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专题练习(三十八)-答案

2018届高三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专题练习(三十八)-答案
2018届高三历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专题练习(三十八)-答案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AD 6~10.DBDBC 11~15.CCCDB 16~20.CACDC

二、非选择题

21.(1)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需要。(2)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关系: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3)经营方式: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分配制度:“大锅饭”(平均主义)变为自负盈亏。(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存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使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2.(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3)外资或中外合资。(2分)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3.(1)因素: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包括: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

对改革的影响:农村中的“小自由”成为改革的先导,经济体制改革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有利于提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政府是体制的主体,中国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解析

1.【解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实行的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故B项错误;“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当时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实际,不是失误,故C项错误;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一大二公”超越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2.【解析】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行分散经营,与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不符,故A项错误;恢复国民经济在农村中的措施是进行土地改革,而不是“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故B项错误;1953年政府实行农业改造,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故C项正确;人民公社是1958年成立,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扩大公有制的范围和程度,与材料中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不符,故D 项错误。

3.【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分析材料信息可见,到1955年底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额只完成“一五”计划的55%,为此1956年初全国计划会议将计划投资额由国家计委预定为比1955年增长71%,最终经过反冒进压缩确定为增长62%,由此可知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选B.到1956年秋,中共八大仍然确立既反冒进又反保守的经济建设正确的指导方针,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我国调整经济建设指标的体制问题,故C、D两项错误。

4.A

5.D

6.【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了解新中国初期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失误。A项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要把我国从农业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国。故A与城市化关联明显,排除;B项中“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在东北,使东北出现了一批工业城市,故与城市化关系明显,排除;C项工业化主要在城市发展,排除;D项土地革命主要在农村,与城市关系不大,故符合。

7.【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一五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且,根据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时期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1953年开始,农村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合作化开始之初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渐进推进。并未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错误;根据所学,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中央对农业物资的统购统销主要是推动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形成,故C错误;题干中描述的不是基层民主建设,故D项错误。

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知识点,旨在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归因的能力。由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也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排除;C项本身错误,共产主义社会才是按需分配,排除;D项即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

9.B

10.【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必须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56年中共八大,在这次会议上正确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C项正确;A项1949年9月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相关问题;B项1954年召开,当时还没有完成三大改造;D项是1978年召开。所以答案选C。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阐述了一五计划确定的的建设速度为“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4.7%,农业为4.3%”,高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为18%,农业为4.5%”说明了一五计划制定的指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因此C的表述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是论述一五计划制定的经济发展指标,A、B、D均偏离了题干主旨,故选C。

12.C

13.C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相关知识点——三大改造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1957年”“工分”等,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完成了对农业的改造,即实行农村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由农民的个体经济转变为国有经济体制,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排除A;B项明显不符合1956年底农业改造后的史实,排除;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的完善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C。故选D.

15.【解析】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实质是土地私有,仍是小农经济,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新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由私有变成公有,B项符合题意;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仍是公有,只是扩大公有化程度,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6.【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今年不搞两本帐了,就是一本帐,决不要层层加码”,出现在1961年,联系所学知识知识,可见这是经济的调整政策下出现的现象,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在1978年后的中国,B项不符合题意时间,排除。D项中“消除了‘左倾’的影响”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17.A

18.【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材料反映了城市居民一切以单位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结果,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还包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而材料信息没有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B、D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大跃进”、“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等,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

选项,可知: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农村政策调整”,C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不符合史实。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实施的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故③错误;①②④三项都是1953年我国迅速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主要原因。故选C。

二、非选择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