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规范中枢性性早熟的诊疗
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一、定义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
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二、病因一)中枢性性早熟。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由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4.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CPP的特殊类型,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
女孩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为多,占中枢性性早熟的80%-90%以上;而男孩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二)外周性性早熟。
1.按第二性征特征分类:早现的第二性征与患儿原性别相同时称为同性性早熟,与原性别相反时称为异性性早熟。
2.常见病因分类2.1女孩1)同性性早熟:见于遗传性卵巢功能异常如McCune-Albright综合征、卵巢良性占位病变如自律性卵巢囊肿、分泌雌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异位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等。
2)异性性早熟: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卵巢肿瘤,以及外源性雄激素摄入等。
2.2男孩1)同性性早熟: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皮质肿瘤或间质细胞瘤、异位分泌HCG的肿瘤,以及外源性雄激素摄入等。
异性性早熟是一种早期发育的疾病,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肿瘤、异位分泌HCG的肿瘤或外源性雌激素摄入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两种类型。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132 CPP的诊断CPP的治疗 概 述CONTENTS概述01一、概述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是 指 由 于 下 丘 脑 - 垂 体 - 性 腺 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HPGA)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 8 岁前,男孩 9 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
发病率约为 1/5 000~1/10 000,女孩约为男孩的 5~10 倍 。
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性发育过早,引起女孩早初潮;由于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的终身高;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及性成熟,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
一、概述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 GnRHa)治疗 CPP。
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趋势,CPP 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CPP 的诊断02二、CPP的诊断(一)、临床诊断根据患儿出现第二性征的时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首先确定患儿是否为 CPP。
性早熟按 HPGA 功能是否提前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GnRH 依赖性、真性、完全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非 GnRH 依赖性、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
二、CPP的诊断CPP 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 :(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孩 8 岁前,男孩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以女孩出现乳房结节,男孩睾丸容积增大为首发表现。
(2)线性生长加速:年生长速率高于正常儿童。
(3)骨龄超前: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1 岁或 1岁以上。
(4)性腺增大:盆腔 B 超显示女孩子宫、卵巢容积增大,且卵巢内可见多个直径>4 mm 的卵泡;男孩睾丸容积≥4 ml。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为了规范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以下指南供临床参考。
[定义]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
CPP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2.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特发性CPP(ICPP)无器质性病变。
女性患儿约80%~90%为ICPP;男性患儿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诊断]应首先确定是否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继之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
(1)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可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确定其性腺轴已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2)GnRH激发试验:本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GnRH可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加,其激发峰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GnRH激发试验方法:常规用GnRH(戈那瑞林)2.5 μg/kg或100μg/m2静脉注射,于0min、30min、60min、90min时采血样,测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GnRHa经典试验方法的120min可省略),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的激发作用比天然者为强,峰值在60~120min出现,但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
诊断CPP的LH激发峰值的切割(cut-point)值:取决于所用的促性腺激素检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LH峰值在女童应12.0IU/L、男童25.0IU/L、LH峰/FSH峰0.6~1.0时可诊断CPP(注:LH峰是指激发试验中各时间点的LH最高值,FSH峰是指激发试验中各时间点的FSH最高值);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测定时,LH峰值5.0 IU/L、LH峰/FSH峰0.6(两性)可诊断CPP;如LH峰/FSH峰0.3,但0.6时,应结合临床密切随访,必要时重复试验,以免漏诊。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
