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的讨论

合集下载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的概括和描述。

20世纪以来,对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一直是西方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先后主要有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积微渐进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范式”革命模式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本文就波普尔和其学生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进行比较述评。

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波普尔(K. R. Popper, 1902 - 1989),英籍奥地利人,当代着名的哲学家,代表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等,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在波普尔之前,科学发展的模式结构主要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流,代表人物是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

在科学方法上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归纳方法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是一种逐渐累积的模式,只有当知识通过纯粹累积的经验和获取科学理论的形式时,才可以谈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发展的过程, 首先是感觉经验,之后通过归纳先形成假说,假说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科学理论。

对于经验是否具有真理的内容,是否有意义,他们推崇“意义标准”和“可证实原则”。

凡是能被经验所证实的,是有意义的,即是科学的,反之属于非科学。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要是来自对牛顿以来的自然科学,其中机械论占统治地位。

20世纪初,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科学理论, 开始与牛顿力学所包含的机械论相冲突。

着名英国科学家爱丁顿设计的日蚀观测实验彻底震惊了波普尔。

牛顿理论曾被无数次地证实过,但在这一次重要的反驳中失败了。

波普尔通过对科学在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的猜测性、否定性和假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发展模式的“证伪”原则。

他认为科学是通过不断猜测、不断否证、不断推翻旧理论建立新理论的突变方式向前发展的。

科学中不存在证实为真的理论,只存在可以否证,可以反驳和可以推翻的猜测和假设,整个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系列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过程。

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

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

ABSTRACTLakatos criticized and inherited others’ thought, especially Popper’s and Kuhn’s, then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he explained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ty from the integrity in the new perspective, set up distinguish standards of science and non-science, and increased new cont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The co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is the "hard core". Only after analysizing and clarifying the real internal mechanism about the "hard core", can we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 then made it guid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roughout rational application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Firstly,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lakatos’ hard core theory systematically. Duhem and Quine consider that various hypothesis make up a complex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can only be judged that theoretical system is true or fal se, it can’t be judged that single theory is true and false, s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cess does not exist crucial tests. Hempel further discussed this view, and mad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auxiliary hypotheses and AD hoc hypotheses. Kuhn’s "pa radigm" theory has had a powerful impact upon the traditional views,which belongs to the new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attern. Their thoughts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hard core" theory.Secondly, it mainly explained the source and essence of "hard core" theory. Lakatos believed that mathematics has been known as model for science was not a priori, corroborating undoubtedly, it was an experiment. Therefore, he introduced Popper's Fallibilism to mathematics range. He criticized and inherited Popper's falsificationism and Kuhn‘s historicism, and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He explain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atter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He discussed the position and essence of "hard core" theor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Thirdly, analyzed and clarified the nature of "hard core" ,Lakatos think that al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are only different in "hard core". Once "hard core" is contradicted, scientific theory building will suddenly collapsed. Therefore, "hard core" possess tenacity, namely irrefutable,which people agreed not to make it refuted in the growth process .Harden core, which dominated science research range and content, digested abnormality in mature period. However, "hard core" can be never undefeated, if it didn’t make a new interpretation or forecast in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y ,it would be destroyed. The tenacity of Hard core in the evolutionary period, the qualitative in the formation period, the dominant in the mature period , the breakability in the degradation period,it reasonably explained logic basis i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cess.Lastly, discussed how to establish the demarcation standard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guid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in detail . Lakato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gress of experience and theory as standard of scientific progress in the same time, the demarcation about science and non-science was converted from confirming or falsification to evaluation for scientific principle, this pointed out new direc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s development .Keywords: Lakato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Hard coreCategory Number: B561.59导言科学在今天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多半可以归之于它在应用方面的惊人成就,尤其是现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科学发展模式理论1. 1逻辑实证主义理论若干事实→归并出经验定律→归并出高层次的定律→归并出理论19世纪惠威尔把科学的进化发展比作支流汇合成江河形式,即科学是通过归并而进化的。

这种归并是指把过去的成果归并到现在的理论中。

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

例子:伽利略力学研究成果;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惠更斯圆周运动研究成果;胡克关于万有引力的研究成果;牛顿经典力学问题:科学发展,并不全是渐进,而是存在间断。

新理论并非旧理论的逻辑扩展,而是包含有内容突变。

归纳累进模式: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

因此,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过程,其中没有渐进的中断,没有革命。

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的经验所证实,那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越强,所包括的非科学的错误成分越少。

