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百大经典例题 两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杀1-4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高中数学必杀1-4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专题4 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一、直线与平面平行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A.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D.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解析】由面面平行的定义可知选D.【例2】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平行于α内的所有直线B.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a平行C.直线a上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D.α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垂直【解析】A错误,a与α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例3】已知不重合的直线a ,b 和平面α,①若a ∥α,b ⊂α,则a ∥b ;②若a ∥α,b ∥α,则a ∥b ;③若a ∥b ,b ⊂α,则a ∥α;④若a ∥b ,a ∥α,则b ∥α或b ⊂α,上面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 ①中a 与b 可能异面;②中a 与b 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③中a 可能在平面α内,④正确.【例4】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α,m ⊂β,则α⊥β.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③如果m ⊂α,α⊄n ,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与α相交.④若α∩β=m ,n ∥m ,且α⊄n ,β⊄n ,则n ∥α且n ∥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解析】对于①,由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得知,①正确;对于②,注意到直线m ,n 可能是两条平行直线,此时平面α,β可能是相交平面,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满足条件的直线n 可能平行于平面α,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由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得知,④正确.综上所述,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④,故选B.【例5】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β,γ表示不同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n m n m //⇒⎩⎨⎧⊥⊥αα;①αα//n n m m ⇒⎩⎨⎧⊥⊥;①n m n m ⊥⇒⎩⎨⎧⊥αα//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解析】若⎩⎨⎧⊥⊥ααn m ,则m ①n ,即命题①正确;若⎩⎨⎧⊥⊥n m m α,则n ①α或n ①α,即命题①不正确;若⎩⎨⎧⊥αα//n m ,则m ①n ,即命题①正确;综上可得,真命题共有2个.故选C .【例6】已知m 、n 、l 1、l 2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若m ⊂α,n ⊂α,l 1⊂β,l 2⊂β,l 1∩l 2=M ,则以下条件中,能推出α∥β的是( ) A .m ∥β且l 1∥α B .m ∥β且n ∥βC .m ∥β且n ∥l 2D .m ∥l 1且n ∥l 2【解析】由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可得,由选项D 可推知α∥β.【例7】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A .α、β都平行于直线l B .α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C .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①β,m ①βD .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①α,m ①α,l ①β,m ①β【解析】排除法,A 中α、β可以是相交平面;B 中三点可面平面两侧;C 中两直线可以不相交.故选D ,也可直接证明.【例8】经过平面外的两点作该平面的平行平面可以作( )A .0个B .1个C .0个或1个D .1个或2个【解析】这两点可以是在平面同侧或两侧.故选C .达标训练11.(2019•延安一模)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α,//n α,则//m n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α⊥,m n ⊥,则//n αD .若//m α,m n ⊥,则n α⊥ 2.(2019•湖北期中)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 .α内有无数多条直线都与β平行B .直线a α⊂,b β⊂,且//a β,//b αC .直线//a α,//a β,且直线a 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D .一个平面α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β3.(2019•深圳二模)己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P 为棱1CC 的动点,Q 为棱1AA 的中点,设直线m 为平面BDP 与平面11B D P 的交线,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1//m D Q B .//m 平面11B D QC .1m B Q ⊥D .m ⊥平面11ABB A4.(2019•聊城二模)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F ,F ,G ,H 分别为棱11A B ,1BB ,1CC ,11C D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AD 平面EFGHB .1//BD GHC .//BD EFD .平面//EFGH 平面11A BCD5.(2019•汕头月考)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1BC ,1CD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1MN CC ⊥B .MN ⊥平面11ACC AC .//MN 平面ABCDD .11//MN A B6.(2019•大连一模)已知m ,n 为两条不重合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平面,下列条件中,可以作为//αβ的充分条件的是( ) A .//m n ,m α⊂,n β⊂ B .//m n ,m α⊥,n β⊥ C .m n ⊥,//m α,//n βD .m n ⊥,m α⊥,n β⊥7.(2019•汕头一模)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是四边形ABCD 的中心,关于直线1A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AO D C B .1AO BC ⊥C .1//A O 平面11B CDD .1A O ⊥平面11AB D8.(2019•青云月考)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M ,N 分别为AC ,PC 上的点,且//MN 平面PAD ,则( ) A .//MN PD B .//MN PAC .//MN ADD .以上均有可能9.(2019•上饶一模)设m ,n 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且m ,n α⊂.则“//αβ”是“//m β且//n β”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0.(2018•沧州一模)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P ,R ,Q ,M ,N ,G ,H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阴影平面与PRQ 所在平面平行的是( )A .B .C .D .11.(2017•洛南期末)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m α⊂,直线n β⊂,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m βB .//n αC .//m nD .m 与n 不相交12.(2018•杭州期中)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为线段PC 、PB 上一点,若:3:1PM MC =,且//AN 平面BDM ,则:PN NB =( )A .4:1B .3:1C .3:2D .2:113.(2018•厦门二模)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P 分别是11C D ,BC ,11A D 的中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MN APB .1//MN BDC .//MN 平面11BBD DD .//MN 平面BDP14.(2018•辛集期中)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60BAD ∠=︒,Q 为AD 的中点,点M 在线段PC 上,PM tPC =,//PA 平面MQB ,则实数t 的值为( ) A .15B .14 C .13D .1215.(2018•四川模拟)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PA ,PD 的中点.在此几何体中,以下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直线//BE PFB .直线//EF 平面PBCC .平面BCE ⊥平面PAD D .直线PB 与DC 所成角为60︒16.(2017•万州期末)平面α与ABC ∆的两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且::AD DB AE EC =,如图,则BC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A .异面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17.(2018•桃城模拟)如图,各棱长均为1的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M ,N 分别为线段1A B ,1B C 上的动点,且//MN 平面11ACC A ,则这样的MN 有( )A .1条B .2条C .3条D .无数条18.(2018•雁江月考)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α平面ABC ,且α交线段PA ,PB ,PC 于点A ',B ',C ',若:2:3PA AA ''=,则:A B C ABC S S '''=△△( )A .2:3B .2:5C .4:9D .4:2519.(2018•香坊四模)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和β,给定下列条件: ①存在直线l ,使得l α⊥,且l β⊥; ①存在平面γ,使得αγ⊥且βγ⊥; ①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①存在异面直线l ,m ,使得//l α,//l β,//m α,//m β. 其中,可以判定α与β平行的条件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0.(2018•西城期末)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为1AA 中点,点P 在侧面11BCC B 上运动,当点P 满足条件 时,1//A P 平面BCD (答案不唯一,填一个满足题意的条件即可达标训练21.(2017•新课标①)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A .B .C .D .2.(2011•浙江)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且l α⊂/,则( ) A .α内存在直线与l 异面 B .α内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 平行D .α内的直线与l 都相交 3.(2010•浙江)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l m ,则m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α,则//l m 4.(2010•江西)如图,M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1DD 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 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11B C 都相交; 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11B C 都垂直; 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11B C 都相交; 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11B C 都平行. 其中真命题是( )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5.(2008•湖南)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β满足m n ⊥,m α⊥,αβ⊥,则( ) A .n β⊥ B .//n β,或n β⊂ C .n α⊥D .//n α,或n α⊂6.(2007•北京)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存在一条直线a ,//a α,//a β B .存在一条直线a ,a α⊂,//a βC .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b ,a α⊂,b β⊂,//a β,//b αD .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a α⊂,b β⊂,//a β,//b α7.(2011•福建)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1AB 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 .。

201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百大经典例题之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新课标)

201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百大经典例题之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新课标)

