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介绍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ea001f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5.png)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深刻,富有人文关怀,对社会历史风貌具有强烈的刻画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世称杜牧,唐代文学家,又称杜工部,祖籍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其父杜审言,是一位长在皇室的官员。
他活动的时代正是唐朝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杜甫出身贵族,但随着天下动乱,他的家道逐渐衰败。
早年家境贫困,多次奔走于官场求职,却屡次不中,经历了外祖父死亡、母亲病逝等重大变故后,他下定决心离开京城,背靠野山,度日艰难。
他的诗歌主题多与国家疾苦、民生疾苦、人类生存等问题相关,对深刻的社会矛盾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被称为“诗史”。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杜甫的作品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反映社会的现实主义诗歌,有很高的意义。
以下是杜甫的几首代表作。
1.《登高》此处登高望远,人生余欢自寂寞。
山色江声殊未变,旧时衣服旧钱貌。
小桥流水人家老,古道西风瘦马高。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登高》写的是杜甫背负终生之叹,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一种闲适、自由、理性的心态,有一种跳脱尘世的感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作》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橘洲秋柿,霜菊动江南之篱。
端如枯骨之蛴,流若朝露之泫。
何难题醉,倾盖如故?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次中吴,遥想吴王家。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鱼龙潜跃,鸟兽翔集。
纵观天下兴亡,哀在秦、汉之际;人道恶荒,悲于神、禹之叹。
愿前驱千里,快哉飞升。
愿千里送行,共剖西川鱼腥!《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作》是杜甫旅途中抒发感慨的一篇诗歌。
诗中写出了杜甫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于人生的无奈感,衍射出了杜甫深厚的思想和对于人生的洞察。
3.《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词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214d4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6.png)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词优美动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杜甫的简介、主要作品进行介绍。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生于唐肃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12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70年)。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先祖是唐初的功臣杜对。
杜甫幼承祖业,品行儒雅,博学有才华。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但依然坚守诗歌创作。
他的诗歌写实、直观、深沉,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是唐代最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诗人之一,歌颂人民的生活,感叹时代变迁,表达沉痛的社会现实。
二、杜甫的作品杜甫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和晚唐。
(一)初唐时期(717年-732年)在初唐时期,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清新明快,主题多与人生哲理、爱情、战争有关。
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观公孙大娘弟》等。
(二)盛唐时期(738年-756年)在唐朝盛世时期,杜甫的诗歌进一步发展,他写的主题更为复杂,内容更为深刻,表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风格。
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登高》、《三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代表作品。
(三)晚唐时期(759年-770年)在晚唐时期,杜甫体现出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石壕吏》等。
杜甫的诗歌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人文自然价值,他的作品曾多次被节选为中国文化的经典,赢得了永久的艺术地位。
三、结语杜甫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他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代表了唐诗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璀璨明珠。
杜甫的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性意义,它们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唐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杜甫个人简历
![杜甫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779cf0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3.png)
杜甫个人简历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文学家,被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风貌、政治时事、个人悲喜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对杜甫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的简要介绍。
一、个人背景杜甫于公元712年出生于陕西长安,是唐朝宰相杜预的后代。
他少年时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温文尔雅的性格,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二、求学生涯杜甫深知学问对于他的诗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在求学上格外努力。
早年间,他涉猎了儒家经典及史书,并广泛阅读唐代先贤的诗歌作品。
在学习过程中,他对古文的研究和对诗词灵感的追求并行不悖。
三、旅游经历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杜甫多次踏上远行的旅程。
他游历过中国的多个地方,亲身目睹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经历为他的诗作提供了非凡的素材和灵感。
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使他的诗作更富现实感和情感共鸣。
四、政治参与杜甫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深入社会的观察者和政治参与者。
