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188818e45c3b3567ec8bcc.png)
生命科学
任课教师:周 维
1
2
3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4
什么是生命科学?
5
生物 VS 生命科学
6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结构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发育 繁殖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节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与变异
进化
进化与多样性
7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000年 种植水稻
公元前3000年 饲养猪
8
《诗 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9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10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6
施 莱 登
细 胞 学 说
施 旺
17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描述法与比较法
1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 主要的研究手段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0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 水平。
11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2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
14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 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任课教师:周 维
1
2
3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4
什么是生命科学?
5
生物 VS 生命科学
6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结构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发育 繁殖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节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与变异
进化
进化与多样性
7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000年 种植水稻
公元前3000年 饲养猪
8
《诗 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9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10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6
施 莱 登
细 胞 学 说
施 旺
17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描述法与比较法
1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 主要的研究手段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0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 水平。
11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2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
14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 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共60张PPT)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e5ba4cb52acfc789ebc96b.png)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这个计划里包含了许多内容,比如功能基 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还 有人提出了“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 因组学”,“癌肿基因组解剖学计划”等 等,希望通过这些深入的研究能把人类遗 传密码破译以及对导致乳腺癌、糖尿病、 肥胖症、哮喘等遗传特征的基因加以具体 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并将整个 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子整 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来。
•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在20世纪末取得了迅猛地发展,为农业、 医药卫生、工业和国防等事业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21世纪的前景更加辉煌。学好生 命科学,对于我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预测:
•21世纪将会成为生命科学取得
重大突破的世纪,生命科学将 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社会、 经济、人类生活方式及思维方 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 人脑科学是现代人体科学中未知因素最多
的领域。为了探索人体奥秘,攻克各种疾 病,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美、欧、日等国 家纷纷于90年代制定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 计划,并宣布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 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形成了生物脑、意识
脑、非常脑和人工脑的一些研究热点。
生命科学的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 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 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等领域。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 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 到其它物种中,改造 生物的遗传物质,使 被改造的生物在性状、 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 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 转变。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3.1 认识细胞膜 课件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3.1 认识细胞膜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bf295f90f76c660371a41.png)
认识细胞膜
红细胞
叶下表皮细胞 及气孔
神经细胞
一、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
胞膜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 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 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材料(二)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
(2)请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加以分析。
2、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1)跨膜运动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式 物质的运 输方向
自由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要蛋 是否消 白质载体 耗能量
实例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小分 子脂溶性物质
需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形虫摄食
膜的流动性实验
二、细胞膜的结构
磷脂 ——双层分子(膜的骨架)——横向摆动 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 ——附着、镶嵌、贯穿——移动 多糖(少量)
三、细胞膜的功能
1、探究人工膜的通透性
实验设计: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 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烧杯、人工膜制成的 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可以根据 实验需要添加实验用品。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 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用示意图表示 实验装置。
运
运
输
输
速
速
度
度
浓度梯度
自由扩散
M 浓度梯度
协助扩散
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2)胞吞和胞吐
红细胞
叶下表皮细胞 及气孔
神经细胞
一、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
胞膜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 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 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材料(二)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
(2)请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加以分析。
2、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1)跨膜运动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式 物质的运 输方向
自由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要蛋 是否消 白质载体 耗能量
实例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小分 子脂溶性物质
需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形虫摄食
膜的流动性实验
二、细胞膜的结构
磷脂 ——双层分子(膜的骨架)——横向摆动 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 ——附着、镶嵌、贯穿——移动 多糖(少量)
三、细胞膜的功能
1、探究人工膜的通透性
实验设计: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 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烧杯、人工膜制成的 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可以根据 实验需要添加实验用品。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 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用示意图表示 实验装置。
运
运
输
输
速
速
度
度
浓度梯度
自由扩散
M 浓度梯度
协助扩散
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2)胞吞和胞吐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课件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d2bdc776c66137ee0619ec.png)
反
应 速 度
胃 蛋 白 酶
淀淀 粉粉 酶酶 (( 植唾
胰 蛋 白 酶
物液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酸性← 中性 →碱性
PH
同样,在不同的pH条件下,测定某种酶的活性, 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曲线图:
酶
的
催
B
化
效
率
A
C
pH
提示:注意纵坐 标和横坐标所表 示的变量之间的 变化关系
9g/L,在70 ~ 80℃条件下作用12小时,退浆率为50%~60%;加
酶法,用少量的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下作用5分钟,退浆率为 98%,这一事实说明酶具有 ( A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活性
4、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C )
(A) A ~P —P ~P;
(B) A –P –P ~P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酶的应用
酶的应用
果胶酶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升高 到38℃ ,虽然只有1℃,但人已感觉 非常没有精神,如果升高到39℃甚至 40℃以上,而且持续高烧,就会出现 一系列严重的反应,如昏睡、昏迷、 惊厥,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为什么呢?
