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典型数字系统设计
第六章综合数字系统设计
![第六章综合数字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f178c32cc58bd63186bd9a.png)
第六章 综合数字系统的设计一个复杂的数字系统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而其中每一个子系统又可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因此,数字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具有层次性的。
正因为如此,数字系统的设计通常可采用三种设计方 法:自顶向下法、自底向上法和以自顶向下为主自底向上为辅的设计方法。
本章将介绍自顶向下的设计 方法,并通过一个设计实例,使读者进一步掌握自顶向下设计数字系统的方法。
6.1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适合于规模较大的数字系统。
其基本思路是:采用功能分割的方法自顶向下逐 次将设计内容进行分块和细化。
具体来讲,就是把规模较大的数字系统从逻辑上划分为规模较小、功能 较简单且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并确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划分过程可以不断进行下去,直到划分得到的单元可以映射到物理实现,这种物理实现,可以是具体的部件、电路和元件,也可以是 VLSI 的芯片版图。
因此,这种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就是把一个规模较大的数字系统,分割成许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然后用具体的硬件实现这些子系统,最后把它们连接起来,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要求的数字系统。
自顶向下设计流程图如图 6.1.1所示,具体阐述如下:① 分析原始系统功能要求拿到一个设计任务,首先要对它进行消化理解。
一般设计任务给出的是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题目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整理并罗列出系统和具体电路设计所需的更具体、更详细的功能要求。
② 选择总体方案并确定逻辑算法一个数字系统的逻辑运算往往有多种算法,算法不同,则设计出来的系统的结构也不同,而算法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结构的合理性。
因此,设计者要尽量找出各种可行的算法,并比较优劣,从中确定最合理的一种。
③ 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当算法确定后,即可构造系统框图,并对系统进行逻辑划分。
一般,数字系统可划分成控制电路和受控电路两大部分,控制电路部分是一个指挥子系统,而受控电路部分通常又被分成多个子 图 6.1.1 自顶向下设计流程图 系统,每个子系统实现一个指定的逻辑功能。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8440f50b4e767f5bcfcea8.png)
论述数字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一、数字系统原理数字系统,即有一些逻辑单元构成的具备数字运算和逻辑处理的一类算术系统,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
由于它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
数字电路一般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它由最基本的的逻辑门电路组合而成。
特点是:输出值只与当时的输入值有关,即输出惟一地由当时的输入值决定。
电路没有记忆功能,输出状态随着输入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类似于电阻性电路,如加法器、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等都属于此类。
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它是由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加上反馈逻辑回路(输出到输入)或器件组合而成的电路,与组合电路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时序电路具有记忆功能。
时序电路的特点是: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值,而且还与电路过去的状态有关。
它类似于含储能元件的电感或电容的电路,如触发器、锁存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储存器等电路都是时序电路的典型器件。
数字电路是以二进制逻辑代数为数学基础,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既能进行算术运算又能方便地进行逻辑运算(与、或、非、判断、比较、处理等),因此极其适合于运算、比较、存储、传输、控制、决策等应用。
以二进制作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简单可靠,准确性高。
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是数字电路突出的优点之一。
电路的设计、维修、维护灵活方便,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逻辑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电路块的功能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也从元件级、器件级、部件级、板卡级上升到系统级。
电路的设计组成只需采用一些标准的集成电路块单元连接而成。