他在政治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批评时事,呼吁改革,并为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
正是他独特的政治洞察力和关注,使得他的诗作带有浓厚的社会意义。
五、文学成就杜甫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世称为“杜诗”,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诗作具有深沉的哲学思考、大气的叙事能力和感人的抒情风格,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六、文学影响杜甫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他生前的时代。
他的作品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诗歌不仅在国内广为传诵,还对东亚各国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创作理念、音韵技巧以及探讨社会现实的立意,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七、文学地位杜甫被公认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被收入了《全唐诗》和《唐才子传集》,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他的墓地至今仍为人们朝拜,他的传世作品也在世人心目中永存。
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befc1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9.png)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作品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开阔,涵盖社会、哲理、人生、爱情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本篇文档将为大家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和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有所帮助。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河南巩县,出生于河南巩县杜陵,故又称杜陵。
其家境富裕,但由于战乱频仍而渐渐衰落。
杜甫年少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才华。
他曾任过进士,但几次失败之后选择离开官场,致力于诗歌创作。
杜甫历经人生曲折,可谓是一位较早意识到诗歌的文化价值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诗人。
他的诗在唐代被广泛传颂,至今仍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崇高的地位。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1.《登高》《登高》是杜甫的一首名篇。
诗中描述了丰峰塔的景色和杜甫自己的怀想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对战火纷飞的时代和离别的感慨。
同时也反映了杜甫自己的感受和人生旅程。
2.《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一首小令,也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象征和比兴,描述了大地上一场春雨对人民生活的带来了欣喜和希望。
这首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赤壁》《赤壁》是杜甫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表达了作者的反战和爱国情怀。
这首诗对中华文化和军事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4.《三别》《三别》描写了杜甫和三位忘年交分别离别的情景。
诗中杜甫对友情和共享艰难的情感表述得非常深刻,折射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对治乱之道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5.《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名篇,诗中描述了他登上岳阳楼时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流淌着杜甫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既有对社会现状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有对爱情和生命美好的憧憬。
杜甫的简介和生平经历
![杜甫的简介和生平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0d2e6fd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1.png)
杜甫的简介和生平经历杜甫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浪漫、真挚、豪放,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杜甫的简介和生平经历展开介绍。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字子美,号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生于贞元十八年(712年),卒于建中三年(770年),享年58岁。
杜甫是唐代末期著名的“诗人三杜”之一,他和杜牧、杜审言并称为“诗圣三杜”。
杜甫一生著书立说不少,他的代表性作品有《春夜喜雨》,《登高》,《范成大卿曹参陈情守岁》等。
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也蕴含了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二、杜甫的生平经历1.早年生活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今属河南省新乡市),父亲杜秀才是一位保持贫穷的读书人。
杜甫小时候聪明好学,十分喜欢读书。
在他幼年时期,中国正处于“贞元之治”时期,社会治安稳定,文化风尚盛行,这为杜甫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文学入门公元730年,杜甫赴郑州,在邵仙公的庇护下开始学习诗歌,并开始撰写自己的第一篇诗作《哀江头》、《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两年后,他移居洛阳,开始与王之涣等唐代文学巨匠交往,并广泛接触唐代各种艺术和文化。
3.遭遇生活困境公元744年, 唐朝进入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杜甫偕妻子和儿女,逃难至荆州。
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家庭陷入了贫困和生活困境,他和家人多次流浪无依、无食可口。
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困难,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4.投身官场公元756年,杜甫被任命为河南府的尉(即士县令),开始正式投身官场;后他还在梓州和西川担任推官和司录参军等职务。
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深认识到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
因此,他更加全面地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他的《新婚别》、《北征》、《兵车行》等作品,都写出了他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深深关心。
