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论文.doc小班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论文范文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d182288762caaedc33d402.png)
师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论文题目: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摘要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重视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其主要途径包括:广泛搜集幼儿民间游戏、精心筛选幼儿民间游戏、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在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和创设适宜的民间游戏环境,将民间游戏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发;指导前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园外资源,发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整体功能,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日趋关注的重要课题。
挖掘利用本地区的民间游戏,可使有限的区域教育资源在无限的教育需求中充分发挥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而民间游戏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的结晶,游戏的种类丰富,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来源于生活,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创造机会和创造空间。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民间游戏由于所表现的容往往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劳动,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一般是用当地人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
这就使得民间游戏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像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这种社会性活动主要反映的足他们已经熟悉的、理解的、感兴趣的,在幼儿印象中最鲜明、最突出并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体验。
如果说幼儿只有在游戏中获得了自由感,同时在对物体、行动、关系有支配的情况下,才能使其在此时此刻最充分地自我实现,感受到情绪的安宁与舒适,那么,民间游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民间游戏本身是民问弦子自己创编的活动。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e478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a.png)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户外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间户外游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游戏形式,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论文将就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教育价值以及如何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二、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1. 多样性和创造性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样性和创造性。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这种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游戏。
2. 自主性和合作性民间户外游戏通常是孩子们自发组织和参与的,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方式和伙伴。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达成游戏目标。
这种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感官体验和运动发展民间户外游戏通常涉及到感官体验和运动发展,比如奔跑、跳跃、爬行等。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大空间,进行各种身体活动,促进他们的运动发展和感官发展。
这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间户外游戏的教育价值1. 发展综合能力民间户外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动手操作、思考解决问题、和其他孩子进行交流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2. 培养社交情感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情感。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意识。
3. 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通过游戏中的自主选择和行动,逐渐培养出独立性。
四、如何开展民间户外游戏1. 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在开展民间户外游戏时,需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b5c2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a.png)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一、引言民间户外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它们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重新审视和挖掘民间户外游戏的独特价值,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与价值1.民间户外游戏的特性民间户外游戏具有鲜明的特性,包括地域性、易行性、自主性、竞赛性等。
这些游戏通常源于地方习俗和日常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贴近自然,体验生活。
此外,民间户外游戏一般简单易行,对器材和场地的要求不高,易于推广和实施。
最重要的是,民间户外游戏通常具有自主性,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民间户外游戏的价值民间户外游戏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例如,“跳绳”、“踢毽子”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跳跃、平衡、反应等能力。
其次,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游戏,需要孩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
最后,民间户外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跳房子”、“打陀螺”等游戏,需要孩子们自行设计、创新玩法。
三、幼儿园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索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户外游戏,需要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和探索。
以下是一些建议: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
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游戏,如“丢手绢”、“拉大锯”等;对于中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游戏,如“跳房子”、“打陀螺”等。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园内设置专门的民间户外游戏区,根据需要摆放各种游戏器材,如跳绳、毽子、陀螺等。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户外活动的创新利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户外活动的创新利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d3c32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f.png)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户外活动的创新利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幼儿园教育时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幼儿基础巩固的最好时期。