酶的本质: 酶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酶 2H2(O2或Fe 3+)2H2O + O2↑
3.5%FeCl3 (Fe 3+)
新鲜猪肝
(H2O2酶)
3%H2O2 溶液
1
2
酶的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或者说酶的活性)通常
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3.2 各显其能的细胞器 课件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3.2 各显其能的细胞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b3477f227916888486d7d4.png)
线粒体 ——动力车间
结构:外膜、内膜(向内 折叠成嵴)、基质(双层膜)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嵴 ④ 基质
电镜下
形状
课本P80
分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一般细胞中的线粒体
为几十至几百个。在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 中,线粒体较多。有研究表明,飞翔的鸟类肌细胞中线粒体 的数量比不飞翔的鸟类多。马拉松运动员腿部肌肉细胞中线 粒体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
植物细胞中:与细胞 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
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 植物细胞
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 中心粒组成(无膜结构)
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和 染色体分离有关
溶酶体 ——酶仓库和消化车间
分布:动、植物细胞
结构:由单层膜包被的囊 状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 功能: 原生动物借助溶酶体消化 摄入的食物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
染染色色质质与染螺色旋体化是、同变一粗物、质变在短细胞不同染时色期的体两
种[丝形状态]表现。它们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杆质状。]
解螺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多利羊最像哪只母羊?
(2)细胞核的功能
• 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 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代谢的调控中心
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 基质
成分 水、无机盐、糖类、脂质、
动物细胞特有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细胞膜 细胞核 线粒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中心体
(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浓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还有一层没生命活性的结 构—细胞壁。其结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壁的这层结构为全通透性的,对维持细胞的 形状、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重要作用。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3.2《细胞器》(共18张PPT)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3.2《细胞器》(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563569f01dc281e53af0cd.png)
无膜结构
电镜下亚显微结构
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 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内质网
结构模式图
内质网
核糖体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的联系
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高尔基体
结构模式图
电镜下亚显微结构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
类和包装的“车间” 。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 P8/1、4、6、8、9
第2节/2.各显其能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
植物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图
溶酶体
动物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图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假如我们现在要生产一件产品 —蛋白质
生产车间? 运输车间? 加工车间? 动力车间?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比较动物细胞(左)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器 —大液泡
液泡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 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 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电镜下亚显微结构 结构模式图
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
器-中心体
见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有两个互相 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 分裂有关。
讨论 分享
记忆的方法
8种细胞器的小结
(1)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2)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3)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4)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5)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电镜下亚显微结构
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 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内质网
结构模式图
内质网
核糖体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的联系
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高尔基体
结构模式图
电镜下亚显微结构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
类和包装的“车间” 。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 P8/1、4、6、8、9
第2节/2.各显其能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
植物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图
溶酶体
动物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图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假如我们现在要生产一件产品 —蛋白质
生产车间? 运输车间? 加工车间? 动力车间?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比较动物细胞(左)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器 —大液泡
液泡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 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 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电镜下亚显微结构 结构模式图
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
器-中心体
见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有两个互相 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 分裂有关。
讨论 分享
记忆的方法
8种细胞器的小结
(1)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2)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3)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4)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5)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课件(1)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课件(1)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c87a125727a5e9856a61b4.png)
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却一直没有找到可能引起
脚气病的病原菌。1890年他的实验鸡群中爆发 了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与脚气病相似,得病的鸡出 现痉挛,颈部向后变曲,但仍没找到致病微生物。
这时一位饲养员用米糠代替精米,喂养的鸡个个都 很健康。这一现象引起艾克曼的注意,他意识到脚 气病可能是一种营养缺乏病,米糖中可能含有治疗 脚气病的因子。艾克蔓把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进行胃饲实验。1897年艾克曼终于证明实验鸡 群的多发性神经炎是由白米喂养引起,加入米糠即 可治愈。他也用米糠治愈了所有求诊的脚气病病人。 后来格赖恩(G·Grijns )证明米糖含有一种营 养因素,1926年两位科学家Jansen和 Donath 从米糠中分离出这种营养因素维生素B1或称硫胺素。
4、上海市常见桂花品种与古桂亲缘关系的孢粉学研究 (论 文 PPT)
5、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叶片气孔数量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论 文 PPT)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脚气病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人群中经常发生的一
