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测试题#(精选.)
春江花月夜测考试试题

春江花月夜测试题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边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àn)宛转(wǎn)芳甸(diān)霰(sàn)B.河畔(pàn)扁舟(biǎn)徘徊(huái)汀(tīnɡ)C.化妆(zhuānɡ)潭(tán)碣石(jié)拂(fú)D.砧(zhān)潇湘(xiāo)鸿雁(hónɡ)悬挂(xuán)提示:A项中的“霰”读“xiàn”;B项中的“扁”读“piān”;D项中的“砧”读“zhēn”。
答案:C2.辨析字形并组词。
答案:惋惋惜回迂回砧砧子偈偈子婉委婉徘徊玷玷污碣碣石遏遏制3.填空。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
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是唐代人_______,初唐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他在诗风上厌恶_______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_______,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春江花月夜》为(体裁)诗。
作者吸取了_______(朝代)民歌的内容形式,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此诗的外在线索是______________,同时又以______________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答案:张若虚扬州六朝自由豪放乐府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A.江B.月C.花D.夜提示:通读全诗即知,全诗几乎句句不离月。
由满月到斜月,写了一个时间变化过程,因而“月”是动景。
答案:B2.借助月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音乐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1.音乐中,()是“骨架”,有着重要的表现功能。
A:旋律B:节奏C:和声D:音色答案:B2.()是多声部音乐的组织形态。
A:旋律B:音色C:节奏D:和声答案:D3.()是声波的音调所产生的听觉品质,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
A:音色B:旋律C:和声D:节奏答案:A4.我国的孔子是琴家与歌唱家,他整理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礼记》B:《春秋》C:《诗经》D:《尚书》答案:C5.《彼得与狼》是()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
A:穆索尔斯基B:科萨科夫C:普罗柯菲耶夫D:巴拉基列夫答案:C6.和声特有的性能,即表情功能和结构功能。
()A:对B:错答案:A7.音色感是造成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A:错B:对答案:B8.朱载堉为求“黄钟还原”算出了60律。
()A:对B:错答案:B9.音乐鉴赏的第一个阶段是对音乐内容的理性鉴赏。
()A:对B:错答案:B10.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民歌当中()是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是伴随着劳动而诞生的“人民之歌”。
A:呼麦B:劳动号子C:信天游D:花儿答案:B2.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人们对艺术文化的需要,()逐渐成为了世界人民心目中“中国民歌”的代表。
A:《玫瑰三愿》B:《上去高山望平川》C:《茉莉花》D:《兰花花》答案:C3.()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同时还是一位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乐坛产生重要影响的音乐家。
A:赵元任B:李叔同C:青主D:黎锦晖答案:A4.歌剧唱段《北风吹》和(),通过音乐和舞台表演,塑造出女主角“喜儿”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
A:《太阳出来了》B:《十里风雪》C:《扎红头绳》D:《我要活》答案:C5.江姐被出卖后被捕,在牢狱里面对敌人不屈不挠,所唱的咏叹调()展现了江姐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
A:《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B:《巴山蜀水要解放》C:《红梅赞》D:《五洲人民齐欢笑》答案:A6.冼星海(1905年-1945年)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之称。
春江花月夜测试题

5.《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____,号____,____朝杰出的____家,他与其父____、其弟____合称“____”。
答案:
xxxx居士xx文学xx xx xx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提示:
把能组合成一个意思的词放在一起。
答案:
(1)明月/几时/有
(2)何事/长向/别时/圆
8.对《水调歌头》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全词的小序,表明作者写作时间、写作目的。
B.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脱的人生态度,没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C.这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又表达了对苏辙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诗歌标题是“春江花月夜”,但诗歌描写的主体不是这五种景物。全诗紧扣的背景是春、江、花、月、夜,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D.作者借月之“阴晴圆缺”来烘托人之“悲欢离合”,来祝愿“人长久”。
提示:
Bxx应为“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答案:
B
深层探究
9.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春江花月夜》载于《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这一卷收有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春江花月夜》共五家七篇,其中一篇就是张若虚的。现将其余三人的《春江花月夜》录下: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高考诗歌景物描写方法趣味测试题