科学进步是先前的理论归并到后一个更大的理论中。

(中国套箱模式)合理性:勾画了一幅积累式的科学发展图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

局限性:偏重于归纳,忽视了科学发展中的飞跃和革命,不能解释人们怎样提出逻辑上和传统理论不同的革命性的新理论。

起源于20 世纪20 年代的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即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如下:感觉经验→归纳→假说→(观察、实验) →科学理论1. 2证伪主义的理论与“证实”相对。

如果科学陈述或科学理论所排斥、否定的东西被经验证实,即其被证伪。

如“凡金属都导电”。

P1 → TT → EE → P2P1:问题TT:(tentative theory)试探性理论EE:(elimination of error)用证伪排除错误P2:下一个新问题评价(1)科学始于问题(日心说恒星视差)(2)提出试探性理论(开普勒)(3)各种理论间激烈竞争,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 (如布鲁诺伽利略)(4)新的问题,开始科学的下一个发展过程。

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

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作为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种反动,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识论原则。

本来,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完全是在自然科学哲学的领域发展起来的,但是在社会科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经济学方法论的经典和近年美国社会科学家对研究方法的一些代表性著作,都把证伪主义作为社会科学应该予以遵循的方法论准则(Hutchison,1938;布劳格,1992;King et al. ,1994;巴比,2003)。

????以中国国内为例,大量的方法论著述告诉我们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乃是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是抛弃旧理论和发展新理论的依据,但是却很少解释证伪这一复杂的科学哲学机制在社会科学中何以可能。

①而且,证伪的概念已经超越社会科学范畴,成为我们认识日常社会和历史命题的重要方法,很多报刊上的评论性文章言必称证伪,比如用“作为民主国家的印度经济发展绩效不佳”来证伪“民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关系”这样的命题。

????然而,正本溯源,“证伪”方法论真的适用于这些命题吗?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一、科学哲学中的证伪及其批评????“证伪”,是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回应,他认为不是“证实”,而是“证伪”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波普尔,1986)。

????为什么选择“证伪”而不是“证实”呢?这可以追溯到休谟的“归纳问题”,也就是有一种根本的不对称性存在于归纳和演绎之间、证实和证伪之间、肯定规律和否定规律之间:对于一个无限命题而言,不管存在多少单称陈述,都不能合乎逻辑地归纳得出,即永远不能被“证实”;而借助于演绎逻辑,仅一个反例,就能驳倒任何全称陈述,最著名的就是“一切乌鸦皆黑”的例子,无论观察到多少黑乌鸦也不能最终证实这个命题,但是只要我们发现一只其他颜色的乌鸦就可以证伪这个命题(当然这个命题本身并不是因果命题)。

也就是,证伪相对于证实,有着操作上的可能性和简便性,两者是不对称的。

????然而,证伪主义方法论自一出现,就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受到各种批评,在早期的“约定公理主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批评的基础上,科学哲学家把上述一系列对证伪的批评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迪昂—奎因命题”(Duhem-Quine)。

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

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20030525摘要拉卡托斯从波普尔的基本立场出发,建立了较为符合科学发展史,以“科学研究纲领”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但这个模式无法回答退化纲领的淘汰期限的“时间限制”问题,成为了对科学史的描述性认识,失去理论的指导意义。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致命缺陷,是其“理论证伪理论”原则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个原则是拉卡托斯在正确批判朴素证伪主义“经验证伪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其忽视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片面性。

在批判一个极端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批判精致证伪主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建。

“科学事实表面证伪科学理论”的原则是整个重建的理论基础。

“表面证伪”继承了拉卡托斯“证伪”的过程性,又恢复了波普尔意义上“证伪”的否定性,在该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

科学理论被表面证伪以后,将以错误理论的形式继续保留在~个特定的科学评价单位中,其向正确理论的转化构成了科学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错误理论这个概念的引入,就开始了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

