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控制要点概要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关系到生命健康,因此生产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次演示将从定义与分类、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具体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作 详细介绍。
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人员与机构
任职资格、培训计划,岗位职 责。
质量文档
文件编制程序、文件清单、质 量手册。
ERP系统
全过程跟踪,包括采购、生产、 销售、外包等。
消毒与洁净
消毒不彻底、洁净度不高都是失败的前提。
严格控制操作方法
对流程、温度、酸碱度要求都应制定严密方 案。
产品标签和包装的质量控制
包装材料
产品 完整性
贴标和印刷
产品标识的 准确、清晰和完整。
色差与变形
正常材质基础上的 色差和变形,不能影响质量。
ISO1 3 48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质量体系文件
安全环保问题和改进
对于环保安全的问题,及时回应、通报和立案处理。
人才和员工培养
对于员工和人才的需求,应多方位开展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常见问题答疑
1. 高温天气下引起 试剂变质怎么办?
答:在一定条件下存储试剂。
2. 近期新购设备、 故障复杂怎么办?
答:设备运行维护等方方面 面都在试剂生产的关键环节。
3. 生产线人员错漏 怎么办?
答:设立生产线质量责任制。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经验
从调查、分析到执行纠 正和预防措施。
2 新的挑战
持续发展,并不断加强 自身的品牌力和市场营 销力,并将业务范围扩 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3 未来展望
更加追求创新、高效和 卓越,不断提供全新的 解决方案和产品。
质量体系文件,符合ISO标准要求,包括质量方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 指导书、收集大数据的工具等。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解析
关键工艺识别
通过风险评估和工艺验证,识别 出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 工艺,并进行重点监控。
工艺流程优化
针对梳理出的工艺流程,运用工 艺改进、技术创新等手段,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 质量。
关键工序控制点设置
01
控制点识别
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和工艺流程, 识别出需要设置控制点的关键工 序。
02
对于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识、隔离、评估和处置,防止其流入
市场。
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
03
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06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实施
内部审核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 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及时发现并纠 正存在的问题。
管理评审
由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评审,对质 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 性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制定
纠正措施
针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
预防措施
通过对潜在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完善
检验记录与报告管理
01 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数据的 真实、完整和可追溯。
02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检验人员等内容。
03 定期生成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01
制定明确的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有效的 处理。
03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过程控 制
立项与评审管理
明确立项依据和评审标准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发光报批稿)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报批稿)2009-05-15 09:00发光免疫分析试剂是指利用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等生物学原理,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样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来进行检测的一类试剂。
主要包括化学发光(酶促、非酶促),电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等法。
该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利用发光分析技术对蛋白质等被测物质进行检测的第三类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第二类试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可参考该指导原则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
一、基本原则(一)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应当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生产企业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生产企业还应该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
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三)诊断试剂的研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组织研发,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四)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五)试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产品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使用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一)主要生物原料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
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
一般按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PCR诊断类报批稿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PCR诊断类报批稿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泛指以扩增DNA或RNA为手段,从而检测特定核酸序列或筛查特定基因的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转录依赖的扩增反应(TMA)等。
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是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体外诊断试剂,目前已经用于病原体检测、特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体内物质的型别鉴定等不同领域。
本指导原则仅适用于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其他类核酸检测试剂可参照相关内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一、基本要求(一)核酸扩增类检测试剂的生产企业应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试剂生产企业应具有与其技术要求相适应的人员、厂房、设施和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配备满足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以及操作人员防护所需的设备.建立专用实验室,实验室应当严格分区,人员和物品应当单向流动,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实验过程中样品之间的污染和避免扩增产物的污染。
生产用于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的生产企业应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设施和措施。
(三)试剂生产企业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四)核酸扩增类检测试剂的引物设计应当符合核酸检测设计的要求,扩增体系应设定合理的内标和外标,试剂需设置抗污染的特定措施,扩增产物须进行确证研究。