多样化的民间传统游戏,可以使户外活动的开展更加有趣,并提升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通过多种游戏方式带动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从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意义出发,结合幼儿游戏课程,阐述了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一、传统的民间游戏对幼儿成长的必要性(一)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在幼儿时期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从小正确了解世界,进行思想和文化、行为方式启蒙。
在幼儿教学时期,受到幼儿年级、心智上的影响,户外活动居多。
我国历史悠久,有很多民间游戏,因此教师应注重结合民间传统游戏对户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幼儿教学工作的质量。
我国民间传统游戏的种类多,数量也多,一直以来,不论哪个年代幼儿的成长,都需要游戏的陪伴。
民间传统游戏作为一种非常丰富的文化形式,又具有游戏的乐趣,能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剪纸、风筝等,不仅是幼儿所进行的游戏,至今也是成年人经常参与的活动,更是我国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与户外活动相结合,可以使户外活动的意义得到升华,并且使活动的形式呈现多样性发展。
一直以来,幼儿园教育中的户外活动都是教师带着幼儿在外面环境中放松身心,但是户外活动长期缺乏趣味性,导致很多幼儿兴趣缺失。
(二)使幼儿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增强如何对幼儿进行高质量的启蒙,使幼儿园教学活动高效开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主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幼儿喜欢游戏的特征,当前幼儿教学充分结合了民间游戏,带动幼儿参加户外互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思维能力。
幼儿教师应认识到民间传统游戏的优势,不断地对幼儿户外活动进行创新。
幼儿园时期进行民间传统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幼儿之间的交流力度加大。
游戏通常都是需要多人参与的,不论是竞技游戏还是团体游戏,都需要幼儿共同进行。
通过游戏的开展,可以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断成长,加深与其他小朋友的感情,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深深爱上幼儿园这个集体。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1ff36a3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c.png)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摘要: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除了有情趣外,也会有探索,也会有发现,也会有创造,这是游戏中潜在的学习因素,是游戏产生的学习、教育因素,是游戏产生的教育效果。
因此,可将民间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游戏;运用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以及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就可以进行游戏。
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及其所涉及领域目标的全面性以及本身具有的文化性,为幼儿教育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一、民间游戏在健康活动中的运用幼儿期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影响。
幼儿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管理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可安排运动量较大,能够促进幼儿大肌肉形成的民间游戏,如”老狼几点钟”“切西瓜”“跳皮筋”“套圈”等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民间游戏趣味性强,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乐而不厌,反复练习,在玩中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二、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一)在民间游戏中孩子有说的材料在民间游戏中,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非常丰富。
例如“你一我一”“点兵点将”等民间游戏。
从中他们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能在谈话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幼儿能讲的内容增多了,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在民间游戏中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许多民间游戏中有多种角色,例如:“猫捉老鼠几更天”,先让幼儿自己选择想要担任的角色,并讲出理由及准备怎样做好等。
因为想当角色就要求幼儿大胆地说,这顺其自然的对幼儿进行了口语训练。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论文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45cc8cd4d8d15abe234e56.png)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探索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过程中,运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探索出一套民间游戏的组织和开展的措施、方法。
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作为一种新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
一、民间游戏具有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随意性、娱乐性、趣味性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取材方便简单,对材料的要求较低,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它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没有任何干扰,自娱自乐。
如临湘的民间流传的歌曲童谣的游戏,就具有一定随意性和娱乐性。
推谷记,擦谷记,糯米煮粥记,爷吃三碗,娘吃四碗,分得宝宝刮罐底。
民间儿童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在想象中开展游戏活动。
如民间游戏《老鼠嫁女儿》,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质朴和幽默,轻松自然、琅琅上口,其诙谐、幽默的内容深受孩子的喜爱。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老鼠嫁女儿,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妈妈问爸爸。
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她。
”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围墙就害怕。
”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
”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爸爸乐的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52f0ae7fd5360cbb1adbd6.png)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概要:在各级教育中没有比幼儿园教育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园的民间游戏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去帮助儿童成长,更重要的是,民间游戏是他们所熟悉的,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到民间游戏课程也变得十分重要。
家长的参与,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加深自己与孩子的亲自之情,而且还能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更加了解。