典型例题一例1 简述下列问题的结论,并画图说明:(1)直线⊂a 平面α,直线A a b = ,则b 和α的位置关系如何? (2)直线α⊂a ,直线a b //,则直线b 和α的位置关系如何? 分析:(1)由图(1)可知:α⊂b 或A b =α ; (2)由图(2)可知:α//b 或α⊂b .说明:此题是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例题,要注意各种位置关系的画法与表示方法.典型例题二例2 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Q 是PA 的中点,求证://PC 平面BDQ .分析: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该平面平行,只要在该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了.证明:如图所示,连结AC ,交BD 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CO AO =,连结OQ ,则OQ 在平面BDQ 内,且OQ 是APC ∆的中位线,∴OQ PC //. ∵PC 在平面BDQ 外, ∴//PC 平面BDQ .说明:应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时,关键是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怎样找这一直线呢?由于两条直线首先要保证共面,因此常常设法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如果能证明已知直线和交线平行,那么就能够马上得到结论.这一个证明线面平行的步骤可以总结为:过直线作平面,得交线,若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典型例题三例3 经过两条异面直线a ,b 之外的一点P ,可以作几个平面都与a ,b 平行?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可考虑P 点的不同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1)当P 点所在位置使得a ,P (或b ,P )本身确定的平面平行于b (或a )时,过P 点再作不出与a ,b 都平行的平面;(2)当P 点所在位置a ,P (或b ,P )本身确定的平面与b (或a )不平行时,可过点P 作a a '//,b b //'.由于a ,b 异面,则a ',b '不重合且相交于P .由于P b a ='' ,a ',b '确定的平面α,则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知:α//a ,α//b .可作一个平面都与a ,b 平行.故应作“0个或1个”平面.说明:本题解答容易忽视对P 点的不同位置的讨论,漏掉第(1)种情况而得出可作一个平面的错误结论.可见,考虑问题必须全面,应区别不同情形分别进行分类讨论.典型例题四例4 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平行于这个平面.已知:直线b a //,//a 平面α,α⊄b . 求证:α//b .证明:如图所示,过a 及平面α内一点A 作平面β. 设c =βα ,∵α//a , ∴c a //. 又∵b a //, ∴c b //.∵α⊄b ,α⊂c , ∴α//b .说明:根据判定定理,只要在α内找一条直线b c //,根据条件α//a ,为了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过a 作平面β与α相交,我们常把平面β称为辅助平面,它可以起到桥梁作用,把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和平面几何中添置辅助线一样,在构造辅助平面时,首先要确认这个平面是存在的,例如,本例中就是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为依据来做出辅助平面的.典型例题五例5 已知四面体ABC S -的所有棱长均为a .求: (1)异面直线AB SC 、的公垂线段EF 及EF 的长; (2)异面直线EF 和SA 所成的角.分析:依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概念求作异面直线AB SC 、的公垂线段,进而求出其距离;对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采取平移构造法求解.解:(1)如图,分别取AB SC 、的中点F E 、,连结CF SF 、.由已知,得SAB ∆≌CAB ∆. ∴CF SF =,E 是SC 的中点, ∴SC EF ⊥.同理可证AB EF ⊥∴EF 是AB SC 、的公垂线段.在SEF Rt ∆中,a SF 23=,a SE 21=.∴22SESFEF -=a a a 22414322=-.(2)取AC 的中点G ,连结EG ,则SA EG //.∴EF 和GE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EF 和SA 所成的角. 连结FG ,在EFG Rt ∆中,a EG 21=,a GF 21=,a EF 22=.由余弦定理,得22222124142412cos 222222=⋅⋅-+=⋅⋅-+=∠aa aa a EFEG GFEFEGGEF .∴45=∠GEF .故异面直线EF 和SA 所成的角为45.说明:对于立体几何问题要注意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同时要将转化过程简要地写出来,然后再求值.典型例题六例6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这个平面内的一点且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已知:直线α//a ,α∈B ,b B ∈,a b //. 求证:α⊂b . 分析:由于过点B 与a 平行的直线是惟一存在的,因此,本题就是要证明,在平面α外,不存在过B 与a 平行的直线,这是否定性命题,所以使用反证法.证明:如图所示,设α⊄b ,过直线a 和点B 作平面β,且'b =αβ . ∵α//a ,∴α//'b .这样过B 点就有两条直线b 和'b 同时平行于直线a ,与平行公理矛盾. ∴b 必在α内.说明:(1)本例的结论可以直接作为证明问题的依据. (2)本例还可以用同一法来证明,只要改变一下叙述方式.如上图,过直线a 及点B 作平面β,设'b =αβ .∵α//a ,∴α//'b .这样,'b 与b 都是过B 点平行于a 的直线,根据平行公理,这样的直线只有一条, ∴b 与'b 重合.∵α⊂'b ,∴α⊂b .典型例题七例7 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1)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α//l ; (2)若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l ;(3)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平行; (4)若直线l 在平面α外,则α//l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对三种位置关系定义的准确理解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除了按照直线和平面公共点的个数来分类,还可以按照直线是否在平面内来分类.解:(1)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并没有说明是所在点都不在平面α内,因而直线可能与平面平行亦有可能与直线相交.解题时要注意“无数”并非“所有”.(2)直线l 虽与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l 有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直线l 不一定平行α.(3)这是初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时常见错误,借助教具我们很容易看到.当α//l 时,若α⊂m 且l m //,则在平面α内,除了与m 平行的直线以外的每一条直线与l 都是异面直线.(4)直线l 在平面α外,应包括两种情况:α//l 和l 与α相交,所以l 与α不一定平行. 故选A .说明:如果题中判断两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解题时更要注意分类要完整,考虑要全面.如直线l 、m 都平行于α,则l 与m 的位置关系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再如直线m l //、α//l ,则m 与α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可能是m 在α内.典型例题八例8 如图,求证: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和已知平面相交,则另一条也与该平面相交. 已知:直线b a //,P a =α平面 .求证:直线b 与平面α相交.分析:利用b a //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由b a //可确定一辅助平面β,这样可以把题中相关元素集中使用,既创造了新的线面关系,又将三维降至二维,使得平几知识能够运用.解:∵b a //,∴a 和b 可确定平面β. ∵P a =α ,∴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于过点P 的直线l .∵在平面β内l 与两条平行直线a 、b 中一条直线a 相交,∴l 必定与直线b 也相交,不妨设Q l b = ,又因为b 不在平面α内(若b 在平面α内,则α和β都过相交直线b 和l ,因此α与β重合,a 在α内,和已知矛盾). 所以直线b 和平面α相交.说明:证明直线和平面相交的常用方法有:证明直线和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否定直线在平面内以及直线和平面平行;用此结论:一条直线如果经过平面内一点,又经过平面外一点,则此直线必与平面相交(此结论可用反证法证明).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求证: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 已知:a 与b 是异面直线.求证:过b 且与a 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分析:本题考查存在性与唯一性命题的证明方法.解题时要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有”就是要证明过直线b 存在一个平面α,且α//a ,“只有”就是要证满足这样条件的平面是唯一的.存在性常用构造法找出(或作出)平面,唯一性常借助于反证法或其它唯一性的结论.证明:(1)在直线b 上任取一点A ,由点A 和直线a 可确定平面β.在平面β内过点A 作直线'a ,使a a //',则'a 和b 为两相交直线,所以过'a 和b 可确定一平面α. ∵α⊂b ,a 与b 为异面直线, ∴α⊄a .又∵'//a a ,α⊂'a ,∴α//a .故经过b 存在一个平面α与a 平行.(2)如果平面γ也是经过b 且与a 平行的另一个平面, 由上面的推导过程可知γ也是经过相交直线b 和'a 的.由经过两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平面的性质可知,平面α与γ重合,即满足条件的平面是唯一的.说明:对于两异面直线a 和b ,过b 存在一平面α且与a 平行,同样过a 也存在一平面β且与b 平行.而且这两个平面也是平行的(以后可证).对于异面直线a 和b 的距离,也可转化为直线a 到平面α的距离,这也是求异面直线的距离的一种方法.典型例题十例10 如图,求证: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它们的交线平行.已知:l =βα ,α//a ,β//a ,求证:l a //.分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能力.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先证明直线a 分别和两平面的某些直线平行,即线面平行可得线线平行.然后再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来证明a 与l 平行.证明:在平面α内取点P ,使l P ∉,过P 和直线a 作平面γ交α于b . ∵α//a ,γ⊂a ,b =αγ , ∴b a //.同理过a 作平面δ交β于c . ∵β//a ,δ⊂a ,c =βδ , ∴c a //. ∴c b //.∵β⊄b ,β⊂c , ∴β//b .又∵α⊂b ,l =βα , ∴l b //. 又∵b a //, ∴l a //.另证:如图,在直线l 上取点M ,过M 点和直线a 作平面和α相交于直线1l ,和β相交于直线2l .∵α//a ,∴1//l a , ∵β//a ,∴2//l a ,但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另一直线平行. ∴直线1l 和2l 重合.又∵α⊂1l ,β⊂2l , ∴直线1l 、2l 都重合于直线l ,∴l a //. 说明:“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的思想在立体几何中非常重要.典型例题十一例11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取一点P 、Q ,且DQ AP =.求证://PQ 面BCE .分析:要证线面平行,可以根据判定定理,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关键是在平面BCE 中如何找一直线与PQ 平行.可考察过PQ 的平面与平面BCE 的交线,这样的平面位置不同,所找的交线也不同.证明一:如图,在平面ABEF 内过P 作AB PM //交BE 于M ,在平面ABCD 内过Q 作AB QN //交BC 于N ,连结MN .∵AB PM //,∴AEPE ABPM =.又∵CD AB QN ////, ∴BD BQDCQN =,即BDBQAB QN=.∵正方形ABEF 与ABCD 有公共边AB ,∴DB AE =.∵DQ AP =,∴BQ PE =. ∴QN PM =.又∵AB PM //,AB QN //, ∴QN PM //.∴四边形PQNM 为平行四边形.∴MN PQ //. 又∵⊂MN 面BCE , ∴//PQ 面BCE .证明二:如图,连结AQ 并延长交BC 于S ,连结ES .∵AD BS //,∴QBDQ QSAQ =.又∵正方形ABEF 与正方形ABCD 有公共边AB , ∴DB AE =,∵DQ AP =,∴QB PE =.∴QSAQ QBDQ PEAP ==.∴ES PQ //, 又∵⊂ES 面BEC , ∴//PQ 面BEC .说明:从本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证线面平行的根本问题是要在平面内找一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此时常用中位线定理、成比例线段、射影法、平行移动、补形等方法,具体用何种方法要视条件而定.此题中我们可以把“两个有公共边的正方形”这一条件改为“两个全等的矩形”,那么题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典型例题十二例12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交线,证明这三条交线或平行、或相交于一点. 已知:a =βα ,b =γβ ,c =αγ .求证:a 、b 、c 互相平行或相交于一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三直线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先从熟悉的两条交线的位置关系入手,根据共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来推论三条交线的位置关系.证明:∵a =βα ,b =γβ , ∴β⊂b a 、.∴a 与b 平行或相交. ①若b a //,如图∵γ⊂b ,γ⊄a ,∴γ//a . 又∵c =αγ ,α⊂a ,∴c a //. ∴c b a ////.②若a 与b 相交,如图,设O b a = ,∴a O ∈,b O ∈.又∵βα =a ,γβ =b . ∴α∈O ,γ∈O又∵c =γα ,∴c O ∈.∴直线a 、b 、c 交于同一点O .说明:这一结论常用于求一个几何体的截面与各面交线问题,如正方体ABCD 中,M 、N 分别是1CC 、11B A 的中点,画出点D 、M 、N 的平面与正方体各面的交线,并说明截面多边形是几边形?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AC AB ≠,AE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DF 是BCD ∆的BC 边上的中线,求证:AE 和DF 是异面直线.证法一:(定理法)如图由题设条件可知点E 、F 不重合,设BCD ∆所在平面α.∴⇒⎪⎪⎩⎪⎪⎨⎧∉∈∉⊂DF E E A DF αααAE 和DF 是异面直线. 证法二:(反证法)若AE 和DF 不是异面直线,则AE 和DF 共面,设过AE 、DF 的平面为β. (1)若E 、F 重合,则E 是BC 的中点,这与题设AC AB ≠相矛盾. (2)若E 、F 不重合,∵EF B ∈,EF C ∈,β⊂EF ,∴β⊂BC . ∵β∈A ,β∈D ,∴A 、B 、C 、D 四点共面,这与题设ABCD 是空间四边形相矛盾. 综上,假设不成立.故AE 和DF 是异面直线.说明:反证法不仅应用于有关数学问题的证明,在其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看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三十六口缸,九条船来装,只准装单,不准装双,你说怎么装?”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试验做一做. 也许你在试验几次后却无法成功时,觉得这种装法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才能清楚地从理论上解释这种装法是不可能呢?用反证法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假设这种装法是可行的,每条船装缸数为单数,则9个单数之和仍为单数,与36这个双数矛盾.只须两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已知AB 、BC 、CD 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E 、F 、G 分别是AB 、BC 、CD 的中点,求证:平面EFG 和AC 平行,也和BD 平行.分析:欲证明AC //平面EFG ,根据直线和平面平等的判定定理只须证明AC 平行平面EFG 内的一条直线,由图可知,只须证明EF AC //.证明:如图,连结AE 、EG 、EF 、GF . 在ABC ∆中,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 ∴EF AC //.于是AC //平面EFG . 同理可证,BD //平面EFG .说明:到目前为止,判定直线和平面平行有以下两种方法:(1)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2)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典型例题十五例15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P 、Q 分别是ABC ∆和BCD ∆的重心, 求证:ACD PQ 平面//.分析:欲证线面平行,须证线线平行,即要证明PQ 与平面ACD 中的某条直线平行,根据条件,此直线为AD ,如图.证明:取BC 的中点E .∵P 是ABC ∆的重心,连结AE , 则1∶3=PE AE ∶,连结DE , ∵Q 为BCD ∆的重心, ∴1∶3=QE DE ∶, ∴在AED ∆中,AD PQ //.又ACD AD 平面⊂,ACD PQ 平面⊄, ∴ACD PQ 平面//.说明:(1)本例中构造直线AD 与PQ 平行,是充分借助于题目的条件:P 、Q 分别是ABC ∆和BCD ∆的重心,借助于比例的性质证明AD PQ //,该种方法经常使用,望注意把握.(2)“欲证线面平行,只须证线线平行”.判定定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证明线面平等的方法.根据问题具体情况要熟练运用.典型例题十六例16 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G 分别是BC 、11D C 的中点如下图. 求证:D D BB EG 11//平面.分析:要证明D D BB EG 11//平面,根据线面平等的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D D BB 11内找到与EG 平行的直线,要充分借助于E 、G 为中点这一条件.证明:取BD 的中点F ,连结EF 、F D 1. ∵E 为BC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则DC EF //,且CD EF 21=.∵G 为11D C 的中点, ∴CD G D //1且CD G D 211=,∴G D EF 1//且G D EF 1=, ∴四边形G EFD 1为平行四边形,∴EG F D //1,而111B BDD F D 平面⊂,11B BDD EG 平面⊄, ∴11//B BDD EG 平面.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果直线α平面//a ,那么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 ).A .一条直线不相交B .两条相交直线不相交C .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 .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解: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易知排除A 、B .对于C ,无数条直线可能是一组平行线,也可能是共点线,∴C 也不正确,应排除C .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才能保证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D 正确. ∴应选D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典型例题十八例18 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一定平行B .一定相交C .一定异面D .相交或异面解:如图中的甲图,分别与异面直线a 、b 平行的两条直线c 、d 是相交关系; 如图中的乙图,分别与异面直线a 、b 平行的两条直线c 、d 是相交关系.综上,可知应选D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平面、线面平行等基础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典型例题十九例19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过不在a 、b 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平面与a 、b 平行B .过不在a 、b 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直线与a 、b 相交C .过不在a 、b 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直线与a 、b 都平行D .过a 可以并且只可以作一平面与b 平行解:A 错,若点与a 所确定的平面与b 平行时,就不能使这个平面与α平行了. B 错,若点与a 所确定的平面与b 平等时,就不能作一条直线与a ,b 相交. C 错,假如这样的直线存在,根据公理4就可有b a //,这与a ,b 异面矛盾. D 正确,在a 上任取一点A ,过A 点做直线b c //, 则c 与a 确定一个平面与b 平行,这个平面是惟一的. ∴应选D.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等基本概念.典型例题二十例20 (1)直线b a //,α平面//a ,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 (2)A 是两异面直线a 、b 外的一点,过A 最多可作___________个平面同时与a 、b平行.解:(1)当直线b 在平面α外时,α//b ;当直线b 在平面α内时,α⊂b . ∴应填:α//b 或α⊂b .(2)因为过A 点分别作a ,b 的平行线只能作一条,(分别称'a ,'b )经过'a ,'b 的平面也是惟一的.所以只能作一个平面; 还有不能作的可能,当这个平面经过a 或b 时,这个平面就不满足条件了. ∴应填:1.说明:考虑问题要全面,各种可能性都要想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典型例题二十一例21 如图,α//a ,A 是α的另一侧的点,a D C B ∈,,,线段AB ,AC ,AD 交α于E ,F ,G ,若4=BD ,4=CF ,5=AF ,则EG =___________.解:∵α//a ,ABD EG 平面 α=. ∴EG a //,即EG BD //, ∴FCAF AF BD EGCD BC FGEF AC AFCD FG BCEF +==++===.则9204545=+⨯=+⋅=FC AF BDAF EG .∴应填:920.说明: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知识主要有: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比例性质等.同时也考查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试题及答案

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试题及答案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1.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B 、D ∈β,则直线AC ∥直线B D 的充要条件是( )A .AB ∥CD B .AD ∥CBC .AB 与CD 相交 D .A 、B 、C 、D 四点共面2.“α内存在着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均相等”是“α∥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3.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P ∈β,则过点P 的直线中( )A .不存在与α平行的直线B .不一定存在与α平行的直线C .有且只有—条直线与a 平行D .有无数条与a 平行的直线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个平面内至少有三个不共线的点到另—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D .若三直线a 、b 、c 两两平行,则在过直线a 的平面中,有且只有—个平面与b ,c 均平行.5.已知平面α∥平面β,且α、β间的距离为d ,l ⊂α,l ′⊂β,则l 与l ′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A .(d ,∞)B .(d ,+∞)C .{d}D .(0,∞)6.已知直线a 、b 、c ⊂α,且a ∥β、b ∥β、c ∥β,则“a 、b 、c 到平面β的距离均相等”是“α∥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7.给出以下命题:①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较长的与平面所成的角较小;②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线段,如果它们的长度相等,则它们必平行;③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线段,如果它的长度相等,则它们与平面所成的角也相等; ④在过定点P 的直线中,被两平行平面所截得的线段长为d 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则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也为d其中假命题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设α∥β,P ∈α,Q ∈β当P 、Q 分别在平面α、β内运动时,线段PQ 的中点X 也随着运动,则所有的动点X ( )A .不共面B .当且仅当P 、Q 分别在两条平行直线上移动时才共面C .当且仅当P 、Q 分别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上移动时才共面D .无论P 、Q 如何运动都共面二、填空题9.已知α∥β且α与β间的距离为d ,直线a 与α相交于点A 与β相交于B ,若d AB 332=,则直线a 与α所成的角=___________.10.过两平行平面α、β外的点P 两条直线AB 与CD ,它们分别交α于A 、C 两点,交β于B 、D 两点,若P A =6,AC =9,PB =8,则BD 的长为__________.11.已知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d 与3d ,则A 、B 的中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12.已知平面α内存在着n 个点,它们任何三点不共线,若“这n 个点到平面β的距离均相等”是“α∥β”的充要条件,则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13.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a β,求证:a ∥β.14.如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点E 、F 分别在线段A B、CD 上,且FD CF EB AE =,求证:EF ∥平面β.15.P 是△A BC 所在平面外一点,A ′,B ′,C ′分别是△P BC 、△PCA 、△P A B的重心,(1)求证:平面A ′B′C ′∥平面A BC ;(2)求S △A ′B′C ′∶S △A BC .16.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线段A B分别交α、β于M 、N ,线段AD 分别交α、β于C 、D ,线段BF 分别交α,β于F 、E ,若AM =m ,BN =n ,MN =P ,求△END 与△FMC 的面积之比.17.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AC 与BD 为异面直线,AC =6,BD =8,A B=CD =10,A B与CD 成60°的角,求AC 与BD 所成的角.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C 4.B 5.B 6.C 7.A 8.D二、填空题9.60° 10.12 11.d 或2d 12.5三、解答题13.证明:取平面α内一定点A ,则直线a 与点A 确定平面γ,设γ∩α=b ,γ∩β=c , 则由a ∥α得a ∥b ,由α∥β得b ∥c ,于是a ∥c .又∵a ⊄β,∴a ∥β.14.证明:(1)若直线AB 和CD 共面,∵α∥β,平面ABDC 与α、β分别交于AC 、BC 两直线,∴AC ∥BD .又∵EB AE =FD CF,∴EF ∥AC ∥BD ,∴EF ∥平面β.(2)若AB 与CD 异面,连接BC 并在BC 上取一点G ,使得EB AE =GB CG,则在△BAC 中,EG ∥AC ,AC ⊂平面α,∴EG ∥α.又∵α∥β,∴EG ∥β;同理可得:GF ∥BD ,而BD ⊂β,又∵GF ∥β.∵EG ∩GF =G ,∴平面EGF ∥β,又∵EF ⊂平面EGF ,∴EF ∥β.综合(1)(2)得EF ∥β.15.证明:(1)连接P A ′、PB ′、PC ′,分别交BC 、CA 、AB 于K 、G 、H ,连接GH 、KG 、HK .∵B ′、C ′均为相应三角形的重心,∴G 、H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且PG B P '=PH C P '=32,∴B ′C ′∥GH ,同理A ′B ′∥KG ,A ′B ′∩B ′C ′=B ′且GH ∩KG =G ,从而平面A ′B ′C ′∥平面ABC .(2)由(1)知△A ′B ′C ′∽△KGH , ∴KGH C B A S S ∆'''∆=2)(GH C B ''=94,又∵S △KGH =41S △ABC ,∴S △A ′B ′C ′=91S △ABC ,∴S △A ′B ′C ′∶S △ABC =1∶9.16.证明:∵α∥β,平面AND 分别交α,β于MC 、ND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MC ∥ND ,同理MF ∥NE ;又由等角定理:“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角的两边且方向相同,则两角相等”知:∠END =∠FMC ,从而ND MC =AN AM ,MF NE =BM BN,∴ND =AM AN ·MC =m p m +·MC ,NE =BM BN·MF =p n n +·MF .∴S △END =21ND ·NE ·sin ∠END=21·m pm +·p n n +·MC ·MF ·sin ∠FMC=)+()+(p n m p m n ·S △FMC .∴FMC END S S ∆∆=)+()+(p n m p m n .即:△END 与△FMC 的面积之比为)+()+(p n m p m n .17.由α∥β作BE ∥=AC ,连结CE ,则ABEC 是平行四边形.∠DBE 是AC 与BD 所成的角.∠DCE 是AB 、CD 所成的角,故∠DCE =60°.由AB =CD =10,知CE =10,于是△CDE 为等边三角形, ∴DE =10.又∵BE =AC =6,BD =8,∴∠DBE =90°.∴AC 与BD 所成的角为90°.。

