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bc39e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6.png)
第四单元第二课《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2.通过举哑铃活动和制作运动模型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的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互相配合完成各种运动的。
3.通过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懂得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是相当重要的。
【学习重点】通过举哑铃和制作运动模型等活动,体会我们的骨头、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懂得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经常进行身体锻炼。
【学习难点】能通过举哑铃和制作运动模型活动、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活动方式,了解我们身体的骨头、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运动的。
【学习流程】一、导入谈话:我们每天都在运动,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运动的吗?PPT出示句子: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我们的运动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那么他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他们并促进他们的生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学程第一学程主问题1:举哑铃活动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1.学生以小组进行举哑铃活动,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活动,感受举哑铃的过程中右手臂不同部位的变化。
2.组内讨论:在举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第二步:展学全班交流。
主问题1预设答案:右手臂关节慢慢向上弯曲,右上肢的肌肉紧绷,感受到右上臂的肌肉慢慢膨胀。
教师小结:通过举哑铃活动,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我们的骨、关节和肌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成举哑铃这一简单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运动时不同部位的变化,体会自己身体运动时的神奇变化。
主问题2:制作运动模型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1.小组合作,利用所提供材料,根据课本63页上方的右上臂图片,仔细观察,了解右上臂的结构图,思考如何使用筷子、橡皮筋和绳线,做一个前臂抬起时的运动模型,将自己小组的想法展示出来。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用橡皮筋作动力》运动和力教学说课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用橡皮筋作动力》运动和力教学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fe22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1.png)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时,产生的弹力大小;用尺子在地上画出 表示距离的格子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 探究问题 1.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橡皮 筋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2.橡皮筋缠绕一圈和多圈时,橡皮筋的力 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合作探究
实验要求: 1.要看准终点,用皮尺量出距离并及 时填好记录单。 2.边实验边思考,注意观察。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衣裤松紧带、票夹、 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Leabharlann 结束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用橡皮筋作动力
情景导入 用电作动力的火车头
情景导入
用橡皮筋作动力
小车可以用什么作为动力呢?
合作探究
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同步一课一练【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同步一课一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bd9bf59eef8c75ebfb329.png)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运动与力》一课一练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一、填空题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________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________的压力。
物体都受到一个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____。
2.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________的作用。
3.苹果成熟后会掉下来是受到________作用的结果。
4.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
5.在做小车实验中垫圈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 ________ 。
6.在小车这个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二、判断7.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8.小缆车实验中只要挂上一个小垫圈,小缆车就会动起来。
()9.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因为重力的作用,也会使一些物体运动起来。
()11.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12.工人利用吊锤来检查门窗、墙壁等是否竖直,就是应用了重力的原理。
()13.因为鸟会飞,所以它不受重力的作用。
()14.在小车实验中,绳子起到传递力的作用。
()15.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6.小车实验中,垫圈起了拉动小车的作用,我们是用垫圈的重力使小车运动的。
()三、选择17.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保持不变18.当我们增加垫圈的个数时,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慢B.变快C.无法判断19.在小车实验中,提供小车动力的是( )。
A.车身B.缆绳C.缆绳一端重物的重力20.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滑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
A.小车受到了重力作用B.小车的体积较小C.斜坡的坡度较小21.( )发现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22.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用力B.用更大的力C.不用力23.重力的方向总是()。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3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反冲力驱动小车|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4.3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反冲力驱动小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fcd17f227916888486d789.png)
教学内容:反冲力驱动小车教材分析:《运动和力》单元是小学科学物质世界部分重要内容。
它是学生初中物理学习力学、物体的运动部分的知识基础。
在本单元中我们要通过教学渗透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等基础知识。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中的反冲运动,既有与第一课小缆车的滑动、第二课橡皮筋的弹力使车轮滚动等运动方式的共同点——在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又有它的独特之处——它是因反作用力产生的运动。
小缆车的滑动方向与绳子的拉力方向一致,橡皮筋带动的小车轮滚动方向与橡皮筋的弹力方向一致。
气球驱动的小车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
了解学生们的前经验时大多都知道是气流让气球动、小车动,但与气流方向是什么关系,是我们需要在课中与学生共同面对、突破的问题,感官感受气流的方向,看小车的运动方向,理解气流喷出过程中对气球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气球带动小车运动。
针对这个重难点,我在处理本节教材时,想要借助新材料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反作用力的方向与气流、水流等施力方向相反,是它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我的教学思路:气球的气体是驱动是使气球运动、驱动小车的原因→气体喷出的方向与气球小车的受力方向相反→气流、水流的方向与小车、转筒的运动方向相反。
据此思路,我设计了四个操作实验活动;一、气球驱动小车;二、气球驱动小车直线运动;三、反冲力让叶轮转起来;四、水流的反推力让叶轮转起来。
其中一、二两项是教材中规定动作,三、四是我由研究新材料的心得增加的自选动作。
这四个操作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方教具研发的两套材料。
操作实验一、气球驱动小车。
目的:感受气球中的气体喷出是小车运动起来的原因。
材料要求:小车自重轻、重心稳、摩擦力小、能够安放气球。
而我们以往的学生自备材料、教师自制材料以及旧的配套材料很难达到此要求。
要么绑在车上的气球摩擦轮子,形成阻力,车子无法持续运动。
要么气嘴与车轮轴不垂直,小车运动漂移拐弯。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da84f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知识点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