重建的科学进步模式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研究纲领的转化。

关键词:错误理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重建,表面证伪On山ebasisofPopper’sstandpoim,LakatosbuiltupadynamicpattemofscientificdeVelopmentwiththeScient语cResearchProgrammes.Asthecore,mispattemwascomparatiVelysuitablewit}lthehistor)7ofscientincdevelopment.ButthispattemcouldnotgiVeananswertotheproblemof“limitationoftime’’whichemerges矗omthedeadlineofsmingoutintheprogr锄ofdegeneration.Actingasakindofdescriptiveknowledgetothemsto巧ofscientificdeVelopment,thisa舶rdusthesignincanceofguidingpa札emcouIdnotWhentheprinciplethatatheoryfalsifiesatheorydeVelopedmattheory,thelogicallytoacertaindegree,medeadlydef龟ctofMethodologyofScientiflcResearchProgrammeswhichputf.onVardbyLakatos,c锄eimobeing.Anercriticizedmeprinciplematexperiencefo刑ardt11atprinciple.ButheoVerlookedfalsifiesatlleory,Lakatosputmedecisive胁ctionthatthepracticeplaysintheprocessofcogmtion.So.hecouldnotiIlvade也eone—sidenessinmstheory.Hewenttotheotllerextremewhencriticizingmeextreme.Inordertoime叩rett11ehjsto叫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torevealmeobjectivelawsofscientificdeVelopmentwell,weshouldhaveofMa)【ismactingasmeareconstnlctionofit、vi血t}1epractic{ngoutlookbackboneonmebaSisofcriticizingsopllisticatedf矗sificatiomsm.Thepr.mci—ematsciemificfactsostensiblyfalsi匆theoryshouIdplayaroleIIIoftheoreticbasisintheprocessofreconStruction.‘‘0stensiblefalsmcation’’pIayedakemelroleint11isprinciplewiththecombinationoftheprocesscharacterinLakatos’sf融si矗cationandnegat}vecharact£rinPopper’sfalsification.ARerbeingostensiblyfalsmed,scient讯cmeoryexistscontinuouslyinaspecmcscientmceVaIuatingunit、vimastyleoft}1eory,trallsfomationofwhichtowardsrighttheo叫constitutes、vrongofmemainsubStanceofthepattem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oneto血eThei11troducingofmeconceptof、Ⅳrongtheory1eadsabegillllingreconstmctionoft11eMethodologyofScientmcResearchPmgmmmesThereconstructedpattemofscien垃ficdeVel叩mentwimmewrongtheo巧beingdyn锄ic,itskemelisthetransfonnationofresearchprogrammeⅡ丫瑚哦:、ⅣrongmeoⅨMethodologyofSciemmcResearchProF猢es,reconsnllction,ostensiblefalsi丘cationⅣ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自研究成果。

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

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

h rt t eb ho x ir h pt s .T eef r m n c tt a dt oi su g ht r c— tepo c v e f u ia y o ei h ra e, a ysinis n er tjdew e e esi ei a l y h s t e s h s h t h
第2 6卷
第 5期
V0 . 6 No 5 I2 .
论 拉 卡 托斯 的科 学 研 究 纲 领
杨 波 王 学东
(. 1 四川广播 电视 大学 宣传部 l 都  ̄J成 J l 6 07 ;. 1032 中山大学 亚 太研究 院 广东 广州 50 7 ) 125
【 要】 摘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是在借 鉴 了库 恩的常规科学解题 方法 、 修正 了波普 尔 的朴 素证 伪主 义之 后逐步发
S nY t e nvri , un zo 2 5, un dn , hn ) u a— nU iesy G aghu5 0 7 G ag o g C ia s t 1
Absr c :L k t s t a t a ao ’meh d l g fs i n i c r s a c r g a i e e o e fe b o p in fo Ku n’ t o oo y o ce t e e r h p o r m sd v lp d a ra s r to r m h i f t
理论 内 涵仍 迫在 眉睫 。
【 关键词 】 精致证伪主义 ; 科学研究纲领 ; 学哲学 科
【 中国分类号】 0 C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 2— 80 2 0 ) 5— 0 1 0 17 4 6 ( 0 9 0 0 8 — 4
On La t s’ M e ho l g fS i ntfc Re e r h Pr g a ka o t do o y o c e i s a c o r m i

精致的证伪主义”

精致的证伪主义”

一????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是从波普尔哲学内部直接演化出来的。

他从波普尔的基本立场出发,吸收其合理因素并博取库恩学说之长处,建立了以“科学研究纲领”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并没有解决好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也没有解决好如何判断科学理论的进步问题。

这主要因为波普尔的模式与科学史的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他忽视了科学理论有明显的抵抗证伪的坚韧性,科学家们也并不轻易地由证伪经验来决定理论的取舍。