(五)企业使用新型原材料时,应提供与通行原材料比对研究结果及相关资料。
使用未列入上述标准的化学试剂,应不低于分析纯.二、原材料应提供主要原材料如引物、探针、企业参考品或标准品等的选择与来源、制备过程、质量分析和质量标准等的相关研究资料。
若主要原材料为企业自己生产,其生产工艺必须相对稳定;如主要原材料来自市场(从其他单位购买),应提供的资料包括:对物料供应商审核的相关资料、购买合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标准、出厂检定报告,以及该原材料到货后的质量检验资料。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PCR诊断类报批稿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PCR诊断类报批稿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泛指以扩增DNA或RNA为手段,从而检测特定核酸序列或筛查特定基因的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转录依赖的扩增反应(TMA)等。
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是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体外诊断试剂,目前已经用于病原体检测、特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体内物质的型别鉴定等不同领域。
本指导原则仅适用于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其他类核酸检测试剂可参照相关内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
一、基本要求(一)核酸扩增类检测试剂的生产企业应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试剂生产企业应具有与其技术要求相适应的人员、厂房、设施和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配备满足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以及操作人员防护所需的设备。
建立专用实验室,实验室应当严格分区,人员和物品应当单向流动,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实验过程中样品之间的污染和避免扩增产物的污染。
生产用于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的生产企业应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设施和措施。
(三)试剂生产企业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
(四)核酸扩增类检测试剂的引物设计应当符合核酸检测设计的要求,扩增体系应设定合理的内标和外标,试剂需设置抗污染的特定措施,扩增产物须进行确证研究。
(五)企业使用新型原材料时,应提供与通行原材料比对研究结果及相关资料。
使用未列入上述标准的化学试剂,应不低于分析纯。
二、原材料应提供主要原材料如引物、探针、企业参考品或标准品等的选择与来源、制备过程、质量分析和质量标准等的相关研究资料。
若主要原材料为企业自己生产,其生产工艺必须相对稳定;如主要原材料来自市场(从其他单位购买),应提供的资料包括:对物料供应商审核的相关资料、购买合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标准、出厂检定报告,以及该原材料到货后的质量检验资料。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第一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是指在酶标板上包被相关的抗原(或抗体)后,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关抗体(或抗原)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相应的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进一步反应,经过酶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由形成的颜色的强弱来判断样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的存在。
为了规范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应用酶联免疫法的第三类诊断试剂(病原微生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其他类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参考本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
一、基本原则(一)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应当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指标,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生产企业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生产企业还应该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
(三)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在研制时,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四)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五)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一)主要生物原料与诊断试剂的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生物活性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杭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
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是指在酶标板上包被相关的抗原(或抗体)后,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关抗体(或抗原)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相应的酶标记的抗体和/或抗原进一步反应,经过酶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由形成的颜色的强弱来判断样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的存在。
为了规范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制定本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应用酶联免疫法的第三类诊断试剂(病原微生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其他类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如第二类等)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时组织修订。
一、基本原则(一)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二)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
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管理部门批准。
(三)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在研制时,应当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四)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五)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一)主要生物原料与诊断试剂的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生物活性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杭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
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探索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了解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的定义,明确质量 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1 标准化
2 持续监测
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设立监测体系,定期检查生产环境、设备 和产品。
3 数据分析
4 人员培训
收集、分析和解释质量数据,及时发现问 题和优化过程。
2
执行质量控制计划
按照计划执行质量控制活动,监测生产过程和产品。
3
持续改进
根据质量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设备故障
建立设备维护和备件管理体系,及时修复故 障。
原材料质量问题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对原材料进行质量 评估。
操作失误
加强员工培训,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质控体系不完善
建立和优化质控体系,规范质量控制流程。
提供系统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质量控制 要求。
质量控制所需工具和技术
自动检测设备