对于非标准的特殊电路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电路,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任意的逻辑功能。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 第6章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 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5c73bcd184254b35eefd3478.png)
4.关系运算符(Relational operators) < 小于 <= 小于或等于 > 大于 >= 大于或等于
5.等式运算符(Equality Operators) == 等于 != 不等于 === 全等 !== 不全等
例:对于A=2'b1x和 B=2'b1x,则 A==B结果为x, A===B结果为1
关键字(Keywords)
Verilog语言内部已经使用的词称为关键字或
保留字,这些保留字用户不能作为变量或节点
名字使用。
关键字都是小写的。
6.2 常量
程序运行中,值不能被改变的量称为 常量(constants),Verilog中的常量主 要有如下3种类型:
◆ 整数 ◆ 实数
◆ 字符串
整数(integer)
字符串(Strings)
字符串是双引号内的字符序列。 字符串不能分成多行书写。例如:
"INTERNAL ERROR"
字符串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仿真时,显示一些 相关的信息,或者指定显示的格式。
6.3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Data Type)是用来表示数字电路中的 物理连线、数据存储和传输单元等物理量的。
空白符和注释
空白符(White space) 空白符包括:空格、tab、换行和换页。空白符使 代码错落有致,阅读起来更方便。在综合时空白符 被忽略。 注释(Comment) ◆ 单行注释:以“//”开始到本行结束,不允许续 行 ◆ 多行注释:多行注释以“/*”开始,到“*/”结 束
标识符(Identifiers)
第6章 Verilog HDL语法与要素
主要内容
数字逻辑第四版白中英第六章
![数字逻辑第四版白中英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825ca54f2b160b4e767fcf00.png)
第六章数字系统6.1 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6.2 数据通路6.3 由顶向下的设计方法6.4 小型控制器的设计6.5 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6.6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返回目录6.1 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6.1.1 一个数字系统实例6.1.2 数字系统的基本模型6.1.3 数字系统与逻辑功能部件的区别6.1.1 一个数字系统实例数字系统是由许多基本的逻辑功能部件有机连接起来完成某种任务的数字电子系统,其规模有大有小,复杂性有简有繁。
图6.1表示生产线上药片计数和装瓶控制显示系统的组成框图,它是一个典型的数字系统应用模型。
图6.1 药片装瓶计数显示系统框图6.1.2 数字系统的基本模型图6.2数字系统基本模型6.1.3 数字系统与逻辑功能部件的区别6.2 数据通路6.2.1 总线结构6.2.2 数据通路实例6.2.1 总线结构1.总线的概念图6.3 总线原理示意图2.总线的逻辑结构图6.4多路选择器构成的数据总线图6.5(a)三态门构成的数据总线图6.5(b)三态门构成的数据总线6.2.2 数据通路实例图6.6数据通路6.3 由顶向下的设计方法6.3.1 数字系统的设计任务6.3.2 算法状态机和算法流程图6.3.1 数字系统的设计任务•数字系统的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下列几部分:(1)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根据课题任务,把所要设计的系统合理地划分成若干子系统,使其分别完成较小的任务。
(2)设计系统控制器,以控制和协调各子系统的工作。
(3)对各子系统功能部件进行逻辑设计。
•【例2】设计一个简单的8位二进制无符号数并行加法运算器,使之能完成两数相加并存放累加和的要求。
图6.7 累加运算器基本框图6.3.2 算法状态机和算法流程图图6.8 状态及其时间关系•(2)分支框。
•(3)条件输出框。
•(4)状态单元。
图6.9 算法流程图的基本图形•【例3】将图6.10(a )所示的米里机状态图转换成ASM 流程图。
•【例4】将图6.11(a )所示的四状态机转换成ASM 流程图。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95762b453610661ed9f4b8.png)
2.数字系统设计技术
Top-down设计举例
2.数字系统设计技术
2.2 Bottom-up设计
Bottom-up设计,即自底向上的设计, 由设计者调用设计库中的元件(如各种门 电路、加法器、计数器等) ,设计组合出 满足自己需要的系统 缺点:效率低、易出错
2.数字系统设计技术
2.3 IP核与SOC设计
逻辑资源 I/O资源 布线资源 DSP资源 存储器资源:FIFO,DPRAM PLL资源 硬核微处理器资源
注意:对CPLD内部资源的使用通常不得超过 80%,否则布线很难通过,对其资源的利用率 在50%为最佳。FPGA内部安排更加难以掌 握,所以还要放宽。
(3)芯片功耗的选择 CPLD的工作电压多为5V,而FPGA的工作 电压的流行趋势越来越低,多为3.3V和2.5V。 因此,就低功耗、高级程度方面,FPGA具有 绝对的优势。
显示子系统 任务是将运算子系统产生运算结果翻译成7段 码去驱动液晶显示器件。 输入信号:来自运算子系统的4位BCD码及来 自时钟系统的控制信号。
运算子系统 任务:完成各种运算。 输入:来自键盘子系统的BCD码和各种运算 符。 输出:向显示子系统送的4位BCD码和直接发向 液晶的控制信号。
二、子系统设计 子系统通常也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式设计 方法,将系统分为控制器和受控器。控制器用 算法状态机方法来实现发出一系列命令去控制 数据在寄存器之间的处理和传送。
系统划分主要完成系统向子系统的划分,一般 根据具体设计采取不同的划分策略,多数按照 功能划分。
设计要求:要求设计一个能执行加、减、乘、 除四则运算(十进制)的便携式简易计算器 (只能执行正整数运算),其操作数用键盘输 人,运算结果用4位数码管显示。
(一)拟定初步方案 1、电源因素考虑:通常采用3Ⅴ纽扣电池,这就 要求在电路设计所使用的器件必须是2.5Ⅴ供 电的低电压器件。
数字系统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7aa33b580216fc700afdf8.png)
4、清0控制电路设计 、 控制电路设计