种疾病,得病的人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无 力,心动过速,并伴有精神症状。1882年荷兰医生
艾克曼率领一支医疗队到达荷属东印度,也就是现
在的印度尼西亚。艾克曼注意到脚气病在当地人群 中蔓延。翌年,由于脚气病爆发并流行,艾克曼开 始研究病因,最初,他根据疾病的突发性,认为脚 气病可能是一疑问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讨论结论
实际生活中的课题研究
1、轨道交通对沿线高层建筑噪音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 文 PPT)
2、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3.2《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课件(共26张PPT)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3.2《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080d59d1f34693dbef3edc.png)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
生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
生物的繁殖
无性生殖——分裂生殖
有性生殖 (经过减数分裂)
光合作用——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生物体内的细胞丰富多彩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7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1:16:3801:16:3801:168/27/2021 1:16:3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701:16:3801:16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1:16:3801:16:3801:16Friday, August 27, 2021
细胞核
内质网
核糖体
核仁
核孔
染色质
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构成 的生物膜系统。
线粒体内膜
细胞膜
类囊体膜
生物膜系统的形成对细胞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意义是?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 承担了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等
功能。 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互相协调配合,使细
膜结构名称依次是
B
A.核糖体膜、内质网膜、类囊体外膜 B.高尔基体膜、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 C.高尔基体膜、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 D.内质网膜、叶绿体内膜、线粒体外膜
核糖体
中心体
细胞起源的光合偶联假设
生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
生物的繁殖
无性生殖——分裂生殖
有性生殖 (经过减数分裂)
光合作用——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生物体内的细胞丰富多彩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7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1:16:3801:16:3801:168/27/2021 1:16:38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701:16:3801:16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1:16:3801:16:3801:16Friday, August 27, 2021
细胞核
内质网
核糖体
核仁
核孔
染色质
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构成 的生物膜系统。
线粒体内膜
细胞膜
类囊体膜
生物膜系统的形成对细胞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意义是?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 承担了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等
功能。 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互相协调配合,使细
膜结构名称依次是
B
A.核糖体膜、内质网膜、类囊体外膜 B.高尔基体膜、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 C.高尔基体膜、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 D.内质网膜、叶绿体内膜、线粒体外膜
核糖体
中心体
细胞起源的光合偶联假设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1沪科版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1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ee49155022aaea988f0f22.png)
资料2: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是人到了老年,身体自然退化的过程, 最初没有症状,慢慢出现腰酸、背痛,接着动不动就骨折甚至 致残。因此骨质疏松被称为损害健康的“无声贼”。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2.6%,女性患者几乎是男性的一 倍。专家指出,虽然骨质疏松患病的人不少,但真正懂得补钙, 接受正确治疗的人寥寥无几。有关医院最近开展的一项社区调 查表明,有95%的骨质疏松病人没有得到正确治疗。
3.水的生理功能
结合水:与其他大分子物质一起构成细胞的组成成 分 自由水:
(1)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如:细胞中的离子 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参加细胞中的化学反应。代谢废物 也要溶解在水里才能被运走。 (2)运输作用 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需要借 助于水,同样,代谢废物的排除也要由水来运输。 (3)调节温度 如:出汗可以帮我们带走体内的多余 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4)参与各种代谢作用 如: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维持细胞形态 如:缺水植物容易发生萎蔫现象。
钾 K 细胞内的阳离子,维持体液平衡
钠 Na 细胞外的阳离子,维持体液平衡
钙 Ca 骨骼、牙齿的主要组分,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必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日需量
微量 元素
铁
锌
硒
碘
氟
人体 含量
4~5g
2.5g
14~ 21mg
25~ 50mg
1.4mg
日需 12~ 10~ 20~ 100~ 3.3~ 量 15mg 15mg 350μg 200μg 4.1mg
生物 水母 鱼类
蛙
质量 分数 97 80~85 78 %
哺乳 动物
藻类
高等 植物
65
90
60~80
表3:人体各组织器官水的含量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2 光合作用 课件
![沪科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2 光合作用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3c740126fff705cc170aeb.png)
结采论用:碘植液物检在测淀光粉下的产方生法了进淀行粉实验
②光照
③
①暗处理
滴 加
碘
萨克斯,
液
J.von
Sachs
(1832~
1897)
五、1880年 美国 恩格尔曼
小资料:水绵是 常见的淡水藻类, 每条水绵由许多 个结构相同的长 筒状细胞连接成 的。水绵最明显 的特点是:叶绿 体呈带状,螺旋 排列在细胞里。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就是光合作用。
光能 CO2+ 2H2O* 叶绿体 (CH2O)+ O2 * + H2O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
1939年
光合作用
1880年 释放的O2
发
叶绿体是 全部来自 1864年 光合作用 H2O(美
? CO2
?
绿色植物
(如小球 藻)
H2O
H218O
第一组
第二组
预测1:若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则全部来自H2O 预测2:若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则全部来自CO2 预测3:若两组既有18O2、也有O2,则来自两者。
C18O2
O2
CO2
18O2
Hபைடு நூலகம்O
H218O
第一组
第二组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光能 CO2+H2O 叶绿体(CH2O) + O2
六、1939年 美国 鲁宾和卡门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来自二氧 化碳还是水?
1、需要标记什么元素? 2、如何作出假设? 3、怎样设计分组对照实验? 4、预测实验结果有几种情况? 5、得出什么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来自课 件【全册】1 走近生命科学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07页 0124页 0126页 0158页 0196页 0220页 0260页
1 走近生命科学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第1节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3 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2节 细胞核和细胞器 4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2节 光合作用 第4节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沪科版高一生物第一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07页 0124页 0126页 0158页 0196页 0220页 0260页
1 走近生命科学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第1节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3 生命的结构基础 第2节 细胞核和细胞器 4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2节 光合作用 第4节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