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进行 快速、准确的检测。
校准和质控品
使用校准和质控品确保检测 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
统计分析软件
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趋 势预测和质量改进。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质量体系检查要点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质量体系检查要点一、概述在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质量体系检查中,关键的要点包括产品质量、生产设备和环境、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原材料和供应商管理、人员素质和培训、文件管理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各个方面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才能确保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产品质量1. 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了临床应用的需求和潜在风险?2. 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3. 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否合理,能否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 产品的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能否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损坏?三、生产设备和环境1. 生产设备是否经过合格的验证和定期的维护、校准?2. 生产车间的清洁度和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3. 生产车间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保证生产操作的顺利进行?4. 是否有应急预案和相关的设施,能够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四、生产工艺1. 是否制定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卡和操作规程?2. 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和监控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3. 产品的包装、存储和运输过程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4. 是否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五、质量控制1. 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2. 是否对产品的质量特性和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验证?3. 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不良品和投诉处理机制,能够及时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4. 是否进行了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监督检查,能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六、原材料和供应商管理1. 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原材料采购、评价和管理程序?2. 供应商是否具有合格的认证和资质,能否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供应?3. 是否进行了原材料的验收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4. 是否建立了供应商绩效评价机制,能否保证供应商的稳定和长期合作?七、人员素质和培训1. 是否制定了完善的人员招聘和培训程序,能否保证员工的岗位符合和技能素质?2. 是否进行了全员的质量管理培训和意识教育,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行为?3. 是否建立了员工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4. 是否进行了定期的员工素质评估和能力提升,确保员工的发展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八、文件管理和记录1. 是否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文件和记录,记录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和结果?2. 是否进行了文件的定期和合规性审查,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和及时更新?3. 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记录保管和归档制度,能够及时找到需要的记录和信息?4. 是否建立了合规的记录保密和信息安全制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个人观点和理解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质量体系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省局
干化学类试剂
◆原理: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组分浸渍后干燥,作 为试剂层,固定在支持物上,试纸上的各测试块与被测 样品中的成分发生酶化学反应,使试纸块发生不同的颜 色变化,颜色深浅与样品中的成份含量成正比,再由光 电耦合元件对测试块的颜色进行判读,达到测定样品中 化学成分含量的目的。
◆生产工艺: 特定试剂的配制、试剂条的浸润、干燥、切割、分包装 等。
典型的酶联免疫反应
胶体金(硒)试剂
◆原理:层析加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将抗原(或抗体) 以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吸附在结合垫上;当 待检样本加到样本垫上后,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 使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标记物溶解后相互反应,再在膜 上层析,移动至固定的抗体(或抗原)的区域时,待检 物与金标试剂的结合物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被截留, 聚集在检测带上,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显色结果。
★出厂检验时上述性能要求一般都应该检 验!
酶联免疫(酶标板、磁珠、微粒子等)类试剂
◆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
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结 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酶标板、 磁珠(微粒子)等为载体,将抗原(或抗体)包被于载体, 与样本中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再与不同位点抗原(或抗体)的标记物(包括标记酶、发光 物、稀土元素等)反应,最后与底物反应,产生可检测的物 理信号,实现对抗体或抗原的检测。 ◆工艺过程: 抗原(或抗体)的包被(包被、封闭、干燥、抽真空) ;标 记物、底物的制备,浓度确定(滴定),配制分装;缓冲 液、其他液体组分的配制分装。 ◆关键质控点: 主要生物原料的质量控制;标记过程;滴定;包被工艺; 含有蛋白质的组分需要抑菌措施。
◆工艺过程: 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抗原(抗体)、标记物使用浓 度确定;膜条的制备、干燥、分装。
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
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在当前医疗行业中,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是对该领域的全面评估和指导,对于保障医疗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的要点,并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和总结。
一、总体要求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明确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手段的制定和实施。
还要求生产企业要保证产品的追溯性,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追溯性。
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还要求生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原料和辅料供应商管理制度,保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辅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还要求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具备生产操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二、检查要点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检查人员将会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查,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及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文件记录。