如幼儿园可以设置适合家庭玩的民间游戏,“竹竿舞”,其意义会更耐人寻味。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幼儿认知社会和行为发展的主要教学模式,其根本是在于对儿童的纪律约束和集体意识的有效培养,而这种意识的培养与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由天性相背离,所以如何能够激发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是幼儿教育者丞待解决的问题。
利用游戏的模式,让儿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能够有效的环节这一矛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够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和人员去组织儿童们参与游戏,甚至有的小规模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游戏设备去让孩子们参与的集体的游戏中,此时,民间游戏就能过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就民间游戏而言,民间游戏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儿童不仅仅能够在幼儿园进行游戏,在家庭中同样可以,因此,民间游戏的接受性相对明显。
而民间游戏课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引发儿童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跟同伴们、教师们一起游戏和学习,实现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以及促进合作等教育目标。
一、构建民间游戏课程的原则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构建的原则主要课题体现为一下三方面:第一,区域性原则。
民间游戏顾名思义是来源于民间,其区域性是普通大众多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也就是说,民间游戏易操作性是儿童热衷于民间游戏的一个原因,并且,区域性的民间游戏是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更容易让儿童理解和参与。
因此,地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都是民间游戏的灵魂。
第二,适宜性原则。
民间游戏作为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物质文化,以简洁生动的民谣,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和千变万化的游戏内容吸引着孩子们.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民间游戏收集整理,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实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民间游戏教育案例论文(2篇)
![民间游戏教育案例论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904c7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1.png)
第1篇摘要: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本文以幼儿教育为背景,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教育案例一、引言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民间游戏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还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本文通过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1.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民间游戏往往需要幼儿运用思维去解决问题,如“猜灯谜”、“打陀螺”等。
这些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民间游戏中的许多游戏需要幼儿动手操作,如“跳绳”、“丢沙包”等。
这些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许多民间游戏需要幼儿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如“拔河”、“丢手绢”等。
这些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民间游戏中的许多游戏需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这些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幼儿学会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案例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中班,共有幼儿30名。
为了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师决定开展一次以“民间游戏”为主题的班本活动。
2. 案例实施(1)准备阶段教师首先对民间游戏进行了筛选,选择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开展的游戏,如“跳绳”、“丢沙包”、“老鹰捉小鸡”等。
然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了解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和需求。
(2)实施阶段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游戏进行学习和练习。
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意义论文
![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意义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ee06fe172ded630b1cb63a.png)
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意义论文摘要:优秀的民间游戏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而且成为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
对教师而言,民间游戏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途径,最能体现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成长生活中的一种娱乐、儿戏、嬉戏、玩耍、兴趣、表演、等活动。
民间游戏具有明显的自发性、传统性、集体性、趣味性、运动性、环保性,多样性等特点,是现代电脑游戏所代替不了的。
一、自然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一)、民间游戏的价值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形式,寓教于乐,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通过游戏使幼儿不断地认识自我、了解未知、陶冶情感、形成经验、掌握技能、学会交往合作等,游戏的影响也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教师要抓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育。
第一、可强健幼儿的体魄。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很弱,此时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
可现在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很少在空气清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
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
而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富有兴趣性,既适应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可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且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是利用绿茵茵的草地,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自然环境中开展的,如“跳皮筋”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可以从一根到两根、三根。
第二、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共同发展。
信息化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幼儿缺乏交往能力,如不愿意去幼儿园,不会与同伴交往、发生与人打架现象等。