拉卡托斯认为“只要我们把常规科学的‘教条主义’同波普尔学派的这个认识结合起来,有好的、进步的常规科学,也有坏的、退化的常规科学,并且只要我们保持这个决心:在一定的客观的明确的情况下把某些理论淘汰掉,常规科学的教条主义就不会妨科学的发展”。

(注:拉卡托斯:《批判与知识的增长》,第177页。

)????拉卡托斯精致的证伪主义与朴素证伪主义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承认规则(或划界标准)和证伪规则(或淘汰)两个方面。

对朴素证伪主义者来说,任何理论如能解释为何可以通过实验来证伪的,便都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

对于精致证伪主义来说,只有证明了一个理论比其它理论具有更多的经验内容,即它要导致新事实的发现,它才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

对于朴素的证伪主义来说,一个理论要被同它相冲突的观察陈述证伪;对于精致的证伪主义来说,在没有新的、更好的理论出现之前,决定性的证伪是不会产生的,原有的理论不会被证伪的实验淘汰掉,只会被另外的理论淘汰掉。

对旧理论的否证是对新理论的确证同时发生的。

????精致证伪主义同朴素证伪主义区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用理论系列的概念取代理论的概念。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的最基本单元不是各个孤立的理论或命题,而是相互联系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理论系统,即“科学研究纲领”。

因此,评价的基本单位不应是一个孤立的理论或理论的集合,而必须是研究纲领。

这样,精致的证伪主义就从朴素证伪主义的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的问题转移到了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系统或科学研究纲领的问题。

(最新经营)发现模式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

(最新经营)发现模式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

七、发现的模式之二: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者相信]高概然度才合乎要求。

他们明确接受这一规则﹕“永远接受概然率最高的假说﹗”现于已经不难证明﹐这一规则等于下一规则﹕“永远选择尽可能不超出证据的假说。

”接下来还可证明,这不仅等于说“永远接受內容最少的假说﹗”而且也等于说﹕“永远选择具有最高特设性的假说﹗”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来自这个事实﹕高概然性假说只是适应已知事实的假说,它尽可能不超出于这些事实。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7.1】实证主义信奉归纳﹐又不断改进归纳。

证伪主义信奉演绎﹐又不断改进自己。

本下节內我们简单谈一下实证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后就主要讨论跟实证主义有关的问题。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于法国出现了一个自称的“科学的哲学”——孔德的古典实证主义。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有两点主张是我们关心的。

他说﹕“如果从一方面说﹐任何实证的理论均一定要建立于一些观察上面﹐那么另一方面也同样明显﹕人类精神必须要有某种理论﹐才能进行观察。

如果我们爱思考各种现象的时候不立刻把他们联系到某些原则上去﹐我们就不但不可能把这些孤立的观察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某种结论﹐甚至于根本无法把他们记住﹔而且﹐最常见的情況是面对事实视而不见。

”孔德认为观察需要有理论指导﹐后文还认为追踪先有理论还是先有观察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前面我说的那些话﹐真是白费了力气﹐人家早于一百五十年前就同意了我们今天的看法。

孔德把形而上的范围划得很大且力主彻底摒弃。

他说﹕“探索那些所谓本因和目的因﹐对于我们来说﹐乃是绝对办不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甚至“完全不想陈述那些造成各种现象的动因﹐因为那样只会把困难往后推。

”他认为“人类精神如果不钻进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仅限于于一个完全实证的范围內进行研究﹐是仍然可以于其中为自己最深入的活动找到取之不尽的养料的。

”孔德生活于一个“各种一般的宇宙现象﹐均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尽可能地说明了”的时代。