5.为文化艺术事业奔走公元768年,杜甫得知当时的宰相杜佑奉命巡视江淮地区,于是写下了《襄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表达对其的感慨。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https://img.taocdn.com/s3/m/036210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0.png)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文学界的巨匠。
他的诗歌以立意深远、风格雄浑、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唐诗的“国之奇才”。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的简介资料和代表作品。
一、杜甫简介杜甫出生于唐代贞元元年(公元713年),原籍河南巩县(今洛阳市)。
父亲杜审言是一名州刺史,家境殷实。
杜甫的童年十分幸福,但在他15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
他曾在咸阳吏部试中考中第二,但因其出身贫寒,朝廷并未授予他官职。
自此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
杜甫的性格十分坚韧不屈,他对生活和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十分痛恨。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担忧,通过阐述自己的不满和呐喊,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改变。
杜甫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和人文等不同领域,同时充满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
他的诗歌不仅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而且富有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杜甫代表作品1.《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唐代美女的风姿和气质。
其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一句被奉为经典,成为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
2.《登高》《登高》是杜甫的另一代表作,描写了登高所看到的美景,包括森林、山峦和江河。
诗中表现了杜甫的豁达和乐观,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春望》《春望》是杜甫又一经典之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其中的“飞花共舞鸟飞回,万物更新世无疆”一句被称为经典之作,表达了杜甫对生命力的认知和肯定。
4.《李陵》《李陵》是杜甫的历史题材作品之一,诗歌描绘了三国英雄李陵的生死轨迹。
杜甫通过史诗般的叙述,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颂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5.《赤壁》《赤壁》是杜甫的又一历史诗作,描写了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的战争,并通过对两个不同势力的对比,体现出了诗人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和寄托。
总之,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诗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be90111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f.png)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杜甫的介绍和他的事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杜甫的介绍及事迹1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定居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杜甫对这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骄傲的。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杜甫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府中,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
这些经历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看来他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吹牛。
杜甫生在唐王朝的辉煌盛世时期,当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所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许多积极追求功名的青壮年读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
杜甫从二十岁左右到三十五以前,也曾经三次出游。
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象。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又带着蔑视考功郎的傲气,与苏源明等一起,来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f2534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a.png)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上的伟人”,其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崇敬和反思。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于公元712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封建家庭,他的祖父是隋朝的宰相。
由于杜氏家族衰落,杜甫的童年非常贫苦。
他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识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和险恶,培养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
他曾经担任过官员和学官等职务,但是由于独立思考和忠于原则而多次受到废黜或贬谪的打压和困扰。
杜甫于公元770年去世,享年59岁。
二、杜甫的代表作杜甫的诗词作品总数达到了1500多首,其中不少是高度有名的经典之作,下面仅列举一些代表作: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70年左右,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描绘了杜甫在登高远望的时候所见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景象和人生的感慨。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困境破灭后的未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担忧。
3.《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灯火阑珊处,拭泪双双望。
念我沦于险阻泥,关河千里,望长安于日下。
客心何在,回首向来萧瑟处。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同时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爱护。
4.《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渚田阡陌,交疏织干戈。
旌旆夷陵,城隅斗鸡鹜。
严风骤雨,大旱不雪。
望长安于日下。