这些现象都是幼儿缺乏交往而造成的,民间游戏的规则简单明了,通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共同进行。
幼儿园教育论文《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融合》
![幼儿园教育论文《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84e56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1.png)
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融合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因此游戏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
而民间游戏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
因此,我们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民间游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开展1、民间游戏在健康教学活动中的选用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例如:"跳绳"、"脚尖脚跟脚尖踢"、"舞龙灯""揪尾巴"等。
一部分民间游戏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例如:"翻花绳"、"吹羽毛"、"弹蚕豆"等。
而"老狼老狼几点了"、"帖人"、"冰棍"、"萝卜"等民间游戏。
那些能促进大肌肉发展的民间游戏,如发展跑、跳、钻爬、平衡等动作的游戏。
因此,我们在预设活动计划时,按照目标适当选用适合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的民间游戏。
例如,中班上学期促进动作发展目标之一为--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
此目标分别制定在月、周计划中,最后落实于日计划中完成。
在预设活动时,我们按班级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猫捉老鼠几更天""瞎子摸人""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
它们能基本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的目标,且游戏形式生动有趣,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目标要求。
2、民间游戏可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
民间游戏的游戏形式可充当预设活动的桥梁。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日常教育目标,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6 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 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 和7,5 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幼儿民间传统游戏论文
![幼儿民间传统游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d81123ed630b1c59eeb544.png)
幼儿民间传统游戏论文民间游戏容入晨间活动作为我的教研课题,通过教师与孩子共同参与、改编、创新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广泛收集、整理民间游戏深入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教师、家长是关键。
首先在教师们要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
每次活动前我们都讨论或者是搜索一些像《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平时有的家长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又省钱,又能让孩子多运动,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
”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给幼儿创造一定氛围和空间。
二、创设民间游戏环境,在晨间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环境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
我园户外场地宽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
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供幼儿活动时采用。
三、科学地开展民间游戏,有效保进幼儿健康发展1、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在晨间锻炼中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
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2、开展民间游戏,能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我们面对的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很优越,再加上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对自己喜欢的器械霸为已有,不与同伴一起玩;例如“螃蟹抱蛋”的游戏,他总喜欢扮“螃蟹”,来保护蛋;还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大家一起游戏,总愿意自己玩。
幼儿教育民间游戏活动开展论文
![幼儿教育民间游戏活动开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5cdde39e31433239689346.png)
幼儿教育民间游戏活动开展论文摘要:民间游戏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为了不让民间游戏流失,广大教师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游戏活动教给幼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加以运用,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孩子们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游戏活动越来越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
但只要是看过或是玩过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人们最喜爱的活动,它给无数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且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作用也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
各类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我们将它以游戏的形式再现于幼儿教育活动中,分为民间体育游戏,如:“滚铁环”、“跳皮筋”;民间艺术,如“剪窗花”;民间节日游戏活动,如“舞龙灯”、“扭秧歌”;民间饮食文化活动,如“包粽子”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教育形式。
由于这些活动没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所以我们尝试着将古朴有趣的民间活动有机的渗透到孩子们的体育游戏、教学游戏、区角游戏中,让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知识、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民间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开展的可行性首先,民间活动源于民间,从实践中来,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而且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不受场地的影响,只要孩子们想玩,随时都可以玩,如孩子们最喜欢的“老鹰捉小鸡”、“木头人”、“荷花荷花几月开”等。
其次,所用的材料或玩具都很简洁,如“跑马”是用竹子做成的,“陀螺”是用木条、木块和绳子做成的,还有一些根本不用材料,如“捉迷藏”等。
第三,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知识性,如“扭秧歌”、“剪窗花”等,氛围活跃,幼儿是在一种特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作用的。
二、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提高。
(1)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通过民间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节日的来源,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
民间体育游戏论文[精选多篇]
