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首次提出把“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2011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在增加体育课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等方面进行探索。为了能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笔者所在学校力图从孩子的学习心理过程这一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去锻炼身体,相信有了这些好习惯,学生的健康状况会有所改善。
培养听从指挥的习惯
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实践课大多在室外进行,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时常会干扰学习过程,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行为的自制力、情绪的自控力还不够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很重要。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而队列练习却是那么的枯燥乏味。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小型多样的队列游戏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一副良方。例如:一年级队列教学中的“排成二(四)路纵队”,学生们有时会排得像―条蛇,而笔者将这纵队比作一根根小
薯条。这样形象的比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教学要求,排队在速度和整齐度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又如:对于“向左、右、后转”这一教学内容,为避免学生在练习时出现“松、散”现象,笔者在教学中添加了反方向练习的小游戏,他们的动作与笔者的口令相反。教师说“向左转”,而学生向右转;教师说“向后转”,而学生原地不动;教师说“左脚向前一步一走”,而学生右脚向后退―步走。动作从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
学会仔细思考的习惯
观看老师的动作示范,听老师讲课是小学生体育课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如果没有认真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就会影响到体育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弓尖步和弓步这两个动作时,笔者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察这两个动作:“瞧―瞧,这两个动作有什么区别,在观察的同时请注意我的脚的动作。”然后分别在正面和侧面进行示范并提问:“有谁看出来了?”在观察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交头接耳地小声讨论;有的学生会模仿老师的动作;有的学生会非常自信地举起他们的小手说,“老师,弓步两脚的脚跟都是着地的,而弓尖步后的脚是前脚掌着地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精讲,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
言生动幽默,启发思维,引起兴趣。例如:在学习双脚跳上跳下之前,老师和小朋友先做一个照镜子的小游戏,即教师用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左手转转,右手摆摆,绕着小凳子跑―圈,站在凳子上往下跳。这样,学生们很自然地和老师一起学起了“双脚跳上跳下30厘米高的物体”。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形象的动作中,屈膝缓冲、轻巧落地这一动作重点和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互相合作,争取成功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主动参与,尊重别人,与人共处合作,已经成了创造者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有创造力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情操,能与他人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尤其是中国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迅速提高。当前的教育要重视缩小竞争机制对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的破坏;强调在真、善、美基础上的竞争,提倡人道主义,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爱,互相合作,争取成功;让儿童在既亲密又制约的环境中,形成乐于合作的习惯,使人与人在其中感到安全、温暖的氛围和人际和谐的心理软环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学生合作练习的内容,充分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练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探究掌握技术要领,获取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习任务是一种有―定困难的社会义务,教师运
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要怕,你一定能行”“由于你不怕困难”“意志坚强,才完成了任务”等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让他们从亲身的意志行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而对于那些体育素质、运动技能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树立区别对待、因生施教的思想,让他们多参加适合自身难度的练习,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激发刻苦学习的内驱力。
结论与建议
其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一年来的探究,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较之于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有所增强,90%的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其二,兴趣、态度、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并不是孤立分割的,往往是交融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不能分项独立地进行,而应在每个教学环节上综合考虑,进行实施。其三,在教学中要把重视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摆到与认知因素同等重要的
位置,认真落实到每―节课上,才能把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