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大学考研840管理学专业考研复习笔记汇编(绝对经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山东大学考研
840管理学考研复习笔记(经典)
1、管理的概念
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利,有效地进行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和处理,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计划职能指的是管理者对要实现的组织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和具体安排。

它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作业计划、制定决策程序等。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和资源、配备人员,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监督组织运行等。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带领、指挥和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职能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同时也是管理者在建立控制标准的基础上,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分析出现偏差的,并采取纠编措施的过程。

2、管理活动的两个基本目标是:效率与效果。

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因为所有组织的管理者处理的都是具有稀缺性特征的资源投入,比如稀缺性的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符合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追求。

那些企业资源约束、盲目实施多元化的企业,往往是效果不佳的企业。

在组织管理中高效率与高效果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却是低效率的。

组织的管理层不仅要关注和实现组织的目标(效果),还要尽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相比而言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负有更大的责任;而效果更多涉及做事的结果,高层管理者负有更大的责任。

3、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级去完成任务职责的组织成员。

管理者的层次:
(1)高层管理者;代表一个组织,把握本组织的发展方向,确定长远目标,沟通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2)中层管理者;他们是组织中各部门的负责人,贯彻和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意图,把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并监督、检查、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保证任务的完成。

(3)基层管理者他们是组织中最下层的管理者,直接面向在第一线的组织成员,组织他们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4、操作者是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作业工作的人。

5、领导者是指在群体或组织中,能够把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为他人所追随,并能够得到别人信任,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6、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7、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应用解决自己分管范围出现问题的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指导下属并回答有关具体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成为业务的内行是作为一个有效管理者的前提。

具备较高的概念技能能够使管理者快速、敏捷地从混乱而复杂的动态情况中辨别出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捉住问题的起因和实质,预测问题的将会产生的影响,判断出应采取的措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

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2)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和协调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主要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综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企业资源是指企业在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拥有或者所控制的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集合。

包括物质性有形资产和非物质性无形资产。

物质性有形资产:主要指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账户客观、直接反映出来的各种实体资源,如企业的资本金、企业的股票价值、企业的银行存款以及厂房、机器设备、矿山以及有利的地理位置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属于有形资源。

非物质性无形资产:主要是指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基础结构资源以及企业的组织能力。

9、管理原理具体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经验的共性的抽象,是对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的总结。

主要包括系统性原理、人本性原理、有效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最优化原理。

(1)系统性原理:管理主体必须运用系统理论组织管理活动,从整体上把握运行规律,运用系统方法调节、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引导管理对象实现预定目标。

其原则有:①整分合原则;即系统管理要求对管理对象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②封闭原则;管理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连续封闭的严密回路,首尾相接,环环相扣,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回路运转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管理,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③环境适应原则;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能动地影响环境,才能使系统和组织保持最佳状态。

(2)人本性原理: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发挥,是管理活动成功的关键。

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人的工作为前提,同时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

其原则有:①动力原则;强调管理者必须运用动力,是管理活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

②和谐原则;要求系统内部各种不同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协调一致,在遵循各自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有机地联接成一个整体。

③人——机——环境协调原则;指运用一定的手段使人、机、环境三者达到动态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机器和环境系统更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人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从而全面发挥人的能动性。

(3)有效性原理:任何管理活动都要讲求其效果,实现管理的有效或收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是一切管理者追求的基本目标,因此管理者就必须研究并揭示管理
效果变动的规律性,使管理过程的每一举措都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动态性原理: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管理者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把握管理系统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及时调节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关系,以保证管理活动不偏离预定的目标。

其原则有:①相关性原则;要求管理者把管理系统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防止用凝固的、静止的观点看待管理系统,并充分认识和掌握系统内部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与系统的相关程度、作用大小和变化方向,以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②弹性原则;指管理系统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便及时地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