![民间体育游戏论文[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85c9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a.png)
民间体育游戏论文[精选多篇]第一篇:民间体育游戏论文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摘要】根据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阐述了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亲子间的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促进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民间体育游戏,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
它伴随着孩子们童年快乐的时光,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增强体质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其中许多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为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跳格子”、“城门城门几丈高”游戏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得到发展。
又如在“跳绳”游戏中,幼儿通过连续摆动的长绳,不仅能锻炼下肢,而且能锻炼上肢和躯干各个部分,不仅能发展弹跳力,而且能发展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和柔韧性。
“抖空竹”游戏使上下肢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运动。
而跳跃时,不但腿要跳,腰部的动作也很重要,上下肢随之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跟着动。
连续跳跃,心跳可以加速。
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可使上下肢肌肉、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使心、肺系统得到全面的锻炼,起到增进身体机能的良好作用。
二、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幼儿的交往是幼儿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需要,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所必需的。
民间体育游戏中包含很强的社会交往成分,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集体环境。
在民间体育游戏中,许多游戏都需要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
如《跳皮筋》(集体游戏)、《城门几文高》(集体游戏)、《炒黄豆》(2人)、《打沙包》(4人)等。
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实践和利用论文(共五则)
![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实践和利用论文(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2047add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e.png)
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实践和利用论文(共五则)第一篇: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实践和利用论文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许多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略了体能的锻炼。
不少孩子经常躲在家里独自玩耍,却很少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场地宽阔的户外进行游戏和锻炼。
交往意识、合作精神往往欠缺。
现在的孩子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需要健康的身体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保障。
目前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单调枯燥、陈旧单一,已难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而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创设良好的民间体育游戏环境,循序渐进开展活动,通过组织与指导,既可以充实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还能增强幼儿体质,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广泛收集、整理民间体育游戏我们组织家长们一起通过民间采风,网上查询等方式搜集了像踢毽子跳绳沙包滚铁环打弹珠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吹泡泡钻山洞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
活动的开展也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广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二、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1.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
例如:“拍球”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扯皮条游戏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2.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调合等社会性的发展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多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材料等结成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我们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民间游戏,大帮小、小学大,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如在“过家家”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小班民间游戏开展情况论文
![对小班民间游戏开展情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73596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0.png)
对小班民间游戏开展情况论文
对小班民间游戏开展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小班幼儿入园前玩的东西大多是父母直接在玩具店购买的带有声音、光电的现成玩具,操作方法也是被简化为按动一下按钮或开关。
加上现在孩子玩伴少,又成天与这些现成的玩具做伴,导致缺乏与同龄孩子游戏的机会和交往能力。
为了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与小伙伴交往,开展民间游戏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然而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原先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则接触得越来越少了。
为了传承这一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我们从幼儿上小班开始就对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在对小班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摸索、实践、反思的过程。
下面将开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
民间游戏经过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不断的改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挑选和整理。
在挑选时,要充分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
当然给小班幼儿选择民间游戏时,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
如:游戏丢手绢、扮木头人、骑竹马、金锁银锁、摇啊摇、钻山洞、跳房子、踢花毽、摸瞎子、点点触触、蚊子叮、梅花桩、过小桥等。
民游点亮快乐童年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论文
![民游点亮快乐童年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70b32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8.png)