•系统总清 系统总清0 系统总清 •花型 每5拍清 一次 花型3每 拍清 拍清0一次 花型 •三种花型运行一遍即 拍总清 一次 三种花型运行一遍即64拍总清 三种花型运行一遍即 拍总清0一次
总 结
• • • • 掌握原理, 掌握原理,总体设计 信号清晰, 信号清晰,单元调试 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疏密得当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总结报告
编码 QA
花型2 花型2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1 1 1 0 0 0 0 QB QC QD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QE 0 1 1 1 1 0 0 0 QF 0 0 1 1 1 1 0 0 QG 0 0 0 1 1 1 1
0 00000000 00000000 1 10000000 左100011000 右1 2 11000000 00111100 右1 右0 3 11100000 01111110 4 11110000 11111111 5 11111000 11100111 左0 右0 6 右1 11111100 11000011 右1 7 11111110 10000001 8 11111111 9 11111110 10 左1 11111100 左0 11 11111000 12 11110000 13 11100000 14 11000000 左0 左0 15 10000000
数字系统设计
文亚凤 2009/1/1
课题一
意义
•
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控制器
彩灯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多路彩灯按不同的节 拍循环显示各种灯光变换花型, 拍循环显示各种灯光变换花型,广泛用于大型 灯会、 灯会、舞台灯光控制以及节假日灯光妆饰中 当彩灯路数较少且花型变换较为简单时, 当彩灯路数较少且花型变换较为简单时,可用 移位寄存器进行控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143e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4.png)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数字电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元素和逻辑门。
3. 理解数字电路的逻辑设计和功能实现。
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2. 数字电路的基本元素: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
3. 逻辑门的类型及其功能: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同或门等。
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表达式、逻辑图、逻辑表格。
5. 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逻辑门的功能。
2. 利用举例法,分析数字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
3.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绘制逻辑门的符号和功能表格。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组合逻辑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熟悉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
3. 能够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案例。
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逻辑函数、逻辑门的使用。
3. 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功能: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
4.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真值表、逻辑表达式、逻辑图、逻辑表格。
5.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路的功能。
2. 利用举例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案例。
3.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绘制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图和功能表格。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应用案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时序逻辑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熟悉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3. 能够分析和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应用案例。
数字系统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7b962d3169a4517723a32e.png)
•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数字系统设计举例
一、数字电子系统的组成
数字电子系统: 数字电路系统是指能够完成一系列较为复杂的逻辑操作的电路系 统。通常数字电路系统是由许多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功能部件组成 的,这些功能部件又可以由各种各样的SSI(小规模)、MSI(中规模)、 LSI(大规模)器件组成。 对数字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电子系统
ASM图 图
(A) 计数器复位
MDS
START A CR↑↓
NO
START?
