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放射生物学:急性放射病
放射医学题目
![放射医学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a0df63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e.png)
第一章核科学及我国核工业发展史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德国物理学家Wilhelm Röntgen于1895年发现()选项: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α射线答案: 【X射线】2、问题: 1896年芝加哥医生Emil Grubbe用X射线治疗()。
选项:A:黑毛痣B:白血病C:骨肉瘤D:乳腺癌答案: 【乳腺癌】3、问题:放射性核素衰变是()发现的。
选项:A:威廉伦琴B:格鲁布C:贝克勒尔D:卢瑟福答案: 【卢瑟福】4、问题: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是()提出的。
选项:A:奥托·哈恩B:乔治·德·海维希C:莉泽·迈特纳D:皮埃尔·居里答案: 【乔治·德·海维希】5、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了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原子弹“胖子”利用的是()裂变。
选项:A:U-235B:U-238C:Pu-238D:Pu-239答案: 【Pu-239】6、问题:以下射线种类没有布拉格峰特性的是()。
选项:A:质子B:α粒子C:X射线D:碳离子答案: 【X射线】7、问题: 放射医学相关的重要国际组织有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等,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英文缩写是()。
选项:A:IAEAB:ICRPC:UNSCEARD:ICRU答案: 【IAEA】8、问题:我国的第一颗氢弹于()爆炸成功。
选项:A:1964年10月16日B:1966年9月27日C:1967年6月17日D:1971年9月17日答案: 【1967年6月17日】9、问题: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我国每年接受放疗的病人高达()人次以上。
选项:A:500万B:1000万C:1500万D:2000万答案: 【2000万】10、问题: 2013年我国制定了“战略必争、高效安全”发展核能的中长期规划,2050年核电产能将达到()GW。
《放射生物学》(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放射生物学》(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1cabf481c758f5f61f67e2.png)
《放射生物学》(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272060课程名称:放射生物学英文名称:Medical Radiobiology开课学期:8学时/学分:80学时/5 (其中实验学时:36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放射医学选用教材:医学放射生物学(第二版)主要参考书:《生物化学》,顾天爵主编《生理学》,张镜如主编《医学免疫学》,龙振洲主编《医学遗传学基础》,杜传书主编《医学细胞生物学》,宋今丹主编《医学分子生物学》,伍欣星、聂广主编《辐射剂量学》,田志恒编《实用放射放射治疗物理学》,冯宁远、谢虎臣、史荣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放射毒理学》,朱寿彭、李章主编《放射损伤和防护》,刘克良、姜德智编《医学放射生物学》,刘树铮主编《低水平辐射兴奋效应》刘树铮著《辐射免疫学》,刘树铮编著《辐射血液学》,刘及主编Radiobiology for the radiologist, Hall EJ eds执笔人:金顺子、龚守良、吕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医学放射生物学是放射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通过医学放射生物学的学习,使放射医学专业本科生重点掌握电离辐射对动物机体,特别是人体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放射防护,放射损伤和放射治疗提供生物学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理论课教学要求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起来,讲授放射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实验课教学要求教师提前进行预实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物理和化学基础[目的]1.了解医学放射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知识2.系统掌握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原理3.掌握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讲授内容]1.电离辐射的种类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电磁辐射(2)粒子辐射2.电离和激发(1)电离作用(2)激发作用(3)水的电离和激发3.传能线密度与相对生物效能(1)传能线密度(2)相对生物效应4.自由基(1)自由基的概念(2)自由基与活性氧(3)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作用(4)抗氧化防御功能5.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1)直接作用(2)间接作用6.氧效应与氧增强比(1)氧效应(2)氧增强比(3)氧浓度对氧效应的影响(4)照射时间对氧效应的影响(5)氧效应的发生机制7.靶学说与靶分子(1)概述(2)单击模型(3)多击模型(4)单击与多靶模型(5)DNA双链断裂模型(6)靶分子8.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1)与辐射有关的因素(2)与机体有关的因素[授课时数] 6学时[自学内容]1.辐射增敏及辐射防护[教学手段]课堂讲授,采用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第二章电离辐射的分子生物学效应[目的]1.掌握DNA损伤、修复及其生物学意义2.掌握染色质的辐射生物效应3.掌握辐射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辐射致癌的分子基础4.了解辐射所致RNA、蛋白质细胞与功能变化以及辐射所致的能量代谢障碍[讲授内容]1.辐射甩致DNA损伤及其生物学意义(1)DNA链断裂(2)DNA交联(3)DNA损伤的生物学意义2.辐射引起的DNA功能与代谢变化(1)辐射对噬菌体、DNA感染性的灭活作用(2)辐射对DNA转化活力的影响(3)辐射对DNA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与机制(4)辐射对DNA降解过程的作用3.染色质的辐射生物效应(1)染色质的辐射敏感效应(2)染色质的辐射降解(3)染色质蛋白的辐射效应4.DNA辐射损伤的修复及其遗传学控制(1)不同类型DNA损伤的修复(2)DNA的损伤修复机制(3)基因组内修复的不均一性(4)DNA修复基因5.