1.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A. 对比B. 比喻C. 夸张D. 动静结合答案: C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属于以下哪种写景顺序?A. 由高到低B. 由远到近C. 由下到上D. 由动到静答案: B3.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对偶D. 夸张答案: C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的景物描写主要采用以下哪种手法?A. 借景抒情B. 正侧结合C. 以动衬静D. 虚实结合答案: A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主要体现了什么描写方式?A. 视觉描写C. 触觉描写D. 味觉描写答案: A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夸张C. 对偶D. 借代答案: C7.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 动态描写B. 静态描写D. 声音描写答案: A8. 《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A. 对比B. 比喻C. 夸张D. 动静结合答案: A9.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主要运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A. 视觉和听觉B. 触觉和味觉C. 嗅觉和视觉D. 听觉和嗅觉答案: A1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维《鹿柴》)采用了哪种描写方式?A. 反衬B. 正衬C. 借景抒情D. 情景交融答案: A1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二首》)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对偶答案: B12.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A. 动态描写B. 静态描写C. 虚实结合D. 色彩描写答案: B1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友情?A. 比喻B. 夸张C. 借景抒情D. 对比答案: C1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主要运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A. 视觉和听觉B. 触觉和味觉C. 嗅觉和视觉D. 听觉和嗅觉答案: A1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采用了哪种写景顺序?A. 由高到低B. 由远到近C. 由下到上D. 由外到内答案: B1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B. 夸张C. 对偶D. 拟人答案: D1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 动态描写B. 静态描写C. 借景抒情D. 情景交融答案: A1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C. 对偶D. 借代答案: A19.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主要体现了什么描写方式?A. 动态描写B. 静态描写C. 色彩描写D. 声音描写答案: B20.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 对比B. 比喻D. 虚实结合答案: D2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夸张C. 对偶D. 借代答案: A2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主要运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A. 视觉和听觉B. 触觉和味觉C. 嗅觉和视觉D. 听觉和嗅觉答案: A2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焕《凉州词二首·其一》)采用了什么写景顺序?A. 由高到低B. 由远到近C. 由下到上D. 由动到静答案: A2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 对比B. 比喻C. 夸张D. 动静结合答案: A25.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主要体现了什么描写方式?A. 动态描写B. 静态描写C. 色彩描写D. 声音描写答案: B26.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夸张C. 对偶D. 借代答案: C27.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主要运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A. 视觉和听觉B. 触觉和味觉C. 嗅觉和视觉D. 听觉和嗅觉答案: A28.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稻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 动态描写B. 静态描写C. 色彩描写D. 声音描写答案: B29.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采用了什么写景顺序?A. 由高到低B. 由远到近C. 由下到上D. 由动到静答案: B3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 对比B. 比喻C. 夸张D. 借景抒情答案: D。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0】霰.雪(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同仇敌忾.(kài) 滟.滟(yàn) 内讧.(ɡōnɡ)恪.守(kè) 垂涎.三尺(xián) 扁.舟(piān)创.伤(chuānɡ) 联袂.(mèi) 戛.然而止(gá)【答案】“酵”应读jiào,“讧”应读hònɡ,“戛”应读ji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尽,完)穷.山恶水(形容词,偏僻,荒凉)B.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止,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副词,已经)C.但.见长江送流水(连词,表转折,但是)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D.青枫浦上不胜.愁(动词,能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解析】C项,“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但”,副词,只,只是。
【答案】 C3.下列句子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是()【导学号:46162021】A.昨夜闲潭梦落花B.不知乘月几人归C.白云一片去悠悠D.春江潮水连海平【解析】A项,应为“昨夜梦花落闲潭”;B项,应为“不知几人乘月归”;C项,应为“一片白云悠悠去”。
【答案】 D4.名句默写。
(1)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3)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潭落月复西斜。
__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甘肃省平凉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平凉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 《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下列属于契诃夫的是()A.《变色龙》B.《复活》C.《童年·少年·青年》D.《最后的藤叶》3.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
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
4.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竭力倡导的治国方略是( )A.A.小国寡民B.民贵君轻C.无为而治D.王道仁政5.《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6. 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8.《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A.A.《雅舍谈吃》B.《槐园梦忆》C.《雅舍小品》D.《实秋杂文》9.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10.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A.A.旧题乐府B.新题乐府C.绝句D.律诗11.第9题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