目断西飞鸿雁,思照南归虹霓。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雄浑壮丽的语言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爱护,同时表现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崇敬和反思。
杜甫的简介和古诗有关的诗句
![杜甫的简介和古诗有关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e5021f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5.png)
杜甫的简介和古诗有关的诗句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被誉为唐代诗歌的高峰之作。
杜甫的诗歌以其平实、朴素、豪放的风格,从各个角度描绘出了唐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杜甫及与他有关的古诗文。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称“诗圣”。
祖籍为陇西(今甘肃康乐),出生在同谷(今陕西勉县)。
幼时父亲去世,家境陷入贫困。
唐玄宗天宝年间,杜甫中了进士,但由于抗议当时权贵削弱宰相权力的行为,未能得到官职,终生秉持廉洁为政。
在历经多次风波后,他于开元年间回到故乡同谷,在当地终老,享年59岁。
二、与杜甫有关的诗句1.《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乐游原上清秋节,余霞成绮绣。
文物华妍簪台锦,挥手自兹别致。
临别赠言欢远客,驻马高谈咨嗟。
得成比目何辞死,意气相投已两家。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乐游原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向往。
其中的“意气相投已两家”一句,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理解和赞美。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今日惊回首,处处群鸦黑色飞。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其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和“处处群鸦黑色飞”等句,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哲学的深度。
3.《三吏》唐代的礼仪非常繁琐,公务繁忙,且多有腐败。
杜甫在这首诗中揭露了三位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公仆,他们在诗中化身为“庖丁”、“鲁达”、“狂贾”。
“庖丁”为官多年,素有洁身自好之名,他不耻与民同乐,常与老百姓在一起品茶论道、谈诗论文,得到百姓的赞扬。
“鲁达”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官员,他在政务上公正无私、经济开明,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
“狂贾”则是一位贩夫走卒出身的官员,他十分憎恶官场上的腐败和奸邪,大胆揭发贪污奸猾之行,并且免费帮助百姓解决他们的困难,被当地百姓仰慕和称赞。
这三位“清官”,在杜甫的诗中成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象征,展示了唐代的反腐斗争和深刻的社会变迁。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dcff65e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7.png)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形式广泛,涉及人生百态,既有关于国家政治的深刻探讨,也有关于爱情友情的真挚感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
一、杜甫的简介资料杜甫,字子美,祖籍今河南省荥阳市,东汉时期居住在河南省南阳市,是唐代大诗人之一。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早年生活贫困,曾短暂从事官职,但因忠于良心,反对权势,多次被贬谪。
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诗歌名篇,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春望》、《三别》、《望岳》、《兵车行》等等。
杜甫忠实地记录并描绘了唐朝晚期的社会现实,关注百姓苦难和社会不公,同时也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家乡、自然的热爱。
他的诗歌作品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启示。
杜甫于公元770年去世,终年59岁。
二、杜甫的名言名句杜甫的诗歌充满人文关怀和敏锐的悟性,精辟而不失思辨深度。
他的名言名句也闪耀着智慧和力量。
以下是一些杜甫的名言名句:1. “苟富贵,无相忘。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于财富和权力的看法。
他认为,如果拥有了高贵和富有的地位,就不应该忘记过去那些和你一起分享生活的人,或者是曾经给予你帮助的人,因为没有他们,你也不可能得到那样的地位和财富。
2.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于“奋斗”的信念。
他认为,追求某个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坚持不懈,同时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取得成功。
3.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于天灾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的看法。
他认为,当天地失衡时,自然界的力量将会失去平衡,人们也会饱受灾难之苦。
4.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这句话表述了杜甫对大自然无限美好的景色和无尽的时间的想象。
他认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生命和时间都是微不足道的,此时此刻都显得渺小无比。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杜甫的诗中著名的一句。
他用简洁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立志要登到高峰之巅,俯视他的一切壮美景色,并在这样的环境下正确看待人生,找到自己的价值。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人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人](https://img.taocdn.com/s3/m/e4f8ac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e.png)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人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生于公元712年,死于公元770年,享年58岁。
他的诗歌作品广为流传,被誉为唐代“诗圣”。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热情关注、对生命的深刻思索和对山水自然的感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本文将就杜甫的生平简介、代表诗歌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平简介杜甫出生在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出身于士族家庭。
他的祖父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杜甫的父亲也曾在政坛上做过一些事情,但因为得罪了宰相李林甫而被贬官。
这大大影响了杜甫的成长过程,他的家境一度十分贫困。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爱,对此一直心存感慨;他的父亲经常贫困潦倒,自杀身亡后,杜甫也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杜甫年少时爱好读书写字,后来曾在崖州学道法,但因为家境贫困而放弃。
