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电磁铁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并能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电磁铁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电磁学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电磁铁这一课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呈现和操练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在巩固和拓展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电磁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能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特性。

2.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发现电磁铁的规律。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磁铁实验器材、电流表、导线、铁钉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电磁铁吊起铁钉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接着,教师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2.引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磁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电磁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电磁铁是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制成的磁铁。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电磁起重机的原理,了解电磁铁如何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电磁铁的制作原理和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验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2)电磁铁磁极的判断:学生对电磁铁磁极的判断容易混淆。
解决方法:结合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铁钉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3)电磁铁应用实例的分析:学生可能对电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理解不透。
解决方法:选取典型实例,结合实物或模型,让学生分析电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电磁铁》教案,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电和磁》,涉及课题3《电磁铁》以及课题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具体教学内容包括:1.电磁铁的制作与工作原理;2.电磁铁的性质,如磁性的有无、磁极的判断;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如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4.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了解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2《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2《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2《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电磁铁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其原理和特性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学会使用电磁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2.难点: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3.讲解法:在实验前后,教师对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进行生动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等。

2.教学课件:电磁铁的图片、实验过程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电磁铁的实验过程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原理。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解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电磁铁,观察和体验电磁铁的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电磁铁的特性。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电磁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第二课。

学生已经在上一课通过实验认识了电可以产生磁,经历了用通电线圈做电生磁实验,这为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打下基础;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电磁铁这一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装置,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设计说明本设计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能量单元整体出发,从了解学生前概念作为起点,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为导向,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强化了逻辑思维训练,注重了实证意识培养,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特点,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

二是教师的预设充分、灵活多样,不少活动准备了两套教学预案,便于根据学情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设计、制作、测试、记录、交流、分析等一系列探究环节,突显了追求细节却又引而不发的教学指导,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质疑的空间;巧妙借助一些关键词、问题、记录表、板书等,诱发学生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生成新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制作铁钉电磁铁。

2.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难点: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的建立与研究方法设计课前准备1.分组器材:回形针2~3个、1m长细绝缘导线1根、指南针1只、大铁钉1只、电池(电池盒)1只、开关1只、连接用导线1根、砂纸1、实验记录单32.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1套、电磁铁贴画1、视频展示仪、多媒体课件(两种线圈的绕法示意图、检测题、活动背景音乐等)过程预设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1.师生会话: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发现了电与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可知道,根据这个发现,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2.电磁铁2.讲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围绕电磁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吗?[设计意图:从科学发现到科学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的价值,发展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

2023年教科版科学(2023年)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案

2023年教科版科学(2023年)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案

《电磁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 5 课,意在引导学生经受完整地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利用比照试验查找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格外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通过假设、设计、验证和分析等一系列过程,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缜密的思维。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作出我们的假设。

学生要利用已有阅历,推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可能因素。

其次,设计试验,检验假设。

本节课主要安排学生共同检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是否有关,重点思考如何在比照试验中掌握条件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电磁铁的根本构造,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逝的性质。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看电磁起重机和自制的电磁铁,觉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不同的,从而引出探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具备设计比照试验的力量,也有肯定的数据分析力量,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转变的。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

科学探究目标1.完整、深入地经受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

2.能够识别变量设计比照试验,会掌握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3.能用试验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试验设计的严谨性。

2.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擅长借鉴他人的试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试验觉察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转变。

难点:会识别变量设计比照试验,会掌握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教学预备】为学生预备:大铁钉、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小空盒。

教师预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活动手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课题电磁铁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

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

二、科学探究目标1.完整、深入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能够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3.能够用实验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2.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善于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和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影响。

难点设计并完善电磁铁磁力和线圈圈数以及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观察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你知道其工作原理吗?播放视频。

电磁起重机工作原理: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磁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2、电磁起重机的磁性强到可以吸引一辆汽车,我们自制的电磁铁却只能吸引几个大头针。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观看视频,回答对比,思考以电磁起重机导入,引导学生与自制的电磁铁进行对比,提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讲授新课一、作出假设1、回顾电磁铁结构和磁性产生的条件电池铁芯线围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与哪三个方面有关?明确:①线圈、②铁芯、③电流3、推测:我们制作的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预测:回顾交流推测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为下一步实验设计做准备。

A.C.板书电碰起垂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碰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能量转换电能转换为磁能板书设计电磁铁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曲匝教有关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建议线围匝数为20图40图,60图.围数间隔较大。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制作电磁铁,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流、磁铁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逐步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磁铁实验器材、PPT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电磁铁制品,如电磁铁钓鱼器,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个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原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电磁铁的原理图,向学生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同时,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原理。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4.5《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4.5《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4.5《电磁铁》(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来自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4单元第5课《电磁铁》。

