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属薄膜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核心相互吞并机制 (1)奥斯瓦尔多(Ostwald)机制; (2)熔结; (3)岛的迁移。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a. 奥斯瓦尔多吞并 b. 熔结 c. 岛的迁移 奥斯瓦尔多吞并和熔结方式的驱动力为表面自由能降低; 奥斯瓦尔多吞并和熔结方式的驱动力为表面自由能降低;奥斯瓦尔多吞并 并和熔结方式的驱动力为表面自由能降低 为气相扩散,吞并的是气相原子;熔结方式主要是表面扩散 主要是表面扩散。 为气相扩散,吞并的是气相原子;熔结方式主要是表面扩散。 岛的迁移的驱动力来自于热激活过程。原子团越小,激活能越低, 岛的迁移的驱动力来自于热激活过程。原子团越小,激活能越低,原子团 的驱动力来自于热激活过程 的迁移越容易。原子团的运动导致原子团的相互碰撞与合并。 的迁移越容易。原子团的运动导致原子团的相互碰撞与合并。
薄膜材料有哪些优点? 薄膜材料有哪些优点?
(1) 实现微电子器件和系统微型化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实现微电子器件和系统微型化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2) 薄膜材料尺寸减小到接近量子化运动的微观尺度,显 薄膜材料尺寸减小到接近量子化运动的微观尺度, 出许多全新的物理现象; 示 出许多全新的物理现象; (3)薄膜材料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材料复合在一起,构成具有 薄膜材料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材料复合在一起, 薄膜材料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材料复合在一起 优异特性的复杂材料体系。 优异特性的复杂材料体系。
4. 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4.1.1 蒸发法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得源物质蒸发并沉积在基底上成膜的 方法。依据加热方法的不同分为:电阻加热法、 方法。依据加热方法的不同分为:电阻加热法、电子束 加热法、电弧加热法和激光加热法。 加热法、电弧加热法和激光加热法。 电阻加热法: 电阻加热法: (1)采用难熔金属作为电阻加热材料,如W,Mo等; )采用难熔金属作为电阻加热材料, , 等 (2)采用高熔点氧化物、石墨制成的坩埚作为蒸发容器; )采用高熔点氧化物、石墨制成的坩埚作为蒸发容器; (3)坩埚、加热体容易造成污染,加热功率和温度有限; )坩埚、加热体容易造成污染,加热功率和温度有限; (4)不适用于高纯度和难熔物质的蒸发。 )不适用于高纯度和难熔物质的蒸发。
ε f = ∫ (α s − α f ) ⋅ dT ≈ ∆α ⋅ ∆T
温度变化引起的薄膜应力: 温度变化引起的薄膜应力:
σ f = k ⋅ ε f = k ⋅ ∆α ⋅ ∆T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生长应力: 生长应力: 由于薄膜沉积过程特点所造成的应力。 由于薄膜沉积过程特点所造成的应力。是从薄膜总应力中去 除热应力部分后剩余的应力总和。 除热应力部分后剩余的应力总和。 生长应力的影响因素: 生长应力的影响因素: 沉积后薄膜中的化学反应(原子进入和离开薄膜产生应力) 沉积后薄膜中的化学反应(原子进入和离开薄膜产生应力) 沉积薄膜的空洞引发应力; 沉积薄膜的空洞引发应力; 空洞引发应力 薄膜组织的回复和再结晶产生应力; 薄膜组织的回复和再结晶产生应力;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3.4 薄膜的界面附着力和界面形态
界面附着力: 界面附着力:薄膜与衬底之间的结合力称为薄膜对于衬底的界 面附着力。 面附着力。 界面附着力不仅取决于界面处原子之间的微观 界面附着力不仅取决于界面处原子之间的微观 结合力,还与界面形态直接相关。 结合力,还与界面形态直接相关。 界面形态直接相关
生成三维的核型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薄膜材料的形成方式有哪些?--三种方式
(2) 单层生长型(Frank-van der Merwe型) 单层生长型( 型 先形成一个二维的层,然后一层一层地逐渐形成金属薄 先形成一个二维的层, 当基片和薄膜原子之间, 膜。当基片和薄膜原子之间,以及薄膜原子之间相互作 用都很强时才容易形成)。 用都很强时才容易形成)。
单层生长型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薄膜材料的形成方式有哪些?--三种方式
(3)单层上再生长核型(Stranski-Krastanov型) )单层上再生长核型( 型 首先形成单层膜,然后再在单层上形成三维的核。 首先形成单层膜,然后再在单层上形成三维的核。只有 在基片和薄膜原子相互作用非常强时会形成。 在基片和薄膜原子相互作用非常强时会形成。这种形式 实际上是介于前两种形式之中的一种, 实际上是介于前两种形式之中的一种,只有极其有限的 基片和薄膜之间才能形成。 基片和薄膜之间才能形成。
新型金属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新型金属材料
第6章 金属薄膜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金属薄膜材料概述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金属薄膜的结构缺陷 金属薄膜的结构缺陷 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金属薄膜材料的应用