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常有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橡皮筋、弹簧、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挂的勾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烟花、鞭炮、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用力或用阻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3牛约等于3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2bf2df281c758f5f61f6787.png)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一、基础知识:1.物体运动有不同的形式,如滚动、滑动和反冲运动。
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2.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3.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4-1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物体的重力是向下的。
3.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4.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4-21.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2.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 弹力就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的力。
被压短或拉长的弹簧;拉开的弓;捏扁的海绵等都会产生弹力。
4.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5. 橡皮筋可以带动车轮转动,车轮再带动整个车子运动。
6.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4-3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3.依靠反冲原理运动的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直升飞机、炮弹等。
4-41.深入研究运动和力,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https://img.taocdn.com/s3/m/f779b6ee680203d8cf2f2400.png)
《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及说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教材分析】《滑动和滚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6课,是在《运动与摩擦力》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一堂科学探究课。
本课由两个探究活动组成,第一,认识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滑动和滚动,知道小车“行驶”“刹车”两种运动情况下形成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测量并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明白用滚动代替滑动是减少摩擦力常用的方法之一,制止轮子滚动是轮驱动车辆刹车的通用方法。
第二,认识和制作滚珠轴承。
知道滚珠轴承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机械装置,通过动手做一个“滚珠轴承”的制作体验活动,为下一课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但对物体的运动方式跟摩擦力的关系还不太清楚,因此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小车运动入手,通过观察、体验,认识滑动和滚动这两种运动方式,继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运动方式有关?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的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主动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在体验探究中发展科学素养。
【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观察、实验,能说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通过观察、思考,能说出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通过制作,初步了解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出小车轮子滚动与滑动摩擦力的对比实验,并通过实验,证实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能用简单物品模拟制作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及真实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态度。
2、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7245f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e.png)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2021年秋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健康生活4.1.我们的身体1.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2.健康的含义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等等方面。
3.人必须要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惯非常重要。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①遗传。
父母肥胖的,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父母运动细胞比较活跃的,那么孩子运动方面的天赋可能比较高。
②饮食惯。
喜欢暴饮暴食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大,肥胖又会导致人的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肺活量,影响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③运动。
喜欢运动的同学,有运动惯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且肺活量比较高,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会比较好。
研讨6.刚刚我们讨论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①积极参加劳动,加强体育锻炼。
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②饮食方面,不暴饮暴食,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合理搭配膳食,健康饮食。
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④注意自己的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积极调整情绪,防止抑郁、惊骇、紧张等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7.影响发展发育的因素除了遗传、饮食惯、体育锻炼之外,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8.哪些不良的环境,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垃圾。
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对我们的水质、空气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还有大量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远离吸烟。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课件(全单元)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课件(全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dac3f558bd63186bcebbcfc.png)
2.落体偏东
• 在地球上,朝着地心的方向为下,反之 为上。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物体从高处 向下落,若没有别有因素影响,它应该 一直朝向地心下落。大量的实验证明, 物体下落过程中并不是直向地心,而是 略向东偏。落体东偏现象的产生与地球 自转有关,因而可以用它来证明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1、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 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3、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 讨论方法后再进行。
4、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 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把 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列。
由于科技的发展,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 究和科学计算,我们终于知道,太阳和地球的 距离是1.5亿千米。
单摆沿一个平面缓慢地摆动起来。傅科仔细地 测量了单摆的摆动角度以后,就打开一本书看 起来,想过一会儿再量一次。几个小时过去了, 傅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 现象出现了:开始时单摆的摆动方向是跟自己 接近平行的,现在居然偏向自己了。傅科不相 信地揉揉自己的眼睛,一点儿没错!他干脆放 下书,找来一些细沙铺在地板上,使单摆的尖 端在沙面上划过。一段时间后,单摆留下的痕 迹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沙面上形成了两个对
3.水平运动的偏向
• 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一切物质,都会 发生偏向。假设从北极向位于赤道上的A 地发射一枚火箭,当火箭到达赤道时, 不是落在A处,而是落到了A以西的B地。
4、深井测量
