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与思考

【摘要】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从小学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小学培养起来的习惯和思维模式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一生受益。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那么,怎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让这项技能为学生终身奠基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31-01

1.当前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途径封闭实践活动缺乏

阅读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是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教室成为教学的唯一场所,较少或者根本不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隔断了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的天然联系。学生不能做到活学活用,只会机械地套用,举一反三、逆向思维的能力差。

1.2教学过程单一引导发现不足

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时间一长,学生逐渐习惯性地被动接收,而很少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忽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

1.3教学方法呆板“牵”“引”求同过多

对个人观点、个人理解一味排斥,求同不存异,为了得出所谓的标准的、统一的答案,进行各种牵引,缺乏创新精神,思维僵化。

2.关于阅读方法的总结

2.1目标阅读法

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挑选读物。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清晰的思路,不管是在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还是在段落层次、遣词造句上都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快速抓住与目标有关的材料,然后进行分析,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扰乱思路,掌握中心思想,还能节省时间。

2.2快速阅读法

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迅速从材料中接收有效信息。可以采用默读的方式,加快阅读速度,简化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同时,阅读时尽力做到一目十行,联系上下文,推广视读广度,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要尽量排除次要的、无关的信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选取主要信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浓缩要点,保证阅读效果。

2.3以意逆志法

对于小学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古诗、寓言故事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用自己的思想、经验、知识来推敲作者的思想,加深理解。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倔强性格、不甘歧视、顽强精神、目标动力、志气骨气等“意”来逆推作者的“志”。这样也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一举两得。

2.4一目十行法

有的书要速读,那是为了快速摄取信息;有的书要精读,这是为了从内容到形式仔细地研究,做到剖析至微,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笔法、作者的旨趣。一目十行法往往在考试时比较适用,节省阅读时间,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助于在短时间里理顺思路,抓住主旨。

2.5写写画画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便于查找,写下自己的随感,主旨一目了然。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吃透”文章、占有书籍的过程。小学生尤其适合采用此法,用不同的符号或者不同颜色的笔做出不同的记号,有助于小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多读多画多思考,一定会取得成效。

3.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1培养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

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本上的十几篇、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看课外读物看的兴趣、培养其阅读意识。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双管齐下。学海无涯,谁都不能穷尽知识的海洋。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这说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了很多新的课上无法接触到的知识。有时也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也难于解答,发动学生又把

疑难解决了的情况。这并不是说老师不如学生,只是学术有专攻,各自擅长的不一样而已,所以广学博览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其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适当向学生地介绍符合其阅读水平的读物激励他们去广泛地

阅读。此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2启发学生质疑调动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遵循传统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学生永远都不可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真正学会阅读这项基本的技能。教师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不懂就问,而不能一味的回避不同的声音,要尊重不同意见,给出合理解释,使学生意识到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质疑,这样学生就能慢慢学会主动学习了。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学一遍,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文,不认识的字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请教别人,加深印象。真正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请老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增加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给同学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可以主动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就可以使学生

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

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别的同学帮忙解答,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学习,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给出答案,潜移默化中对他们形成影响。

结语:

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和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训练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参考文献:

[1]张琴.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角色转变[j]. 新课程导学. 2012(09)

[2]黄斐. 小学语文阅读图式专题教学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3]娄阿利. 9~12岁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研究

[d]. 沈阳师范大学 2011

[4] 樊敏生. 基于电子书的小学语文阅读学生学匀效果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5]杨婷. 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比较研究[d]. 山东师范大

学 2012

[6]管小兰.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2(05)

[7]孟蕙.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 阅读与鉴赏(中旬). 201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