本节课将探讨电磁铁的相关知识,包括电磁铁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教学内容包括:1. 电磁铁的构造:介绍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展示电磁铁如何产生磁性,以及磁性的方向和强度。

3. 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观察其磁性变化。

4. 应用电磁铁:介绍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能力: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5. 社会责任:通过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6. 环保意识:在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注意环保,培养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节课的重点是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难点是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观察其磁性变化。

重点:1. 电磁铁的构造:线圈和铁芯的组合及其作用。

2.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如何产生磁性,磁性的方向和强度。

难点:1. 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学生可能对如何组装线圈和铁芯,以及如何调整磁性强度感到困惑。

2. 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观察到磁性的变化,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

解决办法:1. 对于重点,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从而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材还介绍了电磁铁的应用,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

他们对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还不够清楚。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2.能够运用电磁铁的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电磁铁实验的操作和观察;3.电磁铁特性的一致性和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从而加深对电磁铁的理解;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讲解法:教师对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导线、电源等;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3.参考资料:相关电磁铁的实验报告、论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让学生对电磁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吸引和排斥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电磁铁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巩固学生对电磁铁的理解。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教学设计
解答: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磁起重机可以用于搬运重物,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电磁阀可以用于流体的控制等。电磁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便利性,对现代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板书设计
-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
-磁场使电磁铁具有磁性
2.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
-调查生活中电磁铁的使用情况,了解电磁铁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应用装置,如电磁铁开关、电磁铁吸附装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实验探究:本节课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电磁铁的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的学习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关于电磁铁的预习资料,包括PPT、教学视频和预习指导文档,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电磁铁的制作原理和应用,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电磁铁的磁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统计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等工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接触电磁铁的知识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电磁铁的制作原理、磁性影响因素等,结合实物演示和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电磁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这一章节第5课《电磁铁》,主要介绍了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电磁铁的基本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磁铁的基本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电磁铁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电磁铁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科学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对电磁铁的认识和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而掌握电磁铁的基本应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作用。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电磁铁模型,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作用,如电磁铁的制动、电磁铁的吸附等。

2.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

第二环节:讲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教师通过图片或模型,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包括铁芯、线圈等。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电磁铁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电磁铁的构成。

2.教师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即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从而实现电磁铁的吸附和释放。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第三环节:实验操作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电磁铁,观察电磁铁的吸附和释放。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5《电磁铁》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5《电磁铁》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5《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探究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简单的电路实验。

他们对电流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观察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能够运用电磁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难点: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

2.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设备: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验步骤和探究问题的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验材料和设备,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性质,以及实验的步骤和探究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电磁铁》教案篇一背景分析:《电磁铁》是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二课,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教材编排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本节课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发现、大胆猜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观察,是发现科学原理的前提。

从而对科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主要内容有: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设计并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数有关系。

本节课意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

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教案篇二班级:五年级课题:玩转电磁铁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能产生磁,并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从观察、体会中得出猜想,在操作实验中,归纳总结出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联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

体会控制变量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重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材料电池、大铁钉、漆包线、大头针、多媒体步骤过程概述基本结论学习策略情景导入创设氛围,激趣引入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经典动画片,请大家欣赏。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5《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节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教材还介绍了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学生对电磁铁的理解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电磁铁应用实例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能运用电磁铁制作简单的实用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电磁铁的极性、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和特性2.电磁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例讲解法:教师讲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实际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导线、铁钉等。

2.教学课件:课件中包含实验步骤、现象观察、生活实例等内容。

3.作业准备: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磁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特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磁铁的极性、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案教科版电磁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制作铁钉电磁铁。

2.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大头针、透明胶2. 教师准备: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电能够产生磁”。

那么我们如果把导线绕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板书课题:电磁铁)二、制作铁钉电磁铁1. 阅读P50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注意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描述,指导正确的实验方法。

)4. 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介绍磁化现象)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1. 你们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怎么知道的,2. 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普通的磁铁来说,磁性强的地方是磁极。

电磁铁有磁极吗,我们可以验1 用心爱心专心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吗,怎么做,3.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实验方法。

4.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 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6. 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1)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一致),找出2者之间的差别。

(2)讨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3)交流发现。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构造、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极性的判断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磁铁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磁学有一定的初步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章内容时,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衔接,形成体系。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来加深对电磁铁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

2.学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3.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特性,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磁铁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介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观察和记录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特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应用。

