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修辞手法详解

合集下载

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隐喻的主要功能有: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把冗长变成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转喻不是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而是用与之相关的东西来代替。

它强调两件事之间的相关性。

它的作用是用简单代替复杂,用真实代替空虚,用陌生代替一切,用事物代替感情。

八种常见修辞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八种常见修辞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八种常见修辞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1. 比喻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地表达出某种意义。

比喻能够增加作品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2. 拟人
拟人是将非人物化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使其更具有形象感和代入感。

拟人能够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排比
排比是在句子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重复出现,以增加修辞效果。

排比能够使作品的句子更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4. 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过分描述或夸大其特征,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能够增加作品的幽默感和戏剧性。

5. 反讽
反讽是通过用与实际相反的言辞表达出某种意义,以达到嘲笑或讽刺的效果。

反讽能够使作品更具有思考性和刺激性。

6. 倒装
倒装是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以达到强调某种意义或突出句子结构的效果。

倒装能够增加作品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7. 比较
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对比,以凸显它们的差异和特点。

比较能够使作品更具有辨析性和启发性。

8. 修辞问答
修辞问答是通过提出问题并立即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修辞问答能够增加作品的互动性和引发读者的思考。

以上八种常见修辞手段都能够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艺术感和吸引力。

具体使用哪种修辞手段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来决定,合理运用修辞手段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入人心。

常见八大修辞手法的构成及作用

常见八大修辞手法的构成及作用

常见八大修辞手法的构成及作用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

比如说,“月亮像个大圆盘”,这就是把月亮比作圆盘啦。

月亮是本体,圆盘是喻体,“像”就是比喻词。

作用可大着呢,它能让描写的东西更生动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

就像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眼睛很漂亮,如果说“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一下子就能让人想象出那种亮晶晶的感觉,比干巴巴地说“她眼睛好看”强多了。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像“柳树在风中跳舞”,柳树怎么会跳舞呢,这就是把柳树当作人啦。

赋予事物人的动作、神态或者情感等。

这样写可以让文章更有趣味性,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你想啊,如果写“花朵在风中摆动”就很普通,但是说“花朵在风中微笑着点头”,是不是感觉花朵像个小娃娃一样可爱,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三、夸张夸张就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或者缩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哪有三千尺那么长呀,这就是夸张。

它可以强调事物的某个特征,突出作者的某种情感。

比如形容一个人很饿,说“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这就很夸张地表现出他饿的程度啦。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像“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节奏感强,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

五、对偶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的句子看起来整齐美观,而且在表达上凝练集中,富有节奏感。

六、反复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比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就是反复。

它能突出思想感情,强调主题,同时还能让文章充满韵律感。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演讲和书面表达中,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分别是:
1. 比喻:用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或现象来表示或说明另一事物或现象,以加深理解和发展想象。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行为或情感,使其具有生命活力,从而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3. 夸张: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夸大描述,以突显其特点,强调某种感情或观点。

4.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增强表达的语气和感染力。

5. 设问: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导读者或听众思考问题,突出重点,加强表达效果。

6.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现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以强调主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7. 对仗:在词语、短语或句子中,采用对称、平行的结构,以突出主题,美化语言。

8. 谐音:利用语言的发音相似性,创造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

这八种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演讲和书面表达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作品或演讲更具吸引力。

在实际应用中,修辞手法往往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详解语文最难8项基本修辞手法

详解语文最难8项基本修辞手法

详解语文最难8项基本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八种常见修辞格

八种常见修辞格

八种常见修辞格近年来的《考试说明》仍然规定常见修辞格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 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使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升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

这八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协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局部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绘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使用能够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长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一、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形式。

在小学语文研究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包括夸张、比喻、拟人、对比、排比、设问、反问和描写。

下面将对这八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二、详细解析1. 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意地夸大事物的程度、规模、数量或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气真热,能把人烤焦了。

”夸张的手法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极端的温度。

2. 比喻比喻是通过明喻与被喻之间的相似之处,以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脉搏,温暖又欢快。

”比喻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笑声的美好。

3.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特点、行为、感觉、思想等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的表现形式。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实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大地饥肠辘辘,渴望一场甘霖的洗礼。

”拟人使得大地有了渴望和饥肠辘辘的人性化特点。

4. 对比对比是通过把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对比,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他黑得像炭,她白得像雪。

”通过对比黑与白,强调了两个人的肤色之间的鲜明对比。

5.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并列的内容以相同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修辞效果。

通过排比,可以让文句更加连贯,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早晨,阳光照亮了大地,照亮了花朵,照亮了我们。

”排比使得阳光的照耀行为更加强调和生动。

6. 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修辞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往往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可以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例如:“你们知道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设问,引起了读者对于世界形成的思考。

7. 反问反问是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需要对其进行回答,通过反问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事实。