12.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汶川大地震后,中央再三要求灾区各级政府尽快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安居乐业。
B.昨天,苏州的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一大早就纷纷来到轻轨开工仪式的现场。
四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

四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一、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闻啼鸟。
(《春晓》孟浩然)2.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地上霜。
(《静夜思》李白)3. 红豆生南国,_________发几枝。
(《相思》王维)4.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白居易)二、选择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句诗描绘的是()。
A. 春天的景色B. 秋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出自()。
A. 杜甫B. 王安石C. 叶绍翁D. 苏轼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的“婵娟”指的是()。
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5.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
A. 《望月怀远》张九龄B.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C. 《水调歌头》苏轼D. 《静夜思》李白三、判断题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杜甫的诗句。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白居易的诗句。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王之涣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中李白所表达的情感。
2. 《春晓》一诗中,孟浩然是如何描绘春天的景象的?3. 请解释《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含义。
五、默写题1. 请默写《望庐山瀑布》李白的全诗。
2. 请默写《登鹳雀楼》王之涣的全诗。
六、综合题1. 请结合《忆江南》这首诗,谈谈你对江南风景的理解。
上海音乐学院乐理考级试题

上海音乐学院乐理考级试题一、听力测试1. 听音辨音(10分)请听下面的乐曲,将标有字母的音符对应填入下表中。
曲目:《春江花月夜》A. ___B. ___C. ___D. ___E. ___2. 听音辨调(10分)请听下面的旋律,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适合的调式。
A. 多调B. 短调C. 阳调D. 徽调3. 听音弹奏(10分)请听下面的音阶,根据所听到的音程,选择正确的选项。
音阶:C大调A. 度B. 3度C. 5度D. 7度E. 8度二、乐理基础4. 音的时值(10分)请将以下音符排序,从长到短。
A. 八分音符B. 四分音符C. 十六分音符D. 二分音符5. 音名记谱(10分)请将以下音名写在谱表的相应位置上。
音名:G A B C D谱表:6. 节奏记谱(10分)请根据给出的节奏,完成以下谱表。
节奏:按住四分音符并保持两拍。
谱表:三、乐曲分析7. 调式判断(10分)请分析以下旋律的调式,并写出符合该调式的主音。
旋律:C-D-E-F-G-A-B-C调式:_____主音:_____8. 和弦辨析(10分)请听下面的和弦进行,选出符合所听音程的选项。
和弦进行:C大和弦 - F大和弦 - G大和弦A. 大三度B. 小三度C. 完全四度D. 增四度9. 曲式分析(10分)请听以下乐曲,并根据所听曲调和结构,判断该乐曲的曲式。
曲目:《小夜曲》A. 三段小曲B. 二段小曲C. 协奏曲式D. 行板曲式四、作曲技巧10. 和声异名同音(10分)请根据下列和声,将其改写为同音不同名的写法。
和声:E大三和弦同音不同名:_____11. 曲调转音技巧(10分)请根据以下旋律,将其改写为转音技巧的写法。
旋律:C-D-E-F-G-A-B-C转音技巧:_____12. 节奏同音不同长(10分)请根据下列节奏,将其改写为同音不同长的写法。
节奏:四分音符 - 八分音符 - 八分音符 - 八分音符同音不同长:_____五、作品分析13. 作品欣赏(10分)请听下面的作品片段,根据所听到的特征,判断该作品的风格。
春江花月夜考试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2. 诗中“江天一色无纤尘”描绘的是江面与天空融为一体,没有一丝尘埃的景象。
3. “江畔何人初见月”中的“何人”指的是诗人自己。
4. 诗中“海上明月共潮生”表达了诗人对月亮与潮水同时升起的自然景观的赞美。
5. “不知乘月几人归”中的“乘月”意指在月光下乘船回家。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以下哪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张若虚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江花月夜》中所描绘的景象?A. 春江B. 花C. 月夜D. 秋雨答案:D3. “江流宛转绕芳甸”中的“芳甸”指的是什么?A. 芳草之地B. 芳香的花C. 芳香的果实D. 芳香的酒答案:A4. “空里流霜不觉飞”中的“流霜”象征着什么?A. 月光B. 霜降C. 飞雪D. 秋雨答案:A5. “谁家今夜扁舟子”中的“扁舟子”指的是?A. 小船B. 船夫C. 诗人自己D. 乘船的人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江花月夜》中诗人是如何描绘月亮的?答案:诗人通过“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等句,描绘了月亮与潮水一同升起,与江天融为一体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月亮的明亮与清冷。
2. 《春江花月夜》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四、论述题(15分)请结合《春江花月夜》全文,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案: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巧妙地运用了春江、花、月夜等自然景物,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世界。
通过对江水、月光、花朵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新版精选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模拟考试题库19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2.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 ,这是五律的 (C)特点。
A、语言B、意境C、结构D、格律3.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 (A)对仗。
A、两联B、四联C、奇句D、偶句4.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B、高潮C、延伸D、经过5.《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 (D )境界。