1. 金属薄膜概述
糖果包装; 药品胶囊封装; 佛像贴金、宫殿装饰;
4. 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电子束加热法: 电子束加热法:
(1)高纯物质薄膜的主要加工方法; )高纯物质薄膜的主要加工方法; (2)电子束只轰击源物质的很少的一部分,可以 )电子束只轰击源物质的很少的一部分, 避免坩埚材料的污染。 避免坩埚材料的污染。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3.2 线缺陷(位错)
位错密度: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 位错密度: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 金属薄膜中的位错密度: 金属薄膜中的位错密度: 在FCC金属单晶薄膜中位错的密度为 10-1011cm-2。良好 金属单晶薄膜中位错的密度为10 金属单晶薄膜中位错的密度为 的块状金属的位错密度为10 的块状金属的位错密度为 4-106cm-2。发生大量塑性变形 的晶体中,位错密度为10 的晶体中,位错密度为 10-1012cm-2. 薄膜中位错密度与强烈塑性变形后的相当, 薄膜中位错密度与强烈塑性变形后的相当,其内部的畸变 是相当严重的。 是相当严重的。
(2)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 界面两侧原子之间形成相互键合(化学键), ),分为离子 界面两侧原子之间形成相互键合(化学键),分为离子 共价键和金属键。 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4.1 物理气相沉积法 4.2 化学气相沉积法
4.1.1 蒸发法 4.1.2 溅射法
4. 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更多的: 计算机、家用电器、通讯产品等广泛 应用。
1. 金属薄膜概述
薄膜材料是什么? 薄膜材料是什么?
是人们采用特殊的方法,在体材料的表面沉积或制备 是人们采用特殊的方法, 的一层性质与体材料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层。 的一层性质与体材料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层。它是一种二 维的物质形态。 维的物质形态。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结构缺陷的影响金属薄膜性能的重要因素,对金属薄 结构缺陷的影响金属薄膜性能的重要因素, 膜的结构缺陷进行观察表征, 膜的结构缺陷进行观察表征,研究结构缺陷对性能的影响 是金属薄膜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 是金属薄膜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
3.1 点缺陷
是薄膜材料中点缺陷的主体。 类型:间隙原子和空穴。 空穴是薄膜材料中点缺陷的主体 类型:间隙原子和空穴。但空穴是薄膜材料中点缺陷的主体。 空穴成为金属薄膜点缺陷主体的原因: 空穴成为金属薄膜点缺陷主体的原因: 在金属薄膜中,形成空穴需要的能量为 左右, 在金属薄膜中,形成空穴需要的能量为1.0eV左右,比其 左右 它点缺陷(如间隙原子)所需的能量小的多。例如, 中 它点缺陷(如间隙原子)所需的能量小的多。例如,Cu中 形成一个间隙原子所需的能量为2.5-3.3eV。 形成一个间隙原子所需的能量为 。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3.3 薄膜的热应力和生长应力
热应力:由于衬底 热应力:由于衬底(substrate)与薄膜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的差 与薄膜材料之间线膨胀系数的差 别,在薄膜制备以后温度变化时在薄膜与衬底中产生的应力。 在薄膜制备以后温度变化时在薄膜与衬底中产生的应力。 温度变化引起的薄膜应变: 温度变化引起的薄膜应变:
薄膜PVD制备所需的真空条件
为了使薄膜不被周围气氛所污染,获取 “原子清洁”的表面,薄膜制备过程往往 是在真空或超高真空中进行的。薄膜制备 设备往往都要涉及到真空系统。
4. 金属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4.1 物理气相沉积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的特点: 物理气相沉积法的特点: (1)需要使用固态的或者熔化态的物质作为沉积过程的 ) 源物质; 源物质; (2)源物质要经过物理过程进入气相; )源物质要经过物理过程进入气相; (3)需要相对较低的气体压力环境; )需要相对较低的气体压力环境; (4)在气相中及沉底表面并不发生化学反应。 )在气相中及沉底表面并不发生化学反应。
单层上在生长核型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连续薄膜的形成中的核心吞并现象
形核初期形成的孤立核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 形核初期形成的孤立核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 这一过程除了吸收单个的气相原子之外, 这一过程除了吸收单个的气相原子之外,还包括核心之 间的相互吞并联合的过程。 间的相互吞并联合的过程。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如何观察金属薄膜的形成过程和结构?