八大修辞手法

八大修辞手法

八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以下是店铺精心准备的八大修辞手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加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八种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效果

八种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效果

八种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效果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可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效果。

1.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对比,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比喻常用于诗歌、小说和散文中,能够给读者带来鲜明的感知体验。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对比,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比喻常用于诗歌、小说和散文中,能够给读者带来鲜明的感知体验。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感知能力,使其更具有情感和表达的力量。

拟人常被运用于叙事文学和描写文学,能够让读者更为亲近、理解和共鸣。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感知能力,使其更具有情感和表达的力量。

拟人常被运用于叙事文学和描写文学,能够让读者更为亲近、理解和共鸣。

3. 排比:通过重复使用类似结构和语法的句子、短语或词语,达到强调、对比以及增加节奏感的效果。

排比常用于演讲和文学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情绪的共鸣。

排比:通过重复使用类似结构和语法的句子、短语或词语,达到强调、对比以及增加节奏感的效果。

排比常用于演讲和文学作品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情绪的共鸣。

4. 夸张:通过夸大手法来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表现,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常用于幽默、讽刺和夸张的文学作品,能够带给读者戏剧性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夸张:通过夸大手法来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表现,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常用于幽默、讽刺和夸张的文学作品,能够带给读者戏剧性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5. 对偶:通过对两个相对或对立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排列,以表达对比、平衡和矛盾的效果。

对偶常见于修辞和修辞韵文中,能够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量。

对偶:通过对两个相对或对立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排列,以表达对比、平衡和矛盾的效果。

对偶常见于修辞和修辞韵文中,能够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量。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

这八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修辞手法是一种为了增强作品表达力和吸引读者注意力的艺术
技巧。

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 比喻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意义。


可以在作品中产生生动的形象,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 拟人
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的行为和特征。

这种手法可以
增强作品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描述的夸大和放大。

它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产生戏剧效果,并突出作品中的关键要素。

4. 对比
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来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

这种手法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使观点更加鲜明。

5. 排比
排比是通过对句子进行平行结构的重复,以增加修辞效果。

它可以使作品的内容更加有条理,语言更加生动。

6. 反问
反问是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观点,但不要求得到实际回答。

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加深作品的印象。

7. 设问
设问是作者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用一系列的论证来回答。

这种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强作品的说服力。

8. 并列
并列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等级的事物并列在一起。

它可以加强作品的逻辑关系,使观点更加清晰。

以上八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在写作中巧妙运用,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通过多样化地使用这些手法,作品将更加生动有趣,读者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参考来源:。

修辞手法常用8种

修辞手法常用8种

修辞手法常用8种8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例句: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汁的苹果。

2、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公园里的花开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3、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例句: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句:母爱是写在脸上的笑容,母爱是日常的唠叨,母爱是彻夜难眠的牵挂。

5、反复:反复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句: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

6、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8、反问:反问是修辞手法,作用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句: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对仗: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6、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7、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
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四大句类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8、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直白地说就是自问自答。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是指在文章中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和说服力。

下面将介绍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直观地传达出其中一种意义或感受。

比喻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意象,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心如刀割、一石二鸟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感受,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并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鸟儿在枝头歌唱、花儿含笑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来强调其中一种感觉或效果,使作品更具冲击力和艺术感。

例如:铜墙铁壁、困兽犹斗
4.对比: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来突显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对比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情节更加紧凑。

例如:南辕北辙、形影不离
5.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同一个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关注度。

重复可以使句子更加饱满,更具有节奏感。

例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排比: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结构和语法,将多个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排列起来,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排比能够扩大句子的规模和强化句子的表达力。

例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设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并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设问能够使作品更具有针砭时弊的目的。

例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追求物质享受?
例如:他能不痛苦吗?他能不悲伤吗?。

修辞手法知识:缤纷修辞手法——八大基本修辞手法介绍

修辞手法知识:缤纷修辞手法——八大基本修辞手法介绍

修辞手法知识:缤纷修辞手法——八大基本修辞手法介绍修辞手法是汉语中用以达到美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它包含了诸多的手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都有应用。

而在汉语中,修辞手法的种类也是相当丰富和多样化的。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八大基本修辞手法,以此来深入了解汉语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指在叙述事物时对其进行过度的渲染,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

其中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修辞问答,在问答过程中,我们会对某些问题进行引申,从而达到夸张的效果。

二、比喻手法比喻手法是一种作者用以带出某种感情或事物的手段。

在比喻中,我们会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或图像来说明某种含义,或者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用来突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此外,在汉语中使用比喻手法还有时会使用一些古典的典故、成语、谚语等等。

三、对偶手法对偶手法是指在文本中使用一些相对称的词语或排比等等,在对比之中强调某些意义,从而带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回文的形式来加强对偶的效果。

