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3节 海水的运动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观察、描述海水运动方向,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2.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海水运动的分布规律。

【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综合思维】4.海水运动对海洋污染产生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海浪1.海水最基本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2.海浪(1)定义和要素:海里的波浪。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描述海浪。

(2)成因①由风力形成。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③强风作用形成风暴潮。

(3)影响:塑造海岸地貌。

知识清单二潮汐1.定义: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称为汐。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

4.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微思考]“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为什么这个时间钱塘潮潮涌最大?提示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知识清单三洋流1.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3.影响(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2)影响海洋航行。

(3)影响海洋污染。

[拓展延伸]秘鲁沿岸的上升流秘鲁地处南半球大陆西岸,盛行东南信风(离岸风),不断吹拂表层海水流向西北,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营养盐类上泛,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3.3.2海水的运动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3.2海水的运动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洋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泰坦尼克号 航行路线与洋流
拉布拉 多寒流
美国纽约
墨西哥 湾暖流
爱尔兰皇后港 法国瑟堡
英国南安普敦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
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
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洋流
GEO PP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依据:海水温度。 (2)类型
40°N
暖流
寒流
水温高的海域
流向
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水温低的海域
流向
0° 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依据:海水温度。 (2)类型
洋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① 有利影响:将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 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② 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洋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沿岸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 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洋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 (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3.3海水的运动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海水的运动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 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在潮差较大的河流入海口和海湾处筑坝形 成水库,利用涨潮和落潮时潮水进出水库推动水轮发动机组发电。
➢ 潮汐能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水量成正比。潮汐能是一种可 再生的洁净能源,人们称之为“蓝色能源”。
至今,我国沿海各地建造了数十座中小型潮汐电站,其中规 模最大、运行较好的是于1980年建成的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总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年发电量达700万千瓦时。
20℃ 15℃ 10℃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 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 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 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 渔场。
海水的 运动
第三章 第三节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 役。1944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 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此战涉及多 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 便于爆破队破坏德军在海岸带布置的障碍物,保 护登陆舰安全靠岸;陆军登陆部队要求在海水 水位最高时行动,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 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便于识别地 面目标。最终指挥部选择了6月6日(农历四月十 六)作为登陆日,为什么选择这一天?
➢ 出海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处 于安全考虑,需要选择浪小的时候。
在海上活动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 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冲浪 出海捕捞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海啸
风暴潮
第三章 第一节
海水的运 动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

第三章讲述地球上的水。

水是生命的摇篮。

具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

水的三态变化,使得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同空间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主要有哪些地理意义?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存在怎样的时空分布规律?海水的运动具有哪些特征?本章内容包括三节,讲述水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海水的运动,是关于海洋的知识,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三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示意图和案例形式阐述海浪的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然后教材以文字叙述、案例、活动形式阐述潮夕的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最后教材以文字叙述辅以案例形式阐述洋流的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内容分为“海浪”、“潮汐”和“洋流”三部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了解海浪、潮汐、洋流的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对海洋运动的认识,理解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运动的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海
水的运动》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

第三章讲述地球上的水。

水是生命的摇篮。

具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

水的三态变化,使得水在不同水体之间、不同空间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主要有哪些地理意义?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存在怎样的时空分布规律?海水的运动具有哪些特征?本章内容包括三节,讲述水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海水的运动,是关于海洋的知识,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三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示意图和案例形式阐述海浪的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然后教材以文字叙述、案例、活。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链接生活
民间谚语“初一、十五涨大潮,二十二、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试答 初一、十五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形成了大潮;而二十二、二十三(初七、 初八)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是小潮。
知识拓展
1.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暖流的温度不一定比寒流高,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 海区比。 2.舟山渔场形成的原因 (1)位于浅海大陆架附近,光照充足,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饵料丰富。 (2)长江、钱塘江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及饵料。 (3)北上暖流与南下的黄海冷海水在此交汇,使水流搅动,营养物质上泛。 (4)冬季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层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海浪
1.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__海__浪__、潮汐、__洋__流__。 2.海浪的主要类型
3.海浪的影响 (1)影响人们的海上活动。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二、潮汐
方法突破 一、海浪的成因及影响
二、海浪的防御与利用
实践应用 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等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 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 地震,未必产生海啸。
应用体验
2021年3月20日,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里氏7.0级地震。据报道称,此次地震
结合材料探究: (1) 海啸属于哪种海水运动形式?海啸发生时,会伴随哪些现象? 提示 海浪。海啸发生时会伴随海平面突然上升和下降,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 常声音等现象。 (2) 推测此次海啸的主要成因。 提示 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起海水的波动。 (3) 此次事件说明沿海地带的人类活动应注意什么? 提示 人们在滨海和海上活动应密切关注海浪预报,一些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 应避开较大的海浪。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知识清单一海浪1.海水最基本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2.海浪(1)定义和要素:海里的波浪。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描述海浪。