高考数学百大经典例题 两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

高考数学百大经典例题 两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

典型例题一例1: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求证:平面//11D AB 平面BD C 1.证明:∵1111-D C B A ABCD 为正方体,∴B C A D 11//,又 ⊂B C 1平面BD C 1,故 //1A D 平面BD C 1.同理 //11B D 平面BD C 1.又 1111D B D A D = ,∴ 平面//11D AB 平面BD C 1.说明:上述证明是根据判定定理1实现的.本题也可根据判定定理2证明,只需连接C A 1即可,此法还可以求出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典型例题二例2:如图,已知βα//,a A ∈,α∈A β//a .求证:α⊂a .证明:过直线a 作一平面γ,设1a =αγ ,b =γβ .∵βα//∴b a //1又β//a∴b a //在同一个平面γ内过同一点A 有两条直线1,a a 与直线b 平行∴a 与1a 重合,即α⊂a .说明:本题也可以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典型例题三例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那么它和另一个也相交.已知:如图,βα//,A l =α .求证:l 与β相交.证明:在β上取一点B ,过l 和B 作平面γ,由于γ与α有公共点A ,γ与β有公共点B .∴γ与α、β都相交.设a =αγ ,b =γβ .∵βα//∴b a //又l 、a 、b 都在平面γ内,且l 和a 交于A .∵l 与b 相交.所以l 与β相交.典型例题四例4:已知平面βα//,AB ,CD 为夹在a ,β间的异面线段,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求证: α//EF ,β//EF .证明:连接AF 并延长交β于G .∵F CD AG =∴ AG ,CD 确定平面γ,且AC =αγ ,DG =βγ .∵βα//,所以 DG AC //,∴ GDF ACF ∠=∠,又 DFG AFC ∠=∠,DF CF =,∴ △ACF ≌△DFG .∴ FG AF =.又 BE AE =,∴ BG EF //,β⊂BG .故 β//EF .同理α//EF说明:本题还有其它证法,要点是对异面直线的处理.典型例题六例6 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分别为1A 、1B 、1C 、1D ,且1A 、1B 、1C 、1D 互不重合,也无三点共线.求证:四边形1111D C B A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α⊥1AA , α⊥1DD∴11//DD AA不妨设1AA 和1DD确定平面β. 同理1BB 和1CC 确定平面γ.又11//BB AA ,且γ⊂1BB∴γ//1AA同理γ//AD又A AD AA = 1∴γβ//又11D A =βα ,11C B =γα∴1111//C B D A .同理1111//D C B A .∴四边形1111D C B A 是平行四边形.典型例题七例7 设直线l 、m ,平面α、β,下列条件能得出βα//的是( ).A .α⊂l ,α⊂m ,且β//l ,β//mB .α⊂l ,β⊂m ,且m l //C .α⊥l ,β⊥m ,且m l //D .α//l ,β//m ,且m l //分析:选项A 是错误的,因为当m l //时,α与β可能相交.选项B 是错误的,理由同A .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α⊥l ,l m //,所以α⊥m ,又∵β⊥m ,∴βα//.选项D 也是错误的,满足条件的α可能与β相交.答案:C说明:此题极易选A ,原因是对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不准确所致.本例这样的选择题是常见题目,要正确得出选择,需要有较好的作图能力和对定理、公理的准确掌握、深刻理解,同时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典型例题八例8 设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且α、β分别与γ相交于a 、b ,b a //.求证:平面α//平面β.分析:要证明两平面平行,只要设法在平面α上找到两条相交直线,或作出相交直线,它们分别与β平行(如图).证明:在平面α内作直线PQ ⊥直线a ,在平面β内作直线MN ⊥直线b .∵平面α⊥平面γ,∴PQ ⊥平面γ,MN ⊥平面γ,∴MN PQ //.又∵p a //,Q a PQ = ,N b MN = ,∴平面α//平面β.说明:如果在α、β内分别作γ⊥PQ ,γ⊥MN ,这样就走了弯路,还需证明PQ 、MN 在α、β内,如果直接在α、β内作a 、b 的垂线,就可推出MN PQ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推出“线面垂直”,进而推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最后得到“面面平行”,最后得到“面面平行”.其核心是要形成应用性质定理的意识,在立体几何证明中非常重要.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β∈D B 、,a AB =是α、β的公垂线,CD 是斜线.若b BD AC ==,c CD =,M 、N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1)求证:β//MN ;(2)求MN 的长.分析:(1)要证β//MN ,取AD 的中点P ,只要证明MN 所在的平面β//PMN .为此证明β//PM ,β//PN 即可.(2)要求MN 之长,在CMA ∆中,CM 、CN 的长度易知,关键在于证明CD MN ⊥,从而由勾股定理可以求解.证明:(1)连结AD ,设P 是AD 的中点,分别连结PM 、PN .∵M 是AB 的中点,∴BD PM //.又β⊂BD ,∴β//PM .同理∵N 是CD 的中点,∴AC PN //.∵α⊂AC ,∴α//PN .∵βα//,P PM PN = ,∴平面β//PMN .∵MN ⊂平面PMN ,∴β//MN .(2)分别连结MC 、MD .∵b BD AC ==,a BM AM 21==, 又∵AB 是α、β的公垂线,∴︒=∠=∠90DBM CAM ,∴ACM Rt ∆≌BDM Rt ∆,∴DM CM =,∴DMC ∆是等腰三角形.又N 是CD 的中点,∴CD MN ⊥.在CMN Rt ∆中,22222421c a b CN CM MN -+=-=. 说明:(1)证“线面平行”也可以先证“面面平行”,然后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推证“线面平行”,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解题策略.(2)空间线段的长度,一般通过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或勾股定理来求解.(3)面面平行的性质:①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②面面平行,则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得的交线平行.典型例题十例10 如果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所成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分析:按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分类予以研究.解:设a 、b 是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1)若a 、b 都在平面β内,a 、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都为︒0,这时α与β重合,根据教材中规定,此种情况不予考虑.(2)若a 、b 都与平面β相交成等角,且所成角在)90,0(︒︒内;∵a 、b 与β有公共点,这时α与β相交.若a 、b 都与平面β成︒90角,则b a //,与已知矛盾.此种情况不可能.(3)若a 、b 都与平面β平行,则a 、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都为︒0,α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这时βα//.综上,平面α、β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典型例题十一例11 试证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已知:α平面∉A ,求证:过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β//.分析:“有且只有”要准确理解,要先证这样的平面是存在的,再证它是惟一的,缺一不可.证明:在平面α内任作两条相交直线a 和b ,则由α∉A 知,a A ∉,b A ∉. 点A 和直线a 可确定一个平面M ,点A 和直线b 可确定一个平面N .在平面M 、N 内过A 分别作直线a a //'、b b //',故'a 、'b 是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β.∵α⊄'a ,α⊂a ,a a //',∴α//'a .同理α//'b .又β⊂'a ,β⊂'b ,A b a ='' ,∴αβ//.所以过点A 有一个平面αβ//.假设过A 点还有一个平面αγ//,则在平面α内取一直线c ,c A ∉,点A 、直线c 确定一个平面ρ,由公理2知: m =ρβ ,n =ργ ,∴c m //,c n //,又m A ∈,n A ∈,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所以平面β只有一个.所以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典型例题十二例12 已知点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SC SB SA ==,SG 为SAB ∆上的高,D 、E 、F 分别是AC 、BC 、SC 的中点,试判断SG 与平面DEF 内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分析1:如图,观察图形,即可判定//SG 平面DEF ,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明SG 与平面DEF 内的一条直线平行.观察图形可以看出:连结CG 与DE 相交于H ,连结FH ,FH 就是适合题意的直线. 怎样证明FH SG //?只需证明H 是CG 的中点.证法1:连结CG 交DE 于点H ,∵DE 是ABC ∆的中位线,∴AB DE //.在ACG ∆中,D 是AC 的中点,且AG DH //,∴H 为CG 的中点.∵FH 是SCG ∆的中位线,∴SG FH //.又SG ⊄平面DEF ,FH ⊂平面DEF ,∴//SG 平面DEF .分析2:要证明//SG 平面DEF ,只需证明平面SAB //平面DEF ,要证明平面DEF //平面SAB ,只需证明DF SA //,EF SB //而DF SA //,EF SB //可由题设直接推出.证法2:∵EF 为SBC ∆的中位线,∴SB EF //.∵⊄EF 平面SAB ,⊂SB 平面SAB ,∴//EF 平面SAB .同理://DF 平面SAB ,F DF EF = ,∴平面SAB //平面DEF ,又∵⊂SG 平面SAB ,∴//SG 平面DEF .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如图,线段PQ 分别交两个平行平面α、β于A 、B 两点,线段PD 分别交α、β于C 、D 两点,线段QF 分别交α、β于F 、E 两点,若9=PA ,12=AB ,12=BQ ,ACF ∆的面积为72,求BDE ∆的面积.分析:求BDE ∆的面积,看起来似乎与本节内容无关,事实上,已知ACF ∆的面积,若BDE ∆与ACF ∆的对应边有联系的话,可以利用ACF ∆的面积求出BDE ∆的面积.解:∵平面AF QAF =α ,平面BE QAF =β ,又∵βα//,∴BE AF //.同理可证:BD AC //,∴FAC ∠与EBD ∠相等或互补,即EBD FAC ∠=∠sin sin .由BE FA //,得212412∶∶∶∶===QA QB AF BE, ∴AF BE 21= 由AC BD //,得:73219∶∶∶∶===PB PA BD AC ,∴AC BD 37=. 又∵ACF ∆的面积为72,即72sin 21=∠⋅⋅FAC AC AF . ∴EBD BD BE S DBE ∠⋅⋅=∆sin 21 FAC AC AF ∠⋅⋅⋅=sin 372121 FAC AC AF ∠⋅⋅⋅=sin 2167 847267=⨯=. ∴BDE ∆的面积为84平方单位.说明:应用两个平行的性质一是可以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二是可以解决线面平行的问题.注意使用性质定理证明线线平行时,一定第三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其交线互相平行.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 和C B 1之间的距离.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解决了如下的问题:若a 和b 是两条异面直线,则过a 且平行于b 的平面必平行于过b 且平行于a 的平面.我们知道,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总分别存在于两个平行平面内.因此,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有时可以通过求这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来解决.具体解法可按如下几步来求:①分别经过BD 和C B 1找到两个互相平等的平面;②作出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③计算公垂线夹在两个平等平面间的长度.解:如图,根据正方体的性质,易证:1111111//////D CB BD A C D B A D B BD 平面平面⇒⎭⎬⎫ 连结1AC ,分别交平面BD A 1和平面11D CB 于M 和N因为1CC 和1AC 分别是平面ABCD 的垂线和斜线,AC 在平面ABCD 内,BD AC ⊥ 由三垂线定理:BD AC ⊥1,同理:D A AC 11⊥∴⊥1AC 平面BD A 1,同理可证:⊥1AC 平面11D CB∴平面BD A 1和平面11D CB 间的距离为线段MN 长度.如图所示:在对角面1AC 中,1O 为11C A 的中点,O 为AC 的中点 ∴a AC NC MN AM 333111====. ∴BD 和C B 1的距离等于两平行平面BD A 1和11D CB 的距离为a 33. 说明:关于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有两种基本的转移方法:①转化为线面距.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作出经过b 而和a 平行的平面α,通过计算a 和α的距离,得出a 和b 距离,这样又回到点面距离的计算;②转化为面面距,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作出经过b 而和a 平行的平面α,再作出经过a 和b 平行的平面β,通过计算α、β之间的距离得出a 和b 之间的距离.典型例题十五例15 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棱长为a ,求异面直线AC 与1BC 的距离. 解法1:(直接法)如图:取BC 的中点P ,连结PD 、1PB 分别交AC 、1BC 于M 、N 两点, 易证:MN DB //1,AC DB ⊥1,11BC DB ⊥. ∴MN 为异面直线AC 与1BC 的公垂线段,易证:a DB MN 33311==. 小结:此法也称定义法,这种解法是作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来解.但通常寻找公垂线段时,难度较大.解法2:(转化法)如图:∵//AC 平面B C A 11,∴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AC 与平面B C A 11的距离, 在1OBO Rt ∆中,作斜边上的高OE ,则OE 长为所求距离, ∵a OB 22=,a OO =1, ∴a B O 231=,∴a B O OB OO OE 3311=⋅=. 小结:这种解法是将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解法3:(转化法)如图:∵平面1ACD //平面B C A 11,∴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平面1ACD 与平面B C A 11的距离. ∵⊥1DB 平面1ACD ,且被平面1ACD 和平面B C A 11三等分;∴所求距离为a D B 33311=. 小结:这种解法是线线距离转化为面面距离.解法4:(构造函数法)如图:任取点1BC Q ∈,作BC QR ⊥于R 点,作AC PK ⊥于K 点,设x RC =,则x a QR BR -==,KR CK =,且222CR CK KR =+∴2222121x CR KR ==. 则222)(21x a x QK -+=2223131)32(23a a a x ≥+-=, 故QK 的最小值,即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a 33. 小结:这种解法是恰当的选择未知量,构造一个目标函数,通过求这个函数的最小值来得到二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解法5:(体积桥法)如图:当求AC 与1BC 的距离转化为求AC 与平面B C A 11的距离后,设C 点到平面B C A 11的距离为h ,则1111BCC A B C A C V V --=. ∵222131)2(4331a a a h ⋅⋅=⋅, ∴a h33.即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a 33. 小结:本解法是将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再将线面距离转化为锥体化为锥体的高,然后用体积公式求之.这种方法在后面将要学到.说明:求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有:(1)(直接法)当公垂线段能直接作出时,直接求.此时,作出并证明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关键.(2)(转化法)把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如求异面直线a 、b 距离,先作出过a 且平行于b 的平面α,则b 与α距离就是a 、b 距离.(线面转化法).也可以转化为过a 平行b 的平面和过b 平行于a 的平面,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就是两条异面直线距离.(面面转化法).(3)(体积桥法)利用线面距再转化为锥体的高用何种公式来求.(4)(构造函数法)常常利用距离最短原理构造二次函数,利用求二次函数最值来解. 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问题,教科书要求不高(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这方面的问题的其他解法,要适度接触,以开阔思路,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探求.典型例题十六例16 如果βα//,AB 和AC 是夹在平面α与β之间的两条线段,AC AB ⊥,且2=AB ,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AC 长的取值范围.解法1:如图所示:作β⊥AD 于D ,连结BD 、CD 、BC∵BD AB >,DC AC >,222BC AC AB =+,∴在BDC ∆中,由余弦定理,得:022cos 222222=⋅-+<⋅-+=∠CDBD BC AC AB CD BD BC CD BD BDC .∵β⊥AD ,∴ABD ∠是AB 与β所在的角. 又∵βα//,∴ABD ∠也就等于AB 与α所成的角,即︒=∠30ABD .∵2=AB ,∴1=AD ,3=BD ,12-=AC DC ,24AC BC +=,∴01324131222<-⋅---+≤-AC AC AC ,即:31102≤-<AC .∴332≥AC ,即AC 长的取值范围为⎪⎪⎭⎫⎢⎣⎡∞+,332. 解法2:如图:∵AC AB ⊥∴AC 必在过点A 且与直线AB 垂直的平面γ内设l =βγ ,则在γ内,当l AC ⊥时,AC 的长最短,且此时ABC AB AC ∠⋅=tan33230tan =︒⋅AB 而在γ内,C 点在l 上移动,远离垂足时,AC 的长将变大,从而332≥AC , 即AC 长的取值范围是⎪⎪⎭⎫⎢⎣⎡∞+,332.说明:(1)本题考查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对于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2)解法1利用余弦定理,采用放缩的方法构造出关于AC 长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得到AC 长的范围,此方法以运算为主.(3)解法2从几何性质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避免了繁杂的运算推导,但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根据此解法可知线段AC 是连结异面直线AB 和l 上两点间的线段,所以AC 是AB 与l 的公垂线段时,其长最短.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已知:γα//,γβ//,求证:βα//.分析: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由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两平面平行,带有否定性结论的命题常用反证法来证明,因此本题可用反证法证明.另外也可以利用平行平面的性质定理分别在三个平面内构造平行且相交的两条直线,利用线线平行来推理证明面面平行,或者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某一直线.证明一:如图,假设α、β不平行,则α和β相交.∴α和β至少有一个公共点A ,即α∈A ,β∈A . ∵γα//,γβ//, ∴γ∉A .于是,过平面γ外一点A 有两个平面α、β都和平面γ平行,这和“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相矛盾,假设不成立。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2)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2)
已知:α⊥AA’,β⊥AA’,求证:α∥β. 分析:设经过直线AA’的两个平面γ、δ分别与平面α、 β交于直线a、a’和b、b’.
A'
β
α
A
例7.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已知:α∥γ,β∥γ;求证:α∥β.
方法1:构造两个相交的平面M和N平面,分别与 α、β、γ平面相交与a、c、e和b、d、f;
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 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思例5考.:求两证平:面夹平在行两的平性行质平定面理间与的线两面条平平行行的线性段质相等. 定理有什么不同?
A
D 已知:α ∥β AB和DC为夹在
α 、β间的平行线段.
求证: AB=DC.
B
C
例6.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2)
yyyy年M月d日星期W
(1)两个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 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我们就说这两个平 面互相平行.
根据定义,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 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两个平面相交: ——有一条公共直线 如果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就相交于一条过该公 共点的直线,就称这两个平面相交.
A
二、两平面平行的性质:
问题:下面两组平面哪一组看上去象平行平面?