四、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指在文本中使用一些相似的情节,从而让读者对其有一种连贯性的感觉。

在汉语中,排比手法最常见的形式是针对一些动词或者名词进行排比,从而突出这些词的相同之处。

五、抒情手法在汉语中,抒情手法就是我们常见的“感触法”。

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手法,从表情、声音到文字、绘画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来传达我们的感受。

和其他的修辞手法相比,抒情手法的执行力度较强,需要对情感方面有高度的敏感度。

六、比拟手法比拟手法就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

在比拟中,我们会将某种形象与另外一种相对应的形象进行比较,并且尽可能地表达其相同之处。

此外,还可以使用虚拟和逆向的语句,来更加强调其相似之处。

七、夹叙夹议手法夹叙夹议手法是指在文本当中将自己的心情或者感悟放进其中。

在夹叙夹议中,我们常常会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表达出一种情感或者某种真理。

此外,夹叙夹议手法还可以通过对多种事物进行比较来传达出深层次的意义。

常见八大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常见八大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7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引起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8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常见八大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序号
修辞手法
定义
作用
1比喻用一种事来自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3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使语言简练、含蓄,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4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突出、鲜明地表达事物,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5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语言简练,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
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常用的修辞手法八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八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八种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某个事物。

比喻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能够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他的眼睛像闪亮的星星,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二、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拟人,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认同。

例如: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和大地交流。

三、排比排比是指将同一类事物或相似的概念以并列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例如:我爱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美貌,更是因为你的善良、聪明和勇敢。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的手法,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夸张多用于幽默或夸张的描述中。

例如:他的胃口大得能吃下一头大象。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常用于修辞或讽刺的语境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消息让人震惊吗?六、对比对比是将两个相对矛盾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共同点。

对比常用于描写人物特征、情感变化等方面。

例如:他的笑容像阳光般温暖,而她的笑容则像冬日里的寒风。

七、倒装倒装是一种改变语序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诗歌、歌曲等文学作品中,能够增加表达的艺术感和节奏感。

例如:飞鸟悄悄地来,花儿渐渐地开。

八、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或强调某个问题的修辞手法。

修辞问答常用于演讲或辩论中,能够增强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行动起来。

以上是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它们能够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增强文本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滥用修辞手法,以免造成语言过于花哨或失去表达的准确性。

常用的修辞手法八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八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八种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他是一只勇猛的狮子,英勇无畏”。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维、感情、行为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活泼,给读者以亲切感。

比如,“大海在微笑,花儿在低头”。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他跑得飞快,几乎像闪电一样”。

四、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对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其差异之处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可以使表达更加鲜明、有力,给读者以强烈的对比感。

比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而她的眼睛却像漆黑的夜空”。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对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排列,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使表达更加有节奏感、有力度,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比如,“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勇敢面对困难,我要坚持不懈”。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以问句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吗?”七、借代借代是一种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达到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

通过借代,可以使表达更加简洁、有力,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

比如,“他用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庞,传达着深深的爱意”。

八、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他跑得飞快,几乎像闪电一样”。

通过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使用修辞手法时,需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夸张或过于复杂,以免影响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关于语文的八大修辞

关于语文的八大修辞

关于语文的八大修辞语文中的八大修辞是我们在学习和写作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技巧。

它们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对偶、设问和反问。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八大修辞。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来说明或描绘该事物。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例如,“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就是使用了明喻;而“他的心灵像天空一样广阔”,则是使用了隐喻;另外,“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如同泥塑般生硬”,则是使用了借喻。

2.比拟比拟是将一个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或者将人物的行为赋予动物或事物。

例如,“海浪咆哮着,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玩耍”,就是使用了比拟。

3.借代借代是一种用部分代替整体的修辞手法。

例如,“一叶落而知秋”,就是使用了借代,用“一叶”来代替“秋”这个整体。

4.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或强调某种特征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的眼泪像汪洋大海般涌出”,就是使用了夸张。

5.对比对比是通过比较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概念来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

例如,“好的书籍是良药,坏的书是毒药”,就是使用了对比。

6.对偶对偶是一种将两个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使用了对偶。

7.设问设问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读者思考或强调某种观点的修辞手法。

例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使用了设问。

8.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反问句来强调某种观点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例如,“难道你不爱学习吗?”,就是使用了反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修辞手法详解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7.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
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刻画人物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书信格式:
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ABCC式:神采奕奕兴致勃勃小心翼翼风尘仆仆风度翩翩
AABC式:津津有味心心相印斤斤计较恋恋不舍栩栩如生欣欣向荣ABAC式:同心同德任劳任怨百战百胜大模大样大摇大摆大手大脚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生龙活虎左顾右盼眼疾手快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大惊小怪生死存亡始终如一转败为胜大同小异
关于战争的成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攻其不备四面楚歌草木皆兵
关于人的精神成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