③权变原则;组织系统及其构成要素都是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也应随之改变。

(5)最优化原理也称效益最优原理。

效益是管理的灵魂,既是管理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管理成败的最终标准。

在任何管理活动中,都要讲求实效,力图用最小的投入和消耗,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一旦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们通过行种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验证推理,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一理论和一般办法。

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其社会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理管理过和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管理技能的能力。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个人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实现、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艺术性还体现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这也就决定了进行管理不仅要制定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原则,运用能解决规律性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还要制定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灵活发挥的艺术。

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必然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发挥。

离开科学的理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性。

但是。

管理理论是对管理实践活动所做的一般性的概括与抽象,具有较高的原则性。

而在实际中,每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展开是我,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管理,使理论服务于实践。

成功的管理在于管理者能够将管理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去。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性还表现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管理艺术性是对管理的科学理论的发挥与延续,而管理艺术性、创造性的结果在被普遍适用之后就逐步成为科学的理论了。

只有真正精通了管理的原理,把握管理理论精髓的人才可能在管理实践中得心应手的实现创造性的管理。

11、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管理的自然属性表明了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都需要管理,它不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体现了在何社会制中管理的共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的利益,为巩固和发展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并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它是管理的
特殊属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表现出管理不同的个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中;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管理的二重性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互适应;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产生影响。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杰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劳动经济论和经济人的观点。

亚当·斯密首先推崇劳动分工,认为一切财富归功于分工。

他的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有:(1)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只有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增加生产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技能,才能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某一操作,从而提高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分工还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劳动转换中损失的时间。

分工有利于促进生产工具的改革,使生产合理化。

(3)人在经济活行为中追求的是私人利益。

由于每个人的私人利益有受到他人利益的限制,于是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由此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产生了社会的利益。

因而,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足点的,这就是他的“经济人”的观点,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

2、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其追随者的管理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理论总结,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广科学管理的方法,泰罗不仅亲自从事科学管理的时间工作,而且还撰写了许多著作来阐述自己的科学管理思想,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其代表作,系统地表述了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动作研究,泰罗认为当时工人提高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2)通过科学测定,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并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那些天赋和才能与工作性质相符,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的工人。

为此,泰罗强调工作的分配和努力两个要素。

(3)推行标准化制度,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工作定额采取不同的工资率,以刺激工人提高产量。

(5)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使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把注意力从盈利的分配转到增加盈利数量上来。

(6)在企业内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7)实行职能工长制。

即实现工长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以提高管理效率。

(8)在组织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即企业高层管理者只集中精力处理重大的经
营决策问题,而把那些日常事务的决策与处理权交给基层管理者,只有在例外情况下高层管理者才进行干预。

泰罗的追随者的主要贡献:
(1)亨利·甘特对泰罗制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发明了计划和控制管理中的仍然在运用的甘特图,此外,他还主张要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2)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在科学管理中的功绩主要是进行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研究,因此又被称为动作专家。

(3)哈林顿·埃默森,美国早期节省时间和开支法的新型“效率工程师”的代表人物,独立发展了科学管理的许多原理。

对泰罗制的评价:
(1)它冲破了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办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办法。

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在这个时期的发展需要。

(3)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

他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忽视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亨利·法约尔是“一般管理理论”或“组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该理论主要解释管理者的工作是什么以及有效地管理和组织思想有哪些要素构成。

具体而言,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有:
(1)企业的工作与人员的能力结构
法约尔认为,企业里所发生的主要行为都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
技术性的工作——生产、制造;
商业性的工作——采购、销售和交换;
财务性的工作——资金的取得与控制;
会计性的工作——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
安全性的工作——商品及人员的保护;
管理性的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

(2)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
①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②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的和社会的双重结构;它包括有关组织结构、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规章制度,以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
③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即对下属活动的指导;
④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⑤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或下达的命令进行。