START
YES
(B)
执行
B
OPR↑↓
再举一例:
4.ASM图的条件输出与MDS图条件输出相对应。
到MDS图
注:A态返回到A态时, 有一条件输出:当X=0, CP=0时,RUN有效。
四、数字系统设计举例
例1:设计一汽车尾灯控制系统
自上而下设计方法的步骤如下: 1、明确待设计系统的逻辑功能; 2、拟定数字系统的总体方案; 3、逻辑划分,即把系统划分为控制器与受控电路两 大部分,并规定其具体的逻辑要求,但不涉及具体的 硬件电路,如下图所示:
ASM图、MDS图以及ASM图至MDS图的转换
ASM(Algorithmic State Machine)算法流程图,建立ASM图是数字系统 的关键步骤,是描述数字系统控制算法的流程图。基本符号:状态框、 判断框和条件输出框。它表面上与通常的软件流程图非常相似,但ASM 图表示事件的精确时间间隔序列,而一般的软件流程图没有时间的概念。 (1)状态框 数字系统控制序列的状态用“状态框”表示 左上角:状态名称; 右上角:状态编码(如果已编码)。 框内标出此状态下实现的寄存器操作或输出;箭头表示在时钟的触发下进入 状态A,在另一个时钟触发下离开状态A。
数字系统设计方案方法课件
![数字系统设计方案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d98daae53a580216fcfef5.png)
系统功能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
(TOP-DOWN)
电路元器件 版 图
•自底向上
(BOTTEM-UP)
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 一,系统调研,确定初步方案 • 二,系统划分,确定详细方案 • 三,选用模块,设计具体电路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调研, 确定初步 方案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自顶向下topdown?自底向上bottemup系统功能电路元器件元器件版图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普通保险箱01钥匙1200综合12000000二进制二进制十进制十进制并行并行串行串行setupstartopensetupstartopenlola11待锁状态安锁状态拨号状态setupstart拨号正确待启状态预警状态openopenyesyesyesyesyessetopenresetsetupopensetup15时钟信号比较结果compequ比较结果20数据选择22待锁状态状态判别框
3。各模块之间的协调靠控 制器完成。
选用模块,设计具体电路
1.模块可使用TTL或CMOS 的MSL系列产品——用实际 的模块代替抽象的模块。 2.控制器自行设计——从而 将一个复杂的设计问题变成 了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最 后 框 图
最可 作 后调 的试 和 波故 障 形 检 图查
用
控制器的关键—— 算法流程图 核心——
分别为QA,QB,QC,QD。 C: 0 0 1 即4个状态的状态编码为:
0 D: 0 0 0 1
S+(T≥ 18)
A
MG,CR
S(T≥ 18)
B
MY,CR
S(T=6)
C
数字系统设计综合教程【ch06】综合设计实例 培训教学课件
![数字系统设计综合教程【ch06】综合设计实例 培训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0b5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f.png)
口RAM, RAM写端口与单片机系统总线相连,单片机可以通过程序
改写波形数据, RAM 读端口与高速D/A 转换器相连。
6.1 双路DDS 信号发生器设计
6.1.6 拓展任务
6.2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 回放系统设计
6.2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设计
6.2.1 设计目标
设计一个简易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设计要求如下:语音录放时间≥60s,语音输出 功率≥0.5W,回放语音质量良好:设计“录音”“放音”功能。
6.1.4 FPGA 设计
相位累加器phase_acc 为32 位线宽,在基准频 率信号作用下,每次增加 由频率寄存器 (FPIN[31..0])提供的 M,M 也为32 位线宽。其 输出为第1 路信号的当前 相位地址,也即第1 路 ROM 查找表地址,同时 作为相位调制器的输入。 采用VHDL 语言实现的程 序如下:
6.1.2 基本原理
基本DDS 结构的常用参量计算如下。
6.1 双路DDS 信号发生器设计
6.1.2 基本原理
由上可知,利用DDS 技术,可以实现输出任意频率和指定精度的正弦信号发生器,而 且也可输出任意波形,只要改变ROM 查找表中的波形数据就可实现。
利用DDS 原理构建的信号发生器,具有以下特点: DDS 的频率分辨率在相位累加器 的位数N足够大时,理论上可以获得相应的分辨精度,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 DDS 是一个全数字结构的开环系统,无反馈环节,因此其速度极快,一般在纳秒量级; DDS 的相位误差主要依赖于时钟的相位特性,相位误差小: DDS 的相位是连续变化 的,形成的信号具有良好的频谱,传统的直接频率合成方法无法实现。
06
03
实现在频率范围内的扫频输出功能(可通过键盘设