辐射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辐射对膜组分的影响(2)辐射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3)辐射对膜结合酶活性的影响(4)辐射对膜受体功能的影响(5)辐射对DNA-膜复合物的作用6.辐射致癌的分子基础(1)体细胞突变(2)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授课时数] 6学时[自学内容]1.辐射所致RNA结构与功能的变化2.蛋白质和酶的辐射生物效应3.辐射所致的能量代谢障碍[教学手段]板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第四章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目的]1.掌握电离辐射对细胞作用的特点,为学习辐射整体效应打下基础2.学习辐射细胞生物学的基本规律,指导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实践[授课内容]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1)不同细胞群体的放射敏感性(2)不同时相细胞的放射敏感性(3)环境因素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2.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1)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2)电离辐射影响细胞周期进程的机制①G1期阻滞及基因调控②G2期阻滞及基因调控③电离辐射影响细胞周期进程的生物学意义3.电离辐射引起细胞死亡及机制(1)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类型(2)细胞凋亡①细胞凋亡的概念②细胞凋亡的的特征③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④细胞凋亡的辐射效应4.细胞存活的剂量效应(1)细胞存活的概念(2)细胞存活的体内、外测量(3)细胞存活的剂量效应曲线①指数单击曲线②多击或多靶曲线5.辐射诱导的细胞损伤及其修复(1)细胞放射损伤的分类(2)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3)影响细胞放射损伤及修复的因素[授课时数] 6学时[自学内容]1.辐射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章第六节)2.诱导的细胞突变及恶性转化(本章第七节)[教学手段]部分多媒体教学第五章电离辐射对调节系统的作用[目的]学习电离辐射对调节系统作用的基本规律,解释辐射效应整体调节机制。
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
![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3af9adafbceb19e8b8f6ba5c.png)
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放射生物学是研究电离辐射在集体、个体、组织、细胞、分子等各种水平上对生物作用的科学。
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一:absorbed dose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rate 吸收剂量率absorption 吸收,吸收作用acentric fragment 无着丝点片段acentric ring 无着丝点环acute radiation injury 急性放射损伤aneuploid 非整倍体apoptosis 程序性细胞死亡,凋落,凋亡Auger electron 俄歇电子banding technique 分带技术biological dosimeter 生物剂量仪bremsstrahlung 轫致辐射bone marrow form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minute 分,微小体mutagen 诱变剂mutation rate 突变率neutron 中子nucleon 核子nuclide 核素nuclear decay 核衰变oxygen effect 氧效应paracentric inversion 臂内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臂间倒位period of preimplantation 胚胎植入前期period of organogenesis 器官形成期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二:polyploid 多倍体primary effect 原发作用proliferative death 增殖死亡protection effect 防护效应proton 质子radiation carcinogenesis 辐射致癌作用radiation cataract 放射性白内障radioactive nuclide 放射性核素radioactivity 放射性活度radiolysis 辐射分解radiosensitivity 放射敏感性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相互易位rejoin 重接restitution 愈合somatic effect 躯体效应S phase delay S时相延迟spontaneous aberration 自发畸变stable nuclide 稳定性核素stochastic effect 随机效应target theory 靶学说temperature effect 温度效应。
放射卫生学-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放射卫生学-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cad5708a32d7375a41780ce.png)
(二)分类-2Gy轻度、2-4Gy中度、46Gy重度、6-10Gy极重度) 胃肠型 10-50Gy:患者一般在2周内死亡 脑型 >50Gy :照后几小时或1-3天内死亡
骨髓型主要临床表现:造血障碍、出血、感 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急性放射病分类
分类
剂量 (Gy)
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眼、皮肤及其附属 器官以及骨等在电离辐射作用后变化不甚明显,但 大剂量急性照射时,主要器官仍有一定反应。
第四节 放射性损伤
1、按射线作用于机体的途径,可分为:①外照 射放射病;②内照射放射病;③内、外混合照 射所致的放射病。
2、按射线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病情的缓急, 分为:①急性放射病;②慢性放射病。
4、照射部位与面积
机体受照的部位不同,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也 不同。在同一剂量和剂量率情况下,损伤严重程度 依次为:
腹部→盆腔→头颈→胸部→四肢
照射部位与面积 : 不同部位 不同的敏感度 面积 生物效应
几何条件 :不同的几何条件 不同的生物效应
5、照射方式
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包
射线首先引起机体的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生成一 系列性质活泼的产物(如: H·、OH·、HO2·、 H2O2、 e-1aq等),此类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导 致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损伤。
间接作用
其主要过程为:
1、射线作用于水分子,将水分子中的电子击出,引起电离, 生成带正电荷的水分子H2O+和高能电子e—(又称热电子)。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
(3)组织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不同的组织与细胞的辐射的敏感性不同,一 般分裂旺盛的细胞,以及那些比别的细胞需要更 多营养的细胞,对射线更为敏感。
放射培训试题及答案参考10卷
![放射培训试题及答案参考10卷](https://img.taocdn.com/s3/m/20bec2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2.png)
一卷1.【单选】照后1-2d,淋巴细胞绝对值最低值为()×109/L 时,为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1.20.90.80.3正确答案: 1.22.【单选】医疗机构取得()后,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执业登记部门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
执业登记部门应根据许可情况,将医学影像科核准到二级诊疗科目辐射安全许可放射诊疗许可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计量许可正确答案:放射诊疗许可3.【单选】有关TNT白内障表达错误的是()有明显的特征性无特征性有职业接触史也有接触不到一年就发生的白内障正确答案:无特征性4.【单选】对放射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什么仪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个人剂量计个人报警仪个人应急物品正确答案:个人剂量计5.【单选】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正确答案: .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6.【单选】关于慢性放射病说法错误的是()症状出现的多,但阳性体征少白细胞可出现降低、升高或波动型骨髓造血功能活跃骨髓活检出现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多正确答案:骨髓造血功能活跃7.【单选】睾丸永久不育长期暴露(年剂量,重复多年)照射的剂量阈值(Gy)0.5124正确答案: 28.【单选】急性放射病是机体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电磁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电离辐射正确答案:电离辐射9.【单选】必须具备下列哪一项可以诊断为重度化学性眼灼伤结膜水肿结膜出血角膜上皮脱落巩膜坏死正确答案:巩膜坏死10.【单选】急性皮肤放射损伤IV度:溃疡、坏死反应几个临床分期2345正确答案: 411.【单选】受到照射后8~15小时出现早期红斑或感觉异常,局部受照剂量估算正确的是()<10Gy;8~15Gy;15~25Gy;>25Gy。
苏州大学888医学放射生物学-刘芬菊-放射生物学
![苏州大学888医学放射生物学-刘芬菊-放射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381a8eec650e52ea54189849.png)
使辐射损伤减轻。
第六节 氧效应与氧增强比
一、氧效应:受照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的辐射
效应随周围介质中氧浓度升高而增高。
二、氧增强比(OER):指缺氧条件下引起 一定效应所需辐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引起同 样效应所需辐射剂量的比值。
三、氧浓度对氧效应的影响 四、照射时间对氧效应的影响 五、氧效应的发生机制
二、活性氧与氧自由基
活性氧----是指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一些由 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统称为活性氧.
1.氧的单电子还原物,如O2-和O-,以及HO2. 和.OH;
2.氧的双电子还原物H2O2; 3.烷烃过氧化物ROOH及其均裂产物RO.,
ROO; 4.处于激发态的氧、单线态氧和羟基化合物。
二、活性氧与氧自由基
所有含氧自由基都是活性氧(active oxygen species)
活性氧可以通过生物体内的金属离子介 导或酶的催化反应相互转变。
* 清除O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清除H2O2的过氧化氢酶(CAT)
三、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作用
1.自由基对DNA的损伤作用: 1)碱基的损伤: .OH和.H自由基与嘧啶碱基可发生
(Gy)
0.1mol/L NaCl(对照) SOD(35μg/g)
4.0
7.8 ±0.67
8.56 ±0.96
5.5
4.99±0.46
8.29 ±0.53**
6.75
3.34±1.04
7.39 ±0.77**
0
10.57± 0.20 10.53±1.26
6.5Gy辐照后小鼠死亡率(n=48)
二、相对生物效能(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试题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e2e7be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a.png)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关于放射医学防护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A、时间防护原则B、距离防护原则C、屏蔽防护原则D、主次防护原则2、关于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全部转化为电子能B、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全部转化为原子核能C、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电子能,小部分转化为原子核能D、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原子核能,小部分转化为电子能3、关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透能力弱于X射线B、穿透能力与X射线相近C、穿透能力强于X射线D、穿透能力无法与X射线相比4、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用来精确定位肿瘤位置的体位固定装置是()。
A、激光灯定位系统B、固定床C、模拟定位器D、呼吸门控装置5、关于X射线摄影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射线摄影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B、X射线摄影能清晰显示骨骼的形态和密度。
C、X射线摄影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不如CT和MRI。
D、X射线摄影技术具有放射线辐射。
6、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诊断学中常用于提高对比度的方法:A、放大或缩小影像。
B、使用高对比度的造影剂。
C、使用减影技术。
D、提高X射线管条件,增加射线能量。