• 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 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 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 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 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在“北极昼”的日子里,街上的路灯都是通夜不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eb0dc2a5ba0d4a7303763a31.png)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1.物体都受到一个()的力;这就是重力.2.一定的拉力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 3.在本课实验中;拉力大小是通过()来体现的.4.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重力都是()的.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小车运动得越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5.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6.()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都是因为受到()的影响.7.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的拉力.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的作用.8.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9.小车2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钟行驶60厘米;应该()A.加大拉力 B.增加载重量 C.减小拉力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1.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他们会产生一个要()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2.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3.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形状的力.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就消失了.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小车行驶的距离(). 5.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6.()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7.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行驶速度();行驶距离越远.8.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行驶距离越近.9.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10. 下列物体中;()利用了物体的弹力.A剪刀B拉力器C螺丝刀11.()运动应用了物体的弹力.A跑步B撑杆跳高C滑冰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的推力;这个力叫().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的推力;这个力叫().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3.要使静止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的力.4.()不是利用反冲力运动的.A电动小车B橡皮筋动力小车C气球小车8. 如果气球嘴向前喷气;气球小车运动方向().A向前B向后C无法确定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1.()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2.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挂钩组成的.3.科学技术上统一用“()”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表示. 4.1牛≈()克力.5.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叫做().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位置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3.测量的力不能()测力计的测量范围.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2.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用测力计沿()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是它受到的摩擦力.3.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4.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系.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 );物体轻;运动时摩擦力().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6.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 ).7.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 )、物体重量、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 )两种方式.11.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12.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出花纹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使物体表面()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减少()的方法安滚珠加润滑油.13.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重量、运动方式(滚动或是滑动):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物体运动采用滑动时;摩擦力();物体运动采用滚动时;摩擦力().第六课:滑动与滚动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方式.2.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系.同一个物体;( )的摩擦力大;( )的摩擦力小.3.( )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4.在用()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A圆珠笔B毛笔C铅笔D无法判断5.擦黑板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6.物体的滚动比滑动的摩擦力更大. ()7.滚珠轴承将轮与轴之间的运动由滑动变为滚动. ()8.为什么运动的小车失去动力自己会慢慢停下来?第七课:运动与设计1.当人们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它.2.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设计有:车轮上的()、齿轮上的齿、粗糙的刹车片等.3.自行车上减小摩擦力的设计有:车轮滚动的方式、滚珠轴承、某些部件上加的()等.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有()伴随着.A重力B弹力C摩擦力5.为了减少摩擦力;可以在车轮与车轴之间().A安装滚珠轴承B增加接触面C加润滑油6.冰雪天;在行驶的汽车车轮上装防滑链的作用是()A装饰B增大摩擦力C减小摩擦力7.车轮轮胎被刻上了各种花纹;这是为了().A增加摩擦力B减少摩擦力C美观8.自行车运动时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去增加摩擦力的?第八课:设计制作小赛车1.设计小赛车需思考:(1)轮胎的设计要增大();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很大的().(3)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使小赛车行驶稳定.(4)设计()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2.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征制成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3.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4.赛车车身较低;轮距较宽;这样设计的好处是().A行驶稳定B提高车速C增大摩擦力5.赛车的轮胎很宽;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6.赛车设计成流线型的车身;把空气对赛车的阻力减到最低. ()7.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利;所以应该设法减小它. ()8.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想开动的汽车就在原地打滑;怎么也开不动了.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最新范文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最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3e556908a1284ac9504392.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最新范文【导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受到力(合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方向,或大小,或方向)改变.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的小缆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过程与方法: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推、用绳子拉)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小缆车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说说看怎么改?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3、学生交流讨论:①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②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7、学生实验8、交流汇报四、小结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学生讨论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1、发现问题.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学生比赛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1)、起点、终点不固定(2)、橡皮筋绕断了(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3、实验验证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4、解释说明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1)学生解释(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四.小结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2、学生实验、解释.