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哪个效果好

合集下载

埃索美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

埃索美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

埃索美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洪瑞阳;何超;苏建裕【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和雷贝拉唑三联2周疗程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经 C14尿素呼吸试验和胃镜下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据所采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分为埃索美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比较不同的 PPI 三联2周疗程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的根除率为95.8%,雷贝拉唑组的根除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2周疗法治疗Hp 阳性的患者安全有效,与雷贝拉唑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荐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Objective Observed the ef icacy that using Es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and rab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for two weeks of treatment methods to cur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We chose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hose rapid urease gastric biopsy test in urea breath test and gastroscopy were positive.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someprazole group and rabeprazole group. At last,we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ate of esomeprazole group was 95.8%.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ate of rabeprazole group was 74.4%. The result which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When we treat Hp-positive patients,esomeprazole triple is more ef ective than rabeprazole. So We think Es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is the preferred solution in economical y developed area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32【总页数】2页(P128-129)【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作者】洪瑞阳;何超;苏建裕【作者单位】363100 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363100 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363100 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Objective Observed the efficacy that using Esom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and rabeprazole based triple therapy for two weeks of treatment methods to cur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We chose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hose rapid urease gastric biopsy test in urea breath test and gastroscopy were positive.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someprazole group and rabeprazole group. At last,we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ate of esomeprazole group was 95.8%.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ate of rabeprazole group was 74.4%. The result which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When we treat Hp-positive patients,esomeprazole tripl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abeprazole. So We think Esomeprazolebased triple therapy is the preferred solution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ate,Esomeprazole,Rabeprazole雷贝拉唑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PPI)都是苯丙咪唑类化合物,属于R型和S型异构体结合的混合物。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成本_效果分析_吴霞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成本_效果分析_吴霞

参考文献[1] 刘天舒.门脉高压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99,19(2):120-121.[2] Kelbaek H,Eriksen J,Raboel A,et a1.Caridac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alcoholic cirrhosis of the liver[J].Am J Cardiol,1984,54:852-855.[3] 刘林华,康海,龙涛.30例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9,1O(4):29-30.反流性食管炎(RE)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胃与食管交界处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粘膜损害,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RE的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道炎症,目前以质子泵抵制剂(PPI)控制胃酸为主要治疗手段。

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均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本研究采用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RE的临床疗效观察,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3种药物的成本与效果进行分析(CEA),以期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用药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1.1 入选标准 年龄70岁以下,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经胃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符合1999年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食管肿瘤、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所有病例治疗前2周均未服用过质子泵抵制剂和H 2受体拮抗剂。

1.2 病例分组 按以上选择标准共入选病例172例,男118例,女54例,平均年龄(44.8±11.7)岁,将入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A)、埃索美拉唑治疗组(B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C组)。

3组病例分组具体情况见表1,对3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内镜分级做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具体情况见表1。

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有何区别

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有何区别

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有何区别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都是临床上常⽤的抗胃酸、胃肠溃疡的药品,由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得到了临床的⼴泛应⽤。

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从上市时间来说,奥美拉唑是第⼀代质⼦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是属于第⼆代,雷贝拉唑是属于第三代,⽬前还有最新的埃索美拉唑。

其中以奥美拉唑⼊市的时间最长、使⽤得最为⼴泛。

这些药物化学结构相似,作⽤机理也相同,临床⽤途也⼤同⼩异。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是第⼀个问世的质⼦泵抑制剂。

有较强的抑制胃酸作⽤,其疗效优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抗酸剂,能迅速改善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管炎的症状。

给药后,⼝服奥美拉唑迅速吸收,1⼩时内起效,⾷物可延迟其吸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

适应证:胃溃疡、⼗⼆指肠溃疡、反流性⾷管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奥美拉唑静脉注射可⽤于消化性溃疡急性出⾎的治疗。

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头痛、头晕、⼝⼲、恶⼼、腹胀、失眠,偶有⽪疹、外周神经炎、肝功异常、⽩细胞下降、失明等,可能增加⾻折风险。

