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南沙——广州南沙新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纪实

合集下载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九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一)发展基础 (2)(二)战略意义 (3)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发展原则 (5)(三)战略定位 (6)(四)发展目标 (8)三、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9)(一)强化与港澳基础设施对接 (9)(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9)(三)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 (10)四、开拓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2)(一)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12)(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13)(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6)(五)彰显岭南人文特色 (18)五、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18)(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19)(二)建设商业服务中心 (20)(三)打造教育培训基地 (22)(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2)六、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24)(一)构建区域交通枢纽 (24)(二)建设航运物流枢纽 (26)(三)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26)(四)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 (27)(五)强化开放门户功能 (28)七、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28)(一)创新社会治理结构 (28)(二)优化社区服务 (29)(三)强化社会管理保障 (30)八、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31)(一)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空间 (31)(二)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32)(三)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32)九、保障措施 (33)(一)保障机制 (33)(二)加强政策支持 (36)(三)加强组织实施 (40)前言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与港澳合作紧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特制定本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广州南沙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广州南沙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本报广州9月15日电(记者罗艾桦)《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已正式下达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发改委。

《批复》同意广州南沙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至此,广州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之后的我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批复》明确了南沙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政策支持。

《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以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为主线,以生态、宜居、可持续为导向,大力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现代化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为全面推进珠江三角洲转型发展、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南沙新区规划面积共800多平方公里,位于珠三角中心,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由目前的广州市南沙区和番禺区的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划归组成,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三个粤港澳合作平台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

南沙新区获批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来源:上海证券报时间:2012-09-12 09:51 新华微博《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准记者从广东发改委有关人士处获悉,备受关注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将于近日正式下发此文。

广州南沙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红昨日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正在开会,她表示,等我们正式通知吧。

这意味着,南沙新区继兰州新区之后升级成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至此,在我国的地域版图上,国家级新区在华南区域的“缺位”已被填补。

随着南沙新区开发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南沙新区将在财税政策、土地管理、金融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获得国家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创新改革支持。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早在去年就提出,要把南沙开发作为广州的“一号工程”来抓。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战略规划(2004-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战略规划(2004-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文本(送审稿)广东省人民政府二○○四年五月前言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推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发展要求,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关于“立足广东,着眼全国,面向世界,高起点地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珠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推动广东省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示精神,朝着“拿出最好的成果”的工作目标,在省委、省政府与建设部的领导下,由广东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规划工作组,在199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2003年开展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于2003年7月启动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同年9月底完成了规划纲要。

2003年10月8日,张德江书记、汪光焘部长、黄华华省长及钟阳胜、汤炳权、许德立等省领导在广州听取了规划工作思路的汇报,对规划工作的初步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拿出最好的成果”,给省委、省政府提供可操作的“抓手”,在省建设厅的精心组织下,规划工作组在其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反复征询了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多次实地走访了珠江三角洲的有关城市,深入细致地调研踏勘,并与有关领导、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为了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规划内容,除了由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征求珠江三角洲各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以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并提交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外,建设厅还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既有省内规划专家研讨会,也有各省直部门及各市政府参加的研讨会。

市域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网格化服务管理

市域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网格化服务管理

市域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 戴军摘要:现代化的城市面临着一项全新的内外部环境整改。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深入,各种“城市病”层出不穷,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同时,信息技术在市域社会的治理之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演化催生为一个网格化的服务管理思想。

这一服务管理模式的实践,逐渐成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社会治理范式。

推行网络化服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督促管理理念逐渐由传统的“管控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的模式。

而网络化的服务管理模式是否能够成功转型,关键之处就在于对理念的创新。

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管理机制,使网络化服务管理能够得到长效的发展。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网络化;服务管理;模式转变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6-0036-000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且构建一个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也是当前发展中的一大重要工作内容,需要明确推出“推进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要求。

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工作也已经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需要。

随着近几年部分地区基层党委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道路和治理的目标,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服务基层建筑、增加社会和谐元素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模式。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针对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网络化服务管理模式的转变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一、社会治理的两大方面(一)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是社会治理两个不同的方面传统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只是通过单一体制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用体制主要是由政府统一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而人民群众则被动接受。