A、代入性B、象征性C、虚拟性D、无常性6.《寻隐者不遇》是唐代 (D)贾岛的作品。
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僧7.《客中行》创作于 (C)时期。
A、初唐B、中唐C、盛唐D、晚唐8.“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整首诗中主要是 (B)。
A、推动情绪B、渲染气氛C、交代人物、时间D、写景9.“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D)的意思。
A、转折B、祈使C、感叹D、假设10.晏几道的词作重点是 (B )。
A、描绘女子的柔媚B、借词表现自己的放荡高傲C、借词表现家道中落的无奈D、借词再现当时的奢靡生活11.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 (B )时期。
A、陈B、齐梁C、唐D、宋12.《登高》一诗写秋景 ,但直到 (C)才出现“秋”字。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13.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B、为了丰富史诗C、地域的局限性D、统治阶级的倡导14.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 (C)诗。
A、四句B、六句C、八句D、十句15.“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该句诗运用了 (B )的对仗手法。
A、邻对B、流水对C、借对D、工对16.相较于魏晋时代 ,唐代的诗歌作品更注重 (C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一、单选题1.下列诗句不能表现时间变化的一项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B.皎皎空中孤月轮C.玉户帘中卷不去D.江潭落月复西斜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穷已:穷尽,终了B.但见长江送流水但见:只见,仅见C.此时相望不相闻相闻:互相传颂D.不知乘月几人归乘月:趁着月光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B.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九龄、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C.《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
D.《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4.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
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全诗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二、默写5.默写(1)《春江花月夜》中“___ ,___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春江花月夜》中“___ ,___ "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一模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一模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A.《左传》B.《春秋》C.《史记》D.《资治通鉴》3.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A.《阿Q正传》B.《风波》C.《祝福》D.《狂人日记》4.杜甫兼长各体,尤其擅长()A.骈文B.七言绝句C.乐府诗D.七言律诗5.于湖居士是南宋词人()的号,他的词多以抗金恢复为主旨,上继东坡,下开稼轩A.文天祥B.张孝祥C.庾信D.睢景臣6.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7.《水龙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刘郎是()A.汉武帝刘彻B.三国蜀帝刘备C.唐代诗人刘禹锡D.南宋抗金将领刘琦8.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A.张洁《拣麦穗》B.余光中《听听那冷雨》C.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D.史铁生《我与地坛》9.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一文中的攻坚破锐主要比喻文学创作中的()A.安排B.选择C.议论D.布局10.《我与地坛》中的我是指()A.鲁迅B.史铁生C.蔡元培D.朱光潜11.《风波》中爱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A.赵七爷B.七斤嫂C.七斤D.九斤老太12.《红楼梦》中向王夫人暗示宝、黛之间情感的人是()A.王熙凤B.赵姨娘C.贾环D.袭人13.莫言凭借哪部作品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A.《红高粱》B.《檀香刑》C.《生死疲劳》D.《蛙》14.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汉书》B.《战国策》C.《史记》D.《左传》15.晚年整理《诗》《尚书》等古代文献,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有重大贡献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屈原16.下列对《我与地坛》中地坛的描述,具有我的人生象征意味的是()A.园子荒凉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B.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C.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D.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17.《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A.史铁生B.鲁迅C.蔡元培D.朱光潜18.标题《民航总局公安部关于民航安全问题的通告》属于()A.事由+文种B.发文机关+事由+文种C.只有文种D.发文机关+文种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出处和作者是()A.《岳阳楼记》范仲淹B.《卜算子》苏轼C.《醉翁亭记》欧阳修D.《归去来兮辞》陶渊明20.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21.××县公安局行文禁止赌博应用()A.公告B.通告C.通知D.决定2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2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A.火药B.指南针C.航海术D.星象学24.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出自()A.《论语》B.《寡人之于国也》C.《李将军列传》D.《报刘一丈书》25.下列哪种肿瘤组织中可形成角化珠()A.腺癌B.骨肉瘤C.鳞状细胞癌D.纤维腺瘤26.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语言文字的特点是()A.中西结合的语言B.具有台湾地域特色的语言C.平白朴素的语言D.典雅而富于弹性的语言27.宣扬克己复礼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8.《朝花夕拾》是一部()A.散文诗集B.散文集C.短篇小说集D.杂文集29.宋代文坛并称苏辛的是()A.苏舜钦、辛弃疾B.苏舜钦、辛赞C.苏轼、辛弃疾D.苏轼、辛赞30.下列作品不属于契诃夫的是()A.《第六病室》B.《苦恼》C.《小公务员之死》D.