数字系统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b6b3b94afe04a1b171de55.png)
基于IP模块的设计 (Block Based Design)
基于平台的设计 (Platform Based Design)
数字系统的实现方式
数字IC设计
全定制
半定制
门阵列 标准单元 PLD器件
高速、高密度PCB的设计
高速、高密度PCB设计中的问题
– 信号完整性(SI,Signal Integrity) – 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流拟程订图数、字算系法统状的态总机控体A制S方M信案流号;程图功能级描述
外部( 文输逻 为A件入l辑控g状o划制态rit分器h图控m,与M制ic器D即 受SSt把 控a(te系 电MM统 路ea应mc划 两答hoir信分 大nnei号cCDhoacr受tu功)m控能或e电仿n路t助真ed记
S并 择ta部 辑 硬根适te分要件据当D,求电i控的a向g并,路制器r外a规但;m器件部s输定 不及来)出其 涉受 实来具 及控 现描体 具电 。述的 体路控逻 的的制逻器辑的功控数门据能级制输描,过出述选程,
– 应尽量使用单独的数字与模拟电源和接地网络。 – 数字地和模拟地最好单点相连。
电源和地线的处理
– 在电源和地线间加去耦电容; – 尽量加宽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对多层板,电源和
地可以各占一层,对单、双面板,最好把板上没有 布线的空间全部铺成地线。
自下而上的设计(Bottom-up)
首先将各种基本单元做成基本单元库, 然后在设计时调用这些基本单元,逐级向 上组合,直到设计出满足自己需要的系统 为止。
自上而下的设计(Top-down)
CP
数据输入
明确把待规设模计较系大统的的数逻字辑系功统从逻系辑统上级划设计分
为能控;制器和受控电路两大部分,采用逻辑
数字系统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ba15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0.png)
7.1.3 1. 数字系统的总体方案 数字系统的总体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数字系统的质量
与性能, 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使用要求及性能价格比周密 思考后确定。 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例7-1】某数字系统用于统计串行输入的n位二元序列X中 “1”的个数,试确定其系统方案。
解 该数字系统的功能用软件实现最为方便, 但此处仅讨论 硬件实现问题。
st X
Q
CP2
位 数计 数 器
CP
控 制器
CLR
CP1
“ 1”数 计 数 器
do ne
“ 1”数 输 出
图 7 - 3 “1”数统计系统结构框图
该系统的大致工作过程如下: 系统加电时,系统处于等待状 态,即当st=0时,系统不工作;当st=1时,系统启动工作,控制器 输出CLR有效,将两个计数器清0,同时置输出状态信号done无效。
数字系统设计
7.1 数字系统设计概述 7.2 控制子系统的设计工具 7.3 控制子系统的实现方法 7.4 数字系统设计举例
7.1 数字系统设计概述
1. 什么是数字系统
在数字电子技术领域内,由各种逻辑器件构成的能够实现某 种单一特定功能的电路称为功能部件级电路,例如前面各章介绍 的加法器、 比较器、 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 存储器等就是典型的功能部件级电路, 它们只能完成加法运算、 数据比较、译码、数据选择、计数、移位寄存、数据存储等单一 功能。 而由若干数字电路和逻辑部件构成的、能够实现数据存储、 传送和处理等复杂功能的数字设备,则称为数字系统(Digital System)。电子计算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数字系统。
2 . 数字系统的逻辑划分
由于数据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的功能不同, 因此, 数字系 统的逻辑划分并不太困难。凡是有关存储、 处理功能的部分, 一律纳入数据子系统; 凡是有关控制功能的部分,一律纳入控 制子系统。逻辑划分后,就可以根据功能需要画出整个系统的结 构框图。
《数字系统设计》课件
![《数字系统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acff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a.png)
ONE
KEEP VIEW
《数字系统设计》 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数字系统概述 • 数字系统的设计基础 • 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 数字系统的实现 • 数字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数字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PART 01
数字系统概述
数字系统的定义
总结词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消费电子到工业制造,再到智慧城市,数字系统的应用已经无处不 在。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