兰索拉唑兰索拉唑为⼀新型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其结构特点是侧链中引⼊氟元素的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使其⽣物利⽤度较奥美拉唑提⾼了30%以上,⽽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活性⽐奥美拉唑提⾼了4倍。

该品⼝服后1⼩时左右起效,3.6⼩时效果最⼤,该药从⼩肠吸收经门脉⼴泛分布于以胃壁和⼩肠壁为中⼼的各组织中。

主要在肝脏被代谢,⼤多经胆汁于粪中排泄。

主要⽤于胃和⼗⼆直肠溃疡,反流性⾷管炎。

不良反应:偶有⽪疹、瘙痒等症状,偶有贫⾎、⽩细胞减少,嗜酸球增多等症状,偶有头痛、嗜睡等症状,偶有便秘,腹泻,⼝渴,腹胀等症状。

如有异常现象就应采取停药等适当的处置。

兰索拉唑是奥美拉唑的更新⼀代,相⽐奥美拉唑副作⽤要⼩⼀些,容易吸收,对胃没有刺激。

泮托拉唑是具有较⾼的选择性和⽣物利⽤度,在临床治疗中以⾼度的安全性受到医⽣和患者的认可。

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都是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衍⽣物,疗效基本相当。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区别竟然是这样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区别竟然是这样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区别竟然是这样!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继H2受体阻断药后的一类重要的抑制胃酸分泌药,也是目前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

目前临床常见的本类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等。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卓艾综合征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现已成为胃酸分泌异常及相关疾病的一线药物。

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是临床常用的PPIs,这三种药物他们都有哪些区别呢?一、作用机制胃壁细胞分泌酸是通过膜上的H,K-ATP酶,以H对K 交换的方式,将细胞内H泵出。

该药吸收入血后,弥散进人胃壁细胞内,与H-K-ATP酶共价结合,不可逆地使泵分子失活。

只有当新的泵分子合成并插入到细胞膜上后,胃酸分泌才重新开始。

因此,该类药物抑制胃酸的作用强而持久,同时可以使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

该类药物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无论是否存在其他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本类药物均可以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

但是质子泵抑制剂不耐酸,容易在酸性环境中被降解,为避免这种情况,口服剂型多采用胶囊剂、肠溶片等多种制剂,以避开胃酸的破坏。

二、作用特点奥美拉唑,主要经CYP2C19代谢,个体差异大;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经CYP3A4和CYP2C19代谢,抑酸作用强于其它PPIs;雷贝拉唑主要为非酶代谢途径,不依赖于CYP2C19,抑酸作用强,起效更快。

三、服药时间胃酸可破坏PPIs,口服制剂均为肠溶片,不能嚼碎和压碎后服用;晨起时胃壁细胞上新生质子泵最多,因此建议晨起服用;进餐可使质子泵活化,因此建议早餐前0.5~1h服用,如每日2次,另一次应在晚餐前0.5~1h 服用。

四、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可对CYP2C19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避免与氯吡格雷合用;雷贝拉唑对CYP2C19的影响不明显,可与氯吡格雷合用。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2008 年9 月-2009 年9 月期间我院经胃镜确诊的82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另一组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均为早餐前一次顿服,总共4 周,观察治疗后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治疗第一天后上腹痛、反酸、烧灼感均明显缓解,且随着时间延长,有效缓解率上升,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均为良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比较起效更快、缓解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975.6 【文献标识码】A目前质子泵抑制剂新生代种类繁多,本文进行了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抑酸作用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提供更多资料。

我院应用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治疗82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为自2008 年9 月-2009 年9 月间我院经胃镜确诊的82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39 例,女43 例,年龄19-72 岁,平均42.7 岁,观察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40 例(48.78%),胃溃疡33 例(40.24%),复合溃疡9 例(10.98%)。

病例选择时剔除癌性溃疡、未能排除癌变的溃疡,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对药物过敏者,以及合并并发症的患者。

治疗期间未服用其他系统治疗药物。

1.2 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西安杨森)10mg,每日1 次,另一组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商品名:耐信,瑞典阿斯利康)20mg,每日1 次。