《警察与赞美诗》二、填空题(20题)31.《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____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32.辛弃疾《摸鱼儿》:千金纵买相如赋,____?33.《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____34.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____35.千金纵买相如赋,____?36.《第六病房》的作者是____37.我病君来高歌饮,____。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2021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中扁舟子指的是()A.游子B.思妇C.渔夫D.船工2.李煜的号是()A.香山居士B.青莲居士C.莲峰居士D.易安居士3.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4.《长亭送别》中的唱段,所运用的主要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5.公文的抄送机关是指()A.担负领导责任的上级机关B.对公文有办理和答复责任的机关C.对公文有主要监督责任的机关D.除主送机关外需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6.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B.通知C.函D.请示7.《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A.唐传奇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D.元杂剧8.《战国策》作为重要文献可以很好地研究()A.春秋史B.秦汉史C.西周史D.战国史9.以下不是艾青诗集的一项是()A.《北方》B.《向太阳》C.《灾难的岁月》D.《火把》10.下列属于儒家五经的是()A.《论语》B.《礼记》C.《大学》D.《中庸》11.《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命运特点是()A.贡献卓越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1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中的舳舻是指()A.战船B.铁船C.船桨D.划船13.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D.感物是人非之伤痛14.《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A.象征手法B.白描手法C.对比手法D.隐喻手法15.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句出自艾青的()A.《我爱这土地》B.《大堰河》C.《北方》D.《归来的歌》16.唐代以意境朦胧、含蓄多情的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A.王维B.王昌龄C.杜牧D.李商隐17.《山居秋暝》是王维的山水诗之一,也是一首()A.归隐诗B.田园诗C.边塞诗D.抒情诗18.最能够继承杜甫格律诗成就的唐代诗人是()A.杜牧B.柳宗元C.韦应物D.李商隐19.以下关于钱锺书的《围城》说法错误的是()A.《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B.《围城》作者善用新奇的比喻和辛辣的讽刺C.《围城》刻画了抗战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对现实不满,却又没有勇气奋起反抗D.《围城》男主人公方鸿渐通过努力进入了唐晓芙的围城20.以下不属于三玄的著作是()A.《论语》B.《庄子》C.《周易》D.《老子》21.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22.唐代作家韩愈是()A.初唐古文家B.晚唐古文家C.中唐古文家D.盛唐古文家23.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A.《离骚》B.《春江花月夜》C.《短歌行》D.《孔雀东南飞》24.舒婷的第一部诗集是()A.《双桅船》B.《蓝色的羽毛》C.《我的记忆》D.《会唱歌的鸢尾花》25.《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6.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叙事,采用议论与叙事手法并重的文章是()A.《答司马谏议书》B.《种树郭橐驼传》C.《五代史伶官传序》D.《张中丞传后叙》27.散文名篇《囚绿记》的作者是()A.丰子恺B.李国文C.陆蠡D.臧克家28.下述美学风格中属于杜甫诗歌特征的是()A.沉郁顿挫B.清丽婉约C.潇洒飘逸D.豪迈奔放29.以诗作《雨巷》成名的诗人是()A.沈从文B.戴望舒C.舒婷D.郭沫若3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80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二、填空题(20题)31.____,黄金络马头32.《匆匆》是我国现代作家____的散文名作33.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34.山气日夕佳,____35.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____的象征性意象36.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37.江淮无涯岸之阻,____。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张若虚是________朝诗人。
李白号________,人称________。
1/5(2)《春江花月夜》属于________旧题,是________诗。
《把酒问月》是________ 诗。
(3)《把酒问月》哪几句是抒写哲理的?请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找出抒写哲 理的句子,分析他们表达的思想境界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答案:1.唐,青莲居士,诗仙;2.乐府,古体,古体; 解析:《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 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 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两者同样是面对永恒的月亮 产生富有哲理的感受:宇宙是永恒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而作为人类的 个体生命有生有死,非常短暂;无论古人、今人都象流水一样逝去,但一代一代 的生命连接起来,就会无穷无尽,直到永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2)

2020年秋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án ɡ sh ǒu y ì l ì w ān d òu àn zh ào shū fum ù s è yín ch àn ɡ fān sh ēn pī k āi huǎn h é 三、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分)杀.龟(s ā sh ā) 斩.腿(z ǎn zh ǎn ) 坍.塌(t ā t ān ) 狡.猾(ji āo ji ǎo ) 躲避.(b ì p ì) 罗.素(s ù sh ù)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观潮》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大潮的过程。
( )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3.《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美国的法布尔。