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边缘计算则能够降低延迟,提高 响应速度,两者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数字系统的性能。
03
人工智能与数字系统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为数字系统带来了更智能化的决策能力,使得数字系统能
03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随着物联网、5G/6G等技术的发展, 数字系统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从消费电子到工业制造,再到智慧城 市,数字系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 泛。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合成设计法
总结词
利用现有标准单元电路,通过组合和配置来 实现数字系统的设计。
详细描述
合成设计法是一种基于现有标准单元电路的 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单元电路,进行 组合和配置,来实现数字系统的设计。这种 方法需要熟悉各种标准单元电路的特性和功 能,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 局。
优化设计法
数字系统是指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的一类系统。
详细描述
数字系统采用离散的数字信号来表示和传输信息,这些数字信号可以表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等不 同进制数制。数字系统在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
第六章数字系统设计PPT课件
![第六章数字系统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85d3d1de80d4d8d05a4fad.png)
◆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
◆控制单元的设计
乘法控制器的ASM图
◆控制器输入输出信号表
◆控制器的VHDL源程序—mulcon.vhd
◆控制器仿真结果
◆乘法器顶层原理图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设计师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各种结构芯片来完成同一功能 描述,从而在设计规模、速度、芯片价格及系统性能要求等方面 进行平衡,选择最佳结果。
● 层次化设计方法分层原则
将所有的算术运算安排在同一层中,状态机、 随机逻辑、数据路径等逻辑类型作为独立的 模块设计
模块的输入尽量不要悬空,输出应尽量寄存。 单个功能块应保持在3000~6000门之间,
目前的电子产品正向模块化发展,所谓模块化就是对以往设 计成果进行修改,组合和再利用,产生全新的或派生设计,而自顶 向下设计方法的功能描述可与芯片结构无关。因此可以以一种 IP的方式进行存档,以便将来的重新利用。 设计规模大大提高
简单的语言描述即可完成复杂的功能,而不需要手工绘图。 芯片选择更加灵活
4 底层模块的仿真
(1)LOCK模块的仿真结果
(2)CNT12的仿真结果
(3)CNT10模块的仿真结果
(4)CODE模块的仿真结果
5 频率计顶层原理图的输入
6 频率计仿真结果
● 数字乘法器的设计
设计一4×4 二进制乘法器 设计步骤: 1.算法设计 2.电路划分 3.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 4.控制单元的设计
2 顶层原理图
3 底层模块设计
在顶层原理图中共有 5个模块:CNT12、 CNT10、CODE、 LOCK、DECODER (1)十二进制加法计 数器CNT12的VHDL 语言源程序
1-6系统设计方案(无线对讲系统)
![1-6系统设计方案(无线对讲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1118ce55f0e7cd1842536f6.png)
第六章无线对讲系统6.1系统概述系统场强能够覆盖酒店地下和地面各层大部分区域,达到无盲区通信。
系统主要设备采用知名品牌摩托罗拉产品,运行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经济实用。
系统按一条话路即一个信道设置,对讲机编程一个相应的频道,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本系统既保证了较好的通话质量,同时又避免了天线辐射源对建筑群内部的其它系统造成干扰,严格执行综合布线区内电磁波干扰场强的标准。
根据其实际情况现拟定一份供其参考和挑选的无盲区覆盖的分析性技术方案,并能根据用户的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以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
6.2设计依据及需求分析本设计是在我公司根据万达喜来登酒店弱电工程无线对讲系统的应用要求,优化性能/价格比之后,决定向贵方推荐采用的常规组网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而进行设计的。