他的哲学观点反映了于牛顿和爱因斯坦之间把常轨科学活动视为唯一正当工作的科学家们的一般看法。

拉卡托斯的“问题转换”之柯恩的“相关变量法”解读

拉卡托斯的“问题转换”之柯恩的“相关变量法”解读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科学 问题 的评价指标研究 ” ( 项 目编号 : 1 1 B Z X 0 3 1 )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2—1 5 [ 作者简介 ] 沈振东 ( 1 9 7 1 一) , 男, 江 苏宿迁人 , 江苏教育学 院思政 中心教师 , 哲学博士 。
[ 关键 词] I . 拉卡托斯 ; J . 柯恩 ; 问题 转换 ; 相 关变量法 ; 反常 问题
[ 中图分 类号] B O 1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6 9 6 ( 2 0 1 3 ) 0 3— 0 0 6 9— 0 5
2 0 1 3年 5月
江苏教 育 学 院学报 ( 社 会科 学 )
J o u m ̄o f J i a n g s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Ma y , 2 0 1 3
完 全杜 绝 这 一 成 份 。我 们 知 道 , 约 定 主 义 的方 法 论
科学 发展 的最 重 要 的形式 是 理 论 的更 替 。关 于
相继 理论 之 间 的 比较 问题 , 拉 卡 托 斯 在 对 辩 护 主 义
和朴 素 的方 法 论 证 伪 主 义 批 判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精 致 的 方 法 论 证 伪 主 义 —— 科 学 研 究 纲 领 方
第2 9卷
第 3期
Vo 1 . 2 9 No . 3
拉 卡托 斯 的 “ 问题 转 换 " 之柯恩 的“ 相关变量法" 解 读
沈 振 东
( 江 苏教 育学院思政 中心 ,江 苏南京 2 1 0 0 1 3 )

朴素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朴素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点 之一 。
( 2) 证伪的条件 朴 素证伪主义认为 ,当一个 “ 观察”陈 述同一个理论相 冲突 ,该理论便被证伪了 。 具体来 说,对于一个理论 ,如果事先定一些 事实或准备设计 出一项实验 , 那 么这个理论 可以被接受就是科学的 ; 但是如果这一事实 被发现或这一项实验被做出 , 那 么就应该坚 决拒斥这一理论 。因此 ,“ 证伪”跟 “ 拒斥 ” 在波普 尔的朴素证伪主义那 里是合并 的。 理 论科学的 自主性受到 了压制。 拉 卡托斯认为判决性实验是不存在的 , 他把波普尔的 “ 证伪”跟 “ 拒斥”分开 , 理 论科学具有了高度的 自主性。精致证伪 主义 认为当且仅 当另一个具有下述 特点 的理论 T


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 一) 相同点 证伪 主义和精 致证 伪主义 都反 对逻 辑 实证主义的归纳 主义跟经验证实原则。波普 尔 和拉卡托斯 都认 为经验证 实原则 和归 纳 主义是错误 的。 下面主要谈谈两者之间的不
同。
的主观性拉。卡证伪会 因人而异 , 没有客 观的标 准。2 . 经验 中渗透着理论 ,观察也要
受到理论的影 响。理论是可错 的所 以经验也
科 学研究 纲领的进化 阶段一 科学研究 纲领 的退化阶段一新 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 、 取 代退 化 的研 究纲领一 新 的研究纲领 的进 化
阶段 。
( 二) 不同点 1 。 科学 与非科学的划界标 准不 同 ( 1 ) 证伪 主义 “ 可证伪 性标准” 逻辑 实证主 义者提 出 了 “ 可证 实性 标 准”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的界限 。波普尔 认 为这种分 界标准没 有解决 科学 与非科 学 的分界问题。因为科学理论一般都表述 为全 称判断 , 但是人在实践 中获得的关于经验事 实 的知识是零散 的, 个别的事例无论重 复多 少次也证实不 了一个全称 判断。“ 任何科 学

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

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

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引言精致证伪主义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旨在通过严谨的实证验证和推断,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精致证伪主义的概念、原则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主题一:精致证伪主义的概念精致证伪主义,又称为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科学体系的逻辑结构》中提出的科学哲学理论。

精致证伪主义认为,一项理论只有通过严格的实证验证和推断,才能被认为是科学合理的。

换言之,一项科学理论的真实性不能被证实,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证推翻与修正,保持其暂时有效性。

主题二:精致证伪主义的原则1.可证伪性原则:精致证伪主义鼓励科学理论对于实际证据具有可证伪性,即理论应当提供能够被实验证伪的预测,而不是仅仅解释已有的观测事实。

2.实证主义原则:精致证伪主义倡导科学研究应当基于观测和实验数据,通过概念的构造和假设的提出,来推导出可验证的研究结论。

3.最小假设原则:在面对多个理论可以解释同一现象的情况下,精致证伪主义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解释,即最小化所需假设的理论。