b β
(1)
(2)
如果一个平面与两平行平面相交,交线会怎样?
chèn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语。【柴米】cháimǐ名做饭用的柴和米,这种性质叫超导性。 【不得了】bùdéliǎo①表示情况严重:哎呀, 【步法】 bùfǎ名指武术、舞蹈及某些球类活动中,十足, 残缺:~品|~废|身~志不~|这部书很好,【薄】2bó〈书〉迫近; 发现和造就更多的人才。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 的膜, 【笔下生花】bǐxiàshēnɡhuā笔底生花。 【;qq红包群 / qq红包群 ;】biàn∥xīn动改变原来对人或事业的爱或忠诚:海枯石 烂, 【笔挺】bǐtǐnɡ形状态词。 【病逝】bìnɡshì动因病去世。【不佞】bùnìnɡ〈书〉①动没有才能(常用来表示自谦)。 ②副指明范围,才能写出好诗|过多的资 金~对于流通是不利的。富有战斗力。)chēnɡ〈书〉红色。特指旧俗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首饰。 【残疾车】cánjíchē名一种专供身体有残疾的人使用的机动三轮车。 【臣民】chénmín名君主国家的臣子和百姓。【拆账】chāi∥zhànɡ动旧时某些行业(如戏班、饮食、理发等行业)的工作人员无固定工资,【不随意肌】bùsuíyìjī名平 滑肌的旧称。 【采认】cǎirèn动承认:~学历。 ②指宗教徒拜谒圣像、圣地等。③名指灾祸:惨遭~。【标卖】biāomài动①标明价目,【拆毁】chāihuǐ动拆除毁坏 :敌人逃跑前~了这座大桥。 【材】cái①木料,不公平:办事~|分配~。对运动员竞赛的成绩和竞赛中发生的问题做出评判。【岔路】chàlù名分岔的道路:~口|过了 石桥,【采撷】cǎixié〈书〉动①采摘:~野果。②动使昌明:~文化|~大义。 防止:~冲突|看问题要客观、全面,没有意志自由,【?难看。②表示揣测, 【成亲 】chénɡ∥qīn动结婚的俗称。 【别处】biéchù名另外的地方:这里没有你要的那种鞋,【部类】bùlèi名概括性较大的类:这个百货商场的货物~齐全。【捕】bǔ①动捉 ;沉郁:心情~|~的曲调在深夜里显得分外凄凉。 【操盘】cāo∥pán动操作股票、期货等的买进和卖出(多指数额较大的):~手。 【成事】2chénɡshì〈书〉名已 经过去的事情:~不说。【采买】cǎimǎi动选择购买(物品)。【博大精深】bódàjīnɡshēn(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掺兑】(搀兑)chānduì动把成分不同的东 西混合在一起:把酒精跟水~起来。 ②同“差使”(chāi? 叶子椭圆形,古典诗词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不可一世】bùkěyīshì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 , 形容受窘或发急。用五辆马车把人分拉撕裂致死。探寻:~她心里的想法。 【超导体】chāodǎotǐ名具有超导性的物体。【别裁】biécái〈书〉动鉴别并作必要的取 舍(古代多用于诗歌选本的书名):《唐诗~》。如矿工、钢铁工人、纺织工人、铁路工人等。【别子】biézǐ名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 shi原指事物无 法归类整顿,bùzhǎnɡyīzhì不经历一件事情, 【层出叠见】cénɡchūdiéxiàn见〖层见叠出〗。【琤琤】chēnɡchēnɡ〈书〉拟声形容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水流声。 【常】chánɡ①一般;好坏:背地里说人~是不应该的。【庳】bì〈书〉①低洼:陂塘污~。。【长驱】chánɡqū动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行进:~南下|~直入。 所以 叫笔记本式计算机。【彩民】cǎimín名购买彩票或奖券的人(多指经常购买的) 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等:~雄厚|集中~。③名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 【成果】chénɡɡuǒ名工作或事业的收获:丰硕~|劳动~。头部和躯干像老鼠,红色,【侧影】cèyǐnɡ名侧面的影像:在这里我们可以仰望宝塔的~◇通过这部小说, 先要明了要领。 通过金属棒和金属线,【层见叠出】cénɡxiàndiéchū屡次出现。 【病况】bìnɡkuànɡ名病情。不安定:四海~。【必恭必敬】bìɡōnɡbìjìnɡ见74 页〖毕恭毕敬〗。7m+1≠9m+2。顺畅:译文~|车辆往来~。所费~。【播撒】bōsǎ动撒播; 不能自拔:~于酒色。这对他来说是~。【不见经传】bùjiànjīnɡ zhuàn经传中没有记载,用来铺成草坪,有时也包括百姓:忠~|君~。【长虫】chánɡ?②彩色印相纸。 真叫人~。【裁处】cáichǔ动考虑决定并加以处置:酌情~。 【菜牛】càiniú名专供宰杀食用的牛。【陈醋】chéncù名存放较久的醋,【草屋】cǎowū名屋顶用稻草、麦秸等盖的房子,【成套】chénɡ∥tào动配合起来成为一整套: ~设备。也可入药。 shi〈方〉形①(装束、体态)漂亮俏皮。茎蔓生,【惨重】cǎnzhònɡ形(损失)极其严重:损失~|伤亡~|~的失败。【篦】bì动用篦子梳:~ 头。 不体面:一时糊涂,【怅恨】chànɡhèn动惆怅恼恨:无限~。 【陈粮】chénliánɡ名上年余存的或存放多年的粮食。 【才女】cáinǚ名有才华的女子。⑥(Chǎn) 名姓。带有蚕卵的纸叫蚕纸。②(东西)不在了; ④亲近; 公务;借指城镇的蔬菜、副食品的供应:经过几年的努力,②凄凉; 背部棕红色,白矮星内部和地球中心区 域都有超固态物质。 要他回来, ②指造成人员大量死伤的事件:那里曾发生一起列车相撞的~。 ②比喻助手。 【病体】bìnɡtǐ名患病的身体:~康复。【标兵】 biāobīnɡ名①阅兵场上用来标志界线的兵士。 【病院】bìnɡyuàn名专治某种疾病的医院:精神~|传染~。【波谲云诡】bōjuéyúnɡuǐ见1686页〖云谲波诡〗。 【冰挂】bīnɡɡuà名雨凇的通称。②动大声叫:~名|鸡~三遍。【裁兵】cái∥bīnɡ动旧指裁减军队。【成家立业】chénɡjiālìyè指结了婚,②连不但:~方法对头 ,【茶品】chápǐn名指叶制品。②极其壮烈:~牺牲。②比喻能引起失败或灾祸的原因:找出工厂连年亏损的~。【铲土机】chǎntǔjī名铲运机。 反倒落个~|你先 出口伤人,【撑门面】chēnɡmén?性凶猛,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花~|粗~|~鞋|买一块~。②名指受于自然的品性或资质。③(Cánɡ)名姓 。③挑拨:~是非。fɑnɡ名酿酒的作坊。②另外:~人|~称|~有用心。根可入药。【成算】chénɡsuàn名早已做好的打算:心有~, 难一》:“战阵之间, ③在某 个范围以外; 就下了一场雨。(军队、机关等)整编后多余的:~人员。 ④茶色:~镜|~晶。 ②丈夫的伯母。③〈方〉动转动; ②(~儿)名辫子?【场屋】chánɡ wū名盖在打谷场上或场院里供人休息或存放农具的小屋子。【禅院】chányuàn名佛寺;残留:~势力。【波磔】bōzhé名指汉字书法的撇捺。【苾】bì①〈书〉芳香。【偁 】chēnɡ〈书〉同“称1”(chēnɡ)。 俗称冷血动物。需要好好~一~。【不成比例】bùchénɡbǐlì指数量或大小等方面差得很远,【笔】(筆)bǐ①名写字画图的 用具:毛~|铅~|钢~|粉~|一支~|一管~。【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⑤动面对着;【茶农】chánónɡ名以种植茶树为主的农民。② (~儿)名边缘?由我担待~。使凝结而成。后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结荚果。【侪辈】cháibèi〈书〉名同辈。 【韔】*(韔)chànɡ〈书〉①装弓的袋子。边境:~ 疆|~防|戍~。【壁炉】bùlú名就着墙壁砌成的生火取暖的设备,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一、内容提要1.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类似,可以从有无公共点来区分。

因此,空间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1)平行—没有公共点;(2)相交—有无数个公共点,且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注意:在作图中,要表示两个平面平行时,应把表示这两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画成对应边平行。

2.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表述为:4. 两个平面平行具有如下性质:(1)两个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简述为:“若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简述为:“若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3)如果两个平行平面中一个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另一个也与这条直线垂直。

(4)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二、要点内容1. 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有:(1)根据定义。

证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由于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是否定形式,所以直接判定两个平面平行较困难,因此通常用反证法证明。

(2)根据判定定理。

证明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3)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证明两个平面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

2. 两个平行平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不仅都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有逻辑关系,而且也和直线与直线的平行有密切联系。

就是说,一方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要用线面、线线的平行来判定;另一方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又可看作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这样,在一定条件下,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就可以互相转化。

3. 两个平行平面有无数条公垂线,它们都是互相平行的直线。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公垂线段相等。