7、关于MRI(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MRI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软组织图像,对脑部肿瘤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B. 在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MRI不如CT扫描快速有效。
C. MRI对于显示脊髓病变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脊髓的解剖结构。
D. 使用特定序列如FLAIR,MRI能够更好地显示脑白质病变。
E. MRI无法用于检测颅内出血,因为其对血液的敏感度低于CT。
8、在胸部CT检查中,下列哪种情况不是使用低剂量CT扫描的适应症?A. 肺癌筛查B. 胸部常规体检C. 急性肺栓塞的确诊D. 随访已知的良性肺结节E. 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变化9、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的主要途径?A. 吸入B. 食入C. 皮肤吸收D. 静脉注射 10、下列关于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B. 可用于疾病的预防C. 可用于疾病的治愈D. 可用于药物研发11、关于放射科防护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A、尽量缩短受照时间B、增大与射线源的距离C、使用铅制保护毯D、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照射12、在放射诊断中,对于儿童患者的剂量管理尤其需要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1138f4933687e21af45a96e.png)
射性核素的吸收和沉积,如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应即刻服用碘化钾或碘化钠;放射性锶进入 体内,应服用褐藻酸钠磷酸三钙。必要时应用缓泻剂,加速肠道内容物的排出。
2.尽早开始应用特效药物进行加速排出治疗。如放射性铯进入体内,应服用普鲁 士兰;镧系和锕系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应使用螯合剂(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螯核羧酚等); 钋进入体内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等等。
受照剂量的确定除依据物理方法测定的剂量外,尚应参考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和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25—500拉德准确性较好)估算的剂量值。对受中子照射的人
员还应测量感生放射性估算剂量。必要时安排事故模拟。
2.受照射后引起之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依受照剂量大小,受照部位
和范围之及人体情况而异。可根据表1、表2做出分型和分度诊断。
开始时间(天)立即
3~6
<10
15~25 20~30 极 期 不 明
显
口咽炎
-
+++~+
++~-
++
+
-
+
最高体温 ↓
↑或↓
>39℃
>39℃ >38℃ <38℃
极
脱发
-
期
++~-
+++~+ +++
+
++~+ -
出血
-
++~- +++~- +++ ++~+ -
柏油便
-
++~- +++
++
-
-
血水便
+~-
++
-
-
-
-
腹泻
+++
+++
+++
++
-
-
拒食
+
+
+
±
-
-
衰竭
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
![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345e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0.png)
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放射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负责使用放射线技术进行影像学诊断,如X线、CT、MRI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放射线技术,以下是一些放射科健康宣教小知识。
一、放射线的危害放射线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长时间或大剂量的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其主要危害有:1.化学伤害:大剂量放射线照射会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DNA、酶等,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2.遗传伤害:放射线能破坏生殖细胞中的DNA,进而引起遗传变异,可能导致后代的遗传疾病。
3.辐射病:高剂量放射线或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会引起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脱发等症状。
二、合理避免放射线危害的方法1.尽量减少接触放射线: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接触放射线的机会,如不做不必要的X光检查等。
2.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进行放射治疗或参与放射诊疗工作时,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铅衣、眼镜等,减少暴露于放射线的机会。
3.注意孕妇和儿童的防护:孕妇和儿童对放射线更为敏感,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放射检查。
三、各类放射检查的注意事项1.X线检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X线检查方法,避免多次检查造成过度辐射。
-提前告知医生:如果怀孕、存在对放射线过敏的情况,应当事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保护生殖器官:对于进行盆腔或儿童骨龄的X线检查,可以放置合适的遮挡物进行防护,避免对生殖器官的辐射。
2.CT检查:-减少剂量:由于CT检查的剂量较大,尤其是多次CT检查,会增加暴露于放射线的风险,因此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CT的使用次数。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CT检查方法,避免多次检查造成过度辐射。
-提前告知医生:如果怀孕或存在对放射线过敏的情况,应事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3.MRI检查:-不能携带金属物品:MRI检查时,患者不能携带任何金属物品,因为磁共振磁场会对金属物品造成吸引或破坏,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5节 急性放射病
![第5节 急性放射病](https://img.taocdn.com/s3/m/ef297a08866fb84ae45c8d79.png)
放射医学系 周美娟
急性放射病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ARS)
机体在短时间(数秒-数天)内受到 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 全身性疾病。
什么情况下发生急性放射病?