(2)现场观察法:把蒸发源放在电镜内蒸发制作薄膜样 )现场观察法: 一面观察薄膜的形成过程。 品,一面观察薄膜的形成过程。 优点:能够实时动态观察薄膜形成的过程,确定薄膜 优点:能够实时动态观察薄膜形成的过程, 的成膜方式和成膜机理; 的成膜方式和成膜机理; 缺点:薄膜形成过程容易受到电子束的干扰, 缺点:薄膜形成过程容易受到电子束的干扰,设备要 求高(需要设计并安装特殊附件), ),膜厚难以测量和蒸 求高(需要设计并安装特殊附件),膜厚难以测量和蒸 发物质受限等。 发物质受限等。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薄膜材料的形核方式有哪些?--三种方式
(1)生成三维的核型(Volmer-Weber型) 生成三维的核型( 生成三维的核型 型 原子在基片上先凝聚,然后生成核, 原子在基片上先凝聚,然后生成核,进一步再将蒸发原 子凝聚起来生成三维的核。 子凝聚起来生成三维的核。大部分金属薄膜都以这种方 式形成。 式形成。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决定金属薄膜结构的条件?
(1)薄膜原子与基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薄膜原子与基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薄膜原子与薄膜原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薄膜原子与薄膜原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3)蒸发时基片的温度:对蒸发原子在基片上附着和移 )蒸发时基片的温度: 动有显著影响。基片温度越高,金属薄膜易内部凝聚, 动有显著影响。基片温度越高,金属薄膜易内部凝聚, 每个小岛的开头就越接近于球形,不易形成连续结构。 每个小岛的开头就越接近于球形,不易形成连续结构。 (4)蒸发速率:蒸发速率越快,岛的密度越大(致密 )蒸发速率:蒸发速率越快,岛的密度越大( ),越早出现有边疆的金属薄膜 越早出现有边疆的金属薄膜。 度),越早出现有边疆的金属薄膜。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薄膜的界面形态: 薄膜的界面形态:
(a) 平界面 ( b) 形成化合物的界面 (c)合金的扩散界面 合金的扩散界面
(d) 机械咬合界面
3. 金属薄膜的结构
薄膜界面的两种主要结合机理: 薄膜界面的两种主要结合机理: 的两 机理 (1)机械结合: )机械结合: 由于薄膜本身和基底均是凸凹不平,两者相互交错咬合; 由于薄膜本身和基底均是凸凹不平,两者相互交错咬合;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金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膜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特点?
(1)金属薄膜内部多数小岛或者集合体都具有和原蒸发 ) 物质大致相同的晶体结构,一般不形成非晶态。 物质大致相同的晶体结构,一般不形成非晶态。
(2)金属薄膜结构是多晶的,且晶粒取向是任意的。 )金属薄膜结构是多晶的,且晶粒取向是任意的。
2. 金属薄膜的形成机理
如何观察金属薄膜的形成过程和结构?
(1)静止观察法:先在真空蒸发装置中分段制成不同厚 )静止观察法: 度样品,然后将不同样品移到电镜中观察(非原位); 度样品,然后将不同样品移到电镜中观察(非原位); 优点:条件简单,只要有电镜和真空蒸发装置就可以 优点:条件简单, 观察。金属薄膜制作容易控制,操作方便; 观察。金属薄膜制作容易控制,操作方便; 缺点: 缺点:不能实时地原位观察基片上同一点薄膜形成过 容易受到空气的污染。 程,容易受到空气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