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二、安装小车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3、学生动手操作.三、用气球驱动小车1、调试小车.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1)讨论测量方法(2)测量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4、实验.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1)学生汇报(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四、小结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测量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二、认识弹簧测力计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1牛=100克力三、使用弹簧测力计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出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5、交流汇报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四、制作弹簧测力计1、讨论制作方法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题:运动与摩擦力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2、学生交流、讨论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记录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五、小结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滑动与滚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过程与方法: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三、制作滚珠轴承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四、小结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运动与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4、学生讨论交流.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3、学生探究.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1)刹车:增加压力(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四、小结设计制作小赛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过程与方法:设计和制作小赛车.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2、学生介绍.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和赛车的图片.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3、学生观察、讨论.4、交流汇报.(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3、出示挑战任务(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2、测试、比赛.五、小结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教案设计8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8058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ef25f57c8d376eeafaa3174.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的小缆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即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
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的力。
玩具小车是学生都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动力与力的关系。
用重力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而且容易控制,所以本单元第一课安排研究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同时认识我们最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
第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懂得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培养学生获取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和用实验数据证明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关系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小车、细绳、秒表、记录表、2个钩子(回形针)、垫圈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推、用绳子拉······)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二、安装小缆车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说说看怎么改?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人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五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882ff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a.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实验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对照组。
(说一说: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实验计划。
课本第3页)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说一说: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计划。
)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如:蔷褫—画鱼~虫小鸟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四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a18ed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f.png)
教科版科学五上第四单元《健康生活》知识点第1课我们的身体1.我们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2.体质记录表包括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
3.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x身高(米)]。
4.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5.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6.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
7.不良的环境与身体健康(1)不良的环境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会使我们容易生病,也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
(2)吸烟不仅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二手烟”还危害周围人的健康,所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3)雾霾天气不适合进行室外运动,可以进行室内运动。
8.除了身体健康,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第2课身体的运动1.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模拟前臂抬起的运动,筷子模拟骨骼,橡皮筋模拟肌肉,被线绳缠绕的部分模拟关节。
3.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4.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5.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
如肘关节和肩关节。
6.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7.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8.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是相当重要的。
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地关联着。
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作业题选-《运动和力》|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作业题选-《运动和力》|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1883f090c69ec3d4bb759f.png)
《4.1.我们的小缆车》练习一、判断题1.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对)2.重力是一个向上的力。
(错)解析:物体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所以重力是一个向下的力。
3.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回到地面,我们从滑梯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都是因为物体受到拉力的作用。
(错)解析: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地面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等等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4.一定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对)5.重力产生拉力使小车运动,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对)二、选择题1. 细绳一般拴在(A)位置,拉力的方向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会跑偏。
A.车头正中B.车尾C.车头的随意位置D.车身的任何位置解析:细绳只有拴在恰当的位置,一般是在车头正中,拉力的方向才与车轮滚动前进的方向一致,所以小车才不会跑偏。
2.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不能是随意的,应该(C)。