4 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后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1.3 观察指标:1.3.1 临床疗效标准:治疗前后记录腹痛、腹胀、反酸、上腹烧灼感等临床症状,并记录治疗后1,3,7d 的腹痛消失时间和发生的不良反应。

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监护

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监护

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监护一、临床疗效的对比1. 本类药物的抑酸作用,不止取决于与PP接触的机会,即浓度,还与一定浓度下与PP接触的时间有关。

因此,本类药物的最终的抑酸强度是一致的,但是新一代的PPI如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发挥作用较快,维持时间长,抑酸效果要好一些。

如表1所示是各种PPI,服用标准剂量的第五天,维持胃内pH>4.0的时间,由此可见,新一代的PPI抑酸效果要比第一代的稍强。

表1 各种PPI,服用标准剂量的第五天,维持胃内pH>4.0的时间药物维持时间(pH>4)奥美拉唑11.8兰索拉唑11.3泮托拉唑10.1雷贝拉唑12.1埃索美拉唑14.02. PPI在临床上是治疗消化系疾病最重要的药物。

根据其治疗目的的不同,所需要的胃内最适pH不同,需要PPI的抑酸效果不同,维持时间也不同。

根据相关资料,如表2所列,可以为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表2 不同疾病治疗中需要的最适pH和维持时间疾病胃内最适pH 维持时间(pH>4)酸相关性消化不良pH >3 12h以上/天十二指肠溃疡pH >3 18h以上/天反流性食管炎pH >4 18h以上/天根除Hp pH>5 18h以上/天上消化道出血pH>6 20h以上/天3. 在体内,各种PPI抑酸作用或临床疗效是各有不同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药剂学、药动学、药效学等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引起的差异。

如药剂学过程,不同厂家的同一种PPI,可能因为制备工艺的不同、制备辅料的不同,引起药物稳定性的差异,进而影响到药物的崩解、释放过程,继续影响到体内的药动学。

药动学过程,不同的PPI,因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就可以导致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差异。

药效学过程,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差异,引起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同。

治疗学过程,临床用药的时间、疗程和频次以及患者的机体差异,都可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个体化用药是优选。

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如表3所示。

表3 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影响过程影响因素药剂学制备工艺、辅料等(同一PPI)药动学化学结构(不同PPI)药效学作用机制(PPI和H2RA)治疗学给药时间、频次、疗程以及机体差异表4质子泵抑制剂相关制剂【用药原则】正确、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取决于临床医师对于治疗适应症的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取决于临床药师参与下的给药方案选用和给药实际操作是否正确、合理。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肠道疾病的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雷贝拉唑钠,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一、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药理作用雷贝拉唑钠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腺上细胞的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抑制胃酸过多的效果。

它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酸分泌细胞上的H+/K+-ATP酶底物位点,与H+/K+-ATP酶底物位点形成共价键,使酶的活性丧失,从而阻断了胃酸的产生。

雷贝拉唑钠的药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即可。

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适应症1. 无钡餐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

2. 确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3. 治疗迄今不适宜消化性溃疡疗程的它药物。

4. 治疗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初诊及复发期的消化性溃疡。

三、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副作用1.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2.头晕、头痛。

这些副作用一般是轻度的,并且大多数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及时就医。

四、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注意事项1.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在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之前应该咨询医生。

2.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3.使用本药物期间,应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4.应定期进行生化指标监测,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五、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用法和用量1.消化性溃疡:一般为每日口服20毫克,早晨空腹服用。

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每日口服20毫克,早晨空腹服用。

六、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不良反应1.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饱胀感等。