• 核弹袭击: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万吨核爆时受屏蔽的人员 千吨级核时伤员 在严重放射性污染通过或久留人员
治
疗
( 4)
早期使用抗放药,改善微循环的药 *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苷、三磷酸腺苷、 COA、氢化可的松、6一氨基己 酸、对羧基苄胺 。
*抗放药:预防用药
机理:自由基竞争学说 混合二硫键学说 缺氧学说
治
疗
( 5)
几个常用抗放药: 半胱氨酸(CSH):SH-OH2-CHCOOH 特点:照前短时间给药有效 药效与纯度有关 静注优于皮下注射,口服无效
恢复期
定义:机体逐步好转的时期(照射后35~60天) 骨髓相:恢复早期呈岛状分布(单一或混和造血灶) 各系细胞以红系恢复最快,中幼红增加尤为明显 血象:随骨髓相的恢复,外周血象开始恢复,网织红 增加最明显。
网织红的增加是观察ARS的造血恢复的敏感指标
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症状少,病情轻,一般不出现脱发 、感染;
两部分: 早期分类诊断 临床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尤其是照射史; 初期症状和体症; 实验室检查。
早期分类诊断
病史:主要是照射史,诊断的重要依据,对剂量仅做粗 略估算。 初期症状:指照后1~2d的症状,尤其是胃肠道症状。
恶心,食欲下降 呕吐 腹泻 CNS症状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偶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放射防护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填空简答答案
![《放射防护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填空简答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ab41e87c24028915fc3a1.png)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BD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Tc、99Tc 分别为3 种元素的 5 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放射出各种射线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衰变及类型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 衰变到N0 的1/2 所需的时间。
电离(ionization):带电粒子,如 a 粒子和电子,在穿透物质时,可引起与射线相遇的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book激发(excitation):带电粒子,如a 粒子和电子,在穿透物质时,可引起与射线相遇的原子或分子获得能量而提高到更高的能级,但尚未电离。
book散射(scattering):B 射线由于质量小,在行进途中易受物质原子核电场力的作用儿改变前进方向,这种现象称之为散射。
book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B 射线受核电场力的作用急剧失去能量而释放出X 射线的现象。
book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子把能量完全转移给一个轨道电子,使之发射出,成为光电子。
book康普顿效应(Compton scattering):与光电效应不同,发生在r 射线能量较大时,光子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核发射出,成为Compton 电子,Compton 电子是具有较高动能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性质类似B 射线,而光子本身改变方向继续运行。
电子对生成效应(pair production):光子穿过物质时,当光子能量大于1.022MeV,在光子与介质原子核电场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一对正,负电子。
这种作用被称为电子对生成:1.022MeV 能量是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质量的最低极限值。
故必须是能量大于1.022MeV 的r 光子才能产生电子对生成效应。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题库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591319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c.png)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题库一、填空题1. 射线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 个人剂量监测的监测内容,一是测出工作人员所受的外照射剂量、二是、测出工作人员吸入放射性物质的量,三是测出工作人员体表放射性物质沾污程度。
3.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类型:骨髓型、肠型、脑型。
4. 对外照射的防护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物质屏蔽。
5.辐射防护体系包括: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规定、辐射防护技术。
6.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30 天,最长不应超过 90 天。
7.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
8.按辐射作用机理,辐射效应可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9. 电离是电离辐射最重要的特点。
10.GB18871-2002将照射区分为三类: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
11.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2 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 2 天。
12.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离岗前检查和应急/事故照射检查。
二、判断题1.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中任何一年不应超过20mSv(×)50mSv2.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3.《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建议的年调查水平为有效剂量5mSv/a 。
(√)4.医疗机构改建放射诊疗工作场所不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5.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在岗期间培训时间应不少于4天,每两年培训一次。
(√)6.医用X射线机产生的X射线能量大小由管电压的高低决定。
(×)7.通常所说的放射源主要是指密封放射源(密封源)。