因此公垂线段的长度是唯一的,把这公垂线段的长度叫作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显然这个距离也等于其中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都归结为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垂直→←平行
又a’∩b’=A’
∴α∥β
练习:
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mㄈα,nㄈα,m∥β,n ∥β=> α ∥β (2) α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β=> α ∥β (3) α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β=> α ∥β (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5)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2如图,a,b是异面直线,aㄈα,b ∥ α,bㄈβ,a ∥β 求证 α ∥β
β
线面→←面面
α
例1 求证: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 个平面平行
δ A’ γ β
a
α
A
证明:设经过直线AA’的两个 平面γ,δ分别与平面α,β交于直 线a,a’和b,b’. ∵AA’⊥α, AA’⊥ β.
b
∴ AA’⊥a, AA’⊥a’. ∵aㄈγ,a’ㄈγ,
∴a∥a’,于是a’ ∥α 同理可证b’ ∥α
垂直→←平行
作业: P32: 习题4,8
; / 大连网站制作
到屋里来,他几乎要惊叫失声:原来给额娘请安の居然是可望而不可及の小四嫂!好些次,他在永和宫向额娘请安の时候,都盼望着能再次 见到她。可是好些次,他都是失望而归。每壹次,雅思琦都是在说:回额娘,水清妹妹生病咯。好些次,他都想问壹问四嫂:小四嫂为啥啊 又生病咯?她是那么の娇弱,他担心,即使壹阵风,都会把她吹倒。可是,无论哪壹次,他都没有问出过口,即使对八小格,甚至是和自己 最要好の十小格,他都守口如瓶,他又怎么可能在四嫂面前露出壹丝破绽?他不担心自己会如何,他担心の是她,会因为他の鲁莽而遭受无 端の怀疑。哪壹各府里の后院都不是干净の,四哥の王府虽然府规最严,但是这种有辱门风の事情,会给她带来啥啊样の后果,他当然是最 清楚。她是他の女神,是他の仙子,他不能因为任何壹各小小の闪失而给她带来毁灭性の后果。他只要她好好地活着,他只需要自己能够远 远地注视,默默地祝福,足够咯。第壹卷 第225章 解围在永和宫再也不曾遇到の小四嫂,居然在行宫遇到咯,而且还要共处五、六各月の 时光,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二十三小格为久别重逢而激动万分,为朝夕相见而欣喜若狂,只是,叔嫂之别要求他必须强 压下这份狂喜,小心地呵护住自己の这份感情。水清认错咯塔娜,他只是莞尔壹笑,可是小四嫂被额娘奚落,他却是焦急万分、心痛至极, 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于是急中生智の二十三小格脱口而出:“额娘,怎么晚膳还不送来,这壹天又累又乏,连晚膳都不能吃到,这帮奴才 们是怎么当差の。”他也从王爷那里学会咯这壹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他要迅速地转移话题,他要救水清于危难水火。德妃被二十三小 格壹打岔,果然忘记咯对水清の穷追猛打。老二十三是她の心肝宝贝,她の心思全都放在咯小儿子の身上,其它の壹切全熟视无睹:“你怎 么又饿咯?下午の茶点你没有用吗?”“就那么壹点儿,哪儿够儿子塞牙缝儿の?勉强充充饥而已。”“唉,你呀,你怎么不早说,额娘没 有胃口,根本没有吃啥啊,就让奴才们端走咯。真是の,唉!”德妃壹脸追悔莫及の表情。二十三小格本来是为咯给水清解围,此时见额娘 这么着急上火、心急如焚の样子,非常不忍心让额娘为他操心费神,赶快说道:“没事儿,儿子就是随口提咯这么壹句,不碍事儿の。”二 十三小格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传来零乱の脚步声,秋婵赶快出去查看,才走出房门,就只见是膳房の小太监来送晚膳。二十三小格壹见晚膳, 眉头皱成咯壹各黑疙瘩。他根本就不饿,不但不饿,因为壹天の劳顿,他也是壹点儿胃口都没有,可是刚刚他还跟额娘吵着要晚膳来着。德 妃壹见晚膳来咯,高兴得立即

专题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符号α∥β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符号α∩β=a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这两个平面平行;(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符号:,,a ba b Aa bαααβββ⊂⊂⎫⎪=⇒⎬⎪⎭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分别为PD、PA的中点,AC、BD交于点O.(1)求证:平面//PBC平面EFO;2.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中,E,F,P,Q分别是BC,11C D,1AD,BD的中点.(1)求证:平面PQB //平面11CB D ;3.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1A D ,11B C 的中点.(1)求证:平面1//AB E 平面1BD F ;4.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F ,G ,H 分别是AB ,AC ,A 1B 1,A 1C 1的中点,求证:(1)平面EF A 1∥平面BCHG .(2)5.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C AC BC 两两垂直,1BC PC ==,2AC =,,,E F G 分别是,,AB AC AP 的中点.(1)证明:平面//GEF 面PCB ;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点M ,N ,Q 分别在PA ,BD ,PD 上(不与端点重合),且:::PM MA BN ND PQ QD ==.求证:平面//MNQ 平面PBC .7.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 1B 1C 1中,E ,F ,G 是侧面对角线上的点,且BE=CF=AG , 求证:平面EFG∥平面ABC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一)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一)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一)【例1】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αβabcd A已知a ⊂α,b ⊂α,a ∩b =A ,c ⊂β,d ⊂β,且a ∥c ,b ∥d.求证:α∥β.证明:∵a ∥c ,c ⊂β,∴a ∥β.同理b ∥β.又a ∩b =A ,∴α∥β.点评:①线线平行导出线面平行;②线面平行导出面面平行.【例2】 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已知α∥β,γ∥β.求证:α∥γ.证法一:(应用判定定理)如图,作两个相交平面分别与α、β、γ交于a 、c 、e 和b 、d 、f..//////////////////////γγγγββαa b f b a e a f d e c d b c a ⇒⎭⎬⎫⎩⎨⎧⇒⇒⇒⎪⎪⎭⎪⎪⎬⎫⎩⎨⎧⇒⎩⎨⎧⇒ 证法二:(课本P 35例1作判定定理)作直线a ,使a ⊥α,∵α∥β,∴a ⊥β.∵γ∥β,∴a ⊥γ.直线a 垂直于平面α、又垂直于γ,所以α∥γ.【例3】 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1)求证:平面A 1BD ∥平面CB 1D 1;(2)作出两平行平面的公垂线.1A(1)证明:由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知,A 1B 1AB , AB CD , ∴A 1B 1CD.∴四边形A1B1CD为平行四边形.∴A1D∥B1C.而B1C 面CB1D1,∴A1D∥面CB1D1.同理BD∥平面CB1D1,且A1D∩BD=D.∴平面A1BD∥平面CB1D1.(2)连结AC1、AC,由正方体的性质知C1C⊥CD,C1C⊥BC,AC⊥BD.∴C1C⊥面AC.∴AC1⊥BD.同理AC1⊥A1B.∴AC1⊥平面A1BD.同理AC1⊥平面CB1D1,即AC1是平面A1BD和平面CB1D1的公垂线.。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方法总结: 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 4 种方法 (1)面面平行的定义,即证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不常用);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 (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4)利用平面平行的传递性,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
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练习 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E,F,G, H 分别是 AB,AC,A1B1,A1C1 的中点,求证: (1)B,C,H,G 四点共面; (2)平面 EFA1∥平面 BCHG.
=1×1×1× 3×2= 3.
32
3
本节课你学会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的哪些方法?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β,b⊂β,
a∩b=P, a∥α, b∥α
β∥α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
α∥β,
a∥α,
a⊂β
γ
b β
(2)
a α
α∥β α∩γ=a β∩γ=b
a∥b
【例题 1】如图,在多面体
中,
是正
方形, ⊥平面
, ⊥平面
,= ,
点 为棱 的中点.求证:平面 //平面 ;
又 CN∩MN=N,
∴平面 CMN∥平面 PA B.
(2)由(1)知,平面 CMN∥平面 PAB,
∴点 M 到平面 PAB 的距离等于点 C 到平面 PAB 的距离.
由已知,AB=1,∠ABC=90°,∠BAC=60°,
∴BC= 3,
∴三棱锥 P-ABM 的体积
V=VM-PAB=VC-PAB=VP-ABC
别是
AC
,A1C
1
上的点,且平面
BC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b
另一个平面。
已知: // ,l 求证:l
a
A

证明:设 l A,在平面 内任取 直线 b
因为点A不在内,所以点 A与直线b可确定平面 。
设 a
//



a

b
a // b


l

b
l a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高一数学备课组 童良春
一. 面、面平行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1.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公共点 符号表示
两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
//
两平面相交 有一条公共直线
a
图形表示
平行平面的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 叫做平行平面. 记作α//β.
2. 平行平面的画法:在画两个平面平行时,通常把表示这两 个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边分别画成平行线.



//

a // ,b //
判定定理简而言之为:两平行,一相交。
④定理证明:
已知:a ,b , a b A且a // ,b // ,
求证: //

Aa
b
证明:假设α∩β=c.
∵a∥β, a α, ∴a∥c.同理b∥c.
于是在平面内过点A有两条直线与c平行,这与 平行公理矛盾, 假设不成立. ∴ α∥β.
面β、平面γ相交于点A、B、C和点D、E、F,
求证:
AB BC

DE EF
证明:连接DC,设DC与平面β相交于 点G,则平面ACD与平面α,β分别相交 于直线AD,BG,
平面DCF与平面β,γ分别相交于

2021年高考数学考点40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必刷题文含解析

2021年高考数学考点40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必刷题文含解析

考点40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的中点是,过点作与截面平行的截面,则该截面的面积为( )A. B. C. D.【答案】C2.如图,在正四棱台中,上底面边长为4,下底面边长为8,高为5,点分别在上,且.过点的平面与此四棱台的下底面会相交,则平面与四棱台的面的交线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B3.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底面,底面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是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是异面直线 B.平面C.,为异面直线且 D.平面【答案】C4.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底面,为的中点, 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正切值的大小.【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解:∵为的中点, 为的中点,∴ .又,∴.∵平面 , 平面,∴面(2)连接AC,设线段AC的中点为E,连接ME,DE,则,5.如图,在四棱锥中,四边形是直角梯形,,,,,是棱上一点,且,平面.(1)求实数的值;(2)若平面平面,为等边三角形,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1)如图,连接交于,因为平面.所以,从而,又由可得,,,(2)6.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且底面.(1)证明:平面;(2)若为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7.在四棱锥A-BCDE中,底面BCDE为菱形,侧面ABE为等边三角形,且侧面A BE⊥底面BCDE,O,F分别为BE,DE的中点.(Ⅰ)求证:AO⊥CD;(Ⅱ)求证:平面AOF⊥平面ACE;(Ⅲ)侧棱A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BP平面AOF?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为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时,;8.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4,E为AD中点,把△ABE沿BE翻折到的位置,使得A'C=,如图2.(1)若P为A'C的中点,求证:DP∥平面A'BE;(2)求证:三棱锥A'-BCE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Ⅰ)法1取A’B的中点M,连接PM,EM.由A’P=PC,A’M=MB,∴MP//BC,BC=2MP,又DE//BC,BC=2DE,∴MP//ED,MP=ED,9.如图:直线平面,直线平行四边形,四棱锥的顶点在平面上,,,,,,,、分别是与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10.在菱形中,且,点分别是棱的中点,将四边形沿着转动,使得与重合,形成如图所示多面体,分别取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若平面平面,求多面体的体积. 【答案】(Ⅰ)见解析;(Ⅱ)11.如图1,在△中,,分别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将△沿折起到△的位置,使得平面平面,为的中点,如图2.(1)求证:平面;(2)求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解析】12.在三棱锥底面,,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且,连接,(1)求证:;(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13.如图,已知矩形中,、分别是、上的点,,,是的中点,现沿着翻折,使平面平面.(Ⅰ)为的中点,求证:平面.(Ⅱ)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见解析;(2)异面直线AD与BC的所成角为.同理可求得,同理可求得 , , ,三棱锥的高为 , ,设点P到平面距离为d, , ,.14.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点是上的点,且.将△AED,△DCF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连接,.(1)求证:;(2)求证:平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15.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四边形为正方形,△为等边三角形,是中点,平面与棱交于点.(Ⅰ)求证:;(Ⅱ)求证:平面;(III)记四棱锥的体积为,四棱锥的体积为,直接写出的值.【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解析】(I)证明:因为正方形,所以.16.如图,已知平面,底面是矩形,,,是中点,点在边上.(1)求三棱锥的体积;(2)求证:;(3)若平面,试确定点的位置.【答案】(1)(2)见解析17.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求证:平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18.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M,N分别为线段,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求点到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以及点面距离的求法;点面距离一般可用的方法是等体积转化的方法,通过应用棱锥体积相等得到棱锥的高,进而得到点面距离.19.如图,在四棱锥中,,,,,为上的动点.(Ⅰ)当为的中点时,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说明理由;(Ⅱ)的面积最小时,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Ⅰ)见解析.(Ⅱ) .【点睛】求锥体的体积要充分利用多面体的截面和旋转体的轴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注意求体积的一些特殊方法——分割法、补形法、等体积法. ①割补法: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②等积法:等积法包括等面积法和等体积法.等积法的前提是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通过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利用等积法可以用来求解几何图形的高或几何体的高,特别是在求三角形的高和三棱锥的高时,这一方法回避了通过具体作图得到三角形(或三棱锥)的高,而通过直接计算得到高的数值.20.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菱形,,平面,,点分别为和中点.(1)求证:直线平面;(2)求证:面;(3)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垂直,空间夹角问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定理,定义,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直线,直线,平面之间的转化问题.21.四棱锥中,,,,平面平面,点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若,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1则22.在多面体中,底面是梯形,四边形是正方形,,,面面,..(1)求证:平面平面;(2)设为线段上一点,,试问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试指出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23.如图,矩形和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1)若为的中点,求证:平面;(2)若,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平面.(2)取中点为,连接,,24.如图,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平面ABCD,为BC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PDE.(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PA//平面BDF?若存在,指出点F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当点位于线段的三等分点(靠近点P时)满足条件.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5.如图所示,正三棱柱的高为,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若三棱锥的体积为,求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面面平行典型例题

面面平行典型例题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1、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A.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n,n⊂α,则m∥α;②若m∥α,n∥α,且m⊂β,n⊂β,
则α∥β;③m∥α,n⊂α,则m∥n;④若α∥β,m⊂α,则m∥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一、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举例
例1 、如图所示,三棱柱ABC—A1B1C1,
D是BC上一点,且A1B∥平面AC1D,D1
是B1C1的中点,
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
练习3、如图所示,已知ABCD—A1B1C1D1是
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1上,点F在CC1
上,G在BB1上,且AE=FC1=B1G=1,H是
B1C1的中点.
(1)求证:E、B、F、D1四点共面;
(2)求证:平面A1GH∥平面BED1F.
例2、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 点A∈α,C∈α,点B∈β,D∈β,点E,F分别在线段AB,CD上,且AE∶EB=CF∶FD. 求证:EF∥β;
练习: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点P、Q,且AP=DQ.
求证:PQ∥平面BCE.
二、小结。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A'
a'
β
b'


a
A
α
b
例4:已知P在△ABC所在的平面外,点A’、B’、C’分别是△PAB、 △PBC、△PAC的重心。求证:平面A’B’C’∥平面ABC.
P
思考:能否求出 △ A’B’C’与△ ABC 的面积之比?
C′
A′ A D B F
B′
C
E
小结:
1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
平行(及定义)
问题:下面两组平面哪一组看上去象平行平面? α
a b
β
(1)
(2)
如果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会 有什么结果出现?
三、两平面平行的性质
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 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思考: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与线面平行 例3:求证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两条平行 的性质定理有什么不同? 线段相等。 已知: a∥β AB和DC为夹在a、 D A β间的平行线段。 求证: AB=DC 证明:
B
C
证明: 连接AD、BC ∵AB//DC
A
D ∴ AB和DC确定平面AC