他曾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文人,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杜甫从事过官府工作,但一直不得志,后来又因为贪污和谋害同僚罪名遭贬,一度逃亡到成都。
在成都这段时间里,杜甫研究佛教,写下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歌。
不久,他又被迫离开成都,去了长安,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辗转迁徙。
死前几年,因丧子之痛心神交瘁的杜甫避难蜀地,接受了当地官员的赈济。
他在此拾起笔端潇洒自如,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公元770年,杜甫因病去世,葬于成都南郊白塔山。
二、代表诗歌作品杜甫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人性、自然等问题的深刻探讨。
在他的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和斗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有以下几首:1.《登高》: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公元770年。
诗中表现了杜甫对自然风光的卓越品位和视角。
他将描写自然风光的技巧与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度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兵车行》:这首诗写于公元765年,描写了唐朝军队出征时的惨烈及其对老百姓的影响,上下相映,极富韵味和震撼力。
3.《赤壁》:这首诗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文学作品描绘出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的场景和壮烈景象,成就了杜甫崇高的政治理想与理想人格的形象。
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70afc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9.png)
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有哪些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之为“诗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唐代末期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他的诗歌反映了其对于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
本文将对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进行介绍,以展现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字子美,号杜少陵。
712年出生于隋末唐初的河南巩县,是家境贫寒的儒家后裔。
杜甫自小聪慧好学,曾经师从儒学家黄巢,并在其影响下接触了“玄学”和“道教”等思想。
杜甫的诗歌承袭了儒家文化传统,借鉴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高水准。
杜甫是一个非常才华横溢的人,精通文学、历史、音律等各种知识,同时还是一名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杜甫一生经历了较多的战乱和政治动荡,先后随父迁居到蜀地,与溪洛书院相关人员有所交往。
在他的长达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过许多与时政有关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于朝政的看法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
杜甫的诗歌作品创作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反映了当时的人物、事物和珍贵历史记载,同时也传达了他理解伦理与道德的观点。
大量的历史诗和带有民族气质的抒情诗,尤其是讽刺诗和反悔诗,使他的作品成为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杜甫的代表作品包含历史诗、抒情诗、哀思诗等多种类型。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1.《登高》这是杜甫的名作之一,主要描绘了一个仰望名山的壮丽景象。
杜甫以形象的词语、独具一格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景物和感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种饱满而深邃的美感。
2.《春望》这是杜甫的一首长篇诗,写景而不失思想,在表达创作情感的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其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向往和对于社会和人生命运的悲痛感慨,极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风格。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古体诗是杜甫所写的一篇自述诗,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为人类命运所忧虑的诗人的情感、思想和追求。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哪些诗](https://img.taocdn.com/s3/m/fb1875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哪些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描写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貌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以深情和豪放著称,表达了他对故国和人民的热爱,被后人誉为“诗圣”。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哪些。
一、杜甫的简介资料1、出生年代和家庭背景杜甫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12年),出生于大都会长安,是家中的次子。
父亲杜审言是两汉文学的爱好者,有文名,却没什么钱,所以杜甫在年少时生活十分贫困。
2、求学和仕途经历杜甫自幼喜好文学,但年少时家境较贫寒,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教育。
后来他被李颖曾资助,学习《诗经》和《春秋》,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诗歌才华。
杜甫曾经历过不少的仕途低谷,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官位,为此他离乡背井历经艰辛地到过几十个州府和县城。
最终,在他五十岁时,才被朝廷任命为左拾遗,后又升任为兵部员外郎和给事中。
3、婚姻生活杜甫的妻子为王氏,有一子一女。
杜甫和他的妻子在婚姻生活中并无多少感情,他曾写下《别王十二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不过,他之后又写下《我的妻子》,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之情。
4、晚年生活和逝世787年6月,杜甫辞职返回成都,定居在黄龙商店,在那里安享其晚年。
然而在其晚年,他先是失去了夫人,又失去了儿女,躺在床上思乡,口吐珠泪,终于在公元770年去世,年届六十。
二、杜甫的古诗杜甫古诗可以说是诗歌珍品,他的大部分诗作是关注社会和人民的疾苦,深情、豪放,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杜甫古诗。
1、《三吏》“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这是杜甫著名的抒情诗《三吏》,这首诗表现了人世间的無情,和为官者常常遭受到的无法预测的厄运。
这首诗描绘了三个让人哀叹的官员,他们受到错误的指控和糟糕的处理,而最终无奈被调职。