(2)成因①由风力形成。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②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③强风作用形成风暴潮。

(3)影响:塑造海岸地貌。

知识清单二潮汐1.定义: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称为汐。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

4.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

[微思考]“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为什么这个时间钱塘潮潮涌最大?提示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知识清单三洋流1.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3.影响(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2)影响海洋航行。

(3)影响海洋污染。

[拓展延伸]秘鲁沿岸的上升流秘鲁地处南半球大陆西岸,盛行东南信风(离岸风),不断吹拂表层海水流向西北,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营养盐类上泛,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西侧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高,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任务清单一 海浪和潮汐情境探究[情境]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同时也是最壮观的海潮。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海水的运动课件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海水的运动课件
【答案】不一定。海底地震可能会引起海水波动,甚至形成巨浪,
形成海啸。
链生活:
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于夏威夷檀香山附近,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多
国海啸预警系统。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太平洋海盆的
地震波和海潮监测站探测到的信息,交换各国情报,评估能引发海啸的
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
小应用:
养殖
潮汐发电
________、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____________等,都需要充
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三、洋流
一定方向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 ____________作
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分类:按海水温度,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
(1) ________: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寒流
(2) ________: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3.影响
渔场
(1)对海洋生物资源和 ________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2)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
(3)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净化速度
污染范围
加快了 ____________,但也扩大了
动规律,加快对海浪、潮汐、洋流等资源的开发利
用;掌握风暴潮和海啸的发生规律,趋利避害,促
进人地协调。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海浪
波浪
1.概念:海浪就是海里的 ________。
2.组成要素
波峰
波谷
波高
图中A为 __________,B为
__________,C为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海水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海水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方法技巧: 海洋渔场的形成原因:渔场大多分布在营养盐类多的海域, 这里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的饵料来源充足,故集中了大量的鱼 类资源。满足三个条件: (1)多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浅海大陆架上。这里热量充 足、水温较高,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丰富。 (2)多在大河入海口,有陆地上养分注入。 (3)寒暖流交汇处和海水上升流海区,多营养盐类补充,有 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
知识点二 洋流1.概念:海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 地沿着一
定 方向 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分类 暖流:从水温 高 的海域流向水温 低 的海域的洋
流。 寒流:从水温 低 的海域流向水温 高 的海域的洋
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世界大渔场多分布在 寒暖流 交汇处或者是海水 上涌 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的海域。
2.潮汐现象的成因 (1)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①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图 a):A 处受太阳和月球 的吸引,引潮力大,出现大潮;B 处受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 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海水上涨,出现大潮。 ②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图 b):A 处受太阳的吸引 力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出现大潮; B 处受月球的吸引及地球绕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而出现 大潮。
(2)影响海洋航行。 ① 顺洋流 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②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而来的 冰山 给海上航行带
来威胁。
(3)影响海洋环境。 洋流加快了污染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海洋 污染 范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冬季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
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终年不冻港”,它位 于北极圈以内约 60°N 处,虽然地处高纬度的北极圈内,气温很 低,但令人奇怪的是,这里的海港全年从不结冰,即使在最冷 的月份海水温度也不低于 3 摄氏度,一年四季可以通航。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以致用 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 有周期性变化。读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完 成下列各题。
(1)如果图示潮汐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2)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 可以推测( )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与月球的引潮力相互抵消 了一部分 C.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垂直 答案:(1)C (2)D
(1)有关①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 (2)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可能为秘鲁渔场 B.受①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C.甲海域多海雾现象 D.②处洋流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答案:(1)D (2)C
二、潮汐 1.成因:与 月球 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2.周期和规律:一天中,通常有两次海水涨落;农历每月的 初一 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潮汐规律,进行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潮汐 发电。
三、洋流
1.定义
海洋的海水,常年比较
的流动,叫作洋流。
解析:第(1)题,月球周日运动的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也是海 洋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图中a至c或b至d都表示潮汐的日变 化周期,因此a至b、b至c、c至d都是半个日变化周期,时间间 隔为12小时25分。第(2)题,当日、月、地在同一条直线上,太 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a、c现象;当月地连线 与日地连线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与月球的引潮力相互抵消 了一部分,产生b、d现象。日、月、地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 以月球在日、地之间,也可以地球在日、月之间。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课程标准原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定位1.运用图像材料认识海浪类型及形成。