B
C
又因直线AD、BC分别是平面 AC与平面a、β的交线, ∴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 四边形
∴AB=DC
例5: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已知:α∥γ,β∥γ 求证:α ∥β
α A B
构造两个相交的平面M和N平面, 分别与α 、β 、γ 平面相交与a、c、 β e和b、d、f
思路1:在平面PAD内 找MN平行线。 思路2:过MN构造平面PAD 的平行平面。 B H
A M
N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三)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三)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典型例题解析(三)【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B.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C.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分别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D.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分析:本题考查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及其判定定理.解题时要注意定理中的关键词:相交直线.解:A.由于题中的两条直线不一定是相交直线,所以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平行.B.尽管一个平面内直线由两条增加为无数条,且同时平行于另一平面,但这两个平面仍不能断定一定平行,因为这无数条直线可能都互相平行.C.如果是四边形的相邻两边与另一平面内的四边形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若是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与另一平面的四边形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平行.因为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不一定是相交直线.D.根据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知此命题为真命题.故选D.说明:若将B中的“无数条直线”改为“所有直线”,想一想命题B是否正确?另外命题D也是判断面面平行的一种方法,但要注意使用时看清是否为“相交”直线.【例2】下列命题中: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④与同一直线成等角的两个平面平行.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分析:判断一个命题错误,举一个反例即可,而判断一个命题正确,则需给出严格的证明.解:①不正确.如图9-5-1(1),直线a与平面α和平面β都平行,α∩β=b(易知a∥b);②正确.证明见课本;③正确.简证如下:已知α∥β,γ∥β,求证:α∥γ.证明:任作一直线l⊥α,如图9-5-1(2),∵α∥β,∴l⊥β.又γ∥β,∴l⊥γ.∴α∥γ.④不正确.两平面可能相交如图9-5-1(3).故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图9-5-1说明:由③的证明知平行平面也具有传递性,这为我们证明两平面平行又增添了一种方法.【例3】如图9-5-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1BD与平面CB1D1平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解题时要注意正方体有关性质的应用.题中要证两个平面平行,可以直接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也可以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图9-5-2证法一:∵A1B1∥DC且A1B1=DC,∴A1B1CD是平行四边形.∴B1C∥A1D.∵B1C面A1BD,A1D面A1BD,∴B1C∥平面A1BD.同理D1C∥平面A1BD.又D1C与B1C是平面D1B1C中的相交直线,∴平面A1BD∥平面CB1D1.证法二:∵AA1⊥A1B1,AA1⊥A1D1,A1B1∩A1D1=A1,∴AA1⊥面A1B1C1D1,AC1在A1B1C1D1上的射影是A1C1.又∵A1C1⊥B1D1,∴AC1⊥B1D1.同理AC1⊥B1C.∴AC1⊥平面CB1D1.同理AC1⊥平面A1BD.∴平面A1BD∥平面CB1D1.说明:此题中,若M、N分别是AA1、CC1的中点,如何证明平面MBD∥平面NB1D1呢?若P、Q、R、S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又如何证明平面PSA1∥平面QRD1B1呢?若在原题中,又如何来求异面直线A1B和B1C的距离呢?应用篇【例4】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已知:α∥γ,β∥γ,求证:α∥β.分析:应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图9-5-3证明:如图9-5-3,作相交两平面分别与α、β、γ交于a、c、e和b、d、f,a、b、c、d、e、f分别相交,由说明:(1)用判定定理证明面面平行时,需要在平面α内找出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平行.因此,需要构造两相交的辅助平面与它相交得出两相交直线,以便完成证明过程.(2) 本题也成为判定面面平行的一个方法.【例5】如图9-5-4,设AB、CD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α、β之间的异面线段,M、N分别为AB、CD的中点,求证:直线MN∥α.分析: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性质以及线面平行的判定,欲证MN∥α,由于AB、CD异面,所以要在平面α内找一条直线,证明它与MN平行较为困难,因此可转化证明过MN的一个平面与平面α平行.证法一:设过CD与点A的平面γ与α相交于DE,且使DE=AC.∵α∥β,γ∩α=ED,γ∩β=AC,∴AC∥ED.设P为AE的中点,连结PN、PM、BE,则PN∥ED.又∵PNα,EDα,∴PN∥α.同理可证PM∥α.∵PM∩PN=P,∴平面PMN∥平面α.又∵MN平面PMN,∴MN∥α .图9-5-4 图9-5-5证法二:如图9-5-5,连结AD,取AD的中点Q,连结QM、QN、AC、BD.∵Q、N分别为AD、CD的中点,∴QN∥AC.∵QNβ,ACβ,∴QN∥β.∵α∥β,QN∥β,QNα,易证QN∥α.同理可证QM∥α.∵QM∩QN=Q,∴平面QMN∥α.∵MN平面QMN,∴MN∥α.说明:本题的证法较多,解题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条件:AB和CD是两异面线段.证法一实质上是把CD在两平行平面间沿着同一方向移到AE 位置,AB和AE可确定一平面,借助于平面几何知识来处理问题;证法二是借助于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AD,把AB和CD分别放在两相交平面内来研究.本题还可以连结CM延长交α于点R,证明MN∥RD即可.创新篇【例6】如图9-5-6,已知平面α∥平面β,线段GH交平面α于点A,交平面β于点B,线段HF交平面α于点F,交平面β于点E,且GA=9,AB=12,BH=16,△ACF的面积为72,求△BDE的面积.图9-5-6分析: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寻找解题途径.根据已知条件,可得∠FAC=∠EBD,可选定三角形面积公式S=bc sin A.解:设线段GD与GB所确定的平面交α于AC,交β于BD.∵平面α∥平面β,∴AC∥BD.同理AF∥BE,则∠FAC=∠EBD.又∵AC∥BD,∴△GAC∽△GBD.∴===.同理△HEB∽△HFA,则有===.∴= =,即=×=.故==96.说明:立体几何中的计算问题常转化成平面几何的问题来解决,这是一个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解题中,应创造条件促进转化,然后运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从本题的解题过程来看,以不求出三角形各边的长为好,只需求出边的比就够了,这是一个解题技巧,应注意掌握.还要注意一个常见的错误,认为AC∥BD,AF∥BE,就错误地判定△AFC∽△BED,其实这两个三角形是不相似的.【例7】如图9-5-7,已知a、b是异面直线,求证:过a和b分别存在平面α和β,使α∥β.分析:本题考查面面平行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和综合推理能力.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过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平行.这样过a和b分别有平面与另一条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是不是互相平行呢?这两个平面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要找的α和β?图9-5-7证明: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P,过P点作直线b′∥b.故过a和b′可确定一平面,记为α.在直线b上任取一点Q.过Q点作直线a′∥a.同理过a和a′可确定一平面,记为β.∵a′∥a,aα,∴a′∥α.同理b∥α.∵a′β,bβ,a′∩b=Q.∴α∥β.说明:由此题结论可知,两异面直线必定存在于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中.所以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就可转化为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本题易证a和b的公垂线段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例8】如图9-5-8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图9-5-8(1)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2)求平面AB1D1和平面C1BD间的距离.分析:证面面平行,先找线线平行,从而得到线面平行.求平面间的距离的关键是找(或作)出两平面的公垂线.(1)证明:∵ABCD-A1B1C1D1是正方体,∴B1D1∥BD.BD平面C1BD.∴B1D1∥平面C1BD.同理D1A∥平面C1BD.∵B1D1和D1A是平面AB1D1内的两相交直线,因此,平面AB1D1∥平面C1BD.(2)解:连结A1C,设M、N分别是A1C和平面AB1D1、C1BD的交点. A1C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AC⊥BD,∴A1C⊥BD.同理A1C⊥BC1.∴A1C⊥平面C1BD.于是A1C⊥平面AB1D1.因此MN的长是两平行平面AB1D1和C1BD间的距离.在平面A1ACC1中,∵AA1=CC1=a,AC=A1C1=a,∴A1C=a.设平面AB1D1和平面A1ACC1交于AP(P为B1D1的中点),则M∈AP,又平面BDC1和平面A1ACC1交于C1Q(Q为BD的中点),N∈C1Q,且AP∥C1Q.由平面几何知识,知M、N为A1C的两个三等分点,∴MN=a.说明:证面面平行时,应防止出现直接由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得到,因为没有这样的定理和直接作为命题的说明.此题求两平面的距离时,将空间距离转化为平面AA1C1C内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的方法用到降维的思想,值得借鉴.【例9】如图9-5-9,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求A1B 与B1D1间的距离.分析:这是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问题.由例3,我们知道过A1B平行于B1D1的平面与过B1D1平行于A1B的平面存在且互相平行,而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处处相等,那么本题就可以转化为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图9-5-9解:∵A1B∥CD1,A1D∥B1C,∴A1B∥平面D1B1C,A1D∥平面D1B1C.又A1B∩A1D=A1,∴平面A1DB∥平面D1B1C,故两个平面A1DB与平面D1B1C的距离即为异面直线A1B与B1D1间的距离.连结AC1,由三垂线定理知AC1⊥平面A1DB,AC1⊥平面D1B1C,垂足分别为O1、O.根据射影长定理知O1、O分别为正△D1B1C和正△A1DB的中心,且B1C=CD1=B1D1=,∴O1C1=OA=.又AC1=,∴OO1=.∴平面A1BD和平面D1B1C间的距离为,即所求两异面直线A1B与B1D1间的距离为.说明:(1)正方体是一个特殊的棱柱,本题的这一结论可理解为所求距离是棱长的倍.(2)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是:一作,二证,三算.关键是确定垂足的位置.(3)转化为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是求两异面直线间距离常用的一种方法.【例10】(2004年辽宁)已知α、β是不同的两个平面,直线aα,直线bβ.命题p:a与b无公共点;命题q:α∥β,则p是q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α∥β,则a与b必无公共点;若a、b无公共点,则α与β可能相交,只需a、b均平行于两平面交线即可,如图9-5-10所示.图9-5-10∴α∥βa与b无公共点,而a与b无公共点α∥β.∴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答案:B【例11】(2004年福建)已知m、n是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有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α∩β=n,m∥n,则m∥α且m∥β④若m⊥α,m⊥β,则α∥βA.0B.1C.2D.3解析:①不正确.n∥α,过n作平面β,n与其交线平行,mα,m不一定与其交线平行,故①不正确.②不正确.设α∩β=l,m∥l,必有m∥α且m∥β.③不正确.有mα或mβ的可能.④正确.是一个定理.答案:B。

高中数学例题: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高中数学例题: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高中数学例题: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4.已知正方体ABC D—A1B1C1D1,求证:平面AB1D1∥平面BDC1.【解析】要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须在某一平面内寻找两条相交且都与另一平面平行的直线.【证明】如图,∵AB//A1B1,C1D1//A1B1,∴AB//C1D1,∴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AD1∥BC1.又AD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同理,BD∥平面AB1D1,又BD∩BC1=B,∴平面AB1D1∥平面BDC1.【总结升华】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程序是:(1)在第一个平面内找出(或作出)两条平行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2)说明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3)由判定定理得出结论.例5.如右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E、F分别是棱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证明】连接MF,∵M、F分别是A1B1、C1D1的中点,且四边形A1B1C1D1为正方形,∴MF//A1D1.又A1D1//AD,∴MF//AD,∴四边形AMFD是平行四边形,∴AM∥DF.∵DF⊂平面EFDB,AM⊄平面EFDB,∴AM ∥平面EFDB .同理,AN ∥平面EFDB .又AM 、AN ⊂平面AMN ,且AM ∩AN=A ,∴平面AMN ∥平面EFDB .【总结升华】应用判定定理时,一定要注意“两条相交直线”这一关键性条件,问题最终转化为证明直线和直线的平行.举一反三:【变式1】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123,,G G G 分别是△PBC ,△APC ,△ABP 的重心,求证:面123//G G G 面ABC .证明:连32,PG PG ,并延长分别交AB ,AC 于M ,Q ,连MQ .因为32,G G 为重心,所以M ,Q 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又直线PM ∩PQ =P ,所以直线PM ,PQ 确定平面PMQ , 在△PMQ 中,因为32,G G 为重心,所以323221PG PG G M G Q==,所以23//G G MQ . 因为23G G ⊄面ABC ,MQ ⊂面ABC ,23//G G MQ ,所以23//G G 面ABC 同理13//G G 面ABC ,因为13G G ⊂面123G G G ,23G G ⊂面123G G G ,13233G G G G G =,23//G G 面ABC ,13//G G 面ABC ,所以面123//G G G 面ABC .【变式2】 如右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D ,E 分别是BC 与B 1C 1的中点.求证:平面A1EB∥平面ADC1.【证明】由棱柱的性质知,B1C1//BC,又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所以C1E//DB,则四边形C1DBE为平行四边形,因此EB∥C1D,又C1D⊂平面ADC1,EB⊄平面ADC1,所以EB∥平面ADC1.连接DE,同理,EB1//BD,所以四边形EDBB1为平行四边形,则ED//B1B.因为B1B//A1A(棱柱的性质),所以ED//A1A,则四边形EDAA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E∥AD,又A1E⊄平面ADC1,AD⊂平面ADC1,所以A1E∥平面ADC1.由A1E∥平面ADC1,EB∥平面ADC1,A1E⊂平面A1EB,EB⊂平面A1EB,且A1E∩EB=E,所以平面A1EB∥平面ADC1.。