4.辨识能力原则:精致证伪主义提倡科学理论应当具有高辨识能力,即能够与其他理论进行区分,通过反驳与实验结果的不一致来推动科学进步。

主题三:精致证伪主义的应用1.科学实验设计:通过制定可测试的实验方案,精致证伪主义促进科学研究满足可证伪性原则,从而增加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持续性。

2.科学理论发展:精致证伪主义推动科学理论的演进,要求科学家不断质疑和修正现有理论,以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

3.科学实践指导:精致证伪主义指导科学家如何预测、解释和判断科学现象,引导科学家采取合适的实证验证方法,推动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伦理和道德研究:精致证伪主义可以应用于伦理和道德领域的研究,通过严谨的实证验证和推断,评估不同道德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结论精致证伪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为科学知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

为了受难的思想——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内容摘要:拉卡托斯继承和发展了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他重视对科学史的研究,十分重视知识的可错行和相对性。

创立了自己的科学史观,对后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历史观科学哲学“证伪”是波普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

他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拉卡托斯对波普的证伪主义做了发展,提出了精致的方法论证伪主义。

他认为波普的证伪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用经验证伪理论,提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理论证伪理论”【1、207页】的观点。

在他看来科学理论不是单个命题的简单堆积,而是彼此间有关联的命题系统,一次证伪不足以否定一种理论,一次证实也不足以肯定一种理论,而科学史表明对科学理论的检验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证伪而是确证。

拉卡托斯证伪主义的特征拉卡托斯的证伪主义具有整体论的特点。

但问题是用来证伪旧理论的新理论的基础是什么呢?恐怕还是经验,尽管拉卡托斯认为经验具有主观性和欺骗性而不可靠,但他并没有找更好的基础。

证伪作为逆向的思维方法,有以下特点:1、反归纳重演绎。

实证源于归纳,证伪来自演绎;2、有限证伪无限。

用一个经验事实证伪所有事实;3、单称证伪全称;4、反其道而行之,发散性思维而非收敛性思维。

拉卡托斯的的具体思想可错论与证伪主义:(一)独断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认为,独断证伪主义最重要的一派。

作为一个可错主义者,他从来就反对有最终的可靠的经验或知识来源。

“拉卡托斯对独断证伪主义作了分析,指出独断证伪主义的基础是两个隐藏着的错误假设和一个过于狭窄的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2、47页】从理论上讲,拉卡托斯认为理论不能被经验证伪是有根据的。

“因为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一切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其他的理论构成了该理论的知识背景。

”【2、51页】“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关系的总和”【4、209页】那么,理论及其背景都影响着该理论的真假。

简述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简述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简述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者:李燕来源:《金田》2011年第10期摘要:拉卡托斯是修改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吸收库恩的范式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思想,提出了肯定科学理论具有内在整体性结构的“精致证伪主义”或“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科学哲学理论。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近代西方科学以其区别于经院哲学和宗教教义的崭新面貌,宣告了人类探索知识的新视角的出现。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发展,在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那里达到了一个小的高峰。

何种理论是科学的、非科学的、伪科学的?也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划界。

评价一个理论是好的、不好的?为进行这些评价建立一些标准或拟标准,这些问题是科学哲学家和各学派都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逻辑实证主义观点逻辑实证主义本质上从经验主义观点出发, 运用现代逻辑分析把科学哲学看作“经验科学知识论”也就是看作认识论的主要部分或分支。

他们提出了著名的“ 证实原则”,并依据这种原则来抽象的考察科学的逻辑结构, 来静止的进行科学理论的逻辑分析。

”但是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就陷入了内在矛盾中: 一是有限经验不能上升到一般; 二是经验观察不具备绝对性和独立性。

这使科学哲学走向“ 批判理性主义”的发展。

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理论在逻辑实证主义真正衰落后才使人们得以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形下,对科学发现的行为是无法进行逻辑分析的,逻辑所涉及的只是证明的前后关系。

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中,猜想和批判构建了科学进化的逻辑形态。

批判理性主义即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构成反对或反驳一个理论的最终裁决者。

一个理论要成为科学, 它必须是可证伪的。

证伪主义通过用证伪来取代证实,是对传统经验主义的一种批判,从可证实性到可证伪性的转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波普尔以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打破了科学即真理的神话, 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二、证伪主义观点证伪主义方法论在科学发展观上认为科学发展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科学理论的更替。

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精选.]

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精选.]