2、《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是《将进酒》的开头,可以说是杜甫最具代表性的诗之一,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极峰的追求。
杜甫的简介和主要作品有哪些呢
![杜甫的简介和主要作品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e89f1e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9.png)
杜甫的简介和主要作品有哪些呢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号杜陵。
出生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卒于成都。
他的诗歌广泛涉及社会现实,政治风云和人文情感等多个领域,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他的简介和主要作品的介绍。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出生于757年,是唐代崇尚儒家思想的朝代中出现的一位儒家诗人。
他的父亲当时是一位地方官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受到了朝廷的迫害。
在贫困的家庭环境下,杜甫早年不得已受到了家教和儒学知识的熏陶,同时也接触到了农民和贫苦人家的生活,在起起伏伏的生命经历中,逐渐形成了“感时思古、发愤图强”的人生格言。
他的诗歌创作主题广泛,可以说是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人生领域。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神话传说、国家政治、社会现实、经济问题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描写和探索,对中国诗歌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语言形象生动,行文淳朴恰当,富有感情,深刻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及人民心理。
二、杜甫的主要作品1.《三吏》《三吏》是杜甫以温情诙谐的形式,木刻像式的艺术手法,传达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吏治的期望。
全文通篇以青州三吏的例子,矛盾纷争和互相揭发的情境描写出来,并以末尾收结形式,表达出杜甫心中的愿望。
2.《春望》《春望》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在唐代史悲喜交加的年代里,杜甫借着“烟里寒山”、“春望”之名,展现出只有冥冥中的天命继而演化成草木繁华的悲悯情感,多姿多彩的场景也让他的思维更多元化,引起了读者共鸣。
3.《北征》《北征》是杜甫反对安史之乱的主要作品之一,寄托了杜甫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全诗以“万里戍边,天涯孤旅”开篇,血泊千里,江山狭窄的局面让人震撼,杜甫有意挑战“大风起兮云飞扬”,“如牛之视新草”等传统表述手法,更具有时代意义。
4.《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全诗以顺井之思,借口描绘美丽女子的风韵和美貌,类似于江南丽景,形成了田园诗歌的风格。
诗歌以寓言形式,展现出杜甫显而易见的痴情,以及杜甫的想象和幻想。
杜甫的简单介绍
![杜甫的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de72b6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1.png)
杜甫的简单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鹏,世称杜少鹏、杜公,即杜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
一、个人基本资料
杜甫,唐朝诗人,731年出生于山西居巢(今晋中市中部),山西昌义人,名叫杜则舌,字子美(号少鹏、杜公),与诗人白居易、韩愈是唐代宗派诗人中的好友,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诗宗以及御笔诗人,后年逝世在唐朝洛阳。
二、文学创作
杜甫的历史及社会题材的文学创作写出了唐朝几百年的沧桑变化,他曾自谦称诗仙,其思想、文学价值深深地影响了唐宋两朝的诗人,并受到历代文学家的高度评价,遗留下1500余首诗篇和28篇楚辞,可以用三句来简单介绍:“上平蔺,劝善忧国,雄赳赳”。
三、影响力
杜甫的诗歌依然在中国及全世界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他的诗作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表达出诸多历史思想,从古老的传统方
式出发,宣尽灾除怨,给唐者及后世诗人以思想精神指点。
四、文学研究
杜甫作品的研究先后有《杜甫诗话》《太平广记》《桂香囊》《唐诗
纪事》《百家姓》《文心雕龙》等传世经典,开创了后世文学研究的
新思路,不少学者纷纷以新的视点继续研究其诗句代表作《梦李白》,《怨余事》,《春望》,《望岳》和《明月》等数十篇诗篇,深受后
世颂赞。
五、总结
杜甫,舞台交出中国古代文学诗宗唯一答卷,他的历史及社会题材的
文学创作受到了历代文学家的高度评价,几百年来仍有着深远影响,
不少学者纷纷以新的视点继续研究其诗句代表作,依然在中国及全世
界的文学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杜甫的简介和诗风特点
![杜甫的简介和诗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a2d2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7.png)
杜甫的简介和诗风特点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以其悲愤的风格、伟大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简介和他的诗风特点。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唐代文学家,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12年),卒于唐懿宗宝历四年(770年),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出身于文化世家,自幼好学,喜欢在诗经、楚辞等古籍中寻求灵感。
他早年曾经历了多次家庭和社会的变故,如其父亲被废黜、兄弟被流放等,这些事情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常以“忧国忧民”为己任,写下了大量关注民生的诗篇,从而成为“诗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杜甫的诗风特点1. 内容广泛、题材丰富杜甫的诗作涵盖了诸多领域,探讨了政治、礼仪、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话题。
他从乡村到城市,从政府到普通百姓,把中国的社会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他的作品对于了解唐代社会生活非常有利、有益。
在题材方面,杜甫的诗歌涵盖面较广,包括政治、史诗、议论、轶事、感慨、杂言、咏史、咏物等等。
其中,前期的诗作注重社会利益,反映出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后期的作品则更加关注人性的光辉,这使他的作品在艺术性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杜甫的诗歌饱含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悲壮呼吁。
在他的大量诗作中,探讨了农民、工人和商人等各个社会阶层的现实问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法制等方面。
杜甫关注社会现实的另一个方面,是对霸权强权的抗衡。
他的作品也表达了对官僚主义、腐败和权贵的反感,谴责了官员的贪污、糜费、暴力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3. 探索人性,抨击邪恶杜甫的诗歌力求内外统一,追求真理,抨击邪恶、呼唤良善。
他通过创作反映了人性的卑微和光辉,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他以平等、自由、公正、爱和奉献等人性美德为“治国之道”,反对用暴力、压迫等极端措施来解决问题。