通过网络化的管理,则能够进一步强调以政府为中心内容,统一开设的责任节点和网格,不断强化政府的资源配置,增加服务的内容,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工作水平。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目录一、概述 (3)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4)1.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 (4)1.3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6)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素 (7)2.1 选址与规划 (9)2.2 建筑设计 (10)2.3 道路与交通 (11)2.4 绿地与景观 (12)2.5 环境与生态 (13)2.6 综合服务设施 (14)三、经典案例分析 (15)3.1 北京万科金域蓝湾 (17)3.1.1 项目概述 (18)3.1.2 规划设计理念 (19)3.1.3 建筑设计特点 (20)3.1.4 绿地与景观设计 (22)3.1.5 社区文化与活动 (23)3.1.6 总结与启示 (24)3.2 上海世博滨江公园 (25)3.2.1 项目概述 (26)3.2.2 规划设计理念 (27)3.2.3 建筑设计特点 (29)3.2.4 景观设计特色 (30)3.2.5 绿地与生态保护 (31)3.2.6 总结与启示 (33)3.3 广州保利花园 (34)3.3.1 项目概述 (35)3.3.2 规划设计理念 (36)3.3.3 建筑设计特点 (37)3.3.4 道路与交通系统 (38)3.3.5 绿地与休闲空间 (40)3.3.6 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 (41)3.3.7 总结与启示 (43)3.4 深圳万科城 (44)3.4.1 项目概述 (45)3.4.2 规划设计理念 (46)3.4.3 建筑设计特点 (47)3.4.4 社区文化与活动 (49)3.4.5 绿地与景观设计 (50)3.4.6 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51)3.4.7 总结与启示 (52)四、结论与展望 (53)4.1 结论总结 (54)4.2 发展前景与挑战 (55)4.3 对未来居住小区规划的启示与建议 (57)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优秀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兼顾环境友好、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多方面因素。

新时代再创新绩 新征程勇当尖兵——汀山社区改革创新发展纪实

新时代再创新绩 新征程勇当尖兵——汀山社区改革创新发展纪实

汀山社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的东部,紧邻环莞快速和S256省道,距广深珠高速公路出入口只有不到5分钟的车程,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利。

社区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000多人、新莞人外来人口约1.5万人。

近年来,在镇委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汀山社区两委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镇委镇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实抓实干,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社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汀山社区曾荣获省、市及镇多个奖项,如“四星级广东省宜居小区”、“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平安小区”、“东莞市文化达标村”、“东莞市环境优美村”、“东莞市村组两级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超过3000万元奖”、“东莞市村组两委会净资产超亿元奖”、“东莞市村级两委会工作实绩量化考核综合总分奖”等。

抓党建夯实根基 促发展凝心聚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中心大局为目标,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以建设基层骨干队伍为根本,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汀山社区十分重视党建工作,他们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他们努力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努力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新时代再创新绩 新征程勇当尖兵——汀山社区改革创新发展纪实镇领导主持工作会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加强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程。

汀山社区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以学习教育引领夯实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深化拓展学习教育。

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广州市南沙区城市更新政策流程

广州市南沙区城市更新政策流程

广州南沙区作为广州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更新政策不断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本文将从南沙区城市更新政策的背景、流程以及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对南沙区城市更新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背景1.南沙区的定位南沙区位于珠江口东北部,是广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区。

自2005年建区以来,南沙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面临诸多发展瓶颈。

为了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南沙区开始着手推进城市更新政策,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2.城市更新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南沙区的一些老旧建筑和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

推进城市更新政策是保证南沙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更新政策的顺利实施对于提高南沙区的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流程1.规划阶段城市更新政策的第一步是进行规划,确定更新范围、更新方式和更新内容。

南沙区政府会委托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对区域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更新规划方案,经公示和听证后确定最终方案。

2.征地拆迁确定了更新规划方案后,南沙区政府将启动征地拆迁程序。

这一阶段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征收政策的制定、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等内容。

南沙区政府会与被征地拆迁的居民进行协商,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3.建设施工经过征地拆迁后,南沙区将启动建设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房屋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

南沙区政府会招标选取合格的建设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确保更新工程的顺利进行。

4.验收和交付更新工程完成后,南沙区政府会对更新工程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规划要求和质量标准。

随后,相关房屋和设施将交付使用,让居民尽快享受到更新带来的便利和改善。

三、成效1.城市形象提升南沙区的城市更新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南沙区的城市形象。

一些老旧的建筑和设施得到了更新,整个城市焕然一新,更加现代化和宜居。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
通协调发展........................................................................ 27 第四节 生态协调发展................................................................................ 29 第八章 生态系统规划.................................................................................. 29 第 一节 城市基本生态线............................................................................ 29 第二节 四区划定........................................................................................ 30 第三节 生态结构规划................................................................................ 33 第四节 生态保护与建设策略.................................................................... 37 第五节 水系规划........................................................................................ 39 第九章 城乡统筹规划.................................................................................. 41 第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9.12•【文号】改地区[2012]2915号•【施行日期】2012.09.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改地区[2012]2915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28号)精神,现将《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广州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具有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