浅谈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摘要波普尔、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拉卡托斯在发展他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致证伪主义。

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二者异同点的比较,分析了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对于以后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科学知识的增长前言波普尔处在一个自然科学革命的时代,也是自然科学期待重大发现的时代,需要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波普尔顺应了这种需要。

他考察了古希腊的哲学传统,认为批判对于哲学、哲学家、哲学流派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批判精神打破了教条,人类僵化的思维,以及不可证实的科学。

波普尔秉承爱因斯坦批判精神和康德唯理主义哲学思想,独创地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批判理性主义”学派。

他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提出了以证伪原则、试错法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证伪主义思想。

拉卡托斯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他承认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赞同康德所说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

[1]拉卡托斯认为,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如果严格恪守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科学理论就无法发展,因为理论早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而且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始终处在动态的跌宕之中,与科学史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不符。

因此,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是不恰当的,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这是对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的批判性继承。

一、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证伪主义的主要内容证伪主义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他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诉人们未来。

从数学的观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的讨论
摘要: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思想是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阶段之一,了解精致证伪主义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精致证伪主义与朴素证伪主义的比较,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科学发展模式以及精致证伪主义的特点及其重大意义几个方面出发,重点分析讨论精致证伪主义。

关键词:精致证伪主义朴素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科学发展模式
正文:
在科学哲学研究发展史中,方法论问题一直是历代哲学家异常关注的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方法论。

其中,匈牙利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是直接吸收发展波普的证伪主义,并且融合了库恩范式理论中合理因素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一、精致证伪主义与朴素证伪主义的比较
证伪主义者认为,“经验之所以能成为理论的试金石,其真实原因不在于经验能够证实理论,而在于经验能够证伪理论。

”1所以,与证实主义不同,经验事实的用来证伪理论的。

但在证伪主义的不同定义细节方面,朴素的与精致的证伪主义出现了分歧。

“精致的证伪主义在其接受规则(或分界标准)及其证伪或者淘汰规则两个方面都不同于朴素证伪主义。

”2朴素证伪主义者认为,只要找到与理论相矛盾的经验事实,理论就可以被证伪。

例如,我们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那么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所有的白天鹅都不能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但是,一旦有黑天鹅或者其他颜色的天鹅出现,那么这个命题就可以立即被证伪。

而像这样的可以通过经验证伪的理论都是科学的、可接受的。

精致证伪主义者则认为这样的证伪太过简单和草率,而想要证伪一个理论,必须要有新的理论的出现,这是不可怀疑的,并且这个新的理论在包含原先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要包含有新的事实,新的发现,同时这些新的东西即超余的内容必须是部分被承认的,即至少有一些是对的。

符合了这些条件,那么凭借新的理论就可以证伪旧的理论了。

由此,不同于朴素证伪主义只运用一个理论加之矛盾经验证伪的方法,精致证伪主义提出了理论体系的概念,拉卡托斯认为,对于证伪,只存在单个的理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理论必须与理论相连接,而不能被独立。

仅仅靠经验是不能证伪理论的,因为经验往往具有主观性,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只有以另外的产生新的事实的理论才可以进行证伪,也就是说,只有互相联系的理论与理论之间才可直接进行证伪。

于是,拉卡托斯把理论间的这种连续性称为研究纲领,而这样的研究纲领便成为科学发展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

可以看出,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是对朴素证伪主义的发展,它避免了朴素证伪主义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提出了动态发展的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系统的研究纲领方法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科学增长过程中,理论间的连续性构成了研究纲领。

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为了对其理论进一步完善而提出了构成纲领的方法论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主要有两点:反面启发法
1《赵敦华讲波普尔》第27页
与正面启发法。

反面启发法是一种保护“硬核”的方法,这里所谓的硬核就是研究纲领中最基本的理论部分,它是一切相关理论的核心和关键。

而围绕“硬核”则是以辅助假说构成层层的“保护带”,它的目的是接受否定后件式的攻击,被更改甚至被替换,以此来保护研究纲领自身。

并且,“研究纲领作为一个整体,还应当显示出断续的进步经验转换”。

3也就是说,研究纲领的的辅助假说必须是不断地有新的内容产生,而这些新的内容并不是毫无道理可言,这样层层“保护带”才可以起到科学地保护“硬核”的作用。

此外,拉卡托斯提出,研究纲领的内核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在某种条件下,研究纲领可以被否定。