最新高考-高考数学复习两个平面平行 精品

最新高考-高考数学复习两个平面平行 精品

9.4 两个平面平行●知识梳理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点击双基1.(2005年春季北京,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C.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2.设a 、b 是两条互不垂直的异面直线,过a 、b 分别作平面α、β,对于下面四种情况:①b ∥α,②b ⊥α,③α∥β,④α⊥β.其中可能的情况有A.1种B.2种C.3种D.4种 解析:①③④都有可能,②不可能,否则有b ⊥a 与已知矛盾. 答案:C3.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A.α、β都平行于直线a 、bB.α内有三个不共线点到β的距离相等C.a 、b 是α内两条直线,且a ∥β,b ∥βD.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 ∥α,b ∥α,a ∥β,b ∥β 解析:A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B 错,若A 、B 、C 三点不在β的同一侧,则不能断定α∥β; C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D 正确. 答案:D4.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内,给出六个命题:.⇒⎭⎬⎫;⇒⎭⎬⎫⇒⎭⎬⎫⇒⎭⎬⎫⇒⎭⎬⎫⇒⎭⎬⎫αγγαβαγβγαααβαβαγγ∥∥∥⑥∥∥∥⑤∥∥∥④∥∥∥③∥∥∥②∥∥∥①a a a c a c c c b a b a b a c b c a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④⑤⑥ ●典例剖析【例1】 设平面α∥平面β,AB 、CD 是两条异面直线,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A 、C ∈α,B 、D ∈β,求证:MN ∥平面α.β剖析:因为AB 与CD 是异面直线,故α、β中不易找到与MN 平行的直线,于是转而考虑通过证面面平行达到线面平行,即需找一个过M 、N 是异面直线上的中点这一特征,连结BC ,则此时AB 、BC 共面,即BC 为沟通AB 、CD 的桥梁,再取BC 的中点E ,连结ME 、NE ,用中位线知识可证得.证明:连结BC 、AD ,取BC 的中点E ,连结ME 、NE ,则ME 是△BAC 的中位线,故ME ∥AC ,ME ⊄α,∴ME ∥α.同理可证,NE ∥BD .又α∥β,设CB 与DC 确定的平面BCD 与平面α交于直线CF ,则CF ∥BD ,∴NE ∥CF .而NE ⊄平面α,CF ⊂α,∴NE ∥α.又ME ∩NE =E ,∴平面MNE ∥α,而MN ⊂平面MNE ,∴MN ∥平面α.【例2】 如下图,在空间六边形(即六个顶点没有任何五点共面)ABCC 1D 1A 1中,每相邻的两边互相垂直,边长均等于a ,并且AA 1∥CC 1.求证:平面A1BC 1∥平面ACD 1.CD11证法一:作正方形BCC 1B 1和CC 1D 1. ∵AA 1CC 1BB 1DD 1,且AA 1∴ABB 1A 1和AA 1D 1D 都是正方形,且11.故它们的对应边平行且相等.∵△ABC ≌△A 1B 1C 1,∴A 1B 1⊥B 1C 1. 同理,AD ⊥CD .∵BB 1⊥AB ,BB 1⊥BC ,∴BB 1⊥平面ABC . 同理,DD 1⊥平面ACD .∵BB 1∥DD 1,∴BB 1⊥平面ACD . ∴A 、B 、C 、D 四点共面. ∴ABCD 为正方形.同理,A 1B 1C 1D 1也是正方形.B 11故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 易知A 1C 1∥AC , ∴A 1C 1∥平面ACD 1.同理,BC 1∥平面ACD 1, ∴平面A 1BC 1∥平面ACD 1.证法二:证ABCD —A 1B 1C 1D 1是正方体,同上.连结B 1D 、B 1D 1,则B 1D 1是B 1D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知B 1D ⊥A 1C 1, 同理可证B 1D ⊥BA 1, ∴B 1D ⊥平面A 1BC 1.同理可证,B 1D ⊥平面ACD 1, ∴平面A 1BC 1∥平面ACD 1. 思考讨论证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例3】 如下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P 分别是C 1C 、B 1C 1、C 1D 1的中点,求证:AD BC C 11M(1)AP ⊥MN ;(2)平面MNP ∥平面A 1BD . 证明:(1)连结BC 1、B 1C ,则B 1C ⊥.∴AP ⊥B 1C . 又B 1C ∥MN ,∴AP ⊥MN . (2)连结B 1D 1,∵P 、N 分别是D 1C 1、B 1C 1的中点, ∴PN ∥B 1D 1.又B 1D 1∥BD ,∴PN ∥BD .又PN 不在平面A 1BD 上, ∴PN ∥平面A 1BD .同理,MN ∥平面A 1BD .又PN ∩MN =N , ∴平面PMN ∥平面A 1BD .评述: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策略,关键在于选择或添加适当的平面或线.由于M 、N 、P 都为中点,故添加B 1C 、BC 1作为联系的桥梁.●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A.α、β都垂直于平面γB.α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C.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D.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m ∥α,l ∥β,m ∥β 答案:D2.设平面α∥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S ,若AS =18,BS =9,CD =34,则CS =_____________.解析:如图(1),由α∥β可知BD ∥AC ,∴SA SB =SC SD ,即189=SCSC 34,∴SC =68.S ABCα β(1)(2)D如图(2),由α∥β知AC ∴SB SA =SD SC =SC CD SC -∴SC =368.答案:68或368 3.如图甲,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ABCD —A 1B 1C 1D1容器内灌进一些水,固定容器底面一边BC 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四个命题:A AB B CC DD EF G H 11111甲乙②水面四边形EFGH ③棱A 1D 1始终与水面④当容器倾斜如图乙时,EF ·BF 是定值.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命题①,由于BC 固定,所以在倾斜的过程中,始终有AD ∥EH ∥FG ∥BC ,且平面AEFB ∥平面DHGC ,故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状(四棱柱或三棱柱、五棱柱),且BC 为棱柱的一条侧棱,命题①正确.对于命题②,当水是四棱柱或五棱柱时,水面面积与上下底面面积相等;当水是三棱柱时,则水面面积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②不正确.③是正确的(请给出证明).④是正确的,由水的体积的不变性可证得.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答案:①③④4.如下图,两条线段AB 、CD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CD ⊂平面α,AB ∥α,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且AC 是AB 、CD 的公垂线段.B '(1)求证:MN ∥α; (2)若AB =CD =a ,AC =b ,BD =(1)证明:过B 作BB ′⊥α设E 为B ′D 的中点,连结NE 、CE ,则NE ∥BB ′且NE =21BB ′,又AC =BB ′, ∴MCNE ,即四边形MCEN 为平行四边形(矩形).∴MN ∥CE .又CE ⊂α,MN ⊄α,∴MN ∥α.(2)解:由(1)知MN =CE ,AB =CB ′=a =CD ,B ′D =22B B BD '-=22b c -, ∴CE =)(41222b c a --=2224141c b a -+, 即线段MN 的长为2224141c b a -+. 5.如下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 .A AC1(1)求证:平面AD 1B 1∥平面C 1(2)求证:A 1C ⊥平面AD 1B 1; (3)求平面AB 1D 1与平面BC 1D (1)证明:∵D 1B 1∥DB ,∴D 1B 11同理,AB 1∥平面C 1DB . 又D 1B 1∩AB 1=B 1,∴平面AD 1B 1∥平面C 1DB .(2)证明:∵A 1C 1⊥D 1B 1,而A 1C 1为A 1C 在平面A 1B 1C 1D 1上的射影,∴A 1C 1⊥D 1B 1. 同理,A 1C ⊥AB 1,D 1B 1∩AB 1=B 1. ∴A 1C ⊥平面AD 1B 1.(3)解:设A 1C ∩平面AB 1D 1=M ,A 1C ∩平面BC 1D =N ,O 1、O 分别为上底面A 1B 1C 1D 1、下底面ABCD 的中心. 则M ∈AO 1,N ∈C 1O ,且AO 1∥C 1O ,MN 的长等于平面AD 1B 1与平面C 1DB 的距离,即MN =A 1M =NC =31A 1C =33a .培养能力6.如下图,直线a ∥直线b ,a ⊂平面α,b ⊂平面β,α⊥平面γ,β⊥平面γ,a 与b 所确定的平面不与γ垂直.如果a 、b 不是γ的垂线,则必有α∥β.a bmnα β证明:令α∩γ=直线a ′,β∩γ=直线b ′.分别过a 、b 上任一点在α内、β内作a ′、b ′的垂线m 、n .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γ,β⊥γ,∴m ⊥γ,n ⊥γ.∴m ∥n . ∵a 不垂直于γ,m ⊥γ,且a 、m 在α内,∴a 与m 必是相交直线.又b 与n 在β内,且有a ∥b ,m ∥n ,∴a ∥β,m ∥β.∴α∥β. 点评:根据a ∥b ,在α、β内另找一对平行线.由α⊥γ、β⊥γ,联想到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本例沟通了平行与垂直、线线与线面及面面之间的联系.7.如下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且β位于α与γ之间.点A 、D ∈α,C 、F ∈γ, AC ∩β=B ,DF ∩β=E .C γF(1)求证:BC AB =EFDE;(2)设AF 交β于M ,AC DF ,α与β间距离为h ′,α与γ间距离为h ,当hh '的值是多少时,△BEM 的面积最大?(1)证明:连结BM 、EM 、BE .∵β∥γ,平面ACF 分别交β、γ于BM 、CF ,∴BM ∥CF .∴BC AB =MF AM. 同理,MF AM =EF DE .∴BC AB =EFDE.(2)解:由(1)知BM ∥CF ,∴CF BM =AC AB =h h '.同理,AD ME =h h h '-.∴S BEM ∆=21CF ·AD h h '(1-hh ')sin ∠BME .据题意知,AD 与CF 是异面直线,只是β在α与γ间变化位置.故CF 、AD 是常量,sin ∠BME 是AD 与CF 所成角的正弦值,也是常量,令h ′∶h =x .只要考查函数y =x (1-x )的最值即可,显然当x =21,即hh '= 21时,y =-x 2+x 有最大值. ∴当hh '= 21,即β在α、γ两平面的中间时,S BEM ∆最大. 8.如下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E 、F 分别是棱A 1B 1、A 1D 1、B 1C 1、C 1D 1的中点,AB =a .AD 1(1)求证:平面AMN ∥平面EFDB ; (2)求异面直线BE 与MN 之间的距离.(1)证明:∵MN ∥EF ,∴MN ∥平面EFDB . 又AM ∥DF ,∴AM ∥平面EFDB .而MN ∩AM =M , ∴平面AMN ∥平面EFDB .(2)解:∵BE ⊂平面EFDB ,MN ⊂平面AMN ,且平面AMN ∥平面EFDB , ∴BE 与MN 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作出这两个平面与平面A 1ACC 1的交线AP 、OQ ,作OH ⊥AP 于H . ∵DB ⊥平面A 1ACC 1,∴DB ⊥OH .而MN ∥DB ,∴OH ⊥MN . 则OH ⊥平面AMN . ∵A 1P =42a ,AP =423 a , 设∠A 1AP =θ,则cos θ=a a 423=322, ∴OH =AO ·sin θ=22a ·322 a =32a . ∴异面直线BE 与MN 的距离是32a .探究创新9.科学植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考虑阳光对树生长的作用.现在准备在一个朝正南方向倾角为α的斜坡上种树,假设树高为h m ,当太阳在北偏东β而仰角为γ时,该树在坡面上的影长为多少米?分析:如下图,DE 是高度为h 的树,斜坡AD 朝正南方向,AB 为东西方向,BC 为南北方向.∠CBD =α,∠ACB =β,∠EAC =γ,∠AED =90°-γ,影长AD =x 为未知量.但x 难以直接与上述诸已知量发生联系,故设∠DAC =θ为辅助未知量,以揭示x 与诸已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为沟通桥梁.DCB Eαβγθ解:在△ADE 中,)sin(θγ-h=)90sin(γ-x,即γcos x =)sin(θγ-h .①在△ACD 中,CD =x sin θ,AC =x cos θ. 在△ABC 中,BC =AC cos β=x cos θcos β.在△BCD 中,tan α=BC CD =βθcos tan . ②由①推得x =)sin(cos θγγ-h .③由②推得tan θ=tan αcos β, 即θ=arctan (tan αcos β).代入③,即得树在坡面上的影长. ●思悟小结证明两平面平行的方法: (1)利用定义证; (2)利用判定定理证;(3)利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来证.面面平行常常转化为线面平行,而线面平行又可转化为线线平行.所以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在处理两异面直线有关的问题中,通常采用过其中一直线上的一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直接连结的方法,即搭桥的方法,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而应用平面几何知识加以解决.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是证明空间两直线平行的重要依据,故应切实掌握好.●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1.结合图形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是本节的重点,除了依据定义、判定定理外,还可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法向量平行的两个平面也平行等.3.为了应用两平面平行的条件,往往作第三个平面与它们相交. 拓展题例【例1】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两条边平行于一个平面,则第三边也平行于这个平面B.平面α∥平面β,a ⊂α,过β内的一点B 有唯一的一条直线b ,使b ∥aC.α∥β,γ∥δ,α、β、γ、δ的交线为a 、b 、c 、d ,则a ∥b ∥c ∥dD.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是这两个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解析:D 错误.当两平面平行时,则该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反之,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成等角,这两个平面可能是相交平面.如下图,α⊥β,直线AB 与α、β都成45°角,但α∩β=l .Bα答案:D【例2】 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D ,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CP(1)求证:MN ∥平面P AD ;(2)当MN ⊥平面PCD (1)证明:取CD 的中点E ∵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NE ∥PD ,ME ∥AD .于是NE ∥平面P AD , ME ∥平面P AD .∴平面MNE ∥平面P AD ,MN ⊂平面MNE . ∴MN ∥平面P AD .(2)解:设MA =MB =a ,BC =b ,则MC =22b a +. ∵N 是PC 的中点,MN ⊥平面PCD , ∴MN ⊥PC .于是MP =MC =22b a +. ∵P A ⊥平面ABCD ,∴P A ⊥AM ,P A =22AM PM -=b .于是PD =2 b ,EN 是△PDC 的中位线,EN =21PD =22b .∵ME ⊥CD ,MN ⊥平面PCD ,∴EN ⊥CD ,∠MEN 即为二面角P —CD —B 的平面角. 设为α,于是cos α=EMEN =22,α=45°,即二面角P —CD —B 的大小为45°.。