(综合思维)2.能够运用图像资料说明潮汐的成因和作用。

(综合思维)3.了解洋流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洋流的成因。

(综合思维)4.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波浪1.主要要素2.常见形式及影响常见形式成因影响海浪由风力形成。

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量越大。

大的海浪。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波、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

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后果。

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知识链接]1.海啸和风暴潮的波长和传播速度有什么不同?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

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风暴潮传播速度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思考1非洲南端好望角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浪区?提示:南半球中高纬地带,由于陆地面积较小,对盛行风的阻力较小,故风力强劲,强劲的风力作用于开阔无阻的洋面上,常常形成滔天巨浪。

知识点二潮汐1.含义: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2.变化⎩⎪⎨⎪⎧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月变化⎩⎪⎨⎪⎧日、地、月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大潮(朔、望月)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大致垂直时:形成小潮(上、下弦月)3.潮汐规律的利用各地各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

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知识点三 洋流1.含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按海水温度分类⎩⎪⎨⎪⎧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3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3节 海水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作探究•释疑难
知识点 问题探究
海浪
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西部巽他海峡发生海啸。印度尼西亚 国家抗灾署26日称,这场海啸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430人,1 495人受伤、159人失踪、大约2.2万人撤离。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8日, 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继续喷发。喀拉喀托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 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中,是活火山,目前处于活跃期。如图 为海啸和火山位置示意图。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海域海水运动特点的差异。
的主要形式。 综合思维:掌握海浪、潮汐、洋流的概念、分布和影
2.了解海浪、潮 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洋流有关的地理现象。
汐、洋流的主要 人地协调观:根据海水运动规律,开展海岸工程建设、
C.太阳辐射
D.海洋生物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
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C.我国的山东、福建、江苏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
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
[解析] 第(1)题,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水体而产生的, 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形成的,其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第(2)题,海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 素来描述波浪;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 区,山东和江苏的波浪能不是很丰富;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水波 动。
知识点 问题探究
潮汐
钱塘潮是发生于我国浙江省钱塘江的潮汐现象。钱塘江位于我国浙 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 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 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 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 峰高达3~5 m,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 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 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民间向来有农历八月十五观赏钱塘潮 的习俗。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海水的运动(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海水的运动(解析版)

地球上的水海水的运动01目标任务02预习导学1.赶海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

中国著名的有象山赶海。

时间: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因为大潮汛海水退的远又快,特别是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

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

而这大潮汛就是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为最好。

天气:当刮南风的时候的别是单南风和西南风最好,而且风力大点最佳,潮水会借助风力退得要比没风时远的多。

天气突然变化时(以阴天为好)或者和四到五级的西北风刮上几个小时,然后再转南风,这样的天气是最佳时节。

地点:因为在每种海产品的栖息地都不同,就赶海而言,一般都选择有贝壳沙较多的地方。

如果赶海之前问一下当地的海边人他们都知道哪个地方出那种海鲜。

在这时就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海鲜了,然后根据你喜欢的海鲜的栖息地去找吧。

安全:海边靠近山的都有石头,而这石头呢又会生牡蛎,这牡蛎壳很锋利的,而没山的地方呢又有石坝,这石坝上也长着牡蛎,如果和皮肤有轻微的接触,就会被牡蛎壳给划破。

所以最好穿上军用胶鞋,假如你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海水运动的特征及成因;分析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沿海地区观察海水运动的形成和运动规律3.正确认识海水运动特征,掌握海水运动规律,加快对海浪、潮汐、洋流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掌握风暴潮和海啸的发生规律,趋利避害,促进人地协调想捉蟹子就得戴上手套。