04 中枢性性早熟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减少长时间使用 电子屏幕的时间。
均衡饮食
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 物,尽量少吃含有激素的食品。
定期检查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 疗共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 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 • 中枢性性早熟的预防与护理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一种常 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表现为儿 童早期出现性腺发育和性激素分
03
出现腋毛、阴毛生长, 乳房发育,骨龄提前。
04
性激素水平升高,尤其 是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 水平升高。
诊断方法
阴道黏膜涂片检查
观察阴道黏膜细胞形态和分泌 情况,判断是否进入青春期。
X线骨龄测定
通过拍摄手腕部X光片,评估 骨骼发育情况,判断骨龄是否 提前。
基础体温测定
通过连续监测基础体温变化, 判断是否有排卵。
用于降低雄激素水平,缓解性征发育 和骨骼加速成熟。
手术治疗
01
针对肿瘤引起的中枢性性早熟, 手术切除肿瘤是首要治疗方法。
02
对于非肿瘤引起的中枢性性早熟 ,手术通常不作为首选,仅在药 物治疗无效时考虑。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针对因性早熟引发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焦虑等,进行心理疏导 和支持。
生活指导
03
定期带孩子去看医生,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了解孩子的病
儿童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介绍了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原则,包括抑制性激素分 泌、减缓骨骼成熟和改善心理状况等,并详细阐述了常用 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强调了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骨质疏松 、心理障碍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未 来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治将更加精准 和个性化,例如基因诊断和精准医疗的 应用。
药物治疗方法
GnRH类似物
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 功能,减缓或阻止第二性征的发 展,常用药物有亮丙瑞林、曲普
瑞林等。
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对于部分性早熟患儿,可使用雄激 素受体拮抗剂来抑制雄激素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氟他胺、螺内酯等。
其他药物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还可使用其 他药物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进行治疗。
饮食调整
避免过量摄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如某些动物内 脏、滋补品等。
心理干预
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早熟儿童,及时进行心理 干预和辅导。
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01
药物治疗
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药物,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延缓性发
育。
02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干预。
03
效果评价
经过治疗,大部分性早熟儿童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骨骼发育、生
育能力等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然而,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需要长期随访和评估。
06
家长教育与心理支持
家长心理调适指导
接受和面对
家长应首先接受孩子性早熟的现实,并积极面对,调整自己的心 态。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
枢性性早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它的发生涉及基因、环境、心理因素以及其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基础。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枢性性早熟是指性激素水平增加导致生殖器官
早熟发育的一种综合性临床症状。
根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第10期第16 - 95页发
表的《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枢性性早熟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I. 临床表现:
1. 经强烈刺激而自发性出现的体性发育特征,如毛发分布改变,手足的腹部和腰部
的脂肪分布不均,多汗,胸部可能有异常发育;
2. 年龄不应过早出现的生殖器发育,如龟头发育,乳房发育;
3. 存在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如充血、包皮增厚,阴茎异新、尿道炎症状;
1. 血清激素检测月经前或月经后的生长激素,脑垂体激素,性激素等正常;
2. 二碘甲状腺激素分泌状况正常;
3. 内分泌专科医院的检查正常;
III. 其它检查:
1.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或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
2. 临床上诊断可疑的枢性性早熟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如有体外线粒体遗传学疾病诊断,可根据遗传学病变来诊断枢性性早熟。
IV. 诊断标准:
1. 年龄≤4岁的患儿,满足以上的所有条件;
(1)临床表现;
(2)内分泌表现;
(3)其他检查常规检查。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断标准逐步统一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专家经验的积累,儿童中枢性性早 熟的诊断标准将逐步统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
针对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手段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新 型治疗药物的研发将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 果。
危害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可能导致儿童生长 发育加速、骨骼成熟提前、最终身高 受损,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 研究逐渐增多,但诊断和治疗水平仍 需提高。