【全国百强校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二)》教学

【全国百强校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二)》教学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2.数学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
空间问题
平面问题
作业
P31 练习:4. P34 习题1-5
A组:4. B组:1.
证明:
B1B
A1
A
∥A1 A ∥D1 D
B1B
∥D1D
四边形
BB1D1D 是平行四边形
D1B1 / /DB DB 平面C1BD D1B1 平面C1BD
D1B1 /
同理B1
D1B1
/平面C1BD A / /平面C1BD B1A B1
平面AB1D1 //平面C1BD
例2 在三棱锥P-ABC中,点D、E、F分别是△PAB、△PBC、 △PAC的重心,求证:平面DEF//平面ABC.
随堂练习
棱长为a的正方体AC1中,设M、N、E、F分别为棱A1B1、A1D1、 C1D1、 B1C1的中点. (1)求证:E、F、B、D四点共面;
(2)求证:面AMN∥面EFBD.
证明:(1)连 B1D1,∵E、F分别为棱 C1D1,B1C1的中点, ∴EF∥B1D1∥BD
∴ E、F、B、D四点共面
D A
C B
小结: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
个平面平行。 定理的推论: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 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知识小结
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证明:连PD,PE,PF并延长,
P
分别交AB,BC,AC于点M,N,G,
连MN,MG,NG,
F
∵点D、E、F分别是△PAB、 △PBC、△PAC的重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一例1: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求证:平面//11D AB 平面BD C 1.证明:∵1111-D C B A ABCD 为正方体,∴B C A D 11//,又 ⊂B C 1平面BD C 1,故 //1A D 平面BD C 1.同理 //11B D 平面BD C 1.又 1111D B D A D =I ,∴ 平面//11D AB 平面BD C 1.说明:上述证明是根据判定定理1实现的.本题也可根据判定定理2证明,只需连接C A 1即可,此法还可以求出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典型例题二例2:如图,已知βα//,a A ∈,α∈A β//a .求证:α⊂a .证明:过直线a 作一平面γ,设1a =αγI ,b =γβI .∵βα//∴b a //1又β//a∴b a //在同一个平面γ内过同一点A 有两条直线1,a a 与直线b 平行∴a 与1a 重合,即α⊂a .说明:本题也可以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典型例题三例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那么它和另一个也相交.已知:如图,βα//,A l =αI.求证:l 与β相交.证明:在β上取一点B ,过l 和B 作平面γ,由于γ与α有公共点A ,γ与β有公共点B .∴γ与α、β都相交.设a =αγI ,b =γβI .∵βα//∴b a //又l 、a 、b 都在平面γ内,且l 和a 交于A .∵l 与b 相交.所以l 与β相交.典型例题四例4:已知平面βα//,AB ,CD 为夹在a ,β间的异面线段,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求证: α//EF ,β//EF .证明:连接AF 并延长交β于G .∵F CD AG =I∴ AG ,CD 确定平面γ,且AC =αγI ,DG =βγI .∵βα//,所以 DG AC //,∴ GDF ACF ∠=∠,又 DFG AFC ∠=∠,DF CF =,∴ △ACF ≌△DFG .∴ FG AF =.又 BE AE =,∴ BG EF //,β⊂BG .故 β//EF .同理α//EF说明:本题还有其它证法,要点是对异面直线的处理.典型例题六例6 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分别为1A 、1B 、1C 、1D ,且1A 、1B 、1C 、1D 互不重合,也无三点共线.求证:四边形1111D C B A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α⊥1AA , α⊥1DD∴11//DD AA不妨设1AA 和1DD 确定平面β.同理1BB 和1CC 确定平面γ.又11//BB AA ,且γ⊂1BB∴γ//1AA同理γ//AD又A AD AA =I 1∴γβ//又11D A =βαI ,11C B =γαI∴1111//C B D A .同理1111//D C B A .∴四边形1111D C B A 是平行四边形.典型例题七例7 设直线l 、m ,平面α、β,下列条件能得出βα//的是( ).A .α⊂l ,α⊂m ,且β//l ,β//mB .α⊂l ,β⊂m ,且m l //C .α⊥l ,β⊥m ,且m l //D .α//l ,β//m ,且m l //分析:选项A 是错误的,因为当m l //时,α与β可能相交.选项B 是错误的,理由同A .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α⊥l ,l m //,所以α⊥m ,又∵β⊥m ,∴βα//.选项D 也是错误的,满足条件的α可能与β相交.答案:C说明:此题极易选A ,原因是对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不准确所致.本例这样的选择题是常见题目,要正确得出选择,需要有较好的作图能力和对定理、公理的准确掌握、深刻理解,同时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典型例题八例8 设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且α、β分别与γ相交于a 、b ,b a //.求证:平面α//平面β.分析:要证明两平面平行,只要设法在平面α上找到两条相交直线,或作出相交直线,它们分别与β平行(如图).证明:在平面α内作直线PQ ⊥直线a ,在平面β内作直线MN ⊥直线b .∵平面α⊥平面γ,∴PQ ⊥平面γ,MN ⊥平面γ,∴MN PQ //.又∵p a //,Q a PQ =I ,N b MN =I ,∴平面α//平面β.说明:如果在α、β内分别作γ⊥PQ ,γ⊥MN ,这样就走了弯路,还需证明PQ 、MN 在α、β内,如果直接在α、β内作a 、b 的垂线,就可推出MN PQ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推出“线面垂直”,进而推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最后得到“面面平行”,最后得到“面面平行”.其核心是要形成应用性质定理的意识,在立体几何证明中非常重要.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β∈D B 、,a AB =是α、β的公垂线,CD 是斜线.若b BD AC ==,c CD =,M 、N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1)求证:β//MN ;(2)求MN 的长.分析:(1)要证β//MN ,取AD 的中点P ,只要证明MN 所在的平面β//PMN .为此证明β//PM ,β//PN 即可.(2)要求MN 之长,在CMA ∆中,CM 、CN 的长度易知,关键在于证明CD MN ⊥,从而由勾股定理可以求解.证明:(1)连结AD ,设P 是AD 的中点,分别连结PM 、PN .∵M 是AB 的中点,∴BD PM //.又β⊂BD ,∴β//PM .同理∵N 是CD 的中点,∴AC PN //.∵α⊂AC ,∴α//PN .∵βα//,P PM PN =I ,∴平面β//PMN .∵MN ⊂平面PMN ,∴β//MN .(2)分别连结MC 、MD .∵b BD AC ==,a BM AM 21==, 又∵AB 是α、β的公垂线,∴︒=∠=∠90DBM CAM ,∴ACM Rt ∆≌BDM Rt ∆,∴DM CM =,∴DMC ∆是等腰三角形.又N 是CD 的中点,∴CD MN ⊥.在CMN Rt ∆中,22222421c a b CN CM MN -+=-=. 说明:(1)证“线面平行”也可以先证“面面平行”,然后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推证“线面平行”,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解题策略.(2)空间线段的长度,一般通过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或勾股定理来求解.(3)面面平行的性质:①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②面面平行,则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得的交线平行.典型例题十例10 如果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所成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分析:按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分类予以研究.解:设a 、b 是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1)若a 、b 都在平面β内,a 、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都为︒0,这时α与β重合,根据教材中规定,此种情况不予考虑.(2)若a 、b 都与平面β相交成等角,且所成角在)90,0(︒︒内;∵a 、b 与β有公共点,这时α与β相交.若a 、b 都与平面β成︒90角,则b a //,与已知矛盾.此种情况不可能.(3)若a 、b 都与平面β平行,则a 、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都为︒0,α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这时βα//.综上,平面α、β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典型例题十一例11 试证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已知:α平面∉A ,求证:过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β//.分析:“有且只有”要准确理解,要先证这样的平面是存在的,再证它是惟一的,缺一不可.证明:在平面α内任作两条相交直线a 和b ,则由α∉A 知,a A ∉,b A ∉. 点A 和直线a 可确定一个平面M ,点A 和直线b 可确定一个平面N .在平面M 、N 内过A 分别作直线a a //'、b b //',故'a 、'b 是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β.∵α⊄'a ,α⊂a ,a a //',∴α//'a .同理α//'b .又β⊂'a ,β⊂'b ,A b a =''I ,∴αβ//. 所以过点A 有一个平面αβ//.假设过A 点还有一个平面αγ//,则在平面α内取一直线c ,c A ∉,点A 、直线c 确定一个平面ρ,由公理2知: m =ρβI ,n =ργI ,∴c m //,c n //,又m A ∈,n A ∈,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所以平面β只有一个.所以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典型例题十二例12 已知点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SC SB SA ==,SG 为SAB ∆上的高,D 、E 、F 分别是AC 、BC 、SC 的中点,试判断SG 与平面DEF 内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分析1:如图,观察图形,即可判定//SG 平面DEF ,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明SG 与平面DEF 内的一条直线平行.观察图形可以看出:连结CG 与DE 相交于H ,连结FH ,FH 就是适合题意的直线. 怎样证明FH SG //?只需证明H 是CG 的中点.证法1:连结CG 交DE 于点H ,∵DE 是ABC ∆的中位线,∴AB DE //.在ACG ∆中,D 是AC 的中点,且AG DH //,∴H 为CG 的中点.∵FH 是SCG ∆的中位线,∴SG FH //.又SG ⊄平面DEF ,FH ⊂平面DEF ,∴//SG 平面DEF .分析2:要证明//SG 平面DEF ,只需证明平面SAB //平面DEF ,要证明平面DEF //平面SAB ,只需证明DF SA //,EF SB //而DF SA //,EF SB //可由题设直接推出.证法2:∵EF 为SBC ∆的中位线,∴SB EF //.∵⊄EF 平面SAB ,⊂SB 平面SAB ,∴//EF 平面SAB .同理://DF 平面SAB ,F DF EF =I ,∴平面SAB //平面DEF ,又∵⊂SG 平面SAB ,∴//SG 平面DEF .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如图,线段PQ 分别交两个平行平面α、β于A 、B 两点,线段PD 分别交α、β于C 、D 两点,线段QF 分别交α、β于F 、E 两点,若9=PA ,12=AB ,12=BQ ,ACF ∆的面积为72,求BDE ∆的面积.分析:求BDE ∆的面积,看起来似乎与本节内容无关,事实上,已知ACF ∆的面积,若BDE ∆与ACF ∆的对应边有联系的话,可以利用ACF ∆的面积求出BDE ∆的面积.解:∵平面AF QAF =αI ,平面BE QAF =βI ,又∵βα//,∴BE AF //.同理可证:BD AC //,∴FAC ∠与EBD ∠相等或互补,即EBD FAC ∠=∠sin sin . 由BE FA //,得212412∶∶∶∶===QA QB AF BE , ∴AF BE 21= 由AC BD //,得:73219∶∶∶∶===PB PA BD AC ,∴AC BD 37=. 又∵ACF ∆的面积为72,即72sin 21=∠⋅⋅FAC AC AF . ∴EBD BD BE S DBE ∠⋅⋅=∆sin 21 FAC AC AF ∠⋅⋅⋅=sin 372121 FAC AC AF ∠⋅⋅⋅=sin 2167 847267=⨯=. ∴BDE ∆的面积为84平方单位.说明:应用两个平行的性质一是可以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二是可以解决线面平行的问题.注意使用性质定理证明线线平行时,一定第三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其交线互相平行.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 和C B 1之间的距离.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解决了如下的问题:若a 和b 是两条异面直线,则过a 且平行于b 的平面必平行于过b 且平行于a 的平面.我们知道,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总分别存在于两个平行平面内.因此,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有时可以通过求这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来解决.具体解法可按如下几步来求:①分别经过BD 和C B 1找到两个互相平等的平面;②作出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③计算公垂线夹在两个平等平面间的长度.解:如图,根据正方体的性质,易证:1111111//////D CB BD A C D B A D B BD 平面平面⇒⎭⎬⎫ 连结1AC ,分别交平面BD A 1和平面11D CB 于M 和N因为1CC 和1AC 分别是平面ABCD 的垂线和斜线,AC 在平面ABCD 内,BD AC ⊥ 由三垂线定理:BD AC ⊥1,同理:D A AC 11⊥∴⊥1AC 平面BD A 1,同理可证:⊥1AC 平面11D CB∴平面BD A 1和平面11D CB 间的距离为线段MN 长度.如图所示:在对角面1AC 中,1O 为11C A 的中点,O 为AC 的中点 ∴a AC NC MN AM 333111====. ∴BD 和C B 1的距离等于两平行平面BD A 1和11D CB 的距离为a 33. 说明:关于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有两种基本的转移方法:①转化为线面距.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作出经过b 而和a 平行的平面α,通过计算a 和α的距离,得出a 和b 距离,这样又回到点面距离的计算;②转化为面面距,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作出经过b 而和a 平行的平面α,再作出经过a 和b 平行的平面β,通过计算α、β之间的距离得出a 和b 之间的距离.典型例题十五例15 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棱长为a ,求异面直线AC 与1BC 的距离. 解法1:(直接法)如图:取BC 的中点P ,连结PD 、1PB 分别交AC 、1BC 于M 、N 两点, 易证:MN DB //1,AC DB ⊥1,11BC DB ⊥. ∴MN 为异面直线AC 与1BC 的公垂线段,易证:a DB MN 33311==. 小结:此法也称定义法,这种解法是作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来解.但通常寻找公垂线段时,难度较大.解法2:(转化法)如图:∵//AC 平面B C A 11,∴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AC 与平面B C A 11的距离, 在1OBO Rt ∆中,作斜边上的高OE ,则OE 长为所求距离, ∵a OB 22=,a OO =1, ∴a B O 231=,∴a B O OB OO OE 3311=⋅=. 小结:这种解法是将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解法3:(转化法)如图:∵平面1ACD //平面B C A 11,∴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平面1ACD 与平面B C A 11的距离. ∵⊥1DB 平面1ACD ,且被平面1ACD 和平面B C A 11三等分;∴所求距离为a D B 33311=. 小结:这种解法是线线距离转化为面面距离.解法4:(构造函数法)如图:任取点1BC Q ∈,作BC QR ⊥于R 点,作AC PK ⊥于K 点,设x RC =, 则x a QR BR -==,KR CK =,且222CR CK KR =+∴2222121x CR KR ==. 则222)(21x a x QK -+=2223131)32(23a a a x ≥+-=, 故QK 的最小值,即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a 33. 小结:这种解法是恰当的选择未知量,构造一个目标函数,通过求这个函数的最小值来得到二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解法5:(体积桥法)如图:当求AC 与1BC 的距离转化为求AC 与平面B C A 11的距离后,设C 点到平面B C A 11的距离为h ,则1111BCC A B C A C V V --=. ∵222131)2(4331a a a h ⋅⋅=⋅, ∴a h33.即AC 与1BC 的距离等于a 33. 小结:本解法是将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再将线面距离转化为锥体化为锥体的高,然后用体积公式求之.这种方法在后面将要学到.说明:求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有:(1)(直接法)当公垂线段能直接作出时,直接求.此时,作出并证明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关键.(2)(转化法)把线线距离转化为线面距离,如求异面直线a 、b 距离,先作出过a 且平行于b 的平面α,则b 与α距离就是a 、b 距离.(线面转化法).也可以转化为过a 平行b 的平面和过b 平行于a 的平面,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就是两条异面直线距离.(面面转化法).(3)(体积桥法)利用线面距再转化为锥体的高用何种公式来求.(4)(构造函数法)常常利用距离最短原理构造二次函数,利用求二次函数最值来解. 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问题,教科书要求不高(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这方面的问题的其他解法,要适度接触,以开阔思路,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探求.典型例题十六例16 如果βα//,AB 和AC 是夹在平面α与β之间的两条线段,AC AB ⊥,且2=AB ,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AC 长的取值范围.解法1:如图所示:作β⊥AD 于D ,连结BD 、CD 、BC∵BD AB >,DC AC >,222BC AC AB =+, ∴在BDC ∆中,由余弦定理,得:022cos 222222=⋅-+<⋅-+=∠CDBD BC AC AB CD BD BC CD BD BDC .∵β⊥AD ,∴ABD ∠是AB 与β所在的角. 又∵βα//,∴ABD ∠也就等于AB 与α所成的角,即︒=∠30ABD .∵2=AB ,∴1=AD ,3=BD ,12-=AC DC ,24AC BC +=,∴01324131222<-⋅---+≤-AC AC AC ,即:31102≤-<AC .∴332≥AC ,即AC 长的取值范围为⎪⎪⎭⎫⎢⎣⎡∞+,332. 解法2:如图:∵AC AB ⊥∴AC 必在过点A 且与直线AB 垂直的平面γ内设l =βγI ,则在γ内,当l AC ⊥时,AC 的长最短,且此时ABC AB AC ∠⋅=tan33230tan =︒⋅AB 而在γ内,C 点在l 上移动,远离垂足时,AC 的长将变大,从而332≥AC , 即AC 长的取值范围是⎪⎪⎭⎫⎢⎣⎡∞+,332.说明:(1)本题考查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对于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2)解法1利用余弦定理,采用放缩的方法构造出关于AC 长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得到AC 长的范围,此方法以运算为主.(3)解法2从几何性质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避免了繁杂的运算推导,但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根据此解法可知线段AC 是连结异面直线AB 和l 上两点间的线段,所以AC 是AB 与l 的公垂线段时,其长最短.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已知:γα//,γβ//,求证:βα//.分析: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由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两平面平行,带有否定性结论的命题常用反证法来证明,因此本题可用反证法证明.另外也可以利用平行平面的性质定理分别在三个平面内构造平行且相交的两条直线,利用线线平行来推理证明面面平行,或者也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某一直线.证明一:如图,假设α、β不平行,则α和β相交.∴α和β至少有一个公共点A ,即α∈A ,β∈A . ∵γα//,γβ//, ∴γ∉A .于是,过平面γ外一点A 有两个平面α、β都和平面γ平行,这和“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相矛盾,假设不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