民游点亮快乐童年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论文民游点亮快乐童年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论文现在朱宇飞己经6岁了,是中二班的一员,他每天都能高高兴兴的去上学,而且放学回家后非常开心的告诉我们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些什么,老师教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当然这期间说的最多的便是:“我们今天又学了XXXX的民间游戏,可好玩了!”“今天我和XX一起玩了抬轿子的游戏。
”神情里充满了快乐和自信。
回想起儿子在民间游戏中的转变,期间的感慨真得可谓是一波三折。
记得儿子刚上小班的时候,班级里开展了“民间游戏——手指游戏”的活动,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伴随有趣的动作,让儿子很快便喜欢上了民间游戏,在众多的游戏中,儿子最喜欢的.便是一首叫做“园里的西瓜”的手指游戏,简直到了着迷的程度,自己玩不算数,还非要拉上我们一起玩,一家三口沉浸在快乐的民间游戏之中。
升入中班后,班级开展了跳绳的民间游戏活动,虽然儿子个子很高,但是动作的协调能力发展的并不好,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儿子始终在原地踏步既不敢也不愿靠近“绳子”,好不容易鼓动他拿起了绳子,但是两三次尝试后,他又被失败给击垮了信心,后来我就发动家人一起和他练习,练习的期间也穿插一些有趣的民间游戏,比如:炒黄豆、石头剪子布等等,渐渐地。
他能够主动的练习跳绳,终于一段时间的坚持让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什么都不会到能够跳1个,2个,现在能连续跳十几个,看着他满满的笑容作为家长真的很高兴,跳绳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帮助他数数,真是一举两得。
前段时间他感冒挂了五天盐水,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说:“爸爸,今天我要去上学,我说你感冒没好我和老师请假了,你今天就不要去上学了。
然后他流着眼泪说可是我想老师了我很想去学校啊。
”其实这一切的变化是源于学校老师和学校“民间游戏”吸引着他,这一年多以来学校的这个特色陪伴着儿子成长,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
现在的他懂得孝敬老人,关心老人,而且还乐于帮助别人,在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家务,其实孩子天天在进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 论文案例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 论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355f1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7.png)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的重要性及其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总结了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的定义、种类及特点,并从认知、身体、情感和社交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基于此,本文提出幼儿园应重视民间户外游戏的教育意义,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幼儿成长;教育意义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和互动来开拓自己的认知领域、发展身体能力、建立情感关系和探索社交世界。
而户外游戏作为其中一种游戏形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的重要性及其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
首先,本文将介绍民间户外游戏的定义、种类及特点;随后,从认知、身体、情感和社交四个方面探讨其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最后,本文将提出幼儿园应当重视民间户外游戏的教育意义,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民间户外游戏的定义、种类及特点民间户外游戏是指那些源自于传统文化中的游戏形式,主要包括跳绳、踢毽子、抓沙包、玩陀螺等,这些游戏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与其他游戏相比,民间户外游戏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民间户外游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这些游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具有简单易行的规则和操作。
民间户外游戏的规则往往十分简单明了,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操作即可开始游戏,孩子们能够迅速掌握游戏规则,提高游戏参与的积极性。
3. 具有丰富的玩法和趣味性。
民间户外游戏的玩法十分多样,除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外,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来丰富游戏内容,增加游戏趣味性。
4. 具有强烈的社交性和团体意识。
民间户外游戏通常需要组成两个或多个团队来进行,孩子们通过游戏中的合作、竞争和分享等形式来建立和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群体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论文
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和行为、思维、感情交流的模式。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儿童的民间游戏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幼儿民间游戏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体育竞技类又有娱乐休闲类;既能开发智力又能调节情绪;既有群体游戏也有个人娱乐。
再者,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趣味性强,孩子们易学易会,而且大多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游戏材料也是身边的常见物品,因此,民间游戏是十分适合于孩子的。
但曾几何时,当高楼大厦阻隔了人们串门的脚步,当现代娱乐挟裹着电光声色的强烈刺激长驱直入,民间游戏便悄悄离开了孩子们的生活,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
当我们向孩子们提起“炒黄豆”、“拍大麦”、“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名字时,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不是向往的喜悦,而是陌生的茫然。
这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宝贵的资源——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组成部分的民间游戏正在不知不觉地流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子玩具、动画片、网络游戏……那些依赖于高科技、电器化的游戏。
为了让民间游戏继续流传下去,更为了充实和丰富现代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尝试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对民间游戏合理开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和特征,使民间游戏更具有生命力和教育性。
一、去芜存菁,合理开发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更能使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民间游戏能较好地促进幼儿体能、语言、认知、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
(一)、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可以在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这样就能幼儿尽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在树林间、花园里、草地上“推小车”、“跳格子”、“跳皮筋”、“捉迷藏”。
孩子们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呼吸新鲜的空气,顽强地接受外界的变化,促使幼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另外,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例如:“萝卜”、“城门几丈高”等。
“抽出七打八”、“斗鸡”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