国外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对儿童中枢性性早熟认识的深入 和诊疗技术的进步,未来将更加关注 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剂量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 化和药物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 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 应,保障患者的安全。
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性早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心理干预有助于 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诊断流程图及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选择性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判断。
注意事项
避免将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等部分性性早熟误诊为CPP;注意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相鉴别。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针对不同分型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中枢性性早熟是指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活跃引起的早熟症状,其主要特征是在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初潮或男性睾丸增大等性征。
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中枢性性早熟患者在生长速度、骨龄、生殖器发育等方面均存在异常表现。
女孩乳房发育、月经初潮年龄早于8岁,男孩睾丸增大年龄早于9岁。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加速骨龄、生长过速、性早熟的家族史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对于怀疑中枢性性早熟的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生长激素水平、骨龄测定等。
性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是中枢性性早熟的重要指标,而生长激素水平和骨龄的异常变化也有助于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中枢性性早熟的病因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颅脑MRI检查来排除颅内病变,评估下丘脑-垂体区结构和功能是否异常,帮助确定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进行骨龄测定、激素激发试验等辅助检查来帮助确认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这些辅助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有助于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可以结合以下诊断标准来确定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1.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月经初潮或睾丸增大;2.性激素水平异常升高;3.生长激素水平和骨龄的异常变化;4.颅脑MRI检查排除颅内病变;5.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符合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综上所述,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诊断,才能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 关注中枢性性早熟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 质量,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01
挑战
02
如何提高临床医生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患者得到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03
如何平衡药物治疗的益处与潜在风险,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04
如何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评估和治疗服务。
超声检查
02
03
MRI检查
对性腺、肾上腺等器官进行超声 检查,了解器官形态和发育情况 。
对于怀疑颅内病变的患者,可进 行颅脑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和流程
01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性腺 轴功能和性征发育情况。
02
结合骨龄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中枢性性早
早期发现与干预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异常症状
家长和教师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 如过早出现第二性征、生长速度过快等,应及时就医。
及早干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中枢性性早熟患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延缓病 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干预治疗还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心理障碍、骨质疏 松等。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共识的亮点与不足
01
亮点
02
提供了中枢性性早熟的标准化定义和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更
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包括儿科保患者得到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本次共识的亮点与不足
本次共识的亮点与不足
不足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中枢性性早熟,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本次共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相对简 略,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及治疗共识(2015年)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指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e-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
发病率约为1/5 000-1/10 000,女孩约为男孩的5-10倍。
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性发育过早,引起女孩早初潮;由于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的终身高;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及性成熟,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 analogs,GnRHa)治疗CPP。