他强调“仁义”并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表达出对于人间恶行的无情谴责和对英雄悬促的忧伤。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19d54c8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7.png)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杜甫,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汇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各种文艺流派的特点,展现出他出色的诗歌才华和广阔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
一、杜甫的简介1. 杜甫的生平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随县(今属江苏),生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12年),卒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70年),享年59岁。
父亲是随州司法参军,少年时随家迁居长安。
小时候失去父亲,贫穷潦倒的家境使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一生努力思考社会现实,埋头钻研史书。
因长于骑射上阵,曾任将领,还曾被授予“醉吟诗句三百篇,每篇无不出机杼”的头衔。
2. 杜甫的诗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名副其实的巨匠,他的作品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豪放文化之摇篮”,并影响了后世许多文学创作。
其诗作体现了个人深刻的思考、鲜明的人性关怀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作品丰富多彩,涵盖政治、历史、社会、风景等多个领域。
二、杜甫的代表作作品1. 《望岳》《望岳》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杜甫的志向与情感之美,在诗末写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等语言,表现出了杜甫不断追求进取与不屈服于逆境的决心。
2. 《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现出了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意境。
诗中有“红楼梦里尘世事,片云散后明月清”的语言,措辞凝练。
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反映,表现出他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自我放逐的内心思考。
3. 《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他对田野之美、生命之生生不息的喜悦。
诗中“闻道龙湫浦,桃花潭水深,不及茅屋无人夜,松间草际凉”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生趣与人情的感染,将他的心境烘托得更为明显而深刻。
4. 《新婚别》《新婚别》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自己与妻子新婚之后分离的心情。
这个诗题下的诗作,不像其他的旅别的诗,没有浪漫主义意境的提炼,却用地俗、平淡的笔触,感人至深地展示了爱与现实的缺憾之处,让人触动心灵,感同身受。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诗集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诗集](https://img.taocdn.com/s3/m/2d0731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2.png)
杜甫的简介资料和诗集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擅长写景、抒情、议论等,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风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资料和诗集。
一、简介资料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享年58岁。
他的先祖是京兆杜氏的后代,家境富裕,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杜甫自幼聪颖过人,喜欢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拥有较高的文学天赋和艺术才华。
在唐玄宗年间,他考入进士,担任了几个小官职,但因为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一生饱经风霜,历经艰难,但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二、主要诗集杜甫的诗歌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包括写景、抒情、议论和叙事等,构成了颇具文学价值和艺术风格的诗歌集,这些诗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1、《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是杜甫的主要诗集,共有1480首诗歌,内容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包括文章、诗、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人民疾苦、民间风情、政治变革等,是风格多样的诗歌集。
2、《秋声赋》《秋声赋》是杜甫一篇文学作品,是为了纪念杜甫的子孙而写的,这篇赋旨在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杜甫逝去的悼念和对子孙的祝福。
该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医学、家族、政治、诗词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唐朝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状况。
3、《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是杜甫的一部田园诗集,共有五十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反映了唐朝社会的风土民情和人民生活状态,以及杜甫的格调和风格。
4、《杜子春秋》《杜子春秋》是杜甫的一部笔记和随笔集,收录了他一生的见闻和心得体会,包括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反映了杜甫的博学和文化素养,是他思想和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5、《拟古诗十九首》《拟古诗十九首》是杜甫的诗集之一,主要是对唐代早期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创新,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学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他对诗歌内容、格调、风格等方面的创新和发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杜甫的个人简历介绍
![杜甫的个人简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85dcb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9.png)
杜甫的个人简历介绍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早年经历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他在唐玄宗开元后期未能考中进士,随后漫游各地,期间创作了一些早期的诗歌作品12。