2.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时,患者应遵医嘱合理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处方分析三
患者,男性,29岁。反酸、烧心、胸骨后隐痛1月余,伴餐后上腹胀,嗳气,不伴腹痛,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
医生处方:1.奥美拉唑 20 mg bid po
多潘立酮 10 mg tid po
目前研究提示,多潘立酮和抑酸药物联合治疗GERD可增加疗效。但是促动力药可加速胃肠蠕动,从而减少抑酸剂的吸收。同时抑酸剂会降低促动力药的生物利用度。如必须合用,两药应至少间隔1小时
生物利用度(%)
35/60
85
77
52
64/89
食物与生物利用度
延迟吸收 总量无影响
延迟吸收 总量无影响
无影响
无影响
减小
蛋白结合率(%)
95
97
98
94.8-97.5
97
主要代谢途径
CYP2C19
CYP3A4
CYP2C19
CYP3A4(N/A)
CYP3A4
(代谢比率)
(R87%,S40%)
(R56.6%,S81%)
02
2、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
抑制胃酸
抗幽门螺杆菌(HP)作用
保护胃黏膜
抑制胃酸
奥美拉唑20-40mg/d
兰索拉唑30mg/d
泮托拉唑40mg/d
雷贝拉唑10-20mg/d
埃索美拉唑20-40mg/d
服药一周均可抑制24小时胃酸量的90%
不同药物的抑酸能力
直接杀菌作用
01
通过提高胃内PH而抑制HP的尿素酶分泌,破坏了细菌的生长环境
金奥康 消化性溃疡:20mg/次,1-2次/日 返流性食管炎:20-60mg /次,1-2次/日 卓-艾综合征:每日剂量20-120mg,超过 (胃泌素瘤) 80mg时应分为2次服用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口服疗法不适用的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推荐40mg,1/日; 卓-艾综合征:推荐60mg作为起始剂量,1/日;当每日剂量超过60mg时应分两次给药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好 的 药 物
治 疗 组 予 以埃 索 美 拉 唑( 耐信 )0mg 每 日 1次 , 照组 4 , 对 予 以雷 贝拉唑( 波特)0mg 每 日 1 , 程均 为 8周 。 瑞 2 . 次 疗
14疗 效 评 定 标 准
埃 索美 拉 唑是 P I 制 剂类 又 一新 型 制剂 , P抑 是奥 美 拉 唑 S异 构体 , 脏首 过 效应 低 , 内清 除 率低 ,3服 后有 很 高 的 肝 体 1
【 关键 词】 索美拉唑 ; 埃 雷贝拉 唑 ; 流性 食 管 炎 反 【 中图分 类 号】 5 1 R 7 【 文献 标 识码】C 【 文章 编 号】1 7 - 2 0(0 8 0 ( ) 0 9 0 6 3 7 1 2 0 )8 c- 8 - 2
反 流性食 管 炎( f s sp aisR )是 消化 液 反 流腐 蚀 r l o h gl , E eu e i
11 般 资 料 .一
1 3例 患 者 ,8 6 0 1 ~ 5岁 。 别 不 限 , 典 型 的反 酸 、 心 、 性 有 烧 反 食 、 骨后 灼痛 等症 状 。 胸 胃镜证 实 为反 流性食 管炎 , 并除 外
消化 性 溃疡 等 其他 消化 系 统疾 病 及 可 致 胃肠 道 症状 的其 他
【 要】目的 : 摘 比较 埃 索美 拉 唑与雷 贝 拉 唑对反 流性 食 管 炎 的治疗 效 果 。方 法 : 取 反 流性食 管 炎 患者 1 3例 , 选 0 随机 分
为两 组 , 疗 组 5 治 3例 , 给予 埃 索 美拉 唑 4 , 日 1次 , 照组 5 0mg 每 对 0例 , 给予 雷 贝 拉 唑 2 , 日 1次 , 程 均 为 8 0mg 每 疗 周 。结果 : 者 8周治 愈率 分 别 为 :05 %,40 两 9 .7 8 .%。结论 : 两者 疗效 比较 , 显著 性差 异 。 无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王卉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王卉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王卉发表时间:2017-08-15T15:08:44.7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王卉孙怡杜恒[导读] 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用药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以期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摘要】目的:探究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针对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相对较低(观察组为7.5%),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用药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50-01 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的病情发生则是指其胃内容物出现反流,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使得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威胁其健康。