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趋势,CPP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为规范儿童CPP的诊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早在2007年即制定了《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2010年卫生部也组织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但关于CPP的诊断及GnRHa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较多颇具争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再次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以指导儿科内分泌医师对CPP的诊疗。
【CPP的诊断】一、临床诊断根据患儿出现第二性征的时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首先确定患儿是否为CPP。
性早熟按HPGA功能是否提前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GnRH依赖性、真性、完全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非GnRH依赖性、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
CPP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学组2007)
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学代谢学组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为了规范中枢性(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进行了专题讨论,制定以下指南供临床参考。
[定义]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缘于下丘脑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
CPP 又称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其过程呈进行性发展,直至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2.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特发性CPP(ICPP)无器质性病变。
女性患儿约80%~90%为ICPP;男性患儿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诊断]应首先确定是否为GnRH依赖性性早熟,继之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1.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
2.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
(1)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如果第二性征已达青春中期程度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可作为初筛,如>5.0IU/L,即可确定其性腺轴已发动,不必再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
(2)GnRH激发试验:本试验对性腺轴功能已启动而促性腺激素基础值不升高者是重要的诊断手段,GnRH可使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增加,其激发峰值即可作为诊断依据。
GnRH激发试验方法:常规用GnRH (戈那瑞林)2.5 μg/kg或100 μg/m2静脉注射,于0 min、30 min、60 min时采血样,测血清LH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GnRHa经典试验方法的120 min可省略),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的激发作用比天然者为强,峰值在60~120 min出现,但不推荐其在常规诊断中使用。
诊断CPP的LH激发峰值的切割(cut-point)值:取决于所用的促性腺激素检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LH峰值在女童应>12.0 IU/L、男童>25.0 IU/L、LH峰/FSH峰>0.6~1.0时可诊断CPP;用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测定时,LH峰值>5.0 IU/L、LH峰/FSH峰>0.6(两性)可诊断CPP;如LH峰/FSH峰>0.3,但<0.6时,应结合临床密切随访,必要时重复试验,以免漏诊。
儿童性早熟的诊疗方案
儿童性早熟的诊疗方案性早熟是指性发育启动年龄显著提前(较正常小儿平均年龄提前2个标准差以上)。
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
本病女孩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4。
【诊断要点】(1)中枢性性早熟:①其临床特征是提前出现的性征发育,与正常青春期发育程序相似,女孩首先表现为乳房发育,男孩首先表现为睾丸增大,但临床变异较大,症状发展快慢不一;②在性发育过程中,男孩和女孩皆有骨骼生长加速和骨龄提前,小儿早期身高虽较同龄儿高,但成年后反而较矮小。
在青春期成熟后,患儿除身高矮于一般群体外,其余均正常。
(2)外周性性早熟:①性发育过程与上述规律迥异;②男孩性早熟应注意睾丸的大小,若睾丸容积>3ml,提示中枢性性早熟;如果睾丸未增大,但男性化进行性发展,则提示外周性性早熟,其雄性激素可能来自肾上腺;③颅内肿瘤所致者在病程早期常仅有性早熟表现,后期始见颅内压增高、视野缺损等定位征象。
(3)GnRH 刺激试验:亦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试验。
静脉注射GnRH,2.5μg/kg(最大剂量≤100μg/kg),于注射前(基础值)和注射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分别采血测定血清LH 和FSH。
当LH 峰值>15U/L(女)或>25U/L(男),LH/F-SH 峰值>0.7,LH 峰值/基值>3时,可以认为其性腺轴功能已经启动。
(4)骨龄测定:根据手和腕部X 线片评定骨龄,判断骨骼发育是否超前。
性早熟患儿一般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5)超声检查:根据需要,选择盆腔超声检查了解女孩卵巢、子宫的发育情况;男孩注意睾丸、肾上腺皮质等部位。
(6)CT 或MRI检查:对疑有颅内肿瘤或肾上腺皮质病变患儿应选择进行脑部或腹部扫描。
【治疗要点】性早熟的治疗依病因而定,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目的是抑制或减慢第二性征发育,特别是阻止女孩月经来潮;抑制骨骼成熟,改善成人期最终身高;恢复相应年龄应有的心理行为。
儿童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的类型和危害
生长发育异常
性早熟可能导致儿童骨骼成熟加 速,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影响最
终身高。
心理行为问题
性早熟儿童可能因身体发育与同龄 人不符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 题。
生殖系统问题
性早熟可能导致女孩月经提前,男 孩睾丸增大等生殖系统异常表现。
预防措施和建议
均衡饮食
生长激素
其他药物
如雄激素受体拮抗剂、雌激素受体拮 抗剂等,可用于特定情况下的治疗。
对于预测成年身高受损的患儿,可联 合使用生长激素,以促进身高增长。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
01
02
03
心理评估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 解其心理状况和需求。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 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帮 助患儿调整心态,增强自 信。
诊断标准