2.钱塘江观潮千百年来,钱塘江观潮成了吸引百姓和游客的重要民俗活动,而宋朝诗人苏东坡曾赞叹:“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钱塘江作为浙江第一大河,更是杭州的母亲河,平时温文尔雅,江面平静,很少有波澜不惊的场面。

但是一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由于受天体引力、地球自转的离心、气象、上游来水、河床特殊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钱塘江上就会上演一出大潮奇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识记海浪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掌握潮汐的成因及人类的应用特点。

4.理解洋流的分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海浪1.海水运动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2.海浪的主要类型(1)常见海浪:由风力形成,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的巨浪。

(3)风暴潮:强风作用下导致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

3.海浪的影响(1)影响人们在滨海及海上活动。

(2)海啸和风暴潮给沿岸带来灾害。

(3)塑造海岸地貌。

1.含义: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3.变化规律:⎩⎪⎨⎪⎧ 一天中有两次涨落,白天为潮,夜晚为汐。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4.影响: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港口建设与航运、潮汐发电等。

三、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按海水温度)⎩⎪⎨⎪⎧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2)影响海洋航行。

(3)影响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与净化。

(1)海底地震都会带来巨浪,形成海啸。

( )(2)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 )(3)在潮间带进行海水养殖,必须研究潮汐规律。

( )(4)世界著名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

( )(5)下列洋流中,属于西风驱动形成的洋流是( )A.北赤道暖流B.秘鲁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D.日本暖流提示:(1)×海底地震可能会引起海水波动,甚至形成巨浪,即海啸。

(2)×潮汐能是天体间的引力能,而波浪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3)√潮间带在潮涨时被淹没,潮落时露出水面,在此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研究潮汐变化规律。

(4)×世界著名渔场有的是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有的则是因上升补偿流的出现而形成的。

(5)C [北太平洋暖流属于西风带控制下的洋流。

]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在危急紧要关头,第七六○研究所副所长黄群等12名同志组成抢险队,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黄群和平台负责人宋月才,平台机电负责人姜开斌,在加固作业过程中不幸被狂风巨浪吞噬,英勇牺牲,试验平台安然无恙。

问题1 (地理实践力)此次威胁该实验平台的滔天巨浪是如何形成的?提示:台风“温比亚”活动带来的大风引起的。

问题2 (综合思维)此次事件说明沿海地带的人们活动应注意什么?提示:人们在滨海和海上活动应密切关注海浪预报,一些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归纳总结]1.海浪的成因及影响(1)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滨海及海上活动。

(2)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缓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

(3)选择合适的沿海海域、建设冲浪运动场所。

(4)发展技术,利用海浪发电。

1.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潮,造成相当大的损害,由于防备工作准备充足,香港特区整体上安然度过,据此完成(1)~(3)题。

(1)2018年9月15日,香港岛外海上出现了巨浪,其主要成因是( )A.台风活动带来的强风吹拂B.洋流运动引起的海水波动C.夏季风带来的风暴增水D.海底地震导致的海水猛涨(2)下列现象不会导致风暴潮发生的是( )A.台风侵袭B.温带气旋活动C.强风恰遇涨潮D.火山爆发(3)下列措施属于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防波堤B.建设防护林C.及时发布预报D.严格管理沿岸各种活动(1)A (2)D (3)A[第(1)题,由材料可知9月15日外海出现的巨浪是台风“山竹”造成的。

第(2)题,海上的气旋活动会导致风暴潮;强风恰逢涨潮也会导致风暴增水形成风暴潮,而火山爆发不会导致风暴潮。

第(3)题,四项选项中,只有A项属于工程措施。

]白居易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问题1 (地理实践力)诗中反映出潮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提示:潮汐在一日内出现两次,白天和夜晚各出现一次。

问题2 (综合思维)潮汐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月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导致的海水涨落。

问题 3 (区域认知)钱塘江口的潮汐现象往往比周边沿海地区规模更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会使潮流暴涨。