广东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抓住当前国家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粤港澳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服务等各领域广泛、深入合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

二、请广东省人民政府切实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工作,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要积极创造条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建立促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的体制机制。

要将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南沙新区科学发展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

三、广州市人民政府是南沙新区建设的主体,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专职机构。

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创新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南沙新区科学开发、从容建设。

要推动与港澳规则对接,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构筑国家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战略发展平台,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

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

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前言:为推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环规财函〔2017〕172号)落实,引导和支持我国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发展,在2018年印送“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一批)”的工作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E20环境平台等单位于2018年11月面向全国开展了“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二批)征集”活动,经过专家函审、答辩会审和现场核查,决定推荐“苏州工业园区融合式环保综合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等6个案例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二批),现发布供大家参考借鉴。

综合服务类:一、苏州工业园区融合式环保综合创新服务平台项目(一)案例概况随着园区经济迅速发展和“产城融合”逐步深化,企业和社区相互紧邻且高度密集化的发展给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2010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技术团队受邀组建了本地化第三方服务机构“苏州道博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为园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定制化环保综合服务和解决方案,并逐渐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融合式环保综合创新服务平台。

平台持续辅助工业园区环保部门及企业开展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污染治理和能力建设,近三年内推动园区百余家企业累计环保投入5亿多元,实现重点工业行业VOCs削减20%以上、危废规范化处置全覆盖,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五项国家级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试点建设称号,实现了“产城融合”典范式发展。

(二)典型模式该案例针对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高度密集、产城深度融合、环境质量诉求不断提升等特点,在融合式服务、精细化管理辅助和多元化参与共治等方面进行了模式创新和实践探索,对于其他类似“产城融合”的工业园区和城镇发展具有较高的示范借鉴意义。

案例特点如下:1. 基于智库支撑的融合式服务模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

新形势下做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开放,是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举措,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是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的重要动力,有利于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基础。

横琴地处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具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横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同时,横琴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坚持“一国两制”、依法办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互利合作、开放包容,创新完善政策举措,丰富拓展合作内涵,以更加有力的开放举措统筹推进粤澳深度合作,大力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加快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着力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不断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三)合作区范围。

合作区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2019-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范文word版 (15页)

2019-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201X年6月20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1X年7月31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和促进广州南沙新区科学发展,发挥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功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南沙新区的范围按照《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规定确定。

第三条南沙新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第四条南沙新区应当按照以人为本、高端发展、改革创新的原则进行建设和发展,在经济体制、文化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体制机制优势。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推进南沙新区的科学发展。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南沙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南沙新区管理机构负责南沙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相关专项资金投入等方面对南沙新区给予优先安排。

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推进南沙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协助。

有关南沙新区建设和发展的事项,依照规定需要由市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审批的,市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优先报请审批;对由南沙新区管理机构直接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审批的,市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提供便利和支持。

南沙:推进“三区一中心”建设

南沙:推进“三区一中心”建设

南沙:推进“三区一中心”建设作者:高睿来源:《小康》2021年第11期南沙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

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2005年南沙建区,2012年和2014年先后获批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并迈上新的台阶。

两年来,南沙区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该区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进一步提高,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不断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粤港澳优质生活示范区加快打造。

如今,广州南沙是枢纽之城、创新之城,也是科技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南沙将在更高起点、按更高标准、以更大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紧抓住“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重大机遇,全力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台阶。

南沙自贸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落实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深改方案,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国家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不断彰显。

记者了解到,南沙区始终坚持将南沙自贸区建设作为广州“一把手工程”,发布了国内首个自贸区制度创新促进办法和突破性改革创新程序。

此外,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显著,累计形成68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1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202项在全市推广实施。

同时商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3项工作获国务院2019年度督查激励。

“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模式”“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