(√)8.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9.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对其进行状态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生物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aef05e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2.png)
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生物学效应是指当生物体暴露于辐射源时,辐射对生物体产生的各种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是紧急短期的(急性效应)或长期的(慢性效应)。
急性效应包括:辐射疾病,如急性放射病;组织损伤,如皮肤灼伤、放射性肺炎等;DNA和细胞结构的直接破坏,导致突变和细胞死亡。
慢性效应是长期暴露于低剂量辐射的结果。
慢性效应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健康问题,但长期积累的辐射损伤可能导致细胞突变、癌症、不良生殖效果等。
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辐射剂量、辐射源的性质和生物体的敏感性。
不同的辐射源产生不同类型和能量的辐射,有些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更大。
同时,不同的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性也各异,某些生物体可能对辐射更为敏感,而其他生物体则更为抵抗。
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损害,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措施来减少辐射的风险。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https://img.taocdn.com/s3/m/84038d39e2bd960591c67701.png)
• 12月16日,张芳也开始掉头发,张芳的白血球细胞数不到正常水平的 十分之一。 12月20日,他们组织了专家会诊,经过淋巴细胞染色体 畸变分析,于12月30日确诊张芳患有骨髓型中度急性放射病,放射源 为钴-60。 • 1973年,忻州地区科委为培育良种,从上海引进六枚钴-60放射源。 十几年后科委迁址时将放射源封存,随后将原址移交给当地环境监测 站。1991年,监测站要盖楼,委托太原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将钴源 迁走封存。
•
1996年1月5日早晨7点半,吉化建设公司管线 工宋学文在经过厂区裂解炉炉下时拾到-条类似 “钥匙链”的小链子,他顺手放在了右腿膝部的 裤袋内,约9点多钟,正在高空作业的宋学文突然 感到头晕、恶心,便回到休息室休息,在频繁的 呕吐中折腾到下午5点。 他只好从6楼宿舍爬到5楼值班室求救。一小 时后,队长及公司领导赶来才知道,他捡的正是 昨天晚上工地技术人员遗失的用于工艺管线探伤 的γ放射源-铱192。
• 太原忻州放射源事故
1992年11月19日,做泥瓦工的张有昌突然恶心、肚子疼, 不断呕吐,张有昌的二哥张有双继续陪护,四天后也病倒, 脸颊和腮腺出现和弟弟一样的可怕紫色。一个星期后,张 丑寅和亲家张明亮分别背着张有昌兄弟俩,去了太原的山 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有昌开始脱发,右腹部和大腿呈深 紫色。
武汉医疗照射事故案
时间:1972.12.9 概况:武汉市某医院钴-60治疗机检修中钴-60源掉落在 机头出线口处的滤过板上,未被发现,检修后未经检测即 开始治疗病人,直至12月25日工作人员检查机头取下滤过 板时方发现。 后果:21名患者受到以局部为主的多次分割全身大剂量 照射。其中2人患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7人为中度急性 放射病,6人为轻度急性放射病,5人为急性放射反应。2 人照后10天左右先后死亡。不同人员全身受照剂量在 0.9~16Gy之间。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五)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五)](https://img.taocdn.com/s3/m/def771bd6edb6f1afe001f71.png)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放射生物学复习题
![放射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b51210fad6195f312ba655.png)
1、粒子的类型,要能区别粒子辐射、电磁辐射,放射医学关心的电磁辐射是什么?粒子辐射:通过消耗自己的能量传递给其它物质,主要有:α、β、负π介子和带电重离子。
电磁辐射:是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交变震荡,形成向前运动的电磁波。
如:x、γ、微波、红外线波和紫外线都是电磁辐射。
放射医学关心是:生物学效应(此题不确定)2、辐射引起生物分子损伤,主要是通过形成什么?脂质过氧化物参考(脂质过氧化作用是由于氧自由基攻击了生物膜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起,形成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对细胞造成损伤(如LPO)。
3、辐射引起的DNA断裂的特点。
1)单链断裂与双链断裂的比值;DSB约为SSB的1/10~1/20;SSB由一个自由基攻击引起;DSB必须由两个以上自由基引起;一定能量的射线所产生的SSB和DSB有一个大致的比值,但比值不是恒定的。
2)LET对链断裂的影响:各种射线对链断裂效应的顺序:中子>γ射线、χ>紫外线;SSB与DSB的比值与LET的高低有关。
随着LET的升高,SSB减少,DSB增多。
3)氧效应对链断裂的影响:氧效应可增加链断裂的程度:主要原因是氧效应可增加羟自由基的产生;4)DNA链发的部位:剂量不同,DNA碱基发生断裂的概率亦不同。
当剂量<10Gy照射时,碱基断裂顺序G>A>T≥C。
当剂量>40~80Gy照射时,碱基断裂顺序T>G>A≥C。
5)DNA链断裂与细胞辐射敏感性;DNA的断裂程度与辐射敏感性有关;不同哺乳动物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平均致死剂量(D0)亦不同。
4、DPC的特点DNA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参考(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 linking ,DPC):DNA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5、辐射的穿透性,会比较射线传能线密度大小的比较(1):软β射线、低能量X射线:穿透能力弱; (2):硬β射线、γ射线、高能量X射线,穿透能力强X-ray, Gamma < 3.5Electrons (Betas) < 3.5Alpha approx 175Neutrons- thermal approx 5- 0.01 MeV > 53- 0.1 MeV > 175- >0.1 - 2 MeV > 53- > 2 MeV - 20 MeV approx 23参考(软射线:能量低、电离密度高、穿透能力弱、皮肤浅层组织吸收,易引起表层组织损伤(软β射线、低能量X射线)硬射线:能量高、电离密度低、穿透能力强、达深层组织,最大剂量在皮肤3-5cm 深度,易引起深层组织损伤,而皮肤表面损伤所需要的剂量就较大。