A.大于桌子的长度B.小于桌子的长度C.等于桌子的长度D.等于车身的长度解析:拉小车绳子的长度不能是随意的,应该等于桌子的高度,这样,小车在桌子上运动的距离也不会超过桌子的高度。
3.拉力太小,下车(C);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拉力越大,小车()。
A.运动慢运动快运动越快B.运动慢运动快运动快C.不会动开始运动起来运动越快D.不会动不会动运动快解析: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B.改变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C.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是有关系的D.用重力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是不可以测量的解析:拉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而且容易控制。
5.在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拉力的大小用(A)来表示。
A.垫圈个数B.细绳的长度C.重力D.力三、连线题马车电力缆车缆绳的拉力汽车发电机的动力电瓶车马的拉力马车运动的动力是马的拉力;汽车是发动机的动力;电瓶车是电力;缆车是缆绳的拉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d880a5ae009581b6ad9eb85.png)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我们的小缆车【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车导入,说明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用缆绳拉着前进的缆车,并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教材中主要包含两个活动:一、安装一个小缆车。
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引出重力概念。
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从而改变了拉力的大小。
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
二、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
这个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二是大小不同的拉力怎样影响小车的运动。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学习本课内容,也为后面研究弹力、反冲力等其他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运动和力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男孩子在平时就有安装和比赛各种小车的经验,因此对运动和力之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玩得过程中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有基本的认识:要给物体施加力,但要认识到需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点学生在认识上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2、经历“提出观点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证明观点”的探究过程,能够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
2、能对运动和力产生探究兴趣,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了解运动和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78e73d482fb4daa58d4b45.png)
第二部分: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的距离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说明: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成比例。换句 话说,绕4圈时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是绕两圈时行驶距 离的两倍,而是更远些,因为橡皮筋后绕上去的两圈 弹力更大。但有的小车也可能会近一些,因为弹力大 了轮子打滑。
第三部分: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年 月 日
橡皮筋缠绕 的圈数 实验 次数 1 2 3 1 2 3 小车行驶的距离 (单位:厘米) 平均距离 单位:厘米 我们的 发现
1
2 3
小组成员:
在一定的范围内, 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 小车行驶得远; 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 小车行驶得近。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 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想办法增加橡皮筋长度(另做拴橡皮筋的支点),想办 法增大橡皮筋弹力(并排安装两根橡皮筋),如果弹 力大了轮子打滑,可以适当增加小车重量……
①、要看准终点,用皮尺量出距离并及 时填好记录单。 ②、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一圈或 多圈时,产生的力的大小一样吗?橡皮 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5.把一根头发栓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 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 时候,首先要看清它 的量程,也就是它的 测量范围.加在弹簧 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 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否则就会损坏弹簧测 力计.
GMS型锚索测力计
握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测力环
弹簧秤的构造
提环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40b64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5.png)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1.为了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等。
2、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四方面内容。
3、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地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4、影响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遗传、饮食习惯、环境、运动锻炼,睡眠,其他等。
5、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
这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6、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作用: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7、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
如肘关节和肩关节。
8、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9、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又紧密关联着。
多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经常参加活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10.哑铃动作:肌肉收缩带动骨头运动,上臂带动下臂向上抬起,举起哑铃。
11,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我们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保持正确姿势等12、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13、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
所以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14、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注意:拉开的弓才有弹力,没有拉开的弓就没有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鞭炮、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 弾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被称为弾簧秤,它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弾簧五部分组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是可测量的。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对于相同的物体,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
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轴承或加润滑油)。
15、赛车的设计特点:
(1)(动力要大)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2)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3)(不会翻车)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4)(空气阻力要小)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16、实验名称:围绕“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实验。
要求:提出假设,围绕这个假设设计一个实验。
例子:
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实验材料:弹簧秤、长方体木块、布和毛巾各一块
不改变的条件: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
不改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物体运动方式。
实验的过程:
1.把毛巾和布平放在桌面上。
2. 实验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毛巾)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
3. 对照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布)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
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