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参照国际和国内相关指南和标准,制定中枢性 性早熟的诊断标准。具体标准包括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性激素水平升高、骨龄提前等。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
治疗目标和原则
抑制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
01
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抑制患儿过早或过快的性发育,防止骨
骺过早闭合,改善最终成年身高。
骨龄测定
通过X线片测定骨龄,评估骨骼发育 状况。
影像学检查
盆腔B超
检查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
MRI检查
对于怀疑颅内病变的患儿,可进行颅脑MRI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诊断流程和标准
诊断流程
根据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患儿是否存在中枢性性早熟。对于疑似病 例,需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专家会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病程短,在乳腺开始发育的早期尚未出现明显的生长加速、骨龄未出现超前时行GnRH激发试验,LH峰值 可能与青春期前的值相重叠,达不到诊断切割值。男性性早熟患儿睾丸的大小通常是通过Prader睾丸计进 行睾丸体积的评估,因其具有一定误差,部分青春期前的儿童可被误诊为已经进入青春期而进行激发试验, 结果显示下丘脑-垂体一性腺轴功能未启动。对此类患儿应密切随访性征发育情况、生长速率、骨龄等,必要
progressive precocious
puberty)则均属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男孩9岁前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的
性发育。二者的区别在于性发育的进程,快进展型出现性发育进程快,骨龄进展迅速,影响最终成人身高;而 慢进展型则表现为骨龄进展、生长加速不明显,骨龄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对患儿的最终成人身高无显著影响。 明确这几个概念,可更好地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并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进行调整。总之,GnRHa的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选用药物时也应考虑不同的
药物,作用强度不同;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不同。
关于停药时机,国内外普遍认为停药时机取决于治疗目的。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者治疗一般宜持续 2年以上;骨龄女孩达12岁,男孩13岁。但停药时机亦需个体化,可酌情考虑对身高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
性、生活质量以及性发育与同龄人同期发育的需求,经医生的评估后谨慎停药H’61。儿科内分泌医师应充分
了解了GnRHa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起始治疗的“点火效应”。应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的必要性,
以及需坚持长疗程治疗,杜绝患儿应用l~2针后停药或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任意停药后再用药的情况 发生。 要点五:注重中枢性性早熟GnRtta治疗过程中及停药后的监测。
程,提出了快进展型青春期、快进展型性早熟、慢进展型性早熟的概念"1。
性发育起始年龄低于界定年龄(女孩8岁,男孩9岁)是诊断性早熟的首要条件,但同时应注意性发育
的顺序或进程异常。如性发育顺序异常可见于外周性性早熟、McCune—Albright综合征、单纯阴毛早现、单纯
早初潮等;性发育进程则有助于判断患儿性发育的过程是否为进展型,如性发育进程过快可见于快进展型性 早熟、快进展型青春期等,而性发育进程过慢则应注意评估性发育迟缓等。 快进展型青春期、快进展型性早熟和慢进展型性早熟属不同概念。4引。(1)快进展型青春期(rapidly
U/L时,结合临床其他性征发育及生长情况、骨龄可考虑中枢性性早熟[5-6,12]。
要点三: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确定后,明确病因尤为重要。 中枢性性早熟以女孩多见,多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但年龄越小开始性发育的女性CPP患儿,中枢 神经系统异常的比例越高;男性中枢性性早熟虽相对少见,但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患 儿。6’”。1 7|。关于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是否常规行垂体核磁共振(MRI)检查,国外指南推荐,6岁以下女性患儿 及所有男性性早熟患儿均需行头颅MRI检查M J。但国内诊疗指南则强调除此之外,6—8岁的性早熟女性患
儿出现快速性发育迹象或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时,亦应考虑行头颅MRI检查旧]。 对垂体MRI正常的男性CPP患儿,还应注意进行肿瘤相关指标,特别是13-hCG的检测,以排除生殖细 胞瘤。特别对高度怀疑肿瘤,而垂体MRI正常的患儿,应注意监测p-hCG水平,必要时定期复查垂体MRI。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儿有无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如头痛、视物不清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复查垂体MRI
progressive
puberty),是指在正常发育年龄开始青春期发育,但发育进程较快,性发育从一个发育分期到下一 个发育分期的时间小于6个月,短期内出现生长加速、骨龄快速增长超过实际年龄,可影响患儿的终身高。
(2)快进展型性早熟(rapi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y
progressive precocious
puberty)和慢进展型性早熟(slowly
段,雌二醇分泌与LH分泌解离等有关。FSH峰值及基值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意义不大[5-6,10-12]。 GnRH激发试验虽为所谓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金标准”,但并非唯一诊断指标。GnRH激发试验的
结果分析应充分结合患儿的性发育、生长加速以及骨龄进展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LH峰值的大小与激发药 物、检测方法等有关,诊断临界值是人为设定的,因此可能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的情况”屯10。1 2|。如患儿就诊
要点四: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应强调病因治疗,并注意并非所有患者均需GnRI-Ia治疗,避免过度医疗。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确立后,需进一步明确患儿性发育进程以及预测身高受损情况。若患儿为快进展型 中枢性性早熟、预测成人身高受损严重或为影响患儿终身高的快进展型青春期者,均可考虑GnRHa治疗。 而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以及预测成人身高不受损的患者则不需立即治疗。需监测随访,但应定期复查身 高和骨龄变化、性发育状态,再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另外,GnRHa治疗时也可适当考虑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
主堡』L型苤查!!!!生!旦筮!!鲞筮!翅鱼!也』旦!ii坐:』!些!鱼!!:!!!:!!:盟!:!
.述评.