因此在病情发生后不但要对患者及时治疗,还应该选取有效的方法。

本次我们针对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及时恢复,本次研究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我们已经告知患者研究的概况,入选的80例患者知情且同意参加研究。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症等胃肠道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主要成分为雷贝拉唑钠,它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发挥药效。

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上的质子泵,抑制胃酸生成的关键酶,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调节胃液的酸碱平衡。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1. 治疗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钠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的刺激,促进溃疡的愈合。

它能有效地消除胃酸对溃疡的刺激,减轻溃疡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预防溃疡的复发。

2. 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胸部烧心、酸嗳等不适症状。

雷贝拉唑钠能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内容物对食管的刺激,从而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3. 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胃肠道损伤: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损伤,导致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雷贝拉唑钠能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胃肠道损伤的发生。

4.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在感染后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雷贝拉唑钠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作用,能减少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促进溃疡的愈合。

5. 预防肠胃手术后溃疡的发生:肠胃手术后易发生消化道溃疡,而雷贝拉唑钠能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预防溃疡的发生,促进伤口的愈合。

值得注意的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主要适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不适用于一般的胃肠道不适。

同时,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如有不良反应或药物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师。

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开发

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开发

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开发第一代1.1 奥美拉唑(omepramzole)奥美拉唑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苯丙咪唑类PPI,为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服药2h后血浆浓度达高峰,半衰期约1h。

单剂量的生物利用度为35%,多剂量生物利用度增至60%。

由于其强力抑酸作用,使一些以前需要手术治疗的溃疡病经过这种药物治疗即可得到治愈。

近年来开发的奥美拉唑口服混悬剂是首个和唯一的PPI口服迅速释放制剂,是唯一获准用于临床危重患者使用的口服PPI,可通过口胃管或鼻胃管给药,用于减少危重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短期(4~6周)治疗良性活动期胃溃疡。

其起效快、作用强,能持续控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保持在4.0以上达18.6h。

该制剂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约在El服后30min内,可整日有效控制胃酸。

每日口服1次Zegerid 40 mg除可控制白天胃酸分泌外,还可有效地控制夜间胃酸(夜间平均pH 4.1,24h内为pH4.7)。

1.2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兰索拉唑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原子(F3),以三氟乙氧基为取代基,亲脂性较强,可迅速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作用,生物利用率较奥美拉唑提高了30%。

单剂给药后,平均半衰期为1.3~1.7h。

动物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大白鼠的酸分泌抑制作用比奥美拉唑强2~3倍,并且对大白鼠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的损伤预防作用,对慢性溃疡、受体拮抗剂难以治愈的溃疡病有明显的治愈促进作用。

新的兰索拉唑分散片剂型生物利用度和兰索拉唑胶囊相似,服用方便,可快速地在口腔中分解,易于吞咽,可随患者唾液一起咽下,有水或无水时均可服用,无水口服和有水口服时生物利用度相似,特别适用于那些吞咽困难和老年患者,服用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1.3 泮托拉唑(pantoprazole)泮托拉唑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在吡啶环4位上去甲基并与磺酸盐结合,在壁细胞小管中转化为环状次磺酰胺。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区别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区别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什么区别?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是第二代,雷贝拉唑是第三代,目前最新的是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适应证①十二指肠溃疡po,20mg/d,2~4周溃疡可愈合。

大量临床与实验证实,本品与H2受体拮抗剂相比愈合率高,临床症状缓解快。

对H2受体拮抗剂治疗6周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改用本品20mg/d,4周愈合率仍达80%。

②胃溃疡po,20mg/d,4~8周即可愈合,对H2受体拮抗剂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胃溃疡,改用本品20mg/d,8周愈合率为71%。

③反流性食管炎po,20~40mg/d,4~6周可治愈,并可显著降低食管内酸度。

④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po,60mg/d为疗效最好的治疗剂量。

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近年来研究提出HP的感染与溃疡病的发生及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溃疡的同时根除HP尤为重要,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PPIs杀灭HP的机制为PPIs在酸性环境中活性增强,并可穿透粘液层与HP表层的尿素酶结合,抑制尿素酶活性而达到抑制和根除HP的作用,本品与2~3种抗生素合用疗效很好,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兰索拉唑适应症①十二指肠溃疡本品po,30mg/d,与20mg/d奥美拉唑相比2周愈合率高,但4周愈合率相同。