法约尔第一次对管理的一般职能做了明确的划分,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因此,因此他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3)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①劳动分工;②权利与责任;③纪律;④统一指挥;⑤统一领导;⑥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⑦合理报酬;⑧适当的集权与分权;⑨跳板原则;⑩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在这十四条管理原则中,强调人际关系的有:团结精神、适当的分权与集权、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公平;强调生产效率的有:劳动分工、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纪律、秩序、跳板原则;权利与责任强调了权责对等;合理的报酬强调了报酬方面。

法约尔总结了管理的一般原则,同时也强调,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固定和绝对的东西,管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对尺度的注意。

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

4、等级制度原则和跳板原则
等级制度:法约尔认为,为了进行有效地管理,需要在组织中建立等级制度原则。

等级制度是指从最高权力机构层层延伸直至最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体系。

等级制度一方面表明组织中各个环节之间大的权力关系,另一方面可以表明组织中信息传递的渠道。

在一个人正式组织中,信息是按照组织中的等级系列来传递的,贯彻等级制度原则有利于组织加强统一指挥原则。

但是有时候可能由于信息沟通的线路太长而延误了信息传递的时间,还有可能出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

跳板原则:为了既能维护统一指挥原则,又能避免信息的延误和失真问题,法约尔提出了一种“跳板原则”,该原则可以使两个部门的沟通更为便利。

即在需要沟通的两个部门之间建立“法约尔桥”,(在当事人同意和通知各自上级的情况下两部门可以横向交流)以这个桥为跳板,就可以建立沟通的渠道。

法约尔“跳板原则”的目的在于在保持命令统一的情况下,迅速及时地解决一般事务,从而使组织最上层得以从繁忙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专注于一些重大问题。

5、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在他的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他认为行政组织理论体系应以理性的、法律的全力为基础,其组织管理机构是最纯粹的应用法定权利的形态;理想的行政组织是建立在正式、合法和权威基础上的最好的管理制度,是最符合理性原则、高效率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韦伯组织理论的核心点包括:
(1)劳动分工;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每个职位的权利和责任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2)权威等级;组织内的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正式的甄选;人员的任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的考评和教育来实行。

(4)正式的规则和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专职的,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5)非个人性;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必须遵循共同的法规和制度;组织中人员的任用必须一视同仁,严格掌握标准。

(6)职业生涯导向;组织中上下左右的关系是工作与周五的关系,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对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的控制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的形式。

但是他是适应封建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提出的,他太醉心于
集权化、制度化,从而忽忽视了人的积极因素,也忽视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6、“霍桑试验”人际关系论的主要内容
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1)照明试验;此试验的目的在于调查和研究工厂的照明制度于工作效率的关系。

结果,发现,照明度与工作效率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生产效率应该是与某些其他的未知因素有关。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此试验想通过改变各种工作条件,如休息和作业时间的长短及工资水平等,考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可能不是作业条件和环境,而是职工情绪、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

(3)面谈计划;面谈表明,职工各人有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对工作也各有不同的意见,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管理者应当理解职工的感情,倾听他们的意见,消除他们的各种烦恼和不满,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4)非正式组织的发现试验。

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主要观点
(1)工人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不是经济人。

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霍桑试验证明,人首先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关系的成员。

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还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去努力。

(2)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工作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社会生活和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

所以,管理人员应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关心下属,进行感情上的沟通,以提高组织士气。

(3)企业除了正式的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个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对工人的影响很大,是影响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存在霍桑效应。

工人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可以导致较佳的成绩。

7、行为科学理论概要
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有:(1)关于人的需求和动机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费鲁姆的期望理论等。

(2)管理中的人性理论,包括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

(3)群体行为理论,包括勒温的群体动态理论、雅各布·莫瑞诺的社会测量理论、罗宾斯概括提出的群体行为模式等。

(4)领导方式理论,包括温勒的领导方式理论和里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

(5)领导行为理论,包括斯托格第和沙特尔等人的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以及费德勒、荷西、豪斯、费鲁姆等人的领导权变理论。

8、哈罗德·孔茨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是指管理理论林立的局面。

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于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

文中对产生“丛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给管理理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