阳系其他星球殖民,才能避免灭绝。
科幻将要变成现实了吗?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的边疆》,看看卡尔·萨根是怎么说的。
二、信息整合【问题一】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课文,找出说明对象,明确说明顺序。
1——6 宇宙7——11 星系12——14 恒星15——16 太阳系17——18 地球【问题二】“星系”这一块你是怎样整合信息的?说明文整合信息的方法:首先,关注每一段开头、结尾的句子,寻找本段的说明对象,概括主要内容;然后,考察相邻段落之间的共性,看看是否能够合并,并在概念上提取大的说明对象。
总的来说,就像树一样,从根须到枝干层层推进。
【问题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包含了宇宙本身、星系、恒星、太阳系和地球,那么这么多的说明对象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由远到近(找依据)三、品读鉴赏信息整合、理清结构是说明文阅读的基础。
《宇宙的边疆》既是一篇说明文,还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
什么是解说词?能举个例子吗?——《人与自然》、《探索·发现》等。
那么,解说词应该怎样来读呢?老师在课下尝试朗读了一段并配上了音乐,请同学们来听录音。
朗读的前提是对内容、语言、情感的透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的边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议论和思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
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
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他对人类
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
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
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
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
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
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
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
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
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
如课文中对光年
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
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课文从
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文章结构解读
题记:用名人名言提示主旨.
一、解说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宇宙的广阔。
(1-6段)
二、解说星系的组成。
(7-11段)
三、解说恒星的性质、数量及其行星中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12-14段)
四、解说彗核、太阳系及其行星。
(15-16段)
五、以美丽的地球及人类的知识与探索作结。
(17-18段)
4.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
缓缓推进。
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
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
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星系中心类星体-----“成长”的黑洞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
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
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
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5. 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重点
说明对象: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宇宙,目的是想读者(或观众)介绍有关宇宙的知识。
说明重点:
1.说明宇宙的辽阔无垠的性质,例如地球到太阳之间,地球到已知的宇
宙中心的距离,星系之内和星系与星系之间的距离。
2.说明宇宙的组成,例如宇宙见有若干千亿个星系。
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
3.第三个重点是推测。
在说明宇宙之大的时候,在说明行星系组成的时候,两次推测生命或高级动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