相关技术规范(1) GB/T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2) GB6282-86〈〈25-1000MHz陆地移动通讯网通过用户线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参数》(3) GB6882〈25-1000MHZ击地移动通信网通过用户线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参数》标准;(4) 系统选用设备的有关技术参数(5) 工地现场情况和要求系统基本要求承包单位须提供一套无线对讲系统予本工程酒店内使用,用于酒店区域、裙房酒店配套及地下层。
大楼全覆盖室内对讲机系统、采用异频半双工转通信方式,在保安中心摄制中转台,在弱电竖井内设置信号功分器或耦合器在地下楼层或地下楼层分别设置隐蔽安装吸盘天线。
本系统须为当地无线电委员会认可的系统及可以分成最小4个频道给不同的操作队。
所有楼层包括楼梯、地库、大楼周边、楼内电梯及大楼外之行人路所有机电设备室B1~B2层及酒店配套区域。
无线对讲信号覆盖范围不应超出红线2米。
电磁场覆盖面之强度须优于150PV/m而没有杂声及干扰,或为当地无线电委员会认可之强度。
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须放置于地下一层弱电机房内供应80部对讲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频器的硬件验证
将以上程序通过在系统编程下载入本书配套的CPLD电路板进行硬件 验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管脚对应关系: 输入等待分频的信号 clk与MAXII的全局时钟输入引脚GCLK0对应;复位 信号rst与按键s1对应;输出信号div_out与拓展口J3的1脚对应。 (2)由QUARTUSII进行管脚分配: clk在MAXII芯片上对应的管脚号为12;按键s1对应管脚21;div_out在 MAXII芯片上对应的管脚号为36。 (3)电平定义: 按键s1按下时相当于输入信号为低电平。 (4)观察验证: 用示波器36脚的输出波形与12引脚的时钟信号的频率,可以观察到 12引脚的时钟信号为10MHz,而36脚的波形为0.67MHz方波信号,从而实现了 占空比50%的15分频分频器的逻辑功能。
ARCHITECTURE a OF div_fre IS SIGNAL cnt: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SIGNAL div_tmp:STD_LOGIC; BEGIN PROCESS (clk) BEGIN IF (rst='1') THEN cnt<="0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cnt="1111") THEN cnt<= (OTHERS=>'0'); div_tmp<='1'; ELSE cnt<=cnt+1; div_tmp<='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div_out<=div_tmp; END a;
南北方 向计数 值 1 1 6 1
交通 灯 次状 态 2 3 4 1
东西 南北方 方向 向计数 计数 值 值 5 5 40 45 5 5 45 40
交通控制灯的VHDL程序
每位与实际电路板上的LED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6-3 CPLD输出信号与LED对应关系
led(5) 东西方向
led(4)
led(3)
第六章 典型数字系统设计
● 分频器; ● 交通灯控制器; ● 数字频率计; ● 数字钟电路; ● LCD接口控制电路; ● 串行口控制器; ● 2FSK/2PSK信号产生器
分频电路
分频电路是数字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单元电路。尤其在 EDA系统 中,由于 FPGA芯片外接晶振通常频率较高(如XILINX公司的 BASYS电路板的 晶振最高可产生100MHz的时钟信号),而系统中不同模块所需的工作时钟频 率一般是不同的,当所需频率小于晶振提供的频率时,就需要分频电路对晶振 提供的高频时钟频率进行降频,以获得所需的工作时钟。 目前大部分 FPGA 芯片片内集成了锁相环,如 altera的 PLL 。应用锁相 环可以很精确地对外部输入时钟进行分频与倍频,然而,其分频与倍频的 的倍数只有有限的若干种,因此一般仅用来调节主时钟频率。当设计的目 标系统要求实现特殊的分频或倍频系数时,就需要通过编写HDL程序进行亮灯状态
东西方向 状态 红 黄
南北方向 红 0 0 1 黄 0 0 0 绿 1 1 0
绿
1 2 3 1 0 0 1 0
0
0 1 0 0 0
4
1
0
1
0
交通灯设计中的状态跳变点
计数器计数值 计数器计数值
交通 灯 现状 态 1 2 3 4
东西 方向 计数 值 6 1 1 1
频率计的组成结构分析
频率计的结构包括一个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一个计数器 和一个锁存器。