2. 产品质量控制情况:检查人员将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审查,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检验记录。
3. 原辅料供应商管理情况:检查人员将会检查企业的原辅料供应商管理情况,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与考核、原辅料的入库检验记录等。
4. 产品追溯体系建立情况:检查人员将会对企业的产品追溯体系进行审查,包括批记录的保留和管理情况等。
5. 人员培训和教育情况:检查人员将会对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教育情况进行审查,包括员工的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的发布,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个人认为,生产企业应当充分重视这一指南,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加强内部审查和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生产质量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一、医学血清学试剂生产原则
1、原料:主要原料是血清,也可以用其他原料,比如合成物等。
2、效力:要求血清试剂的效力足够高,能够以最小的量获得最佳的
效果。
3、质量:要求血清试剂的质量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能够为实验室
和医护单位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
4、保质期:要求血清试剂的保质期要足够长,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
中能够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5、包装:要求质量上乘的血清试剂,应以安全、有效的包装方式进
行包装,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和破坏。
二、医学血清学试剂生产质量控制
1、原料质量控制:要求血清试剂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
标准,以保证质量。
2、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血清试剂时,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生产,以保证血清试剂的质量。
3、试剂组成检验:生产血清试剂时,应按照规定的检验标准进行试
剂的组成检验,以确保其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
4、性能检验:要求血清试剂的性能检验必须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以
确保其效力和安全性。
5、出厂检验:要求血清试剂必须经过出厂检验,以确保其质量。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一、概述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在人体外部进行检测,以协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监测的医疗产品。
为了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采取严格的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规定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质量管理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 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责任。
3. 实施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追踪整改效果。
三、原材料控制1. 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和相关标准。
3. 实施原材料的追溯管理,确保原材料来源的可追溯性。
四、生产流程监控1. 制定科学的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3. 实施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五、检验与验证1. 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2. 对关键工艺和设备进行验证,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3. 实施产品的稳定性试验,确保产品在规定期限内的性能稳定。
六、存储与运输1. 制定产品的存储和运输规范,确保产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实施定期的库存盘点和有效期检查,确保产品在使用前符合质量要求。
3. 与物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及时配送和安全运输。
七、追溯与召回1. 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 制定产品的召回预案,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有效地召回问题产品。
3. 定期对追溯与召回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
八、员工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 开展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相关法规要求和安全生产知识。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2017年修订版)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2017年修订版)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类特殊的产品,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其研制、生产、检验等过程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本指南是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发布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附录体外诊断试剂》中重点检查条款的解释和说明,并归纳明确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审查要求,旨在帮助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掌握,可作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类检查的参考资料。
帮助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体外诊断试剂的监督检查水平。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监管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修订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人员管理要求(一)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与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相关的专业包括:医学、药学、化学、检验学、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等。
(二)从事生产操作和检验的人员应当经过岗前专门培训,培训记录应当涉及本岗位工作的操作规程,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实操的方式,并保留培训记录。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解析
条款编号
1.1.1-1.12.2 2.1.1-2.32.1 3.1.1-3.11.2 4.1.1-4.4.5 5.1.1-5.12.3 6.1.1-6.7.2 7.1.1-7.27.1 8.1.1-8.11.2 9.1.1-9.5.1 10.1.1-10.4.2 11.1.1-11.8.1
一般项
20项 37项 14项 12项 16项 6项 39项 14项 8项 4项 6项
*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和填写内容的完整性: 1.生产记录通过物料的编号或批号能否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追溯 2.生产是否完整记录了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和细节,如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过程点 ,如pH、装量、尺寸等。 3.生产记录易于忽略生产设备及设备编号,工艺参数。
*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中间品需要进行检测后才能进行分装,如何对待检的中间产品进行标识,以及存放的 区域
*对原材料进行分级管理
*供应商的审核、评价
每年进行
*采购记录的完整性:合同、清单、资质证明、质
量标准、检验报告
*质量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
*外购已配制或制备的中间品应明确成分、活性 和含量
碱性碘化汞钾的购买?