4.5《电磁铁》(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4.5《电磁铁》(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4.5《电磁铁》(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5《电磁铁》(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教学内容
4.5《电磁铁》(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磁场;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电磁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1)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磁场变化:学生可能对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磁场变化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其原理。
(2)电磁铁的应用和影响:学生可能对电磁铁的实际应用和影响缺乏了解,难以将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实验器材的使用不当、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
6.教学工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展示和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例如,使用黑板和粉笔,教师可以画出电磁铁的结构图和磁场分布图;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教师可以展示与电磁铁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
7.学习活动: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例如,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电磁铁的理解和观点;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4.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让学生对电磁铁的科学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变化,探索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2.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教学难点:1. 电磁铁的制作方法2.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源、电流表、导线、铁钉、磁铁等。

2. 实验材料:电磁铁制作套件、线圈、绝缘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2. 出示电磁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根据已有知识,分析电磁铁的原理。

2. 各小组汇报: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他们的探究结果。

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三、制作电磁铁(20分钟)1.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如何制作电磁铁,包括线圈的绕制、绝缘材料的固定等。

2. 学生操作: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演示,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

3.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电流的方向,确保线圈匝数的一致性。

四、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0分钟)1. 实验设计:学生们设计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 实验操作:学生们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们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学生们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电磁铁的理解和认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电流和磁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电磁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知道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2.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实验器材2.电脑和投影仪3.实验报告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电磁铁是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一种装置,它的磁性的强弱、极性取决于电流的方向和电流强度的大小。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电磁铁的极性和电流强度对其磁性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电磁锁等,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实际应用价值。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以及电流强度和极性对其磁性的影响。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铁》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电磁铁》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

本课是与四年级学习的“磁铁”和本单元第一课学习的“电和磁”有关的知识。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

本课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等活动,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电磁铁,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制作铁钉电磁铁。

学生自己在铁钉上绕线圈做电磁铁,很容易就理解什么叫电磁铁了。

通过反复几次接通电流、断开电流,会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不同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是不一样的,他们会产生新的疑问:是什么在影响我的电磁铁的磁力?我的电磁铁磁力能够大一些吗?这将为下一课的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第二,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铁钉有没有南北极?学生用原来学过的磁铁的性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那就是各小组钉尖、钉帽的南北极是不一样的。

这就引出了研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电磁铁”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不够多,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电池正负极和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会制作铁钉电磁铁。

2、能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电磁铁的性质。

五、教学难点:通过控制一定变量的实验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教学准备:教师:电池、电池盒、大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线圈、大头针、砂纸、指南针、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电池、电池盒、大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大头针、指南针等。

七、教学过程:(一)、做实验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看魔术吧!老师现在就是一位魔术大师。

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大家想不想看?出示物品并介绍:看,这是一堆大头针、一个铁钉,一段导线。

老师要用这个铁钉把大头针吸起来。

你们相信吗?可要仔细看哦!教师表演魔术:把铁钉放在一个用导线制成的线圈中,将导线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大头针被铁钉吸引起来;松开导线,大头针又掉了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看到绕有线圈的铁钉接入电路后,大头针被吸引起来。

当老师把导线松开后,大头针又掉了下来。

师:也就是说,在有电流通过线圈的情况下,它具有磁性。

而当没有电流通过线圈时,它没有磁性。

那我们可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生:电磁铁。

师:很好。

我们就把这种在通电条件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电磁铁?如果想制作电磁铁,就先要学会在铁钉上缠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课件展示):1、铁钉要粗一些,长一些;2、缠绕线圈时,一定要朝一个方向;3、导线一定要有绝缘包装;4、导线接头要用砂纸打磨干净,以保证实验效果。

教师演示,学生学习缠绕线圈。

师:如何检验我们制作的电磁铁会不会产生磁性呢?请同学们制定一个实验计划吧。

各小组制定实验计划。

师:哪个小组想介绍一下你们的实验计划?生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然后接通电流去吸大头针。

生2: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缠绕在铁钉上通上电去吸大头针。

生3:我们小组和二组一样。

只是我们觉得在做的过程中,应该多做几次。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

大家认为哪一小组的计划最详细?谁能总结一下?生: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缠绕在铁钉上通上电去吸大头针。

在测试过程中反复通电、断电,然后观察出现的现象。

师:你总结的很详细。

有些同学已经等不及了,我们就开始实验吧。

记住要把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展示):1、各小组要分好工,如一人操作实验,一人记录实验现象,一人数大头针,一人记录;2、不要把电磁铁长时间接在电路中。

