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及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格局的调整可以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经历并正在进行的最主要的改革之一。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高等教育规模和逐渐提高的生均支出水平共同导致的膨胀的经费需求,一边是持续膨胀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一边是众多的社会公共部门日益激烈地竞争总量有限的政府资金

义务教育的成本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在学期间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总和。在我国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国家所支付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义务教育按美国经济学会长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米尔.•费里德曼的说法是具有“正邻近影响”的,即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家长而且社会上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我孩子受到的教育由于能促进一个稳定和民主的社会而有助于你的福利。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的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特征。所谓教育的外部不经济是指教育的个别效益明显小于社会效益。这常常导致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受到损失,但由于受益对象的难以确认,使得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不能向给它们造成损失的各方那里得到赔偿。因而这种外部不经济的补偿具有非自发性,即不能通过市场来对受损者进行赔偿。这样,对义务教育外部不经济所的损失只能由非市场部分来进行赔偿。非市场部分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组织(团体)及个人的自愿赠。由于义务教育的外部不经济的受益者是整个社会,是全体人民,而政府则是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的代表,因而对义务教育成的补偿主要应由政府来进行。同进,社会组织(团体)、个人也是义务教育外部不经济的受益者,依据利益获得原则,也应补偿一部分义务教育的成,这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丰富及其质量的提高。

首先是择校生的出现。择校生是指那些由于行政划片或考分的限制不能进入理想的重点学校,但通过高于教育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赞助费”来获得进入该校的选择权的学生。其次是私立中小学的复兴私立学校通过收取学费的办法来补偿自己的教育成本,从整个国民受教育这个角度看,也是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一种方式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认为,高等教育具有虽然在未达到拥挤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但又具有排他性,不是纯粹的公共品而是准公共品。同时高等教育的收益虽然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但接受高等教育者从中的到的收益,如:好的薪水、职位等,是完全可以内部化的,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也是明显的。这就决定高等教育的成本,若单独有国家负担则会出现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单独有个人负担则会使大量低收入者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而应该有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D.约翰斯通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都必须由来自政府、家长、学生、纳税人和高等学院几方面的资源来分担。就实践来看,当今世界,除一些高福利国家(如瑞典)和特殊国家(如朝鲜)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成本都实行国家和个人分担,在这个分担机制中国家是负担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基于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一种私人价格补偿和公共价格补偿相结合的混合补偿机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兼顾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结果。

目前高等教育几乎所有的成本,主要是由学生、家长以交纳学杂费的方式和政府以拨款的方式承担的。政府预算内投资在高等教育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家长、学生投资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比重则持续攀升,成本分担由以政府或纳税人分担为主转移为以学生及其家长分担为主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要指中央与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财力状况对高等教育费用进行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则是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政府除外)根据各自收益高

低及支付能力大小对高等教育费用进行补偿。有时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统称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所谓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高等教育费用在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学校自身及受教育者个人之间合理分担并实现

受教育者个人应该是高等教育成本的重要补偿者。用人单位也应该是高等教育成本的重要补偿者之一高校自身也应该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高等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发展校办产业,既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教育更好地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教育改革改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素质加快产学研三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获取教育经费的有力措施。高校自身也应该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高等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发展校办产业,既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教育更好地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教育改革改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素质加快产学研三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获取教育经费的有力措施。

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实现了多渠道,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学费和杂费及其他教育经费五项。如表所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53.4%来自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