对难治性溃疡一般4~8周可愈合。

②胃溃疡po,30mg/d,疗程为8周,对于H2受体拮抗剂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者,其4周愈合率42.0%,8周为74.0%。

③反流性食管炎对349例患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d与兰索拉唑30mg/d的疗效比较表明2药对食管粘膜病变的疗效相同,但在缓解症状方面兰索拉唑优于奥美拉唑。

对于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30mg/d兰索拉唑与40mg/d奥美拉唑愈合率相同。

Tytgat等提出对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mg/d是首选剂量(15mg/d治疗2周,53%患者症状完全缓解,4周后达60%)。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邹俊杰【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19【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CAG患者134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

在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促胃液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5%,高于对照组的76.12%(χ^2=4.251,P=0.039);治疗后,2组G-17及PG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7,P>0.05)。

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辅助治疗CAG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48-49)【作者】邹俊杰【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2【相关文献】1.滋阴补中汤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细胞因子失衡的调节作用2.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3.健脾促愈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4.扶正消萎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5.枳术颗粒辅助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与感染和脓毒血症有着密切关系的蛋白质,并广泛用于对疾病进展程度的估计和细菌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方面㊂新近报道称,PCT 还可以对菌血症患者的预后做出评估,在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3]㊂本研究结果可见,CAP 患者的PCT㊁CRP㊁WBC 和中性粒细胞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PCT 对于结核菌感染不是特别敏感,但对肺炎链球菌十分敏感;CAP 患者在治疗后,PCT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也印证了这一观点㊂从两组患者PCT 阳性率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PCT 阳性率(82.02%)显著高于对照组(17.54%),说明PCT 可以辅助鉴别CAP 和肺结核,但并不等于PCT 阴性就可以排除CAP,PCT 阳性就可以诊断为CAP,还需要其它的一些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㊂综上所述,PCT 对于辅助鉴别诊断CAP 和肺结核有一定价值,且可以作为观察CAP 治疗效果的指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㊂参考文献[1] 郁秀莉,何元兵,夏宇,等.血清降钙素原及C 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02:190-193.[2] 刘元明,王茂筠,梁宗安.血清降钙素原鉴别肺结核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4,02:166-168.[3] 张巍,周青山.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4,01:178-179.(收稿日期:2015-03-06)编辑:韩月月【临床研究】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朱 磊(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健康管理中心,辽宁沈阳110031)【摘要】 目的:研究比较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㊂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㊂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㊂结论: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均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㊂【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消化性溃疡/药物疗法;临床疗效比较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5.17.021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17-0039-02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原因是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和缓解症状的关键[1]㊂自20世纪80年代质子泵抑制剂问世后,先后有奥美拉唑㊁兰索拉唑㊁潘妥拉唑㊁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相继上市,在胃酸相关性疾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消化性溃疡[2]㊂本研究就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治疗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㊂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1~71岁,平均(46.6±4.9)岁;病程0.5~15年,平均(6.4±1.7)年;其中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复合性溃疡7例㊂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22~73岁,平均(47.1±5.0)岁;病程0.5~15年,平均(6.5±1.8)年;其中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复合性溃疡9例㊂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且排除合并并发症患者,排除严重心㊁肝㊁肾功能障碍者,药物过敏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㊂两组患者在性别㊁年龄㊁病位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未服用抗生素㊁铋剂㊁抑酸剂等药物㊂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商品名:耐信,瑞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93格:20mg)口服进行治疗,20mg/次,1次/d㊂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mg)口服进行治疗,20mg/次,1次/d㊂两组患者均治疗15d㊂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3]㊂治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且次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可见溃疡病灶消失或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阴性;显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且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可见溃疡面积缩小75%以上,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可见溃疡面积缩小50%~75%,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或阳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㊁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㊂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㊂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表[n(%)]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6024(40.00)21(35.00)9(15.00)6(10.00)54(90.00)观察组6025(41.67)22(36.66)9(15.00)4(6.67)56(93.33)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轻微头痛,1例恶心,1例上腹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㊂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上腹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㊂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㊂3 讨论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证明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4],抑酸和清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的主要方案[5,6]㊂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酸相关疾病的药物,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起效时间㊁持续时间和作用强度均有所不同㊂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异构体,作用于泌酸最终缓解的质子泵,通过特异性的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及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而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7]㊂雷贝拉唑是一种H-K-ATP 酶和酸分泌抑制剂,对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更块,效果更好,且用药后的第一天抑酸效果显著由于奥美拉唑[8]㊂本研究就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㊂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㊂两种药物的各项指标比较中虽无显著性差异,但雷贝拉唑的效果略优于埃索美拉唑,患者的不良反应也略少于埃索美拉唑,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㊂与以往报道相似,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起效更快,缓解率更高,安全性更好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时,应与抗生素联用,促进溃疡愈合的同时清除幽门螺杆菌㊂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均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确切,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㊂参考文献[1] 施贵静,王艳荣.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7):127.[2] 姚方.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低位[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5):355-357.[3] 泮托拉唑临床协作组.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大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6,28(8):544.[4] 谢小牛.3种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1,32(5):901-902.[5] 安爱军,安广文.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25-126. [6] 黄健虹,邓智武,魏燕华.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经济学分析[J].淮海医药,2015,33(1):81-82. [7] 奚松林.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J].湖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663-664. [8] 冷爱明,张桂英.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J].疾病监测,2004,19(6):211-212.(收稿日期:2015-03-15)编辑:韩月月04。