第十四页,共22页。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解析——生产管理
*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写:
生产工艺规程是产品的缩影,包含了原材料,设备,生产流程图,生产操作规程,检验操作规 程,生产环境,说明书,配方,包装,储存等一系列的产品要求
排进行现场复查
第三页,共22页。
人力资源的配置:
*管理者在质量管理工作的地位
*岗位职责权限的分配
人员岗位的要求: 企业负责人—————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 审,指派(任命)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学历, 工作经验,企业的岗位职称,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生产,质量,技术(研发)管理人员————熟悉法规知识,专业要求(医学、检验学、 生物学、免疫学、药学),实践经验,任职要求:专业要求、工作经验、岗位要求。 岗位考核! 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岗位要求、工作技能(自行规定)合理!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解析
质量控制
销售和售后服务 不合格品控制 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
8.1.1-8.11.2
9.1.1-9.5.1 10.1.1-10.4.2 11.1.1-11.8.1
14项
8项 4项 6项
7项
1项 1项 3项
总计:218项,其中一般项:176项,重点项:42项
整改资料提交的要求: 分析原因(可能产生的风险)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要点解析——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抽样与留样 制定抽样规则,抽样结果符合标准 *检验仪器和设备的校准 外校或内校(规程、方案和记录) *检验记录 1.原材料,成品,中间品,半成品 2.检验报告≠检验记录
储存期限验证?
*产品放行 产品放行程序,条件,批准放行的要求。批准放行人员职责是否有规定。 *产品留样管理规定 留样数量,留样检测的周期,检验的记录 *复验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需要规定复验的周期
培训Biblioteka 生产人员岗位操作培训、检验人员岗 位操作培训——一定要求实操培训 其他培训: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 训、洁净区工作操作培训、安全防护 培训、高风险(生物活性材料、高毒 性、传染性、致敏性) 培训档案的建立:培训申请、培训计 划、培训记录(签到、培训效果小 结)、培训试卷,培训教材等
人员资质
培训计划 培训过程记录 培训考核记录 培训签到表 个人培训档案
*企业校准品溯源至目前已有批文的进口(国家)试剂或者得到行业内 普遍认可的试剂。生产企业提供该试剂的详细资料,包括厂商、来源、 注册证号、相关性能指标等。
*溯源至企业标准品,生产企业提供企业标准品溯源及制备过程,包括 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生产企业需提供校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选择、校准品制备、定 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涉及的主要原料应进行列举,对于外购的主要原材 料,详细外购原材料的名称及来源(生物学、化学等),外购方名称, 提交外购方提供的该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及检验证书(如有),详述生产 企业对该原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如验证试验方案、结果及结论。 *菌毒种 来源、验收、储存、保管、使用、销毁应执行医学微生物菌种保管和病 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还要建立种子批系统。 *自行制备抗原或抗体 应当对所用原料进行溯源。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体系检查要点指南(2017年修订版)按照医疗器械管理得体外诊断试剂就是一类特殊得产品,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得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与健康状态评价得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得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其研制、生产、检验等过程得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着产品得质量、本指南就是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发布实施得《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中重点检查条款得解释与说明,并归纳明确了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重点环节得审查要求,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得认知与掌握,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类检查得参考资料、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体系得了解与掌握,提高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体外诊断试剂得监督检查水平。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监管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修订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人员管理要求(一)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得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得实践经验,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得能力。