放射卫生题库(19762)
![放射卫生题库(19762)](https://img.taocdn.com/s3/m/a7ae299c76c66137ee0619f5.png)
全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放射卫生监督部分一、单选题1、X射线CT的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C )A.24平方米B.36平方米C.30平方米D.40平方米2、无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而擅自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以下行政处罚哪一个是错误的( B )。
A.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B.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C.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D.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3、在放射防护领域常见的以下单位中,不属于法定计量单位是( B )A.Bq 贝克B.Rem 雷姆C.C/kg 库仑/千克D.Sv希沃特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D.《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5.组织进行职业放射性疾病诊断鉴定的期限为( D )。
A.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70天内B.受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70天内C.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D.受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6、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200mAX射线机机房面积不小于(B )平方米,双管头的不小于(B )平方米A.20 30B.24 36C.30 36D.20 40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B.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C.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日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D.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8.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 A )日内向用人单位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50d内较平稳地度过了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 复期,整个病程未发热、无明显感染和出血,从宏 观上看不出有极期表现,这样顺利的经过在国内外同 类患者病史上是罕见的
“权”于1992年2月因乏力、低热入院治疗,查体发 现肝大、胸骨压痛,外周血白细胞高达328×109/L, 幼稚细胞97%,经组化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L-Ⅱ),经数次化疗后病情缓解。1993年7月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于事故后12年10个月颅内白血 病细胞浸润致颅内出血死亡。
(一)初期阶段
急性放射病的初期阶段是在受照射后 数分钟至1或2日开始,可持续1至数日。主要表现为 神经和胃肠功能改变,照射后淋巴组织迅速破坏,数 小时内,病人出现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 呕吐等症状。
精品课件
(二)假愈期阶段
初期的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但机体内部病理 过程在继续发展。假愈期的有无或长短是判断急性放射 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十三章 外照射急性及亚急性放射病
精品课件
外照射:
辐射源在人体外对人体形成的照射。 急性放射病:
机体在短时间(数秒-数天)内受到大剂 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
精品课件
一、病因
异常事故 医疗照射 核武器爆炸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
初期阶段
假愈期阶段
极期阶 段
精品课件
恢复期阶段
精品课件
(四)恢复期阶段
出现在受照后30-50d,随着造血功能的恢复 ,病人自觉症状也逐渐减轻或消失,出血停止, 体温渐正常。照后2个月毛发开始生长,逐渐恢复 正常。性腺恢复最慢,6Gy以上照射可造成绝育。
精品课件
急性放射病分型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按病人受照 射剂量的大小、主要症状、病程特点和 严重程度一般分为3型,如果将心血管型 急性放射病也划入,也可分为4型。
恶心,食欲下降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呕吐
腹泻
无
无
偶有
无
多次 可有
上吐下泻
频吐,血水样便
频吐,血水样便
精品课件
CNS症状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轻度D>1Gy 中度D>2Gy 重度D>4Gy 极重度D>6Gy
肠型 脑型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分型(度)
骨 轻度 髓 中度 型 重度
极重度 肠型和脑型
精品课件
雌激素(E): 特点:抗放剂量范围宽,作用时间长 既可预防用药,也可治疗用药 重复给药,可延长作用时间 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
氨基丙胺基乙基硫代磷酸单钠盐(WR-2721):目 前临床上用得最多,能保护PIT。
精品课件
3.极期抗感染、抗出血
抗感染:在战时注意霉菌和病毒的感染
抗菌素:使用原则:有指针的预防使用抗菌素
精品课件
4.刺激造血机能
中重度骨髓型ARS:胎肝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
极重度骨髓型ARS: 骨髓移植
外周造血
精品课件
骨髓移植:
适应症:致死剂量和超致死剂量照射的病人即极
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 移植时间:照后1~5d为宜 移植方式: 自体移植(最好)
异体移植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人体在较长时间内(数周至数月)连续或间 断遭受到较大剂量外照射,其累积剂量大于1.0Gy,照 射量率小于急性放射病而明显大于慢性放射病,并以 造血功能再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外照射亚急性 放射病。
*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苷、三磷酸腺苷、COA 、氢化可的松、6一氨基己 酸、对羧基苄胺。
*抗放药:预防用药
机理:自由基竞争学说 混合二硫键学说 缺氧学说