质子泵抑制剂的正确认识

质子泵抑制剂的正确认识

不良反应及机制
感染发生机制: ➢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肠壁水肿,肠道通透性增高,对细菌的屏蔽作用 减弱,而PPI进一步减弱胃肠道屏障功能,使细菌从肠道侵入腹腔引起自发性腹 膜炎。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PPI可能降低胃粘膜屏障,导致机会致病菌繁殖、移 位、产生毒素,从而引起腹泻。
不良反应及机制
不良反应及机制
感染:PPI 可增加感染风险,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艰难 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感染发生机制: ➢呼吸系统感染:PPI抑制胃酸分泌,胃内PH上升,上消化道细菌过度生长并 移位进入呼吸系统;呼吸道中也有H+,K+-ATP酶存在,PPI抑制质子泵后改变了 呼吸道内腺体分泌液的PH值,促使呼吸道内原位细菌过度生长;PPI可能削弱 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PPI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氯吡格雷: ➢PPI 制剂多为CYP2C19酶抑制剂,而氯吡格雷在肝脏需经此酶进行生物转 化后才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两药合用会降低氯吡格雷的疗效,增加心血管不 良事件风险。 ➢上述风险以奥美拉唑最为突出;雷贝拉唑有85%经非酶代谢途径代谢,故雷 贝拉唑对氯吡格雷的影响最小;其次为泮托拉唑,因其与细胞色素P450酶的 结合力较弱。
感谢您的聆听!
结语
不同种类的PPI抑酸强弱、作用时间长短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都有所差 异,临床应用要个体化,根据不同PPI的作用特点选择最有针对性的品种, 合理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适宜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长期应用PPI的不良反应较多,应避免长期应用,必须长期应用者,用 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维生素B12和血铁水平,关注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情况,规避不良的用药风险。
不良反应及机制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用雷贝拉唑或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用雷贝拉唑或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观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应用雷贝拉唑或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及护
理观察
刘明霞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15(015)003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分别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水、补电解质,口服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对照组患者加用雷贝拉唑,实验组患者加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中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连续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多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刘明霞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院荆州43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1
【相关文献】
1.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研究 [J], 李伙桂
2.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观察 [J], 伊如如
3.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比较 [J], 罗强勇
4.埃索美拉唑短程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 [J], 黎玉容;彭颂兴;谢佳;杨兵
5.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卢文杰;朱琼琼;陈雅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