生产负责人与质量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与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药学等相关得专业包括:医学、药学、化学、检验学、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等。
(二)从事生产操作与检验得人员应当经过岗前专门培训,培训记录应当涉及本岗位工作得操作规程,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实操得方式,并保留培训记录。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得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与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临时进入洁净室(区)得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与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性血清的灭活
要求:
灭活时间:1小时 温度:60℃
操作:将血清置水浴箱内。随时注意测量血清 温度,当血清温度到达60℃时,开始计时至规 定时间止。
阴、阳性对照的配制控制
阴性对照的配制
质控点:阴性对照OD值
要求:OD值≤0.050
阳性对照的配制
质控点:阳性对照OD值
要求:OD值≥1.000
原辅料必须从合格供应商目录所载厂家购入。
采购的生产用原辅料,均应符合药品的标准、 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标准,不 得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自制主要原料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工艺用水
抗原
抗体
酶标记物
基因工程HBsAg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基因工程细胞株,经接 无菌操作,培养基的配 细胞培养 种复苏后,进行细胞传 制,细胞培养温度,细 代培养。 胞的形态及传代速度。 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液 层析柱填料的使用次数, 经抗-HBs 亲和层析柱 所用缓冲液的pH值, 上 等纯化。 样、平衡、洗脱速度。
二.金标产品
【产品名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包装规格】 5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适用于对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HIV1/2)抗体 的快速检测。
金标产品检验原理
本品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 维膜上预包被金标记HIVgp160和gp36抗原等, 在硝酸纤维膜检测线和质控线上分别包被 HIVgp41、gp36混合抗原和抗体等,当检测进行 时,样品中HIV抗体可与金标记HIV抗原结合形 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试纸条向前 移动。 若样品中含有可被检测的HIV抗体,则与检 测线预包被的HIV抗原结合形成“金标记HIV抗 原—HIV抗体—HIV包被抗原”复合物而凝聚显 色;若样品中没有HIV抗体或HIV抗体的含量低 于检测限时,则不形成复合物而不显色。
腹水制备
腹水纯化
单抗-HBs质量标准
纯度 :采用SDS-PAGE法
蛋白含量 :采用Lowry法 效价 :ELISA效价 功能性检测:免疫活性、稳定性
多抗-HBs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用福氏佐剂和纯化 抗血清制备 HBsAg抗原 制成乳化胶 乳剂注射实验动物 ,经 多次免疫后,采集动物 血清。 纯化 抗血清,经亲和层析柱 粗提后,正常人全血清 等多种亲和层析柱等纯 化制得。 质量控制要点 动物的选择,乳剂 配制的均一性。
反应板制备
4 5 6 7
反应板制备
包被液配制
质量控制点:包被缓冲液pH
测定方法:用pH计测定
反应板制备
反应板的包被
质量控制点:包被液量的准确性 要求:100μl/孔 操作: 将待包被的微孔反应板放置传送带上,开始包被,每块包被 板应用目测法检查其96孔加液是否完整。前10块包被板检查加 液量是否准确,检后的包被板放入报废专用盘内,作报废处理。 连续100块包被板检查合格后,进入正常包被过程。正常包 被过程中每100块包被板应抽1块作过程检查。
试剂盒组份
1. 2. 3. 4. 5. 微孔反应板 酶结合物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洗涤液
6.
7. 8. 9. 10.
显色剂A
显色剂B 终止液 封片 说明书
主要生产设备
微孔反应板包被机
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封闭生产线 灌封流水线
超声波洗瓶机 全自动进口分装机
生物安全柜 酶标仪
横枕式包装机
生产工艺流程图
温度:20±2℃
反应板制备
铝箔袋的热封
质量控制点: 房间的湿度:<40% 铝箔袋的密封性: 端面刀封温度210±5℃ 中封刀封温度210±5℃ 操作: 房间湿度控制:生产操作前提前2小时,打开去湿机进行 工作场地去湿,使车间湿度达到40%以下。 铝箔袋的密封性:在线袋袋检。
反应板制备
反应板的抽检
生产工序 1 2 3 生产要点 包被液的配制 *反应板的包被 反应板的洗涤、 加封闭液 *反应板的封闭 反应板的抽干 *铝箔袋的热封 *反应板的抽检 质量控制点 pH值的控制 包被液量的准确性,反应板包被放置 的温度、湿度及时间的控制 液量的准确性 房间温度的控制,封闭时间的控制 抽干机的真空度、温度 房间的湿度控制,铝箔袋的密封性 应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精密性:用国家参考品或国家参考品标化的参考品进行检定,CV(%) 应不高于15%(n=10)。