( )4.《盘古开天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
( )5.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潮水翻滚顿时若隐若现B. 逐渐崩塌犹如慢天卷地C. 世纪技术程度横七竖八D. 苍蝇任何改善腾云驾雾2.下列根据文章中的描写展开想象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B.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C.读《繁星》,我仿佛闻到了蓝天上闪烁的星星的味道。
D.读《走月亮》,我仿佛闻到了从果园里飘来的各种果子的甜香。
有关月亮的古诗测试题

月亮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_________。
”
2、李白《静夜思》中直接描写月光与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床前明月光,_________。
”
3、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以“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句诗不是直接描绘月亮的?
A.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豪情壮志
B. 孤独寂寞
C. 思乡之情
D. 淡泊名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简述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描绘的画面及其意境。
2、对比分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两句在描写月亮及月夜景致上的异同点。
四、创作题(15分)
请以“月”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要求融入个人情感或对月之景的描绘,注意平仄与押韵。
张若虚考试题及答案

张若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是: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张若虚的代表作?A. 《春江花月夜》B. 《登鹳雀楼》C. 《代悲白头翁》D.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B3.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下哪一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D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下哪一句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答案:D5.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下哪一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C6.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下哪一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B7.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下哪一句诗描绘了江水与月亮的关系?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A8.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以下哪一句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初中生古诗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古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李白的作品?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述的是什么景象?A. 春天的景色B. 秋天的景色C. 冬天的景色D. 夏天的景色答案:B二、填空题4. “______,________。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______,______。
”是杜甫《春望》中的名句。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作者和主题。
答案:《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映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批判。
7. 描述《静夜思》中所描绘的意境。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引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清冷和诗人的孤独感。
四、翻译题8. 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翻译成英文。
答案:I look up at the bright moon, and bow my head to think of my hometown.五、创作题9. 以“春日”为题,创作一首四行诗。
答案:(此题为创作题,无固定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六、阅读理解题10. 阅读以下诗句:“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请分析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通过“江水流春去欲尽”和“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感慨与哲思。
张若虚考试题及答案

张若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下列哪一项不是该诗的特点?A. 意境深远B. 语言华美C. 情感真挚D. 风格平淡答案:D2.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自然的赞美B. 对历史的感慨C. 对爱情的向往D. 对人生的思考答案:D3.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 春江的宁静B. 海上的壮阔C. 潮水的汹涌D. 明月的皎洁答案:B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美景的赞美B. 对远方的思念C. 对孤独的感慨D. 对自然的敬畏答案:B5.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 江水的蜿蜒B. 花林的繁茂C. 月光的皎洁D. 芳甸的宁静答案:C6.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自然的赞美B. 对孤独的感慨C. 对美景的向往答案:D7.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 江天的辽阔B. 月光的皎洁C. 纤尘的细腻D. 孤月的寂寞答案:A8.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自然的赞美B. 对历史的感慨C. 对爱情的向往答案:D9.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历史的感慨B. 对人生的无奈C. 对自然的赞美D. 对爱情的向往答案:A10.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美景的赞美B. 对远方的思念C. 对孤独的感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测试题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边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滟滟(yàn)宛转(wǎn)芳甸(diān)霰(sàn)