精品课件
几个常用抗放药:
半胱氨酸(CSH):SH-OH2-CHCOOH 特点:照前短时间给药有效 药效与纯度有关 静注优于皮下注射,口服无效
半胱氨(MEA):SH-CH2-CH2-NH2 特点:药效是CSH的五倍 有效防护期短,在空气中极不稳定 制备方便,但毒性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四、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病程的各期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 对症综合治疗。
关键
抗感染、抗出血、减轻造血功能的损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注血细胞悬液,加强 营养,改善微循环,必要时采用同种骨髓移植等 。
精品课件
治疗措施
1 消毒隔离、周密护理; 2 早期使用抗放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
精品课件
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轻重及临床特点运用以下各项原则: 1 脱离射线接触,禁用不利于造血的药物。 2 保护并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可联合应用男性激素或
蛋白同化激素与改善微循环功能的药物,如654-2等 。 3 纠正贫血,补充各种血液有形成分以防治造血功能障 碍所引起的并发症。
精品课件
4 增强机体抵抗力,肌注丙种球蛋白,较重病例有免疫 功能低下者,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或应用增强剂 。
精品课件
5 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 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 性组织细胞病等。
6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精品课件
7. 可伴有下列检查的异常:
a.微循环障碍; b.免疫功能低下; c.凝血机制障碍; d.生殖功能低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南京肿瘤医院事故
1985年南京江苏省肿瘤医院 一技术员给病人进行放射治疗时,误将加速器档开
关 搞 错 , 把 病 人 每 日 每 次 照 射 剂 量 2 0 0 cGy 照 射 了 200Gy,致使32例病人患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并有 严重局部放射性烧伤,其中3例病人直接死亡原因为 急性放射病。
照后1-2d(x109) 1.2 0.9 0.6 0.3 <0.3
照后3d 1
0.75 0.50 0.25
精品课件
临床诊断
明确受照剂量:
*物理剂量测定:人体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从个人剂 量仪上读取;从患者佩带的金属或药品测量……。
*生物剂量测定:世界上公认淋巴细胞畸变率是合适
的生物剂量剂,因为:1 在0.25--5Gy,存在明显的 线性关系;2 可以长期稳定存在。
(一)物理剂量估算是关键
(二)生物剂量估算是补充
(三)临床判断供参考
精品课件
三、诊断
两部分: 早期分类诊断 临床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尤其是照射史; 初期症状和体症; 实验室检查。
精品课件
早期分类诊断
病史:主要是照射史,诊断的重要依据,对剂量仅做粗 略估算。
初期症状:指照后1-2d的症状,尤其是胃肠道症状。
的细胞个数。
轻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中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重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发射病
骨髓分裂指数(照后4天,‰)
>1.8 1.8-0.9 0.8-0.2
0
精品课件
WBC数量的变化
精品课件
1980年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事故
1980.9.1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用5.3万Ci60Co辐照加工聚四氟乙烯 ,由于防护门安全联锁装置失灵和违章操作,致使25岁的男性工 作人员“权”两次误入辐照室内工作约40秒,出钴源室即感面 部发热、头晕、口唇麻木肿胀,他人见到患者结合膜及耳廓充 血。半小时后开始恶心,1小时后开始呕吐,至13:00共呕吐8 次。
; 3 极期抗感染、抗出血; 4 刺激造血机能
精品课件
1.消毒隔离,周密护理
*目的:尽量减少病人受到内、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措施: 给病人创造消毒隔离的条件,防止外源性感染及
交叉感染; 保持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注意T、P、R、BP、出血情 况和血象变化。
精品课件
2.早期使用抗放药,改善微循环的药
5 白细胞1.0×109L时,实行保护性隔离。 6 其他抗感染、抗出血等对症治疗。 7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注意心理护理。
精品课件
分度标准
轻度
1 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较轻。血象下降较慢, 骨髓有一定程度损伤。
2 血象:血红蛋白 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计数 4×109L,血小板计数80×109L。早期可能仅出现其中1 ~2项异常。
使用指针:1、WBC降到3000/mm3以下,或
无
/mm3;
菌条件下降到1000
2、出现明显的脱发 ;
3、皮肤黏膜出血;
精品课件
4、出现感染灶
抗菌素的选择:1、 应用广普抗菌素或联合用药;
,一般静脉
2、多途径给药,建立有效浓度
注射为主,合并口服等措施;
抗菌素,避
3、周期性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
免长期使用一种抗菌素;
精品课件
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分度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受照
轻度1-2
剂量 1-10
中度2-4 重度4-6
Gy
极重度6-10
肠型急性放射病 >10
脑型急性放射病 >50
二、临床表现
1)骨髓型 (1-10Gy):
最为多见,主要引起骨髓等造血系统损 伤。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 床表现。具有典型阶段性病程。按其病情严重 程度又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
精品课件
肠型放射病致死的根本原因
肠道的严重损伤
体液和蛋白质 电解质紊乱
感染、中毒、出血
肠上皮失去再生能力
死亡!
精品课件
3)脑型 (>50Gy): 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
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 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精品课件
三、诊断
准确地估算患者接受的剂量的大小,如能 确定剂量的大小,放射病的诊断即可成立,并可对 预后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