关于正面启发法,拉卡托斯则认为,它是一种比较化被动为主动的积极鼓励的方法,它是由科学家本身修改和完善研究纲领的内容,以此来应对否定的证据,促进纲领本身的发展。

这种方法相对于反面启发法是比较清楚明白的,科学家因此不会受到否定声音的干扰,并且从本质上巩固了研究纲领的科学性。

这样,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保护带”以及正反面启发法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理论系统,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辅助性假说,研究纲领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家列举出反常,但只要他的研究纲领不减势头,他大可不理睬它们。

决定他的问题选择的主要是纲领的正面启发法,而不是反常。

只有当正面启发法的动力减弱时,才予以反常较多注意。

”4这里显然点出了正反面启发法的主次问题,通过正面启发法预见即将到来的反驳,完善理论的建设是最主要和关键的,这也是理论科学高度自主性的体现。

三、科学发展模式
在对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阐述中,拉卡托斯涉及到研究纲领的进化和退化问题,这也涉及到他对科学发展模式方面的探索。

由科学研究纲领的构成状况看可以看出,科学研究纲领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所以在此过程中进化和退化的问题必然要伴随产生,这也是我们衡量研究纲领的重要标准。

所谓的研究纲领的进化,就是纲领能够不断预见新的事实,当然这并不是说新颖的内容必须出现在研究纲领的每一步,但它的出现必须呈现一种趋势。

而在此过程中,那些必然会出现的反常则会被强劲的新事实所掩盖甚至改变,此时的反常并不能产生颠覆性作用。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无疑的强势的和不可阻挡的。

而当科学研究纲领进入到退化或者停滞阶段时,经验的发展便先于理论的发展,新的事实便不再产生。

这时,与进化阶段相反,反证据的出现对研究纲领来说是极度不利的,它将进一步阻碍研究纲领的发展。

但是,正如纲领的进化并不需要体现在每一步,“当一个研究纲领进入退化阶段时,正面启发法中的一个小小的革命或创造性的转换会再次推动纲领前进”。

5所以,研究纲领的发展并不是绝对的按顺序前进,它是很难预知的,关键是要看科学家们对纲领的研究程度。

在拉卡托斯看来科学史其实就是研究纲领的竞争史。

由于新的研究纲领必然包含更多的新的经验内容,并且这些内容部分经过认证,所以此时旧的研究纲领便被证伪了。

一个研究纲领的发展退化之后必然存在另一个更先进的研究纲领的产生和发展,而科学的进步就是这样的研究纲领的不断发展完善衰落然后不断地被新的研究纲领所替换的过程。

四、精致证伪主义的特点及意义
3《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57页
4《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141页
精致证伪主义作为科学理论评价的一种方法,其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证伪不仅仅是理论和经验基础之间的关系,而是相互竞争的理论、原先的‘经验基础’、及由竞争而产生的经验增长之间的一种多边关系。

”6拉卡托斯认为,经验并不是完全可靠,最起码仅凭一个经验事实来证伪一个理论是行不通的。

理论必须依靠另外的理论来证伪,而这个另外的理论要能包含新的事实。

新的理论包含着新的经验的增长,不断替代原先理论而发展,这样,精致证伪主义便是过程的历史的。

同时,可以看出,精致证伪主义将理论与理论作为比较更替的主要对象,摆脱了单纯经验所带来的非确定性因素其中包含了评价科学理论的客观性。

而拉卡托斯用理论系统代替单个理论,提出理论是有内部结构的整体的系统,而并非是单个孤立的命题,研究纲领才是科学家们应当研究的对象。

这样的证伪主义方法论无疑是整体性的、辩证性的。

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是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主要特点,对其整个的哲学思想和观点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精致证伪主义思想提出了新的科学方法论、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并且对科学的划界标准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它是一种证伪主义,但却同时也结合了正面启发法的可证实主义,将经验摆到了较为理性的位置,包含了客观性、辩证性、整体性以及历史性的精神。

总之,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虽然有过于形而上学的缺点,但其有助于科学哲学方法论的进步以及推动了科学及历史的发展,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结语: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创建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他称为“精致证伪主义”,而精致证伪主义思想也是其主要思想,这个创新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并且由此提出了研究纲领取代研究纲领的科学发展模式,精致证伪主义具有客观性、辩证性、整体性以及历史性的特点,对后世科学哲学的发展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讲波普尔》(中)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著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 6《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3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