B.河畔(pàn)扁舟(biǎn)徘徊(huái)汀(tīnɡ)
C.化妆(zhuānɡ)潭(tán)碣石(jié)拂(fú)
D.砧(zhān)潇湘(xiāo)鸿雁(hónɡ)悬挂(xuán)
提示:A项中的“霰”读“xiàn”;B项中的“扁”读“piān”;D项中的“砧”读“zhēn”。
答案:C
2.辨析字形并组词。
答案:惋惋惜回迂回砧砧子偈偈子
婉委婉徊徘徊玷玷污碣碣石
遏遏制
3.填空。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
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是唐代人_______,初唐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他在诗风上厌恶_______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_______,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春江花月夜》为(体裁)诗。
作者吸取了_______(朝代)民歌的内容形式,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此诗的外在线索是______________,同时又以______________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答案:张若虚扬州六朝自由豪放乐府南朝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A.江
B.月
C.花
D.夜
提示:通读全诗即知,全诗几乎句句不离月。
由满月到斜月,写了一个时间变化过程,因而“月”是动景。
答案:B
2.借助月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徘”“妆”的写法。
答案:“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3.“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的景象是()
A.月初升时
B.月高悬时
C.月西斜时
D.月落时
提示:联系上下文即知,上文“海上明月共潮生”是说明月初升,后面从“皎皎空中孤月轮”起是写“月高悬时”的景象。
答案:A
4.如何理解“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提示: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词语,然后联系中心分析句子的含意。
参考答案:“谁家”“何处”系泛指,包括天下所有有家不能归的游子与空栖玉楼的思妇。
这里逐步接近主题,引出主题。
既然月是团圆的象征、爱情的象征,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月成为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媒介和纽带就最自然和恰当的了。
5.“落月摇情满江树”有什么含意?
提示:此句很值得品味。
“摇情”即激荡情思。
参考答案:月已落天欲明,游子只有把自己深深的思念寄托在月亮余辉下的江树上。
不写人情而写月情,余韵袅袅,意味无穷。
游子无边的惆怅、诗人无限的同情尽在其中矣。
6.理解《春江花月夜》全诗。
提示:根据标题“春江花月夜”着重理解五种景物。
找出五种景物的主体,并随月升至月落,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理解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诗歌标题是“春江花月夜”,但诗歌描写的主体不是这五种景物。
全诗紧扣的背景是春、江、花、月、夜,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快乐时光
捡回生命
甲:“这次闹水灾,音乐救了我一命,音乐真宝贵啊!”
乙:“哦!是人家听见你美妙的歌声,就来救你了吗?”
甲:“不,当我被洪水冲走时,刚好我的钢琴漂过来,我就爬上去了。
”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在画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
2.这八句属于_______描写,由__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及_______,笔墨逐渐凝聚在_______上了。
提示:整体把握选文内容。
答案:景物大小远近一轮孤月
3.体会加点的“生”字的好处。
提示:把“生”字放在诗句里理解。
参考答案: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
4.概括本段的中心内容。
提示:要充分考虑每句话的意思,因为这五种景色都涉及到了。
参考答案: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杰出的_______家,他与其父_______、其弟_______合称“_______”。
答案:子瞻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把酒问青天()
(2)我欲乘风归去()
(3)琼楼玉宇()
(4)高处不胜寒()
(5)但愿人长久()
(6)千里共婵娟()
答案:(1)端、持
(2)想要
(3)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
(4)能承受、禁得起
(5)希望
(6)月亮
7.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宜按意义单位划分)
(1)明月几时有
(2)何事长向别时圆
提示:把能组合成一个意思的词放在一起。
答案:(1)明月/几时/有
(2)何事/长向/别时/圆
8.对《水调歌头》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全词的小序,表明作者写作时间、写作目的。
B.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脱的人生态度,没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C.这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又表达了对苏辙的怀念之情。
D.作者借月之“阴晴圆缺”来烘托人之“悲欢离合”,来祝愿“人长久”。
提示:B项中应为“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答案:B
深层探究
9.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春江花月夜》载于《乐府诗集》卷四十七。
这一卷收有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春江花月夜》共五家七篇,其中一篇就是张若虚的。
现将其余三人的《春江花月夜》录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林花发岸红,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请你把这些诗与本文作一下对比,你觉得哪一首写得最好,并说说理由。
提示: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说清理由。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深层理解,比如表现手法、内容等。
参考答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好。
因为其余三人的《春江花月夜》只是写景,而且没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动感,没有蕴涵人生哲理。
中考链接
10.(安徽课改区中考) 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仿照前三行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提示:切合“生命”话题,语意与后面文字连贯,句式与前三句相同即可。
答案示例:①生命是奔腾的江河②生命是辽阔的大海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