小街区密路网理念在南沙新区滨水空间更新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小街区密路网理念在南沙新区滨水空间更新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 建设科技
DOI: 10.16116/ki.jskj.2021.11.023
2021 No.11
谢建军等:小街区密路网理念在南沙新区滨水空间更新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交流探讨
1 小街区密路网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 技术研究背景 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了“小街区、密路网”的原则理念, 这一理念是要建设密集街道网络,打造人性尺度的街区, 优化步行、骑行和机动车交通,促进城市空间开放共享 模式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6]6 号) 相关要求,应促进“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 理念的落实,建设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提高城市道 路网通行效率和承载能力。 1.2 国内外技术应用情况
“小街区、密路网”这一技术理念是从国外的实践 经验中得来的,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就是一个典型的“小 街区、密路网”形式的城市,拥有棋盘式的路网、近似 方形的街坊,此种模式下车流的分散效果较好,而且没 有因为交叉口增多而导致车辆拥堵,交通量较为均匀地 分配到各支路,主路通行压力得到缓解。虽然巴塞罗那 的路网形式也存在一定问题,但密路网为城市带来的便 利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 昆明呈贡新区等都是国内落实“小街区、密路网”这一 理念的先行者,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以组团社区为个体, 利用多级配居住空间体系,沿“地铁走廊”构建了“生 态社区 - 生态小区 - 生态居住单元三级居住空间体系”。 [1] 昆明呈贡新区在原有传统规划模式路网结构基础上, 增加路网密度和街道数量,构建双向差异性路网形态, 多样化的路网间距和道路宽度增强了呈贡新区核心区应 对不同交通需求的适应性。[2]
②承担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垮水交通道 路。此类承担着大量的通勤需求,同时也可营造垮水景 观,为水系两岸的滨水景观带提供窗口。对于路幅较宽 的垮水主次干路及其交叉口,宜设置二次过街安全岛,

转型升级急先锋 创新发展谱新篇

转型升级急先锋 创新发展谱新篇

转型升级急先锋 创新发展谱新篇——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改革创新纪实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改革举措、依法治国方针、“一带一路”战略、广东自贸区建设等措施的相继推进,为虎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虎门镇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主动适应新常态,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谱写虎门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虎门镇位于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出海口东侧,面积17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60万。

这是一个位于珠江口湾区节点城市且底蕴深厚的开放小镇,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珠三角交通要地、珠三角工商业重地、中国服装服饰电商重要基地、珠三角火力发电基地、文化高地、民族复兴之路起点。

近年来,虎门镇以推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创建工作,配合市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为契机,以改革增活力、促转型,成功创建“广东休闲服装国际采购中心”,先后获得了全国千强镇第一名等10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其中2013年获得“中国童装名镇”、全国“区域产品质量管理示范单位”、“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信息传输线缆产业)”、“广东省印刷重镇”、“广东时尚推动大奖”等多个荣誉;2014年,通过“中国女装名镇”复评,获批筹建“全国服装(休闲服)知名品牌示范区”,被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并被授予“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等荣誉称号,其中服装服饰电商重要基地建设、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妇联工作等3项工作被评为2014年度全市“单打冠军”。

与时俱进新观念“城市的转型发展,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型。

”虎门镇的党政领导清醒认识到,在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虎门镇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工业增速放缓,外贸形势严峻;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企业经营较为困难,生产成本上升,订单有所减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农村集体增收难度加大;市容环卫、交通秩序、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问题仍然突出,社会管理任务繁重等。

城市区域主义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尺度重构与协同治理

城市区域主义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尺度重构与协同治理

摘要:文章立足于分析城市区域主义在中国区域治理语境下的理论适用性,提炼出中心性与地域性两个分析城市区域发展的理论工具。

随后,结合中心性与地域性视角,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尺度重构和区域协同治理路径展开研究,将跨尺度治理分为跨境尺度重构、城市间尺度重构、城市尺度重构等三个层次。

通过考察不同尺度下区域治理体系的调整过程,文章认为:不同政府主体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尺度协同治理中扮演着维护本地利益的角色,这种协同合作模式既捍卫了城市利益、又兼顾了区域发展均衡。

因此,区域中协同治理的关键在于统一不同尺度、不同利益主体的发展诉求,以此才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区域主义;尺度重构;协同治理;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1 引言自1990年代起,世界城市的发展以区域化、网络化与大都市区化为主要的空间特征,突出了城市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在人居环境塑造中的重要影响。

城市区域主义(city regionalism)作为基于一种以区域化整合社会、经济与政治等发展要素的发展现象,是城市间关系由单一节点联系走向区域跨尺度联合的过程[1]。

这种空间塑造方式是不同政治地理思想对城市在多尺度空间中作用的再思考: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城市是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2],到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过程中城市是区域内承担产业经济分工的网络化节点[3],再到城市作为国家与地方力量复杂叠合的空间体现[4]。

这种多尺度的城市定位描述出城市区域主义从国家到区域、再到城市的治理关系,国家通过精心策划的空间政策培植区域与地方的发展;而城市作为地方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组成与运转的关键参与者[5-6]。

然而,城市区域主义作为西方背景下的舶来理论,用于分析中国语境下的区域发展仍需慎重研判其适用性。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其经济规律、治理方式与西方奉行新自由主义道路的国家存在巨大差异[7]。

在中国“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发展逻辑下[8],中国城市增长动力不仅来源于有效市场对发展效率的促进,更根植于于由城市企业家政府策划的各类发展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