[归纳总结]1.潮汐的成因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其中月球的引潮力是引起潮汐现象的主要力量来源。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引潮力是天体引力与地球自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在地球上,当某地处于正对或背对月球时,此处的海水被月球引潮力“拉”起来,周围的海水也向着此处聚集堆积,就形成涨潮。

地球自转过程使得大部分海域一天出现两次涨潮。

地球与太阳相距遥远,因此太阳的引潮力不足月球的1/2。

当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位置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故高潮更高,低潮更低,这便是朔望大潮。

当太阳、月亮连线与月球、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会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便产生上、下弦时的小潮。

2.涨落规律⎩⎪⎨⎪⎧ 日变化:昼夜各涨落1次月变化:朔、望日为大潮,上、下弦日为小潮3.潮汐现象的影响和应用(1)准确掌握海水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2)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岸边,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机会。

(3)海上航运事业和潮汐关系更加密切,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4)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充分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

(5)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2.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据此完成(1)~(2)题。

(1)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A.洋流现象B.风暴潮现象C.潮汐现象D.涌浪现象(2)与“春江潮水”现象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A.月球的引力B.海风的吹拂C.江河水的涌入D.太阳的引力(1)C (2)A[诗中描述的是潮汐现象,主要与月球的引力相关。

]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

摩尔曼斯克港是北极圈中唯一的一个不冻港。

尽管冬季外界气温低于-30~-40 ℃,但港湾终年不冻。

问题1 (综合思维)你知道为什么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吗?提示:该港口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而终年不冻。

问题2 (区域认知)比摩尔曼斯克港纬度还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很长的封冻期,原因是什么?提示:受千岛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而封冻期较长。

[归纳总结]1.判断洋流的寒暖性质(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①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如下图);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②依据经纬度变化或海陆轮廓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2)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上图中的洋流M和N)。

(3)判定洋流性质①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上图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上图中的洋流N)。

②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③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拓展]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如下图所示: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

(3)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

(4)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3.2018年1月6日20时,巴拿马籍“桑吉号”油轮与香港籍散货船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后原油泄漏,海区污染严重,同时油轮漂向东海南部海域,最终于14日13时沉没。

读事故海域图,完成(1)~(2)题。

(1)油轮向东南漂,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长江径流B.冬季风C.撞击的冲击力D.日本暖流(2)关于该海区的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B.把油污带向日本,使北海道渔场减产C.向南航行的货轮,顺流省时D.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1)B (2)D[第(1)题,油轮向东南漂,说明受到西北风的影响,最可能的是冬季风造成的,选B。

第(2)题,该海区洋流为冬季风吹拂形成的沿岸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油污向东南方向扩散,不会对日本的北海道渔场造成影响;向南航行的货轮,主要是受到风力作用,不是洋流形成的;洋流可以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选D。

] 4.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2)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1)B (2)C[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海域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区,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为加那利寒流,海水上泛,饵料丰富,故该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第(2)题,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所以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变慢,A项错误;该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B项错误;该洋流为寒流,洋面温度较低,所以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C项正确;该洋流为寒流,所以不可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项错误。

]地理实践力——洋流发电造福人类2017年8月,日本在鹿儿岛县外海实验用洋流发电,成功利用从菲律宾北上的日本暖流(黑潮)转动涡轮机发电,最大发电量达30千瓦,创下全球首例,未来的目标是降低洋流发电成本,预计能够在2020年前实用化。

从菲律宾经中国台湾东部海域流往日本的日本暖流,是全世界第2大暖流,仅次于墨西哥湾暖流。

其流速达每秒1到2米,流量是全世界最大河流亚马孙河的360倍,不论流向或流速全年均十分稳定,不像太阳能仅限白天才能发电,也不像风力发电易受季节跟气候变化影响。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

下图是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该洋流H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大洋东岸④大洋西岸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发电站位于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则该洋流沿岸入口城市稠密B.若该发电站位于南美附近海域,该洋流附近沿岸多雾C.若该发电站位于非洲附近海域,则该洋流沿岸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森林D.若该发电站位于欧洲附近海域,则该洋流的形成与信风有关(1)B (2)B[第(1)题,分析图中伞式洋流发电站的工作原理,工作索往北运动伞面撑开,与洋流方向一致,也就是洋流往北运动,根据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该洋流应位于大洋西部,属暖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