仕途经历杜甫曾在长安任职,但仕途不顺,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他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期间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晚年生活杜甫晚年移家至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被表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于大历五年(770年)冬在辗转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文学成就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尤长于律诗,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他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被后人公认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
他的诗作被誉为“诗史”,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
历史评价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还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杜甫的简介名句名诗有哪些呢
![杜甫的简介名句名诗有哪些呢](https://img.taocdn.com/s3/m/43ffdf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3.png)
杜甫的简介名句名诗有哪些呢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风格高峭雄奇、意境深邃,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诗歌的经典之一,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以下是杜甫的简介、名句、名诗的介绍。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蜀都成都人。
他出身曾祖父杜脩是唐朝有名的大官,父亲杜审言是著名的文学家。
杜甫在年轻时即殚精竭虑地学习,广泛涉猎史书、诗文和经典,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后来因家庭变故,杜甫的生活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和苦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追求,反而更加努力地创作。
他的诗歌充满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探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杜甫的诗歌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包括了山水田园、豪放抒情、壮怀激烈等多种类型,都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二、杜甫的名句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坚持正义的精神,正中诗人不屈不挠的气节,彰显杜甫不追求个人得失,而是关注国家民生的高尚情怀。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登波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哀愁,彰显了杜甫对陌生环境和命运之变的感慨,展现出诗人高度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诗歌艺术魅力。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泊船瓠江》)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表达,古朴平易,妙趣横生,彰显杜甫以天地为师,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闪现出杜甫豁达的思想境界。
三、杜甫的名诗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这首诗写了杭州西湖美景,并将西湖与西子美女进行比较,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气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闲,但语巴山雄。
”(《登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久别重逢的喜悦,几经生死坚守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介绍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一、生平经历(1)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
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2)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3)仕途不顺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
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
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战乱流离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5)为官时期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
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
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
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
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
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
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6)西南漂泊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
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
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
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不久杜甫又辞了职。
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
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奉节)。
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
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7)江舟长逝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
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
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
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时年五十九岁。
二、个人成就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
北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
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
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
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
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