进一步规范中枢性性早熟的诊疗
梁雁罗小平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意识的加强,儿科内分泌门诊因“性早熟”就诊的患儿 日益增加。为规范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及卫生部先后制 定了“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和“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_1引。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诊断不明
药方式、检测方法、采血时间等相关[22-24]。Brito等[221认为皮下注射亮丙瑞林3.75 mg(89~340斗∥kg)后
2
h采血测LH<6.6 U/L(IFMA)即提示LH受抑制。Acharya等旧副利用肌肉注射第一针亮丙瑞林11.25
mg
(89。340斗∥kg)后3 h采血测定LH,若LH<3.3 U/L(化学发光法),考虑LH受抑制。Demirbilek等[24 J采 用第3针亮丙瑞林肌肉注射(69~179斗g/kg)后90 min采血测LH水平,LH<2.5 U/L(ICMA)考虑性腺轴 抑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8%),但部分未达诊断临界值的患儿再次经GnRH激发试验后显示
确、治疗不规范、随访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
泌遗传代谢学组组织专家进行讨论,重新修订了儿童中枢性性早熟诊疗共识。3 o,并在本期刊登。此次共识 强调在中枢性性早熟的诊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点一: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在强调起病年龄的同时,应注意性发育的顺序及进程。并针对性发育的进
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GnRHa治疗有效性的评估包括临床指标以及促性腺激素抑制
状态评估心2.24]。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性发育状态、骨龄进展、性激素水平等。GnRH
激发试验是评估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是否受抑制的金标准,但因其费时及患者不易接受,目前越来越多的学 者期望通过GnRHa注射后测定单次血LH水平替代GnRH激发试验来评估LH抑制情况,但结果不一,与用
需求,若患者出现与性早熟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可给予GnRHa治疗。但宜谨慎评估,不能任意扩大治
疗范围[3,6I。
GnRHa的治疗方案与GnRHa的剂型、药物种类、用药方式等有关,但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方案M剖。
GnRHa的制剂有缓释剂和长效缓释剂。可每4周肌肉或皮下注射缓释剂、每3个月肌肉或皮下注射长效缓 释剂或每年皮下植入长效制剂。目前国内仅有3.75 mg的缓释剂,以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最为常用。关于
时应重复进行GnRH激发试验。也有部分儿童GnRH激发试验LH峰值已达诊断阈值,但无生长加速,无骨
龄超前。甚至部分青春期前的儿童也可能出现LH峰值>5.0 U/L,应注意结合临床分析其结果口屯10‘1
2。。
此外,GnRH激发试验也应掌握适应证。并非所有出现乳腺发育的儿童均需行GnRH激发试验。如单 纯乳腺早发育,好发于2~3岁以下的婴幼儿。患儿出现乳腺发育,但无生长加速、骨龄超前,并不一定需要 行GnRH激发试验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已经初潮的女性患儿无需进行GnRH激发试验。LH基值I>0.3
U/L,24
h后雌二醇≥184 pmol/L(LH:免疫化学发光法;雌二醇:放射
免疫分析法)。但有43%左右的性早熟患儿LH基值水平低于诊断临界值,需结合注射后24 h的雌二醇水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06.002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通信作者:罗小平,Email:xpluo@tjh.tjmu.edu.cn
或血肿瘤生化指标等,及时评估诊断及病因¨孓17 o。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确立后,还应注意排除是否继发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症等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合并性早熟,应警惕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urnouts,
TART),定期行睾丸彩超检查¨8。19 J。长期未经治疗的严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致垂体反应性增生, 头颅MRI可示垂体增大,常误诊为垂体瘤。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数月后复查MRI通常会见到垂体明显缩 小,应注意避免误诊垂体瘤而进行手术治疗闭m J。
hormone analogs,
GnRHa)的治疗适应证‘3,6I。
要点二:正确评价GnRH激发试验及其在中枢性性早熟诊断过程中的作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是中枢性性早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激发试验所采
用的药物、采血时间以及检测方法不同,诊断临界值亦有不同¨’6…。不推荐常规应用GnRHa作为GnRH激 发试验药物,但若因药物来源因素而采用GnRHa作为激发药物时,应考虑到不同制剂的生物活性、不同采血 时间、不同检测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国外文献报道采用GnRHa作为激发药物评价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 功能时,诊断临界值各有不同,部分需结合雌二醇水平进行分析¨0。11 J。如有前瞻性临床研究利用曲普瑞林 皮下注射0.1 mg/m2(最大0.1 mg)做激发试验,3 h后采血测黄体生成素(LH)≥7.0 U/L(免疫荧光法, IFMA),或LHI>8.0 U/L(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可考虑诊断性早熟。但其特异性为100%,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