1.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频率计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一个测频控制 信号发生器,产生测量频率的控制时序。控制时钟信号clk取为1Hz, 二分频后即可产生一个脉宽为1s的时钟test_en,以此作为计数闸门 信号。当test_en为高电平时,允许计数;当test_en由高电平变为低 电平,即产生一个下降沿时,应产生一个锁存信号,将计数值保存起 来;锁存数据后,还要在下次test_en上升沿到来之前产生清零信号 clear,将计数器清零,为下次计数作准备。 2.计数器:计数器是以待测信号作为时钟,清零信号clear到来时, 异步清零;test_en为高电平时开始计数。计数以十进制数显示,本 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10KHz以内信号的频率计,如果需要测试较高频 率的信号,则将dout的输出位数增加,当然锁存器的位数也要相应增 加。 3.锁存器:当test_en下降沿到来时,将计数器的计数值锁存,这 样可由外部的7段译码器译码并在数码管上显示。设置锁存器的好处 是,显示的数据稳定,不会由于周期性的清零信号而不断闪烁。锁存 器的位数应跟计数器完全一样。
奇数分频
ARCHITECTURE a OF div_fre IS SIGNAL cnt: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SIGNAL div_tmp:STD_LOGIC; BEGIN PROCESS (clk) BEGIN IF (rst='1') THEN cnt<="0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cnt="1110") THEN cnt<= (OTHERS=>'0'); div_tmp<='1'; ELSE cnt<=cnt+1; div_tmp<='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div_out<=div_tmp; END a;
ARCHITECTURE a OF div_fre IS SIGNAL cnt: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SIGNAL div_tmp:STD_LOGIC; BEGIN PROCESS (clk) BEGIN IF (rst='1') THEN cnt<="0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cnt="1110") THEN div_tmp<=NOT div_tmp; cnt<= (OTHERS=>'0'); ELSIF (cnt="0111") THEN div_tmp<=NOT div_tmp; cnt<= cnt+1; ELSE cnt<=cnt+1;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div_out<=div_tmp; END a;
偶数分频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div_fre IS PORT (clk:IN STD_LOGIC; rst:IN STD_LOGIC; div_out:OUT STD_LOGIC); END div_fre; ARCHITECTURE a OF div_fre IS SIGNAL cnt: STD_LOGIC_VECTOR (2 DOWNTO 0); SIGNAL div_tmp:STD_LOGIC; BEGIN PROCESS (clk) BEGIN IF (rst='1') THEN cnt<="00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cnt="111") THEN div_tmp<=NOT div_tmp; cnt<= (OTHERS=>'0'); ELSE cnt<=cnt+1;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div_out<=div_tmp; END a;
led(2) 南北方向
led(1)
led(0)
红灯 绿灯 绿灯 红灯 黄灯 黄灯 ( 30 秒 ( 20 秒 ( 20 秒 ( 30 秒 (5秒) (5秒) ) ) ) )
交通控制灯的硬件验证
(1)确定管脚对应关系
(2)由QUARTUSII进行管脚分配
(3) 电平定义
(4)运行验证
数字频率计
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频率源作为基准时 钟,对比测量其它信号的频率。通常情况下是计算每秒钟内待 测信号的脉冲个数,此时我们称闸门时间为1秒。闸门时间也可 以大于和小于1秒。闸门时间越长,得到的频率值就越准确,但 闸门时间长时每测一次频率的间隔就越长。闸门时间越短,测 得频率值刷新就越快,但测得的频率精度就受影响。
交通灯控制器
介绍模仿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效果的 VHDL编程控制方法, 实验过程采用实验平台上的红黄绿三种色彩的LED灯代表红灯、 黄灯与绿灯,在东西和南北方向各有一组红黄绿灯,通过编程 控制不同方向不同色彩的LED按照交通指挥的规律亮灭。
交通控制灯的功能描述
设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车流量大致相同,因此红黄绿灯的 时长也相同,定为红灯30 秒,黄灯5秒,绿灯20秒,同时用数 码管指示当前状态(红黄绿灯)剩余时间。另外设计一个紧急状 态,当紧急状态出现时,两个方向都禁止通行,指示红灯。紧 急状态解除时,重新计数并指示。
X.5分频
采用 VHDL 编程实现分频系数为 N=6.5 的分频器,可 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进行模 7 的计数,在计数到 6时, 将输出时钟赋为'1',并且将计数值清零。这样,当计 数值为 6时,输出时钟才为 1 ,只要再设计一个扣除脉 冲电路,每到7个脉冲就扣除一个脉冲,即可实现 6+0.5分频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