阴、阳性对照制备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生产要点 质量控制点
1
阴性血清的灭活
灭活的时间,温度
2 阴、阳性对照的配
*阴性对照的配制
检测阴性OD值
制
3
阳性血清的灭活
灭活的时间,温度
4
*阳性对照的配制
检测阳性OD值
四临床化学诊断试剂产品 葡萄糖试剂盒(液体单试剂)(氧化酶法)
一.酶联免疫诊断试剂产品
【产品名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包装规格】 96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法原理检测HBsAg,适用于血清或 血浆类标本。
酶联免疫法反应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原夹心法
洗涤液等通用试
剂的制备
显色剂B的配制
质量控制点: 1 溶液配制的准确性
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应符合要求
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率应符合要求 2 配制、分装环境:避光 3 配制后溶液分装的即时性:12小时内进行分装
显色剂A的配制
质量控制点: 1溶液配制的准确性 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 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率 2配制后溶液存放:72小时内进行分装
标本
抗-HBs-HRP
HBsAg
抗-HBs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 联免疫法)的原理
采用抗-HBs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测样本,经孵育后, 加入抗-HBs-HRP,当样本中存在HBsAg时,该HBsAg 与包被抗-HBs结合并与抗-HBs-HRP结合形成抗-HBsHBsAg-抗-HBs-HRP复合物,加入TMB底物产生显色反 应,反之则无显色反应。
合并包装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生产要点 质量控制点
1 合并包装 2
包装盒的 生产日期、批号打印的准 压印 确性、清晰度 合并组分的齐全性 合并 印刷类包装品的物料平衡
成品检定质量标准
物理检查 试剂空白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最低检出量 精密性 稳定性实验
亲和柱的制备及使 用次数,所用缓冲 液的pH等的控制, 纯化的收率。
多抗-HBs的质量标准
纯度 :SDS-PAGE法检定 蛋白含量 :Lowry法 效价 :对流电泳法测定效价 功能性检测:免疫活性、稳定性
多抗-HBs-HRP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HRP与 NaIO4反应,再加入 辣根过氧化物酶 乙二醇制成活化的酶溶 RZ值≥3.0 及活化 液。 时间的控制 酶溶液液加入抗-HBs抗体 pH,温度及时间的 控制
纯化
基因工程HBsAg质量标准
效价: ELISA
纯度:采用SDS-PAGE
功能性实验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参考 品符合率、最低检出量、精密性、稳定性 蛋白浓度:用双缩脲法测定
单抗-HBs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 细胞复苏及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经接种复苏 无菌操作,培养基的配 传代培养 后,进行细胞传代培养。 制,细胞培养温度。 福氏不完全佐剂免疫,7-10天后 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 单克隆抗体细胞悬液注射于F1代 小鼠 ,10天后采集小鼠腹水, 离心,制得单抗-HBs腹水。 用制备的单抗-HBs腹水,经饱和 层析填料的使用次数, 硫酸铵二步沉淀,经离子交换层 所用缓冲液的pH值, 上 析柱纯化即为单抗-HBs。 样、平衡、洗脱速度。 纯化的得率。
半成品检定质量标准
物理检查 试剂空白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最低检出量 精密性 稳定性实验 :
试剂的分装、贴签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除菌过滤
质量控制点:过滤膜的起泡点实验
要求:滤器灭菌121℃30分钟;0.22μ m滤 芯泡点≥3.5bar
通用试剂制备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生产关键点 质量控制点
避光配制、分装
1 显色剂、终止液、 显色剂B的配 制 溶液配制的pH、电导的控制 配制后12小时内进行分装 2 3 4 显色剂A的配 制 终止液的配制 洗涤液的配制 72小时内进行分装 溶液配制的pH、电导的控制 比重控制 pH、电导的控制
质量标准: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用国家参考品或国家参考品标化的参考品进行检 定,不得出现假阳性。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用国家参考品或国家参考品标化的参考品进行检 定,不得出现假阴性。 最低检出量:用国家参考品或国家参考品标化的参考品进行检定, HBsAg adr、adw及ay亚型的最低检出量应符合要求。
终止液的配制
质量控制点: 溶液配制的准确性:
用婆美计测定溶液的比重应符合要求
洗涤液的配制
质量控制点: 溶液配制的准确性
用pH计测定溶液pH值
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率
酶结合物制备生产和质量控制要点
生产工序 1 生产关键点 酶稀释液的配 制 质量控制点 pH的控制 通过比较阳性参考品、 酶结合物的制 备、滴配 2 阴性参考品、精密性以 *酶结合物的滴 及最低检出率情况,用 配 方阵滴定法进行EIA法 测定确定酶结合物的浓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