否则,电池不但会发热,还会损坏。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实验,下面请同学们收拾好自己的材料,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学生收拾材料。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六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还不是很强,为了让他们汇报时不乱动实验材料,全体学生都能认真倾听并思考,所以先让学生收拾好实验材料。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电磁铁通电时吸引6枚大头针,断电时不吸引大头针。

我们的实验结论是:接通电源后,电磁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电磁铁的磁性也消失了。

生2、我们小组的电磁铁吸起了4枚大头针;我们的实验结论是: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断电时电磁铁的磁性消失。

生3、我们小组的电磁铁吸起了8枚大头针;我们的实验结论是: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断电时电磁铁的磁性消失。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明确探究方案。

)生:我们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不一样。

师:各组的电磁铁所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不一样说明了什么?生:我们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一样。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实验都非常成功,各小组制作的电磁铁都能吸引大头针。

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发现了接通电源后,电磁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电磁铁的磁性也消失了。

且不同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同,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学到。

师: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铁芯还可以是铁棒等其他铁性材料。

导线在电磁铁中是什么样的?生:一圈一圈的。

师:这一圈一圈的导线在电磁铁中叫做线圈。

“一圈”科学的叫法是“一匝”。

所以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三)、电磁铁的南北极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磁铁具有南北极,那么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是不是也具有南北极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在通电情况下,用铁钉的钉帽靠近指南针,看它吸引小磁针的哪一极。

然后把钉帽靠近另一极,如果指南针的另一极被排斥,就说明电磁铁在通电情况下具有南北两极。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

那就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实验方法来检验吧。

如果它有南北极,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呢?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的电磁铁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呢?请各小组同学汇报一下。

生1:我们小组的钉尖是南极,钉帽是北极。

生2:我们小组的钉尖是北极,钉帽是南极。

生3:我们小组的钉尖是南极,钉帽是北极。

生4:我们小组的钉尖是北极,钉帽是南极。

师:有些小组的电磁铁钉尖是南极,钉帽是北极。

而有些小组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电磁铁的南北两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探究引导学生明确电磁铁的南北极是可以改变的。

)学生交流、猜测。

生1:可能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生2:可能与线圈的绕法有关。

师: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真的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吗?你想怎样证明呢?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实验方案好吗?(1、2、3组的同学研究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4、5、6组的同学改变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设计实验的同时,让学生明确目标,适当地给学生一定的任务,让任务驱动,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课件提示注意事项: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你想怎样改变?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师: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生1:先把钉帽靠近指南针,看它是什么磁极。

然后把电池换个接法接入电路,再把钉帽靠近指南针,记录此时钉帽的磁极。

生2:先从钉帽开始顺时针缠绕线圈后靠近指南针,看钉帽是什么磁极。

然后从钉尖开始顺时针缠绕线圈后靠近指南针,记录这时候钉帽的磁极。

生3:先从钉尖开始顺时针缠绕线圈后靠近指南针,看钉尖是什么磁极。

然后从钉尖开始逆时针缠绕线圈后靠近指南针,记录这时候钉尖的磁极。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

那就快快动手吧,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动手做实验,记录数据。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实验,谁来说说你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实验结果又是怎样的?生1:我们小组是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从钉尖开始顺时针缠绕线圈后靠近指南针,顶尖是南极;逆时针缠绕时,顶尖是北极。

生2:我们先把钉帽靠近指南针,看到钉帽是北极极。

然后把电池正负极交换后,再把钉帽靠近指南针,钉帽变成了南极。

师小结:也就是说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变化的。

当线圈的绕法或电池的接法改变了,它的两极都会发生改变。

(四)、课堂总结师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师总结: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通过这节课的努力,我们亲自制作了一个铁钉电磁铁,并研究了电磁铁的构造和特点,知道了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同时也知道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还研究了电磁铁的南北两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知识。

其实,电磁铁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还有许多其他的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学到。

(五)、拓展活动既然电磁铁有这些优越之处,那么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又分别应用了它的哪些优点呢?请同学们做个社会调查好么?(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科学学习超越课本超越课堂,使学习延伸到课外,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电磁铁基本性质: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南北极可以改变: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方向教学反思:《电磁铁》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节课,如何使他们在整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主动的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目标。

因此,我在开课伊始就以变魔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制作电磁铁。

通过观察和制作电磁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和实践的欲望。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玩电磁铁,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然后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引出电磁铁是否也能指南北呢?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电磁铁的南北极。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发现问题(电磁铁南北极可变),然后提出假设、分析制定计划、实验,最后得出电磁铁南北极的可变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探究欲望也很强烈,充分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