一部分民间游戏能发展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动作和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例如:“挑绳”游戏,就是用一根绳子,经过幼儿的小手绕,勾、拨、翻后,变成好多形态的物体。
“金锁银锁”、“背月亮”等游戏,使幼儿的手、口、脚动作灵活协调。
有一些游戏运动量很大,如:“背人”,幼儿在背、跑、跳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体能,有利于幼儿食欲的增加,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
(二)、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对小班的幼儿,作用更为突出。
首先,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不仅仅是要提高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说话胆量的锻炼。
在民间游戏中,幼儿处于放松的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大胆的说话。
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的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着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大部分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童谣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口头文字,其音乐性就表现在它语言的韵律美和鲜明的节奏感上,通过双声、叠韵、双关、谐音、对仗等手法。
使童谣唱唱起来悦耳动听,具有一呼百应的同伴呼应效果,再配上游戏的动作,那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了,如:游戏“炒黄豆”、“逗逗虫、虫虫飞”等,它配有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念起来朗朗上口。
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审美情趣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
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是表演不可或少的“道具”,它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环境,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如游戏“推小车”: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在“推车”中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添入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单单集中于小车,使其推小车格外轻松,加上周围幼儿的配合,一唱一和,使幼儿在充满了情趣和生活气息的游戏氛围中自然生动地表演着。
(三)、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在一些游戏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丰富常识,扩大知识面。
如“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儿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从正月(正月不开几时开?)至六月(六月荷花朵朵开),使幼儿了解了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
又如:“顶锅盖”的游戏,被抓住手指的幼儿必须回答“炒的什么菜?”的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可以扩展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
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在游戏中,也分享着同伴的经验。
(四)、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
因此,在民间游戏中幼儿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推小车”、“拍大麦”、“城门几丈高”等游戏。
民间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
富有儿童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人数或多或少了,玩具不够了,大家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一致等。
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不断的更换角色,游戏伙伴中会很自然的产生“领袖”,这些“领袖”也会很自然的被淘汰,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
同时也教育幼儿要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独享等不良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
在充分肯定民间游戏的优点和教育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客观清醒地认识到有些民间游戏由于受产生年代的思想影响,存在着封建迷信、消极应对以及不文明的语句和情节。
我们应该在搜集、挖掘民间游戏的同时,对它们进行清理和改编,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吸取民间游戏的精髓,选择积极、有益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使其充分发挥游戏本身的积极的教育价值。
二、与时俱进,民间游戏重放异彩
由于民间游戏产生在民间,流行于口头,存在着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对所搜集到的民间游戏采取一筛选、二改编的方法,根据本土特色和我园场地等实际情况,对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地方应加以改进,或者重新编写,赋予新的含义,使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一)、对游戏内容的改编
对民间游戏的内容进行改编,我们往往采取重组和扬弃两种方法。
如将“拍手歌”和“丢沙包”组合起来,使游戏和旁观的幼儿同样兴致勃勃。
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喜好,如将“猎人抓小兔”改为“猎人抓狐狸”,在“跳皮筋”时配上幼儿自己创编的儿歌,“跳房子”时由幼儿自行商议制定“房子”的格局等等,使幼儿在自主的游戏中玩得自由自在。
又如:“马来了”的游戏原本适用于成人逗弄婴儿时吟唱,作为游戏主人的孩子反倒被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
于是,我们对游戏歌谣作了一定的改编,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游戏方法和规则,使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对游戏玩法的改变
有些民间游戏在形式上比较单一,不适合幼儿群体游戏,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如:“人挤人”是幼儿在冬天特别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在活动室、走廊里就可以玩起来,但一定要有一个墙角,可以让排在第一个的人有一个限制。
于是,我们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对抗,最后,被挤出的幼儿少的一组为胜,这样即使没有墙角也可以玩,而且也增强了幼儿的集体竞技、同荣共辱的团队精神。
“斗鸡”是男孩们特别爱玩的游戏,不需要什么材料,游戏时幼儿都精神振奋、斗志勃勃,有时难免过于兴奋、用力过猛而相撞。
对此,我们稍作调整,采用三局两胜制,由老师或幼儿当裁判,对违反规则的幼儿作停玩一轮的处罚。
结果幼儿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争吵的现象也随之减少了。
(三)、对游戏材料的变更
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最好的玩具是那些幼儿能够用各种方式加以变更的玩具。
”因此,游戏材料的制作和投放是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其重要性在于游戏的开展必须由游戏材料作为物质保证,其复杂性在于既要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性。
在选择游戏材料时,我们主要以自然物和半成品材料为主,有时还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进行游戏。
如:在“丢手绢”的游戏中,孩子们最喜欢变换材料,因为同时也改变了游戏的名称,变成了“丢沙包”、“丢彩球”、“丢柚子皮”等等;在“弹珠子”的游戏中,被弹的材料也常常发生变化,有时是塑料小球、有时是木珠、有时是橡皮泥团……通过材料的创新,一方面赋予了民间游戏新的特点,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犹如一颗颗散落在尘世间的明珠,默默地经历着岁月的沧桑。
我们收集开发民间游戏,对民间游戏改编创新,挖掘其教育价值,就像拂去“明珠”身上的尘土,将它们串在一起,使其重新放射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